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作为国 家示范性 院校重点建 设的专 业,本 专业工学结 合人才培养 工作面临 着前所 未有的艰巨 任务,今后 三年的主 要规划 有: (1 ) 课程体系 建设.拟将课程 体系 和教学计 划整合 为 2 个学习 期和 2 个工作 期,学习期 引入典型电 子产品的 剖析和 生产作为教 学案例,采 用项目管 理,任 务驱动的教 学方法,工 作期安排 学生到 对口的校外 实习基地进 行工作学 习. (2 ) 校内 实训基地建 设. 拟逐步更新 教学设 施和仪器设 备,建设电 工电子综 合应 用实 训室 ,微 机应 用系 统实 训室 , 电子产 品生产车间 等十几个有 真实工作 环境的模拟实训 室和仿真实习车 间.
M A N A G E M E N T 管理 教 育
���
工 学 结 合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研 究
�梅鲁海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 310053)

要: 为探索与研究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设思路和途径, 在示范性院校工学结合项目建设的实践基础上, 系统地阐述了工
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内容, 包括工学结合的基本原则, 组织运行与体系建设等. 本研究观点鲜明, 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创新 性, 可操作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内涵建设
的观点 , 思 路与见解. 2. 示范性专业工学结合项目建设概要 20 07 年, 浙 江机电 职业 技术学 院被 列 为国 家 示 范 性高 等 职 业 院 校 建设 单 位,而 其中作为中 央财政重点 支持的应 用电子 技术专业则 担负着培养 浙江省应 用电子 产业第一线 需要的高技 能人才的 任务. 几年来,本 专业积极推 行与工作 和生 产劳 动相 结合 的教 育教 学模 式, 把 工学 结合 作为 教育 创新 的重 要切 人点 , 从而带 动专业,课 程和教学改 革,取得 了 良 好 的成 效 , 主 要 工 作 有 : (1 ) 20 05 年,本 专业成立了 以行业或企 业的资深 技术专 家,主要管 理人员等为 主要成员 的专业 指导委员会 , 定 期开展工作 . (2 ) 2 00 6 年, 本 专 业与 士 兰微 电 子 公司 合 作, 组建了 特色班 "士兰班 " . (3 ) 2 00 6年 以来, 本专业已与 数十家企业 签定了校 企合作 协议,建立 了多家紧密 型校外实 践基 地. (4) 2 00 7 年 和 20 08 年, 本 专业 学生的 顶岗实习工 作全面展开 ,全体学 生在数 十家校外合 作企业陆续 开展了卓 有成效 的基于工学 结合的工作 实习.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学院专业建设、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自己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工作实践,进行了从指导思想到具体实施、从内涵到问题思考等全方位的剖析、提炼和总结。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汽车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从“大发展”走向“大提高”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是瓶颈问题,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培养目标与课程模式不协调,解决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提出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育工作者群体所普遍认同和遵循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它以教育理念为基础,培养目标为导向,教育内容为依托,教育方式为具体实现形式。

探索和实践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满足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006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要求各级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做好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

2.遵循教育规律。

1903年我国近代著名民族实业家和职业教育家周学熙从国外考察归来,便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体制,开始倡导“工学并举”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

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的记载。

3.积极促进企业需求、学院发展和学生就业的一致性。

以行业为背景,符合专业特点,满足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汽车产业是我国的重要工业产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在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及其他加工制造业生产、技术、管理等第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电行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领域之一,其对高技能、高素质的机电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的技工培训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机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在技师学院的教学中,通过一种机电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机电技术人才,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经济中产生更大的价值。

本文就技师学院机电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相关方式作出了一些探析,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技师学院;工学结合;机电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机电行业是制造业的核心领域之一,其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电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电行业在过去几年中的年均增长率不断攀升,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与此同时,机电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的机电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然而,目前我国机电行业的人才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高技能、高素质的机电技术人才更是供不应求。

在机电行业的一些领域中,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高技能、高素质的机电技术人才的缺口更是十分明显。

