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思想之比较
孔孟思想文化对比(高中语文知识点)
孔孟思想比较一、孔子思想回顾•1、道。
知其不可而为之。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仁。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当仁不让。
•3、智。
过而能改,言而有信。
•4、恕。
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义。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6、教。
有教无类,举一反三。
•7、学。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二、孟子思想回顾•1、《请以战喻》正:民本、王道、仁政。
反:不择手段、不施仁政。
•2、《何必曰利》正:先义后利。
反:急功近利。
•3、《民为贵》正:民贵君轻,百姓归之。
反:不志于仁,载胥及溺。
•4、《乐民之乐》正:与民同乐,百姓爱之。
反:独自享乐,百姓恶之。
•5、《人和》正:推己及人,得道多助。
反:刻薄寡恩,失道寡助。
•6、《浩然正气》正:集义养气,磨砺心性。
反:揠苗助长,阿谀苟容。
•7、《仁义礼智》正:居仁由义,强恕而行。
反:自贼贼君,自暴自弃。
•1、时代背景•孔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礼崩乐坏,时局动荡。
•孟子: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2、人物性格•孔子:安贫乐道,与人为善,愈挫愈勇,直道而行。
•是可忍,孰不可忍。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孟子:清高自傲,强言善辩,豪爽直率,人格独立。
•万物皆备于我。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仁”之比较:仁者爱人•孔子:春秋无义战,“仁”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孟子:不忍之心,仁政。
•从“仁”到“仁政”是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能更好地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孔子:施政纲领简单原始,礼乐治天下,简政施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孟子:施政纲领详细具体,朗朗正气。
教化百姓,不赞同刑罚。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四、孔孟思想的独到之处•孔子:•重义轻利,见利思义。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礼乐教化,美善统一。
•孟子:•贵王轻霸。
王道为民,霸道为君。
•否认旧礼至上,强调个人判断可在礼之上。
•多独立自我和平等思想。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分析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分析孔子与孟子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对孔子与孟子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究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敬重天命的态度孔子和孟子都是虔诚地敬重天命的。
他们认为,人类存在于天地之间,应该尊重天地的规律,并追求道德、真理和智慧。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尊重天命,从而遵循道德。
他主张“天命之谓性”,即天生的本性是与道德相合的。
孔子认为,人性中天赋的道德观念可以通过自我修养和学习来加以培养和发扬。
孟子则主张“天下之大,唯人为贵”,认为人类是自然之中最为重要的存在。
他强调,人性本善,应该通过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来培育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人性观点的差异在人性观点方面,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人性包含了善恶两个方面。
他提倡儒家思想中“仁”,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爱他人的品质。
孔子认为,当一个人追求“仁”的品质时,他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孟子则主张人性本善。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本能的道德感,因此应当对他人施加照顾、仁爱和尊重,从而体现出人性中的善良。
孟子认为,要抑制人们邪恶的倾向,就应该培育人们良好的习惯、品德和道德观念。
三、关于君臣、民众的道德责任孔子和孟子在对于君臣、民众的道德责任上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君臣有道德责任,应该为了百姓的幸福而努力工作;而百姓应该忠实服务君王,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
孔子强调了“仁治”的思想,即通过道德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孟子则更加关注人民的福祉。
他认为,贵族应该注意自己的义务,而百姓则应该关注自己的权利。
孟子主张“民为邦本”,认为国家的根本由人民组成。
他提出了“王道”思想,即君王应该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关于个人修行的渠道孔子和孟子的观点在个人修行的渠道上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修行应该从自身开始。
他主张通过自我反省和学习,追求属于个人的完善。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
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
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
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
爱人者,人常爱之。
敬人者,人常敬之。
”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
(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
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
孔孟政治思想比较
孔孟政治思想比较刘奉光孔孟的政治思想若以仁、义、礼等范畴来分析,将和他们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经济思想等混为一谈,无法避免逻辑混乱。
本文试从上对下的手段、下对上的态度、上下互相约束这三个方面来比较孔孟的政治思想,而仁义礼智信德孝悌等概念则可自由运用于整个思想体系的比较研究。
一)治民思想比较孔子认为,上对下的基本原则是“君使臣以礼”(《八佾》孔子语)。
所谓礼,即孔子所谓“周因于殷礼”、“殷因于夏礼”的礼(见《为政》),亦即夏代草创、殷代发展、周初成熟的宗法制度。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颜渊》)也就是维护、恢复周初的宗法制度。
它的关键有两条:一是各级统治者世袭,即所谓“大人世及以为礼”;二是上级领属下级,长辈领属晚辈,即孔子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这是治民法宝。
在“大人世及”的前提下,”君君,臣臣”,等级森然,则是孔子思想和一生言行的大纲。
而贯彻这个大纲的方法则是“正名”。
为此,他还曾跟子路吵过架:“野哉由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
孔子如此重视的“名”,就是爵位、官阶、身份、名号,它和当时习称为“器”的政权同等重要,他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若以假人,与人政也。
政亡,则国家从之”(《左传·成二年》)。
有了“大人世及”和“正名”这两件治民法宝,就不至于争天下、乱名分、动干戈。
至于大人们是否圣明,小人们是否能活下去,那就只好听天由命了。
不过,孔子力求完善,对统治阶级提了好多高雅的建议,设计了一套居高临下的治民手段。
1.王侯们要行德政。
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2.当政者以身作则。
他说:“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3.政刑与德礼并用,德礼是上策,政刑是下策。
