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多识的才子(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博学多识的才子(上)]的字幕:
∙段落(1):上集讲了先秦君子对“乐”的崇尚,以及“乐”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本集要讲的是先秦君子的博学多识,其中以子产和关射夫为代表。大家好,下面我们讲第二章第四节博学多识的才子,先秦君子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还表现在他们的博学多识上。
∙段落(2):《礼记·学记》说:君子想要教化人民,移风易俗,就一定要通过学习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不经过琢磨,就不能成为器物,
∙段落(3):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所以古代的王者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学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话说出了贵族教育的主要目的。周代还是学在官府的时代,普通的百姓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机会。
∙段落(4):因此,当时具有文化知识的人,主要也都是那些贵族。一先秦贵族的学习经历据周礼介绍,当时的贵族子弟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小学7年,大学9年或者更长。小学主要学习识字和一些规矩礼节,大学则要学习更高深的知识和从政的本领。关于大学教育,《学记》介绍说:
∙段落(5):“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礼记·学记》
∙段落(6):翻译一下大体的意思是这样:一年学会断句读书了解书中
道理的能力,三年学会敬业乐群的本领,五年能博学亲师,七年能讲学论友,这就叫小成。九年能触类旁通,遇事不惑,不违大道,
∙段落(7):这就叫大成。达到大成的境界,然后才能化民易俗,使近者心悦诚服,使远者怀义向往,这就是大学之道。那么经过学习之后,能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
∙段落(8):第一,博物君子。正因为贵族从小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当中有许多人都是博学多识的人。《左传》、《国语》这两部书,对这种人才特别看重,也记载了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品味。二学识渊博的子产在春秋贵族大夫当中,郑国的子产是个杰出的人物。
∙段落(9):他治国有方,外交得力,当政期间,郑国最为安稳。同时,他也是个博学多识的才子,熟知各种文献典故,史事传闻。对一些疑难现象,别人不知道他却能娓娓道来,
∙段落(10):在春秋各国当中享有盛誉。例如,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的时候,晋平公有病,郑简公派子产出使到晋国去慰问晋平公。晋国的大夫叔向就问子产说:“我们国君有病,卜人占卦说是实沈、台骀在作祟,
∙段落(11):太史也不知道实沈、台骀是什么神,请问您知道吗?”子产就说:“往昔高辛氏有两个儿子,老大叫阏伯,老二叫实沈,住在旷林这个地方,兄弟不和,天天打仗,互相征讨。帝尧不高兴,就把阏伯发配到商丘,
∙段落(12):让他主祀辰星。后来这个地方封给了商人的先祖是相土,
所以辰星实为商星。发配实沈到大夏,主祀参星。后来这个地方又封给了唐人,臣服于夏、商两世,其后世就叫唐叔虞。当武王后妃邑姜怀孕唐叔虞的时候,梦见上帝就对她说:“我给你的儿子起名叫虞,∙段落(13):将要把唐这块地方封给他,让他属于参星,繁育他的后代。”等到唐叔虞出世的时候,他的手纹上果然就写着一个“虞”字,于是就给他起了这个名字。到了成王的时候灭了原来的唐国,
∙段落(14):就把这个地方封给了唐叔虞了,所以参星又是晋星。由此看来,实沈就是参星之神。往昔少昊金天氏有个后代叫做昧,做水官之长,生了两个儿子叫允格和台骀,台骀能继承父业,疏通汾水和洮水,堵住了大泽,定居在太原,
∙段落(15):帝颛顼嘉许他的功业,就把他封在了汾川,沈、姒、蓐、黄,这四个国家都是他的后代。现在晋国占了汾地把这四个国给灭了。由此看来,台骀就是汾水之神了。除了这二者之外,那么其他的神都和晋君是毫不相干。
∙段落(16):山川之神,每逢发生水旱疠疫之灾的时候就要祭祀。日月星辰之神,每逢发生霜雪风雨之灾的时候也要祭祀。可是对晋君来说,他的生活也不过是些出入饮食哀乐之事,与水旱风霜之灾不相干,山川星辰之神为什么还要作祟呢?