这种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不仅严重制约了机电行业的发展,也阻碍了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发展。

目前,技师学院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机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探索一种更加适合实际工作需要,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技师学院机电专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只有不断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机电技术人才,让他们在相关工作岗位上发挥价值,才能更好地解决当今机电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技师学院机电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目前技师学院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以及以实践技能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工学结合的“135”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学结合的“135”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强 调通 过 优化 专业 结构 体 系 ,强化 理实 一体 化 教学
所 谓 “3 ” 1 5 人才 培养 模 式 。 以培 养高 素质 技 能 即 型专 门人 才为 主线 , 优化 专业 结 构体 系 , 化理 实 一 强
体 化 教 学体 系 . 内化 素 质教 育 体 系 , 施 “ 才 需 求 实 人 剖析 ” “ 、 岗位 能力 对 接 ” “ 程 体 系优 化 ” “ 业 能 、课 、职 力 培 养 ” “ 岗实 习跟 踪 ” 、顶 五段 循环 , 图 l 示 。 如 所 这

养搭建 专业 群公 共技 术平 台 :以特定 就业 岗位 的需 求 灵 活设立 专业 方 向 , 构建 “ 3 ” 15 人才 培养 模式 下就
11 “ 3 ” 才培 养模 式 校 企合 作 是提 升高 职 院校 办学 质量 以及 社
会 效应 的必 由之路 。 1 5 的人才 培养 模 式是 基 于工 “3 ” 作 过程 系统 化 的教 学思 路 ,总结 分析 高 等职 业教 育 的发展 提 出 的一 种 新 的人才 培养 模式 。该 模 式 主要
“3 ’ 才 培 养模 式 . 高职 教 育提 高 办 学质 量 , 15’ 人 对 实现 人 才培 养 目标 , 凸显 服 务地 方经 济 、 务 行 业 的发 展 具 有 十 分重 要 的 意 义 。 服
关 键词 :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15人才培养模式 “3 ” 中图分 类 号 : 62 G 4. 0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309 (0 10—0 10 17—0721 )304—2
21 0 1年 9月
基 于工学结合 的“ 5 人才培养模式 的研 究与实践 ★ 1 " 3
钱 松
( 州 工业 职业 技 术 学 院 , 苏 扬 州 2 5 2 ) 扬 江 2 17

实践教学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学领域作为一种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尤为重要。

为了培养出更好的工学人才,需要采取一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实践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如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一、实践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实践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工学领域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其次,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实际问题,通过思考和实际操作,他们可以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实践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实践教学打下基础。

而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实践教学应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生在实践中应该面对实际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后,实践教学应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分享资源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也应该培养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尝试新方法和思路来解决问题。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几种方法为了更好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建立实践基地和实验室。

学校可以建立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践基地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设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关注焦点。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不少高校开始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生培养中注重实践与科技创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以工学理论为主线,强调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创新、实用和应用。

具体来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性强的课程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和专业常识。

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将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引进前沿科技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培养和锻炼。

在实践环节,高校将加强学生工程实践、科学研究活动、企业实践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接触到实际工程和创意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某大学工学院根据市场需求,计算机专业增加微软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合作课程,生物工程专业新增生物制药企业实践环节,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科技创新和实践经验。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高校与企业、产业紧密合作,进行产学研一体化,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真实的实践环节。

比如,北京交通大学与硅谷赛康创新成立了交通大学硅谷创新中心,为学生提供前沿科技课程和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走向世界、接受挑战的平台。

当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也会遇到一些挑战。

高校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环节设施等方面需要加强,以满足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

此外,一些高校也需要解决一些学科协调、实践效果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高校需紧密结合社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设计,不断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高等教育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方向更进一步。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工学为基础,注重实践应用的人才培养方式。

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工程实践、产学研合作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增加实践环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创新创业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立即投身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学校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增设了一系列的实践课程,如实验课、实训课等。

学生通过这些实践课程,能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学校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加强了产学研合作,将学生与企业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增加就业竞争力。

