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榫卯结构电子教案
教学设计-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

教学总 结
与特色
本课程通过视频、幻灯片、实物模型演示的方法,多维讲解课题,帮助学习 者对明式家具的中的榫卯结构进行理解。
教学详案
步骤 1:介绍榫卯的价值
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木结构的灵魂。榫卯结构的运用对明式家具价值的提升主要在三个方
面:一是家具连接更加结实耐用,二是便于运输维修,三是提升家具品质。
步骤 2:明式家具榫卯结构还原
明式家具榫卯结构花样繁多、构思巧妙,通过对明式家具实物的解构分析,还原明式家具
榫卯结构的各种形式,从而探讨榫卯结构在明式家具中的技术价值与艺术价值。
步骤 3: 榫卯连接方式的解构
榫卯结构精巧美观,连接方式极为巧妙,通过榫卯模型视频演示,展示各种榫卯结构的型
制与连接方式,为榫卯连接技艺的学习与创新提供直观的素材。
为民族传艺 为文化存根 为大师立传 为百工留名
明式家具技艺
明式家具技艺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标题 所属专业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 构
家具设计
所属课程 适用对象
明式家具发展史 明式家具研究、学习人员
所属专业大类
设计艺术学
所属专业类
产品设计
授课教师 教学思想与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背景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李颖
所属学校
构,最终目的还是能够对榫卯技艺进行传承与创新。采用课堂讲解、
实物佐证史料的方法,使教学过程不至枯燥。
1、使学生了解榫卯结构在明式家具中的重要价值 2、使学生了解典型的明式家具榫卯结构
重点:通过实物还原明式家具中各种形式的榫卯结构
难点:说明榫卯结构在明式家具中的重要地位及历史传承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
教学内容
价值。本节课是这个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讲
榫卯系列课堂(一——鲁班锁教案

榫卯系列课堂(一——鲁班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国古建筑榫卯结构》的第一章第三节“鲁班锁”,详细内容涉及鲁班锁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拼装技巧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鲁班锁的历史背景和结构特点,增强对我国古建筑榫卯结构的认识。
2. 学会鲁班锁的基本拼装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通过鲁班锁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古建筑榫卯结构的兴趣,提高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鲁班锁的拼装技巧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鲁班锁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鲁班锁模型、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2. 学具:每组一套鲁班锁拼装工具、说明书、纸张、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鲁班锁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鲁班锁的历史背景和结构特点。
b. 分析鲁班锁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价值。
3. 实践操作:a. 演示鲁班锁的拼装方法,强调关键步骤和技巧。
b. 学生分组进行鲁班锁拼装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a. 出示一道鲁班锁拼装难题,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b. 讲解解题步骤,强调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解决一道鲁班锁拼装问题,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鲁班锁》2. 内容:a. 历史背景b. 结构特点c. 拼装技巧d. 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尝试设计一款简单的鲁班锁。
2. 答案:提供设计思路和步骤,鼓励学生创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对鲁班锁的拼装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空间想象力方面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a. 带领学生参观古建筑,了解榫卯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
b.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建筑榫卯结构的魅力。
c. 组织学生参加鲁班锁设计比赛,激发创造力。
木板榫卯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种类。
- 掌握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和技术。
2. 技能目标:- 学会使用常用工具,如锯、刨、凿等。
-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榫卯结构制作。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木工艺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2. 常见榫卯结构种类及特点3. 榫卯结构制作工具及使用方法4. 简单榫卯结构制作实践三、教学对象初中或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手工制作基础。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论讲解与工具认识1. 导入:- 通过展示传统榫卯结构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 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种类。
- 榫卯结构的优缺点。
3. 工具认识:- 介绍常用工具,如锯、刨、凿等。
- 讲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工具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实践操作与作品制作1. 实践操作:-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种榫卯结构进行制作。
-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确保安全。
2. 作品制作:- 学生独立完成榫卯结构制作。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 鼓励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榫卯结构的魅力。
-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出勤、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工具使用:学生对工具的掌握程度和操作熟练度。
3. 作品质量:榫卯结构的准确度、美观度和实用性。
4. 学习心得:学生对榫卯结构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榫卯结构原理、种类、工具使用等。
2. 传统榫卯结构作品图片和视频。
3. 常用工具:锯、刨、凿等。
4. 实践材料:木板、榫卯结构零部件等。
八、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方案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榫卯结构的魅力,掌握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
榫卯结构介绍课件

04
传承:榫卯结构 作为中国传统技 艺,至今仍在现 代建筑和家具制 作中得到应用和 发展
古代建筑中的应用
01
古代宫殿:榫卯结构用于宫殿的梁柱、斗拱等部位,如故宫、天坛等。
02
古代寺庙:榫卯结构用于寺庙的梁柱、斗拱等部位,如少林寺、白马寺等。
03
古代桥梁:榫卯结构用于桥梁的梁柱、斗拱等部位,如赵州桥、卢沟桥等。
加固措施:使用胶水、钉子等辅助材料进
03
行加固,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检查与修复:在组装过程中,定期检查榫
04
卯结构的紧密程度,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4 榫卯结构的应用领域
古建筑修复与保护
古建筑修复:榫卯结构在 古建筑修复中起到关键作 用,能够保持古建筑的原 貌和结构稳定性。
古建筑研究:榫卯结构在古 建筑研究中起到关键作用, 能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古建 筑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特点。
榫卯结构介绍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榫卯结构的历史
02. 榫卯结构的特点
03. 榫卯结构的制作工艺 04. 榫卯结构的应用领域
1 榫卯结构的历史
起源与发展
01
起源:榫卯结构 起源于中国古代 建筑和家具制作
02
发展:从原始社 会的简单榫卯结 构,发展到明清 时期的复杂榫卯 结构
03
应用:榫卯结构 广泛应用于古代 建筑、家具、船 舶等领域
制作方法:首先选择合适 的木材,然后进行切割、 打磨、雕刻等工艺,最后 进行组装
榫卯的优缺点:优点是结 构稳定、坚固耐用,缺点 是制作工艺复杂,需要较 高的技艺水平
榫卯结构的组装与调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
组装顺序:按照设计图纸,从下往上,从 里往外进行组装
中国古代榫卯结构PPT学习教案

