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离子测定
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de2f3f6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b.png)
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氯离子是自来水中最常见的消毒剂之一,广泛用于杀灭各类病菌。
但是氯离子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含量进行监测。
本文将介绍两种常见的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化学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
一、化学分析法1、荧光法荧光法测定自来水中氯的含量是利用带有荧光的试剂与氯化物在紫外线的激发下发生荧光现象,根据荧光的强度来测定氯的含量。
荧光试剂的名称是二苯酚酞,它是一种白色至微黄色的粉末,在水中具有鲜艳的橙红色荧光。
操作步骤:1.将样品中氯离子加入试管中;2.向其中加入二苯酚酞溶液;3.将混合物置于紫外线灯下照射,待荧光反应达到稳定后,测定荧光强度。
该方法简便易行,敏感度高,可测定微量氯离子。
但是荧光强度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需要进行干扰校正。
2、滴定法滴定法是指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根据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来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的一种方法。
滴定法测定氯离子含量通常使用银离子作为滴定剂,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的沉淀。
1.将待测样品加入装有指示剂的滴定瓶中;2.用标准银盐溶液滴定,溶液变白即滴定终点;3.根据所需的结果计算出样品中氯离子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度高,但是需要量杯、滴定管等实验室设备和试剂,有一定的专业要求。
电化学分析法是指使用电化学方法测定待测物质的含量,通过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来推算出物质的含量。
电化学方法包括阳极极化法、阴极极化法、极化曲线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其中常用的是溶液电导法。
电导法是指通过等几何间隔的两个金属电极之间的电导测量待测样品的电阻性能来测定样品中的离子含量。
电导法是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法中最简单的一种,它的优点是操作简便、重现性好、预处理简单,可直接在现场使用。
1.将水样制备成电导率适当的溶液;2.将电极插入溶液中,并启动电导仪;3.等待电导仪稳定后,记录电导率值,并根据电导率值计算出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电导法只适用于测量离子在水中的总离子浓度,并不能单独测量某种离子,因此需要结合化学分析法共同使用。
氯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氯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5794dc0066f5335b812187.png)
氯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内容提要:氯离子是水和废水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阴离子,过高浓度的氯离子含量会造成饮水苦咸味、土壤盐碱化、管道腐蚀、植物生长困难,并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控制氯离子的排放浓度。
目前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还未对氯离子的排放标准作出相应要求,仅有部分地方标准对废水中的氯化物作出了相关规定。
氯离子的测定1、原理用标准硝酸银AgNO3溶液滴定水样,与水样中的氯离子形成氯化银AgCl沉淀,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当Cl—沉淀完毕后,Ag+与CrO42-形成红色沉淀2Ag++ CrO42= Ag2CrO4↓(红色)指示终点的到达。
根据AgNO3的用量便可算出Cl—的浓度.2、主要试剂和仪器(1)AgNO3标准溶液 C(AgNO3)=0。
01mol/L(2)K2CrO4溶液 5%水溶液;(3)Cu(NO3)2溶液 2%水溶3、测定步骤(1)吸收100。
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0。
1mol/L NaOH和0。
1mol/L HNO3溶液调节水样的PH值,使酚酞由红色刚变为无色.再加入5%的K2CrO4溶液1ml,用AgNO3标准溶液滴至出现淡红色,记下消耗的AgNO3标准溶液的体积V1(ml).(2)用100ml 蒸馏水取代水样,按上述相同步骤做空白试验,所消耗的AgNO 3标准溶液的体积V 0(ml )。
4、计算水中CL —含量式 中 V1—-测试水样时消耗的AgNO 3体积,ml;V 0——空白试验消耗的AgNO 3体积,ml;C ——AgNO 3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 ——水样的体积,ml;35.46——CL -的摩尔质量,g/mol.。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507fb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4.png)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方法有一种方法叫硝酸银滴定法呢。
这就像是一场小小的化学“寻宝游戏”。
我们取一定量的水样,然后往里面加入铬酸钾指示剂。
这个铬酸钾就像是一个小信号员。
接着,我们用硝酸银标准溶液去滴定这个水样。
硝酸银一碰到氯离子啊,就会像两个小磁铁一样紧紧吸在一起,形成氯化银沉淀。
