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单元1.所谓公共政策:实际是指政府的行为,即政府选择做的事情。

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1)从科学角度而言,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社会领域的知识,有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政府与环境,问题与回应,政治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从专业角度而言,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和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与政治观念的形成,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3.公共物品: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

4.私人物品:是指那些通过市场选择而被个人消费的物品,而且只有那些为之付费的人才有权利对其进行支配。

5 .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他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

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5.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遵循四项标准: 公共、合理、正当、公平。

6.公共权力: 一般是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7.划分公共秩序与私人权利的基本原则:正当性,即公共秩序的需要与私人利益相比较是否对公共利益更为有利。

必要性,少侵犯或不侵犯个人利益,提高公共政策效率。

合法性,保护公共秩序的措施要能够接受司法审查。

合理性,个人利益损失应该得到合理补偿。

8.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秉持理性,但也不能缺少伦理的考量。

9.安乐死:(1)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使用药物让病人没有痛苦的死去。

(2)含义,一是安乐的不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手术)。

10.克隆技术:是一门进行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生物技术(clone)第二单元1.三权分立制度:是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

2.三权分立体制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形式:(1)国会立法:是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各章重点问题部分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各章重点问题部分

各章重点问题提示第一章导论一、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1、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3、拉斯韦尔与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4、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5、国内学者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

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行动计划与策略等。

二、对全社会的利益作权威性分配1、对戴维·伊斯顿定义的分析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这一界定突出了三个思想,即: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分配的影响力是权威性的。

我们认为,为免于对“价值”一词有宽泛的基本掌握,同时又能突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如把“价值”改为“利益”。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

具体地说,政府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甚至打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

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利益关系,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的本质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实行权威性的利益分配。

这也是我们前面主张的,可以在戴维·伊斯顿对公共政策的定义中,把“价值分配”改为“利益分配”的理由。

2、利益分配的动态性与戴维·伊斯顿的定义不同的另一点是,我们认为公共政策的功能绝不仅限于分配上。

政府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分配的基础是政府选择利益和综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落实利益。

从社会公共利益中,由利益选择到利益综合,由利益分配到利益落实,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完整word版)16春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完整word版)16春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2016春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的分配。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

4.政策的导向是的导向。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三、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3.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既是“多数人”的公共性,同时又是“少数人”的公共性。

一方面它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另一方面它也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少数。

在对强势群体特别是少数人组成的强势群体加以限制的同时,也应该对具有正当的利益要求的弱势群体加以保护。

4.利益选择是指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

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源于政治统治的目的。

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语录,来说明利益研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阶级性。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行为的产物。

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的核心工具。

政府的政策要符合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现行政治统治的需要,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反映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

整体性不仅表现在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政策过程中。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第一篇范文: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小抄答案全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律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

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

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0.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两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

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doc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doc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第一章公共政策概述1. |识记|公共政策的概念、特征及功能2. |识记&简单应用|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公共政策学的缘起与发展 拉斯韦尔对公共政策学的六点界定 公共政策学产生及发展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进程案例分析高校扩招政策出台的背景及政策执行对环境的影响一、髙校扩招政策出台的政治、经济、人口环境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而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由1999年的9% 提高到2010年的15%,使我们高等教脊由精英教育面向大众化教脊转变。

在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前,我M 的政治、经济、人门环境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 政治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领导人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将教育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江泽KM 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耍增加教育投入”:在十 五大上又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 0 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 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

教育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 和知识贡献。

”教育部长陈至立强调,“耍W 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下个世纪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 实现我国现代化建没‘三步走’的战略3标,教育就必须首先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么就必须适 度超前发展”。

为此,1 9 9 9年6月,中共中央凼务院制定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

该规定提出要扩大高等教W 的规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 0 1 0年,我国同龄人 门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耍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

(二)经济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加。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1995) 及其分类方法,凡是人均GNP 汇率位在7 6 5美元以下的,诚于低收入国家;凡是人均GNP 汇率在 7 6 5〜3 0 3 5美元之间的,展于下屮等收入国家。

【2024版】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提要

【2024版】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提要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提要第一章导论一、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二、政府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分配的基础是政府选择利益和综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落实利益。