第3页/共10页
第4页/共10页
第5页/共10页
第1页/共10页
榫卯结构的类型
面与面 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
“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点结构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
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 “通榫”等等。 构件组合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 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 榫”等。
第2页/共10页
榫卯,读作sǔn mǎo,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 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 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 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 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 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 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 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2024年榫卯系列课堂(一——鲁班锁教案

2024年榫卯系列课堂(一——鲁班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传统工艺》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鲁班锁的起源、结构原理、分类及制作方法。
通过学习鲁班锁,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鲁班锁的结构原理和分类,了解其在我国传统工艺中的地位。
2. 技能目标:学会鲁班锁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鲁班锁的结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教学重点:鲁班锁的分类及其在我国传统工艺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鲁班锁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板书材料等。
2. 学具:手工工具(如剪刀、尺子、圆规等)、鲁班锁制作材料(如硬纸板、木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鲁班锁实物,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鲁班锁的起源、结构原理、分类及在我国传统工艺中的地位。
3. 实践操作:a. 演示鲁班锁的拆解和组装过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其结构原理。
b. 学生分组,按照老师提供的制作图纸,动手制作鲁班锁。
c.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鲁班锁结构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类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鲁班锁的起源、结构原理、分类及制作方法。
2. 鲁班锁在我国传统工艺中的地位。
3. 制作鲁班锁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鲁班锁结构,并绘制图纸。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传统工艺,如剪纸、泥塑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手工艺展览等,加深对传统工艺的认识。
榫卯结构教案

榫卯结构教案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它具备高强度、刚性和美观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宫殿、庙宇、民居等建筑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榫卯结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窄,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榫卯结构的精髓,让它不断地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应用和创新。
一、概述榫卯结构是指通过几何形状、切口角度等方式将建筑材料进行准确的拼接和固定,实现建筑结构的稳定和强度。
榫卯结构的优点在于其简单、精确、牢固和美观,尤其是在没有现代建筑材料的时候,榫卯结构成为中国建筑史上一种不可或缺的结构形式。
榫卯结构的材料一般是木材,它由几部分构成,包括榫头、榫眼、卯口等。
榫头相当于卯口的缺口,是凸出的部分;榫眼相当于卯口的凸出部分,是凹陷的部分。
将榫头和榫眼精准地相互嵌合,就可以实现木材的稳定固定,构成牢固的建筑结构。
二、设计原则榫卯结构的设计原则是相对简单的,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点:1. 精确度:榫卯结构的精确度非常重要,只有精确匹配才能保证结构的稳定和牢固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尺寸、形状和结构间隙等因素。
2. 立体感:榫卯结构的立体感是其美观和艺术性的重要体现。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根据不同的功能和要求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榫卯结构,让建筑物体现出立体感和艺术魅力。
3. 心中有数:在使用榫卯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师具备较高的几何学、数学和力学知识,以便计算出合理的卯口和榫眼角度,实现结构的稳定和牢固性。
4. 重点应用:榫卯结构的重点应用在于支撑式结构和伸缩式结构中。
对于支撑式结构而言,需要确保榫卯结构的稳定性和荷载承受能力;对于伸缩式结构而言,需要保证榫卯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使得整个结构在伸缩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
三、案例分析1. 故宫博物院的宫殿建筑故宫博物院的宫殿建筑是榫卯结构的经典代表,其结构稳定、精准、美观,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宫博物院中建筑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的,各种榫卯结构的巧妙设计和运用,不仅使得建筑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得到了保证,而且体现了建筑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劳动技术《榫卯结构》教案

