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
汉语言文学自学考试科目一览表
汉语言文学自学考试科目一览表
汉语言文学自学考试科目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必考科目: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汉语史(或
文字、声韵、训诂学)、中外语言学史、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文学概论。
2. 选考科目: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
3. 加考科目:根据地区不同,加考的内容也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加考科目包括外国文学史、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
现代文学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科目只是汉语言文学自学考试的一部分,具体考试科目和内容可能因地区和考试机构而有所不同。
建议考生在当地自考办或考试机构查询具体的考试科目和内容,以便更好地备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09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和艺术素养方面的知识,熟悉教育教学法规,了解语文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具备独立进行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学校、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学、教学管理、文秘工作的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本专业要求学生在写作、逻辑思维、语文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普通话、社会实践等方面受到系统训练。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信念、道德品质和职业规范;2、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3、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学术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艺术素养;4、能阅读古典文献,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学理解能力;5、掌握我国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及法规;6、掌握教育科学基本理论、教师职业技能、语文教育方法和原理,具备独立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社会调查、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规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六年内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四、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五、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语文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史、中外语言学史等。
六、学时与学分学时学分构成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1、理论教学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2、单独设置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17+2学分)3、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符号说明:●:理论教学※:考试★:军训△:实习◇:教育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入学教育或毕业教育。
河北省2006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实践环节考核课程一览表
00 i 证 券 投 资 与 管 理 计 算 机 应 用基 础 ( 21 i 实践 )0 1 ) (0 9 0 0 i 土地 管理 21 3 0 00 工 商企 业 管 理 221 00 0 会计 2 23 00 0 人 力 资源 管理 2 25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 践 )0 1 ) 测 量 学 ( 践 ) 实 (0 9 、 实 (l 4) 0l 计 算 机 应 用 基础 ( 践 )0 1 ) 实 ( 0 9 计 算 机 应 用 基础 ( 践 ) 0 9 实 ( 1) 0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 践 ) 0 9 实 ( 1) 0 生 产 实 践 (5 8) 24
l 0月 l 日 报 名 , 3
2 8
0 0 0 室内设计 54 5
素 描 ( )0 9 )表 现 图技 法 (7 5 、 内设 计 三 ( 59 、 0 0 )室
(7 9 、 具 设 计 (7 0) 00 )家 01
生产实践( 58) 24
l 、 5日考 试 ( 4l 师
大 西 校 区 成 教 学 院)
践 )56 ) (3 6
计 算 机 应 用基 础 ( 践 )0 1 ) 实 ( 0 9 计 算 机 应 用基 础 ( 践 )0 1 ) 实 ( 0 9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 践 )0 1 、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 实 (4 4)计 实 践 )0 1 ) (0 9
生 产 实 践 (5 8) 24
l 0 0 0 学 前教 育 8 41i
生 产 实 践 ( 58) 24
9月 3日一 8日到 师 大 考 核 点 报 名
l 9 2 0 2 1
0 0 0 小 学教 育 4 13 0 0 0 体 育 教 育 43 1 00 0 秘 书 512
河北省2006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实践环节考核课程一览表
9
1 0
O 0 0 会 计 22 4
O 0 1 旅游 管 理 22 0
管 理系统 中计算 机应 用 ( 实践 )( 0 2 05)
管 理系 统中计 算机应 用 ( 实践 )( 0 2 05)
毕 业论 文 ( 9 9 69 )
毕 业论 文 ( 9 9 69)
选题
皇 4 -白 尝 喜 待 1
0
忙 笛
铷
_ 一
维普资讯
2 00 0 6 4 17 教育管 理 2 00 0 7 42 2 思想 政治教 育
2 00 0 8 4 3 2 体育 教育
毕业 论文 ( 99 69 ) 毕 业论文 (99 毕 业论文 1 1 69 ) 2月 0日选题
电子商 务 网站设 计原 理 ( 实践 )( 9 7 、电子商 00 )
务与 金融 ( 实践 )( 9 4 、电子 商务 与现代 物 流 01) l 1 0 0 1 电子商 务 22 6 ( 实践 )( 9 6 、互 联 网数 据库 ( 01) 实践 )( 9 2 、 0 1 ) 毕业 论文 ( 9 9 69 ) 电子 商务 安全概论 ( 实践)(9 8 、网络营 销与 策 09 )
毕业 论文 ( 9 9 69 )
毕业 论文 ( 10 88 )
1 0 0 0 国际经 济法 6 3 15
1 7
l 8
0 0 0 法律 3 16
00 0 3 17
经济法 学 ( 电大方
向)
1 9
0 0 0 律师 3 18 监所 执法 实务 ( 综合应 用课 程 )( 9 6 03)
毕业 论文 ( 1 0 日选 题 88 )
一
’
蹦 _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方向)实施细则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方向)实施细则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方向)实施细则一、培养目标及规格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胜任文化、宣传、教学、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能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原理,能较扎实地掌握汉语和文学的基本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和检索古典文献,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
必修课: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英语Ⅱ(1)(2)、计算机应用基础、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汉语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限选课:艺术欣赏、专题写作。
选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选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美学专题、汉语修辞学、行政管理学、中国古代文化专题、传播媒体与信息技术、秘书资格证书专题、大学英语Ⅲ(1)(2)、公共关系实务。
集中实践环节:社会实践、毕业论文。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贯彻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精神,摒弃传统封闭的单一式面授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传播手段及多种媒体类型,将以往由教师面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自学为主的主动式教学模式。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学校提供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行个体化的学习;教学单位通过集中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网上课堂、网上辅导、网上图书资料查询、CAI课件(含网络版)、电视直播、录音录像(包括VCD等)、电子信箱、电话咨询等多种现代远程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服务。
