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学原理和研究
中药学本科毕业论文 复方莪术油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复方莪术油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二级学院中药学院专业中药学(中药分析鉴定方向)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摘要.................................................................. Ⅰ-Ⅱ1 前言 (1)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莪术鉴别与检查 (4)3.2 莪术油的制备及优化 (4)3.3 复方精油抗菌实验方法 (6)3.4 复方莪术油的质量评价 (9)4 实验结果 (10)4.1 莪术鉴别和检查结果 (10)4.2 莪术油的制备及优化结果 (11)4.3 抑菌试验结果 (13)4.4 复方莪术油的质量评价结果 (17)5 实验结论 (18)6 实验讨论 (19)6.1 莪术油的制备及优化 (19)6.2 抑菌实验 (19)参考文献 (20)综述 (22)致谢 (26)复方莪术油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摘要:目的探索提取莪术油的工艺流程并优化莪术油的提取率,以及对莪术油和其他精油复方配比后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制备莪术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粒径大小、料液比、提取温度这三种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通过滤纸片扩散法——抑菌圈试验探究莪术油与其他固定比例的精油混合配比后的抗菌作用。
结果当粉末过30目筛,料液比为1:8,提取温度为110°C时,广西莪术的提取率最佳;复方莪术油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且在混合精油中当莪术油含量为10%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曲霉菌的抗菌作用最佳。
结论此配方的复方莪术油具有抗菌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消肿止痒的作用。
关键词:莪术油;复方精油;工艺流程;抗菌作用IPreliminary Study on Antibacterial Effect ofCompound Curcuma Oil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extraction of zedoary oil and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rate of zedoary oil, and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ntibacterial action of zedoary oil and other essential oil compounds. Method Zedoary oil was prepar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The single factor test controlled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of particle size, liquid ratio an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and other fixed proportion of essential oils was studied by filter paper diffusion method. Result When the powder through the 30 mesh, and solid-liquid ratio of 1:8,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f 110 °C, guangxi rhizoma zedoariae extraction yield the best; Compound zedoary turmeric oil has certain antibacterial action and is the best antibacterial effect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aspergillus, when the oil content is 10%.In conclusion The formula of the compound zedoary turmeric oil extraction of natural drugs, and other essential oil compound ratio, has obvious antibacterial effect, and can reduce the swelling itching, wake up: god, efficacy significantly, can be used as a universal oil in daily life.Keywords:Zedoary turmeric oil; Compound essential oil; Process flow; Antibacterial activity1前言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莪术(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 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1]。
中药学本科毕业论文复方莪术油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V1
中药学本科毕业论文复方莪术油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V1复方莪术油是一种中药配方,其常被用于抗菌治疗。
近年来,凭借其良好的抗菌效果,复方莪术油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对复方莪术油的抗菌效果进行初步探究。
一、研究背景复方莪术油是一种由草本植物莪术制成的药剂。
传统中药理论认为,莪术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复方莪术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并且对某些耐药菌株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因此,复方莪术油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复方莪术油的抗菌效果,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实验支持。
三、研究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采用UC38菌株进行实验。
复方莪术油的配方为莪术、车前草和肉桂,比例为2:1:1。
2. 实验组设计:将UC38菌株分为三组,分别是对照组、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
对照组添加无药物,低浓度组添加1μL/mL的复方莪术油,高浓度组添加5μL/mL的复方莪术油。
3. 实验指标:比较三组菌株的生长情况。
4. 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三组菌株的生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四、研究结果1. 对照组:UC38菌株在无药物添加的情况下,生长情况正常。
2. 低浓度组:UC38菌株在添加1μL/mL复方莪术油后,生长情况有所受阻,菌落数量较对照组略有减少。
3. 高浓度组:UC38菌株在添加5μL/mL复方莪术油后,生长情况明显受到抑制,菌落数量明显下降。
五、结论复方莪术油对UC38菌株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探究了复方莪术油的抗菌效果,表明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够抑制菌落的生长。
因此,复方莪术油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莪术油的最新研究进展
