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A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在实际的金属结构中,存在有()()()缺陷。
2.金属的塑性变形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滑移方式进行的,而滑移是由于滑移面上()运动而造成的。
3.合金元素能提高钢的淬透性本质,它的本质是合金元素是它们C曲线()移。
4.钢中的杂质S是由()和()带入到钢中的,P是由()带入到钢中的。
5.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并且具有()特性的物质称为合金。
6.钢的热处理是指钢在()下施以不同的()()(),以改变其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
7.金属材料强化手段有()()()三种。
8.等温转变的组织产物有()()()()()。
9.金属铸锭的组织由三层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晶粒组成的,分别是()()()。
10.在炼钢中,Si是作为()加入钢中的。
11.球化退火主要用于()和()钢,完全退火主要应用与()钢。
二、判断题1.冷加工是指在室温状态下的塑性变形。
()2.在碳钢中,Mn大部分溶于渗碳体中,形成合金渗碳体;一部分溶于铁素体,形成置换固溶体。
()3.回复和再结晶都使晶粒的大小和形状发生明显变化。
()4.S、P都是碳钢中的有益元素。
()5.上贝氏体的机械性能比下贝氏体的好。
()6.凡经过淬火的金属都能提高其硬度。
()7.T8钢属于碳素工具钢,它也是高碳钢。
()8.强度和塑性成反比,强度高的材料塑性就低。
()9.中碳钢是指含碳量在0.2%—0.6%之间的碳钢。
()10.钢中的杂质P会引起钢的冷脆性,即使钢在室温下的塑性急剧下降。
()11.面心立方晶格和体心立方晶格具有相同的滑移系数,因此可以说铁在高温和低温的时候塑性都是一致的。
()12.铁素体和奥氏体的根本区别就是在于固溶度不同,前者小而后者大。
()13.无论何种成分的碳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组织中铁素体相对量减少,珠光体相对量增加。
()14.凡是碳钢的平衡结晶过程都具有共析转变,而没有共晶转变。
()15.甲材料的硬度值为HRC35,乙材料的硬度值为HB230,所以乙材料比甲材料硬。
材料工程复习思考题部分答案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研究的对象有何异同?答:材料科学侧重于发现和揭示组成与结构,性能,使用效能,合成与加工等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新概念,新理论。
而材料工程指研究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和工程技术问题,侧重于寻求新手段实现新材料的设计思想并使之投入使用,两者相辅相成。
6、进行材料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 材料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根据最终需求,设计出合理成分,制订最佳生产流程,而后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材料。
材料设计十分复杂,如模型的建立往往是基于平衡态,而实际材料多处于非平衡态,如凝固过程的偏析和相变等。
材料的力学性质往往对结构十分敏感,因此,结构的任何细小变化,性能都会发生明显变化。
相图也是材料设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7、在材料选择和应用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一,材料的规格要符合使用的需求:选择材料最基本的考虑,就在满足产品的特性及要求,例如:抗拉强度、切削性、耐蚀性等;二,材料的价格要合理;三,材料的品质要一致。
8、简述金属、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加工方法。
答:金属:铸造(砂型铸造、特种铸造、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消失模铸造)、塑性加工(锻造、板料冲压、轧制和挤压、拉拨)、热处理、焊接(熔化焊、压力焊、钎焊);橡胶:塑炼、混炼、压延、压出、硫化五部分;高分子:挤制成型、干压成型、热压铸成型、注浆成型、轧膜成型、等静压成型、热压成型和流延成型。
10、如何区分传统材料与先进材料?答:传统材料指已经成熟且已经在工业批量生产的材料,如水泥、钢铁,这些材料量大、产值高、涉及面广,是很多支柱产业的基础。
先进材料是正在发展,具有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的一类材料。
二者没有明显界限,传统材料采用新技术,提高技术含量、性能,大幅增加附加值成为先进材料;先进材料长期生产应用后成为传统材料,传统材料是发展先进材料和高技术基础,先进材料推到传统材料进一步发展。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附

基本性质1.憎水性材料的润湿边角是怎样的?( C )A. θ=0 °B.θ≤90°C. θ>90°D.θ=180°2.当材料的润湿边角满足什么条件时,称为亲水性材料?( B )A. θ=0°B.θ≤90°C. θ>90°D.θ=180°3.受水浸泡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重要建筑物,应选用软化系数怎样的材料?( C )A.>0.5 B.>0.75 C.>0.85 D.<14.相同孔隙率的亲水多孔材料,当材料中何种孔隙含量高时,其吸水率就大?( D )A.粗大且开口B.闭口C.连通D.开口微小连通5.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 D )。
A.近似密度B.堆积密度C.表观密度D.密度6.材料的软化系数越大,说明其什么性能越好?( C )A.吸水性 B.抗渗性 C.耐水性 D.抗冻性7.某岩石在气干状态、绝干状态和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28、132、112MP a,则该岩石的软化系数为( B )。
A. 0.15B.0.85C. 0.88D. 0.978.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 C )。
A.近似密度 B.堆积密度 C.表观密度 D.密度9.两种表观密度相同的散粒材料,按同样的方法测得他们的堆积密度,则堆积密度大的材料与堆积密度小的材料相比,其空隙率怎样?( B )A.大B.小C.相同D.哪个大不能确定10.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 B )。
