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第3部分:钡铍铋等15个元素量测定 方法验证报告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第3部分:钡铍铋等15个元素量测定 方法验证报告

方法验证报告检测项目:钡、铍、铋、铈、钴、铯、铜、镧、锂、镍、铅、锑、钪、锶、钍方法名称及编号: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第3部分:钡、铍、铋等15个元素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Z/T 0279.3-2016二O二O年四月一、方法依据:根据DZ/T 0279.3-2016电感耦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区域地球化学样品水系沉积物和土壤中钡、铍、铋等15个元素量的含量。

二、方法原理试料用氢氟酸、硝酸、高氯酸分解,并赶尽高氯酸,用王水溶解后转移到聚四氟乙烯罐中,定容摇匀。

分取澄清溶液,用硝酸(3+97)稀释至1000倍。

将待测溶液以气动雾化方式引入射频等离子体,经过蒸发、原子化、电离后,根据待测元素的离子质荷比不同用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分离并经过检测器检测,采用校准曲线法定量分析待测元素量。

样品基体引起的仪器响应抑制或增强效应和仪器漂移可以使用内标补偿。

三、仪器、试剂及标准物质3.1 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安捷伦7900感量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3.2 试剂3.3 标准物质四、样品4.1 样品采集和保存按照HJ/T166的相关规定进行土壤样品的采样和保存,样品采集和保存应使用塑料或玻璃容器,采样量不少于500g,新鲜样品小于4℃时可保存180天。

4.2 样品的制备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置于风干盘中自然风干,适时压碎、翻动,检出砂砾、植物残体。

在研磨室将风干的样品倒在有机玻璃板上,用木锤敲打,压碎,过孔径2mm尼龙筛,过筛后的样品全部置于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充分搅匀,用四分法取两份,一份留样保存,一份用作样品细磨。

用于细磨的样品混匀,再用四分法分成四份,取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074mm筛,装袋待分析。

4.3 样品前处理称取约0.10g(精确到0.0001g)样品,置于50ml聚四氟乙烯(PTFE)烧杯中,用少量水湿润,加10ml硝酸、10ml氢氟酸和2.0ml 高氯酸,将烧杯置于250℃的电热板上蒸发至高氯酸冒烟约3min,取下冷却。

地球化学技术与分析方法从样品采集到实验室分析

地球化学技术与分析方法从样品采集到实验室分析

地球化学技术与分析方法从样品采集到实验室分析地球化学技术与分析方法在地球科学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地球内部结构、元素分布和环境变化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技术与分析方法的整个流程,从样品采集到实验室分析。

1. 样品采集地球化学的样品可以包括岩石、土壤、水和气体等,采集样品是进行后续分析的第一步。

采集样品时,需注意选择代表性样本,并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在岩石样品采集时,需注意选择适当的采样工具,以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损伤。

2. 样品处理与前处理采集回来的样品需要进行处理与前处理,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分析。

对于岩石样品,可利用机械破碎的方法将样品粉碎成适合实验的粒度。

土壤样品则需要经过筛分、干燥和研磨等步骤,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3. 样品制备将处理好的样品进行制备是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的关键一步。

样品制备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要求进行适当的加热、溶解、稀释等操作。

此外,还需要使用相应的化学试剂,以满足分析的要求。

4. 分析仪器选择与分析方法在地球化学分析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是十分关键的。

常用的分析仪器包括质谱仪、元素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针对具体的分析目标,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5.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实验室完成分析后,需要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结果解读。

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和地质化学模型等手段,以揭示样品的成分和特征。

结果解读需要结合背景知识和地质特征,对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与推断。

总结:地球化学技术与分析方法的流程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与前处理、样品制备、分析仪器选择与分析方法、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连续配合与科学操作,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信息,从而进一步了解地球的成分和演化历史。

地球化学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起着重要作用,也为人类认识地球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钍的测定—P350-HNO3体系萃取色层分离铀试剂Ⅲ光度法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钍的测定—P350-HNO3体系萃取色层分离铀试剂Ⅲ光度法

FHZDZDQHX0072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钍的测定P350HNO3体系萃取色层分离铀试剂Ⅲ光度法F-HZ-DZ-DQHX-0072地球化学调查样品—钍的测定—P350-HNO3体系萃取色层分离铀试剂Ⅲ光度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水系沉积物、土壤等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钍量的测定。