配备合格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训。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度,保障教学质量。
四、教学与教学管理(一)教学计划中的统设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
理信学院
文学 课程群
人文学院
文学 课程群
人文学院
文学研究论文打下理论基础。 在《中国当代文学》之后开设。使学生了解当代文学前沿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向, 当代文学研究专题 32 第 6 学期 引发学生的深入探讨, 拓展学生批评与欣赏的视野和能力,培养和巩固专业兴趣, 提高发现和探索专业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中国古代文学》之后开设。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概况、前沿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32 第 6 学期 成果和研究趋向,熟悉重要小说作品及其重要思想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古代小 说学习与研究的兴趣,提高发现和研究古代小说问题的能力。 在《美学原理》之后开设。深入了解中国文学美学的历史与体系,培养学生解读 中国美学史 32 第 6 学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审美意蕴的能力,是高年级学生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后的 提高课程,也是提高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的必要课程。 在《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之后开设。使学生了解 乡土文学研究 32 第 6 学期 乡土文学的发展概况、前沿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向,熟悉重要乡土文学作品及其重 要思想艺术价值,培养乡土文学研究的兴趣。 在《美学原理》和《中国美学史》之后开设。深入了解西方文学美学的历史与体 西方美学史 32 第 7 学期 系,培养学生解读西方文学作品审美意蕴的能力,是高年级学生学习了外国文学 课程后的提高课程,也是提高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的必要课程。 在《外国文学史》后开设。结合具体作家作品、文学流派,运用多维度与创新的 外国文学研究专题 32 第 7 学期 研究方法,重新阅读经典,重构文学与经典的评论新视角,,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从 文化发生学的角度,解读和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学经典的普遍意义与价值。 在《中国现代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外国文学史》后开设。 影视文学研究 32(16) 第 7 学期 把握影视创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影视剧作的新问题和新动向,注重影视编剧能力 的培养和提高等;同时培养学生专业的审美直觉,独特的影视语言表达能力,能 写有思想质地的影视评论。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 题 语 言 在《中国古代文学》之后开设。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的文学前沿研究成 32 第 7 学期 果和研究趋向,拓展学生批评与欣赏的视野和能力,提高发现和探索专业问题的 能力,为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32 第 3 学期 在《现代汉语》后开设。通过系统讲述和探讨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有关问题,使 学生掌握汉语词汇在其构成单位及结构组织各方面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 5 文学 课程群 语言学 课程群 人文学院 文学 课程群 人文学院 文学 课程群 人文学院 文学 课程群 人文学院 文学 课程群 人文学院 文学 课程群 人文学院 文学 课程群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
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华民族语言与文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语言学、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理论及实践课程。
其中,语言学的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汉语语音、文字、句法、语义等元素的研究,掌握基本的语言分析方法和语言现象的规律,培养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语言研究能力;文学课程则着重于让学生领略经典文学著作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风格,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和创作能力;文化课程则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等多个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内涵与价值,提高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应当是《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选读》和《文化概论》三门课程。
前两门课程均涉及到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为核心的课程之一。
《古代汉语》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熟悉汉语语音、文字、文法等方面的基本规律,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历史文献的阅读能力和文献研究的思维方式,对于以后从事古代汉语文献的研究和教学都具有极大的帮助。
《中国古代文学选读》则涉及到中国文化传统中最为重要的古代文学,这不仅能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文学素养,同时也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
《文化概论》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主要内容,这对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社会认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学生未来的研究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同时,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还有其他相当重要的课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字学》、《唐诗宋词选》、《明清小说》、《古代诗词鉴赏》等。
这些课程分别涉及到现代汉语语音、语法、用法、含义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中国古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变异方式等知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诗人和文学作品的鉴赏等方面的学习。
这些课程的研究对于学生将来从事语言和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和写作工作,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帮助。
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和知识领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研究能力,为其未来从事语言文学教学、翻译、研究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涉及中华文化、历史、文学、语言等多个方面的学科,其课程设置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
一、课程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基础课程语言基础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包括汉语语音、汉语语法、汉字、汉语拼音等。
这些课程是学习汉语语言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前提。
2.文学课程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理论等。
这些课程主要介绍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等,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特点、风格、思想等。
3.历史课程历史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等。
这些课程主要介绍中国历史的发展、政治、文化等,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影响。