莪术油的最新研究进展【摘要】莪术油(zedoary turmeric oil)是从莪术干燥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油,具有多种功能,人们对莪术油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资料,从植物的栽培、莪术油的提取、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理学、临床应用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莪术油;化学成分测定;药理学研究;临床应用莪术油(zedoary turmeric oil)是从莪术干燥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油,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肿瘤、抗菌等作用。
莪术油中含有莪术烯、吉马酮、莪术二酮、新莪术二酮、莪术醇等二十多种成分,其中莪术醇是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的主要有效成分。
目前国内己批准上市的莪术油产品有注射剂、滴眼液、栓剂、软胶囊、喷雾剂等,其中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生殖系统和皮肤病,临床常用于病毒性感染及癌症的治疗。
现对莪术油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 植物的栽培温郁金主根茎煮熟晒干称“温莪术”,温郁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年生长周期一般在250 d左右。
温郁金是采用根茎无性繁殖的方法进行栽培。
其生长条件:①适应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
气温17℃左右,相对湿度85%左右。
②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冲积土、砂壤土。
③按单行株距35~40 cm、越沟行距100~120 cm穴植。
④可通过与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作物轮作,保持土壤干燥和使用生物农药多抗霉素、农抗120等方法防治病虫害[1]。
另外,组培技术成为解决莪术在栽培生产上耗种量大,病毒化严重,且品质下降的问题的有效方法。
2 莪术油的提取莪术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CO2)、水蒸气蒸馏提取法(SD)、索氏提取法(SX)、压榨提取、回流提取、微波提取等方法。
研究证明,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CO2)最合适,莪术油的收率高[2]。
3 莪术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莪术根茎含挥发油1%~1.5%,其主要成分为多种倍半萜类和单萜类化合物,如莪术醇(curcumo1)、莪术二酮(curdio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樟烯(earaphene)、樟脑(camphor)、异龙腑(isoborneo1)、龙脑(borneo1)、异呋吉马(isofuranoger maerone)、吉马酮(germaerone)和榄香烯(elemene)等[3]。
莪术油吸收机理及口服制剂开发冷薇
6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 莪术油的抗肿瘤作用 • 莪术油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 • 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
7
莪术油的抗肿瘤作用
• 进行两次抑制鼠肝癌HepA 实验
1. 抑瘤率分别为51. 85 %和51. 16 % ,(P < 0. 01) 2.降低DNA 光密度值、核面积及DNA指数 提高二倍体细胞的比例及降低超五倍体细胞比例 3.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指数, 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1)
25
Methodology
提取分离 原料/仪器
Caco-2细胞评价 分析 制剂
细胞系/所需介质 仪器 辅料/仪器
26
Time Plan
04-2006~07-2006 建立细胞系/分析/ 提取分离 07-2006~0102006 09-2006~ Caco-2细胞评价/ 数据分析 根据前期实验结果 开展制剂工作
21
莪术油自乳化软胶囊
22
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
• 由药物、油相、表面活性剂、辅助表面活性剂所组成的 口服固体或液体剂型。 • 主要特征是在体温环境下,遇体液后可在胃肠道蠕动的 促使下自发形成水包油型乳剂。 • 所选择的活性成分是脂溶性或水难溶性药物,改善药物 口服吸收,增加其生物利用度。 • 主要机制:提高药物溶出度、改善吸收;微乳界面积大, 表面张力低,易于通过胃肠壁的水化层,增加穿透性, 促进吸收;微乳可经淋巴管吸收,从而克服首过效应以 及大分子通过胃肠道上皮细胞时的阻碍。
吉马酮
莪术油中的主要 成分之一 在挥发油中的含 量稳定 具有抑制癌细胞 的作用
莪术醇
抗肿瘤药物,主 要用于宫颈癌的 治疗,具高效低 毒的特点 极微溶于水,临 床应用受到限制。
莪术油纳米乳剂的制备及制备工艺影响因素考察
收稿日期:2004-08-27作者简介:何海水(1979-),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药剂学研究;唐星(1964-),男(汉族),陕西商县人,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药剂学及中药现代化研究,T el .024-********,E -mail tangpharm @ 。
文章编号:1006-2858(2005)03-0164-04莪术油纳米乳剂的制备及制备工艺影响因素考察何海冰,唐 星(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摘要:目的制备莪术油纳米乳剂,详细评价制备工艺中影响莪术油纳米乳剂质量的因素,并考察纳米乳剂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药物释放。
方法采用高压乳匀法制备莪术油纳米乳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法考察制备工艺中影响莪术油纳米乳剂质量的因素;采用动力光散射法测定其粒径及粒径分布;采用透射电镜法观察其形态;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测定包封率。
结果所制备的纳米乳剂为类球状,大小均匀。
平均粒径为(7615±1011)nm ,纳米乳剂中吉马酮的质量浓度为(1176±0109)g ・L -1,吉马酮的包封率为(8414±110)%。
结论高压乳匀法可用于莪术油纳米乳剂的制备,通过调节处方工艺可获得满意的粒度分布和包封率。
关键词:高压乳匀法;纳米乳剂;莪术油;制备工艺中图分类号:R 944 文献标识码:A 油状液体类药物尤其是中草药挥发油,是医药领域用于疾病治疗的一类重要活性物质。
将此类药物分散,使粒径达到纳米水平,有可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而产生许多新的功效。
莪术挥发油是从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 a phaeo 2caulis Val 1)、广西莪术(Curcum a kw angsiensis S 1G 1Lee et C 1F 1Liang )或温郁金(Curcum awenyuji n Y 1H 1Chen et C 1Ling )的干燥根茎(中药莪术)中,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的有效成分。
复方莪术油微球治疗肝癌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复方莪术油微球治疗肝癌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的
开题报告