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16页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16页孔孟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核心之一,其中“孔家”和“孟家”是两个主要的流派。
虽然他们都从“仁”和“礼”方面来研究和传承儒家思想,但在具体的思想内容上,两者有很多的异同点。
接下来,我们将会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关于“仁”的内涵1. 义利之争孔子提出的“仁”涵盖着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爱人、敬上、诚信、孝悌、辅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对“仁”的解释,孔子本人也曾经出现过矛盾的情况,例如,他曾经以利益为重,主张个人需要先追求自己的利益,之后才考虑到义。
而一些弟子则认为,“仁者先心诚而后行,利之后也”。
相比之下,孟子侧重强调“仁者先义之,后利之”,反对以利为先,倡导以义为先的原则。
2. 至诚之道孟子与孔子一样崇尚“诚”这一核心价值,但他提出了“至诚唯美”这一观点,也就是说,孟子认为最高境界是在事物中追求至诚,即在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中坚持真、实、诚,才能够达到完美的境界。
孔子和孟子都非常重视“礼”的观念,他们认为“礼”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合理行为规范的核心,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
不过,两者在具体内涵上仍然存在不同。
1. 礼的意义和价值孔子认为,“礼”是通过一系列仪式、规矩和仪态来达到防止混乱和维持秩序的目的。
而孟子则进一步强调,“礼”是一种超越了单纯仪式的人类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理性认识与实践的标准。
在孟子看来,只有通过遵守社会的“礼”,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从而实现各类人群之间的互惠互利。
2. 礼的表现形式孔子在处理社会问题时比较倾向于用“礼”这种形式化的外在习惯来解决问题,他认为“礼”是既包含感性又包含形式理性的。
而孟子则认为“礼”不只是一系列的形式化行为,更是透过具体行为方式而体现的非常深刻的人际关系。
三、关于政治形态孔子和孟子在政治形态上也有不同的理念。
1. 政治观念孔子认为,政治是统治者的责任,核心应当是君主制度。
他强调依据等级、礼仪和尊重纲常来组织社会的秩序,他也支持君王有绝对的管理责任,以确保社会稳定。
孔孟庄的思想比较
孔孟庄的思想比较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
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
一、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
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
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
1、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
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
此美善相乐之论,源于其仁学思想。
仁为内在情性与外在伦理之融汇,此内外交洽之仁心乃“礼”、“乐”之根本。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
阳货》)仁学精神贯注于艺事中,非特悦人耳目、娱人情性而已,更当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善德良知也。
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
泰伯》)“乐”即音乐艺术,兼愉悦性情之形式美与感发意志之仁德美。
“成于乐”为精神沉醉、纯粹超越而至自由境界1.孔子闻《韶》于齐,三月不知肉味,整个人生由音乐而艺术化、道德化,沉浸于美善统一之境。
斯乐陶染性灵、感发仁心,使人人本具之良知充满身心,一念自觉便可成仁。
子云:“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
述而》)又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
颜渊》)诚哉斯言!孟子曰:“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
告子上》)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赋予仁德以审美价值。
以善为美,美善统一。
此善笃实光辉、高明壮美;此美充溢仁德、超拔完善。
美善相乐,臻于极致。
后世儒家美学绵延传承,皆无悖此根本者。
老庄哲学以“道”为宗。
《道德经》中“道”凡七十三见,以宇宙本体为本。
《庄子》一书“道”凡三百二十见,以自由境界为尚。
老庄之道一脉相承,其殊异亦判然乃现。
老子重思重知,偏于思议无限永恒之大道;庄子重行重修,偏于得道之人精神自在超遥。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周瑾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
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
一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
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
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
1.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
此美善相乐之论,源于其仁学思想。
仁为内在情性与外在伦理之融汇,此内外交洽之仁心乃"礼"、"乐"之根本。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仁学精神贯注于艺事中,非特悦人耳目、娱人情性而已,更当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善德良知也。
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乐"即音乐艺术,兼愉悦性情之形式美与感发意志之仁德美。
"成于乐"为精神沉醉、纯粹超越而至自由境界①。
孔子闻《韶》于齐,三月不知肉味,整个人生由音乐而艺术化、道德化,沉浸于美善统一之境。
斯乐陶染性灵、感发仁心,使人人本具之良知充满身心,一念自觉便可成仁。
子云:"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又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诚哉斯言!孟子曰:"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告子上》)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赋予仁德以审美价值。
孔孟的异同点
孔孟的异同点引言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比较孔子和孟子的异同点,包括思想观点、教育理念、政治主张等。
思想观点1. 人性观•孔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通过道德修养可以使人自我完善,并通过自己的榜样影响他人。
•孟子:认为人性本恶,但也具备良知。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发展良知,使其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2. 教育观•孔子:注重教育培养,提倡“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礼仪、音乐、书法等传统文化,并倡导“君子”教育模式。
•孟子:强调以爱心去教育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并提出“三纲五常”的教育原则。
3. 家庭观•孔子:强调家庭伦理,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够治理好家庭和国家。
•孟子:注重父子关系,主张“亲亲、尊尊”,认为父母应该以榜样的力量来教育子女,并倡导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观。
政治主张1. 统一思想•孔子:主张通过君主的德行来统一民众的思想,使人们都能够遵循礼仪和道德规范。
•孟子:认为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去统治国家,通过行善和榜样的力量来感化民众。
2. 治理原则•孔子:提出了“仁政”、“君子政治”的理念,强调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去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