1.利益选择2.利益综合3.利益分配4.利益落实三、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一)整体性;(二)超前性;(三)层次性;(四)多样性;(五)合法性。

四、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一)导向功能;(二)调控功能;(三)分配功能。

五、公共政策分析要素:(一)政策问题;(二)政策目标;(三)政策方案;(四)政策模型;(五)政策资源;(六)政策评价标准;(七)政策效果;(八)政策环境;(九)政策信息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及其能力一、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因为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维护与增进并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所以,公共政策主体应该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

二、核心主体:(一)立法机关;(二)行政机关;(三)司法机关;(四)(执)政党。

三、准公共政策主体:政府主体以外的公共政策主体统称为准公共政策主体,即“社会中那些为追求公共利益与服务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也可称之为第三部门,如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等社会组织和社会主体。

准政策主体在整个公共政策体系中仅处于从属性和辅助性的地位。

四、公众参与与公共政策:公众(公民或选民)是公共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没有明确的组织,力量也比较分散,但却是一种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

公众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途径,影响或制约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五、政策主体能力的含义与内容政策主体能力是各政策主体的能力与整个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的综合体。

从整体上来说,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主要包括:(一)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二)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三)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四)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五)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综合能力。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doc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doc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一、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木课程的考核对象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

考核教材使用陈庆云主编、屮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政策概论》。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木技能等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了解”要求学生对所给的问题有全面和一般的认识;“理解”指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有完整的理解;“掌握” 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能够准确记忆,并针对考题做到灵活运用。