当溶液里的氯离子都被硝酸银“抓住”后,再多滴一滴硝酸银,铬酸钾就会和硝酸银反应啦,溶液就会变成砖红色。
根据我们用掉的硝酸银溶液的量,就能算出水里氯离子的含量啦,是不是很神奇呢?还有电位滴定法哦。
这个方法呢,就有点像给氯离子和其他离子做个“小体检”。
把电极放到水样里,电极就像个小侦探一样,能探测到溶液里离子的情况。
随着滴定剂的加入,溶液里的离子浓度在变,电极的电位也在变。
当电位发生突变的时候,就说明反应到了一个关键节点,这时候我们就能根据滴定剂的用量算出氯离子的量啦。
离子色谱法也超酷的。
把水样送进离子色谱仪这个“大魔法盒”里,里面的各种小部件就像小助手一样。
水样在仪器里会被分离成不同的离子,氯离子就会被单独拎出来,然后仪器会准确地告诉你它的含量。
这就像是在一群小伙伴里,一眼就把氯离子这个小调皮给找出来啦。
莫尔法也是常用的呢。
这个方法也是利用了氯化银沉淀的原理。
在中性或者弱碱性的水样里,加入适量的指示剂,然后用硝酸银溶液滴定。
在这个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就像一个小信号灯,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氯离子和硝酸银的反应完成啦。
不同的测定方法都有自己的小特点,就像不同的小伙伴有不同的性格一样。
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呢,我们要根据水样的情况、测定的要求还有实验室的条件等等,去选择最适合的测定方法。
这样就能准确地知道水里氯离子到底有多少啦。
氯离子测定方法(一)
![氯离子测定方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d7db066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d.png)
氯离子测定方法(一)氯离子测定方法介绍1. 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滴定法•电化学法2. 光谱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3. 电导率法•直接电导率法•比较电导率法4. 滴定法•硬度滴定法•自动滴定法5. 重量分析法•草酸法•氯银法6. 气相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气相分析法7. 化学分析法•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毛细管电泳法以上是常用的氯离子测定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选取合适的测定方法可以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注意:本文仅介绍了部分常见的氯离子测定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1. 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滴定法•基本原理:通过在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利用滴定终点时产生的电流变化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优点:准确性高,灵敏度较好,适用于浓度较低的样品。
•缺点:操作相对复杂,耗时较长。
电化学法•基本原理:使用电极对氯离子进行检测,根据电极产生的电位变化或电流变化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优点:准确性高,灵敏度较好,操作相对简单。
•缺点:对样品的要求较高,可能会受到其他离子的干扰。
2. 光谱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基本原理:通过测量溶液中氯离子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情况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优点:快速、简便,可以同时测定多种离子。
•缺点:需要标准曲线校正,对溶液透明度有要求。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利用氯离子的特定吸收波长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优点:准确性高,选择性好。
•缺点:设备成本较高,操作相对复杂。
原子荧光光谱法•基本原理:通过激发氯离子中的原子,测量其发射的荧光光谱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优点:准确性高,快速、灵敏,适用于分析多种元素。
•缺点:需要专用设备。
3. 电导率法直接电导率法•基本原理:通过测定溶液中离子的电导率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优点:操作简单,快速、便捷。
•缺点:对电导率的准确测定需要标定所用离子的电导率。
比较电导率法•基本原理:将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的电导率进行比较,从而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原理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3aadb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0.png)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原理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以下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
原理:测定水中氯离子的最常见方法是氯化银法。
利用氯化银与氯离子生成沉淀的特性,通过沉淀的量来确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步骤:
1.取一定量的待测水样,加入适量的氯化银溶液。
2.搅拌后,将混合液倒入漏斗中,在滴加较浓的氨水的过程中,形成沉淀。
3.继续滴加氨水,直到沉淀变为淡黄色。
4.将溶液转移到滤纸上,收集沉淀,并用纯水反复洗涤,以去除氨化物。
5.干燥滤纸上的沉淀,然后称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比例,计算得出氯离子的含量。
