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演变与建设进程
以“城镇化发展”为旨归的“新村庄建设”探析——以我国东部沿海农村“新村庄建设”为例
目前 大 部 分 的研 究 都将 “ 村 ” “ 庄 ” 者 混 为一 谈 , 是 统称 在 一个 “ 村 ” 农 与 村 二 或 农 的范 畴 中进行 研 究 的 。
4 2
浙 江海洋 学 院学报 ( 文科 学版 ) 人 Junl f hj n ca nvri ( u aie cec) ora o ei gO enU i syH m nt s i e Z a e t i S n
以“ 城镇化发展’ 旨归的“ ’ 为 新村庄建设”
以我 国东 部 沿 海农 村 “ 村 庄建 设 " 新 为例
卞 明 杰 黄 建钢
( 江海 洋学 院 管理 学院 , 江 舟 山 3 6 0 ) 浙 浙 100
【 摘要】 发展城乡一体 化是 我国 目前一个重大的发展决 策 , 新村庄” 而“ 建设则是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的首要前提 和基 础, 也是加快城 乡一体化进程的首要路径 , 因此已经受到国家和政府 的高度重视。 新村庄建设” 等同于“ 但“ 不 新农 村 建设 ”更不 能仅 仅看作是“ , 村容村貌 ” 的改造 , 而是要坚持 以人为本 , 以适合人居为宗 旨 , 并要在 “ 村庄 ” 自有特 色的 基础上 , 以城镇 的生产生活水平为指 向, 走一条“ 城镇化” 发展 的道路 , 即“ 也 新村庄的城镇 化建设 ” 。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 3 的任务为标志。这些连续多年发布的以“ 三农 ” 问题为重点的一号文件 , 无不体现和反 映 了中央 及 政府 对 农村 及 村庄 建 设 的重 视及 迫 切 的发展 意 愿 。 而本文 要 研究 的“ 新村 庄 建设 ” “ 与 城镇 化 发
展 ” 问题 , 的 既是 为 了 响应 党 中央 2 1 0 0年 1 O月制 订 的 “ 十二 五 ” 划纲 要 建议 的指示 精 神 , 是 为 了把 “ 规 也 新 农 村 ” 设 扎实 地 推 向 以人 为 本 的方 向和 范畴 。 建 ( ) 国经济 社会 发展 已经 出现过 渡 和转 型特 征 二 我
农村改革30年——农村巨变的历史脉络
万元户
吃饱了饭的农民中,很快有一部分人搞起了乡镇企业, 甚至还有一些成了“万元户”…… 万元户:意指一户人家有了一万元人民币。20世纪80年 代初,这个新名词,很快席卷大江南北,并演变为第一批 “先富起来”的人的代名词。少数农民搞起了副业,家庭 年收入超过万元,“万元户”因此得名。 《半月谈》1985年第4期报道:广西梧县潘地村,四五年 间冒了富,全村30户人家,除了原五保户刘大娘年收入 2000元外,都是万元户,小山村被人誉为“小金库”。 当时,普通工人每月工资仅有几十元人民币,提起万元 户,大伙眼睛都放光,很多乡镇、工商行业以出现了多少 个万元户为光荣指标。从此,“致富光荣”的意识深入人 心。
一九五八年,新中国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运动。 人民公社,是在高级农业生产社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组成的劳动 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成立初期,生产资料实行过单一的公 社所有制,在分配上实行过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并取消了自留 地,压缩了社员家庭副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 生产力的发展。
“浮夸风”盛行。1958年, 中国粮食高产“卫星”频频 上天,安徽、河南、四川相 继宣布成为单季亩产千斤省。 “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 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三 、改革开放中的新农村
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 农村改革启动,农民的自发改革转向国家 自上而下推动的大型改革; 关键词:“家庭联产承包”、“万元户”、 “乡镇企业”
吴仁宝 华西村的发展
吴仁宝,江苏江阴市华西村农民。在“以粮为纲” 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意识到,单靠搞传统种植业 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和简单再生产,要真正富起来, 非发展工业不可。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率领村民 搞起了一家小五金厂。他们在工厂四周垒起高高的 围墙,挂上厚厚的窗帘。小五金厂在“隐姓埋名” 中搞了10年。 华西村的“地下实践”虽然让他们提前掘到了“第 一桶金”,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小 五金厂的窗帘终于拉开了,围墙推倒了,村级经济 活力迸发。如今的华西村,全村工业年销售收入突 破450亿元,令世界刮目相看。
从传统农户到现代农户的分化与变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微观基础
8GM 理论研讨从传统农户到现代农户的分化与变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微观基础从传统农户到现代农户的分化与变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微观基础摘要:本文认为市场机制促使传统农户背离原有家庭周期运动规律,加快社会分化与变迁。
农户社会分化的均衡条件为: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劳动力培养的均衡、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均衡、农村资金技术需求与资金技术供给的均衡。
本文从城乡联系角度,分析了培育现代农户的思路。
关键词:农户;家庭周期;社会分化;城乡联系文/赵竹村才容易相信老师所传之“道”。
教师所面对的群体除了幼儿之外还有领导、同事和幼儿家长等,如何协调好与这三者的关系,也是保持良好工作氛围的关键。
在工作中教师之间难免会有磨擦和分歧,要有宽容之心,善于和领导、同事进行沟通、协调,积极化解矛盾,消除误会。
4.注意适应能力和耐受挫折能力的养成。
幼儿教师要善于根据所在幼儿园的客观条件、管理模式、幼儿状况和人际关系等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心理习惯,保持自身与园内环境的动态平衡,力求教育效果与自身发展达到最优化;特别是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的教师更要主动学习,充实自我,适应时代要求。
幼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挫折,应正视现实,保持心理平衡。
同时,应选择合理、合适的方式缓解自己的情结,或是向他人倾诉,或是求助于心理医生的疏导,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来转移情绪。
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提高自我效能感。
5.注重创设解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模式。
心理健康问题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阶段,人人都会存在,幼儿教师也不例外。
幼儿教师在得知自己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时,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只是应当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这就需要幼儿园多为幼儿教师们多创设一些解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模式,解开教师心中的困惑,缓解各种压力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
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专家为幼儿教师作心理健康讲座,向教师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常识,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
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与现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