《公共政策概论》的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

试卷均采用百分制。

卷而成绩按8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

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含案例分析),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10%、10%、28%和32%左右。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导论考核知识点1・屮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2.利益分配的动态性3.公共政策的本质理解4.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主要功能5.公共政策分析要素6.公共政策研究产生的历史背景7.政策科学的诞生与发展8.后工业社会的政策分析考核要求了解: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公共政策研究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木特征、主要功能;政策科学的诞生与发展常握:利益分配的动态性;公共政策分析要索;后工业社会的政策分析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考核知识点1.公共政策核心主体2.准公共政策主体3.公众参与与公共政策4.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的涵义和内容5.捉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和途径考核要求理解: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公众参与与公共政策常握: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的涵义与内容;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和途径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考核知识点1.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2.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关系3.决策权力的内容4.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5.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6.公共决策体制的特征7.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8.执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9.其它社会组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考核要求理解: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内部关系;决策权力;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类型、特征掌握:政府、执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其它社会组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第四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考核知识点1.确定公共决策问题2.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3.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4.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5.决策方案设计的程序6.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7.决策方案的评估8.选择决策方案应遵循的原则9.决策方案选择的方法10.决策方案选择屮共识的形成11.决策方案的合法化12.提出调整方案13.选择调整方案考核要求了解:决策方案设计的程序;决策方案选择的方法;决策方案选择屮共识的形成理解:确定公共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决策方案的评估;决策方案的合法化;提出和选择调整方案常握: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选择决策方案应遵循的原则第五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执行考核知识点1.政策执行的理论2 •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模型3.政策执行组织及其成员4.政策对象5.政策环境6.联合行动的复杂性7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考核要求理解:政策执行的理论;联合行动的复杂性;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掌握: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模型;政策执行组织及英成员;政策对彖;政策环境第六章公共政策评价考核知识点1.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及作用2.公共政策评价的产生与发展3.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4.公共政策效果评价5.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6.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木程序7.公共政策评价方法8.我国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9.我国公共政策评价口前存在的问题10.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考核要求理解:公共政策评价的产生与发展;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基本程序和方法常握: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及作用;公共政策效果评价;我国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询存在的问题;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第七章公共政策的思维方法考核知识点1・“公共决策思维”和“公共决策思维方法”2.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3.一般思维类型4.公共决策思维类型5.头脑风暴法6 •德尔菲法7.类比法、隐喻法与群体生态法8.巴拉姆驴了思维法9.理想方案思维法10.简单矩阵思维法考核要求理解:“公共决策思维”和“公共决策思维方法”;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般思维类型;公共决策思维类型;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类比法;隐喻法与群体生态法;巴拉姆驴子思维法;理想方案思维法;简单矩阵思维法第八章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考核知识点1 •系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系统的概念3.系统方法及其特点4.系统分析及其产生背景5.公共决策系统6.系统分析与公共政策7.系统分析学派和结构功能分析学派8.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9 •系统分析流程10.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11.决策支持系统12.系统分析应注意的问题考核要求了解:系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系统分析及其产生背景;系统分析流程理解:系统的概念;系统方法及其特点;公共决策系统;系统分析与公共政策;系统分析学派和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系统分析的基本耍求;系统分析的主耍作业;决策支持系统掌握:系统分析应注意的问题第九章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考核知识点1.知识经济的概念与由來2.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3.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理念的影响4.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体制的影响5.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6.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方法和技术的影响7.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内容的影响8.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9.知识经济吋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考核要求了解:知识经济的概念与由來理解: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理念、体制、过程、方法和技术、内容、执行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常握: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理念的影响;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第十章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考核知识点1.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和类型2.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涵义及意义3.公共政策案例学在屮国的发展4.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角度和立足点5.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框架6.实例分析:燃油税,如何走出消极等待的政策困境考核要求理解: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和类型;公共政策案例学在屮国的发展;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角度和立足点;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框架;实例分析「燃油税,如何走出消极等待的政策困境掌握: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涵义及意义第十一章公共政策的理念转型及其挑战考核知识点1.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公共政策2.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问题3.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4.公共文化与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5.公共决策面临的现实挑战6.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考核要求理解:公共问题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木走向学握: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公共文化与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公共政策所血临的现实挑战。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C、林布隆 D、科臣 2、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 A ) A、公共责任 B、公共利益 C、公共服务 D、公共道德 3、( C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 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 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 B、强制 C、管制 D、限制 4、首选的政策工具是( B ) A、经济性工具 B、自愿(自主)性工具 C、强制性工具 D、混合性工具 5、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指的是( C ) A、政策效率 B、政策社会效益
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5、( B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政策问题 B.政策议程 C.政策目标 D.政策对象 二、多项选择题 1、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 ( BCD )。 A、结构平衡 B、结构优良 C、结构适度 D、结构不良 2、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 ABCD ) 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3、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 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ABCD ) A、政治领导者 B、危机事件 C、抗议活动 D、传媒曝光
C.影响并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D.处于同一个组织之中 5. 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 AB )。 A.官方决策者 B.非官方决策者 C.企业 D.核心主体 第三章公共政策客体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 A ) A.社会问题 B.公共问题 C.集体问题 D.个人问题 2.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 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 B ) A.史密斯 B.西奥多·罗威 C.威廉·邓恩 D.德罗尔 3.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 C ) A.全球性 B.突发性 C.多样性 D.复杂动态性 4.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B) A.公共政策客体 B.目标群体 C.思想库 D.政策目标 5.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 ) A.社会问题 B.目标群体 C.个人问题 D.集体问题

春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春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春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A.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利益)。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B.权威性)的分配。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D.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B.系统性)。

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A.利益选择B.利益整合C.利益分配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B.观念D.行为)的导向。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B.直接引导C.间接引导)。

三、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经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3.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既是“多数人”的公共性,同时又是“少数人”的公共性。

一方面它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另一方面它也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少数。

在对强势群体特别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强势群体加以限制的同时,也应该对具有正当的利益要求的弱势群体加以保护。

4.利益选择是指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

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源于政治统治的目的。

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她们的利益需要。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语录,来说明利益研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l)“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她们的利益有关。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考核说明本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必修课,按照国开发布考试大纲进行复习,文字教材《公共政策概论》(陈庆云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2版)。

本课程考核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与纸质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70%。

本课程考核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均为纸质方式。

终考闭卷,90分钟.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二部分复习大纲1.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C.个人 D.社会组织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C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 )A.利益 B.权力C.公共 D.权威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 B )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C.限制性 D.利益性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 D )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 B.社会需求C.集体利益 D.社会利益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A、整体性B、系统性C、层次性D、超前性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ABCD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C.分配 D.落实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ABC)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ABCD)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C.利益分配 D.利益落实4、政策的导向是(BD)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C.条件 D.行为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BC )A.客观引导 B.直接引导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三、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期末复习材料.doc