劳动技术《榫卯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传统木工工艺——榫卯结构,了解榫卯的构造及分类;2、知道榫卯结构在古代和当代中的广泛应用;3、简单了解榫卯的制作过程及优点;4、动手拆解鲁班锁,感受榫卯结构的魅力、古人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榫卯结构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技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设计】一、导入PPT展示板凳图片(有实物的班级用实物展示)问题:板凳上一颗钉子都没有,如何连接的?导出课题:榫卯结构二、新课讲授(一)什么是榫卯结构?榫卯(sǔn mǎo),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考一考:指出下图中哪一部分是榫?哪一部分是卯?(PPT展示图片)(二)榫卯结构的分类可分为三大类:1.面与面: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2.点结构: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等。
3构件结合:如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复杂榫卯结构动态结构赏析(三)榫卯结构的应用榫卯结构主要应用于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等。
代表建筑:紫禁城、天坛祈年殿、山西大同悬空寺、四大名楼等。
家具:古代家具,如屏风、案几、官帽椅等;现在家具,如实木沙发、书桌、床等。
问题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采用了榫卯结构呢?引导学生回答,哪些物品也是采用凹凸相结合的连接方式。
如:拼图玩具、拉链、齿轮、笔帽、手机壳、插座等。
让同学们感受到榫卯结构就在我们身边。
(四)榫卯结构的制作过程及优点观看简单十字榫的制作视频,请学生总结榫卯结构的制作流程:画线——分次锯割——凿观看桌子腿的榫卯制作过程(复杂),抛出问题,既然用榫卯机构制作家具如此麻烦,为何还要采用这种工艺,不直接钉钉子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钉子外露不美观;钉子会生锈;钉子板凳坐的时间长了,会散架,榫卯结构不会散架;节约成本;方便运输等等。
幼儿园榫卯结构教案

幼儿园榫卯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榫卯的历史和特点。
2、通过认识榫卯,感受榫和卯“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配合,增进民族自豪感。
计划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中,源于榫卯结构的孔明锁向我们展现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
2、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榫卯,出示课题——了解榫卯(二)榫卯之初认识榫卯泛指中国传统建筑木构件之间的联结形式。
榫,即是构件的凸起部分;卯,即是构件的凹进部位。
榫卯,是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一榫一卯,一转一折,暗藏玄机。
榫卯,不用一钉,却能做出巧夺天工的家具,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它是中式家具的精髓,中式建筑的基础。
榫卯(sǔn mǎo)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早在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榫卯了。
如果那些保留至今的传统家具会说话,我想他们第一句话就会是:“谢谢你,榫卯!(三)榫卯之永恒——《紫禁城的秘密》(课件)2017年,英国第4电视台推出一系列中国纪录片,其中一集《紫禁城的秘密》详细讲述了这一伟大建筑奇迹的秘密……小结:经历风风雨雨,那些屹立千年的建筑,是什么赋予它永恒?是榫和卯的天衣无缝,不离不弃,造就了千年的传奇,造就了地老天荒的陪伴。
(四)榫卯之特点1.学生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活动:(1)榫卯为何如此牢固?(2)常见的榫卯2.学生汇报(1)榫卯为何如此牢固?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明问题「物理性质上的避弱就强」「结构上的刚柔并济」「构造上的巧夺天工」(2)聪明的中国工匠们,早已研制出了上百种榫卯形制呢,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3)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欣赏过后,让我们来近距离感受一下榫卯——榫卯的拼装(五)榫卯之哲理榫卯咬合,构成巧妙且富有弹性的框架,相互间的匹配更加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完美诠释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每一栋古老的木构房子,在历经无限风霜雨雪后,屋内的每一块木头,甚至每一件家具的榫和卯都仿佛仍在感恩对方的存在,榫对卯说:执子之手。
简单的榫卯结构教学设计

简单的榫卯结构教学设计引言:榫卯结构是一种传统的木制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
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本文将通过教学设计,向学生介绍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制作工艺以及应用实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中学木工课程或相关手工课程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 学会制作基本的榫卯结构连接;3. 能够运用榫卯结构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木工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介绍榫卯结构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重点讲解其结构原理和优点。
2. 榫卯结构的制作工艺:a. 工具准备:介绍常用的木工工具和材料,如锯子、锉刀、刨子、木材等。
b. 基本制作步骤:逐步演示榫卯结构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意义,如测量、锯割、修整、试验组装等。
c. 连接方式:介绍常见的榫卯结构连接方式,如榫榫连接、榫卯连接等。
同时,要讲解每种连接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 实用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案例,如建筑结构、家具设计等,向学生展示榫卯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创新点。
鼓励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于榫卯结构的设计想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1. 预热: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榫卯结构的应用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通过教师讲解、PPT展示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演示榫卯结构的制作过程,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实践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使用提供的工具和材料,亲自制作榫卯结构连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5.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并设计一个简单的榫卯结构作品,展示他们对榫卯结构的理解和创造力。
6. 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设计作品,并由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点。
2022年 《粤教版通用技术必修2 1.4.1典型结构欣赏榫卯结构 》优秀教案