•孟子:倡导了“民贵君轻”的政治观点,认为君主应该尊重民众的需求,并以公平正义的原则来处理政务。
影响与传承1. 影响范围•孔子: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儒家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教育体系•孔子:创办私塾,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并将自己的思想传授给后人。
他提出了“教育无疆”的理念,强调普及教育。
•孟子:在教育方面,孟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并倡导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理念。
结论综上所述,孔子和孟子在人性观、教育观、家庭观以及政治主张等方面存在一些异同点。
(完整word版)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早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之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可略窥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擅变规律。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的。
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是较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学者。
其在《论语·阳货》中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一命题成为其人人应当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
为了使人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就要重视教育的作用。
这一教育理论具有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打破了官学时代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下流淌一样;而人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下流的。
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成为继孔子之后第一个具体回答人性问题的教育家。
“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据此肯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并贯彻实施于其教育实践之中。
荀子在《荀子·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其善良则是后天人为培养的结果。
在荀子看来,“伪”主要是指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期的考验而不再恢复到原来的本性。
孔孟言性善,追求的目标是至善,荀子言性恶并非追求恶,而是针对人有恶念、恶行,追求的目标同样是至善。
因此,他们只是出发点不同,在追求的教育理想上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其着眼点都在于施教与为政及肯定人性的可塑性。
二、教育目的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周朝初年的社会制度而培养政治人才,这条人才路线被概括为“学而优则仕”,他所极力推崇的都是治国的政治人才,让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学生入仕,以其人格力量完成政治目的,从而改变春秋末期混乱的局面。
孔孟“仁政”观点比较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
“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
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
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
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
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他对…仁'有许多解释,如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主要是伦理学意义上的,怎样做人与调节人际关系才是仁的思想的核心。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仁是怎么来的"这一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
孟子认为人先天就具有同情心。
因此,他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由见人危难油然而生的同情心推论出人先天具有"四心",把道德提升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孟子与孔子教学思想之比较论文
孟子与孔子教学思想之比较内容摘要:孟子的教学思想是对孔子的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教育目的培养君子与大丈夫的比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与自得深造、学思结合与独立思考等教学方法原则之比较,不仅是阐明了教学是围绕教育目的展开的,而且也展现了孟子在前人孔子的基础上的革新与创造。
两人的教学思想不仅对于当今的教学工作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也给予我们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孟子孔子教学思想教育目的革新创造孔子与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教育家。
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与孟子的不教之教、深造自得、独立思考的教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教育,即使是在两千多年之后的当今教育仍能从他们的思想中获得教益。
孟子不仅在思想上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也对其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展示了其独立人格和鲜明的个性。
虽然孟子与孔子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在教学思想上有很多相同点,但是两者在教学思想上还是有区别的,而从中也给予当今的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思考与启示。
一教育目的:君子、治世贤才与大丈夫、明人伦教学往往是有教育目的而出发,围绕教育目的而展开的。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当今社会教育工作者更注重的是从学校教育出发,偏重于社会对人的制约性。
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与孟子虽然是主观地表达了对所要培养的人的设想与规定,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的要求,礼崩乐坏的乱世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哪?孔子与孟子都讲到要培养君子,但他们两人的教育目的还是较主观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思想观点。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治世的贤才。
在孔子看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是君子,“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是君子,既能治千乘之国,也能长百乘之家的也是君子。
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是君子进行自我修养,而修身则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两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孔子和孟子都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他们在一些核心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并探讨他们在道德观念、人性论和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异同。