测定范围:质量百分数为0.0x%~0.0000x%钍。

2 原理用大孔聚二乙烯苯吸附树脂为载体,P350-HNO3体系萃取色层分离钍(以及铀)与干扰元素,用5mol/L盐酸洗脱钍,铀试剂Ⅲ比色法测定。

若单独测定钍可用碱熔分解试样。

3 试剂3.1 过氧化钠。

3.2 抗坏血酸。

3.3 甲基膦酸二甲庚酯(P350)。

3.4 聚二乙烯基苯X-5型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

3.5 上柱液,20g/L硝酸铝的硝酸(15+85)溶液。

注:氟能与钍生成氟化物,对钍定量上柱有影响,上柱液中加入硝酸铝可予消除。

3.6 洗杂液,含2g/L氟化钠和10g/L草酸的2mol/L盐酸溶液。

3.7 20g/L酒石酸的硝酸(15+85)溶液。

3.8 盐酸,5mol/L。

3.9 三乙醇胺溶液,50g/L(含20g/L酒石酸和0.2g氯化镁)。

3.10 尿素溶液,400g/L。

3.11 草酸溶液,50g/L。

3.12 铀试剂Ⅲ溶液,0.5g/L。

3.13 钍标准溶液3.13.1 称取经400℃灼烧过的光谱纯二氧化钍(ThO2)0.01138g于250mL烧杯中,加10mL盐酸(ρ1.19g/mL),加少许氟化钠,加热溶解,加2mL高氯酸(ρ 1.67g/mL),继续加热蒸发至干。

加2mL 盐酸(ρ 1.19g/mL),置沸水浴上蒸干。

再加10mL盐酸(ρ 1.19g/mL),加20mL水,温热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补加盐酸23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100µg钍。

3.13.2 吸取10.0mL钍标准溶液(100µg/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4mol/L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

勘查地球化学

勘查地球化学

勘查地球化学
勘查地球化学是指通过对矿床、岩石以及水土样品进行化学分析
和测试,发现其中的矿物元素、有机物、无机盐等成分,从而为资源
勘查提供重要的数据与参考。

下面针对勘查地球化学的几个步骤进行
分析。

1、采样:采样是勘查地球化学的关键步骤。

采样必须在严格的
质量控制下进行,在采样过程中应当对样品的来源、位置、深度、外形、色泽、纹理进行记录,以保证采集的样品符合要求。

采样后应当
进行标记,并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2、制样:制样也是勘查地球化学的一个重要步骤。

制样的方法
多种多样,一般需要将样品打碎、研磨、均化,以获得适当的试样。

制样过程中要谨防样品中的有机物和水分的损失,避免其对结果的影响。

3、检验:检验是勘查地球化学的核心步骤,有选择地测定关键
元素或组分,并采用准确、稳定、灵敏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常用的
检验方法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离子色谱等。

对于复杂的样品,还需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检验手段进行分析。

4、评估:评估是勘查地球化学的最终目的,通过分析结果评估
矿产资源的含量、品位、分布规律等特点,为后续的勘探、开发提供
科学依据。

评估过程中应当考虑样品的地质背景和成因,以避免对勘
探和开发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勘查地球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有利于推动矿产资
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

在勘查地球化学的整个过程中,采样、制样、
检验、评估都十分重要,需要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进行,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基础科学理论的渗透和现代测试技术的充分应用。

地质样品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主要考量三个方面:准确度、精确度和仪器检测限。

准确度是指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精确度是指分析测试的可靠性,也即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检测限是指能够被所使用测试方法检测到的最低浓度。

事实上,尽管可以参考标准样品的推荐值来检测分析样品的值,但确定样品的真实值非常困难。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精确度比准确度更为重要,因为对于一套由同一实验室分析的数据,成分的相对差异可以用来推断地球化学过程。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几种分析测试方法。

(一)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XRF)的原理是基于用X射线激发样品,使之产生二次x射线,而每个元素都有特征二次x射线波长,因此,加入校正标准,通过测不同元素特征二次X射线的强度就可以用来确定元素的浓度。

典型岩石样品的XRF分析有两种不同形式的样品制备方法。

一种是将均匀的样品粉末压片来分析微量元素;另外一种是由岩石粉末与亚硼酸锂或者四方硼酸盐混合并熔融制成玻璃片来分析主量元素。

XRF分析是目前用于分析硅酸盐全岩样品最常用的方法,在微量元素分析上也有应用。

该方法的适用性广、分析快速,能够分析80多种元素,检测限可以达到几个ppm。

XRF分析方法的主要缺陷是不能分析比钠(原子序数一11)轻的元素。

(二)电子探针分析电子探针分析(EMPA)的原理与XRF十分相似,只是前者用的是电子束而不是X射线来激发样品而已。

通过分析激发的二次x射线的波长,相对于标样记录峰的面积,用适当的模型进行校正,可以将峰的强度转化为浓度。

电子探针主要用于矿物的主量元素分析,也可扩大束斑直径对隐晶质岩石或岩石熔融而成的玻璃进行主量元素分析。

另外,利用长的计数时间和精确的背景测量,电子探针的检测限也可延伸到微量元素的范围,满足分析部分微量元素的要求。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

FHZDZDQHX0001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F-HZ-DZ-DQHX-0001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地球化学是研究化学元素在矿物、岩石、土壤、水和大气圈中的分布和含量以及这些元素在自然界的转移规律。

勘查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具体运用,目前地球化学调查已成为地质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化学调查主要采用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化学、生物(植被)、气体等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当前广泛应用的是岩石、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三种地球化学调查方法。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除内地和沿海地区外,地质工作程度较低。