题目:复方莪术油微球治疗肝癌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及意义: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在我国已成为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传统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已经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效果不佳、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等。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应用为肝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进展,其中复方莪术油微球因其具有良好的药物释放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莪术油微球在肝癌治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其机制,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体内和体外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不同剂量的复方莪术油微球在肝癌细胞中的抑制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对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同时,将应用免疫荧光技术、Western blotting、RT-PCR等方法对复方莪术油微球对肝癌细胞和免疫细胞中的信号转导和免疫反应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究复方莪术油微球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预计能够实现肝癌治疗的增效,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研究意义:本研究利用纳米技术,深入研究复方莪术油微球对肝癌的治疗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这项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对纳米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莪术微乳注射剂的制备初探
[] 李 时 珍 + 草 纲 目. 李 时 珍 医 学 全 书 . 京 :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 , 1 本 见 北 中
1 9 6 6, 1 7 8, 3 。 7 61 61 51 2 5 9 9. 1 5 2, 0 3 3 6 6。 2。 2。 0, 8
中期此法 已被广泛采用。 叉如制熟地 黄, 古法 以地 黄 蒸之。 明代 则 以砂 仁酒 拌 蒸 晾, 要九蒸九晾。《 且 本草纲 目》 其方 法 为 : 近时造 法: 取 谓 “ 拣 沉水肥大者 , 以好酒入缩砂 仁末在 内, 拌匀 , 柳木甑 于瓦锅内蒸 令气透 , 晾干 , 以砂 仁酒 拌 蒸晾 。如 此九 蒸 九晾乃 止。… 李 再 ” 时珍指 出“ 盖地黄性泥 , 砂仁 之香 而窜 , 和五脏 冲和之 气 , 得 合 归宿丹 田故也。今市 中惟 以酒 煮熟售者 , 不可用 。l ,“ ,
载有此法。
泥泥瓷盒子 , 二升 , 盛 文武 火 中养 三 日夜 , 才干用 盖 盖了 , 火
煅两伏时 , 土研如 粉用。凡修 事 五两 。 去 以醋两镒 为 度。… 以 ” 上方法甚是繁琐 , 时珍 日:今 人 只 以火煅醋 淬七次 , 细水 飞 “ 研 过用 。l 此法 甚是简便 。 '“ ’
炮炙法 , 李时 珍谓 :古法 惟 打碎 如豆 大, 包入 汤煮之 。近 人 “ 绢 因其性寒 , 火煅 过用 。 或糖拌炒 过 , 则不妨脾 胃” …应用糖炙 石 。 膏最早见于《 本草纲 目》 目的是为减少对 胃的刺激 。此后 , 本 , 《 草图解》 《 、本草 汇》 《 草汇笺》 《 、本 、本草备要 》 《 、本草述 钩玄》 均
可制得稳定性好的微乳注射剂。结论: 用三角相图法对寻找微乳注射剂有指导意义。
莪术微乳凝胶药代动力学研究
莪术微乳凝胶药代动力学研究一、研究背景莪术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的中草药,该草药具有抗菌、防治癌症等多种药理作用。
莪术微乳凝胶(ESMG)是一种新型的莪术制剂,其具有更好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是治疗炎症、肿瘤等疾病的理想药物。
本研究旨在探究ESMG的药代动力学以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清除过程,为临床应用和用药的合理化提供研究基础。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单剂量实验法,将ESMG口服给健康志愿者,通过采集血样以及尿样来评估ESMG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实验对象选取10名年龄在25-50岁的健康志愿者,体重在50-70kg之间,无任何基础疾病史,并在实验开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2.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将ESMG以200mg的剂量口服给实验对象,并在给药前后分别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采集血液样本,同时在24小时内采集尿液样本。
3.药物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人体内的ESMG,HMGR、HMGA1、p21等指标进行测定,以评估ESMG的药代动力学。
4.数据处理通过药代动力学学参数Cmax, Tmax, AUC, t1/2等,评估ESMG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同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究影响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因素。
三、研究结果1.药代动力学学参数在实验过程中,对ESMG进行了药代动力学分析。
结果显示,ESMG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学参数如下:•Cmax: 0.25μg/mL•Tmax: 2.5h•AUC: 6.56μg·h/mL•t1/2: 6.36h2.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药物剂量与Cmax呈正相关,药物的Cmax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ESMG的Tmax出现在2.5小时,Tmax在人体内的清除时间为6.36小时。
•ESMG药物在人体内的AUC是6.56μg·h/mL,药物的暴露程度略高于标准曲线的平均值。
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学研究
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学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莪术油微乳制剂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该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然后详细阐述了莪术油微乳制剂的制备方法、性质、稳定性研究、药效评价和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莪术油微乳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药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论部分指出了莪术油微乳制剂在药学上的潜在价值和未来研究方向,为该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和推广提供了参考。
本研究为莪术油微乳制剂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莪术油、微乳制剂、药学研究、制备方法、性质、稳定性、药效评价、应用、应用前景、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莪术油是一种从莪术根部提取得到的植物油,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如姜黄素等。
近年来,莪术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妆品和食品行业,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由于莪术油本身的特性,其在水相中的溶解度很低,这给药物的制备和应用带来了困难。
为了更好地发挥莪术油的药理作用,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将莪术油制备成微乳制剂的方法。
微乳是一种稳定的乳液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药物的疗效。
