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键盘课件

合集下载

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

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

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
独立按键是指通常用于电脑键盘、遥控器、电子器件等设备上的按键。

它们被设计为独立的物理结构,可以单独按下并产生相应的信号。

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类:机械按键和触控按键。

1. 机械按键
机械按键通常由按键帽、按键轴、金属弹片、固定支撑件和电路板等组成。

当按键被按下时,按键帽向下施加力量。

这个力量会通过按键轴传递给金属弹片,使其产生形变。

金属弹片的形变会改变其接触状态,进而在电路板上的触点之间产生通断操作。

电路板上的触点连接到控制器电路,当触点触发时,它会向控制器发送一个特定的电信号。

控制器通过接收到的信号来识别按键的按下,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2. 触控按键
触控按键使用电容或电阻触控技术来检测按键操作。

对于电容触控按键,电容传感器被置于按键下方。

当手指接触到按键时,手指和电容传感器之间会形成一个电容耦合。

这个电容耦合的变化会被电路检测和处理,并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识别出按键被按下的操作。

对于电阻触控按键,控制电路会将一个非常小的电流通过由两个导电层构成的按键表面。

当手指接触到按键时,手指和导电层之间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

电路检测到这种变化后,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以识别按键操作。

总之,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机械或触控技术实现。

无论是机械按键还是触控按键,它们都能够产生相应的信号,用于识别按键被按下的操作。

独立按键工作原理

独立按键工作原理

独立按键工作原理
独立按键是指在键盘或其他输入设备上单独存在的按键,与其他按键没有物理连接。

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电路设计:独立按键通常由一个机械开关和一个电路组成。

机械开关是按键的实体部分,当按下按键时,机械开关会闭合。

而电路则通过控制机械开关的开闭来识别按键的状态。

2. 连接到主控制器:独立按键的电路会与主控制器相连。

主控制器可以是键盘控制器或其他的输入设备控制器。

按下独立按键时,机械开关的闭合会使电路与主控制器建立连接。

3. 识别按键状态:主控制器会通过扫描或轮询的方式不断地检测连接到它的电路中的独立按键状态。

当检测到某个按键被按下时,主控制器会相应地记录下按键的信息。

4. 发送输入信号:主控制器会将按键的信息转换为对应的输入信号,然后将该信号发送给计算机或其他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输入字符、执行功能等。

总的来说,独立按键通过机械开关和电路的配合工作,利用主控制器来识别按键状态并发送输入信号。

这样,用户在按下独立按键时,就能够通过电子设备实现相应的操作。

独立键盘原理

独立键盘原理

独立键盘原理
独立键盘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外设,它的原理是通过与计算机主机连接实现数据的输入和控制。

独立键盘一般采用USB接
口与主机进行连接。

独立键盘内部有一块电路板,上面安装有各个按键和电路元件。

当用户按下某个按键时,按键上的触点会触碰到电路板上的金属触点,从而完成电路的连接。

键盘通过扫描电路不断地监测每个按键的状态,将按键的信号转换为电脑能够识别的数据。

独立键盘中的电路板上通常还有一个微处理器,并且内置有存储器。

这个微处理器负责处理按键输入,并将其转换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数据格式。

通过存储器,独立键盘可以存储一些特定的键盘设置,比如快捷键或宏功能。

除了基本的按键输入功能,独立键盘还常常具有一些额外的功能,比如多媒体控制键、音量调节键和特殊功能键等。

这些功能键的原理与普通按键类似,只是在电路设计上会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独立键盘的原理是基于电路的连接和处理,通过扫描和转换按键信号,向计算机发送数据。