通用技术必修2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四节典型结构的欣赏–榫卯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典型结构的欣赏〞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的课程内容。
作为“结构与设计〞专题内容,该章节的知识要点是通过对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欣赏建筑及其结构,并要求学生以技术的开展为线索,了解各种建筑结构与技术开展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装配6根木孔明锁,让学生对典型结构中的榫卯结构有更为直接的认识,通过榫卯结构中的建筑及家具的欣赏,让学生能够从文化和技术的角度欣赏建筑及其结构。
作为高二年级的学生能够掌握这局部知识内容。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孔明锁是古代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以及它起源于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通过对典型结构中榫卯结构的欣赏,加深认识榫卯结构,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技能目标】通过小组活动,手动装配孔明锁,加深对榫卯结构的认识。
从而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情感目标】通过榫卯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透过榫卯结构的欣赏,让学生在装配孔明锁活动中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难点:学生能从技术、文化等角度欣赏并评价榫卯结构的设计案例,并在自己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实践操作,知识讲解。
【课 时】:一课时六、【教学流程示意图】七、【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左右〕师:首先,请各位同学看大屏幕。
大家知道这幅图片里的物件是什么吗?生:〔学生们思考〕孔明锁师:非常不错。
〔同时将已经组装好的孔明锁拿出,展示给学生们〕这个正是同学们在图片里面看到的六根木孔明锁。
〔播放第一张PPT 〕生:恩恩〔学生们点头〕师: 〔播放第二张PPT 〕在2021年10月召开的中德经济技术论坛上, 总理将一精巧的孔明锁送给默克尔总理,表达了中方愿将“ 智慧〞与“德国技术〞完美结合,共同破解世界性难题的期许和愿望。
丁字榫卯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丁字榫卯的结构特点和制作方法;(2)掌握丁字榫卯的制作步骤和技巧;(3)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丁字榫卯结构制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榫卯结构的认识;(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制作丁字榫卯,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丁字榫卯的结构特点及分类;2. 丁字榫卯的制作步骤和技巧;3. 简单丁字榫卯结构制作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传统家具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榫卯结构,激发学生对丁字榫卯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讲解丁字榫卯的结构特点和分类;(2)示范丁字榫卯的制作步骤和技巧;(3)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小组合作与探究(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制作材料;(2)各小组讨论并制定制作计划;(3)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按照计划完成丁字榫卯结构制作。
4. 实践与评价(1)各小组展示制作成果,教师进行评价;(2)引导学生分析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3)总结制作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5. 总结与拓展(1)回顾丁字榫卯的制作过程,总结所学知识;(2)引导学生思考丁字榫卯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3)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尝试制作其他榫卯结构。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等;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制作的丁字榫卯结构是否符合要求,如结构稳定性、美观度等;3. 课后评价:通过学生作业、作品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丁字榫卯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介绍丁字榫卯的结构特点、制作步骤等;2. 制作材料:木块、锯子、砂纸、胶水等;3. 教学视频:展示丁字榫卯的制作过程;4. 传统家具图片:用于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面。
木榫结构教案

木榫结构教案教案标题:木榫结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木榫结构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学习不同类型的木榫结构及其应用。
3. 掌握制作木榫结构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木材、锯子、锉刀、锤子等制作木榫结构所需工具和材料。
b. 展示板或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c. 制作好的木榫结构样本。
2. 学生准备:a. 学生需要准备好纸和铅笔,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记录重要信息。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些著名的木榫结构,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结构、日本传统木构建筑中的卯结等,引发学生对木榫结构的兴趣。
2.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向学生介绍木榫结构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主体:3. 介绍不同类型的木榫结构,如榫卯、榫槽、榫接等,并解释它们的应用领域和特点。
4. 与学生一起讨论木榫结构的优点,如结构稳固、美观大方、易于拆卸等。
5. 分步骤教授学生制作木榫结构的方法:a. 选择合适的木材和工具。
b.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和标记。
c. 使用锯子和锉刀等工具进行切割和修整。
d. 使用锤子和木榫工具将不同部件连接起来。
e. 完成后进行调整和修整,确保结构稳固。
实践:6.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个简单的木榫结构,如一个小木桌或一个木椅子。
7. 指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总结:8.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木榫结构,并让他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
9. 总结木榫结构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并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10.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类型的木榫结构,并制作一个创新的木榫结构作品。
11.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和分享其他文化中的木榫结构,扩展他们的知识和视野。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技巧。
2. 评估学生对木榫结构定义、原理和制作方法的理解程度。
3. 评估学生制作的木榫结构的稳固性和美观度。
教案扩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建筑,特别是那些使用了木榫结构的建筑,以加深学生对木榫结构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小学榫卯课程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掌握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热爱劳动、珍惜文化遗产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
2. 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 榫卯结构的精确度。
2. 榫卯结构的创新设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榫卯结构模型、榫卯制作工具、图片资料、教学视频。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剪刀、彩色卡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榫卯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榫卯结构的基本概念。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榫、卯、榫卯接合的特点等。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榫卯结构在古代建筑、家具、工艺品中的应用。
三、学生实践1. 教师示范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榫、卯的切割、组装等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榫卯结构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制作过程?”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回顾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
二、拓展创新1. 教师提出拓展创新的要求,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榫卯结构作品。
2. 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独特的榫卯结构模型。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榫卯结构的制作。
2.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展示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改进方向。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榫卯结构的创新设计和实践操作。
木工榫卯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木工榫卯课时:2课时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榫卯结构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榫卯结构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学生动手实践,制作简单的榫卯结构。
教学难点:1. 榫卯结构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榫卯结构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榫卯结构的特点。
2. 提问:什么是榫卯结构?它的特点是什么?二、讲解榫卯结构的特点和制作方法1. 讲解榫卯结构的原理和特点,如:连接牢固、拆卸方便、美观大方等。
2. 讲解制作榫卯结构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锯子、刨子、锤子、榫卯板等。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榫卯结构。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复习榫卯结构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提问:榫卯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二、拓展练习1. 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榫卯结构。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总结1. 总结榫卯结构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榫卯结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榫卯结构的特点和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3. 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拓展练习,让学生了解了榫卯结构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
2. 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和热爱。
榫卯结构分析完全版PPT课件