内地和沿海地区除冲积平原和黄土覆盖区外,一般水系较发育,因此采用水系沉积物调查方法,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扫视大面积范围内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情况,从而发现潜在的矿化异常,取得区域地球化学填图和地质勘查效果。

边远地区由于地质条件较复杂,常根据不同地球化学景观,综合应用相适应的地球化学调查方法。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便于资料对比和元素地球化学拼图,常使用水系沉积物为主,岩石和土壤为辅的地球化学调查方法。

我国勘查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五十年代开始以土壤的1/20万金属量测量方式开展,由于剖面间距大(2km),对矿床的遥测能力差,而且元素受雨淋流失严重,再加上当时分析技术水平不高,因此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1978年地质矿产部确定在全国开展水系沉积物的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化探扫面),由于水系沉积物采样点的均匀布置及其形成特征,调查方式较能适应地质和表生环境条件的变化,可反映上游汇水盆地中元素的平均含量,再加上分析化学技术的进步,元素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有较大提高,因此地质效果较显著,特别是包含潜水的运移,对寻找隐伏矿体有明显效果。

在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全国发现了大量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通过筛选,选择有利地段开展1/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普查化探),缩小靶区,对异常进行验证和检查,直接取得地质找矿效果。

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及其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及其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及其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地球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分析,来揭示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沉积物的起源、演化和地球过程的一门科学。

它在矿产勘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概述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是利用各种分析手段,对地球样品中的矿物、岩石、土壤、水、气体等进行成分和结构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常用的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质谱分析、色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

光谱分析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散射、透射等特性来确定其成分。

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近红外光谱等。

质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粒子离子加速运动引起的圆周运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质谱分析可以检测地样品中的元素及其同位素。

色谱分析是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色谱分析广泛应用于地样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成分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是利用物质中原子排列引起的衍射现象来对样品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

X射线衍射分析广泛应用于矿物和岩石中的晶体结构研究。

二、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在矿产勘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通过对地球样品中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进行分析,来揭示地下矿产资源的存在、分布和富集规律。

首先,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找矿模型的建立和修正。

通过对不同地质背景下的矿产勘查区域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可以确定矿床的主要控制因素和富集规律,进而构建合理的找矿模型,为后续的矿产勘探提供指导。

其次,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矿产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对矿石、岩石和土壤样品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矿石矿物的组成及其含量,进一步研究矿石的赋存状况和可能的成矿机制。

此外,地球化学分析技术还可以用于地下水和地下气体的分析。

地下水和地下气体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和组成对于矿产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和地下气体中的某些元素的异常含量可能与矿床的存在和富集有关,因此通过对地下水和地下气体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可以为矿产勘探提供宝贵的线索。

DD 2005-03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

DD 2005-03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

可作适度有限制的调整,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测定,其方法的质量参数必须满足本技术要求的
规定。 4.3.2 分析方法的质量要求
4.3.2.1 分析方法检出限要求,见表 3。
表 3 分析方法检出限要求
序号
项目
方法检出限要求(mg/kg)
www.bzfxw.com 1
铵态氮
2
硝态氮
1.25 1.25
3
有效磷
0.25
2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对送样单进行查核如果发现样品不能满足分析要求如样袋破损或样品重量不够标签记录不全影响后期工作者即与送样单位人妥善处理若实验室管理人员认为不能满足检测要求时立即报告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或合同签订人处理经验收合格后由收样人在送样单上签字确认一份交送样单位人一份实验室留存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1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8.1 水质样品类别划分 ………………………………………………………………. 18 8.2 水质样品分析元素 ………………………………………………………………18 8.3 水质样品金属元素的测定…………………………………………………………18 8.4 样品的贮存与保管 ……………………………………………………….………18 8.5 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19 9 有机污染物分析…………………………………………………………..…………21 9.1 有机污染物分析项目选择………………………………………………………… 21 9.2 样品的贮存与保管…………………………………………………..……………21 9.3 质量要求与质量控制 …………………………………………………………….22 附录 A 形态分析方法(规范性附录) …………………………………….…………24 附录 B 土壤样品元素价态分析方法(资料性附录)………………………………… 33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管理计算机控制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管理计算机控制

( h n c u u ev i n e t ne r n rl e o re , h n t f a da d R s uc s C a g h n S p rio a dT s tro ea R s uc s T e Miir o n n e o re , sn Ce f Mi sy L
1 2 :5万多 目标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 目中, 需要 分析 测 试的样品数量大 , 检测项 目多 (4项元素 和项 目) 5 ” 。对如此 大量 的数据处理 及分析质量 监控 , 是一项 十分 复杂 的工作 , 要把好分析质量关, 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十分必要。 国土资源部长春矿 产资 源监督 检测 中心 自 20 0 1年开 展“ 长春经济 区多 目标 区域地球 化学 调查 项 目” 品分 析 样 测试 以来 , 在数据处理 上利 用计 算机进行 了多种尝试 , 为适
c a to uaiy montrn nd c n r l in f d tci n r p ts n t . Th s se h s be n a le o t aiy c nto n h r fq lt ioi g a o to ,pr to ee to e o a d ec. e y t m a e pp id t he qu t o r li l
a ay i o go a e c e c a p e . n s fr in g o h mia s l s e l l m ls
Ke rs qai oir gadcn o; e oa gohmcl a p a s ; xe; ces l a ae e o ywod : ul)m n on t l r nl ece i m l a l i Ecl Acs;ol ra t r t r t i n or i g a s e n ys c nw k