A.近似密度 B.堆积密度 C.表观密度 D.密度11.同一种砂的密度、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的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哪个?( B )A.密度>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B.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C.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密度D.堆积密度>密度>表观密度12.含水率为5%的砂220K g,将其干燥后的质量是多少K g?( B )A.209 B. 209.52 C. 210 D.21213.干燥的碎石试样,质量为m,将其浸在玻璃容器里,用排水法求出其体积为V,则m/V 的结果是碎石的何种密度?( A )A.近似密度 B.密度 C.表观密度 D.堆积密度14.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且增多的均是闭口独立孔隙时,材料的导热性将( C )。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和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一.填空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吸水性, 抗冻性,导热性,强度。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耐软水能力,干缩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容的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为和.5。
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抗冻性。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和。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增大.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克,干砂克.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硬化后体积。
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大气稳定性。
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12.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强度.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
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或表示.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和.17.据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及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1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
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的危害。
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和。
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
25.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取值。
26.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27.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
28.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
29.在沥青中掺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的黏结性、耐热性和。
30.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主要有矿质材料、树脂和。
二。
判断1.塑料的刚度小,因此不宜作结构材料使用。
…………………………………………( )2。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第1章材料的性能1.何谓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何谓工艺性能?材料的工艺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为什么机械零件设计大多以屈服强度为设计依据?4.写出下列力学性能符号所代表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
A K、ψ、δ、σ0.2、σs、σb、σe、HRC、HV、σ-1、HBS、E。
5.某金属材料的拉伸试样l0 =100mm,d0=10mm。
拉伸到产生0.2%塑性变形时作用力(载荷) F0.2=6.5×103 N;F b=8.5×103 N。
拉断后标距长为l l =120mm,断口处最小直径为d l =6.4mm,试求该材料的σ0.2、σb 、δ、ψ 。
6. 试比较布氏、洛氏、维氏硬度的特点,指出各自最适用的范围。
下列几种工件的硬度该用哪种硬度法测量:锉刀、灰铸铁毛坯件、硬质合金刀片、表面有很薄的硬化层的工件。
7. 根据GB700—88《碳素结构钢》的规定,牌号为Q235钢的力学性能应达到:σs≥235MPa,σb≥375Mpa,δ5≥26%,ψ≥50%。
现对进厂的一批Q235钢材采用d0=10mm 的标准短试样〔试样的标距等于5倍直径〕进行拉伸试验,测得的试验数据是Fs=20kN,F b=32kN,断后标距长l1 =65mm,d1=6.3mm。
.试问这批钢材合格否?第2章材料的结构1.解释下列名词:晶格、晶胞、晶粒、晶界、亚晶界、晶面、晶向、晶格常数、合金、相、显微组织、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固溶强化、组元。
2.金属的常见晶格有哪三种?说出名称并画图示之。
3*.在面心立方晶格中,指出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和晶向;试画出图形。
并计算其晶面和晶向的最大原子密度。
4.为什么单晶体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的金属通常没有各向异性?5.什么叫晶体缺陷?晶体中可能有哪些晶体缺陷?它们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 6.固态合金中固溶体相有哪两种?化合物相有哪三种?它们的力学性能有何特点?7.固溶体的固溶度取决于哪些因素?第3章材料的凝固1.解释名词:过冷现象、过冷度、平衡状态、相图、匀晶转变、共晶转变、枝晶偏析、变质处理2.试述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试题答案一、(15分)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过冷度2.正火3.奥氏体4.热加工5.调质处理答案:1.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2.正火—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 cm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3.奥氏体—碳固溶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用γ或A表示。