一、道德观念比较孔子主张“仁”和“礼”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修养自身的德行和遵守社会规范可以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他认为“仁者爱人”,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准则。
孔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个人品德的培养和对他人的关怀。
相比之下,孟子则更加注重人性的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有“良知”的存在,每个人都具备了解和追求善的能力。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仁爱”和“义”的实践,并认为政府的责任是保障人民的福祉。
孟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在追求善的过程中发挥良知的作用。
二、人性论比较孔子对人性的看法相对较为保守。
他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有限的,人们需要通过修身来充分发挥和发展自己的人性。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他特别注重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来调节人性的缺陷。
相比之下,孟子对人性的看法更加积极。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天生具备良知,能够辨别是非善恶。
他主张通过追求“仁”和“义”来发扬人性的本善,并且相信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力。
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人的天赋和主体性,强调个人应当积极主动地追求善与公正。
三、政治理论比较孔子的政治理论主要集中在家庭和社会的治理上。
他主张通过道德的典范来领导社会,通过仁爱和礼仪来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孔子强调君主的德行和贤能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德才并重的人才能担任政治领导职位。
他提出了“君子”与“小人”的对立观念,认为君子应该以德治国,小人则以权力和私欲来驱动。
孟子的政治理论更加关注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公正。
他认为君主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支持,君主应该为人民谋幸福。
孔孟荀
孔子孟子荀子三家思想的几点比较一,孔曰礼治孟曰仁政荀子崇礼重法一种思想的产生,大都要应和时代的节拍。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
“克己复礼”之“礼”即“周礼”,周公制礼,礼节繁复,意义重大:“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夫礼,所以整民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复礼”目的在于使民“位其所位”,“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治理国家,国家的安定团结秩序井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礼者,天下之序;乐者,天下之和”,以礼乐治国即是孔子的政治主张。
“仁”是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君子的自我修养方面的要求,并不体现在治国理念上。
首先提出“仁政”的是孟子,这应该和孟子所处的时代有关,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故注重“克己复礼”,战国时期战乱纷仍民不聊生故倡议“仁政”,“礼治”较侧重于调节统治阶级上层内部的关系,而“仁政”则更关注民众民生问题,在此,与“仁政”相辅相成的是“民本”思想。
并且“仁政”是以“民本”为依归的。
作为法家韩非子的老师的荀子,其思想免不了有法家的元素,荀子在《天论》明确写道:“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在政治思想上,荀子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
这是战国末期无以复加的严酷的现实给予荀子的领悟——可操作性强的法治总比空头的仁义道德来得实用。
二,孟子性善荀子性恶之比较孔子对于人性的善恶是不下定论的,只是颇为隐晦的说了一句“食色,性也”。
孟子则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宣扬性善论,最具代表性的文段:“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他们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他们在一些核心观念和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一、人性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人性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区别。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他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天赋的善良本性,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够达到完善的状态。
他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教学相长”,即通过学习和教育来培养人的德行和品德。
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但易变,他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善恶两种倾向,而人的善恶之间的选择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行为。
他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性善论”,即通过道德规范和修养来培养人的善良品质。
二、教育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教育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人的品德,他主张通过学习经书和礼仪规范来培养人的修养和德行。
他提出了“六艺”的概念,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和知识都是他认为每个有修养的人都应该掌握的。
孟子则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情感和道德觉悟,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和善良本性。
他强调“以心行道”,即通过内心的感悟和理解来实现道德行为。
三、仁政思想孔子和孟子都十分关注政治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孔子提出了“仁政”思想,他认为政治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激励人民的道德修养和追求善良行为,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他强调君主应该具备仁德和谦逊的品质,以身作则来影响和感召人民。
孟子则更加注重人民的权利和社会的公平性,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以民为本的思想,关心人民的利益,并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
四、人际关系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孔子认为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礼仪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以礼相待,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
他提倡的是一种正面的道德互动和关爱之道。
荀子与孔孟政治思想之比较