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更好的应对实际问题。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完善和改进。

希望我国高等教育能够更加注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工学人才做出更多的贡献。

阿里实验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阿里实验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阿里实验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摘要】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对阿里实验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阿里实验班即通过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采用互动模式、基地模式、共享模式等几种不同的校企合作方式,对学生实现合作培养。

阿里实验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前的高职教学改革理念,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培养等诸多方面有较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阿里实验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阿里实验班校企合作的背景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下一步怎么走?企业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怎样才能更好的满足?高校老师在电子商务教育中该如何改进?校企如何对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这些问题一直是阿里学院与我院共同关注与不断探索的。

为更好解决以上问题,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就像是学校的顾客,学生就像是学校的产品,学校生产的产品必须满足顾客的需求,学校的产品才会有市场。

因此,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提升电子商务实践运用能力,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是全日制省属公办高职院校。

我院自建校以来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索。

经过十几年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果,毕业生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学院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成为浙江省首批省级示范高职建设院校、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

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其中重要的要素就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密切校企关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直接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这对学校和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校企之间的一种双赢合作。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是做为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被劳动部授予国家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鉴定站,并建立了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平台,实训条件优越。

2006年与阿里学院阿里认证项目合作以来,已培训同学达500多人。

这都为阿里实验班校企合作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阿里实验班合作项目对校企双方的意义2.1对企业的意义(1)避免用人风险。

实践创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创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实践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许多高校开始探索实践创新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通过提供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实践机会的提供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比如,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

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和项目,提供实践创新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从而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二、创新平台的搭建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建立了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条件和资源。

比如,学校设立了创新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供学生开展创新研究。

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各类创新活动,如创新大赛、创业讲座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创新成果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三、专业与实践相结合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注重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学校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将实践性教学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

比如,学校开设实践项目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掌握专业知识,并锻炼实践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团队项目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评价体系的改革为了更好地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学校对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被逐渐改变,学校引入综合评价的方法,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成果纳入评价体系。

通过这种方式,学校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实践创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帮助他们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通过这种模式的实施,学校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学习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学习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学生实习 岗位 的实 际情况 ,有 针对性地 向学生 开设 现 场讲座 、 辅导 、 研讨 和座谈 等教学活动 。校外教 学其二 由企业导师结合企业 的实 际工作进行讲授 ,对 学生进 行岗位和职业 培训。综上所 述 ,工学结合 ” “ 人才培养模 式下“ ” 1 阶段学 习特点可归纳为 : 1 岗实习 。 . 顶 顶岗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
应能 力相结 合 ; 掌握知识多少 、 力高低作为衡量教育 智 质量 的标 准 , 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的要求 , 而应 以实际 丁作能力 与职业 能力 为主 , 业精神 、 职 吃苦肯 干 、 团结 协作 等综合 素质 作为衡 量教育 质量 的标 准 。“ 工学结 合 ”教育过程 中对学生考核评分 就是 以上述综合 素质
岗敬业是职业精神 的集 中体现 ,是 自己对所从事 的职 业的尊敬和热爱 , 是职业人 希望通过 自身 的职业 实践 , 去实现 自身价值 , 以创造 出更加辉煌的业绩。坚持职业 为先 的原则 , 目的是提高学生职业认 知 , 其 恪守职业道 德, 增强职业 意识 , 培养职业感情 , 炼职业意志 , 磨 树立
际操作技能 的重要环节 ,使学生 针对实 习岗位 进行专 业理论教学和实际技 能训练 。所以必须工学结合 , 让学
生到企业进行顶 岗实习。这是实现校 内教学 与职业 岗 位能力训练 相结合 的重要措施 ,所 以在 人才培养方案
的职业理想 , 树立 正确 的职业 态度 , 行职业 责任 , 履 培 养 职业技 能 , 遵守职业纪律 , 成 良好 的职业作 风。爱 养
为主的质量 观来 作为评价标 准。只有以不 同特点 多元 性、 综合 素质教 育为主 的质量 观来对 “ 工学结 合 ” 人才 培养模式 , 才有利于工学结合教 育得到全社会 的认 可 ,