多年来,中国的农业发展经历了许多历史变迁,从古代的农耕文明到现代的工业化农业,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
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以粮食种植为主导,农业生产对于古代人民来说至关重要。
各个朝代都采取了不同的农田管理政策,如东汉时期的均田制和北齐时期的府田制。
这些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逐渐向南方转移,北方的黄河流域成为农业的重要集中地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也逐渐进入了一种发展瓶颈。
中国的人口逐渐增多,土地的有限资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农民们开始探索新的农业生产方式。
宋代农学家徐光启提出了耕地轮作制度,提高了土壤肥力,丰富了农产品的品种。
进入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干扰。
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不得不进口大量粮食,形成了对外依赖的局面。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农民起义频发的时期,农民为了争取更好的土地和生产条件而进行斗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中国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化。
这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产条件,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1953年,中国启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劳动和经营土地。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量农民涌向城市,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面临着人口流失和土地荒芜的困境。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国农业开始转向规模化、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
今天的中国农业正朝着绿色、可持续、高效的方向发展。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主报告)
维普资讯
缠衔 乎 考 20 年第5 期( 石宪考 06 0 总第21 期) 00
一
、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背 景 及 其 内 涵
己的劳动时间有了支配权, 对自己生产的农产品 有了使用权。这次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新农村。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到“ 两个趋向”
工补农、 以城带乡,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论断, 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可以清楚地看 从宏观层次和新农村建设内容看, 这次统筹城乡
出党和国家在调整城乡关系、 解决“ 三农” 问题 发展理念的提出, 是通过改革和发展给农民以更 的脉络。上述三大概念的产生具有明显的逻辑 多的公平待遇, 使他们也能享受到由公共财政提 关系层次, 三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 是一个从战 供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由此缩小城乡在
统筹” 之首;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 胡锦涛总
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税制基础。可以预见, 农村税
书记提出了著名的“ 两个趋向” 论断, 并指出我 费改革的影响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 国已经进入了以工补农、 以城带乡的阶段; 紧接 进程是长期的和深远的。第三次改革就是最近 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 两年提出的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 实行以
略决策思路演变到具体实施的过程。统筹城乡
发展是党和国家调整城乡关系的一种战略思路, 以工补农、 以城带乡是党和国家调整城乡关系的
一
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 差距。
( 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顺应当前我
种战略取向, 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落实 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 段性要求, 所作出的科学决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阶段演变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阶段演变新农村建设是指在农村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过程。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已经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的演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主要的工作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这包括修建和改造农村公路、供水管网、电力设施以及通信网络等。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的交通、水源和能源等条件,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2.农业发展阶段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之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逐渐转向了农业发展。
通过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培训农民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并有效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
3.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阶段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农村地区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损失等问题。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通过推行农村生态工程,改良农田土壤、保护水源和植树造林等措施,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品质。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农田的可持续利用,也可以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态旅游和乡村休闲的发展。
4.产业多元化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开始强调农村产业多元化的发展。
通过发展农村的特色产业,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加值的提高。
此外,也鼓励农民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和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