公共政策期末复习材料.doc
(2)空间意义上的概念。
(3)特点:非正式性
•2.正式部门:
<1)政府
(2)市场
(3)第三部门(NGO、NPO、志愿组织)
五、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
•社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市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政府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第三部门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一〉社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1.社区的优势
(1)信息优势
Step3: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
Step4: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
九、公共政策分析要素
•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
十、公共政策分析原则
•系统原则:要注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预测原则:对未来做设想
•协调原则:协调各方利益
•民主原则:给公众以意思表达的空间
十一、公共政策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古代的政策研究
五、公共政策分析的内涵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共政策的研究,有两类基本的途径:
一种是关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研究关于政策过程的知识,称为政策过程理论;另一种是关注公共政策制定的内容,研究政策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称为公共 政策分析。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一\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 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制定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
•2.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所制定的行为规范
(2)通过各种报酬方式来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激励,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3)通过对社会成员的需求进行评估保证资源配置效率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本)》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公共政策概论》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C.拉斯韦尔 D.史密斯2.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

A.公民 B.非政府组织C.利益集团 D.大众传媒3.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 )。

A.公共责任 B.公共利益C.公共服务 D.公共道德4.荷兰经济学家(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 B.罗威C.林布隆 D.科臣5.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 )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A.功能论证 B.小论证C.二级论证 D.一级论证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的阶段包括( )。

A.创建 B.形成C.自我批判反思 D.拓展新的研究方向7.在我国,公民参与的方式分为( )。

A.全民公决 B.自下而上参与C.自上而下参与 D.游行示威8.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中的熏要因素包括( )。

A.理想化的政策 B.执行机构C.目标群体 D.政策环境9.政府认同社会问题并使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是( )。

A.政治领导者的需求B.属于政府职能权限范围内的事务C.属于政府能力范围内的事务D.大众传媒的曝光10.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 (A.技术可行性 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C.政治可行性 D.行政操作可行性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利益落实12.复杂动态性13.补贴14.公共政策终止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5.思想库的构成类型。

2019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重点指导资料【考试资料】

2019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重点指导资料【考试资料】

2019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重点指导资料一、单选题1.(B.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B.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3.(B.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4.(C.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5.(C.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6.(D.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7.“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B.德瑞)8.《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A 欧文•E•休斯)。

9.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B.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10.从系统论角度看,(A.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11.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公共责任)。

12.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实证主义哲学)13.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14.福利经济学之父是(B.庇古)。

15.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B.西奥多•罗威)。

16.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C.政策方案规划)。

17.公共政策的本质是(D.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18.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利益)。

19.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A.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公共政策复习重点范文.docx

公共政策复习重点范文.docx

公共政策复习题1.什么是公共政策?在本教材中,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2)什么事公共政策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3)公共政策的作用3.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①从科学角度而言,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②从专业角度而言,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③从政治角度而言,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4.公共政策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导向功能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既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的引导,它告诉人们应该做哪些事和不该做哪些事。

②管制功能为避免一些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不利因素出现,公共政策就要发挥对目标群体的约束和管制职能。

(1)积极性管制;(2)消极性管制。

③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

④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每一项具体政策都会涉及“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样一个问题,换句话讲,就是都要面临一个“政策使谁受益的问题”。

5.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①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一种权利的相互制约,有一定的规范。

②公共物品③公共职能④公共问题⑤公共利益:公共利益要遵循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⑥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2019年秋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

