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2019九上语文期末复习小说阅读学案设计

九上语文期末复习小说阅读学案班级姓名时间:2019.1.2 撰稿人:一、小说阅读知识储备与答题技巧(一)主要考点:1、整体把握小说叙述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
2、分析人物概括形象。
3、体会环境分析作用。
4、归纳小说主旨。
5、赏析小说语言。
6、品味小说写作手法。
(二)答题技巧A、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
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2.概述故事内容(特别注意情节双线发展的内容概括)3.局部内容的理解B、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
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C、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
3.渲染气氛。
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5.推动情节发展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D、理解标题的含义。
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2.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
4.以主要人物为题。
5.以特定环境为题分析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①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
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
②.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
E、关于写法的问题。
1.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题材——表现主题的材料:人物、环境、事件丰富人物性格,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倒叙、插叙的作用。
一般来说,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
插叙是指作者在叙写主要情节线索时,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插叙的主要作用是使作品内容丰富,充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
小说阅读复习(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阅读复习(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小说阅读复习指导第一课时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其中,人物形象最重要。
考查要点1.能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能分析、概括小说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能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4.能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及其作用。
5.能分析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6.能结合语境理解和辨析一些关键词语、精彩语句、重点段落的作用和含义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考查题型一:理解题目的含义题目是文眼,其作用不言而喻,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点明中心,②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③是本文的线索,④主要人物,⑤主要内容,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考查题型二:把握人物形象(1)把握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
方法有:1、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2、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
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3、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4、对比描写;环境烘托等等。
(2)怎样分析人物性格?①要扣住故事的情节和文章中对人物具体生动的语言描写客观地进行分析。
既不要架空,也不要以偏概全,要具体、全面。
②要注意通过对作品语言的把握和体味,理解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的感情倾向。
如果作者塑造的人物是正面的,一般用褒义词来概括其特点;如果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反面的,一般用贬义词来概括其特点;(3)文中次要人物(次要所托之物)或其他人物的作用。
烘托主要人物,从而突出主题;推动情节发展;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阅读练习天使⑴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上帝的福泽一样。
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上帝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2.学生能够分析小说的结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练习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小说的结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分析;2.教学难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一段小说开头或者有趣的情节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课堂导入(10分钟)3.教学中心(25分钟)a.结构分析:教师通过示范分析一本小说的结构,包括:开头、承接、高潮和结尾部分。
并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寻找这些部分的内容,分析结构对整个故事的作用。
b.人物分析:教师示范分析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形象描写和与故事发展的关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留意人物的形象描写和行为表现,从而深入了解人物。
c.情节分析:教师示范分析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包括:起因、过程和结果。
并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分析故事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4.练习与应用(20分钟)a.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择一本小说,分析小说的结构、人物和情节,并写出相关的观察和分析;b.学生互相交换分析结果,进行研讨和分享;c.教师提供五到六个小说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解答,并进行讲解和订正。
5.总结与反馈(1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总结和反馈,回顾本次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并激发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兴趣和自我提升的决心。
四、教学资源:1.小说教材或选择性小说摘录2.小组分工讨论表格3.练习题集五、教学评价:1.学生小组讨论小说结构、人物和情节的质量;2.学生对练习题的答案正确率;3.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
九年级语文教案:小说阅读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3.“看环境”题型:
①在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人物或表达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
①说说作品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点,分析其好处;②这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③联系全文,指出某某物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讲方法”题型: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④从语言运用角度,鉴赏文中画线句子。⑤本文人物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分别举例说明。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三、质疑拓展
知识点6: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1、表现人物的手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二、小组讨论
知识点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初三语文小说阅读指导教案