5.乡村治理和社区建设阶段新农村建设不只是简单的改善农村的物质条件,还包括改善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在这一阶段,重点是加强乡村治理和社区建设。
通过推行村民自治、村规民约,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提高社区的自治能力,使农村社区成为一个相互支持、和谐发展的社会单位。
6.移民搬迁和农村改革阶段在一些山区和贫困地区,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开始实施移民搬迁项目。
通过将贫困地区的农民安置到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论“新农村”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特征
并不是某种具体的规划 , 因此各 地在新农村建设实践 中完全可以因地制宜 , 断探索 丰富多彩 的新农村模式 。“ 不 农
联” 模式 自 然也可 以作为其中一种。 基于以上分析 , 我们认为 : 新农村建设是关于农村发展的总体规划 , 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 的落实实施将深刻影响 农村发展的基本方向, 极大地改变农村 的基本面貌, 将为彻底破解 “ 三农 ” 难题 提供重要 的契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
收稿 日期 :06— 5— 5 20 0 2
作者简介: 范建明(9 5 , IJ{ 水 人, 16 一) 男, I l N l ̄ 重庆工商大学副教授。
维普资讯
5 期
范建明: 新农村” 论“ 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特征
l3 7
改革后 , 农村经济有了迅速发展 , 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随着 国家整体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 农 农业产业的弱质性 显示出来 , 城乡差距趋于扩大,三农 ” “ 问题显得突出。进入新世纪后 , 中央已连续出台多项政策致力于解决“ 三农 ” 问
摘
要: 分析了“ 新农村” 发展战略 出台的特定背景以及 实施战略所具备 的条件 。深入探讨 了“ 新农村” 发展战略
所具有的指导性、 全面性、 非制度 变革性、 多模式性、 战略转变与实现 目标的长期性等特征。
关键词 : 新农村建设; 发展战略 ; 背景 ; 特征 中图分类号 :30 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 51 20 )5 07 0 F2 . A 1 1 88 (06 0 — 12— 3 0
首先, 历史上的各种乡村建设运动为“ 新农村” 建设提供 了观念层次上 的影响。进人近代后 , 中国社会发生了深 刻变化 , 农业文明的衰落和农村的衰败成为引人注 目的现象 。因此 , 2 0世纪上半期梁漱溟 、 阳初等人进行乡村建设 宴 试验 , 希望通过乡村建设运动来实现农村的复兴。建国后 , 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改革、 合作社运动 , 甚至在人 民公社时 期还进行过不成功的“ 共产 主义新村” 的建设 , 所有这些都 至少在观 念层 次上对 目前 的“ 新农 村” 建设带来了一定 启发。 其次 , 农村改革以来为解决“ 三农” 难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成为“ 新农村” 发展战略的直接政策来源。农村实行
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演变及历史启示
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演变及历史启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央农村政策对农村发展以至整个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农村政策,搞好农村发展一直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制定了正确的土地改革政策、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村经济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进入新时期,中国改革以农村为突破口,中央通过制定多项倾向性政策,顺应和主导了农村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时代内容的背景下,总结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政策的演变过程及经验,进一步完善农村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历程(一)建国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农村政策的制定及实施1.完成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标志着广大的中国人民历史上第一次翻了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根据建国初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共中央及时作出决策,转变工作重心,集中力量解决当时的重大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完成农村特别是新解放区农村的土地改革。
土改的完成,巩固了工农联盟,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践。
土改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
但当时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
此时,党在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业能够由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变为合作社经济,使农民逐步摆脱贫困状况而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
1952年,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总目标,接着又作出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新阶段。
依照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三个从低到高的步骤。
美丽乡村建设综述
美丽乡村建设综述摘要:一、引言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和意义三、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四、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五、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六、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与挑战七、美丽乡村建设的展望正文:【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本文将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政策措施、问题与挑战以及展望进行综述。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和意义】美丽乡村建设是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二是有利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三是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四是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美丽乡村建设经历了从“村村通”到“美丽乡村”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村村通”阶段,主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二是“新农村建设”阶段,主要解决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问题;三是“美丽乡村建设”阶段,主要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是民生保障,提高农村居民福祉;五是文化传承,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六是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治理。