4.语言学课程语言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理论等。
这些课程主要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等,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的发展和应用。
5.文化课程文化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等。
这些课程主要介绍中国文化的传统、现代、多元化等,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文学、历史、语言、文化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说,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这些作品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思想、文学风格等。
2.历史的研究和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还包括历史的研究和分析。
这些历史包括中国古代史、现代史等。
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影响,以及历史和文学之间的关系。
3.语言学的研究和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还包括语言学的研究和分析。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免考课程实施细则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免考课程实施细则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及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发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务、考籍管理工作规则》及《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免考课程的试行规定》,结合我省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本着公平、公正、公开、规范及易操作原则,特制订本细则。
第一部分申请免考的条件第一条国家承认的属国民教育系列的各类高等学校毕业的研究生、本科、专科毕业生、高校就读学生含成人高校脱产班学生(简称在校生)以及持有有关“非学历证书”的考生,可按本规定免考部分课程。
第二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受理一、无我省电子考籍档案(含注销的准考证号);二、个人信息不完整(无身份证号、图像信息);三、无法认定证书;四、无法认定在校生资格;五、考查课免考非公共政治课;六、免考现行专业考试计划中的加考课程;七、免考现行专业考试计划中未开设课程;八、学士学位外语证书;九、学历证书为二○○三年以后我省自学考试毕业证书(不含按专业免考课程);十、虚假证明材料。
第二部分申请免考第三条申请免考所需材料一、《准考证》复印件一份。
二、使用毕业学历证书申请免考在网上信息采集时,必须填写准确无误的毕业证书号,同时需提交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证书复印件一份。
《免考电子信息比对结果》发布后,如证书无法通过查验的,需补充提交学历证书原件、《学历认定报告》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三、在校生申请免考在网上信息采集时,必须填写准确无误的录取考生号。
《免考电子信息比对结果》发布后,如录取考生号无法通过查验的,需补充提交教务部门盖章的录取底册复印件一份,复印件必须注明“此复印件与原件内容一致”字样,并有核对人签字。
四。
使用毕业学历证书或在校生申请免考的,还需提供由学校教务部门或单位的人事、档案部门提供的,加盖骑缝章的《学籍登记表》(其中必须包括课程名称、学分或学时、成绩及考试形式等内容)复印件,复印件封面上必须注明“此复印件与原件内容一致”字样,并有核对人签字。
汉语言文学大二课程表
汉语言文学大二课程表
汉语言文学大二课程表可能会因学校和专业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汉语言文学大二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包括:
1. 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从先秦到清末的文学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和作品等。
2. 中国现代文学史:学习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现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形式的发展和演变。
3. 语言学概论:学习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汉语语言的特点和演变。
4. 古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古文阅读和翻译等技能。
5. 现代汉语:学习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6. 文学理论:学习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文学的本质、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批评等。
7. 写作:学习不同类型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此外,可能还有其他相关的课程,如比较文学、文化研究等。
具体课程设置可以根据学校和专业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课程_及版本(附专科课程)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课程及教材版本序号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社版次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 0015 英语(二) 14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 0037 美学 6 美学原理蒋孔阳朱立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 0422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齐裕琨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6 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中国现代文学史吴宏聪、范伯群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7 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罗宗强陈洪华东师范大学出2000年8 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罗宗强陈洪华东师范大学出2000年9 0540 外国文学史 6 外国文学史孟昭毅出版社2009年10 0541 语言学概论 6 语言学概论胡明杨语文出版社2000年11 081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中国现代散文史俞元桂山东文艺出版社12 0813 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简史李明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3 0815 西方文论选读 4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修订本)陆贵山中国人民大学出1999年14 082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4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出版6999 毕业论文0学分66加考课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6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吴宏聪华东师范大学出1999年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徐中玉金启华华东师范大学出1999年说明:0422、0812、0813、0815、0821五门任选二门自考(专科)课程名称: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考核方式1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课2 笔试2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政治课 4 笔试3 1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文化基础课4 非笔试4 00535 现代汉语专业课7 笔试5 00536 古代汉语专业课8 笔试6 00529 文学概论(一)专业课7 笔试7 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专业课 6 笔试8 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专业课 6 笔试9 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专业课 6 笔试10 00531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专业课 5 笔试11 00506 写作(一)专业课7 笔试12 00534 外国文学作品选专业基础课 6 笔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本科课程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本科课程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抱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且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学语文教师,并为其成为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和未来的教育家打好基础。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高水平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和未来的教育家。