∙段落(17):我听说,君子有四时:早晨听政,白天访问,晚上总结,夜里安身。这就叫四时。这样有规则地宣散血气,使它不至于壅闭停滞,身体消瘦,他的身体就会健康。
∙段落(18):一个人如果其心不明,就会使百事杂乱,失去节奏。现
在君主的气滞壅塞,就生出病来了。
∙段落(19):我还听说:君主的御嫔不能有同姓的,否则就会生殖不旺。同姓不婚,因为同姓没有优势互补,
∙段落(20):就会生出疾病。所以君子是很讨厌这种事的。我们现在说同姓不婚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在同姓之间的遗传基因,是不能再重新的结合,没有发挥它们的优势互补。古人虽然不能用“优势互补”这样的词来说,但是他们也已经认识到,同姓结婚会生殖不旺,就会生出疾病。那么子产是这样认识的,他接着说
∙段落(21):所以君子是很讨厌这种事的。史书上不也说吗:“买妾要是不知道姓什么,就一定要占卜。可见古人对此二者都是很慎重的。男女同姓不婚,这是礼制中的大事。
∙段落(22):现在晋君的内部宫妃当中有四个和他同姓的,是不是有这回事啊?若是由这两者引起的,这个病就不能治了。四个同姓的嫔妃去掉还行,否则就一定会生病。”这叔向听说之后是大为赞叹,他就对子产说:“你说得太好了!这些历史传说和知识道理
∙段落(23):我真是都没有听说过。但是你说得都对。”晋平公听了子产的话之后也说:“子产真是一个博物君子呀!”于是就给了他丰厚的赏赐。子产的这段话说得非常有意味。前面先说历史,指出实沈、台骀二神的来历,说得头头是道,让晋国的大夫叔向
∙段落(24):听了之后都感到新奇。后面则猜测分析晋君之所以生病的原因,可能其病根并不在实沈、台骀二神,而在于晋君自己的生活不节制,后宫中有同姓妃嫔所致,这个猜测不但入情入理,也正好言
中了。可见子产真是学识渊博,见解不凡。
∙段落(25):三博学多才的观射夫再举一个例子,在《国语·楚语下》。说有一天,楚昭王问楚国的大夫观射夫说:“我看见《周书·吕刑》上说,
∙段落(26):是重和黎这两个神分管天地,隔绝了互相间的往来,这是怎么回事?要是重、黎不隔绝天地的话,人是不是就可以登天了呢?”观射夫解释说,不是这个意思。在往古的时候民和神不交往杂居。百姓中的那些够聪明多智,对神恭敬的人,
∙段落(27):通过巫和觋的中介沟通,男的巫叫做觋,女的巫叫做巫,神明就会给他降福。到了少昊氏衰落,九黎作乱,民神的这种关系就乱了。人人都祭祀,家家都有巫,不修德行,祈福于神,神也就不能降福了。等到颛顼继承了帝位之后,
∙段落(28):于是就命南正重司天来管神,命火正黎司地来管民,恢复了旧常,这就叫绝地天通。以后,三苗继承九黎之乱,尧继续培养重和黎的后代,使他们继承旧业。到了夏、商两代,重、黎的后代仍然
∙段落(29):分管天地的祭祀和沟通。到了周代,程伯、休父就是他们的后代。周宣王的时候,他们失去了原来的官职,变成了司马氏。为了尊崇其祖,取威于民,他们就说,重管上天,黎管下地。天和地什么时候相通过呢?从这段话可以见出,楚虽然在春秋时代
∙段落(30):还被人称之为一个“南蛮之邦”,但是仍然学习周代的文化经典。而观射父不但熟悉这些经典,而且还通晓上古的文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