【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措施】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加大财政投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需求;二是完善政策体系,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加强规划引领,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科学有序推进;四是发挥地方和群众积极性,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合力。
【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与挑战】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有: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二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三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四是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五是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依靠城镇化打开三农新局
提要: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到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有一个词得到了一以贯之的强调,那就是“城镇化”。
纵观这一系列决策走向,当我们也站在决策者的宏观高度,不难发现,“城镇化”不仅成为在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有效扩展国内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得力手段,更是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的一剂良药。
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到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有一个词得到了一以贯之的强调,那就是“城镇化”。
纵观这一系列决策走向,当我们也站在决策者的宏观高度,不难发现,“城镇化”不仅成为在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有效扩展国内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得力手段,更是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的一剂良药。
七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涉农,然而最终人们却发现,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并不在“三农”本身,而在于城镇,在于由农村到城镇的这个过程,也就是——“城镇化”。
继上世纪八十年代“五个一号文件”助推我国农村改革之后,在新世纪,中央连续推出七个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断推出强农惠农政策,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农村改善与农民增收。
城乡统筹城镇化:从“三农”外部解决“三农”问题与过去几年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2004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5年)、新农村建设(2006年)、发展现代农业(2007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2008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等主题不同,今年的“一号文件”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着重强调了城镇化对于“三农”问题的意义,这表明“三农”问题已经不局限在农业、农民、农村内部来解决。
“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村中大量剩余人口的转移接纳问题,而这仅靠建设新农村是不行的。
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大型城市,造成城市负荷超载,给城市的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而户籍的限制,更是将农民工的根牢牢系在农村,让这一亿多人的群体无法共享城市繁荣。
农村房屋发展史
农村房屋发展史
农村房屋发展史与农村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制度的演变息息相关,它反映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建筑技术、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以下是农村房屋发展史的一般演变:
1. 古代农村建筑:
古代农村房屋主要以传统的土木结构为主,多采用土坯墙和茅草屋顶,这些建筑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暖和适应性。
2. 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房屋逐渐出现了砖瓦结构,瓦片屋顶取代了茅草,土坯墙逐渐演变为砖石墙。
这一时期,农村建筑开始呈现出多样性。
3. 社会主义时期:
在社会主义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产业化推动了农村房屋的发展。
建筑风格逐渐现代化,砖混结构和水泥建筑逐渐普及,农村房屋的整体品质得到提升。
4. 农村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房屋的建设标准更加严格,房屋的外观和内部配置得到了大幅提升。
农村别墅、新式农舍等成为农村建筑的新亮点。
5. 生态环保建设:
在当前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农村房屋建设也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
一些农村开始采用绿色建筑、太阳能、生态农居等概念,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农村房屋的发展史是一个反映社会发展和文化演变的缩影。
从土木结构到现代化建筑,从传统村落到新农村建设,农村房屋的演变离
不开农村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乡村建设历程和历史逻辑
圃 JOURNAL OF THE CHENGDU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
后 他选 派党 员到 乡村 发展党 组织 、成 立农 民协会 、宣 传 党 的思想 。这一 时期党 的 目的主要是在 农村 宣传 党的思想 、发展党的组织。