制备莪术油微乳制剂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莪术油微乳制剂的制备方法、性质、稳定性、药效评价以及应用前景,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莪术油微乳制剂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药物制剂,然而目前关于其药学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莪术油微乳制剂的制备方法、性质、稳定性、药效评价以及应用,并对其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探索莪术油微乳制剂的制备工艺和方法,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制剂的稳定性和药效;2. 分析莪术油微乳制剂的性质及其在体内的释药动力学;3. 研究莪术油微乳制剂的稳定性,包括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4. 评价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效,探讨其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机制;5. 探讨莪术油微乳制剂在药学上的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蓬莪术挥发油微乳剂载药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蓬莪术挥发油微乳剂载药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蓬莪术是一种常见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和保健事业中。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蓬莪术挥发油,但挥发油的生物利用度低,且易挥发、易氧化,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为了充分发挥蓬莪术挥发油的药效,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目前研究中普遍采用微乳剂载药技术以提高药效。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微乳剂载药技术,制备蓬莪术挥发油稳定并具有较高生物利用度的微乳剂载药体系,探究其药效及药效机制。
三、研究内容:1、蓬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和物化性质分析。
2、微乳剂配方的设计和制备。
3、微乳剂载药体系的制备和理化性质的表征。
4、体外和体内药效评价,包括体外释放行为、细胞毒性、抗菌效果、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方面的研究。
5、药效机制探究,包括研究微乳剂载药体系对肺部炎症等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物化分析、体外和体内药效评价、动力学模拟等方法,对蓬莪术挥发油微乳剂载药体系进行研究。
五、研究预期成果:1、成功制备蓬莪术挥发油微乳剂载药体系,表征其理化性质。
2、研究体外和体内药效,探究蓬莪术挥发油微乳剂载药体系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其治疗肺部炎症等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
3、研究结果可为蓬莪术挥发油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中药现代化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六、研究方案:1、蓬莪术挥发油提取和物化性质分析:采用常规提取方法和物化表征方法,包括质量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
2、微乳剂配方的设计和制备:参考现有文献,通过优化设计微乳剂配方,与蓬莪术挥发油进行复配制备微乳剂载药体系。
3、微乳剂载药体系的制备和理化性质的表征:运用不同的物理化学方法,表征微乳剂载药体系的理化性质,如水相和油相中的颗粒大小、分散度、药物包封率等。
4、体外和体内药效评价:采用细胞实验和动物试验等方法,探究微乳剂载药体系对肺炎等疾病的作用,并评估其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口服自乳化释药系统——中药制剂研究新热点
⼝服给药是中药最常⽤的给药途径,然⽽由于⽔溶性差,许多传统的⼝服中药的⽣物利⽤度较低。
为了提⾼该类药物的溶出度,制药业进⾏了各种尝试,如将药物制备成环糊精包合物或采⽤成盐、微粉化等⽅法,但些⽅法易受⼯业化⽣产及稳定性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近年来,可提⾼难溶性药物⼝服⽣物利⽤度的胶束增溶和脂质载体系统受到⼴泛关注,如油溶液、表⾯活性剂分散体系、⾃乳化系统、脂质体等。
尤其是⾃乳化释药系统(SEDDS),国外已有环孢素A等⼏产品上市。
相信随着研究⼯作的不断深⼊,不久的将来会有中药SEDDS产品上市。
■SEDDS研究最新进展 ⾃乳化系统的处⽅组成:SEDDS中的药物为难溶性或脂溶性药物,要求药物在油溶液或油/表⾯活性剂(SA)复合系统中性质稳定。
药物对⾃乳化系统的影响程度因药物的性质⽽异,可能会改变油/SA的⽐例,所以必须进⾏处⽅前溶解度和相图试验。
如果药物能和⽔分⼦竞争SA⼄氧基链的氢键结合作⽤,则该药物包合在SEDDS中就会影响其⾃乳化效果。
如果药物疏⽔性很强,不太可能和SA发⽣作⽤,则即使在较⾼浓度下对SEDDS的影响也很⼩或⼏乎没有。
另外,油是SEDDS处⽅中最重要的辅料之⼀,油相在SEDDS中的质量分数⼀般为35%~70%,要求其安全、稳定,能以较少的⽤量溶解处⽅量的药物,即使在低温贮藏条件下也不会有药物析SA的两亲性,易于乳化。
SEDDS⼀般采⽤⾼亲⽔亲油平衡值(HLB)的⾮离⼦SA,最常采⽤的SA有聚⼭梨酯80、聚氧⼄烯油酸酯、不同种类的液体或固体⼄氧基聚氧⼄烯⽢油酯,还有液态卵磷脂、聚氧⼄烯蓖⿇油等。
SEDDS中的助表⾯活性剂(CoSA)可以辅助溶解药物,降低表⾯张⼒,增加界⾯膜流动性,调节HLB值并起到助乳化作⽤。
CoSA分⼦可嵌⼊SA分⼦中,从⽽共同形成微乳的界⾯膜,由此形成的微乳乳滴直径可⼩于100纳⽶。
可作为⼝服SEDDS助表⾯活性剂的物质有⼄醇、丙⼆醇、异丙醇、⽢油、聚⼄⼆醇、⼄⼆醇单⼄基醚、聚⼄⼆醇-8-⽢油⾟酸/癸酸酯等。
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学研究
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学研究
莪术油微乳制剂是一种新型的缓释抗炎药物,它能有效地抑制炎性反应,减轻各种炎症病变,而且呈乳状分散体。
因此,对于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学研究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研究者要制备莪术油微乳制剂的样品,用于比较其各项药理学、药效学和毒理学性能。
其次,要研究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理学,即它如何作用于人体,研究抗炎活性对抗炎药物的激活机制、功能、组成、结构和形态等,并且评价它的生物利用度。
药效学研究,则要研究抗炎活性的有效浓度、抗炎疗效的范围、抗炎药物的联合应用规律等。
最后,还要研究莪术油微乳制剂的毒理学,即它的安全性、毒性、超敏反应、代谢及其可控性等。
综上所述,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学研究包括样品制备、药理学、药效学、毒理学等多方面内容。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莪术油微乳制剂以及它在抗炎药物中的应用价值。
莪术油口服吸收机理及制剂前研究-6
LIST OF ABBREVIATIONSAP ApicalBL BasolateralDME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SO Dimethyl sulfoxideFBS Fetal bovine serum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TT 3-(4,5-dimethylthiazole-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P app 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BS+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lusP-gp P-glycoproteinTEER 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UV UltravioletSEDDS 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HLB 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PREFACEZedoary Turmeric (Ezhu), which is the rhizomes of three species of Curcuma including Curcuma phaeocaulis, Curcuma kwangsiensis and Curcuma wenyujin, has been used over a long periods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removing blood stasis and alleviating pain. The essential oil extracted from the herb medicine which consisted most of the bioactive components in Zedoary Turmeric is also named Zedoary Turmeric Oil (Ezhu oil). The essential oil in Zedoary Turmeric is at the percentage at about 1%~2.5%. The main compositions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are uniterpenoids, sesquiterpenoids and derivative of oxo-compoinds.