荀子与孔孟政治思想之比较荀子与孔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两大杰出的政治哲学家,他们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中国政治制度的建设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荀子与孔孟的政治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究他们的异同及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贡献。
一、荀子政治思想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位儒家思想家,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敬王思想和法家思想。
他认为政治应该以道德为基础,而既有的儒家思想并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
对于国家的治理,荀子认为应该实行“敬王”政治,即君主应该被尊重而且应该致力于使自己的民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认为君主应该具有经验丰富、智慧和行政管理能力等能力,而不应该被宠爱和奢侈所迷惑。
荀子的政治思想也包括法家思想,他认为国家应该采取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
荀子认为国家应该实行严格的法律制度,而非道德标准。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富裕,保护他们的权益,并确保国家的持续发展。
在荀子看来,不仅君主需要遵循法律,所有的人都需要遵守规矩,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二、孔孟政治思想孔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仁政思想和礼制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强调仁德和合理的政府机构来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
他认为,“仁”是一种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态度,而且仁心能够缓解利益冲突并促进社会稳定。
同时,孔子主张实行“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促进良好的社会关系。
孔子也强调君子的品质,认为君子应该具有良好的品行和伦理道德标准。
他认为君子应该是可尊敬、可信任和可依赖的人,应该具有良好的领导才能和行政管理能力,来带领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三、荀子与孔孟的政治思想的比较荀子和孔孟的政治思想都以道德和合理的政府制度来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但他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荀子更加重视实际措施和严格的法律制度,而孔孟更加强调仁德和礼制,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此外,在君子的品质上,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一套规范他们的行为的道德准则,而荀子更加重视君主的行政管理能力。
孔子与孟子之间有什么区别
孔子与孟子之间有什么区别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那么孔子与孟子有什么区别?下面是为你搜集孔子与孟子有什么区别,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他们都推崇“仁政”思想,但在本质上两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首先是两人的性格上。
孔子幼年家里贫穷,他的满腹才华,基本都是靠自学。
他向长者请教学问的时候,都是彬彬有礼,这也就塑造了他敦厚的性格。
他教育学生,总是不厌其烦。
甚至连性格暴躁的子路也被他感化,心甘情愿拜他为师。
而孟子则不同,孟子的性格较刚烈,愤世嫉俗。
这也可能是孟子生活的年代已经和孔子有所不同。
孔子时期还是春秋时期,周朝的礼乐尚未完全崩坏,而到了孟子的战国时期,各路诸侯互相攻伐,早已把礼乐全部抛到了脑后。
孟子自视为救国救民的济世能人,他看到诸侯交战,百姓饿殍遍野,其愤怒之情不愈言表,才有了“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话。
其次,两人对“仁义”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孔子的“仁义”思想是建立在周朝的基础上,他提出的“仁”,还只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而到了孟子,他“仁”的定义更加形象化了,对“仁”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
第三,从施政角度来说,孔子比较偏向于“复古”。
他提倡恢复周朝时期的礼乐,他对礼乐的看法就是不僭越,所以他才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法。
而孟子则比较激进,在他看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施行暴政的君王总是一语中的,表现了他朗朗正气。
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孟子与孔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算得上是老乡,而且孔子身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孔子再传弟子子思的学生,那么孔子就是孟子的祖师爷了。
这样特殊的渊源下,孟子自然对孔子是十分敬仰的,他曾经评价孔子是古今集大成者,是真正的大圣人,是古今先贤的楷模,对孔子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孟子把孔子看做是自己心目中的圣人的代表,是非常完美的古代先贤,孟子认为所有的圣贤都比不上孔子,孔子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化身,对孔子推崇备至。
孔孟教育思想比较
孔孟教育思想比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孔孟教育思想比较(一)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
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
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
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
”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
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教育目的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
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
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
”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教学内容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指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四曰:十二字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孟的主要思想及比较
孟子的主要思想:
性善论
政治主张:
1)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2)仁政:养民教民相结合
3)王道思想
教育:
1)明人伦
2)注重自我学习修养(与其性善论有关)
3)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孔孟思想的异同点:
相同:都主张仁礼,重节操轻名利,反对战争,都有积极入世的思想,都有极高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对孔子“德治”思想的超越。
孔子的主要思想:
思想主张:
仁、礼、孝悌、中庸、天命
仁:爱人、忠恕
礼:即周礼,孔子十分崇尚周礼,也主张用周礼来规范各种行为
孝悌:仁之根本
中庸:不偏不倚,调和配合,但也要讲究原则
天命:主张畏天命,敬鬼神
政治主张:
1)德治
2)爱民
3)君主要严于律己,讲信用,选拔优秀人才
教育:
1)有教无类
2)因材施教,也注重启发诱导、循循善诱式教育
不同:孔子主张“仁”为根本,孟子主张“义”为首要。