注意事项:
1.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沉淀与空气接触,以防氧化而失去准确度。
2.在滴加氨水时,应缓慢滴加,并持续搅拌,以确保反应充分。
3.用臭氧或紫外线杀死可能干扰反应的物质,例如苯胺等。
总之,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主要是通过氯化银法,根据氯化银和氯离子生成沉淀的原理,来确定氯离子含量的。
氯离子测定方法
![氯离子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62176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5.png)
氯离子测定方法简介氯离子(Cl-)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环境中。
准确测定氯离子的含量对于环境监测、水质检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氯离子测定方法及其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
常用的氯离子测定方法1. 氯化银滴定法氯化银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氯离子测定方法,基于氯离子与银离子(Ag+)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沉淀反应。
该方法的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原理在酸性条件下,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Ag+ + Cl- → AgCl↓通过滴加过量的硝酸银溶液,使得所有的氯离子与银形成沉淀,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作为指示剂,将多余的硝酸银溶液滴加到出现红色终点的位置,计算氯离子的浓度。
优缺点优点: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缺点:需要使用有毒的硝酸银溶液,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风险。
应用范围氯化银滴定法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
2. 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基于离子选择性电极原理的测定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原理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膜电极,其内部含有特定的离子交换膜。
当氯离子与膜内的特定离子发生交换时,会产生电势变化。
通过测量这个电势变化,可以间接计算出氯离子的浓度。
优缺点优点: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便。
缺点:仪器设备较为复杂,价格较高。
应用范围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药品质量控制等领域。
3. 氯离子离子色谱法氯离子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基于离子交换和色谱技术的测定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点。
原理氯离子在特定的离子交换树脂上发生吸附,然后通过流动相的洗脱,将氯离子从树脂上洗脱下来。
通过检测洗脱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氯离子的含量。
优缺点优点:高灵敏度、高选择性。
缺点: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设备。
应用范围氯离子离子色谱法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化学分析等领域。
总结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氯离子测定方法,包括氯化银滴定法、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氯离子离子色谱法。
氯离子的测定 -
![氯离子的测定 -](https://img.taocdn.com/s3/m/044ea6ed941ea76e58fa04c9.png)
氯离子的测定
1、原理
用标准AgNO
3
溶液滴定水样中的氯离子形成AgCl沉淀,以铬酸钾
为指示剂,当Cl-沉淀完毕后,Ag+与CrO
4
2-形成红色沉淀
2Ag++ CrO
42= Ag
2
CrO
4
↓(红色)
指示终点的到达。
根据AgNO
3
的用量可算出Cl-的浓度。
2、主要试剂和仪器
(1)AgNO
3标准溶液 C(AgNO
3
)=0.01mol/L
(2)K
2CrO
4
溶液 5%水溶液;
(3)实验仪器:滤纸、锥形漏斗、锥形瓶、酸式滴定管、10ml 量筒、50ml烧杯
3、测定步骤
(1)取样;使用容器至现场对水样进行取样;
(2)过滤;使用滤纸、锥形漏斗放置在锥形瓶上对样品进行过滤,滤液大于10ml;
(3)使用10ml量筒,取滤液Vml,加入一滴铬酸钾溶液(作为指示剂),使用装入在滴定管中的硝酸银(记录体积V1),开始对样
品进行滴定,当样品中出现白色沉淀时,放慢滴定速度,直至样品变成砖红色,记录硝酸银的体积V2。
4、计算
水中CL-含量
X=(V1-V2)*C*35.46*1000/V
体积,ml;
式中 V1——滴定前AgNO
3
体积,ml;
V2——滴定后AgNO
3
C——AgNO
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3
V——水样的体积,ml;
35.46——CL-的摩尔质量,g/mol。
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
![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8cef5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0.png)