4.热加工—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塑性变形。
5.调质处理—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
对于上述名词解释,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考虑其对概念或名词含义理解程度酌情给分。
二、利用铁碳相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写出Fe-Fe3C相图上①-⑥区的组织组成物,标明A,E,C,S,P,K各点的含碳量。
①区:___F+P_____ ②区:_____P___③区: P+Fe3CⅡ__④区:P+ Fe3CⅡ+L d`⑤区:_ L d`____⑥区:_Fe3CⅠ+L d`A点:______0_____ E点:___2.14%___ C点:___4.3%__S点:_____0.8%___ P点:___0.02%__ K点:__6.69%_(2)计算室温下含碳0.6%的钢中珠光体和铁素体各占多少?(3)说明含碳量1.0%的钢比含碳量为0.5%的钢的硬度高。
答:(1) 空格中斜体部分为答案。
(6分,每空格0.5分)(2)(5分)由杠杆定律得:室温下含碳0.6%的钢中珠光体为:(0.6-0.02)/(0.8-0.02)*100%=74.4%室温下含碳0.6%的钢中铁素体为:100%-74.4%=25.6%(3)含碳量1.0%的钢中含有硬度高的渗碳体,而含碳量为0.5%的含有较硬度较低的铁素体,故含碳量1.0%的钢比含碳量为0.5%的钢的硬度高。
(4分)三、简答(24分)(每小题4分)1.在铸造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获得细晶粒组织?2.说明实际金属晶体缺陷种类及特征。
3.石墨的形态对铸铁都有哪些影响?4.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哪些?5.什么是铝合金的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结晶:液态金属由液态向固态转变的过程。
2.滑移:晶体中产生原子层与原子层之间的相对位移。
3.马氏体:一种含碳过饱和的α固溶体。
4.等温淬火:将奥氏体化后的工件淬入小于上贝氏体转变温度的盐浴中(一般在下贝氏体转变温度范围内等温)较长时间保温使其获得贝氏体组织,然后再空冷的淬火工艺。
5.热加工:金属材料在高温下进行塑性变形时,其加工硬化作用能被变形过程中所发生的动态软化过程如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等所抵消,从而获得近乎稳定的流变应力。
这种塑性变形就是热加工。
或者凡是加工温度大于金属再结晶温度的金属塑性加工,都称为热加工。
6.临界冷却速度:保证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不发生分解而全部过冷到马氏体区的最小冷却速度。
7.同素异构转变:金属的晶体结构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8.淬透性:指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它是钢材本身固有的一个属性。
9.断裂韧性: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就是断裂韧性。
10.晶界:晶粒与晶粒之间的交界面,就是晶界。
11.枝晶偏析:在一个晶粒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就称为晶内偏析,又叫枝晶偏析或微观偏析。
12.奥氏体:是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它又叫A或γ固溶体。
13.退火:将金属及其合金加热、保温和加热炉内缓慢冷却,使其组织结构达到或接近达到平衡状态的热处理工艺就称为退火。
14.回火:是将淬火后的工件再重新加热到A1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然后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16.再结晶:是指经冷塑性变形的金属在加热时,通过再结晶晶核的形成及其随后的长大、最终形成无畸变的新的晶粒的过程。
17.时效:淬火后的铝合金随时间延长而发生强化的现象就是时效强化或时效硬化。
二、填空题1.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C曲线的位置越(右),临界冷却速度越(小或低)。
2.典型铸锭结构的三个晶区分别为(表面细晶粒层)、(柱状晶粒层)和(中心粗大等轴晶粒层)。
3.物质在固态下晶体结构随温度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复习思考题一工程材料(机制11)

复习一(工程材料部分)一、基本概念晶体、非晶体、晶格、晶胞、晶面、晶向、单晶体、多晶体、晶粒、晶界、结晶、同素异晶转变(重结晶)、过冷度、变质处理(孕育处理)、组元、.相、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固溶强化、相图、共晶反应、共析反应、热脆、冷脆、钢的热处理、化学热处理、索氏体、屈氏体(托氏体)、贝氏体、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淬透性、淬硬性、过冷奥氏体A’、残余奥氏体A"、回火稳定性、二次硬化、回火脆性、红硬性、石墨化、球化处理、石墨化退火、固溶处理、时效强化。
二、基本知识点1.评定材料机械性能的常用指标、表示符号和物理意义2.单晶体与多晶体的区别3.金属中常见的三种晶格类型4.结晶的必要条件:5.结晶的基本规律6.晶粒大小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及细化晶粒的主要方法7.合金相结构的主要特性:(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8.铁碳合金基本组织的概念、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特征9.铁碳合金相图中特性点的物理意义、温度、含碳量10.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特性线的物理意义11.铁碳合金各相区的组织12.铁碳合金的分类13.碳的含量与铁碳合金力学性能间的关系14.钢的结晶过程及组织转变(能用冷却曲线分析)15.共晶、共析反应式16.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钢的奥氏体化即奥氏体的形成过程)17.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等温转变曲线的含义)18.常用热处理工艺的概念、目的、加热温度范围、冷却方式、热处理后组织和应用19.钢的分类、牌号、性能、热处理特点及其使用范围;20.常用铸铁的种类、牌号、生产特点、组织、性能及使用范围21.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铜合金、铝合金)的分类、牌号(代号)、性能及用途。
