2021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练习
《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
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
夯实基础·轻松达标
1.下列有关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B.硫的化学性质与氧气相同
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
D.硫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
和O
2
都是非金属单质,但化学性质不相同。

2.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 )
①CuS ②FeS ③Al
2S
3
④Fe
2
S
3
⑤Cu
2
S
⑥FeCl
2⑦H
2
S
A.②⑤⑧
B.①④⑥
C.③④⑦
D.④⑥⑦
,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所
以金属Fe、Cu在加热条件下分别与硫单质反应时,只能生成FeS、Cu
2
S,而不是
Fe
2S
3
、CuS。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将Fe直接氧化为FeCl
3。

3.下列反应中,SO
2
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2SO
2
+O
2
2SO
3
B.SO
2
+H
2
O H
2
SO
3
C.2H
2
S+SO
2
3S+2H
2
O
D.SO
2
+2H
2
O+Cl
2
H
2
SO
4
+2HCl
、D两项,SO
2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均由+4价升高到+6价,表现了还原性;B
项,SO
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SO
2
表现的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C项,SO
2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表现出了氧化性。

4.下列有关三氧化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O
3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
2
SO
4
B.SO
2、SO
3
均具有漂白性,均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C.SO
3
可与碱反应,但不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D.SO
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SO
3
3不具有漂白性,SO
2
不能漂白指示剂,两者均可使石蕊溶液变红色,B
项错误;SO
3既可与碱反应,也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故C项错误;SO
2
不易被空气中
的氧气氧化,只有在催化剂存在并加热条件下与O
2反应才能生成SO
3
,故D项错误。

5.下列制取SO
2
、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项,稀硫酸与Cu不反应,可用浓硫酸与Cu反应制SO
2,错误;B项,SO
2
可以使品红褪色,可验证其具有漂白性,正确;C项,SO
2
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应
长管进气短管出气,错误;D项,SO
2与饱和NaHSO
3
溶液不反应,不能用饱和NaHSO
3
溶液吸收SO 2,应用碱液吸收,错误。

6.下列溶液:①澄清石灰水,②H 2S 溶液,③酸性KMnO 4溶液,④新制氯水,⑤品红溶液。

能够区别SO 2和CO 2气体的是(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②③④⑤
D.全部
2和CO 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们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利用澄清石灰水来区别SO 2和CO 2。

SO 2具有氧化性,能将H 2S 氧化成单质硫(有黄色沉淀生成);SO 2也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MnO 4溶液和新制氯水氧化(溶液褪色);SO 2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 2没有这些性质。

所以可以用②③④⑤来区别SO 2和CO 2。

7.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通入SO 2气体进行实验。

(1)请填写表中空格:
(2)写出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①变红色 ②褪色 ③还原性 (2)I 2+SO 2+2H 2O
H 2SO 4+2HI
解析SO 2是酸性氧化物,由于其中硫元素显+4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SO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SO 2有漂白作用,但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

①中石蕊溶液变红色,②中品红溶液褪色,③中SO 2表现还原性,发生的反应为SO 2+I 2+2H 2O
H 2SO
4
+2HI。

提升能力·跨越等级
1.类推法是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钠在与氧气、水等的反应中均作还原剂,则金属单质参与反应生成化合物
时均作还原剂
B.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则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碳在少量氧气中燃烧会生成CO,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CO
2
,则硫在少量
氧气中燃烧生成SO
2,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SO
3
D.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
3,则硫与铁反应生成Fe
2
S
3
,金属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化合物时,均作还原剂,A项正确;
钠很活泼,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
4
反应,不会置换出铜,B项不正确;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也只生成二氧化硫,C项不正确;硫与铁化合时生成FeS,D项不正确。

2.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项中,SO
2溶于水生成H
2
SO
3
,溶液呈酸性,使石蕊溶液显红色。

B项
中,SO
2具有漂白性,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

C项中,SO
2
被氯水氧化为
S O42-,S O42-与Ba2+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同时因Cl
2的消耗,溶液变无色。

