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海南卷文综历史真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海南卷文综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旳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旳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旳这一说法反应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旳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旳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

这重要反应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根据制度占有一定数量旳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规定男子到达l5岁、女子到达13岁,必须嫁娶,不得迟延。

均田制旳目旳是A.克制土地吞并 B.增进人口增长C.增长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5.唐代否认了按门第选官旳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旳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旳科举制,这反应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认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材重视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停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

这表明A.外来文化变化了唐代旳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旳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7.明中后期简介商路、商业信息旳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旳《天下水陆旅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旳里程。

3.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高考试题

3.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高考试题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高考试题一、选择题1.(2019年海南卷,6,2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表明孔子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答案】B2.(2018年北京卷,12,4分)“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C3.(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4,4分)《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4.(2018年4月浙江选考,2,2分)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这体现了A.民贵君轻的主张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克己复礼的思想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答案】B5.(2018年11月浙江选考,1,2分)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答案】C6.(2017年11月浙江选考,2,2分)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其观点旨在表达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答案】C7.(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解析资料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解析资料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历史含解析历史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问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

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人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

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

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

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2.(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

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B.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D.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3.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

这些措施()A.能鼓励垦荒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4.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案件增多说明农村民族矛盾激化 B.案件数量增多说明人地矛盾突出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晚清自然经济已经瓦解5.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

2016海南高考历史真题

2016海南高考历史真题

2016 海南卷历史满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一、单选题(共25小题)1.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B.周C.秦D.唐A.商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这种现象反映了()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2016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解析

2016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解析

【答案】B
【解析】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 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 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C项错误;材 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 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 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 的“家天下”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政治制度•宗 法制的影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
海南历史试题
图1是中国古代商 B.周 C.秦 D.唐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传入中国最早是在西汉, 故A项、B项和C项错误;西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 原与西域的联系,此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与中亚、西亚经 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葡萄、苜蓿等作物品种从西域传入 中原,因此这面铜镜的制作应当是在唐代,所以本题答案为D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对外贸易•丝绸之路
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 “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答案】A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孟子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浩然之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体现 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材料体现不出个人独特性格、反对礼制束缚及反抗专制 制度等,这些主张属于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的主张,故 BCD项错误。
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 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 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 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海南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高考模拟(十二)试题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海南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高考模拟(十二)试题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模拟(十二)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诗经·小雅·斯干》载:“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哩唣,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 )A.皇帝制度B.分封制C.宗法制D.科举制2.蔡邕在《独断》中说:“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

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皇帝制度建立B.汉代继承发展秦制C.“天人合一”思想产生D.皇帝独断局面出现3.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人侍讲东官”;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苟羡俱有美称。

弱冠,历散骑、中书郎”。

这说明魏晋之时( )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4.“结体方正茂密,笔面横轻竖重,笔力雄强网厚,气势庄严雄浑。

”这是对唐代一位书法家的评价。

下列最有可能是这位书法家作品的是( )5.《宋史·职官制》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

”材料说明( )A.三省长官失去相权B.中书禁中独掌相权C.加强皇权弱化相权D.皇权相权平分秋色6.《韩非子》中所述的:“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说明,战国时期已出现深耕、熟耰(耰:音you,古代的一种农具,用来弄碎土块,平整田地的)、熟耘(多次除草的技术)。

由此可见,战国时期( )A.农业已出现专业化经营B.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水平提高C.耕耙耱技术已十分成熟D.集体劳作是农业生产的基础7.明朝后期的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证载:“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缯布者,必走浙之东也。

全国卷高考历史41题25分专题专项训练之六特点类试题解法与技巧

全国卷高考历史41题25分专题专项训练之六特点类试题解法与技巧

全国卷高考历史41题25分专题专项训练之六特点类试题解法与技巧一、特点类试题在全国1、2、3卷出现次数及所占分值二、特点类试题定义理解及考查能力要求1、定义:通过阅读所给定历史文献、图表、漫画等史料,在提取史料信息的基础上,对某历史事物或人物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本质属性或区别。