(二)穿销 穿销与栽销的方法类似,不同这处是,栽销法销子不穿透构件; 穿销常用于溜金斗拱后尾各层构件的锁合.
销是用钢 或者木做成圆杆状 或者片状,用以阻 止被连接构件相对 移动的连接物。属 于圆杆状的,有螺 栓、钉、圆钢销、 螺钉、玻璃钢圆销 等;属于板片状的, 有玻璃钢板销,钢 板销等。
圆杆状销
板片状销
四 、 钢结构的连接
大型木建筑设计中,结构跨度及构件尺寸相对较大,传统的结 构形式无法满足大型结构的要求,结构设计往往会更多的引用钢结构的 设计方法,节点处也会积极地使用金属构件或者钢结构节点来满足结构 的要求。
五、用于水平或倾斜构件叠交或半叠交的榫卯 水平或倾斜构件重叠稳固,需要用销子;而当构件按一定角度 (90度或其它需要的角度)叠交或半叠交时,则需要采用桁碗刻 或压掌等榫卯来稳固.
(一)桁碗 桁碗(小式称禀碗)在古建大木中用处很多,凡桁碗与柁梁、脊瓜柱相交 处,都须使用桁碗.桁碗即放置桁禀的碗口,位置在柁梁头部或脊瓜柱 顶部.
优点:构造简单,传力明确,可用简单工具制作; 由于其构造外露,易于检查施工质量和观测工作情况。
缺点:由于在构件上刻槽,对构件截面削弱较大,从而增加木材用量; 在齿槽中除承压工作外,尚伴随着脆性的剪切工作,同时只能用
于手工操作,要技术级别较高的木工进行制作,方能保证连接质量。
单齿连接 双齿连接
三、销连接
(三)箍头榫 箍头榫是枋与柱在尽端或转角部相结合时采取的一种特殊结构榫卯.”箍 头”一字,顾名思义,是”箍住柱头”的意思
榫卯积木课程教案

榫卯积木课程教案教案标题:榫卯积木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榫卯积木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适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榫卯积木的概念和作用,与学生进行简要讨论,了解他们对积木的了解程度。
2. 展示一些榫卯积木模型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介绍榫卯积木的基本结构和分类,如榫头、榫眼、卯榫等。
2. 示范如何拼接榫卯积木,包括正确的插入和拔出方法。
3. 指导学生注意安全使用积木的方法,避免受伤。
三、实践操作(25分钟)1. 分发榫卯积木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拼搭一些简单的模型。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在拼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合作。
3. 鼓励学生尝试创造自己的模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完成的榫卯积木模型,分享他们的创意和心得。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榫卯积木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造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使用榫卯积木。
五、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使用榫卯积木创作一个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模型,并在下节课时展示。
教案扩展:1.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增加难度和复杂度,引导他们尝试更复杂的榫卯结构和更大的模型。
2. 引导学生运用榫卯积木进行数学和科学的探索,如利用积木拼搭出不同的几何形状、建筑结构等。
3. 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创作,组织榫卯积木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正确使用榫卯积木、是否能够完成简单的模型等。
2. 学生的展示和分享,评估他们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3.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包括模型的创意和完成度。
教案指导: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和分享意见。
榫卯积木课程教案

榫卯积木课程教案教案标题:榫卯积木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榫卯积木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2. 帮助学生了解榫卯积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3. 提供学生与同伴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教学内容:1. 榫卯积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榫卯积木的组装技巧和方法。
3. 榫卯积木在建筑、工程和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4. 学生自主设计和制作榫卯积木模型。
教学准备:1. 榫卯积木套装。
2. 白板、标志笔和擦子。
3. 图片和视频资源,展示榫卯积木应用案例。
4. 学生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榫卯积木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 展示一些榫卯积木模型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猜测其构造和功能。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榫卯积木的基本分类和组装技巧。
- 解释榫卯积木的原理和应用领域,如建筑、工程和艺术设计等。
3. 实践操作(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套榫卯积木套装。
- 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示例图纸或自由发挥,组装出一个特定的榫卯积木模型。
- 鼓励学生在组装过程中进行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
4. 模型展示和分享(15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榫卯积木模型,并介绍其设计理念和功能。
- 学生之间互相评论和提出改进建议。
5. 拓展应用(10分钟)- 展示更多榫卯积木的应用案例,如桥梁、房屋结构和艺术装置等。
- 鼓励学生思考其他可能的榫卯积木应用场景,并进行讨论。
6.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榫卯积木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 强调榫卯积木对学生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作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继续探索榫卯积木的应用,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创意。
2. 组织榫卯积木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分享他们在榫卯积木领域的经验和成就。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估学生展示的榫卯积木模型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榫卯工艺建造木屋教案

榫卯工艺建造木屋教案教案标题:榫卯工艺建造木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榫卯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学习如何使用榫卯工艺建造木屋;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榫卯工艺实例和相关资料;2. 图纸和测量工具;3. 适合搭建木屋的木材和工具;4. 安全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榫卯工艺的定义和起源,解释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并展示相关实例。
2. 激发学生对榫卯工艺建造木屋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榫卯工艺对建筑结构的重要性和优势。
知识讲解:1. 详细介绍榫卯工艺的基本原理、分类和技术要点。
2. 解释木屋建筑的特点和结构要求。
3. 讲解木材的选择和预处理方法,包括树种选择、湿度控制等。
实践操作:1. 划分学生小组,每组由3-4人组成。
2. 分发图纸和测量工具,引导学生进行木屋的测量和规划。
3. 教授榫卯工艺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榫头的制作、榫眼的钻孔等。
4. 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实现木屋的榫卯连接。
团队合作:1.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共同协作完成木屋的搭建。
2. 规定每个小组的分工和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3. 引导学生在搭建过程中相互交流,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
展示评价:1.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所建造的木屋,并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2. 评价学生的榫卯工艺操作技巧和木屋质量。
3. 鼓励学生介绍他们在搭建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分享经验。
拓展活动:邀请专业榫卯工艺师傅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入了解榫卯工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教学反思: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学生对榫卯工艺建造木屋的掌握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常见的榫卯结构电子教案.docx