D项中,SO
2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
2SO
3
,Na
2
SO
3
与BaCl
2
反应生成BaSO
3
白色沉淀。

3.已知2FeSO
4Fe
2
O
3
+SO
2
↑+SO
3
↑,把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
2
溶液中,则
( )
A.产生BaSO
4和BaSO
3
两种沉淀
B.产生BaSO
4沉淀,SO
2
从溶液中逸出
C.产生BaSO
4沉淀,无SO
2
气体逸出
D.产生沉淀含BaSO
4
,并有HCl气体逸出
FeSO
4分解产生大量的SO
2
和SO
3
气体,其中的SO
3
气体可以与水反应
生成H
2SO
4
,通入BaCl
2
溶液后,BaCl
2
会与硫酸反应生成BaSO
4
沉淀,但是SO
2
不会与
氯化钡发生反应,会从溶液中逸出。

4.为除去混入CO
2中的SO
2
和O
2
,下列试剂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①饱和Na
2CO
3
溶液②饱和NaHCO
3
溶液③浓硫酸④灼热的铜网⑤碱
石灰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④③
D.②③④
NaHCO
3溶液能除去SO
2
,还能增加CO
2
的量,经过浓硫
酸干燥后,再通过灼热的铜网,即可除去氧气。

5.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SO
2
气体还原Fe3+的反应,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
2
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
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
2
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酸性KMnO
4
溶液,紫色褪去
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向含有淀粉的碘水中通入SO
2气体,会发生反应SO
2
+I
2
+2H
2
O H
2
SO
4
+2HI,
由于I
2
参与反应被消耗,因此B中蓝色溶液褪色,证明物质的还原性强弱为
SO
2>I-,A项正确。

SO
2
是大气污染物,由于SO
2
是酸性气体,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
SO
2+2NaOH Na
2
SO
3
+H
2
O,所以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B项正确。

若SO
2与FeCl
3
不发生反应,向A中加入酸性KMnO
4
溶液,发生反应2KMnO
4
+5SO
2
+2H
2
O
K 2SO
4
+2MnSO
4
+2H
2
SO
4
,溶液紫色褪去;若SO
2
与FeCl
3
发生反应SO
2
+2H
2
O+2FeCl
3
H 2SO
4
+2HCl+2FeCl
2
,当向该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会发生反应
Mn O4-+5Fe2++8H+Mn2++5Fe3++4H
2
O,溶液紫红色也褪去,因此不能验证A中是否发
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

若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
2+2H
2
O+2FeCl
3
H 2SO
4
+2HCl+2FeCl
2
,溶液中含有硫酸,当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
2
溶液时,会发
生反应H
2SO
4
+BaCl
2
BaSO
4
↓+2HCl,产生白色沉淀;若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则由于HCl酸性强于H
2SO
3
,当向溶液中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
2
溶液时,不产生
白色沉淀,D项正确。

6.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
2SO
3
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
纸条为准)。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后不褪色
B.湿润的品红试纸、蘸有KMnO
4溶液的滤纸褪色都能证明SO
2
的漂白性
C.湿润的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
2的氧化性弱于I
2

D.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
2
解析Na
2SO
3
晶体和浓硫酸会发生反应:Na
2
SO
3
+H
2
SO
4
Na
2
SO
4
+SO
2
↑+H
2
O。

A
项,SO
2
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能使它褪色,正确;B项,湿润的品红试
纸褪色,体现了SO
2的漂白性,而蘸有KMnO
4
溶液的滤纸褪色体现了SO
2
的还原性,
错误;C项,氧化性:I
2>SO
2
,所以SO
2
不能将I-氧化为I
2
,湿润的淀粉KI试纸不变蓝,
正确;D项,实验室多余的SO
2
需用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大气,发生的反应为
SO
2+2NaOH Na
2
SO
3
+H
2
O,正确。