一般含有以下词语:概括其主要特点、特征等。

特点=背景特点(原因、目的)+过程特点(时间、阶级、措施、变化、性质)+结果特点2、能力要求:考查学生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历史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特点类试题的解法与技巧1、第一,读分值---根据分值确定答几点如4分答2点;6分答3点;7分答3点;8分答4点;9分答3点;10分答5点。

2、第二,读问题---找出问题的状语、谓语、定语、宾语A 、找状语确定答案的来源。

B 、找谓语确定答案的思路。

如“概括”,即运用全面、准确、客观、简洁的语言描述历史现象,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史料的概括能力。

C 、找定语确定答案的时空。

如“过渡时期”、“新时期”,诸如此类的时间定语,就确定了答题的时空角度。

D 、找宾语确定答案的类型。

如“特点”,就可确定此题为特点类试题,即对某历史事物或人物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本质属性或区别。

3、第三,读出处确定答题的时空主题。

如“摘编自×××主编《简明清史》、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

4、第四,读材料确定答题的要点层次。

运用分值划分段落层次,如“9分划3个层次”等;关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重要的信息层次;找主题句、找关键词等。

5、第五,写答案确定书写要规范整洁。

卷面书写要做到:精准化、要点化 (点要多、面要宽、话要短)整洁化、层次化。

四、特点类高考真题及解题示范41、(2018全国2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

16-18年三年高考真题及模拟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

16-18年三年高考真题及模拟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

2016年——2018年三年高考历史真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1.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C2.《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3.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这一说法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答案】B4.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

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

这表明A. 诸侯各国尊崇传统文化B. 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C. 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D. 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答案】D5.先秦某位思想家谈到人性时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该思想家还提倡A. 事异则备变B. 无为而治C. 仁政D. 制天命而用之【答案】D6.古代某位思想家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

下列选项属于该思想家的是A.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B.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C. “刑过不避大臣,赏着不进匹夫”D. “德主刑辅”、“大德小刑”【答案】D7.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2016年高考(海南卷).

2016年高考(海南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

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

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据此完成1~3题。

1.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劳动力C.资源D.技术2.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A.居民收入B.文化传统C.国家政策D.气候3.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图1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年起,这些城市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

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A. 热量B. 水分C. 光照D.土壤5.该地区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6.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率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经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

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据此完成7~9题。

7.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A.吉林省市场B.东北市场C.全国市场D.欧洲市场8. 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A.减少运输成本B.降低生产成本C.获取更多利润D.扩大市场占有率9. 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海南高考历史卷及参考答案精校

海南高考历史卷及参考答案精校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

这客观上A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4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

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

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A 商品经济的发展B 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D 边患问题得到解决5 图1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

据此可知,元杂剧A 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 演变为后来的京剧C 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D 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6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

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 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 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7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

然而,徐继畲《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 “葡萄牙”等,很少称“夷”。

2016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6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6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A.商B.周C.秦D.唐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

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耍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十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抻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敷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这种现象反映了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台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根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普。

2023年海南省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3年海南省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3年高考海南历史真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 军事理论的形成B. 生产方式的变革C. 政治制度的演进D. 地形地势的利用2. 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下图)。

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注:①—⑦表示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A. 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C. 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D. 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3.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

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 书院制度日趋完备B. 雕版印刷相当普及C. 崇文兴教渐成风尚D. 文化重心已经南移4. “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

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

这说明()A. 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B. 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C. 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D. 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5. 琼剧源于明代传入的“军戏”。

它以中板为主,融会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现名。

有戏谚云:“生脚儒雅且潇洒,旦脚文静又婉娇。

彩旦辣,花生刁,书僮天真梅香飘。

”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粤、桂等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高中历史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2016年高考试题人民版98

高中历史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2016年高考试题人民版98

考点2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16·课标全国Ⅰ卷·T4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

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

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

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

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

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6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对高仙芝的评价。