具体目标和要求如下:1.热爱祖国,热爱真理,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远大理想、高尚品质和实事求是、勤奋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竞争意识,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人才。
2.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教师素质,具备成为未来教育家的潜能和较高的教学和教育改革、研究能力。
3.具有本专业扎实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
有较强的文字和口语表达能力,了解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新成就,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处理信息和科学研究的全面能力。
4.掌握一种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5.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3-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及授予的学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最低须修满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48学分,专业教育课77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34学分,专业主干课25学分,专业系列课18学分),教师职业教育课25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
学生修满154学分,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本专业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构成,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1.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为48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为38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为10学分。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介绍
(专业代码050105)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考核应考者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历层次和规格: 本专业为本科层次,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同专业的水平相一致。
本专业采用学分制,每门课程考试合格后发给课程合格证书,并获得该课程相应的学分。
凡取得本专业规定的考试课程的合格成绩,并通过相应课程的实践性环节考核,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证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河北师范大学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凡符合要求者授予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培养和造就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立志为我国经济建设做贡献,具有较好语言、文学素养和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深入理解、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初步具有从事学科研究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考试计划。
汉语言文学师范课程表
汉语言文学师范课程表这是一份汉字语言文学师范课程表的示例:
大一:
1. 汉字语言文字学
2. 古代汉语文法
3. 现代汉语文法
4. 汉字书写与篆刻
5. 汉字语音学
6. 中国文学史
7. 中国文化概论
大二:
1.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读
2. 古代文学选读
3. 古代诗词鉴赏
4. 现代诗词鉴赏
5.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6. 口译与笔译
7. 中国古代小说选读
大三:
1. 现代汉语教育
2. 口语与修辞学
3. 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
4. 文学与社会
5. 散文与故事鉴赏
6. 汉字与文化专题研究
7. 中国古代戏曲选读
大四:
1. 文学创作与写作
2.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
3. 文学与影视欣赏
4. 文艺评论与鉴赏
5. 汉字语言文学论文写作
6. 毕业设计
以上仅为示例,实际的课程安排可能会因学校、专业和学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专业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专业课程一、导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指研究汉语言和汉族文学的学科,本科专业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
二、语言学课程1. 汉字学:学习汉字的起源、演变、结构和书写规范等。
2. 古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的语法、词汇和阅读古代文献的方法。
3. 现代汉语:学习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等。
4. 普通话与写作:学习普通话和书面语规范,提高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5. 方言与民俗:学习汉语方言的特点和使用情况,了解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三、文学课程1. 古代文学: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2. 现代文学:学习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了解现代文学的流派和代表作。
3. 文学理论:学习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批评能力。
4. 修辞学: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提高文学创作和阅读的技巧。
5. 中国古代文化: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和思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特点。
四、文学研究方法课程1. 文献检索与利用:学习文献检索的方法和工具,培养查找、整理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2. 学术论文写作:学习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学术表达能力。
3. 学术报告与演讲:学习学术报告和演讲的技巧,提高学术交流和表达能力。
4. 研究设计与方法:学习研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素养。
五、实践课程1. 课外学术实践:参与学术研究项目、学术讨论和学术活动,提升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2. 实习与社会调查:参与实习和社会调查项目,了解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机会。
3. 创作与表演实践:参与文学创作和表演实践,培养文学创作和演绎的能力。
六、选修课程1. 汉字书法:学习书法基本技法和风格,培养书法艺术欣赏和创作能力。
2. 影视文化:学习电影和电视剧的艺术表现和文化意义,培养影视文化的鉴赏能力。
3. 文化遗产保护:学习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本科新旧课程顶替表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科段)新旧计划课程及学分对照表
说明:
1999年底以前已通过旧计划“哲学”和“中国革命史”考试;并达8学分以上,可顶替新计划1、2、3三门课程。
只通过“哲学”,须考新计划课程2、3,只通过“中国革命史”,须考新计划课程1、2。
自学考试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新旧划课程及学分对照表
说明:
(1)10~11为选考课程。
已取得旧计划选考课程组中三门课程合格成绩,但其中不含有美学课程,其中任一门可顶替新计划序号8,剩余二门课程可顶替新计划序号10~11中对应的课程。
(2)已取得旧计划选考课程组中一门、二门或三门课程合格成绩,其中含有美学课程的,旧计划中美学可顶替新计划序号8,旧计划选考课程组中剩余的选考课程可顶替新计划中的选考课程,不足的课程应补足。
(3)凡通过原旧计划课程《文心雕龙》研究、《红楼梦》研究、东方文学、中国文学专题研究、中西比较文学、音韵学、训诂学、李白杜甫研究、文学创作论九门中的任何一门,均可顶替新计划序号10~11中的任一门。