发射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银、锡、硼

发射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银、锡、硼

039Huabei Natural Resources论文华北自然资源1 引言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不同,类型较多,包括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及生物样品等。

在岩石、土壤等地质样品多元素痕量分析中,由于样品在前处理过程中存在分解、分离难度大,试剂空白高等问题,其他分析方法在对银、锡、硼3种元素进行分析时要得到较好的分析结果都存在一定困难。

用交流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银、锡、硼,以其固体直接进样分析,快速、准确、无污染等优势已成为地球化学样品的多种分析系统配套方案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方法。

本文利用XZJ-54振动搅拌进行研磨,采用湖北地质实验室改装的交流电弧发射光谱仪对地质化学调查样品中的岩石、土壤及水系沉积物中的银、锡、硼元素进行测定,有效提高了测试效率,节省了材料及人工成本,检出限、精密度均满足地球化学样品测试的要求。

2 实验2.1 方法原理以硫酸钾、硫粉、碳粉、聚三佛氯乙烯粉、三氧化二铝喝氧化镁混合物作为缓冲剂,将固体样品装载在石墨电极上,利用交流电弧光源对样品进行激发,光谱采集系统获得光源信号,通过加装CCD 检测器的摄谱仪直接获得分析结果,实现了光谱直读,并可同时获得谱线强度和背景信息。

2.2 仪器工作条件与试剂摄谱仪:WP-1型一米光栅摄谱仪(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

光栅刻线1200条/mm,倒线色散率0.8nm/mm,中心波长300nm,三透镜照明系统。

摄谱仪的狭缝宽度10μm,中间光栏2mm。

CCD检测器(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分辨率0.01nm,每个CCD单元对应谱线宽度为0.005nm,由6块CCD组成,一次测量光谱范围约为82nm。

光源:WJD型交直流电弧发生器。

球磨机:XZJ-54振动搅拌仪。

电极规格:上电极为平头柱状,平面直径4mm,长10mm;下电极为细颈杯状,孔径4.0mm,孔深4.5mm,壁厚0.7mm,细颈的直径2.6mm,颈长4mm。

恒温干燥箱:电热鼓风干燥箱WG9040B。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监控与质量管理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监控与质量管理
I XR AAS、 CP、 F、 AAN、 OL、 P AES、S AF L 几 I E、 S、 F,
理和质量监控作了明确规定 。正确理解和执行规范 中的各项规 定和要 求 , 并根 据这些 要求 , 制订本 单位 的实施细则付诸实践 , 对于保证 区化样品分析质量
是 十分重要 的 。近年来 已完 成 的样 品分 析 质量 , 大 多数是好 的和 比较 好的 , 是 由于诸 多因素 的影 响 , 但
收 稿 日期 :0 - -6 201 00 0
行规 程规范 , 根据 规程规 范要求 , 台本 室具 体实 并 结 际 , 订相应 的实 施 细则 。特 别 应 注意 加强 过 程 中 制 的管理 和监控 , 才能 确保 区化样 品分 析质 量 。
维普资讯
叶 家 瑜
( 湖北 省地 质 实验 研 究所 , 湖北 武 汉 40 2 ) 30 2
擒要 : 通过对 2 7个区域 地球 化学调查项 目中 出现的样 品测 试质量问题 的研 究 , 认为质量不 高的主要原 因是对 I / ) Z 7 179 规 范中规定的有关质量管理 、 " 6 5 0 质量监控 的错误理 解和执 行不严所致。本文从 区化样 品测试特 点出发 , 对 有关分析方 法的选择 、 质量监控 目的和方式 、 系统误差的判别 与处理 等问题 , 出一些认识 和意见 , 全 国同行参 提 供
想, 实行全面 质量管 理和 全过 程 的质 量监 控 , 格执 严
1 区 化 样 品 分 析 数 量 大 , 果 按 平 均 700 如 0 k 为一 幅 l2 图幅 , 4kn 组台 一个 分析样 m :0万 按 r2 品, 个 l2 一 :0万 图 幅分 析 样 品 数量 约 180件 , 0 加 上用 于质量 监控 8 的一级 标 准物 质 、 % 监控 样 , % 5

稀土元素在地球化学样品中的含量分析

稀土元素在地球化学样品中的含量分析

稀土元素在地球化学样品中的含量分析摘要:地球化学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具有相似的物化特性,常用来作为地球化学研究的示踪剂。

本文研究了地球化学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稀土元素分析采用现代仪器设备进行,手段丰富多样。