三、复习思考题1.金属的常见晶格类型有哪几种?它们的晶体结构有哪些差异?2.简述液态金属的结晶条件和结晶过程的基本规律。
怎么理解结晶与同素异晶转变?3.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怎样产生的?实际晶体为何各向同性?4.什么叫固溶强化?固溶强化是怎样形成的?5.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如何细化晶粒?6.下列情况是否有相变?①液态金属凝固;②同素异晶转变;③晶粒粗细变化。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全)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全)《机械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陈永泰第一章材料的性能1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存有哪些?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及疲劳强度。
2详述低碳钢的形变-快速反应曲线(分成几个阶段,各特征点则表示什么含义)。
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塑性变形阶段,颈变小阶段。
(画图)第二章材料的结构1体心立方晶格的墨排面和YCl方向各存有那些?面心立方晶格呢?{110},<111>;{111},<110>2与理想的晶体相比较,实际晶体在结构上有何特征?①多晶体结构;②具备晶体缺陷。
3为何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越好?金属的晶粒越细,晶界的总面积越大,势能制约越多,必须协同的具备相同李昭道的晶粒越多,金属塑性变形的抗力越高,从而引致金属强度和硬度越高。
金属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晶粒数目越多,同时参与变形的晶粒数目也越多,变形越均匀,推迟了裂纹的形成和扩展,使得在断裂前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在强度和硬度同时增加的情况下,金属在断裂前消耗的功增大,因而其韧性也较好,因此,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4名词解释:二者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固溶加强云气加强二者: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成分存有界面分离的光滑组成部分。
固溶体:合金中,其晶体结构与共同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相称作固溶体。
金属化合物:合金中,其晶体结构与共同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均不相同的固相称作金属化合物。
固溶强化:随溶质质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云气加强:即为结晶加强。
若合金中的第二相以细小云气的微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上,则可以明显提升合金的强度,称作云气加强。
5固态合金中的相分为几类?它们是如何定义的?(提示:晶格类型)1固溶体:合金中,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金属化合物:合金中,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均不相同的固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doc

⼟⽊⼯程材料复习思考题.doc⼟⽊⼯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1.密度是材料在⽇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X )2.材料孔隙率提⾼,则密度降低,表观密度也降低。
( X )3.软化系数越⼩的材料,其耐⽔性能越好。
(X )4.⼤尺⼨试件的强度测定值较⼩尺⼨试件偏⼤。
(X )5.⽯灰“陈伏”,是为了降低⽯灰熟化时的发热量。
(X )6.建筑⽯膏可⽤于潮湿部位,但不能⽤于⽔中。
(X )7.⽣产普通硅酸盐⽔泥时掺⼊⽯膏的bl的是为了提⾼⽔泥的强度。
X8.硅酸盐⽔泥中C2S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C3S正好相反。
(V )9.硅酸盐⽔泥熟料中C3A的强度最⾼,放热量最多。
(X)10.标准稠度⽤⽔量是⽔泥的主要技术指标之⼀。
( X )11.⽔泥安定性不合格可以降级使⽤。
(X )12.硅酸盐⽔泥中含氧化钙、氧化镁和过多的硫酸盐,都会造成⽔泥体积安定性不良。
(X )13.决定⽔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熟料矿物组成及含量、⽔泥的细度⽽与加⽔量(即W/C)⽆关。
(X )14.⽔泥⽔化过程中产⽣有Ca(OH)和C3AH6⽔化物,它们是引起⽔泥⽯腐蚀的主要内在原因。
(V )215.由于⽕⼭灰的耐热性差,所以不宜⽤于蒸⽓养护。
()16.配制⾼强混凝⼟应优先选⽤⽕⼭灰⽔泥。
()17.⽔泥是⽔硬性胶凝材料,因此只能在⽔中凝结硬化产⽣强度。
(4)18.抗渗要求⾼的⼯程,可以选⽤普通⽔泥或矿渣⽔泥。
(X )19.两种砂⼦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也⼀定相同。
()20.选⽤税粗⾻料时,应在满⾜施⼯要求的前提下,粒径愈⼤愈好。
()21.於⽤砂的细度模数越⼤,则该砂的级配越好。
()22.细⾻料级配的好坏,主要是根据细度模数判断的,中砂级配较好。
()23.级配好的⾻料,其空隙率⼩,⽐表⾯⼤。
()24.相同神类的材料,其孔隙率越⼤,强度越⾼。
()25.砂率是指砂⼦占於总重量的⽐率()26.对於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作⽤的是单位⽤⽔量的多少。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题 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章 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 宏观,细观,微观2. 51.53. 小,大4. 最大冻融循环次数5. 软化系数,0.85二、选择题1. B ;2. A ;3. D ;4. C ;5. B ;6. D三、简答题1.答:当某种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下表内其他性质如何变化?(用符号表示:↑增大、↓下降、─不变、?不定)2. 答: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达到破坏荷载时的变形值很小,破坏时有突发性;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可高达数倍甚至数十倍;承受冲击或震动荷载的能力很差,适宜承受静压力,用于受压部位。