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何继盛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构建由校企共同参与的办学模式,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汽车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本文深入分析了高职教育校企育人的现状,并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的“1+1+N”校企合作模式为例,介绍了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经验,以期为同类型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顶层设计之一,许多职业院校从多个维度进行了各种尝试与实践,并在制度文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尤其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的发布,确定了职教发展要以质量为先,并要不断深化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办学。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让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让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一、高职教育校企育人的现状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形式比较单一,多元主体办学机制还不够健全。

在这种情况下,产教双方权责利界定不到位,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一)参与主体动机各异(1)企业。

企业的参与动机表现为储备人才、推广品牌、塑造企业形象、获得科研成果等。

然而,企业在参与校企育人的过程中面临着缺乏政策依据、所获取的利益与投入的成本不成正比、短期投资回报率低等潜在风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处于辅助性地位,参与协同育人的话语权普遍不足。

同时,教育的公益性与企业的逐利性也存在天然的矛盾。

(2)学校。

学校的参与动机主要体现在:为了满足社会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克服传统办学模式过分依赖政府投入的弊端,形成资源互补,提高育人质量;提高教师的实践性教学水平;等等。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相关实践经验。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随着科技和工程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单纯地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因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强调了实践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还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于灌输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项目、实习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

通过与企业、工程项目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贴近实际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已经在一些高校得到了有效验证。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1. 实践项目: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一些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工程中。

通过实践项目的进行,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并加深对工程实践的理解。

2. 实习实训:学校开设一些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实习实训课程。

通过到企业实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并学习到实践中的知识和技能。

3. 双师型教师:学校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作为教师,与学校教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开设一些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实施校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实施校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实施校 内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 式的研 究与 实践
徐 晓 ( 浙江广厦建 设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 控制工 程学院 )
2 实施过 程研 究 2 1学 习研讨 , 决观 念和 认识 阶段 . 解 高 职 院 校 同类 专 业 实施 校 内工 学 结 合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探 究 有 一定 的 观念 问题 是课程 改革 的主 要障碍 。 开展 “ 学交 替 ” 工 新 借鉴作用。 教学 模 式 的完 善阶 段 , 经过 三 个 文件 的认 真学 习 , 决 要 解 关 键 词 : 学 结 合 工 学 交 替 高职 院校 模 具 设 计 与 制 造 工 好 教 师对 工学 结合 的认识 , 把工 学 结合作 为 高等职 业 教育 0 引 言 人 才 培养模 式 改 革 的重要 切入 点 ,带动 专业调 整 与建 设 , 教育部【 0 6 1 2 0 】6号文件 明确指出 :大力推行工学结 “ 引导课 程 设置 、 教学 内容 和 教学 方 法改革 。积 极探 索 考核 合 , 出 实践 能 力培 养 , 革人 才 培 养模 式 ” 表 明工 学 结 突 改 , 评 价 新 方 案 , 索课 堂 与 实践 地 点 的一 体化 ; 索工 学 交 探 探 合 是 高职 教 育 理 念 的核 心 , 也是 体 现 高 等职 业 性 、 践性 实 替 、 务 驱 动 、 目导 向等 有利 于 增强 学 生 能力 的教 学 模 任 项 与技 术 性特 点 的 重要举 措 。 实施校 内工 学结 合培 养模 式 , 式, 主要做 好 以下 几 方面 的工作 : 针 对个 别班 级进 行 改 革试 点 可 以 , 要在 整个 模具 设 计 与 但 () j成立研究小组, [ 将善教学、 懂理 论、 会操作 、 勇于创 制 造 专业 开 展校 内 “ 工学 交替 ”教学 模 式还是 有难度 的 , 新 的业务 骨干 充 实到研 究小组 中。 时 , 同 明确职 责 , 学定 科 “ 工 ’ 什么 ” “ 学 ’ ‘ 做 和 ‘ 怎么 结 合 ” 国 内高职 院校 采 用 “ 是 工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实践与思考论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实践与思考论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实践与思考摘要: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既不同于传统实习、打工、勤工助学,也不同于社会实践。