(二 )大革命 时期 乡村 农 民运动(1921- 1927年 ) 这一时期党的主要 目的是领导 农民从 事运动 ,并 加强 了对农 村社 会和 农 村 问题 的研 究 ,如 陈独 秀 的 《中国农民问题》、澎湃的《海丰农 民运动》、瞿秋 白的 《国 民革命 中之农 民问题》。毛泽东 先后撰写 了《中国 社会各 阶级的分析》、《中国农 民各 阶级的分析及其反 抗运动》、《湖 南农 民运动考察报告 》等 文章 ,进一步指 出 :农 民运 动在 国民革命 中的重 要性和 正义性 :占农 村总人 口70%的贫农是农 民运动 的主力 ,因而在 中国 若无贫农 的积极参 与便没有革命 。此外 ,毛泽东与澎 湃等共产党 人在广州举办 了六届农 民运动讲 习所 ,培 养 了大 批 农 民运 动骨 干 ,1926---1927年 这 些人 成 为 许 多省份 农 民协会 的 骨干。大 革命 时期 的农 民运 动 主要 表现 为 :一 、建 立农 民政权 ,推翻地 主统治 ,一切 权利 归农会 :二 、建 立农 民 自卫 武装 ,推 翻地 主武装 ; 三 、打击地 主经 济 ,迫使 其减轻 对农 民的剥 削 ;四、打 击封 建 宗法思想和 制度 ,建设新 农村 。总 的来说 ,农 民运 动浪 潮下的农村 出现 了一番 勃勃生机 的景象 ,然 而随 着国民革命 的失败 ,许 多乡村 刚 出现的一番生机 又 陷入死寂 。 (三 )土地革命 时期的 乡村建 ̄ (1927- 1937年) 1927年 ,大 革命失败 后 ,共产 党将工作 重心转入 了农村 ,毛泽东通 过 已有 的经验 和理论 认知 断言 :在 中国 ,谁赢得 了农 民 ,谁就可 以赢得 中国 ;谁解决 了土 地 问题 ,谁就能赢得农 民。ill为全面 了解农村状况 ,毛 泽 东做 了大量 实地调 查 ,写了许 多相 关方 面的文 章 , 收入 《毛 泽东农村 调查 文集》的就有《反 对本本 主义 》 (1930年)、《寻 乌调查}(1930年)、《兴 国调 查)(1930年)、 《木 口村调 查}(1930年)、《长 岗乡调 查}(1933年)、《才 溪 乡调查}(1933年1等重 要文献 。为 了满足 农 民的土 地 需求 ,他 不 断地制定和 完善 有关土地 问题 的方针 、 路 线 和 政 策 。 1928年 底在 毛 泽 东 的 主持 下 制 定 了 《井 冈山土地法 》,明确 提 出“没 收一切 土地 归苏维埃 政 府所 有 ,分配 给 农 民耕 种 ”,1929年 由其主持 制 定 的《兴 国土地法》将 “没 收一 切土地 ”改为 “没收一切 公
从国内外经验看我国新农村建设之路
20 06年第 6 期
辽 宁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 u a fLa nn miita o l g o r l io igAd nsrt n Col e n o i e
No 6, 0 6 . 20
(第 8 卷第 6 ) 期
设的途径。 新农村 建设 的内涵
一
的主旋律。借鉴成功的新农村建设经验对于加快和搞好我 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两个典型
、
《 建议》 中指 出, 要 按 照生 产 发 展 、 活 宽 裕 、 风 文 “ 生 乡 明、 村容整 洁、 管理民主” 的要求 , 坚持 从各 地实 际出发 , 重 尊 农 民意愿 , 扎实稳 步推进 新农村 建设 , 实 际上揭示 了新 农 这 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农 村建设 是指统筹城 乡发展 、 调整城乡利益分配格 局 、 调整 国民收入 和 财政 支出绪 构 、 实 施“ 以工补农 , 以城带 乡” 战略 、 解决 “ 三农 ” 问题 和建 设农村 小康社会等新农村政 策的 目 、 向和相 关政 策选择 , 关 标 方 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社会 主义 现代化 建设 的全 局。社会 主 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有 别于以往 农村建设 的涵义 , 的新 意 它 主要 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1 .从行 动来看 : 科学 发 展观将 贯 穿新 农 村建 设 的全 过 程;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 黄金 发展期 ” 矛盾 凸显期 ”综合 和“ ; 国力和人 民生活水 平上 了一个新 的台阶 , 进入 “ 以工促 农 、 以 城带 乡”的发展阶段; , 加快农 村全 面 小康建 设 步伐 , 民的 农 生活质量要有 根本 的改 变 和提 高 ; 实现 城 乡互 动 协调 发 要 展, 由现在 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步 向城 乡一体化 演变。 2 .目标要 求来看 : 村的 内质 和市场竞 争力得 到新 的 . 农 强化 ; 农民的就业能 力和就 业水平 有新 的提 高 ; 农村 科技 文 化教育水平有新的进步 ; 农村创收环境 和整 体面貌有新 的改 变 : 业支持与保护 政策 有新 的内涵 ; 民收入 增也 有新 的 农 农 动力机制 ; 农村经济 和农村 社会管 理有 新 的制度 创新 ; 民 农 的精神面貌和农村社会 风气 蔚然 一新 。 3 .从行动的结果看 : 政府解决 “ 三农 ” 问题 的思路 、 民 农 的思维方式都 与过去 不同 ; 村 的基础 设施 、 村的 创收 环 农 农 境 、 民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 都有大 的改 变 ; 农 科技 文化 教育 素 质有大的提高 ; 农民增收有新亮点 。 二、 国内的成功经验 : 华西村 的新农村建设 被誉为“ 天下第一村” 的华西村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的杰 出代表 。4 O多年来 , 华西 村 始终 坚持 解 放思 想、 实事求是 , 始终 坚持率先 发展 、 科学 发展 、 和谐 发展 , 出 走 了一条 以工业 化致 富农 民 、 以城镇 化发 展农 村 、 以产业 化 提 升农业的华西特 色发展 之路 , 开辟 了社 会主义现代 化新农村 建设新局面。一是坚持 以发展就 是硬 道理 , 重视 物质 基础 的 提高 。建设社会 主义新 农村 , 关键 在于振 兴农 村经 济 , 关键 在于生产发展 。提 出“ 发展 是硬道 理 , 有条 件小发展没 道理 ,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 才是 真道理 ” 二 是妥善 处理 好先 寓 ; 和共富的关系 , 提高了农 民发 展经济 的积 极性 也保 证 了公 既 平。村党委始终把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放在 首位 , 把致 寓群 众, 造福百姓 作为第 一责任 , 实现 了集 体和个 人共 同富 、 健康
21世纪中国乡村规划指导思想及建设历程的演变
21世纪中国乡村规划指导思想及建设历程的演变作者:王晓茹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32期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规划建设之路发展迅猛。
文章对这段时期的乡村规划指导思想及建设历程的演变进行研究,分析各指导思想下乡村规划建设的成效与问题,对两次指导思想的转变历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为乡村规划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村庄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愈加明显:一方面,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导致交通拥堵、配套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出现了农村宅基地空置、农田产量效率低下,乡村精英流失,乡土文化土崩瓦解等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该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国务院于2004年恢复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并且连续14年出台了关于农村发展的指导意见,在这些文件及相关政策通知中,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与农村发展建设相关的指导思想,为我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了指引。
二、乡村规划指导思想的初步确立2003年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关系”,我国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在2005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纲要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提出,第一次将乡村建设放在了国家发展建设的层面,成为21世纪早期乡村规划的指导思想,预示着我国乡村规划建设之路的开端。
三、乡村规划指导思想的第一次转变(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提出后,全国各地的村庄都掀起了村庄规划建设的浪潮。