韧性材料——在冲击或震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同时产生较大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大,破坏前有明显预兆;抗拉强度接近或高于抗压强度。
适合承受拉力或动载,对于承受冲击荷载和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具有较高的韧性。
3. 答: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对保证工程结构长期处于正常使用的状态,减少维护费用,延长使用年限、节约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的耐久性与其抗渗性有直接关系,改善抗渗性的措施均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耐久性。
如生产制备材料时,尽量增大其密实度,提高强度;改善内部孔隙结构,减少连通性孔隙;做好防水措施,对于亲水性材料,表面用憎水材料覆盖或涂层等。
四、计算题1.解:填充1m 3卵石需用砂子的体积大小等于卵石的孔隙体积。
//001550(1)100%(1)100%41.5%2650g P ρρ=-⨯=-⨯= /31.0*0.415s g V P m ==2.一块烧结普通砖的外形尺寸为240mm ⨯115mm ⨯53mm ,吸水饱和后重2940g ,烘干至恒重为2580g 。
将该砖磨细并烘干后取50g ,用李氏瓶测得其体积为18.58 cm 3。
试求该砖的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质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
解:砖的密度:350 2.69/18.58m g cm V ρ=== 砖的表观密度:3002580 1.76/2411.5 5.3m g cm V ρ===⨯⨯ 砖的孔隙率:0 1.76(1)100%(1)100%34.6%2.69P ρρ=-⨯=-⨯= 砖的质量吸水率:129402580100%100%14.0%2580m m m w m --=⨯=⨯= 砖的开口孔隙率:360100%24.6%2411.5 5.3k v P w ==⨯=⨯⨯ 砖的闭口孔隙率:34.6%24.6%10.0%b k P P P =-=-=3. 解:① 甲材料的孔隙率:0 1.4(1)100%(1)100%48.1%2.7P ρρ=-⨯=-⨯= 体积吸水率: 0140017%23.8%1000V m w W W ρρ==⨯=② 设乙材料的总体积为1m 3,则吸收水的体积为0.462m 3。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复习第一章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名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
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
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则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位错。
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晶界和亚晶界。
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
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Pb 、Cr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α-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γ-Fe 、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3.实际晶体中的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如果金属中无晶体缺陷时,通过理论计算具有极高的强度,随着晶体中缺陷的增加,金属的强度迅速下降,当缺陷增加到一定值后,金属的强度又随晶体缺陷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无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都会造成晶格崎变,从而使晶体强度增加。
同时晶体缺陷的存在还会增加金属的电阻,降低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4.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答:因为单晶体内各个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间结合力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由很多个单晶体所组成,它在各个方向上的力相互抵消平衡,因而表现各向同性。
工程材料习题2

第3章钢的热处理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画出T8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说明C曲线中各线的意义,并指出影响C曲线的主要因素。
为了获得以下组织,应用什么冷却方式?并在等温转变曲线上标出冷却曲线。
(1)索氏体(2)托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3)全部下贝氏体(4)马氏体+残余奥氏体(5)托氏体+马氏体+下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答:(1)画出T8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说明C曲线中各线的意义。
图T8钢等温转变曲线及冷却曲线P线:冷却至线A1~650℃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冷至室温时得到珠光体组织。
S线:冷却至650~600℃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冷至室温时得到索光体组织。
T线:冷却至600~550℃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冷至室温时得到托氏体组织。
B上线:冷却至600~350℃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冷至室温时得到上贝氏体组织。
B下线:冷却至350℃~Ms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得冷至室温时到下贝氏体组织。
M+T线:以大于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并小于获得珠光体组织的最大冷却速度连续冷却,获得屈氏体+马氏体。