通过工学结合的初步实践,笔者体会到工学结合是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好事,不过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不少的现实问题,诸如企业积极性不高、学校主动性不强、学生与学生家长理解不够等,在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后,笔者认为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努力,工学结合这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实践难题及对策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089-011 对工学结合的理解什么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也是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领域。

2 工学结合的初步实践在认真组织学习了16号文件和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先进经验之后,我们经济贸易系以市场营销专业为试点开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活动。

2.1 活动实施过程2.1.1 准备阶段(1)组织调研:组织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走访了淮安市区的多家商业零售企业,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用人需求。

(2)签订协议:与淮安多家公司达成共识,签订工学结合协议。

(3)制定方案:为保障工学结合预期目标的实现,我们成立了由系领导、企业相关人员、专业带头人和教师组成的工学结合领导小组,并由该小组研究制定工学结合实施方案。

(4)发动动员:面向全系学生召开了工学结合动员大会,并通过发放《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征得学生家长的同意和支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财会金融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其探索过程、探索成果值得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校企联动;岗位调研;工学结合课题:本文是云南省高教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高职教育科研2018年度立项课题《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深化教学产教融合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展过程中,笔者学校财会金融学院会计专业坚持主动适应本区域经济与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紧密对接北京、上海、广州等相关产业、行业、中小企业,始终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积极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形式。

为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进专业改革和发展,近年来,会计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通过与云南商祺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协会)、长顺商务代理(云南)有限公司(协会)、昆明瑞千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协会)、云南瑞宸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协会)、昆明昌鼎财务管理有限公司(协会)、北京用友、深圳金蝶、东莞百正税务师事务所、昆明南方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协会、企业合作,逐步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课程学习内容与工厂的职业标准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做一体”把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术知识通过螺旋式的实践项目逐步渗透到工作岗位中,“工学交替”以课堂教学内容和工作岗位实习交替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产教结合”以真实的项目融合教学过程,促使教师教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学生真正学到真本领。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所在学校会计专业围绕生产、管理的一线需求,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运行、管理机制、优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设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 工 学 结 合 的 现 状 分 析
目前 . 工学结合 的教 学模式还处于探 索阶段 . 各高 职 院校都 不同程度地遇 到了诸 多 困难和 问题 .只有找 出原 因 , 采 取措施 , 妥善解 决 , 才 能使 工学结 合教 学模 式改革得 以稳步推进 .促使 职业教育 的发展上 一个新
( No . 2 0 1 1 一 R一 1 9 7 7 6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3 — 2 6 修 稿 日期 : 2 0 1 3 —0 4 —1 1
作 者 简介 : 黄珏( 1 9 8 0 一 ) , 女, 硕士 , 讲 师, 研 究 方 向 为 研 究 方 向 计 算 机 网络 、 网 络 安 全
三 学 年 则 向特 定 职 业 深 化 .整 个 过 程 中 学 生 是 双 重 身 份, 既是在校学 生 , 又 是 企 业 学 徒 工 。 主 要 教 学 方 法 有 项 目教 学 法 、 案例分 析法 、 分 组讨论 法 、 模 拟 教 学 法 等 各种行之有效 的方法 . 教 学 活动 “ 以 学 生 为 主体 ” , 在 坚
障 发 达 国 家 的 高 职 教 育 之 所 以 如此 发 达 .与 国 家 的 立 法 有 较 大 关 系 德 国 “ 双元制” 职 业 教 育 是 世 界 上 公
开始实施 的“ 三 明治 ” 教育模式 。 该模式一般为 3年 . 第

学年进行 职业基础教育 . 第 二学年进行专业 培训 . 第
现 代 计 算 机 2 0 1 3 . 0 4 中 @

校的 固有的课程 . 在课程 建设上 , 只重视 理论教 学 , 而

设 计 和 构 建 管 理 大 中 型 企 业 网 络 ,还 具 备 C C N P 、

依托校内企业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依托校内企业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依托校内企业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要]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但工学结合因校企业合作缺乏深度而难以实施,引企入校使之成为校内企业,是解决工学结合难题的途径之一。