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
2
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Na
2
SO
3
+H
2
SO
4
Na
2
SO
4
+SO
2
↑+H
2
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和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分别是、。

(2)反应后,装置B中发生的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装置C中的现象是,表现了SO
2
的;装置D中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E的目的是探究SO
2
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4)F装置的作用是,漏斗的作用是。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2)溶液褪色SO
2+Cl
2
+2H
2
O4H++2Cl-+S O42-溶液紫色褪去(溶液褪色)
还原性有黄色沉淀生成2H
2S+SO
2
3S↓+2H
2
O
(3)将试管E在酒精灯上加热,溶液恢复红色
(4)吸收多余的SO
2
防止倒吸
解析浓硫酸与Na
2SO
3
发生反应Na
2
SO
3
+H
2
SO
4
(浓)Na
2
SO
4
+SO
2
↑+H
2
O,SO
2
能使
新制氯水及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在反应中SO
2
表现还原性;SO
2
与装置D中的H
2
S
发生反应SO
2+2H
2
S3S↓+2H
2
O,从而使溶液变浑浊,该反应中SO
2
表现氧化性;SO
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溶液又恢复红色,说明SO
2
与品红溶液的作用具有可
逆性;装置F用于吸收多余的SO
2,因为SO
2
易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采用倒扣漏
斗吸收SO
2
可防止液体倒吸。

贴近生活·拓展创新
为了验证铁和硫反应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的一部分。

Fe、S混合粉末
A 黑色固体B
滤渣
C
溶液
D 已知:①FeS固体难溶于水,可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FeS+2H+
Fe2++H
2
S↑。

②3S+6NaOH2Na
2
S+Na
2
SO
3
+3H
2
O。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粉末A中硫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

(2)反应在“惰性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

(3)操作②的作用是,也可改用。

(4)操作③稀硫酸煮沸的目的是。

(5)为检验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对D溶液的实验操作最好是。

防止因铁粉过量而使滤渣C中含有的铁粉与H
2
SO
4
反应,生成Fe2+干扰实验,过量的铁粉还能与可能存在的Fe3+反应,影响实验结果
(2)防止环境中的O
2
参与反应
(3)除去混合物中过量的硫粉CS
2
(4)防止H
2
SO
4
溶液中溶解的氧气氧化生成的Fe2+
(5)加入煮沸的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证明产物中有Fe3+;若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双氧水(或新制氯水),溶液显红色,则证明产物中有Fe2+
,若Fe过量,滤渣C中
含Fe,会与H
2
SO
4
反应生成Fe2+,还能与可能存在的Fe3+反应,干扰实验。

空气中的
O
2
能与Fe2+反应,会影响实验,所以反应应在“惰性环境”中进行。

第2课时硫酸硫酸盐
夯实基础·轻松达标
1.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
A.与铜片反应
B.与石蕊溶液反应
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涂在纸上
D.加入锌片看是否有气体生成
,无法区别。

浓硫酸、稀硫酸均
可与锌片反应,浓硫酸反应产生SO
2,稀硫酸反应产生H
2
,可以区别,但不是最简单、
最好的方法。

只有C项是利用了浓硫酸有脱水性而稀硫酸没有脱水性来区别,方法简单。

2.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脱水性)
3.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

某工人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下列引起爆炸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
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
C.铁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D.稀释后的硫酸溶液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与金属铁反应产生氢气,吸烟时,氢气在空气中遇明火造成爆炸。