常见的榫卯结构常见的榫卯结构mqjjdcyjg-20110627-1.jpg(22.06 KB, 下载次数 : 203)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2011-9-19 23:03上传(一)、龙凤榫加穿带一块薄板不够宽,需要两块或更多块薄板拼起来才够宽时,就要用“龙凤榫加穿带”。
(如插图 1 所示)先把薄板的一个长边刨出断面为斗个银锭形的长榫,再把与它相邻的那块薄板的长边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插的办法把两块板拼拢,所用的榫卯叫“龙凤榫”。
这样可以加大榫卯的胶合面,防止拼缝上下翘错,并不使拼板从横的方各拉开。
薄板依上法一一拼完,用胶粘牢后,横贯背面,开一下大上小的槽口,名叫“带口”;穿嵌一面做一梯形的长榫的木条,名叫“穿带”。
带口及穿带的梯形长榫都一端稍窄,一端稍宽。
长榫由宽处推向窄处,这样才能窗紧。
穿带两端出头,留做榫子。
穿带根数视拼板的长度而定,一般每隔40cm 穿一根。
最后在拼板的四周刨出榫舌,名叫“边簧”,以便装入木框里口的槽口内。
(二)、攒边打槽装板上述用“龙凤榫加穿带”拼成的木板是为了装入攒边的木框而准备的。
木框四根,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短而凿眼的叫“抹头”。
在木框的里口打好槽,以便容纳木板边簧。
穿带出头部分则插入大边上的卯眼内。
把木板装入木框的做法叫“攒边打槽装板”;把薄板装入木框,使薄板能厚板使用,同时能把色暗无纹的木材断面完全隐藏起来,外露的都是美丽的木纹,所以是一种合理、美观而又节省的做法。
传统家具的桌案面,柜门、柜帮、柜背等大都用此方法做成。
说品天地:“趱边打槽装板”此种木工的造法,远在西周的青铜器上已反映出来了,它是木材使用的一项成功的创造。
长期以来,此法在家具中广泛使用,如凳椅面、桌案面、柜门柜帮以及不同部位上使用的条环板等等,举不胜举。
趱边打槽装板的优点是首先在将板心装纳在四根边框之中,是薄板能当厚板用。
木板因气候变化难免胀缩,尤以横向的胀缩最为显著。
木板装入四框,并不完全挤压,尤其在冬季制造的家具,更须为木板的膨胀留余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榫卯结构常见的榫卯结构mqjjdcyjg-20110627-1.jpg(22.06 KB, 下载次数: 203)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2011-9-19 23:03 上传(一)、龙凤榫加穿带一块薄板不够宽,需要两块或更多块薄板拼起来才够宽时,就要用“龙凤榫加穿带”。
(如插图1所示)先把薄板的一个长边刨出断面为斗个银锭形的长榫,再把与它相邻的那块薄板的长边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插的办法把两块板拼拢,所用的榫卯叫“龙凤榫”。
这样可以加大榫卯的胶合面,防止拼缝上下翘错,并不使拼板从横的方各拉开。
薄板依上法一一拼完,用胶粘牢后,横贯背面,开一下大上小的槽口,名叫“带口”;穿嵌一面做一梯形的长榫的木条,名叫“穿带”。
带口及穿带的梯形长榫都一端稍窄,一端稍宽。
长榫由宽处推向窄处,这样才能窗紧。
穿带两端出头,留做榫子。
穿带根数视拼板的长度而定,一般每隔40cm穿一根。
最后在拼板的四周刨出榫舌,名叫“边簧”,以便装入木框里口的槽口内。
(二)、攒边打槽装板上述用“龙凤榫加穿带”拼成的木板是为了装入攒边的木框而准备的。
木框四根,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短而凿眼的叫“抹头”。
在木框的里口打好槽,以便容纳木板边簧。
穿带出头部分则插入大边上的卯眼内。
把木板装入木框的做法叫“攒边打槽装板”;把薄板装入木框,使薄板能厚板使用,同时能把色暗无纹的木材断面完全隐藏起来,外露的都是美丽的木纹,所以是一种合理、美观而又节省的做法。
传统家具的桌案面,柜门、柜帮、柜背等大都用此方法做成。
说品天地:“趱边打槽装板”此种木工的造法,远在西周的青铜器上已反映出来了,它是木材使用的一项成功的创造。
长期以来,此法在家具中广泛使用,如凳椅面、桌案面、柜门柜帮以及不同部位上使用的条环板等等,举不胜举。
趱边打槽装板的优点是首先在将板心装纳在四根边框之中,是薄板能当厚板用。
木板因气候变化难免胀缩,尤以横向的胀缩最为显著。
木板装入四框,并不完全挤压,尤其在冬季制造的家具,更须为木板的膨胀留余地。
一般板心只有一个纵边使鳔,或四边全不使鳔。