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氯离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水体、土壤和空气中。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氯离子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
因此,准确测定氯离子的含量对于环境监测、工业生产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氯离子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本文将对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其中包括了测定方法、仪器设备、操作流程、结果评定等方面的规定。
在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中,通常会规定测定方法的选择,比如离子色谱法、电位滴定法、荧光法等。
同时,还会对样品的处理、试剂的选用、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操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还会对测定结果的评定进行规定。
在测定过程中,需要进行质控样品的测定以及平行样品的测定,以验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重复测定和结果的统计分析,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在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中,通常会规定结果的报告格式和结果的评定标准,以便对测定结果进行准确的评定和比对。
此外,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还会对仪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进行规定。
在测定过程中,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测定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通常会对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校准方法、维护要求等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还会对测定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规定。
在氯离子含量测定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化学试剂和有毒气体的使用,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是保证氯离子含量测定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依据,它涵盖了测定方法、结果评定、仪器设备校准和维护、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规定,对于保障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遵守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的要求,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氯离子含量测定仪操作规程
![氯离子含量测定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6b933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7.png)
氯离子含量测定仪操作规程
《氯离子含量测定仪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
1. 将氯离子含量测定仪放置在水平台上,并连接电源。
2. 打开仪器开关,等待仪器自检完成。
二、标定测定仪
1. 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标定,确保仪器准确反映氯离子含量。
2. 根据仪器说明书操作,进行标定并记录标定结果。
三、取样准备
1. 取样前先清洗容器,并用纯水冲洗至无残留物。
2. 将样品置于取样容器中,并记录样品重量。
四、样品处理
1. 加入适量的试剂,并将样品溶解至稀释。
2. 用纯水补足至标线,将样品溶液充分搅拌均匀。
五、测定
1. 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倒入测定仪中。
2. 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进行测定。
六、数据处理
1. 记录测定结果,包括测定值、样品重量、标定结果等信息。
2. 计算氯离子含量,根据测定仪的公式计算。
七、清洁
1. 测定结束后,关闭仪器开关,清理测定仪表面和内部。
2. 将测定仪放置在干燥通风处。
八、记录与报告
1. 将测定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并进行审核确认。
2. 撰写测定报告,包括测定方法、结果分析等内容。
以上就是《氯离子含量测定仪操作规程》,希望能够帮助您正确操作氯离子含量测定仪,保证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氯离子的检测方法
![氯离子的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e9e2a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9.png)
氯离子的检测方法
1 氯离子的概念
氯离子是在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溶液离子,它是氯原子带
正电荷的单离子,主要用于氯化,是主要污染物之一。
它在我们的日
常生活中有重要意义,而准确检测和监测氯离子的含量,对于保障环
境和表征水质至关重要。
2 氯离子的检测方法
1. 氢锭测定法:它是运用锭的氢化脱氧反应检测氯离子的最常用
的分析方法,所测浓度在0.5~400mg/L之间,可按国家标准量程和标
准条件测定,该方法检测精度高,结果的准确度也比较可靠。
2. 氯化钡法:该测定方法常用于水溶液中低浓度的氯离子检测,