4.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A中利用的是浓硫酸的脱水性,B项中反应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C项中的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5.浓硫酸在使下列物质发生转化时,只表现强氧化性的是 ( )
A.Cu CuSO
4 B.C CO
2
C.FeO Fe
2(SO
4
)
3
D.Fe
2
O
3
Fe
2
(SO
4
)
3
解析浓硫酸在反应中表现出酸性时,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硫元素仍以S O42-
的形式存在;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时,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2H
2SO
4
(浓)
CO
2↑+2SO
2
↑+2H
2
O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浓硫酸只表现强氧化性;Fe
2
O
3
+3H
2
SO
4
Fe
2
(SO
4
)
3
+3H
2
O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浓硫酸只表现酸性;而Cu+2H
2
SO
4
(浓)
CuSO
4
+SO
2
↑+2H
2
O和2FeO+4H
2
SO
4
Fe
2
(SO
4
)
3
+SO
2
↑+4H
2
O中,都是一部分硫元
素化合价降低,一部分硫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浓硫酸在A、C项转化中,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6.向50 mL 18 mol·L-1 H
2SO
4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
被还原的H
2SO
4
的物质的量( )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 mol和0.9 mol之间
D.大于0.45 mol
只与浓硫酸反应,不与稀硫酸反应,故当硫酸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
反应即停止,在参加反应的硫酸中只有一半被还原。

所以被还原的H
2SO
4
的物质的
量小于0.05L×18mol·L-1
2
=0.45 mol。

7.某研究小组成员在讨论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时,设计了如下方案:
(1)其中可行的是(填序号)。

(2)其中一个稍作改进就能成为可行方案的是,改进方法是。

(3)完全错误的是,因为。

甲、丙、戊
(2)乙操作中增加加热条件(或将结论改为常温下反应产生气体的为稀硫酸)
(3)丁硫酸不是挥发性酸
甲、丙、戊分别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吸水性,方案可行。

(2)乙中,浓硫酸使铝钝化,加热即可反应。

而常温下铝片可与稀
硫酸反应产生H
2。

(3)丁错,挥发性酸遇浓氨水才能产生白烟,硫酸不属于挥发性酸。

提升能力·跨越等级
1.下列各组气体通常状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SO
2、O
2
、HBr B.NH
3
、O
2
、N
2
C.NH
3、CO
2
、HCl D.H
2
、CH
4
、O
2
,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应是中性气体,D项中的
气体均为中性气体且在通常状况下能大量共存。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氢钠可用于胃酸过多症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可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A项正确;漂白粉的有
效成分是Ca(ClO)
2
,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项正确;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可
用Al(OH)
3中和过多胃酸,生成AlCl
3
和H
2
O,C项正确;可溶性钡盐有毒,碳酸钡可
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生成BaCl
2,易引起中毒,故常用不溶于酸的BaSO
4
做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D项错误。

3.如图所示,小试管内盛有约3 mL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锥形瓶连通的U形细管内盛有少量水(为了便于观察,预先把水染成了红色)。

沿小试管的内壁小心地慢慢倒入约3 mL浓硫酸,静置片刻后,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A.小试管内液体分成两层,上层蓝色,下层无色
B.U形细管内左边液面降低,右边液面升高
C.有少量的白色固体析出
D.小试管内有气泡产生
,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且浓硫酸具有强吸
水性,必然导致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析出CuSO
4
固体。

4.用20 mL 18.4 mol·L-1的浓硫酸与铜共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过滤除去多余的铜,将滤液加水稀释到100 mL,所得溶液中S O42-的浓度为3.18 mol·L-1,则
此时溶液中CuSO
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0 mol·L-1
B.0.75 mol·L-1
C.1.00 mol·L-1
D.3.18 mol·L-1
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所得溶液为
CuSO
4
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反应前n(H2SO4)=18.4 mol·L-1×0.020 L=0.368 mol,反应后n(S O42-)=3.18 mol·L-1×0.100 L=0.318 mol;因此减少的S O42-的物质的量n(S O42-)=n(SO2)=0.368 mol-0.318 mol=0.050 mol。

由反应Cu+2H2SO4(浓)
CuSO
4+SO
2
↑+2H
2
O可知,n(CuSO4)=n(SO2)=0.050 mol,则c(CuSO4)=0.050mol
0.100L
=0.50
mol·L-1。