张“民贵君轻”。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而孟子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孔子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一、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在“仁”方面,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
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的,也才能又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2、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4、仲弓问仁。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在轻名利重节操、反战争求和平、兴学堂去愚昧等诸多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继承孔子这种将心比心、由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
爱人者,人常爱之。
敬人者,人常敬之。
(《孟子·离娄下》)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孟子“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对孔子思想的超越。
二、孔孟思想主张的不同点:1. 人性问题。
孔子主张“仁”为根本,而孟子主张“义”为首要。
孔子要求人们尊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的愚忠思想,他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忍辱负重,无怨无悔,要“温良恭俭让”。
孟子主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也就是说,孟子更主张一个人要有个性,不能畏首畏尾,惟命是从。
2. 人格培养。
孔子:克己复礼。
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孟子主张一个人只有经历了磨砺才能真正具备“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德才,也才能奉献于社会造福于他人。
3. 君臣关系。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也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离娄下》)4. 仁义理智。
孔子侧重强调“克己复礼”。
孟子主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成,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尽心上》)(对自己:反省自己,在己真诚;迫使自己推行推己及人的恕道)5. 对待学问。
孔子以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孟子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6. 道德修养。
(一)孔子认为,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圣人”,其次是“君子”。
1、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论语•述而》)2、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①欲仁得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②善学知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学、思统一)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论语•述而》)(多闻、多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见贤思齐)③克己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④内省思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反省称为“自讼”)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⑤力行近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⑥磨炼成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住也。
(《论语•子罕》)(二)孟子认为,圣人之境并非高不可攀,每一个凡夫俗子都具有成为圣人的资质,关键在于愿不愿意去追求,去实践。
1、圣人之于民,亦类也。
(《孟子•公孙丑上》)2、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①存心保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孟子•离娄下》)②寡欲养心: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尽心下》)③反求诸己: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孟子•尽心上》)④尽心知性: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也,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尽心上》)⑤动心忍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⑥以义求仁: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异同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
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
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
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
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
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
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
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
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
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
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
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
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
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
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网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
第四,孟子的政治思想比孔子更具有人民性。
孟子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的,是为群众着想的。
孟子的政治管理学是建立在“民”的基础之上的。
他说:“民为贵,社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提出“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政治行为观。
这体现了“圣人无常心,以百姓的心为心”的科学的政治思想。
孟子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雔”。
孔子的政治管理思想虽然也是“民本”的,但没有孟子具体和鲜明。
今人能不能这样认为,当时孟子的这种思想,应当说是民主政治思想的发端。
第五,孟子有很强的战斗性。
面对黑暗政治,孔子采取了退让的方法。
孟子则与孔子恰恰相反,他鼓励人民起来造黑暗政治的反,杀掉厉王、纣王这样的暴君不算“弑君”。
孟子说:杀掉那暴君安慰那百姓,好象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们非常高兴!(《孟子、縢文公下》)第六,孟子的战斗性来源于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