一般适用于0.02~5mg/L的氯离子检测,具有准确度高、反应速度快
等优点,但其准确性受试样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检测前要特别控
制温度。
3. 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检测低浓度的氯离子、金属离子、氨基酸离子等,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是目
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检测氯离子的方法,但其设备费用较高。
4. 电位法:电位测定新式氯离子仪器,可以测定浓度在0~
500ppm之间的氯离子,这种方法只是粗略地检测氯离子的含量。
3 结论
氯离子是水溶液中重要的污染物,其正确检测是保证水质质量和
环境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检测方法渐渐被更先
进的检测技术所取代,这些技术的准确性和检测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
因此,对氯离子的检测也应定期进行,以保障水质的安全和舒适。
氯离子
![氯离子](https://img.taocdn.com/s3/m/b7383bd850e2524de5187e2c.png)
氯离子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1.方法原理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以铬酸钾作指示剂,银离子首先与氯离子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
当待测溶液中的氯离子被银离子沉淀完全后(等当点),多余的硝酸银才能与铬酸钾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即达滴定终点。
反应如下:Cl-+Ag+→AgCl↓(乳白色沉淀)滴到等当点时,过量的硝酸银与指示剂铬酸钾作用,产生砖红色的铬酸银沉淀。
K2CrO4+2AgNO3→2KNO3+Ag2CrO4↓(砖红色沉淀)由消耗的标准硝酸银用量,即可计算出氯离子的含量。
2.主要仪器滴定管;滴定台;移液管;锥形瓶3. 试剂(1) 50g·L-1K2CrO4指示剂(ρ=50g/L):K2CrO4 5g溶于少量水中(大约75mL水中),滴加加饱和的AgNO3溶液,直到出现棕红色Ag2CrO4沉淀为止,在避光放置24h,倾清或过滤除去Ag2CrO4沉淀,半清液稀释至100ml,贮在棕色瓶中,备用。
(2) AgNO3标准溶液(c=0.025mol/L):准确称取经105℃烘干的AgNO3 4.2468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L,摇匀,保存于暗色瓶中。
必要时用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标定。
4.操作步骤吸取待测液25ml,用饱和的NaHCO3溶液或0.05H2SO4溶液调至酚酞指示剂红色褪去。
向溶液中加5滴K2CrO4指示剂(每5mL加1滴),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随时搅拌,直到刚好出现棕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止,记下毫升数V。
5 结果计算土壤中Cl-含量(cmol·kg-1) = V × c × tsm×100土壤中Cl-含量(g·kg-1) = Cl-,(cmol·kg-1) × 0.03545式中:S(Cl-)—土壤中氯离子的含量,cmol/kgV—滴定时所耗AgNO3标准液的体积,(mL);c—AgNO3的摩尔浓度,(mol/L);m—吸取待测液体积相当的土样质量,g0.03545—Cl-的摩尔质量(kg·mol-1)或每1mol/L氯离子的克数。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57e6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a.png)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氯离子(Cl-)的测定方法包括传统的重金属沉淀法、络合滴定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和色谱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1.重金属沉淀法:利用银离子(Ag+)和氯离子(Cl-)的沉淀反应来测定氯离子的含量。
在氯离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银离子,产生白色沉淀物AgCl,并保持剩余的银离子过量。
通过滴定法测定剩余的银离子的浓度,计算出氯离子的浓度。
此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的干扰。
2.络合滴定法:利用络合剂与氯离子形成络合物,在适当pH范围内滴定其他试剂来测定氯离子的含量。
常用的络合剂有硫氰酸铵(NH4SCN)和硝酸银(AgNO3)。
络合滴定法相对于重金属沉淀法更具选择性,且可以测定较低浓度的氯离子。
3.离子选择电极法:利用离子选择电极(ISE)来测定氯离子的含量。
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特殊的电极,它对特定离子具有高选择性。
常用的氯离子选择电极是银铵电极(Ag/AgCl电极),它基于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AgCl沉淀。
通过测量电极的电势变化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4.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PC)和液相色谱法(HPLC)可以用于测定氯离子。
在色谱法中,氯离子与一些标准或特殊试剂反应生成特定的化合物,然后进行分离和检测。
常用的柱填料有离子交换树脂等,可以实现氯离子的分离和定量测定。
这些方法中,离子选择电极法和色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测定较低浓度的氯离子,但仪器设备相对较贵。
重金属沉淀法和络合滴定法则相对简单易行,常用于常规的水质分析和工业中的离子测定。