装板的木框趱成后,与家具其他部位连结的不是板心,而是用直材造成的边框,伸缩性不大, 这样就使整个家具的结构不至由于面板的胀缩而影响起稳定坚实。
木板断面没有纹理, 装板后使木材断面隐藏起来,外露的都是花纹,色泽优美的纵切面。
因此趱边打槽装板是一种经济、美观、科学合理的造法。
(三)、楔钉榫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弧形弯材的一种十分巧妙的榫卯,圈椅的扶手,部分圆形桌、几的面和托泥用此法做成。
楔钉榫基本上是两片榫头合掌式的交搭,但两片榫之端又各出小舌,小舌入槽后便使两片榫头紧贴在一起,管住它们不能向上或向下移动。
此后更在搭口中部剔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的、头粗尾细的楔钉贯穿过去,使两片榫头在向左和向右的方向上也不能拉开,于是两根弧形弯形材便严密地接成一体了。
说品天地:关门钉,极少数明式家具在榫卯拍合后,用趱打眼,销入一枚木钉或竹钉,目的是使榫卯固定不动。
北京匠师称之为“关门钉”,意思是门已关上,不再开了。
修理古典家具,遇到这种情况时须将钉凿碎,方能拆卸,否则会把榫卯拆坏。
良工制榫实在无此的必要,故疑此乃一般工匠所为,或因当时定制者有此要求,不得已而为之。
(四)、抱肩榫抱肩榫是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
以有束腰的方桌为例,腿足在束腰的部位以下,切出45°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以便与牙条的45°斜尖及三角形的榫舌拍合。
斜肩上还留做上小下大、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套挂,明及清前期的有束腰及牙条结结实实、服服贴贴地和腿足接合在一起。
到清中期以后,也还是抱肩榫,挂销省略不做了,牙条和束腰也改为两木分做,比明及清前期的做法差多了。
到清晚期,不仅没有挂销,连牙条上的榫舌也没有了,只靠用胶粘合,抬桌子时往往会把牙条掰下来,真是每下愈况了。
(五)、霸王枨前代工匠会这样设想,桌子四足之间不用构件连接,而设法把腿足与连接起来,这样不会有枨子碍腿而能将桌面的承重直接分递到腿足上来。
“霸王枨”正是为实现此种设想而创造出来的。
霸王枨的上端托着穿带,用销钉固定,下端交代在腿足部靠上的地位。
战国时已经在棺椁铜环上使用的“勾挂垫榫”,用到这里来真是再理想也没有了。
枨子下端的榫头向上勾,并且做成半个银锭形。
腿足上的榫眼下大上小而且向下扣。
榫头从榫眼下部口大处插入,向上一推,便勾挂住了。
下面的空隙再垫塞木楔,枨子就被关住,拔不出来了。
想要拔出来了不难,只须将木楔取出,枨子打下来,榫头落回到原来入口处,自然就可以拔出来了。
枨名“霸王”,寓有举手擎天之意,用来形容远远探出、孔武有力的枨子倒是颇为形象的。
(六)、夹头榫夹头榫是案形结体家具最常用的榫卯结构。
四足在顶端出榫,与案面底面的卯眼结合。
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及牙头,故其外观腿足高出在牙条及牙头之上。
此种结构,四足把牙条夹住,连接成方框,上承案面,使案面和腿足的角度不易变动,并能很好地把案面的重量分布传递到四足上来。
夹头榫是案形结构的主要造法之一,也是明及清前期家具最常见的两种形式。
说品天地:夹头榫结构:夹头榫是从北宋发展起来的一种桌案的榫卯结构,实际是连结桌案的腿子、牙边和角牙的一组榫卯结构。
把高桌的腿足造成有显著的侧脚来加强它的稳定性,又把柱头开口、中佳“绰幕”的造法运用到桌案的腿足上来。
制作时在案腿上端开口,嵌夹两段横木,将横木的两端或一端造成开口式样,继而将两断横木改成通长的一根,这样就成了夹头榫的牙条了,最后有在牙条之下加上了牙头。
其优点在于加大了案腿上端与案面的接触面,增强了刚性结点,使案面和案腿的角度不易变动,同时又能把案面的承重均匀地分布传逸至四条腿足上。
较常见的有五种:牙子牙头为一联,常见于明代黄花梨家具,是典型的“苏作”工。
牙子牙头分作,常见于“苏作”的油桌或小条案。
牙子牙头交接出现45度割角线,是一种很地道的作法。
另外,夹头榫常见于紫檀的宫廷家具。
一些善于应变的木工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单独连结牙头。
有些是云形牙头用载榫嵌入牙条来固定;也有合掌榫结构;还有银锭形榫结构。
银锭形榫结构是指用一银锭形榫锁住整个插兼榫的牙头,牙头的背面有一道浅槽固定住桌腿;民国和现代伪制家具的夹头榫作法,为“偷手”作法。