从地球化学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分析的特点与方法入手,介绍仪器分析的技术应用,以期为地球化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样品;含量分析地球化学样品的成分较为复杂,不同元素在不同样品中呈现的物化性质及含量都有所差别。

通过实验来分析地球化学样品中的物质种类,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

当前地球化学样品分析大量引入了现代仪器,对仪器的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应仔细谨慎。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的物质品类非常广泛,影响分析准确性的因素较多,提高了分析难度,应合理利用现代仪器展开分析,得出准确数据,推导正确的结论,体现现代仪器分析和分析技术的价值。

稀土元素含量测定分析可辅助地球化学样品研究。

稀土元素指的是镧系元素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两种元素,共17种元素。

一、稀土元素含量分析在地球化学样品研究中的意义当今稀土元素在战略矿藏储备上的重要意义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我国作为稀土资源大国,近年来在稀土资源的勘探、开采、生产、贸易领域深入耕耘,取得了较大成就,受到多方瞩目。

稀土元素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稀土在地球化学分析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可以作为示踪剂,对于地球化学研究、地质理论研究、矿产勘探研究等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

稀土元素和地球的地质发展过程联系紧密,参与了地球地质各个阶段的变化,通过测算和分析稀土元素的含量可以了解地球地质变化过程,为地质研究提供参考。

当前测算稀土元素含量采用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有以下作用:首先,稀土元素在地球化学样品中的含量分析可以通过仪器精确定量。

稀土元素分析的定量化能够解释地球的地质环境和条件,判断其中是否存在矿藏,有助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

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采用不同的分析手段,对不同元素展开同位素分析,通过合理运用分析技术和分析手段来实现分析目的。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是研究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演化过程的重要手段。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涉及到岩石、矿石、水体、大气等多种样品类型,通过对样品中物质元素、同位素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可以揭示地球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本文将重点介绍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的基本流程和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的基本流程包括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化学分离、实验测定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首先,样品的采集应该根据研究目的合理选择样品类型和采样地点,并在采样过程中注意样品的保存条件和污染控制。

然后,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样品的粉碎、筛分和干燥等处理,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通过化学分离的方法将样品中的目标成分从杂质中分离出来,常用的分离方法有溶剂萃取、离子交换、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化学分离后,使用各种实验测定手段对目标成分进行测定,包括质谱、元素分析、同位素比值测定、电化学分析等多种方法。

最后,对实验测定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有关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作用机制的结论。

在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中,常用的实验测定方法包括质谱分析、元素分析和同位素比值测定。

质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中的质荷比来确定样品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和分子结构。

常用的质谱仪有质量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

元素分析主要是对样品中元素浓度进行测定,常见的元素分析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

同位素比值测定是根据同位素在自然界存在的比例和同位素分馏的理论进行的,常用的同位素比值测定方法有质谱仪、同位素质谱仪等。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构造地质学研究中,地球化学样品分析可以揭示地壳和地幔物质的变质和分异过程,帮助解决构造演化和矿床成因等问题。

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地球化学样品分析可以评估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研究中,地球化学样品分析可以追踪物质元素的迁移和转化过程,揭示地球的大循环过程和机制。

地质样品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地质样品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地质样品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一、前言
地质样品有机地球化学是以化学反应为主要手段,利用有机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特性等研究地球化学过程中对有机物质及有机分子在矿物结构及物质组成中所承担的作用。

因此,有机地球化学是以地球涉及的有机物信息收集及分析为其考察对象,是一门考察有机物在地球化学过程中所承担的作用的新学科。

地质样品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分析样品中不同组成成分,及对比其特性,从而对地球有机物结构及样品地质实际情况的有效制学研究。

二、主要分析方法
1、样品检测:样品分析前,要对样品进行检测,首先将样品切割,然后用分层原子力显微镜进行观察,以观察出有机物分布情况。

2、碳、氮分析:利用热释光法和紫外/可见/近红外测定仪分析样品中的有机氮和碳的含量,可以有效定量分析样品中有机物的含量。

3、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采用电离的原子的分子的碎片和碎片的其他物质的来源中的分子碎片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用来分析地质样品中的有机物的结构。

4、溶剂提取分析:利用溶剂抽取,对有机物进行抽取,进行化学分析,使用无机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等技术,对抽出有机物进行分析,获取更多有机物组分分析信息。