总之,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氯离子的测定。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44af65a98271fe910ef959.png)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氯离子的测定是在PH5~9条件下测定的。
试剂与材料:
酚酞指示剂:1%乙醇溶液
铬酸钾指示剂:50g /L水溶液
硝酸:1+300的硝酸溶液
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0.0141 mol/L,称取预先干燥并已恒重过的硝酸银2.3996g溶于水中,转移至1L棕色容量瓶中定容。
摇匀,置于暗处(不用标定)。
测定步骤:移取25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硝酸调至无色。
加入1ml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至橙红,同时做空白试验。
计算公式:
X(mg/L)=(V-VO)×C×0.03545÷V样×106
式中:V—滴定时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试验时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样—水样的体积,ml
c—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3545——与1mlAgNO3标准溶液c(AgNO3)=1 .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
示的氯的质量。
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离子
![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离子](https://img.taocdn.com/s3/m/b07dde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9.png)
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离子电位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位变化来测定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方法。
它可以用于测定氯离子浓度,以下是测定氯离子的实验步骤:
1.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仪器。
需要氯化钠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硝酸银溶液
(用于沉淀氯离子)、硫酸钠溶液(用于维持电位稳定)以及pH计、电位滴定仪、滴定管等仪器。
2.将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测量溶液的原始电位。
3.开始滴定,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
此时,氯离子会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
银沉淀,导致溶液电位下降。
记录下滴定的终点电位和所用硝酸银的体积。
4.在滴定终点的条件下,加入过量的氯化钠标准溶液。
此时,银离子会与氯离
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导致溶液电位上升。
记录下滴定的终点电位和所用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5.计算氯离子的浓度。
根据所用硝酸银和氯化钠的体积以及相应的反应方程
式,可以计算出氯离子的浓度。
注意事项:
1.在滴定过程中,要保持溶液的pH值稳定。
如果pH值变化较大,会影响电位
的稳定性,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2.在实验过程中,要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例如,搅拌速度过快或过慢、温度
变化等都可能影响电位的稳定性。
3.在计算氯离子浓度时,要考虑到滴定终点可能存在偏差。
如果偏差较大,需
要调整滴定终点的方法。
总之,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离子是一种可靠的实验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溶液的pH值稳定、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并且要正确地计算氯离子的浓度。
氯离子的测定原理
![氯离子的测定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9b44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2.png)
氯离子的测定原理
氯离子的测定原理可以通过滴定法实现。
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为硝基硫酚溴酚绿(DPD)。
首先,将待测溶液与过量的标准溴水反应生成氯离子和溴离子。
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且滴定过程中溴离子不断被氯离子消耗。
接着,使用滴定管将含有硝基硫酚溴酚绿指示剂的溴水滴定到反应容器中,溴水中的溴离子与剩余的氯离子反应生成三溴化物离子。
反应终点时,剩余的溴离子会氧化指示剂形成红色产物。
通过滴定的过程中,记录滴定所需的溴水体积,并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待测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滴定过程中,应该保持反应容器中溶液的酸碱度适宜,可以使用pH试纸进行调节。
此外,还需要进行空
白试验,以校正仪器误差和其他影响因素。
通过滴定法测定氯离子的浓度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分析,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卫生和化学实验室等领域。
化验室滴定法测定氯离子操作规程