这一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交通得到明显改善。
多数村庄道路实现村村通,路面硬化基本完成;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乡村实现供水、供电、通信的全面覆盖;3.农村环境有所改善。
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演变
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演变一、初期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初期。
这一时期,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积弱,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开始探索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二、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动力。
在改革的推动下,农村经济开始走出传统的封闭状态,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保障农民权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保障农民的权益。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利益应该得到保护。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护,为他们提供公平的机会,消除不公平现象。
同时,农民也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
四、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了改善。
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注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更要注重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农业人才,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环境。
五、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乡村具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休闲和体验农村生活。
政府可以通过培育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为农民增加收入,并提高农村地区的知名度和形象。
六、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威胁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七、教育与文化新农村建设要注重教育与文化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偏低。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同时,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农村文化,为农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八、农村卫生保健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农村卫生保健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演变与建设进程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演变与建设进程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结构形式,近年来在中国轰轰烈烈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的产生的新一轮城乡建设热点,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是一次涉及国家经济形式、政策体系、住房建设、保障体系等等方面的一次影响深远、全面的社会变革。
政策背景中国从1958年开始实施的户籍制度,通过户籍制度把我国城市和农村分成两个社会,即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市和农村的居民因为户籍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待遇。
中国的户籍制度是中国人口管理的基本制度,每个中国公民都必须有相应的户口本,这一政策甚至早于身份证制度,也就是说,户口对中国公民一生的影响某种程度上甚至大于身份证。
有了一个好的户口(出生地),相应的工作、教育、医疗、保障条件也许就要好上很多,这一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的时代显得尤为关键。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领域的改革进展迅猛,人口的流动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须,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户籍改革措施,如暂住证、蓝本户口等等,虽然造成了许多问题,但仍然一直在磕磕碰碰中前行,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到现在依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大地上蔚为奇观的民工潮、春节返乡潮就是户籍政策与经济模式掣肘的典型现象,由此还有一个中国独有的名词:“春运”,这个简单词汇后面所包含的社会问题耐人寻味。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城市和农村的居民因为身份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待遇。
比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城市居民通常由政府所属的有关单位安排住房、就业、食品供应等等。
我国土地制度同时就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基本的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再如社会管理体制,城市和乡村也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它们也在阻碍城乡一体化。
农村乡村的公共设施则不仅很少,而且非常简陋。
而按照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即使原属农村乡村的那块“地面”进了城,城市当局也是不管它们的公共设施建设的。
当然,不只是公共设施建设,城市在“化”农村的时候,除了要农村的土地,别的是什么都不管的。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重点及政策取向
改革 开放后 , 党和政府在调整工农和城 乡关系方 面 , 经 历了三次 大的 改革 。第 一 次是 在农 村 实行 家 庭联 产 承包 制, 核心是给农 民放权 , 村发 展取得 了举 世瞩 目的成 就。 农 第二 次是 2 世纪末期进行的农村 费税改革 , o 核心是 为农 民
前推进。 关键词 : 新农村 建设 ; 内涵特征 ; 重点 内容 ; 策取 向 政 中围分 类号 :33 F 0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8 7 (0 60 —03 A 10 —6 9 0 )5 07—0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是我 国现代化进程 中的重大 历史 任务 , 在推进新农村 建设 的过程 中, 必须深 人 、 准确 地把 握 其基本要 点 , 创新工 作思路 , 立长 效机 制 , 建 才能切 实做 到 扎实稳步地 向前推进 。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 内涵特征 千百年来 , 建设 一个 和谐美好 的农 村一 直是许 多 有为 之士 的努力追求 , 也是我 国广大农 民的心愿 。早在 2 0世纪
中央 1 号文件 以促进农 民增 收为 主题 , 抓住 了 “ 兰农 ” 问题 的核心 ;0 5 中央 1 文件 以提 高农业综 合生 产 能力为 20 年 号