地球化学调查(1:50000和1:250000)样品化学成分分析-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地球化学调查(1:50000和1:250000)样品化学成分分析-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地球化学调查 (1:50000和1:250000) 样品化学成分分析
《地质矿产实验室 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DZ/T0130.4-2006 DZ/T0130.5-2006
2008年12月北京
主要依据:
DZ/T0130.4-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 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4部分:区域地 球化学调查(1:50000和1:200000) 样品化学成分分析 DZ/T0130.5-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 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5部分:多目标 地球化学调查(1:250000)样品化学 成分分析
XL =X0 + kS0
式中: XL ——为区别背景或空白值的最小测量值; X0 ——为空白试液或试料测量信号值的平均 值,空白测定次数一般为12次; S0 ——为空白试液或试料测量信号值的标准 偏差; K——为根据选定置信度,所确定的常数, 一般选为3。
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常用浓度(CL)表示:
CL =(XL-X0)/r=(kS0)/r
(2)实验室应结合具体工作特点, 编制分析全过程有效性的质量控制 程序和方案。
(3)可以选用的控制技术方法有: ⊙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选择。 ⊙使用不同级别的标准物质或控 制样品进行内部的质量控制。 ⊙接受或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试 验和能力认证。 ⊙使用相同和不同分析方法进行 重复性试验。 ⊙制作质量控制图表。
50000地球化学普查配套分析方法元素个数icpoes19babecocrcufelalimnnbnimoppbsrthtivzncdcesgfaas10lf10种方法33序号分析方法分析元素au2以icpoes为主体的配套方案元素个数icpms16babebicdcoculalimonipbsbsrthuwxrf10crfemnnbptivyznzragbsncesgfaas7种方法33序号分析方法分析的元素au3以icpms为主体的配套方案元素个数xrf18bacocrcufelamnnbnippbsrthtivyznzragbsncesgfaasli9种方法31序号分析方法分析的元素au4以xrf为主体的配套方案元素个数aas11agcdcocufelimnnipbsrznagbsncesgfaas7种方法22序号分析方法分析元素au5以aas为主体的配套方案43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1准确度的控制采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控制

地球化学样品中钒检测方法的对比

地球化学样品中钒检测方法的对比

地球化学样品中钒检测方法的对比地球化学样品中钒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下面将对它们进行对比。

第一种方法是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它是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小浓度范围内钒的测定。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特性来测定样品中的钒含量。

AAS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准确性好。

缺点是样品预处理过程繁琐,耗时长,仅适用于水系和溶液样品,对于固体等其他样品形态不适用。

第二种方法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元素分析方法。

ICP-MS的原理是将样品中的物质通过高温等离子体转化为原子和离子,然后通过质谱仪对这些离子进行检测和分离。

ICP-MS的优点是灵敏度极高,可以测定极低浓度的钒,检测限可达到ppb甚至ppt级别。

缺点是设备复杂,耗时长,操作技术要求高,仪器价格较高。

第三种方法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也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它的原理也是将样品中的物质通过高温等离子体转化为原子和离子,然后通过光谱仪对这些原子和离子发射的特定波长的光进行检测。

ICP-OES的优点是分析速度快,适用于大样品数的分析;对于样品形态要求不高,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多种形式的样品。

缺点是灵敏度相对较低,检测限一般在ppb到ppm级别。

第四种方法是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它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固体和液体样品的分析。

XRF的原理是利用样品中的元素吸收X射线的特性来测定元素的含量。

XRF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适用于多种样品形态;能够同时分析多种元素;适用于大样品数的分析。

缺点是灵敏度较低,准确性相对较差,对于低浓度元素的检测需要进行样品预处理。

综上所述,不同的钒检测方法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样品形态、分析要求和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 第4部分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 第4部分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第4部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是研究地表覆盖物组成结构和特征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定位土壤和水体重金属污染,解决相关问题,为地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国家标准《地区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第4部分》主要涉及
城乡废弃物中重金属污染的快速评价、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重金属累积性评价以及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的状况评价。

该标准为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的重金属污染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分析方法,其中重
点研究均为重金属污染,在城乡废弃物、土壤和海水中,重金属污染对地表覆盖物具有潜在的危害。

该标准规定了提取、分离、测定、校准、检出限以及污染指数评价等技术要求,有助于正确评估重金属污染,为重金属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了依据。

此外,该标准还给出了有关重金属污染的现实情况及其控制原则,把重金属污
染的控制和评估合理结合起来,实现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标准化,使得污染源可以得到早日处置。

总之,《地区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第4部分》不但为研究分析重
金属污染和限制污染源输出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地表覆盖物正确分析和评价提供必要的参考。

对于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来说,《地区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第
4部分》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财富。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硼的测定—铍试剂Ⅲ光度法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硼的测定—铍试剂Ⅲ光度法

FHZDZDQHX0066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硼的测定铍试剂Ⅲ光度法F-HZ-DZ-DQHX-0066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硼的测定—铍试剂Ⅲ光度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水系沉积物等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硼量的测定。

测定范围:检出限为1.2µg/g,适合于微量硼的测定。

2 原理试样经碱熔,水提取,分取部分碱性溶液,用硫脲、EDTA掩蔽部分干扰元素后,于pH4.2乙酸-乙酸钠介质中,硼与铍试剂Ⅲ形成紫红色络合物。

络合物的组成比为1∶1,摩尔吸光系数ε567=2.4×104。

室温下需要20h才能显色完全,颜色可以稳定一星期以上。

适量乙醇存在有增色作用。

3 试剂3.1 氢氧化钠。

3.2 氢氧化钾。

3.3 无水乙醇。

3.4 盐酸(1+1)。

3.5 硫脲(CH4N2S)溶液,20g/L。

3.6 EDTA(C10H14N2O8·Na2·2H2O)溶液,100g/L。

3.7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4.2 称取90g乙酸钠用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95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8 铍试剂Ⅲ(C20H21N3O8S2)溶液,0.4g/L。