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按键来输入文字、控制计算机和执行各种操作。

独立按键

独立按键

软件消抖
if(k1==0) //检测按键K1是否按下 { delay(1000); //消除抖动 一般大约10ms if(k1==0) //再次判断按键是否按下 { 语句; }
软件编程
下载程序后按下K1按键可以对D1小灯状态取反。 #include "reg52.h"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sbit k1=P3^1; //定义P31口是k1 sbit led=P2^0; //定义P20口是led void delay(u16 i) { while(i--); }
按键处理函数 void keypros() { if(k1==0) //检测按键K1是否按下 { delay(1000); //消除抖动 一般大约10ms if(k1==0) //再次判断按键是否按下 { led=~led; //led状态取反 } while(!k1); //检测按键是否松开 } }
独立按键原理
(2)矩阵按键
为了减少I/O口的占用,通常将按键排列成矩阵 形式,即每条水平和垂直直线在交叉处不直接连通, 而是通过一个按键加以连接。
2. 独立按键原理
按键在闭合和断开时,触点会存在抖动现象。由 于机械触点的弹性作用,一个按键在闭合时不会马上 稳定地接通,断开时不会立即断开。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而做的措施就是按键消抖。消抖方法 分为:硬件消抖、软件消抖。
独立按键实验
1.按键介绍
2.独立按键原理 3.编写独立按键控制程序
工程图示按键
键盘的分类
键盘分为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键盘上闭合键的识别由专用源自硬件编码器实现,如计算机键盘。靠软件编
程来识别称为非编码键盘。单片机组成的各系统中,用

独立键盘工作原理

独立键盘工作原理

独立键盘工作原理
独立键盘是一种与计算机分开使用的输入设备,其工作原理与传统键盘基本相同。

它通过按下键盘上的按键来产生相应的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传递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在独立键盘内部,每个按键都与一个开关相连。

当按键被按下时,开关闭合,从而导通了电路。

这会触发一个微控制器(或键盘控制器)内的扫描程序,该程序会检测到按键被按下,并将其编码为一个数字或字符。

为了将这些编码信息传输给计算机,独立键盘通常使用一种被称为“键盘扫描码”的协议。

在这个协议中,扫描程序将按键的编码通过一个称为“电脑键盘接口”的连接器传递给计算机。

计算机通过接收键盘发送的扫描码来识别按键。

它将接收到的扫描码与键盘布局映射进行匹配,以确定按下的是哪个键。

然后,计算机会将这个按键信息传递给应用程序,以执行相应的操作或响应。

除了发送按键编码外,独立键盘还可以发送其他类型的信息,例如功能键(如Shift、Ctrl、Alt等键)的状态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计算机识别是否同时按下了功能键,并触发相应的功能。

总的来说,独立键盘工作原理包括按下按键触发开关闭合,扫描程序检测到按键被按下并将其编码,发送给计算机来识别并
执行相应操作。

这种设计使独立键盘成为一种方便、可靠且易于使用的输入设备。

独立键盘电路

独立键盘电路
独立键盘电路知识点目录1综述 独立键盘电路1.综述
2
键盘是单片机不可缺少的输入设备,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常使用按键或者键盘 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或向系统内部输入数据。
全编码键盘 键盘
非编码键盘
独立式键盘 矩阵式键盘
1.综述
3
➢ 编码键盘:键盘闭合键的识别由专用硬件实现。
➢ 非编码键盘:键盘闭合键的识别由软件实现。
当松开按键后,线路断开,无电流流过,此时KeyIn1和+5V是等电位,为高 电平。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KeyIn1这个接口的电平高低来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
2.独立键盘电路
6
独立式按键程序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的接口电路
2.独立键盘电路
4
独立式键盘就是各个按键相互独立,每一个按键各接一根I/O接口线,彼此独立, 单片机通过向此I/O口发出读指令来得到当前按键的状态。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独立键盘电路原理图
2.独立键盘电路
5
工作原理:
4条输入线接到单片机的I/O口上,当按键K1按下时,+5V电源通过R1和K1进 入GND形成一条通路,此时全部电压都加到了电阻R1上,从而导致KeyIn1引脚为 低电平;
非编码键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单片机中得到广泛应用。
➢ 独立式键盘特点: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但每个按键必须占用一根 I/O线,占用硬件资源较多,因此适用于按键比较少的场合。
➢ 矩阵式键盘特点:矩阵式键盘的按键设置在行、列的交叉点上。键盘中按键数 量较多时,为了减少I/O口的占用,通常采用矩阵式键盘。