![化验室滴定法测定氯离子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a73c20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f.png)
化验室滴定法测定氯离子操作规程一、引用标准GB/T15453-201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二、测定原理在中性或弱碱性PH(5.0-9.5)的溶液中,氯化物与硝酸银作用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过量的硝酸银与铝酸钾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使溶液呈橙色,即为滴定终点。
C1-+Ag+→AgC1I(白色)2Ag++CrO42-→Ag2CrO4I(砖红色)三、测定试剂1、50g∕1倍酸钾指示剂(5∙02g倍酸钾溶解后定容至IOonI1,再加硝酸银溶液滴至产生红色沉淀,静置12h后过滤将滤液收集于试剂瓶中制得)。
2、硝酸溶液:1+300o3、2g/1氢氧化钠溶液。
4、酚醐指示剂:10g∕1乙醇溶液。
5、0∙01mo1∕1标准硝酸银溶液,配制:称取硝酸银1698g用纯水溶,然后加水定容至IoOOm1,摇匀保存于橙色瓶中。
标定:准确称取15-16gNaC1基准物质于250In1烧杯中,加IoOnI1水溶解,定量转入250m1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准确移取25.OOm1NaC1标准溶液于25OnI1锥形瓶中,加25m1水,Im15%K2Cr0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03溶液滴定至白色沉淀中出现砖红色沉淀为止。
平行测定4次。
CAgNO3初X25X1000/(250×MV)=100m÷M÷V其中:m——氯化钠的质量,g;M --- 氯化钠摩尔质量分数,g∕mo1,M(NaC1)=58.442g∕mo1;V——实验消耗待标定的硝酸银的量,m1o四、测定步骤1、量取25m1水样于25Om1的锥形瓶中加2~3滴1%酚醐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硝酸溶液调节水样pH,使红色刚好变成无色。
2、加入Im150g/1铭酸钾指示剂,在不断摇动及白色背景下,用标准AgNO3溶液滴至病红色沉淀出现,溶液呈橙色,记录AgN03消耗量V。
同时做空白实验。
五、测定结果计算氯离子含量以质量浓度PI计,数值以mg/1表示,按下式计算:P1=(V1-VO)CX35.45×1000∕V其中:V——样品消耗硝酸银的体积,∏11;V1——空白消耗AgNO3,m1;C——AgNO3标液浓度,mo1/1;V——水样体积,m1o六、注意事项1、如果氯离子含量大于100mg∕1时必须按下表取样稀释至IOOm1后测定。
氯离子测定
![氯离子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ddee7fc78bd63186bcebbc2b.png)
那要看你使用什么方法测定,常量分析还是微量分析。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常量分析)容量法(常量,莫尔法)氧化还原法(常量)库仑法(微量)电位法(微量)膜电极法(微量)1.用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测定电位,从工作曲线查结果.2.银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硝酸银标准溶液进行电位滴定.可参考GB9725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3.加过量硝酸银标准溶液,用氯化钠标准溶液返滴定,也用电位滴定法确定终点.4.也可用硝酸汞代替硝酸银进行电位滴定.余氯是指水与氯族消毒剂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
2.游离性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3.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NCl3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它有机物产生的味和臭,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氯代物。
测定水中余氯含量和存在状态,对做好饮水消毒工作和保证水卫生学安全极为重要。
余氯的测定方法很多。
本公司目前采用下述三种测定法:一、便携式DPD余氯测定仪(Pocket Colorimeter Chlorine,Hach Company)1. 应用范围⑴.本法适用于分别测定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废水及海水的游离余氯、总余氯及化合性余氯。
⑵.水样有色或浑浊,可作空白调零以抵消其影响。
⑶.本法最高检测浓度为4.5mg/l有效氯。
2.原理水样中不含碘化物离子时,游离性有效氯立即与DPD试剂反应产生红色,加入碘离子则起催化作用,使化合氯也与试剂反应显色。
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得游离氯和总氯,总氯减去游离氯得化合氯。
3.干扰影响⑴.水中存在大于250mg/l碱度或150mg/l酸度,如CaCO3等将抑制所有颜色发展或颜色将立即褪色。
用1N的H2SO4或1N的NaOH中和这种样液到pH6-7。
氯离子检测方法
![氯离子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f2c3c4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c.png)
氯离子测定方法小结1、摩尔法测定范围适用于天然石、循环冷却水、以软化水为补给水的锅炉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5mg/L~150mg/L。
测定原理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pH为5~9.5的范围内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硝酸银与氯化物作用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当有过量硝酸银存在时则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砖红色铬酸银表示反应达到终点。