3.9 硼标准溶液3.9.1 称取0.5720g预先经45℃~50℃烘干2h的光谱纯硼酸(H3BO3)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100µg硼。

3.9.2 吸取10.0mL硼标准溶液(100µg/mL)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2.0µg硼。

3.10 对硝基酚(C6H5NO3)指示剂,1g/L水溶液。

4 仪器分光光度计。

5 试样的制备试样应粉碎至粒度小于74µm,在室温下自然风干,待用。

6 操作步骤6.1 空白试验随同试样分析步骤进行2份~3份空白试验,所用试剂须取自同一瓶试剂。

6.2 试样量称取0.5g试样,精确至0.0001g。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锑的测定—5-Br-PADAP 萃取光度法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锑的测定—5-Br-PADAP 萃取光度法

FHZDZDQHX0069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锑的测定 5BrPADAP萃取光度法F-HZ-DZ-DQHX-0069地球化学调查样品—锑的测定—5-Br-PADAP萃取光度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水系沉积物、土壤等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锑量的测定。

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4µg/g~100µg/g锑。

2 原理试样用氢氟酸-硝酸分解除硅,在硫酸介质中,用硫脲还原五价锑为三价锑,锑与碘化钾和5-Br-PADAP形成蓝绿色的三元络合物,用苯萃取光度法测定。

3 试剂3.1 硝酸(ρ 1.42g/mL)。

3.2 氢氟酸(ρ 1.15g/mL)。

3.3 硫酸(1+1)。

3.4 高氯酸(1+1)。

3.5 碘化钾(KI)溶液,250g/L。

3.6 硫脲(CH4N2S)溶液,50g/L。

3.7 5-Br-PADAP[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胺苯酚](C15H17BrN4O)溶液,0.1g/L的乙醇溶液。

3.8 锑标准溶液3.8.1 称取59.86mg光谱纯三氧化二锑(Sb2O3),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30mL硫酸(ρ1.84g/mL)。

温热溶解,冷却,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µg锑,硫酸酸度为5mol/L。

3.8.2 吸取10.0mL锑标准溶液(100µg/mL)置于500mL容量瓶中,加5mL水,用2.5mol/L硫酸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2.0µg锑。

4 仪器分光光度计。

5 试样的制备试样应粉碎至粒度小于74µm,在室温下自然风干,待用。

6 操作步骤6.1 空白试验随同试样分析步骤进行双份空白试验,所用试剂须取自同一瓶试剂。

6.2 称样量称取0.1g~0.5g试样,精确至0.0001g。

6.3 试样的测定称取0.5g试样置于塑料坩埚中,以少许水润湿,加10滴硫酸(1+1)、6mL硝酸(ρ 1.42g/mL)、加约6mL氢氟酸,加热分解并蒸发至约2mL,加1mL~2mL高氯酸(1+1)(视样品中有机质含量而定),蒸发至白烟冒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HZDZDQHX0001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
F-HZ-DZ-DQHX-0001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
地球化学是研究化学元素在矿物、岩石、土壤、水和大气圈中的分布和含量以及这些元素在自然界的转移规律。

勘查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具体运用,目前地球化学调查已成为地质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化学调查主要采用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化学、生物(植被)、气体等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当前广泛应用的是岩石、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三种地球化学调查方法。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除内地和沿海地区外,地质工作程度较低。

内地和沿海地区除冲积平原和黄土覆盖区外,一般水系较发育,因此采用水系沉积物调查方法,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扫视大面积范围内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情况,从而发现潜在的矿化异常,取得区域地球化学填图和地质勘查效果。

边远地区由于地质条件较复杂,常根据不同地球化学景观,综合应用相适应的地球化学调查方法。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便于资料对比和元素地球化学拼图,常使用水系沉积物为主,岩石和土壤为辅的地球化学调查方法。

我国勘查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五十年代开始以土壤的1/20万金属量测量方式开展,由于剖面间距大(2km),对矿床的遥测能力差,而且元素受雨淋流失严重,再加上当时分析技术水平不高,因此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1978年地质矿产部确定在全国开展水系沉积物的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化探扫面),由于水系沉积物采样点的均匀布置及其形成特征,调查方式较能适应地质和表生环境条件的变化,可反映上游汇水盆地中元素的平均含量,再加上分析化学技术的进步,元素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有较大提高,因此地质效果较显著,特别是包含潜水的运移,对寻找隐伏矿体有明显效果。

在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全国发现了大量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通过筛选,选择有利地段开展1/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普查化探),缩小靶区,对异常进行验证和检查,直接取得地质找矿效果。

进入21世纪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发展主题,因此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提出在全国平原覆盖区(黄土覆盖区)开展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农业、环境、国土规划、生态和基础地质等研究提供综合性基础地球化学资料。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活动规律与其本身的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研究元素的化学特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共生组合关系,对发现元素在不同区域内的分布规律以及与区域成矿研究密切相关的区域地球化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合理选择地球化学元素将反映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成果特征。