初三语文小说阅读指导教案一、教材分析《初三语文小说阅读指导教案》是为了帮助初三学生提高小说阅读能力而设计的教学辅助材料。
本指导教案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导学、阅读和讨论。
通过导学部分的引导,学生可以了解到小说的基本概念和阅读技巧;通过阅读部分,学生可以具体分析一篇小说的结构和主题,并掌握分析小说的方法;通过讨论部分,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进一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和阅读技巧。
3. 分析小说的主题和人物描写。
4. 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和解读小说。
5.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学在导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著名小说片段,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比如可以播放《红楼梦》中的一段描写林黛玉的片段,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小说的特点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地方。
2. 阅读在阅读环节,教师可以选择一篇适合初三学生的小说,分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在课堂上默读,并用笔记记录下来自己的理解和问题。
然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结构和主题。
3. 讨论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所读的小说展开讨论。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小说中的冲突和转折点在哪里等等。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再进行全班讨论,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作业评价:布置与小说相关的作业,如写读后感、写小说的分析等,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口头评价:在讨论环节中,教师可以进行实时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其正确进行思辨和分析。
3. 互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互相评价,通过评价他人来提高自己的评价和批判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相信学生在初三语文小说阅读方面的能力将有所提高,对于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完整word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册小说阅读复习教学目标1、掌握小说的文体知识。
2、把握小说的考点,规范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3、从阅读训练中,认知人物和社会,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小说的考点,规范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课型:复习课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小说知识点我记住了:1.小说是以塑造为中心,通过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按可分为、、及小小说。
2.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和。
其中又是主要要素。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
从塑造人物的角度分为描写与描写。
从描写的繁简可分为概括介绍与。
3.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四个部分。
4.环境包括和。
描写环境,可以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描写环境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性格,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
二、自主复习知识链接:一、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二、常见的表现手法: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三、弄清小说考试的命题要点:①命题角度一:把握人物形象:(一)题型:1、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2、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3、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说明人物在文中的作用②命题角度二:把握故事情节(一)题型:1、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2、文中写了哪几件事(二)答题点拨:把握故事情节的一般方法:按照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特点,通读全文,弄清情节线索及安排特点,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内容。
概括情节要完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③命题角度三:个性化阅读(一)答题点拨:解答这类试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仔细审题,从题干入手。
如“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要扣“感受最深”,并结合实际,“以情动人”。
九年级语文《小说-复习》导学案

小说复习一、教学目标:1.巩固小说相关知识2.掌握小说阅读题答题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巩固散文相关知识2.掌握散文阅读题答题方法。
3.散文阅读训练课时安排:3课时三、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找出初中所学的课文中属于散文的课文,至少5篇。
最后一课都德社戏鲁迅故乡鲁迅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芦花荡蜡烛喂——出来2.课堂探究小说相关知识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一)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思想性格,因此高考题在考查人物形象时,主要在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方面设题。
1.人物描写的手法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要描写的人物进行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其他人物和媒介物的烘托。
其中包括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描写等。
(2)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则是对所描写的对象不进行直接的刻画,借助于对其他人物或媒介物如人所处的环境、场面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
这种手法比较含蓄、委婉,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2.人物描写的作用(1)肖像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
肖像描写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2)语言描写——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及对语气的描写。
语言描写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代表性的语言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写的手法。
动作描写可以写出人物的心灵世界,有助于揭示人物心理及性格特征。
(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
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及行动的内在依据,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
(5)细节描写——对生活中那些细致又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做的特写型描写。
初中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小说阅读复习教案小说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1、理解小说三个基本要素,把握小说故事情节;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3、理解小说环境描写作用,学习环境描写方法;4、挖掘作品的主题,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5、品味小说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
复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小说阅读答题方法及提高小说阅读的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师为导体和生为主体的原则。
通过教师的“答题技巧点拨”和学生的阅读训练两个环节,精选典型题目,让学生学得明白、练得明确、做有成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提高学生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
2、帮助学生克服对小说阅读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
复习重、难点: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小说阅读答题方法及提高小说阅读的综合能力。
授课类型:复习课教法与学法设计:“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讲授+自主、合作、探究+训练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考试内容和目标二、小组合作,回顾知识1、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2、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3、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4、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5、人物描写的方法(1)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细节描写(2)侧面描写自然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造就人物性格用他人的反应认识人物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三、精讲点拨,合作探究(一)考点一:小说要素、故事情节1、三个基本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用填空的方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复习
小说阅读
复习目标
一、掌握小说的文体知识。
二、把握小说的考点,规范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知识链接:
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
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课前热身
一、知识点我记住了:
1.小说是以塑造为中心,通过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按可分为、、及小小说。
2.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和。
其中又是主要要素。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
从塑造人物的角度分为描写与描写。
从描写的繁简可分为概括介绍与。
3.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四个部分。
4.环境包括和。
描写环境,可以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描写环境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性格,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