独立式键盘的工作原理

独立式键盘的工作原理

独立式键盘的工作原理独立式键盘,也被称为机械键盘,是一种基于机械开关设计的计算机键盘。

它与普通的薄膜键盘相比,具有更好的手感和寿命,并且被广泛用于打字员、程序员、游戏爱好者等需要高频使用键盘的人群中。

独立式键盘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解释:机械开关和扫描电路。

机械开关是独立式键盘的核心组件。

每个按键都包含一个机械开关,当按键被按下时,机械开关会触发一个电信号,告诉计算机该按键已经被按下。

机械开关的设计可以分为线性、轴式和茶轴式三种。

线性开关是最简单的机械开关类型,它的触发力是一致的。

当按键被按下时,线性开关通过触点将电信号传递给计算机。

这种机械开关常见于游戏机械键盘。

轴式开关在按键被按下时会在一个特定的点触发电信号,称为“动作点”。

这种机械开关的触发力不同于线性开关,并且有明显的触感反馈。

常见的轴式开关有Cherry MX、ALPS和Topre等。

茶轴式开关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机械开关类型。

它将轴式和线性开关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同时具有极佳的触感反馈和性能。

茶轴式的机械键盘有几种不同的选择,通常是蓝色、红色、棕色和银色等。

扫描电路是另一个关键组件。

当按键被按下时,机械开关会触发电信号。

计算机需要检测每个键盘是否被按下,以便准确识别用户的操作。

扫描电路会轮流扫描每个键盘,并发送数据到计算机,告诉它哪个键盘被按下。

这个过程是非常快速的,因此计算机能够获取到准确的数据。

独立式键盘的工作原理总体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机械开关将按键的操作转换为电信号,扫描电路负责读取这些信号并发送数据给计算机。

这种设计让独立式键盘比普通键盘更加耐用、准确且易于使用和维护。

除了机械开关和扫描电路,独立式键盘还具有其他的各种附加功能和特性。

首先是按键的反馈和声音。

由于机械开关的设计,独立式键盘在按键下沉时会产生一种明显的触感反馈。

这种反馈对于打字员和程序员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用户感知每个按键是否被按下,并防止按键误操作。

机械开关在按下时会发出类似“咔嗒”的声音,这在游戏爱好者中非常受欢迎。

独立按键工作原理

独立按键工作原理

独立按键工作原理独立按键是一种称之为“单按键”或“独立按键”的物理按键,它通常是一个小型键盘或电脑键盘上的键,它可以用于激活特定的硬件或软件功能。

独立按键最常用于控制电脑音量,调整电脑屏幕亮度,管理Wi-Fi连接,调节音量,激活键盘静音,切换到模式等。

标题二>独立按键的作用独立按键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让用户在操作电脑时快速方便地控制电脑的各个功能,而不用来回切换和点击太多次。

此外,独立按键还可以节省电脑处理器的负担,从而提高电脑的性能。

有了独立按键,用户可以立即做出反应,无需打开任何软件程序或鼠标操作,这就大大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效率。

标题三>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按键的信号转换成电脑可以理解的信号,并且传输给电脑处理器,这是通过一块叫做“键盘控制器”的小电路板来完成的。

当按键被按下时,独立按键控制器立即向电脑发出信号,并识别按键并将其解码,从而传输出电脑可以理解的信号。

一旦电脑接收到了信号,它就会立即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完成用户请求的功能。

标题四>独立按键的种类独立按键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键盘按键、鼠标按键、手柄按键、操纵杆按键、触控板按键、触控板按键、滑动开关按键等。

每一种按键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实现方式,例如,键盘按键可以激活特定的软件程序,鼠标按键可以在屏幕上移动指针,手柄按键则可以控制电脑游戏中的操作,操纵杆按键可以控制电脑操作等。

标题五>独立按键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独立按键越来越受欢迎,它已经不仅仅用于控制电脑,而且还用于控制各种家用电器,如电视、空调和冰箱等。

它们不仅可以提供多种功能,而且还可以提供便捷的操作方式,让用户更容易使用家用电器。

此外,独立按键还可以应用在许多汽车中,比如可以用于操纵汽车的方向盘,从而让驾驶者更容易控制汽车。

结>以上就是有关独立按键工作原理的介绍,独立按键可以提高电脑的操作效率,节省电脑处理器的负担,同时也可以应用在家用电器和汽车操纵系统中,为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独立按键原理