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over twenty components had been extracted from the essential oil and the structures of above compounds had been identified. The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are mainly curdione, curcumenol, neocurdione, germacrone, furanodiene, isocurcumenol, curcumol, furanodienone, β-elemene, γ-elemene, curzerene, germacrzene B, germacrzene D, and camphor. It is reported that Zedoary Turmeric Oil has some definitely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ing anti-tumor, anti-inflammatory, anti-viral, anti-thrombosis and liver protection activities etc. There are already several kinds of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Zedoary Turmeric Oil have been invented due to its preferable treatment effects. The glucose injection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is one of the formulations which plentiful used in clinical therapy. But some allergic side effects and toxicity reactions have also been reported along with its increased usage. I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therapy effects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it is worthy of researches to develop other formulations, especially oral formulation. However, the studies concerning the oral absorption mechanism and bioavailability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are incompletely. Although a few studies are focus on one or two main components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such as germacrone and β-elemene and provide a metabolism profile of these compounds, the overall study of the absorption mechanism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was not investigated.The lack of objective information on the subject has driven our interest towards setting up the Caco-2 cell model for a study of the intestinal permeation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This model is extensively used as an in vitro model in studying small intestinal absorption concerning active transport, efflux mechanisms, paracellular andtranscellular diffusion and metabolic activity during absorption. It is described as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oral drug absorption in humans and drug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in Caco-2 cells. Caco-2 cell model has some advantages as compared to intestine in vivo or in vitro, such as simple epithelial monolayer structure, free of mucus or underlying sub-mucosal and muscle tissues, ease of maintenance of tissues viability, as well as its human origin. Hence, the Caco-2 cell line is a well accepted model of intestinal absorption and was broadly used as a tool for evaluating human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and interaction with transporters.The current study will use Caco-2 cell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absorption mechanism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main components in Zedoary Turmeric Oil will be calculated and the study of the active compounds including curdione and germacrone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ransport directions, drug concentrations and other compositions to the permeability of active compounds in the essential oil will also be investigated.ACKNOWLEDGMENTSDuring the master degree education in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at University of Macau, I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whatever at learning knowledge or living way. I would like to sincerely thank the people who have ever helped me in the 2 years’ study.Especially thank my supervisors Dr. Zheng Ying and Prof. Wang Yi-Tao who have given me kindly and self-giving guidance and helping during my experiment work and thesis accomplishment. Thank Dr. Li Shao-Ping, Dr. Lee Ming-Yuen and Dr. Zhang Qing-Wen for their heartily help of my study and work.Thank all PhD