M+ A’线: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以大于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
(2)指出影响C曲线的主要因素。
为了获得以下组织,应用什么冷却方式?答:影响C曲线的主要因素有,1、碳的质量分数,亚共析钢的C曲线随碳的质量分数增加向右移,过共析钢向左移。
2、合金元素,除钴外,所有的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均能增大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
其中一些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铬、钼、钨、钒等),不仅使C曲线右移,而且还使C曲线形状发生改变。
3、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奥氏体成分越均匀,晶粒也越粗大,晶界面积越少,可使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提高,C曲线右移。
为了获得相应的组织,采用等温转变冷却方式。
2、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残余奥氏体三者之间有何区别?答:奥氏体: 碳在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思考题

第1章绪论思考题1.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解:制备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能与应用、材料的设计与应用2.材料科学与工程定义解:关于材料组成、结构、制备工艺与其性能及使用过程间相互关系的知识开发及应用的科学。
3.按材料特性,材料分为哪几类?金属通常分哪两大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分哪四大类?高分子材料按使用性质哪几类?解:按材料特性,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三类。
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分为:混泥土(水泥)、玻璃、砖及耐火材料、陶瓷四大类。
高分子材料按使用性能分为:塑料、橡胶、纤维、粘合剂、涂料等类。
4.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性解:①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a.金属键;b.常温下固体,熔点较高;c.金属不透明,具有光泽;d.纯金属范性大、展性、延性大;e.强度较高;f.导热性、导电性好;g.多数金属在空气中易氧化。
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a.离子键、共价键及其混合键;b.硬而脆;c.熔点高、耐高温,抗氧化;d.导热性和导电性差;e.耐化学腐蚀性好;f.耐磨损;g.成型方式:粉末制坯、烧结成型。
③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性:a.共价键,部分范德华键;b.分子量大,无明显熔点,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粘流温度(Tf );c.力学状态有三态: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d.质量轻,比重小;e.绝缘性好;f.优越的化学稳定性;g.成型方法较多。
第2章物质结构基础 Structure of Matter思考题1. 原子中一个电子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可用哪四个量子数来决定?解: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 l、自旋量子数m s2.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应遵循哪些原则?解: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3.配位数及其影响配位数的因素解:配位数:一个原子周围具有的第一邻近原子(离子)数。
影响因素:①共价键数;②原子的有效堆积(离子和金属键合)。
工程材料与成形工艺基础 课件说明 各章思考题及思考题答案_OK

• 答:参見教材P33。
• 4-12.什么是回火?回火工艺的分类、目的、组织与应用是什么?
• 答:参見教材P27。
• 4-13. 什么叫调质处理?调质处理获得什么组织?
• 答:参見教材P34。
• 4-14. 什么叫表面热处理?常用的表面热处理有哪些?
• 答:参見教材P34。
• 4-15.什么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目的是什么?有哪些特点?用于什么场合?
《工程材料与成形工艺基础》 课件
课件主编:赵海霞 付平 技术支持:张丽敏 主 审:孟庆东
化学工业出版社
1
《工程材料与成形工艺基础》
• 开本:16开 • 定价:28.00元 • 2008年9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 编辑联系方式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机械电气分社 王清颢(hao) 地址:北京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胜(各章学习指导;试题庫)。 另外,张丽敏、滕腾也参加了课件中部分图、表的校正,汇总等工作。 课件由孟庆东教授审阅。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各位编者所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参阅、借用了许多
同类课件的资料,在此一一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企望电子课件能对采用此教材的师生的教与学有所邦助。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加之时间
的目的及适用范围。
• 10.表面热处理的概念。
15
思考题与习题