2019年秋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重点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导论1、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2、利益分配的动态性3、公共政策的本质理解4、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主要功能5、公共政策分析要素6、公共政策研究产生的历史背景7 、政策科学的诞生与发展8 、后工业社会的政策分析考核要求: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主要功能;政策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掌握:利益分配的动态性;公共政策分析要素;后工业社会的政策分析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1、公共政策核心主体2 、准公共政策主体3 、公众参与与公共政策4 、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的涵义和内容5 、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和途径理解: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公众参与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的涵义与内容;掌握: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和途径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1 、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2 、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关系3 、决策权力的内容4 、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5 、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6、公共决策体制的特征7、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8、执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9、其它社会组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理解: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内部关系;决策权力;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类型、特征掌握:政府、执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其它社会组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第四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1 、确定公共决策问题2 、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3 、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4 、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5 、决策方案设计的程序6 、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7 、决策方案的评估8 、选择决策方案应遵循的原则9、决策方案选择的方法10 、决策方案选择中共识的形成11 、决策方案的合法化12 、提出调整方案13 、选择调整方案理解:确定公共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决策方案的评估;决策方案的合法化;提出和选择调整方案掌握: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选择决策方案应遵循的原则第五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执行1、政策执行的理论2、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模型3、政策执行组织及其成员4、政策对象5、政策环境6、联合行动的复杂性7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理解:政策执行的理论;联合行动的复杂性;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掌握: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模型;政策执行组织及其成员;政策对象;政策环境第六章公共政策评价1 、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及作用2 、公共政策评价的产生与发展3 、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4 、公共政策效果评价5 、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6 、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程序7 、公共政策评价方法8 、我国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9 、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10 、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理解:公共政策评价的产生与发展;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及作用;公共政策效果评价;我国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第七章公共政策的思维方法1 、“ 公共决策思维” 和“ 公共决策思维方法”2 、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3 、一般思维类型4 、公共决策思维类型5 、头脑风暴法6 、德尔菲法7 、类比法、隐喻法与群体生态法8 、巴拉姆驴子思维法9 、理想方案思维法10 、简单矩阵思维法理解:“公共决策思维”和“公共决策思维方法”;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一般思维类型;公共决策思维类型;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类比法;隐喻法与群体生态法;巴拉姆驴子思维法;理想方案思维法;简单矩阵思维法第八章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1、系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 、系统的概念3 、系统方法及其特点4 、系统分析及其产生背景5 、公共决策系统6 、系统分析与公共政策7 、系统分析学派和结构功能分析学派8 、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9 、系统分析流程10 、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11 、决策支持系统12、系统分析应注意的问题理解:系统的概念;系统方法及其特点;公共决策系统;系统分析与公共政策;系统分析学派和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决策支持系统掌握:系统分析应注意的问题第九章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1 、知识经济的概念与由来2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3 、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理念的影响4、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体制的影响5、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6、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方法和技术的影响7 、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内容的影响8 、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9 、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理解: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理念、体制、过程、方法和技术、内容、执行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掌握: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理念的影响;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第十章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1、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和类型2、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涵义及意义3、公共政策案例学在中国的发展4、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角度和立足点5、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框架6、实例分析:燃油税,如何走出消极等待的政策困境理解: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和类型;公共政策案例学在中国的发展;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角度和立足点;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框架;实例分析:燃油税,如何走出消极等待的政策困境掌握: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涵义及意义第十一章公共政策的理念转型及其挑战1 、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公共政策2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问题3 、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4、公共文化与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5 、公共决策面临的现实挑战6 、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理解:公共问题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掌握: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公共文化与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公共政策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各章重点问题提示第一章导论一、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1、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题型举例题型列举1-2道样题,以及相应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核同学们的知识面,对概念的识记、理解程度。

1.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少选都不得分)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公共政策答案: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公共政策的内涵。

答案: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分)这里需要强调四点:(1)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2分)(2)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2分)(3)公共政策是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行为规范;(2分)(4)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同时,也要为自身管理制定准则。

(2分)(五)论述题(共25分)试论述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

答案: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

换句话说,公共政策环境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

反之,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它在适应政策环境的前提下,又可以能动地利用和改造政策环境。

(2分)(一)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主体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环境、把握环境,并了解各种优势和弊端,预测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政策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尊重和适应政策环境。

可以说,政策环境对于政策的基础性影响是全方位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一般来说,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的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2分)1.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内容与方向,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可能的选择空间。

在一定层面上,我们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是公共政策的前提条件。

(2分)2.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是立体式的,贯穿于公共决策的始终。

经济社会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同时又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经济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公共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公共政策主体总是依据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状况、利益矛盾、资源分配等因素来制定和推行适当的公共政策。

因此,政府要想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其取得预期效果,首要的和根本的一条就是从本国或本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

可以说,经济社会环境是一国或地区的公共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

(2分)3.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在政治法律环境中,对公共政策直接影响最强的是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政治地位及决策的运行程序,规定着社会种利益要求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和方式。