students, Wan Jian-Bo, Li Peng, Yang Feng-Qing, Gao Jian-Li and Yu hua, who have ever earnest help me at the difficulty in research work and give me correct direction. Also genuinely thank the lab technicians Leon Lai and Sandy Lao who have give the great support during my research experiment.Thank my graduate students, who have given me much sustain and care at my study life. Thank Zhang Yi, Hong Si-Jia, Li Su-Ying, Xie Jing-Jing, Yu Yue, Liang Qing-You, Dong Xiao-Bing, Zhang Jin, Jin Si-Chen, Zhao Ying-Nan, Liu Xiao-Nan, Lv Xiao-Jie, Kuang Feng, Mabel, Zhao Yi, Xi Jia and Liang Xue-Dan who have help me and make me spend a happy time during 2 years study in Macau.Last, thank my parents and all my friends for your attention and encouragement especially.。
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学研究
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学研究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学研究摘要:莪术油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然而,其药效成分易挥发、溶解度低,在制剂研究上存在一定困难。
本文旨在探讨莪术油微乳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药理特性,为莪术油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引言:莪术油是从莪术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精油,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然而,其主要活性成分姜黄素、芳香三环酮等易挥发,且受光、热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传统的剂型制备方法存在稳定性差、药效成分流失等问题,因此,制备一种稳定有效的莪术油制剂非常重要。
方法:首先,采用高速搅拌法制备乳化剂,选择适量的烟酸酯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乳化剂的主要组分,经过一定温度下的搅拌融合后,制得均质的乳化剂。
然后,将莪术油加入乳化剂中,通过适当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使其充分溶解。
最后,将微乳制剂中的颗粒粒径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并加入适量的稳定剂,进一步提高微乳制剂的稳定性。
结果与讨论: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粒径分布测试,结果显示莪术油微乳制剂中的莪术油成分得到较好的保护,且颗粒粒径稳定在较小范围内。
此外,对莪术油微乳制剂的体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显示,该制剂释放平稳缓慢,具有较好的体外释放效果。
进一步的体内试验也证实了该制剂具有较好的药效活性。
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稳定有效的莪术油微乳制剂,该制剂不仅保护了莪术油中的活性成分,还提高了莪术油的溶解度和吸收性。
莪术油微乳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感染和肿瘤等疾病,有助于提高莪术油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莪术油、微乳制剂、制备方法、药理特性、临床应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稳定有效的莪术油微乳制剂,并对其药理特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显示该制剂保护了莪术油中的活性成分,颗粒粒径稳定在较小范围内,具有较好的体外释放效果。
体内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该制剂具有较好的药效活性。
莪术油微乳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感染和肿瘤等疾病,并有助于提高莪术油的临床应用价值。
莪术油口服吸收机理及制剂前研究-11.
APPENDIX A: STABILITY PROFILE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AT 60℃Figure 1: Stability profile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at the condition of 60℃ and avoid from light.Table 1: Results of stability test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at 60℃Percent (%) 0 day 3 day 5 day 7 day 10 day RSD (%)* Curdione 100.00 105.92 99.99 104.07 113.22 5.45 Germacrone 100 97.21 86.04 81.73 72.85 11.19 Curzerene 100 86.99 72.25 61.73 45.53 21.25 Furanodiene 100 76.99 59.56 45.33 27.91 27.90β-elemene 100 68.81 55.69 45.49 33.61 25.50 * The substance was stable within the RSD value of 3.00%.APPENDIX B: STABILITY PROFILE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AT 40℃Figure 2: Stability profile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at the condition of 40℃ and avoid from light.Table 2: Results of stability test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at 40℃Percent (%) 0 day 3 day 5 day 7 day 10 day RSD (%)* Curdione 100.00 98.17 99.66 97.68 100.00 1.10 Germacrone 100.00 95.47 96.09 89.36 89.34 4.63 Curzerene 100.00 94.12 92.10 83.36 80.69 7.94 Furanodiene 100.00 86.43 82.06 70.31 65.81 13.57β-elemene 100.00 96.60 88.79 81.02 79.94 9.00* The substance was stable within the RSD value of 3.00%.APPENDIX C: STABILITY PROFILE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OFILLUMINATIONFigure 3: Stability profile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at the condition of illumination at 4500±500 lumen and the temperature at 25℃.Table 3: Results of stability test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of illumination at 4500±500 lumenPercent (%) 0 day 3 day 5 day 7 day 10 day RSD (%)* Curdione 100.00 108.10 108.24 111.84 110.14 4.55 Germacrone 100.00 103.19 97.54 100.22 93.63 3.57 Curzerene 100.00 95.96 89.12 88.24 78.42 8.26 Furanodiene 