主题 。 抓住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0 年中央农村工作 2 ' .6 0 文件以推进新农 村建设为 主题 , 则抓 住 了农村 全面小 康建
第l 卷第 5 5 期
( t2 0 ) .0 6 c 、 .5 N . 11 . o 5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内涵 、 点 及 政 策 取 向 重
陈潮 异 姚 孟 帆
(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 四川 成都 608 ) 10 1
中国乡村建设演变历程及展望
中国乡村建设演变历程及展望王竹韵; 常江【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4页(P81-84)【关键词】乡村建设; 乡村规划; 村庄整治; 乡村人居环境; 乡村政策【作者】王竹韵; 常江【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前言2018年1月2日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当前,“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
实现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乡村经济、人文、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国家对乡村的重视点也由单纯的产业发展渐渐转向了对乡村环境建设的关注。
中国乡村建设主要以政府为主导,中央在政策方面推陈出新,在乡村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地方政府结合各地特色进行乡村实践。
受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学术界对乡村建设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如何建设乡村,解决城乡矛盾成为社会关注重点。
1 乡村建设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乡村建设一直是国家整体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每部国家重要政策中都可以看到与乡村相关的部分,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乡村地区的发展因国家体制改革而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这一时期的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1 萌芽阶段1978~1992年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土地政策发生巨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替代合作社与人民公社。
农户自主经营土地,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被解放出来。
同时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农村市场开始启动,乡镇企业获得发展,农村开始打破单纯经营农业的格局。
中央放松对户籍的管制,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城市。
乡村建设随着经济发展得到关注,部分村庄开始尝试在规划的引导下进行建设,农村地区掀起了大规模农房建设的风潮。
“建房热”的出现引起了占用耕地、大拆大建等物质环境问题。
中央为规范农户自发的农村建设行为,设立了乡村建设管理局,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国农房建设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演变与建设进程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结构形式,近年来在中国轰轰烈烈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的产生的新一轮城乡建设热点,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是一次涉及国家经济形式、政策体系、住房建设、保障体系等等方面的一次影响深远、全面的社会变革。
政策背景中国从1958年开始实施的户籍制度,通过户籍制度把我国城市和农村分成两个社会,即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市和农村的居民因为户籍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待遇。
中国的户籍制度是中国人口管理的基本制度,每个中国公民都必须有相应的户口本,这一政策甚至早于身份证制度,也就是说,户口对中国公民一生的影响某种程度上甚至大于身份证。
有了一个好的户口(出生地),相应的工作、教育、医疗、保障条件也许就要好上很多,这一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的时代显得尤为关键。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领域的改革进展迅猛,人口的流动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须,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户籍改革措施,如暂住证、蓝本户口等等,虽然造成了许多问题,但仍然一直在磕磕碰碰中前行,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到现在依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大地上蔚为奇观的民工潮、春节返乡潮就是户籍政策与经济模式掣肘的典型现象,由此还有一个中国独有的名词:“春运”,这个简单词汇后面所包含的社会问题耐人寻味。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城市和农村的居民因为身份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待遇。
比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城市居民通常由政府所属的有关单位安排住房、就业、食品供应等等。
我国土地制度同时就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基本的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再如社会管理体制,城市和乡村也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它们也在阻碍城乡一体化。
农村乡村的公共设施则不仅很少,而且非常简陋。
而按照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即使原属农村乡村的那块“地面”进了城,城市当局也是不管它们的公共设施建设的。
当然,不只是公共设施建设,城市在“化”农村的时候,除了要农村的土地,别的是什么都不管的。
又如教育管理体制,城镇的学校与农村学校的收费标准是不一样的,没有城镇户口的农民子女要上城镇的学校,就要按照城市学生自由择校的收费标准,收取对农民来说数额巨大的赞助费以及其他费用。
凡此种种,不仅造成了城乡之间在经济上的对立,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了许多社会矛盾的隐患,农民工在城市被孤立、被排斥,而城市的发展恰恰又离不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种社会转型期的阵痛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发展进程新农村的建设首先是一个城乡建设领域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非常缓慢,其进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
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21世纪之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下资料来自范恒山《中国城市化进程》2009)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
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