独立按键原理

独立按键原理
独立按键原理即指在键盘或其他输入设备上,每个按键都对应一个独立的开关,通过按下或释放按键来完成相应的输入操作。

独立按键的原理可以分为两种常见的类型:机械式和薄膜式。

机械式独立按键的原理是利用了机械结构,按键下压时通过开关接通电路,释放时则断开电路。

在按下按键时,按键下方的金属触点会和电路板上的触点接触,形成电流通路,从而触发输入信号的产生。

机械式独立按键因其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所以通常具有较长的寿命。

薄膜式独立按键的原理则是通过压敏薄膜开关来实现。

薄膜开关由两层薄膜组成,上层薄膜上有导电触点,下层薄膜上有电路板上的触点。

当按键按下时,上下两层薄膜会接触,电流得以通过,触发输入信号的生成。

释放按键时,上下两层薄膜分离,断开电路,输入信号停止。

薄膜式独立按键因其结构简单,所以常用于轻薄的输入设备中。

无论是机械式还是薄膜式的独立按键,其原理都是基于按键的物理操作来实现输入信号的触发。

不同的按键类型和设计方法会对按键的手感、噪音、寿命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和设计按键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考虑。

独立按键工作原理

独立按键工作原理

独立按键工作原理
独立按键是计算机硬件中一种常见的输入装置,用于向计算机输入信号。

它通常由多个按键组成,每个按键对应一个特定的字符或功能。

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当按键被按下时,按键上的按钮会和键盘电路发生接触。

这时,电路中会产生一个电流信号,通过电线传输到计算机的主板上。

主板上有一个称为键盘编码器的芯片,它会检测到接收到的电流信号。

根据每个按键的特定编码方式,键盘编码器会将接收到的电流信号转换成对应的字符或功能码。

转换完成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会根据接收到的字符或功能码进行对应的处理。

如果是字符,操作系统会将其传输给应用程序,如文本编辑器,以显示在屏幕上。

如果是功能码,计算机会执行对应的操作,如打开新窗口、关闭程序等。

需要注意的是,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和键盘的工作原理有些不同。

键盘通常是以矩阵的形式进行布局,而独立按键则是每个按键都有独立的回路和电路。

这使得独立按键在灵敏度和反应速度上更加优秀,可以满足对输入精度要求较高的用户需求。

总的来说,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按键和电路的接触,产生电流信号并传输到计算机主板上,再经过编码器转换成字符或功能码,最终由操作系统进行处理和执行相应的操作。

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独立按键快速、准确地向计算机输入信息。

独立按键及矩阵键盘控制LED灯课件

独立按键及矩阵键盘控制LED灯课件
动态显示技术
通过动态刷新LED灯的状态,实现LED灯的闪烁、流水灯等效果,提高 系统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
03
队列缓冲技术
将按键输入和LED灯输出分别放在不同的队列中处理,通过队列缓冲技
术实现程序的非阻塞性处理,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实战项目:独立
05 按键及矩阵键盘 控制LED灯的综
合应用
行消抖处理。
硬件去抖
通过在按键与处理芯片之间增加 一个RC滤波电路,利用RC的充 放电过程来过滤按键电平抖动, 从而消除按键抖动对读取按键状
态的影响。
软件去抖
通过编写一段软件延时程序,在 检测按键状态时延时一段时间后 再进行检测,从而避免按键抖动
对读取按键状态的影响。
复杂矩阵键盘控制
1 2
扫描法
通过逐行逐列扫描键盘矩阵,依次识别每个按键 的行列坐标,从而判断出按下的按键位置。
连接电路
矩阵键盘的行线和列线分 别与树莓派的GPIO引脚相 连,形成矩阵结构。
电源和地线
需要连接电源和地线,以 给矩阵键盘提供工作电压 。
编程实现
01
02
03
04
安装库
需要安装相应的Python库, 如RPi.GPIO和MFRC522。
初始化
初始化树莓派的GPIO引脚和 MFRC522模块。
扫描按键
二极管和晶体管
介绍这两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及其在 电路中的应用。
编程基础
01
02
03
编程语言
介绍适用于独立按键和矩 阵键盘控制的编程语言, 如C语言或Python。
程序结构
详细解释程序的各个部分 ,如变量、函数、循环等 。
条件语句
介绍条件语句及其在编程 中的应用。

实验五:独立式键盘实验

实验五:独立式键盘实验

实验五:独立式键盘实验4.5.1 实验目的1. 掌握单片机独立键盘接口设计方法。

2. 掌握单片机键盘扫描程序设计方法。

3. 掌握按键功能设计方法。

4. 掌握软件消除按键抖动方法。

4.5.2 实验预习1.熟悉Keil集成编译环境的使用方法。

2. 复习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3. 复习独立键盘工作原理。

4. 复习按键去抖动方法。

4.5.3 实验原理实验板上提供4个独立按键,与单片机接口如图4.5.1所示,每个按键单独接单片机一个I/O接口。

只要将相应端口设为1,然后判断端口状态,如果仍为1,则按键处于断开(释放)状态,如果为0,则按键处于接通(闭合)状态。

图4.5.1 独立键盘电原理图4.5.4 预作实验任务1. 用Proteus仿真软件绘制独立键盘电路图,包括如图4.5.1所示键盘接口,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数码管动态显示电路。