文章探讨了引企入校基本原则及校内企业工学结合运行的机制,并阐述了校内企业工学结合功能实现的方式、手段与措施。

[关键词]校内企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机电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

”工学结合要求教学过程关注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助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因此得到了普遍接受和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

五年制高职实行五年一贯制或分段教学的高等职业教育。

为保证学生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都应建立“工学结合”的基本思路。

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时间长,工学结合举步维艰,前四年的企业实践往往有很多问题而不能正常进行,企业对整班学生学习性实习吸纳意愿不强,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学生往往成为用人单位的劳动力,只有简单的工,而无真正的学。

引企入校,使企业成为校中企业,是新型校企深度合作形式,如何依托校内企业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就依托校内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功能实现作一探讨。

一、引企入校的对“企”基本原则引企入校的目的是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深度融合,校企互为依托,开展包括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同进行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等全方位合作,以达成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施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施

方 法 能 力 和 社 会 能 力在 内 的职 教 育 部教 高[ 2 0 0 6 】 1 6 号文 件 指 出 , 要 积 改 革 , 并 不断 创 新 具 有 “ 工学 结 合 ” 特 色 的 专 业 能 力 、 业能力 。 我 们 宏 观上 采 用 项 目教学 法 、 引 导 极 推行 与生 产 劳 动 和 社 会 实 践 相结 合 的 学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文 教学法 。 所 有 学 习 项 目都 按 企 业 的 实 际 习模式 , 把“ 工学 结 合 ” 作 为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2 . 2实现 的 目标 改革并 创新技 能型人 才培养 模式 , 实 工作 岗位 任 务 完 成 的流 程 , 从 接 受 任务 、 制 人才培 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 人点 , 带 动 专 组 织实 施、 检 查 评 价 进 行 组 织 教 工 学 结 合 特 色的 “ 双证并重 、 三 位 定 计 划 、 业 调 整 与 建设 , 引 导 课程 设 置 、 教 学 内 容 和 现 具 有 “ 教学方 法改革 。 鉴 于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改 革 的 体、 四业 融 合 ” 的 人 才培 养 模式 。 “ 双 证 并 是 指 学 生 毕 业 时 同 时获 得 学 历 证 书 和 重要性 、 必要 性 和 紧 迫性 , 目前 全 国 各 个 高 重 ” 职院校 都在积极探索 、 不 断 创 新 有 中 国 特 职 业 资 格证 书 , “ 三 位 一体 ” 是 指 学校 、 学 生 与 用人 单位 三 大 “ 工学结合”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色的“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 式。
实 践 内 容 完 全 书 本 化 的 传 统 教 学 方 3 . 4 考核 评 价模 式改革 与 文化 教 育 , 实 际 上就 是 工 学 结 合 、 校 企 合 内 容 、 为使 考核 模式与课 程模式 , 教 学 模 式 作 的 人 才培 养 模 式 。 美国、 澳 大 利 亚 和 日本 法 和 教 学 模 式 , 注 重 把 教 学 内 容 和 生 产 实 践 、 企 业 的 实 际 应 用 结 合 起 来 , 做 到 深 度 相 匹 配 , 加 强考 核 引 导 和过 程 控 制 , 更 好 发 等 发达 国家 广 泛 采 用 C E O 模式 , 意为“ 以 能 不 断 提 高 人 力 培 养 为 中 心的 教 育 体 系 ” , 其特 点 是 以 职 “ 工 学结 合 ” , 真 正 贯彻 落 实 职业 教育 “ 以 服 挥 课 程 考 核 的 评 学 促 教 功 能 , 业能 力作为教育的基础 、 培 养 目标 和 评 价 务 为 宗 旨 , 以就业其 中 , 从 而 培 养 学 生 的专 业能力 、 团队 协 作 能 力 、 解决问题的能 力。 