100.00 95.49 87.35 86.91 79.63 7.97β-elemene 100.00 89.60 85.91 85.41 74.96 9.00* The substance was stable within the RSD value of 3.00%.VITALeng WeiUniversity of Macau20072005-2007 Master in Chinese Medicinal Science,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acau, Macau, China2001-2005 Bachelor in Pharmacy, College of Pharmacy,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Publications during master degree education:1. LENG W, ZHENG Y, LI S P, et al. Study on absorption mechanisms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by Caco-2 cell model [J]. Chin Pharm J, 2007.2. LENG W, ZHENG Y, LI S P, YANG F Q, WANG Y T. Study on absorption mechanism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by Caco-2 cell model. World Congress of Pharmacy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07 6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FIP, Abstr. No.: 838.3. 冷薇. 分子蒸餾技術在天然藥物提取中的應用. 中國實用醫藥, 2007,4.4. 冷薇, 王一濤. 莪術油吸收機理及口服製劑開發. 中華醫藥雜誌, 2007, 3.5. 冷薇. 超生提取技術的新探索. 中國現代實用醫藥雜誌, 2006, 5(5).。
莪术油自乳化制剂处方研究
自乳 化 药 物 传 递 系 统 ( efe liyn r g d — s l— mu sf i g d u e l e y s se , EDDS) 由 油 相 、 离 子 表 面 活 性 剂 i r y tm S v 是 非 和 助 表 面 活 性 剂 形 成 的 均 一 、 明 溶 液 , 胃 肠 道 内 透 在 或 3 、 境 、 和 搅 拌 条 件 下 可 自 发 形 成 水 包 油 乳 7C 环 温
( .第 二 军 医 大 学 药 学 院 药 剂 学 教 研 室 ,上 海 2 0 3 1 0 4 3;2 .药 学 院 1 9 8年 级 ) 9
: 要 摘
目 的 : 找 莪 术 油 自乳 化 最 佳 处 方 条 件 。 法 : 过 溶 解 度 实 验 、 交 筛 选 和 相 图 绘 制 , 形 成 乳 剂 的 乳 化 程 度 和 乳 寻 方 通 正 以
Cole o l ge fPhar a y , c m c Se ond M iiar M ed c lU n ve st , lt y i a i r iy Shan gha i20043 C h na;2. ude r 3, i St ntofG ade 19 98,Cole l ge ofPhar —
维普资讯
・
86 9・
Ad S M eUi o g3) 第二军医夺学学报 22u28 c Je i d n o ;( a c v A l M
・
论 著 ・
莪 术 油 自乳 化 制 剂 处 方 研 究
李 国栋 ,许 付 。沈 爱 军 ,居 红卫 ,钟 延 强 ,高 申
m a y) c
" -
AB T CT S RA ] Ob et e T e rhfrt eb s omuafrsl e lict no uc maolMeh d : ru h s lbly jci : osac o h etfr l o ef mus i i f ru i v — fao c . t o s Th o g ou it i
莪术油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莪术油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华天琦;刘宇灵;林龙飞;廖倩;李慧
【期刊名称】《中国药房》
【年(卷),期】2024(35)11
【摘要】莪术油是从莪术中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主要以单萜(包括α-蒎烯、β-蒎烯等)、倍半萜(包括β-榄香烯、莪术醇、莪术二酮等)为主,对卵巢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莪术油主要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核因子κB、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等信号通路,发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等作用。
目前,莪术油因难溶于水、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现代制剂研究则采用新技术将其制备成脂质体、微球、微乳/纳米乳等,从而改善了莪术油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莪术油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可为莪术油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及制剂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7页(P1396-1402)
【作者】华天琦;刘宇灵;林龙飞;廖倩;李慧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院士工作站;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R284;R285
【相关文献】
1.莪术油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2.磷酸二酯酶的促肿瘤作用及其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3.黄精化学成分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4.桑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藤黄属植物笼状呫吨酮类化学成分与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莪术油口服吸收机理及制剂前研究-5.
LIST OF TABLESNumber Page Table 2.1: Elution condition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24)Table 2.2: Elution condition of individual pure compounds in ZedoaryTurmeric Oil (26)Table 2.3: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 constituents in Zedoary Turmeric Oil (33)Table 2.4: Solubility in aqueous buffer with 1% DMSO (34)Table 2.5: Solubility of constituents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at the DMSO content of 0.5% and 1% (35)Table 2.6a: Stability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in PBS+(pH7.4) after 150 minutes incubation (36)Table 2.6b: Stability of pure compounds in PBS+ (pH7.4) after 120 minutes incubation (36)Table 2.6c: Stability of germacrone in PBS+ after 120 minutes incubation (36)Table 2.7a: Stability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for HPLC analysis within 21 hours (38)Table 2.7b: Stability of pure compounds for HPLC analysis within 21 hours (38)Table 2.7c: Stability of furanodiene for HPLC analysis within 24 hours (38)Table 2.8: Linear regression data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and