2. 简述按键识别过程中如何等待按键释放。

3. 简述按键抖动对单片机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并简介消除按键抖动的方法。

4. 编写按键识别函数,要求正确识别4个按键的状态,如果有按键按下则返回键值,从左到右四个键值分别为1~4。

并通过仿真或实验板验证(要求用软件的方法消除按键抖动)。

5.为实验板上4个按键设定不同的功能,在数码管上显示数字128,4个按键按下后分别对显示的数字做如下修改:key1:数字+1;key2:数字-1;key3:数字+10;key4:数字-10;流程图如图4.5.2所示,试设计完整程序(按键识别子程序KEYSCAN和动态显示子程序DISPLAY可直接调用这里省略)。

图4.5.2 按键功能设计流程图4.5.5 实验任务1.开机时数码管显示1002.按键key1一次数字加1,按键key2一次数字减1。

加到999时再加1归零,减到000时再减1得999。

3.按住键key3不放实现连加功能,每0.2s加1。

4.按住键key4不放实现连减功能,每0.2s减1。

4.5.6 实验步骤1.分析题意,确定算法,绘制主程序流程图。

独立按键及矩阵键盘控制LED灯课件

独立按键及矩阵键盘控制LED灯课件

THANKS
电路。
当按键被按下时,按键的两个触 点之间会短路,从而接通电路; 当按键释放时,触点断开,电路
断开。
独立按键通常用于简单的输入控 制,如开关一个LED灯。
独立按键控制LED灯的电路连接
01
将LED的正极连接到按键的常闭 触点上,LED的负极连接到地线 。
02
当按键没有被按下时,LED灯不 亮;当按键被按下时,LED灯亮 起。
控制家电设备
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可以用于控制各种家电设备,如灯光、空调、电视等,实现一键控制和智能 化管理。
实现人机交互
通过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用户可以方便地与智能家居系统进行交互,实现语音控制、手势控制 等多种交互方式。
实现家庭安全
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可以用于设置安全报警系统,如门窗报警、烟雾报警等,提高家庭安全防范 能力。
应用场景的比较
独立按键
适用于按键数量较少,布局较为分散 的场合,如遥控器、计算器等。
矩阵键盘
适用于按键数量较多,布局较为紧凑 的场合,如电脑键盘、游戏机手柄等 。
优缺点的比较
独立按键
01
缺点:占用引脚多,不适合大量按键的应 用场景。
03
02
优点:每个按键独立控制,电路简单,易于 实现。
04
矩阵键盘
优点:可节省引脚数量,适用于大量按键 的应用场景。
05
06
缺点:电路较为复杂,需要行列扫描或解 码电路才能实现。
04
独立按键及矩阵键盘在智能 家居中的应用
智能家居概述
1 2
3
智能家居定义
智能家居是指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将家庭中的各种 设备连接到一起,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提高生活便利性 和舒适度。

51单片机学习之5-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

51单片机学习之5-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

51单片机学习之5-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
第14集
键盘的原理
键盘分编码键盘(例如电脑键盘)和非编码键盘(自己用程序去识别)。

非编码键盘分:独立式非编码键盘(独立按键)、行列式非编码键盘(4*4阵列键盘)
独立键盘的电路图。

因为51单片机的IO口不是双向口而是准双向口,要让IO口具备输入功能,必须将IO口置1,置1之后当按键按下时IO口的电平会被拉低,即被置0。

当检测到IO口为0时即可判断该按键已经按下。

按键按下时会有一个抖动的
过程(弹片会抖动),由于单片机检测IO口速度非常快,超过弹片抖动的频率,所以当单片机检测到IO口为0时需延时一小段时间再检测IO是否为0,如果仍为0就确认该按钮被按下。

因为IO口里面有上拉电阻,所以当松开按钮时,IO口又被拉高。

例程:
#include
#defineuintunsignedint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sbitKey=P3;//按键
sbitLed=P1;//Led灯
voiddelay(uintz);
/********主函数********/
voidmain()。