5.5 mL物质的量浓度为18 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0.09 mol的硫酸被还原
B.有0.045 mol的硫酸被还原
C.充分反应后体系无硫酸剩余
D.消耗的铜的质量一定小于2.88 g
,而稀硫酸与铜不发生反应。

浓硫酸与铜反应时,随着反应进行,硫酸逐渐消耗,其浓度也逐渐减小,当硫酸溶液由浓变稀时,反应就会停止。

因此,实际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要比理论计算值小。

由题意知,n总(H2SO4)=0.005 L×18 mol·L-1=0.09 mol,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n消耗(H2SO4)<0.09 mol,则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0.045 mol,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小于2.88 g。

6.一定量Cu粉与浓硫酸共热产生SO
2
气体的体积为2.24 L(标准状况),则下
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
A.加入的铜的质量为6.4 g
B.加入的浓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C.加入的铜的质量大于6.4 g
D.加入的浓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多于0.2 mol
解析Cu与浓硫酸共热时发生的反应为Cu+2H
2SO
4
(浓)CuSO
4
+SO
2
↑+2H
2
O,
当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SO
2
(0.1 mol)时,反应消耗0.1 mol Cu(6.4 g),消耗
0.2 mol H
2SO
4
,由于反应中硫酸不断被消耗且有H
2
O生成,浓硫酸浓度不断减小,
待变为稀硫酸时,不再与Cu反应,故实验中m(Cu)≥6.4 g,n(H2SO4)>0.2 mol。

7.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请回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事先用一种液体浸湿,这种液体是,其作用是。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

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止水夹K 并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

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填字母)。

A.水
B.酸性KMnO
4
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
3
溶液
(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 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填字母)。

A.铁粉
B.BaCl
2
溶液
C.银粉
D.NaHCO
3
溶液
答案(1)Cu+2H
2SO
4
(浓)CuSO
4
+SO
2
↑+2H
2
O
(2)NaOH溶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瓶中液面下降,而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D
(4)①反应过程中硫酸被消耗,浓硫酸逐渐变稀,而铜不和稀硫酸反应②AD
解析(1)Cu可与浓硫酸发生反应:Cu+2H
2SO
4
(浓)CuSO
4
+SO
2
↑+2H
2
O。

(2)因
为SO
2
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入大气中,故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事先用NaOH
溶液浸湿,以吸收多余的SO
2
,防止污染空气。

(3)余热使反应继续进行时,生成的
多余气体可贮存于B中,排出的液体进入长颈漏斗,为减少SO
2
的溶解,B内应盛放
饱和NaHSO
3溶液。

(4)随着反应的进行,H
2
SO
4
被不断消耗,且反应生成水,使硫酸
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当变为稀硫酸时,反应将会停止,因为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可向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加入铁粉或NaHCO
3
溶液,若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确有余酸。

8.(1)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用下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的各种产物。

写出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填装置的序号):
→→→。

装置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

则A瓶溶液的作用是,B瓶溶液的作用是,C瓶溶液的作用是。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可确定的产物是,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

(5)装置③中所盛放的溶液是,可验证的产物是。

答案(1)C+2H
2SO
4
(浓)2SO
2
↑+CO
2
↑+2H
2
O
(2)④②①③
(3)验证产物中有SO
2将SO
2
全部氧化吸收确定产物中SO
2
已被B瓶溶液
全部吸收
(4)无水CuSO
4
(或变色硅胶) 水蒸气由于产物气流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放置在①③之前
(5)澄清石灰水CO
2
C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时,先检验H
2O,再检验SO
2
,最后检验CO
2。


了避免SO
2对检验CO
2
的干扰,故在①中B瓶中盛放酸性KMnO
4
溶液,作用是将SO
2
全部氧化吸收,C瓶中盛放品红溶液,作用是确定产物中SO
2
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

贴近生活·拓展创新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

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发生装置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

(3)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须首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4)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作用是;
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作用是;
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作用是。