the individual tested component (40)Table 2.9: Intra-day precision of investigated compounds (42)Table 2.10: Inter-day precision of investigated compounds (42)Table 2.11: Accuracy of developed HPLC methods (43)Table 3.1: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constituents of Zedoary Turmeroc Oil for transport study in Caco-2 cell model (52)Table 3.2: 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paracellular and transcellular markers (54)viiiTable 3.3: Transport studies of pure compounds in Zedoary Turmeric Oil (n=3) (57)Table 3.4: Bi-directional permeability of curdione and germacrone at tw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n=3) (59)Table 3.5: Permeability study of Zedoary Turmeric Oil (n=3) (62)Table 3.6: Uptake experiment of furanodiene (n=3) (67)i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学原理和研究
1 概述莪术属于姜科,分布在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莪术根茎含挥发油,其药理作用体现在抗炎、抗菌、抗肿瘤、保肝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
以莪术为原料的主要制剂有莪术栓、莪术油软膏、莪术醇注射液,主要用作行气止痛、破血祛瘀等方面。
莪术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莪术呋喃烯酮、莪术二酮、柠檬烯、松油烯、龙脑、大?脚6?酮、还含α-和β-蒎烯、芳姜黄酮,樟烯、8-按叶素、异龙脑、丁香烯、姜黄烯、丁香烯环氧化物、姜黄酮、以及莪术烯醇、异莪术烯醇等。
还有二呋喃莪术烯酮和莪术二醇,同时含有抗氧化剂活性的姜黄素类化合物。
2 莪术油的药理研究临床大量研究表明,莪术油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治疗白血病、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抗早孕、抗氧化、治疗和预防乳腺癌、抗血栓等药理作用显著。
2.1心血管疾病:莪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增加动脉血流量,减少血管的阻力。
莪术油中的提取物注射到人体后,将强心脏周围的血管扩张,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患者随着病情的好转,肢体血流也会明显改善。
2.2抗肿瘤:抗肿瘤是莪术油最主要的药理作用。
莪术油对多种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和破坏的作用,特别是莪术醇和莪术二酮对宫颈癌和艾氏腹水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不同浓度的莪术油注射液对瘤细胞的破坏作用也不同,浓度越高,杀灭的癌细胞越多。
莪术油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宫颈癌,应用后,肿瘤组织脱落,具有直接杀死癌细胞的作用。
2.3治疗白血病:莪术油的浓度越高,对细胞的作用越强,临床上认为莪术油注射液有助于抑制白细胞,同时不损害正常细胞。
2.4抗菌、抗病毒:莪术油对大部分的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莪术油喷雾剂对于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的抑制作用较强,莪术油滴眼液的体内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很强,对于眼科疾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5增强免疫力:莪术中的莪术醇能够诱导体外细胞活化,抑制患者体内肿瘤的成瘤率,提高细胞自身的免疫功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疗法。
2.6抗早孕作用:临床研究表明,莪术根部的醇浸膏中和其中的有效成分对大鼠、小鼠有很强的抗早孕作用,以莪术油效果最佳,一般在受孕5天内给药就会出现胚胎死亡。
2.7抗氧化:莪术油能够消除老化机体内的自由基作用,通过减少血浆丙二醛论文发表球球2043944129的含量,降低对组织细胞的伤害,在抗氧化和防衰老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它还能够通过增加海马组织的活性,改善记忆力,还能通过提高人体内抗氧化酶的含量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2.8治疗和预防乳腺癌:临床研究表明,莪术油可以高山病变前的血液流变学,增加微循环灌注量,莪术油可以控制癌细胞含量,并诱导其死亡,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乳腺癌的目的。
2.9抗血栓:莪术油中含有榄香烯乳,榄香烯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
改善血瘀状况,加速前列环素的生成。
除此之外,莪术油还能够控制血栓、抗炎、舒张肠管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结肠炎、肾病、肝癌、肠癌、胰腺癌和宫颈炎,应用广泛,是研制微乳剂的药理基础,将其口服的微乳剂,能有有效保存莪术油的有效成分。
3 莪术油的提取工艺莪术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是水汽蒸馏法和超临界萃取法,通过实施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提取率。
3.1提取方法水汽蒸馏法:将莪术药材粉碎后用10目筛过滤后,放入到蒸馏装置中,加入八倍的水量,六小时后分离出棕黄色产品。
超临界萃取法:将莪术药材粉碎后用20目筛过滤后,放在萃取装置中,将萃取压力设置为25-25Pa,萃取的温度控制在50°,连续提取1-1.5h,分离出棕黄色产品。
药材的粉碎度、提取的时间和加水量对会对出油率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论文发表企鹅号2798419225的莪术油明显高于水汽蒸馏法,是一种高效、低耗的提取方法。
近年兴起的加速溶剂萃取法由于其简单高效的优点,发展前景比较广阔。
3.2提取工艺评价标准提取工艺评价以莪术油含量为标准,确定莪术油的含量主要以莪术醇和榄香烯的含量为依据。
测试莪术油含量的主要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HPLC法、GC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
莪术醇含量的测定方法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香草醛浓硫酸溶液显色,以莪术醇为对照,通过醇油系数来计算含油量榄香烯的含量测定可以使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测定榄香烯的含量,这种操作方法简单快捷,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很高。
莪术油是莪术进行药材加工后制成的挥发油,是抗癌、抗病毒的原料药,我国目前以莪术油制作的药剂较多。
莪术油微乳制剂,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结合了微乳的特点,推动了莪术油制剂的发展,为中药合成制剂的研发拓宽了思路。
结束语由于重要活性成分的溶解度较低,将微乳技术应用到中药载药体系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微乳技术增加了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中药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与微乳制剂更好配合。
目前来看,微乳油自身已经是混合物,其稳定性和毒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指导临床用药。
我国的莪术药材丰富,利用微乳技术提高莪术油药物成分的稳定性和用药的安全性,提高治疗的效果,对于重要制剂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