独立键盘工作原理

独立键盘工作原理

独立键盘工作原理独立键盘是一种与电脑或其他设备连接的输入设备,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下面我将具体介绍独立键盘的工作原理。

独立键盘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按键、内部电路和连接接口。

按键是用户与独立键盘进行交互的主要方式,内部电路是实现按键输入功能的核心部分,连接接口用于将独立键盘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连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按键的工作原理。

独立键盘的每个按键上都有一个弹簧,按下按键时,弹簧会被压缩,同时与底部电路接触,从而形成一个电路通路,信号将会通过连接线传输给计算机或其他设备。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内部电路。

内部电路主要由按键解码电路和连接接口电路组成。

按键解码电路负责将按键输入的信号解码成对应的键值,然后将键值信号传递给连接接口电路。

连接接口电路负责将键值信号转换成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可以识别和处理的格式,并将信号通过连接线发送给计算机或其他设备。

在连接接口电路中,独立键盘通常采用USB、蓝牙或无线信号等方式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连接。

其中,USB连接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USB连接线将键盘与计算机连接起来,键盘的按键输入信号会通过USB连接线传递给计算机,从而实现与计算机的交互。

在操作系统中,计算机会识别并处理来自独立键盘的输入信号。

当用户按下一个按键时,按键解码电路会解析出对应的键值信号,并通过连接接口电路将信号传递给计算机。

计算机接收到键值信号后,会根据预设的键值对应表将其转换成相应的字符或操作指令,然后在屏幕上显示或执行相应的操作。

总结一下,独立键盘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按键、内部电路和连接接口三个方面。

按键通过触发弹簧将按键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内部电路负责将按键信号解码并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格式,连接接口负责将信号传递给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处理。

通过这种方式,独立键盘可以实现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交互,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输入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独立键盘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领域,在许多行业和场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独立键盘工作原理

独立键盘工作原理

独立键盘工作原理
独立键盘是一种不与计算机主板直接连接的外部输入设备,主要用于替换原有键盘或提供更舒适的打字体验。

它通过蓝牙或有线连接与计算机进行通信。

独立键盘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键盘矩阵:独立键盘内部有一个键盘矩阵,该矩阵是键盘上所有按键的布局。

它由多个行和列的导线组成。

每个按键都与矩阵中的一个交叉点相连。

2. 按键扫描:当用户按下一个按键时,键盘会扫描键盘矩阵,检测到相应的按键。

扫描过程通常从一行开始,逐列扫描,直到找到用户按下的按键。

3. 按键编码:在检测到按键后,键盘会将按键的位置编码成一个唯一的数值或代码。

这个编码通常通过USB或蓝牙进行传输给计算机。

4. 数据传输:编码的按键信息通过 USB 或蓝牙协议传输给计算机。

如果键盘使用有线连接,它会直接将编码发送到计算机的主板。

如果键盘使用蓝牙连接,它会将编码通过蓝牙无线传输给计算机。

5. 计算机处理:计算机接收到按键信息后,通过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将编码转换为相应的字符或功能。