第一,表现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
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
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
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
1995年底与1990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模式在进入21世纪后开始发生转变,一般来说原因大致来自两方面。
首先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伴随着经济模式改革进行的,而这一阶段的经济改革已经从早期的粗放型改革模式转入深化,改革领域逐渐从城市向农村扩展。
二是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展迅速,城市的土地范围已经约束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城市不论是从经济还是从空间上都有了向外扩张的需要。
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各地的土地开发量迅速放大,远远超出了国家的发展规划。
2004年,在政协委员准备提交的十几份提案中,这样一组数字被反复提及:全国有各级各类开发区6015个,其中经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批准的只有1818个,占30.2%。
1997年至今,开发区规划用地从1.2万平方公里扩张到3.6万平方公里,6年激增2倍,已超过了当时全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总和。
三、改革探索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政府提出了“三集中”方针,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并结合城市开发和中心村建设,较早地建设了一批新型农民村。
21世纪初,全国逐渐进行了农村改革试点,逐渐开始放开农村土地的流转政策。
从长远来看,这是一项涉及农村基本经济方式的重要改革。
不仅涉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还涉及到相应的户籍制度、保障制度、管理制度的改革。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作了明确阐述。
与此相呼应,2008年底,中国《城市规划法》针对国家建设的新形势,对涉及农村相关政策进行了修正,并更名为《城乡规划法》。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可见国家对农村改革的决心,也可见国家为农村改革进行了充分的全方位的准备。
1998~2003年,中央财政直接用于三农资金的支出累计为9350多亿元。
2004年为2626亿元,2005年达到2975亿元,2006年计划在这一基础上新增400多亿,达到3397亿元。
2006年的支农资金比上年增长14.2%,占总支出增量的21.4%。
2007年总支出增量的五分之一强用到了农村。
中央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虽然国家对农村整体制度的改革的决心也非常大,但改革的进程非常谨慎。
首先是国务院批准重庆、成都作为改革试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地在不同程度试点土地流转。
成都市从2008年开始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立国内第一家产权交易所,并形成了多种相对成熟的土地流转模式,比如:红砂村的土地租赁模式,龙华村的集中经营开发模式,汤营村的土地入股“股权+红利+工资”的模式,蒲江县通过龙头企业土地转包模式等。
重庆在土地改革领域大胆探索,土地流转方式多样,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自愿交回等,并创造了土地换社保的九龙坡模式。
九龙坡区凡拥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又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以申报为城镇居民户口,并在子女入学、就业扶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活保障等3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在这一时期,“城乡统筹”是一个涉及各个方面的核心关键词。
国家城市化进程也主要围绕“城乡统筹”展开。
在统筹发展的口号下,全国各地各种名目的“农民新村”纷纷投入建设,这种如火如荼的建设状况与近年来城市房地产持续升温形成对比,共同营造了中国建设市场的繁荣。
从内在关系上,“城乡统筹”与“三集中”密切相关。
三集中的外壳是集约化的经济模式,其核心却是土地的重新整合,城市向农村要土地,社会向农民要土地。
相对于“三集中”的目标单一,“城乡统筹”则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系统改革。
“城乡统筹”是在城乡土地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关注了农村的民生问题,通过社会化的整体改革,突破城乡“二元社会”的瓶颈,为农村的体制转型奠定基础。
只有解决了农村的户籍、就业、教育、保障等等一系列问题,才能真正将农村的土地纳入城乡统一规划、开发、管理的范畴。
四、建设类型随着“城乡统筹”的进程中社会资源的重组,传统农业经济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相应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
目前成都周边的新农村从经济形式上大致有三种类型。
第一是经营型新农村。
这种新农村从形式上还是传统的林盘模式或城郊传统农村形态,通过土地租赁和流转,进行产业模式的转变,发展乡村旅游或合作经营等等;第二种是开发型新农村。
这种新农村实质上已经成为城市的新兴开发区,通过土地租赁和流转,建设集约型开发项目,农民通过收取土地租赁费用和参与开发项目获利。
第三种是居住型新农村。
也就是所谓的“农民向城镇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
通过建设集中型居住区——农民新村,整合农村宅基地,整理出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逐步转化农村的经济方式。
农民新村是新型的农村居民聚居点,是在城市化进程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农民聚居形态。
建设农民新村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土地整合,更大限度的发挥土地效益,创造更佳的人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房地产的升温和农民新村的大量建设往往有着内在的前后因果关系。
以成都及近郊区为例,几乎每一个大型建设项目的背后都涉及到农民拆迁的问题,因而也往往相应的涉及到农民新村的建设问题。
农村建设问题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点问题之一,而建设农民新村是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重要途径。
农民新村的建设与其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外在建筑形态特征和内在特征紧密相关。
即社会形态和物质形态。
农民新村狭义的农民新村是一个特殊的建设类型,也是一个遍及全国的普遍现象。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下半段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全国各地的农民新村建设也迅猛发展。
山东、湖北、江苏、浙江、海南和重庆等地成为第一批小城镇建设的试点地区,涉及国家重点建设镇1887个。
四川的村镇建设起步晚、发展快。
随着各地政府和建设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多种渠道吸收资金,农民新村的建设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成都市幅员面积12390平方公里,人口9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9.7万人,约190万户,分布于4582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