方法来源GB/T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摩尔法注意事项测定终点因人而异误差较大。
2、电位滴定法测定范围适用于天然石、循环冷却水、以软化水为补给水的锅炉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5mg/L~150mg/L。
测定原理以双液型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银电极为指示电极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出现电位突跃点即理论终点即可从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算出氯离子含量。
方法来源GB/T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电位滴定法注意事项需要额外配备电磁搅拌器、电位滴定计、双液型饱和甘汞电极、银电极。
溴、碘、硫等离子存在干扰。
3、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适用于除盐水、锅炉给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0μg/L~100μg/L。
测定原理基于磷酸铅沉淀做载体共沉淀富集痕量氯化物经高速离心机分离后以硝酸铁-高氯酸溶液完全溶解沉淀加硫氰酸汞-甲醇溶液显色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水中痕量氯化物。
方法来源GB/T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注意事项需要额外配备分光光度计460nm波长、30mm吸收池、高速离心机转速5000r/min配有250mL聚乙烯离心管。
4、汞盐滴定法测定范围适用于天然水、锅炉水、冷却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mg/L~100mg/L超过100mg/L时可适当地减少取样体积稀释至100mL后测定。
测定原理在pH2.3~2.8的水溶液中氯离子与汞离子反应生成微解离的氯化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氯化物的测定
11.1 Cl-的测定(渗滤液)
氯化物(Cl-)是水和废水中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
几乎所有的天然水中都有氯离子存在,它的含量范围变化很大。
测定氯化物的方法较多,此处选择硝酸银滴定法(A)。
11.1.1 原理
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后,铬酸根才以铬酸银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物质,指示氯离子滴定的终点。
沉淀滴定反应如下:
Ag++Cl-→AgCl↓
2Ag++CrO2-4→Ag2CrO4↓
铬酸根离子的浓度与沉淀形成的快慢有关,必须加入足量的指示剂。
且由于有稍过量的铬酸银与铬酸钾形成铬酸银沉淀的终点较难判断,所以需要以蒸馏水作空白滴定,以作对照判断(使终点色调一致)。
11.1.2仪器
锥形瓶,150ml;棕色酸式滴定管,50ml
11.1.3试剂
氯化钠标准溶液(NaCl=0.014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AgNO3≈0.0141mol/L),铬酸钾指示液。
11.1.4测定步骤
11.1.4.1样品预处理:
若无以下各种干扰,此预处理步骤可省去。
水样带有颜色,则取150ml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内,或取适当的水样稀释至150ml。
加入2ml氢氧化铝悬浮液,震荡过滤,弃去最初20ml滤液。
水样中含有硫化物、亚硝酸盐或硫代硫酸盐,则加氢氧化钠溶液将水调节至中性或者弱碱性,加入1ml30%过氧化氢,摇匀。
1min后,加热至70~80℃,以除去过量的过氧化氢。
11.1.4.2样品测定:
取50ml水样或经过处理的水样(若氯化物含量高,可取适量水样用水稀释至50ml)置于锥形瓶内;另取一锥形瓶加入50ml水作空白。
若水样的pH值在6.5~10.5范围内,可直接滴定。
超出此范围的水样应以酚酞作指示剂,
用0.2%NaOH溶液调节至PH为8.0左右。
加入1ml铬酸钾溶液置于锥形瓶内,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即为终点。
同时作空白滴定。
11.1.5 计算
氯化物(Cl¯,mg/L)=(V2-V1)×M×35.45×1000/V
式中: V1——蒸馏水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V2——水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M——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35.45——氯离子(Cl-)摩尔质量(g/mol)。
11.1.6 试剂的配制
11.1.6.1氯化钠标准溶液:
将基准试剂氯化钠置于坩埚内,在500~600℃加热40~50min。
冷却后称取8.2400g溶于蒸馏水,置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吸取10.0ml,用水定容至100ml,此溶液每毫升含0.500mg氯化物(Cl-).
11.1.6.2硝酸银标准溶液:
称取17g硝酸银,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
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步骤如下:
吸取25.0ml氯化钠标准溶液置锥形瓶中,加水25ml。
另取一锥形瓶,取50ml水作为空白。
各加入1ml铬酸钾指示液,在不断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
11.1.6.3铬酸钾指示液:
称取5g铬酸钾溶于少量水中,滴加上述硝酸银至有红色沉淀生成,摇匀。
静置12h,然后过滤并用水将滤液稀释至100ml。
11.1.6.4酚酞指示剂:
称取0.5g酚酞,溶于50ml95%乙醇中,叫50ml水,再滴加0.05mol/LNaOH溶液使溶液呈微红色。
0.2%NaOH溶液(0.05mol/LNaOH):称取0.2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