这样,用户按下的按键就能在计算机上产生相应的效果。

独立键盘相比于一体键盘,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多的功能扩展性。

它可以与不同的计算机设备兼容,也可以通过更换键帽、调配按键布局等方式进行个性化定制。

同时,通过采用不同的开关类型,独立键盘还可以提供不同的按键手感和反馈。

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PPT

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PPT

图8.2 矩阵式键盘接口
特点:电路连接复杂,但提高了 I/O口利用率,软件编程较复 杂。适用于需使用大量按键 得场合。
U1
P10 1 P11 2 P12 3 P13 4 P14 5 P15 6 P16 7 P17 8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00 P01 P02 P03 P04 P05 P06 P07
设第2行第 4列键按下
89C51 P1.0 P1.1 P1.2 P1.3 P1.4 11 11 11 1011 P1.5 P1.6 P1.7
+5V
101 110 110 01
行线输出 列线输入
0111 1011 1101 1110
1111 1110 1111 1111
(2)线反转法。 线反转法也就是识别闭合键得一种常用方法, 该 法比行扫描速度快, 但在硬件上要求行线与列线外 接上拉电阻。 先将行线作为输出线, 列线作为输入线, 行线输出 全“0”信号, 读入列线得值, 那么在闭合键所在得列 线上得值必为0;然后从列线输出全“0”信号,再读取 行线得输入值,闭合键所在得行线值必为 0。这样, 当一个键被按下时, 必定可读到一对唯一得行列值。 再由这一对行列值可以求出闭合键所在得位置。
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
通常,键盘有编码与非编码两种。编码键盘通过 硬件电路产生被按按键得键码与一个选通脉冲。选 通脉冲可作为CPU得中断请求信号。这种键盘使用 方便,所需程序简单,但硬件电路复杂,常不被单片机采 用。
非编码键盘按组成结构又可分为独立式键盘与 矩阵式键盘。独立式键盘得工作过程与矩阵式键盘 类似,无论就是硬件结构还就是软件设计都比较简单,。
…… else if (表达式n-1) (语句n-1;) else {语句n}

认识键盘ppt课件完整版

认识键盘ppt课件完整版

符号键
输入标点符号和特 殊符号。
控制键
Ctrl、Alt、Shift等 ,用于组合键操作 。
功能键区按键功能介绍
Esc键
01
取消当前操作或退出当前程序。
F1键
02
打开帮助窗口。
F2键
03
重命名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
功能键区按键功能介绍
F3键
在搜索栏中搜索文件或文件夹。
F4键
打开地址栏或执行“另存为”操作。
常见键盘故障及排除方法
按键失灵
可能是按键开关损坏或键盘电路 板故障,可以尝试更换按键或修
复电路板。
键盘无反应
可能是键盘接口松动或电脑未识别 键盘,可以检查接口连接情况并重 新插拔键盘,或在设备管理器中更 新驱动程序。
按键连击
可能是按键下的导电橡胶老化或键 盘电路板故障,可以尝试更换导电 橡胶或修复电路板。
虚拟键盘
通过投影或触摸屏等技术实现 的无实体按键键盘,具有便携 性和灵活性,适用于移动设备
或特定场合。
02 键盘按键功能与分区
主键盘区按键功能介绍
数字键
输入数字,配合 Shift键输入特殊符 号。
功能键
F1-F12,配合不同 的软件实现不同的 功能。
字母键
输入英文字母,配 合Shift键输入大写 字母。
1
2
Ctrl+Shift+>:增大字号
3
Ctrl+Shift+<:减小字号
自定义快捷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在应用程序中设置自定义快捷方式, 例如将常用命令或操作设置为简单的 快捷键组合。
利用第三方软件或插件,为特定应用 程序或系统添加更多自定义快捷方式 选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逐行扫描法。依次从第一至最末行线上发出 低电平信号, 如果该行线所连接的键没有按下的 话, 则列线所接的端口得到的是全“1”信号, 如果 有键按下的话, 则得到非全“1”信号。
设第2行第 4列键按下
89C51 P1.0 P1.1 P1.2 P1.3 P1.4 11 11 11 1011 P1.5 P1.6 P1.7
一、 键盘的介绍
键盘是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数据输入设备。键盘 是一组按键的组合。键通常是一种常开型按钮开关,常态下键的两个 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按下键时它们才闭合(短路)。
按键按照结构原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触点式开关按键,如机械式 开关、导电橡胶式开关等;另一类是无触点式开关按键,如电气式按 键,磁感应按键等。前者造价低,后者寿命长。目前,微机系统中最 常见的是触点式开关按键。
P 1.0 P 1.1 P 1.2 P 1.3 80 31 P 1.4 P 1.5 P 1.6 P 1.7

图4
VCC
1.4 键输入程序的设计方法
(1)判断键盘上是否有键闭合; (2)消除键的机械抖动; (3)确定闭合键的物理位置; (4)得到闭合键的编号; (5)确保CPU对键的一次闭合只做一次处
图2 矩阵式键盘接口 特点:电路连接复杂,但提 高了I/O口利用率,软件编程 较复杂。适用于需使用大量 按键的场合。

键盘输入的主要对象:各种按键或开关。
1.1 独立连接式键盘
每键相互独立,各自与一条I/O线相连,CPU直接读 取该I/O线的高/低电平状态。其优点是硬件、软件结 构简单,判键速度快,使用方便;缺点是占I/O口线 多。