(4)年龄在40岁以上的应考者,可以申请免考本科段的外语课程,但必须加考三门选考课,并且不授予学位。
(5)1999年底以前已通过旧计划“政治经济学”(4学分)考试.可顶替新计划1、2两门课程,未通过考,按新计划课程1、 2参加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主要学什么?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主要学什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主要学什么??专业课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美学、批评文学等。
拓展资料: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
与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为语文教育,其培养物件是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等。
本专业是培养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阶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还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教师。
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
进去以后还要选择一个来学,自己选求翻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名字新华字典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学啥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
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该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
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古典文学方面的某个作家研究,如对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比较著名的作家所开的专题,某部作品研究的专题,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
2023年1月 自考 汉语言文学 科目安排
2023年1月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安排一、2023年1月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安排2023年1月的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安排如下:1.《我国古代文学》2.《我国现当代文学》3.《文学基础知识》4.《文学作品导读》这四门科目分别涵盖了我国古代文学、我国现当代文学、文学基础知识和文学作品导读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既有历史底蕴又有现实意义,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我国古代文学》《我国古代文学》作为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之一,将主要研究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其作者、创作背景、文学风格、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门科目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了解古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我国现当代文学》《我国现当代文学》这门科目将主要研究我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主题、风格、思想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科目,我们将对我国现当代文学有着更深刻的了解,能够对当代文学作家的创作风格、思想内涵有更全面的把握,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文学基础知识》《文学基础知识》这门科目将主要涉及文学概论、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文学批评基础知识等内容。
学习这门科目将有助于我们打下文学理论基础,形成对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提升文学研究水平和文学批评能力。
五、《文学作品导读》《文学作品导读》这门科目是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环节,将主要以文学作品为主线,通过导读的方式对文学作品的文本结构、主题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详细解读。
通过学习这门科目,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更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通过对2023年1月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安排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提前了解科目内容,对考试备考有更清晰的认识。
我个人认为,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是非常有价值的,通过学习这些科目,我们可以了解我国文学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加深对文学的热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汉语言文学所学课程
汉语言文学所学课程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以研究汉语言和文学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在汉语言文学所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关于汉语言和文学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语言文化、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等方面。
在语言文化方面,学生将学习汉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语用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将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汉语,并了解汉语语言的传统和现代文化价值。
在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学生将学习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批评方法,包括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和各种文学流派的理论和批评。
他们将学习如何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并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在文学创作方面,学生将学习文学创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不同文学类型的创作技巧和创意方法。
他们将学习如何写作和创作文学作品,并了解文学创作的各种流派和风格。
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所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化修养和文学素养,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代码:050105
主考院校:河北师范大学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类型
考试方式
备注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必考
笔试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必考
笔试
3
00015
英语(二)
14
任选一门
笔试
00016
日语(二)
14
笔试
00017
俄语(二)
14
笔试
4
00037
美学
6
必考
笔试
5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必考
笔试
6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
必考
笔试
7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
必考
笔试
8
00540
外国文学史
6
必考
笔试
9
00541
语言学概论
6
必考Hale Waihona Puke 笔试1011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5
任选两门
免考外语增考三门
笔试
008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4
笔试
00819
训诂学
5
笔试
05182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
4
笔试
05183
报刊编辑学
4
笔试
05184
汉语修辞学
4
笔试
05185
新闻采访学
4
笔试
05186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4
笔试
12
06999
毕业论文
实践
必做、不计学分
毕业总学分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