• 4-1.什么是热处理?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 答:参見教材P27。 • 4-2.马氏体与贝氏体转变有哪些异同点? • 答:参見教材P31。 • 4-3.试述影响C曲线形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 • 答:参見教材P30。 • 4-4.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什么?说明马氏体具有高硬度的原因。 • 答:参見教材P31-32。 • 4-5.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的组织和性能有什么区别? • 答:参見教材P30-32。 • 4-6.什么是残余奥氏体?它会引起什么问题? • 答:参見教材P27。 • 4-7.什么是退火热处理?常用的退火分为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 答:参見教材P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刃型位错,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变质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各属何种晶体结构?3.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响?4.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5.在铸造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晶粒大小?在生产中如何应用变质处理?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加工硬化、回复、再结晶、热加工、冷加工。
2.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什么?加工硬化在金属加工中有什么利弊?3.划分冷加工和热加工的主要条件是什么?4.与冷加工比较,热加工给金属件带来的益处有哪些?5.为什么细晶粒钢强度高,塑性,韧性也好?6.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组织和性能发生什么变化?7.分析加工硬化对金属材料的强化作用?8.在制造齿轮时,有时采用喷丸法(即将金属丸喷射到零件表面上)使齿面得以强化。
试分析强化原因。
合金的结构与二元状态图1.解释下列名词:合金,组元,相,相图;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机械混合物;枝晶偏析,比重偏析;固溶强化,弥散强化。
2.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1)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2)相组成物与组织组成物;3.下列元素在α-Fe 中形成哪几种固溶体?Si、C、N、Cr、Mn4.试述固溶强化、加工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原理,并说明三者的区别.5.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什么主要差别?6. 何谓共晶反应、包晶反应和共析反应?试比较这三种反应的异同点. 7.二元合金相图表达了合金的哪些关系?8.在二元合金相图中应用杠杆定律可以计算什么?9. 已知A(熔点 600℃)与B(500℃) 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 300℃时A溶于 B的最大溶解度为 30% ,室温时为10%,但B不溶于A;在 300℃时,含 40% B 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
现要求:1)作出A-B 合金相图;2)分析 20% A,45%A,80%A 等合金的结晶过程,并确定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的相对量。
10.有形状、尺寸相同的两个 Cu-Ni 合金铸件,一个含 90% Ni ,另一个含 50% Ni,铸后自然冷却,问哪个铸件的偏析较严重?铁碳合金1.何谓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2.为什么γ-Fe 和α- Fe 的比容不同?一块质量一定的铁发生(γ-Fe →α-Fe )转变时,其体积如何变化?C),珠光体(P),莱氏体(Ld)?3.何谓铁素体(F),奥氏体(A),渗碳体(Fe3它们的结构、组织形态、性能等各有何特点?4.Fe-FeC合金相图有何作用?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又有何局限性?3C 相图,指出图中 S 、C 、E 、P、N 、G 及 GS 、SE 、PQ 、PSK5.画出 Fe-Fe3各点、线的意义,并标出各相区的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
C 相图中三个基本反应:包晶反应,共晶反应及共析反应,写出反应6.简述 Fe-Fe3式,标出含碳量及温度。
7.何谓碳素钢?何谓白口铁?两者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有何差别?8.亚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组织有何特点和异同点。
9.分析含碳量分别为 0.20% 、 0.60% 、 0.80% 、 1.0% 的铁碳合金从液态缓冷至室温时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组织.10.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1)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与共析渗碳体;2)热脆与冷脆。
C 相图,计算:11.根据 Fe-Fe31)室温下,含碳 0.6% 的钢中珠光体和铁素体各占多少;2)室温下,含碳 1.2% 的钢中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各占多少;3)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
12.某工厂仓库积压了许多碳钢(退火状态),由于钢材混杂,不知道钢的化学成分,现找出其中一根,经金相分析后,发现其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其中铁素体占 80% ,问此钢材的含碳量大约是多少?13.对某退火碳素钢进行金相分析,其组织的相组成物为铁素体+渗碳体(粒状),其中渗碳体占 18% ,问此碳钢的含碳量大约是多少?14.对某退火碳素钢进行金相分析,其组织为珠光体+渗碳体(网状),其中珠光体占 93% ,问此碳钢的含碳量大约为多少?15.计算Fe-1.4%C合金在700℃下各个相及其组分数量和成分。
16.根据 Fe-FeC 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31)含碳量为 1.0% 的钢比含碳量为 0.5% 的钢硬度高;2)在室温下,含碳 0.8% 的钢其强度比含碳 1.2% 的钢高;3)在 1100℃,含碳 0.4% 的钢能进行锻造,含碳 4.0% 的生铁不能锻造;4)绑轧物件一般用铁丝(镀锌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却用钢丝绳(用 60 、65 、 70 、 75 等钢制成);5)钳工锯 T8 , T10,T12 等钢料时比锯 10,20 钢费力,锯条容易磨钝;6)钢适宜于通过压力加工成形,而铸铁适宜于通过铸造成形。
17.钢中常存杂质有哪些?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18.试述碳钢的分类及牌号的表示方法。
19.低碳钢、中碳钢及高碳钢是如何根据含碳量划分的?分别举例说明他们的用途?20.下列零件或工具用何种碳钢制造:手锯锯条、普通螺钉、车床主轴。