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第一批39个元素,是在权衡当前勘查地球化学阶段性地质勘查的作用大小和研究深度,结合当前分析化学技术水平,并参照国外研究现状而作出的适当选择。

1/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元素,一般选择与异常有关的几种或十几种特定元素,可根据地质体的岩性、矿性和元素的地球化学组合性等因素确定。

平原覆盖区(黄土覆盖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根据农业、环境、生态、地质等领域的需求,规定54个必测元素(项目),并参照地区特征,提出21项元素有效态分析、14项元素有机结合态分析以及6项有机污染物分析,是一项化学元素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迁移转化过程的综合性研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随着分析化学技术和现代分析仪器的发展,许多痕量、次痕量元素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近年来有极大的提高,中国地质调查局于1999年组织76个元素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5万组合样),已在西南四省区开始试点,为地球化学填图、资源评估、环境监控、生命演化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的特点是要求分析元素多、样品数量多,要求分析方法检测限低、精密度好、准确度高,还要求分析周期短、分析效率高、分析成本低。

因此在分析方法的
1
选择和应用上,必须根据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特点和要求,充分发挥现代分析仪器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势,对分析方法进行合理的组合,优选组成较完善和有效的配套分析方法。

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主要有3个配套分析方案,可根据各实验室的分析仪器配备情况选择使用。

3个配套分析方案是:以X射线荧光光谱法为主体的配套分析方法,以等离子体直读光谱法(等离子体质谱法)为主体的配套分析方法,以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等离子体直读光谱法(等离子体质谱法)为主体的配套分析方法。

在配套分析方案中,还相应组合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石墨炉法)、原子荧光光度法、极谱法、选择性离子电极法、光度法、激光荧光光度法等分析方法,组成一套较完善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分析方法,用于分析硅、铝、铁、钙、镁、钾、钠、银、砷、金、硼、钡、铍、铋、镉、钴、铬、铜、氟、汞、镧、锂、锰、钼、铌、镍、磷、铅、锑、锡、锶、钍、钛、铀、钒、钨、钇、锌、锆等39个元素。

1/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是在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凡适用于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分析方法,均能满足1/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要求,可根据实际需要,择优选择。

分析元素一般为几项—十几项,一般参照元素地球化学共生关系确定,不作统一规定。

平原覆盖区(黄土覆盖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主要采用以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等离子体直读光谱法(等离子体质谱法)为主体的配套分析方法。

在配套分析方案中,还相应组合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石墨炉法)、原子荧光光度法、极谱法、选择性离子电极法、电位法、催化光度法、激光荧光光度法、容量法等分析方法,组成一套较完善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方法,用于分析硅、铝、铁、钙、镁、钾、钠、银、砷、硼、钡、铍、铋、溴、镉、铈、氯、钴、铬、铜、氟、镓、锗、汞、碘、镧、锂、锰、钼、氮、铌、镍、磷、铅、铷、硫、锑、钪、硒、锡、锶、钍、钛、铊、铀、钒、钨、钇、锌、锆、总碳、有机碳、有机质、pH等54个元素(项目)。

全国76个元素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主要采用以X射线荧光光谱法、全谱等离子体直读光谱法和等离子体质谱法为主体的配套分析方法,分析元素除原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定的39个元素外,还增加37个元素(包括铯、镓、锗、铟、铷、铼、硒、碲、铊9个稀有分散元素、铪、钽2个难挥发元素、溴、氯、碘3个卤族元素、铂、钯、铱、锇、铑、钌6个铂族元素、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14个稀土元素、氮、硫、碳3个非金属元素)。

本遴选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方法主要包括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39个元素分析方法、1/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十几个元素分析方法以及平原覆盖区(黄土覆盖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54个元素(项目)分析方法。

对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中的元素有效态分析方法、元素有机结合态分析方法、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以及76个元素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分析中新增加的37个元素分析方法,由于技术工作开展得较晚,目前尚处于试验研究和试点阶段,因此在本次遴选分析方法中并未列入,待试验、应用成熟后,再补充列入。

为了适应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需要,对分析样品的制备、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以及日常分析质量的监控方法和控制限都作了具体严密的规定,借以保证分析质量。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一般实行密码抽查分析和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监控分析方式,其控制限以对数差值(∆lgC)表示。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分析试样,应采用高铅瓷或玛璃等无污染球磨机进行制备。

岩石样品可先用配备有高铝瓷衬或玛璃衬的颚或破碎机粗碎后,再用无污染球磨机进行制备。

潮湿的土壤或水系沉积物样品,加工前应晾干后再进行制备,防止易挥发元素的损失。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一般采用风干试样,并以风干试样报出结果。

分析结果统一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以10-2(%)、10-6(µg/g)、10-9(ng/g)等形式表示。

本遴选和推荐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方法均系多年来实际工作考验得到广泛应用2
和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可供具有不同分析仪器设备的实验室选择使用。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