(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
C中: ,D中: 。

如果去掉装置B,还能否根据D中的现象判断气体X中有氢气?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答案(1)Zn+2H
2SO
4
(浓)ZnSO
4
+SO
2
↑+2H
2
O
(2)Zn与浓硫酸反应过程中,浓硫酸逐渐变稀,Zn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H
2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品红溶液检验SO
2
浓硫酸吸收水蒸气碱石灰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D中
(5)黑色固体变成红色白色粉末变成蓝色不能因为进入C的混合气体
中含H
2O,会干扰H
2
的检验
Zn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进行两种推测,而后设计实验装置
进行验证。

验证SO
2,可用品红溶液;验证H
2
,可利用它的还原性,如在加热条件下
H 2可与CuO反应生成Cu和H
2
O,而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同时必须注意验证H
2
时,
应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从洗气装置中带出的水蒸气对氢气检验的干扰。

第3课时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夯实基础·轻松达标
1.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设计实验方案为溶液
KNO
3
溶液。

则X为( )
A.Na
2CO
3
B.K
2
CO
3
C.Na
2
SO
4
D.K
2
SO
4
Ba(NO
3)
2
应用碳酸盐而不可选用硫酸盐,碳酸盐过量才能保证
Ba(NO
3)
2
被除净,过量的碳酸盐还能用适量硝酸除去;而硫酸盐虽能保证Ba(NO
3
)
2
被除净,但过量的硫酸盐无法用硝酸除去;因为是钾盐溶液,故不能用Na
2CO
3。

2.下列事实与原因(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
B.向某样品溶液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
2
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样品溶液中含有S O42-)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浓硫酸可与铜反应(只显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向样品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现象,说明一定没有Ag+,再加入少量BaCl
2
溶液,生成白
色沉淀,此时溶液显酸性,而BaSO
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则白色沉淀为BaSO
4
,
溶液中含有S O42-;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中,既表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又显示浓硫酸的强酸性。

3.下列叙述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能使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腐蚀性是浓硫酸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的综合体现
C.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NaOH溶液
项,浓硫酸吸收结晶水,体现了其吸水性;C项,稀硫酸中H+表现氧化
性;D项,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后,不能涂稀的强碱溶液,可涂上小苏打溶液。

4.在检验S O42-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提示: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S O32-氧化为S O42-)
A.先加入稀硝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 O42-存在
B.先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 O42-存在
C.先加入稀盐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 O42-存在
D.先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 O42-存在
项,先加入稀硝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也可能含有S O32-或HS O3-;B项,先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也可能含有S O32-或HS O3-;D项,先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也可能含有Ag+。

5.下列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硫的是( )
A.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B.亚硫酸钠和氧气反应
C.三氧化硫和水反应
D.铜和热的浓硫酸反应
选项,两者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错误;B选项,两者反应生成硫酸钠,所以错误;C选项,两者反应生成硫酸,所以错误;D选项,两者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所以正确。

6.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

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X 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 的强氧化性
B.若A 为铁,则足量A 与X 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 为碳单质,则将C 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一定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
D.工业上,B 转化为D 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催化剂
X 为浓硫酸。

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A 项错误;浓硫酸在室温下使Fe 钝化,B 项错误;A 为碳单质时,生成的C 为CO 2,CO 2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生成可溶性的Ca(HCO 3)2,C 项错误;SO 2与O 2反应的条件为高温、常压、催化剂,D 项正确。

7.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 、B 、C 、D 、E 、F 、G 、H 、I 均为常见物质。

已知B 、D 都是淡黄色固体,且A 与D 可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I,B 与I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F
,H 。

(2)写出C 的电子式: 。

写出H 2O 2的电子式: 。

(3)用电子式表示I 的形成过程: 。

(4)写出B →C 、E →F 的化学方程式: B →C ; E →F 。

SO 3 Na 2SO 4(或NaHSO 4) (2)Na +
[··O ··
····H]-
H ·
·O ······O ··
··
··
H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