1.5 键盘控制流程
单片机对键盘接 口处理的一般过程 如图5所示。
N
等待键释放
开始
初始化
有键按下? Y
消除抖动
键扫描 N
键扫描
消抖
确有键按下?
N
Y
求键码
求键值
键释放? 等待释放
Y 按键处理
按键处理
返回
图5 键盘处理流程框图
1.6 键扫描 键扫描就是要判断有无键按下,当扫描到有键
按下时再进行下一步处理,否则退出键盘处理程序。 独立式键盘扫描只需读取IO口状态,而矩阵式键盘 描通常有两种实现方法:逐行扫描法和线反转法。
适用场合:多用于设置控制键、功能键。适用于键数 较少的场合。
1.2工作原理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除了复位按键有专门的复位电路及专一 的复位功能外,其它按键都是以开关状态来设置控制功能或输入 数据的。当所设置的功能键或数字键按下时,计算机应用系统应 完成该按键所设定的功能,键信息输入是与软件结构密切相关的 过程。
通常,键盘有编码和非编码两种。编码键盘通 过硬件电路产生被按按键的键码和一个选通脉冲。 选通脉冲可作为CPU的中断请求信号。这种键盘使 用方便,所需程序简单,但硬件电路复杂,常不被 单片机采用。
非编码键盘按组成结构又可分为独立式键盘和 矩阵式键盘。独立式键盘的工作过程与矩阵式键盘 类似,无论是硬件结构还是软件设计都比较简单, 故重点讨论矩阵式键盘的工作原理与程序设计。
键 按下
前 沿抖 动
后 沿抖 动
闭合 稳定

图3
独立式按键
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往往只需要几个功能 键,此时,可采用独立式按键结构。
独立式按键结构
独立式按键是直接用I/O口线构成的单个 按键电路,其特点是每个按键单独占用一根 I/O口线,每个按键的工作不会影响其它I/O 口线的状态。独立式按键的典型应用如图4 所示
+5V
101 110 110 01
行线输出 列线输入
0111 1011 1101 1110
1111 1110 1111 1111
(2)线反转法。 线反转法也是识别闭合键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法 比行扫描速度快, 但在硬件上要求行线与列线外接 上拉电阻。 先将行线作为输出线, 列线作为输入线, 行线输出 全“0”信号, 读入列线的值, 那么在闭合键所在的列 线上的值必为0;然后从列线输出全“0”信号,再 读取行线的输入值,闭合键所在的行线值必为 0。 这样,当一个键被按下时, 必定可读到一对唯一的行 列值。再由这一对行列值可以求出闭合键所在的位 置。
89C51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对于一组键或一个键盘,总有一个接口电路与CPU相连。CPU 可以采用查询或中断方式了解有无将键输入,并检查是哪一个键 按下,将该键号送入累加器ACC,然后通过跳转指令转入执行该 键的功能程序,执行完后再返回主程序 独立连接式键盘连接图如4图所示。当没有键被按下时,所有的 数据输入线都为高电平;当有任意一个键被按下时,与之相连的 数据输入线将变为低电平;通过相应指令,可以判断是否有键按 下。
+5V
+5V
P0.0
S1
P0.1
S2
P0.2
S3
P0.3
S4
89C51
图1 独立式键盘接口
特点:每个按键占用一条I/O 线,当按键数量较多时,I/O 口利用率不高,但程序编制简 单。适用于所需按键较少的场 合。
89C51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概述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为实现各种不同功能,其配 置的外设种类繁多,既有机械的,又有电子等类型。不 同种类的外部设备之间性能各异,对数据传送的要求也 各不相同,因此无法按统一格式进行。
外部设备与CPU交换的信号是多种多样的,如 有开关量、数字量、模拟量等。由于上述等原因, 使得CPU与外设的操作变得复杂。因此,必须在 CPU与外设之间设置一个起联系作用的硬件电路, 称为接口。接口是单片机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解决单片机与外设之间如何高效而可靠地协调工作 的技术称为接口技术。
1.3 按键结构与特点
键盘通常使用机械触点式按键开关,其主要功能是把 机械上的通断转换成为电气上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 它能提供标准的TTL逻辑电平,以便与通用数字系统 的逻辑电平相容。
机械式按键再按下或释放时,由于机械弹性作用的 影响,通常伴随有一定时间的触点机械抖动,然后其 触点才稳定下来。其抖动过程如图3所示,抖动时间 的长短与开关的机械特性有关,一般为5~10 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