21.指出下列各种钢的类别、符号、数字的含义、主要特点及用途:Q235-AF、Q235-C、Q195-B、Q255-D、40、45、08、20、20R、20G、T8、T10A、T12A钢的热处理1.何谓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操作有哪些基本类型?试说明热处理同其它工艺过程的关系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2.解释下列名词:1)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本质晶粒度;2)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贝氏体、马氏体;3)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残余奥氏体;4)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冷处理、时效处理(尺寸稳定处理);),淬透性,淬硬性;5)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k6)再结晶、重结晶;7)调质处理、变质处理。
3.珠光体类型组织有哪几种?它们在形成条件、组织形态和性能方面有何特点?4.贝氏体类型组织有哪几种?它们在形成条件、组织形态和性能方面有何特点?5.马氏体组织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在形成条件、晶体结构、组织形态、性能有何特点?马氏体的硬度与含碳量关系如何?6.为什么要对钢件进行热处理?7.试比较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与连续转变曲线的异同点。
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它与钢的淬透性有何关系?8.淬火临界冷却速度 Vk9.将¢5mm的T8钢加热至760℃并保温足够时间,问采用什么样的冷却工艺可得到如下组织: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下贝氏体,屈氏体+马氏体,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在C曲线上描出工艺曲线示意图。
10.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1)经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2)ZG35的铸造齿轮3)锻造过热后的60钢锻坯;4)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钢坯;11.指出下列零件的锻造毛坯进行正火的主要目的及正火后的显微组织:(1)20钢齿轮(2)45钢小轴(3)T12钢锉刀12.一批45钢试样(尺寸Φ15*10mm),因其组织、晶粒大小不均匀,需采用退火处理。
拟采用以下几种退火工艺;(1)缓慢加热至70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2)缓慢加热至84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3)缓慢加热至110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问上述三种工艺各得到何种组织?若要得到大小均匀的细小晶粒,选何种工艺最合适?13. 淬火的目的是什么?亚共析碳钢及过共析碳钢淬火加热温度应如何选择?试从获得的组织及性能等方面加以说明。
14.说明45钢试样(Φ10mm)经下列温度加热、保温并在水中冷却得到的室温组织:700℃,760℃,840℃,1100℃。
15.有两个含碳量为1.2%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并保温相同时的冷却速度至室温。
试问:间,使之达到平衡状态,然后以大于VK(1)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晶粒较粗大?(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含碳量较多?(3)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4)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未溶碳化物较少?(5)你认为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合适?为什么?16.指出下列工件的淬火及回火温度,并说明其回火后获得的组织和大致的硬度:(1)45钢小轴(要求综合机械性能);(2)60钢弹簧;(3)T12钢锉刀。
17.淬透性与淬硬层深度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影响钢淬透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钢制零件淬硬层深度的因素有哪些?18.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回火操作有哪几种?指出各种回火操作得到的组织、性能及其应用范围。
19.指出下列组织的主要区别:(1)索氏体与回火索氏体;(2)屈氏体与回火屈氏体;(3)马氏体与回火马氏体。
20.试述一般渗碳件的工艺路线,并说明其技术条件的标注方法。
21.确定下列零件的选材、热处理方法,并编写简明的工艺路线(各零件均选用锻造毛坯,并且钢材具有足够的淬透性):(1)机床齿轮,工作条件:转速中等,载荷不大,工作平稳,无强烈冲击,性能指标——心部HBS220~250,齿面硬度≥HRC52(2)载重汽车变速箱齿轮,工作条件:受力较大,受冲击频繁。
性能指标:耐磨性、疲劳强度、心部强度、冲击韧性等均要求比机床齿轮高(σb>1000MPa,aK≥50J ,齿面硬度≥HRC55(3)普通车床(轻载)主轴,承受载荷与转速均不高,要求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4)175A型农用柴油机曲轴,工作要求:功率和承受载荷不大;轴颈部要有较高硬度及耐磨,σb>750MPa,整体硬度240~260HBS,轴颈表面硬度≥ (HRC55) 22.某型号柴油机的凸轮轴,要求凸轮表面有高的硬度(HRC>50),而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Ak>40J),原采用45钢调质处理再在凸轮表面进行高频淬火,最后低温回火,现因工厂库存的45钢已用完,只剩15钢,拟用15钢代替。
试说明:(1)原45钢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2)改用15钢后,应按原热处理工序进行能否满足性能要求?为什么?(3)改用15钢后,为达到所要求的性能,在心部强度足够的前提下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合金钢、铸铁与零件失效分析1.为什么比较重要的大截面的结构零件如重型运输机械和矿山机器的轴类,大型发电机转子等都必须用合金钢制造?与碳钢比较,合金钢有何优缺点?2.解释下列现象:(1)在相同含碳量情况下,除了含Ni和Mn的合金钢外,大多数合金钢的热处理加热温度都比碳钢高;(2)含碳量≥0.40%、含铬12%的铬钢属于过共析钢,而含碳1.5%、含铬12%的钢属于莱氏体钢;(3)高速钢在热锻或热轧后,经空冷获得马氏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