(七)、插肩榫插肩榫也是案形结体使用的榫卯,外观和夹头榫不同,但在结构上差别不大。
它的腿足也顶端出榫,和案面接合,上端也开口,嵌夹牙条。
但腿足上端外皮削出斜肩,牙条与腿足相交处剔出槽口,当牙条与腿足拍合时,又将腿足的斜肩嵌夹起一,形成平齐的表面,故与夹头榫不同。
插肩榫的牙条在受重下压时,可与腿足的斜肩咬合得更紧,这也是和夹头榫有所不同的地方。
(八)、走马销走马销是“栽销”的一种,就是另外用木块做成榫豆栽到构件上去,而不是就构本身做成榫头,它一般安在可装可卸的两件构件之间。
其做法是榫销下大上小,榫眼的开口是半边大、半边小。
榫销从榫眼开口大的半边插入,推向开口小的半边,就扣紧销牢了。
如要拆卸,还须退回到开口大的半边才能拔出。
它和霸王枨有相似处,只是不垫塞木楔而已。
(九)格肩榫结构(大格肩虚肩):格肩部分和阳榫之间还凿剔开口的,为带夹皮的格肩榫,它又叫“虚肩”。
带夹皮的由于开口,加大了胶着面,比不带夹皮的要坚牢一些,但倘用料不大,则因剔除较多,反而对坚实有损[图]。
名词【实肩】:实肩是在横材两端做出榫头,在榫头的外侧做出45度等边直角三角形斜肩,三角形斜肩紧贴榫头,然后在竖材上凿出榫窝,并在外侧开出与榫头上三角形斜肩相等的豁口,正好与榫头上的斜肩拍合。
格肩的作用,一是辅助榫头承担一部分压力,二是打破接口处平直呆板的气氛,这种做法称为大格肩。
(十一)格肩榫结构(小格肩实肩):大格肩有实肩和虚肩之分,小格肩都是实肩;小格肩是把紧贴榫头的斜肩抹去一节,只留一小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少剔去一些竖材木料,以增加竖材的承重能力,是一种较科学的做法。
它既保持了竖材的支撑能力,同时也照顾到了辅助横材承重的作用。
这种做法一般用于柜子的前后横梁或横带上。
(十二)丁字形结合结构:丁字形结合的例子特多,大自桌或大柜的枨子和腿足的连结,次如衣架或四出头官帽椅的搭脑、扶手和腿足的相交,或杌凳横枨、椅子管脚枨与凳椅的腿足的相交,小至床围子、桌几花牙子的横竖材攒接。
先说圆材的丁字形结合,如横竖材同粗,则枨子裹外皮做肩,榫子留在正中。
如腿足粗于枨子,以无束腰杌凳的腿足和横枨相交为例,倘不交圈,则枨子的外皮退后,和腿足外皮不在一个平面上,枨子还是裹外皮做肩,榫子留在月牙形的圆凹正中。
倘交圈的话,一圈椅的管脚枨和腿足相交为例,枨子外皮和腿足外皮在一个平面上,造法是枨端的裹半留榫,外半做肩。
这样的榫子肩下空隙较大,有飘举之势,故有“飘肩”之称。
北京匠(十三)暗榫(闷榫):暗榫的形式多种多样,仅就直材角接合而言,就有单闷榫和双闷榫。
单闷榫是在横竖材的两头一个作榫头,一个作榫眼,双闷榫是在两个拼头处都作榫头,紧靠榫头处又凿出榫眼,使两个榫头可以互相插入对方的榫眼。
由于榫头形成横竖交叉的形式,加强了榫头的预应能力,使整件器物更加牢固。
【名词】平板角接合用燕尾榫而不外露的称“暗榫”,或叫“闷榫”;但由于榫头不外露,故板头根据板料的厚薄,均需留出一段45°的夹角做法,大大增加了工艺难度,但考究的硬木家具均采用暗榫而不用明榫。
另外半榫也有称做暗榫的。
说品天地:清中期宫廷家具的制作多使用暗榫,不论是广式风格还是苏式风格,都极少见到明榫,这显然是当时主理造办处的官员做了统一规定。
但是暗榫的制作难度要远大于明榫,其要求榫卯的结合必须严丝合缝,因为暗榫加明楔是要不得的。
暗榫加暗破头楔是绝活儿,永远拆不下来的,除非将其破坏。
随着暗榫结构在家庭家具中的使用,清中期的民间硬木家具也有相当一部分使用了暗榫结构。
(十四)直材角结合结构(单闷榫)(十五)直材角结合结构(双闷榫)(十六)角结合结构(暗销一)(十六)角结合结构(暗销二)(十七)直材角结合结构(挖烟袋锅):“挖烟袋锅”做法:明清家具工艺术语。
北方木工:把做“套榫”的作法称之谓“挖烟袋锅”。
说品天地【套榫】:明清椅子的搭脑不出挑,与腿交接处不用夹头榫,常用腿料作方挖出榫,搭脑部位则挖方形榫眼,套接,故名。
(十八)粽角榫结构:棕角榫因其外形像粽子角而得名,从三面看都集中到角线的是45度的斜线,又叫“三角齐尖”。
多用于框形的连接。
另外,明式家具中还有“四平式”桌,其腿足、牙条、面板的连接均要用棕角榫。
此桌造型的特别之处在于桌面与腿采用的是双棕角榫结构,这种形制的桌子具有典型的清式家具的特点。
以下是棕角榫的手工制作图示量尺划线画线完毕榫卯制作榫卯制作榫卯制作榫卯制作榫卯制作棕角榫三个结构制作完成棕角榫的安装棕角榫安装完毕走马销常用在两个可移动的部件之间进行固定,因榫头和榫眼结合后需要拍一下才可以起到销合作用故称之为“走马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