解答关键: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

【解析】第(1)题,据材料“唐朝开边拓土”及所处时代,得出其积极的边疆政策;任用少数民族将士体现出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从唐朝综合国力的强大,民族和对外交往的繁荣等方面分析。

第(2)题,由“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可知高仙芝为维护唐朝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由材料“率军征讨,大肆杀掠”“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可知高仙芝的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答案:(1)背景: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2)评述:维护唐朝的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2.(2016·课标全国Ⅱ卷·T4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海南省“七校联盟”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海南省“七校联盟”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海南省“七校联盟”20 1 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

这反映出孔孟A.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B.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C.仁政成为当代的核心价值观D.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2.“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

这反映出汉代A.皇帝亲自考查选拔人才B.无需通过考查即可任用C.选官方式有一定主观性D.孝廉是人仕的主要依据3.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它拥有很高的智慧,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

獬豸”图案的补服。

这表明古代统治者A.主张清廉惠民政治B.希望恢复商周时代的法制C.企盼统治长治久安D.追求廉政忠君的政治理想4.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表。

据此可知A.政治中心变动推动经济重心南移B.黄河流域水患致人口流失C.海上对外贸易超过陆上对外贸易D.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5.“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

……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

”材料反映出景德镇A.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商帮B.制瓷工艺导致瓷业生产分工细致C.瓷业习俗助推工艺水平提高D.瓷业习俗深刻影响新工艺的发明6.经济学博士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说:“上海,1850年进口货物为390.8万元,其中鸦片占54%,棉布为34%,棉纱为6%;1870年,进口货物为6457.4万元,鸦片占34%,棉布为50%,棉纱为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A.商B.周C.秦D.唐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

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耍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十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抻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敷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这种现象反映了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台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根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普。

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骇俗(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

”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10.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

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

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目法权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D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

由此可知,他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12.德国19世纪中期仍处于分裂状态.促成德国实现统一的人物是A.马丁·路德B.俾斯麦C.加尔文D.歌德13.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 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

这些规定体现了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C.联邦制与菇和制的原则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B请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16 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这说明戊戌变法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

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

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

“这表明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18.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

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

”这表明当时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D.与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19.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

”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20.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

”这一规定旨在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台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21.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

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

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A.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22.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

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丁三代。

印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

机器人的使用A.缓解了人口压力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23.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D.工业发展滞后24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署名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25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

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家庭鞋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65—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9—3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与要求作答。

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分)材料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嚣七万、铁嚣千就其国市马”。

从此,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

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史往来”。

江西饶州人朱复曾在琉球任重要官职达40余年。

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

成化十一年 (1475),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

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

明嘉靖后期,倭寇袭扰琉球。

琉球“遣兵邀击,太歼之”。

此后,琉球“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

万历四十四年(1616),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

——据《明史·琉球传》(1)根据材料,概括琉球与明朝的关系。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简析琉球与明朝贸易的特点。

(5分)2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材料1896年,梁启超曾说,“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中原因是“书之备与不备也”。

他说:“今以西人声光、化电、农矿、工商诸学,与吾中国考据、词章、帖括、家言相较,其所知之简与繁,相去几何矣。

”而“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强之由。

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

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认视之,已为陈言矣“。

因此,他认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着欲自离,臆度读西书为功。

”——据《饮冰室合集》(1)根据材料,概括粱启超对引进西学的认识。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引进西学主张的意义。

(6分)2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分)材料1981年,美国政府采取新遏制战略,“以实力求和平”。

1982年,美苏开始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谈判,但因美国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中止。

1985年,苏联着手调整外交政策,美国推行新的缓和战略,双方重开谈判。

1988年底,美苏达成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初步协议。

1991年7月,历经9年谈判,美苏签订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双方削减核力量的1/3,各拥有1600件战喀武器运载工具,苏联要从现有导弹中减少36%,美国减少29%:苏联减少现有弹头的41%,美国减少43%。

——据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影响。

(5分) 请考生从第29~3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