从 微观 上 根 据 教 学环 节 和 教 学 内 容 灵活 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o c u s o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k n o wl e d g e t r a i n i n g.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hi g he r v o c a t i o na l c o l l e g e s m us t b e e nh a n c e d, a n d t r e a t e d a s a s t a r t i ng p o i n t . S c h o o l s s h o ul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s e r v i c e e c o no my a n d t a ke a mo d e r n i n d u s t r i a l s y s t e m, a d a p t e d t o t h e 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i c c h 8 r a c t e r i s t i e s i n t he s p e c i a l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a c t i c e s y s t e m, ma n a g e me nt s y s t e m a n d p e r s o n n e l t r a i ni ng, i n o r d e r t o c u l t i v a t e h i g h r e a l s k i l l e d t a l e n t s.
高 等 职 业 教 育具 有 高 等 教 育 和 职 业 教 能 力 和 核 心 能 力三 个 层 次 的 培 养 目标 结合 模 式 。 学 生 在 各 教 学 环 节 中 得 到 岗 位 能 力 育 双 重 属性 , 因此 以职 业 为 导 向 , 充 分 利 用 发 展 , 明确 人 才 培 养 目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强调 “ 市场 ” , 强 校、 企不 同的 教 育环 境 和 资 源 , 把 课 堂 教学 调 “ 应用” , 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人 才 培 养 的 的培养 , 掌 握基 本 的 专 业 知 识和 专 业 技 能 。 “ 工学结合” 突 出 的是 技 能本 位 和 实践 有 的 旧课 程 体 系 的 区 别 ( 见表 1 ) 。 课 程 的 设 置, 必须 基 于 “ 工 作过 程 知 识 是 一 种 ‘ 有 效
St u d y a n d Pr a c t i c e o n t h e Wo r k -i n t e g r a t e d Le a r n i n g Pa t t e r n o f Tr a i n i n g
W a n g Y u n f e i
( G u a n g d o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Z h u h a i G u a n g d o n g 。 C h i n a 5 1 9 0 9 0 )
2 O 1 3 N0 . 2 5
科 教 研 究
Ch l n e Ed u oet l on I nn ov at i o n He r al d
工 学 结 合 人 才 培 养模 式 的研 究 与 实践
王 云 飞
( 广东科 学技术 职业 学 院机 电学 院 广东 珠海 51 9 09 0 ) 摘 要: 工 学结合 是工作 和学 习相结合的教 育模 式 , 要 求 学校 与企业 紧密联 系, 注重 学生 的工作过 程知 识的培 养。 高职 院校 内涵的提升 , 必须 以工 学结合 为 切入点 , 促使 院校在 专业建设 、 实践体 系、 管理 制度和人 才培养 的建设 与发展 方 面承 担服 务经济和现 代 产业体 系, 适 应 区域 经济特 色,才能真正 的培 养 出高端技 能型专 门人 才 。 关 键词 : 工 学结合 校 企合作 高职教 育 中图分类 号 : G 6 4 l G 7 1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3 ) 0 9 ( a ) 一 O 0 2 3 - 0 2
知识 ’ ” 这 一 认识 。 强 调 把 工 作 过 程 知 识 作
转 化 为 产 学做 一 体 化 教 育 和 直 接获 取 实 际 价 值 取 向 以 “ 实际 、 实用 、 实践 ” 为基础 , 强 性 原 则 , 在 课 程 开 发 过 程 中 就 要 注 意 与原
Ab s t r a c t : Co mb i ni ng wo r k a n d l e a r n i n g, w0 r k—i n t e g r a t e d l e a r n i n g p a t t e r n r e q u i r e s i n s t i t u t e s a n d e n t e r p r i s e s a r e i n c l o s e c o n t a c t , a n d
Ke y W or d s: W0 r k —i n t e g r a t e d Le a r ni n g# S c h o o l -e n t e r p r i s e Co o p e r a t i o n l Vo c a t i o na l S c h o o l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