不同的政治制度对公共决策权力作不同分配,规定着不同的实际决策机构,采用着不同的决策程序。

(2分)政治法律环境同时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公共决策本身的合法性,二是公共政策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的法制化状况。

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2分)4.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文化环境贯穿于公共政策全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决定着公共政策执行的认同感和执行效力,构成政策评价所依据的重要标准。

文化环境,特别是政治文化环境,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公共政策的执行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动力,也是政策评估的重要依据。

(2分)5.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一般来说,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开辟了全新的公共政策领域,国际政策环境导致了公共政策主体的国际化,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既充满机遇,又潜伏危机的国际环境中,各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一方面需要强化国际合作的政策途径,通过双边、多边合作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国际规则,依靠实力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实现合作与双赢。

(3分)(二)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1分)政策环境在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受到公共政策对其产生的能动反作用。

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实质上来讲,该系统就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全过程,它通过不断调整来实现与环境的功能耦合,同时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影响环境的优化提升。

制定公共政策,就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合理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充分利用政策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抑制不利因素,以适度改造环境,达成既定目标。

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公共政策,转变职能,界定产权,通过对经济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和再分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了企业生产力,重塑了经济社会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分)当然,公共政策对于政策环境的反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达到改善政策环境的目的,使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按照公共政策的目标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就会使政策环境不断恶化,成为政策环境健康发展的羁绊,产生消极影响。

所以,不能过分地、随意地强调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依靠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决策;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虑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冲突与混乱,促进有序、和谐发展。

(3分)赵丹: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考核点最后修改: 2017年06月23日星期五08:55 第一章绪论考核知识点:1.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2.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3.公共政策的本质理解4.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5.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6.公共政策学科诞生的现实条件7.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考核知识点:1.官方决策主体2.非官方决策主体3.政策主体能力的内涵4.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困境5.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策略第三章公共政策客体考核知识点:1.公共政策客体2.社会问题的概念和内涵3.社会问题的分类4.社会问题的新特点5.目标群体的含义与边界6.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影响和作用7.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8.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考核点第四章公共政策环境考核知识点:1.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2.公共政策环境的构成3.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4.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第五章公共政策工具考核知识点:1.政策工具的含义2.政策工作的作用3.政策工具的类型4.政策工作的特征5.影响政策工具有效选择的因素6.新政策工具在我国的应用第六章公共政策问题构建考核知识点:1.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和内涵2.公共政策的特征与类型3.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4.公共政策问题诊断的误差5.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方法6.政策议程的概念和分类7.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8.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9.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10.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第七、八、九章考核点第七章公共政策制定考核知识点:1.政策规划方案的含义和特性2.政策方案规划的研究途径3.政策方案规划的步骤4.搜寻和设计备选方案5.初步筛选备选方案6.政策方案的评估和优选7.公共政策决策的模型8.公共政策的决策规则9.政策决策中的思维因素10.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含义和程序11.公共政策法律化第八章公共政策执行考核知识点:1.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和特征2.公共政策质性研究的基本途径3.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4.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5.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第九章公共政策评估考核知识点:1.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2.公共政策评估的历史发展3.公共政策评估的功能和意义4.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5.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6.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和模式7.公共政策终止的影响因素、障碍和策略第十、十一、十二章考核点第十章公共政策的利益分析考核知识点:1.利益的内涵与特点2.利益分析的理论框架3.公共政策利益分析的理论基础4.公共政策利益分析的社会基础5.政府利益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6.公共利益的基本内涵与实现途径第十一章公共政策的政治学分析考核知识点:1.政治学视角下的公共政策2.托马斯•戴伊的政治学分析3.精英分析模型4.集团分析模型5.公共政策过程:政治博弈与理性分析的中和第十二章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考核知识点:1.公共政策经济学分析的内涵2.公共政策经济学分析的逻辑和途径3.福利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分析4.公共选择理论与公共政策分析5.新制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分析第十三、第十四章考核点第十三章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考核知识点:1.公共政策分析的伦理学基础2.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分析3.政策分析的职业伦理第十四章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考核知识点: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实证主义哲学基础2.定量分析的局限3.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4.统计学方法在政策分析学中的应用5.运筹学方法在政策分析中的应用1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