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复习资料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https://img.taocdn.com/s3/m/f5f30f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f.png)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一、化工原理的基础知识1.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是指原子或者分子之间的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的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化学反应速率由浓度、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2. 化学平衡原理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
根据化学平衡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例由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决定,并受到温度、压力或者浓度的影响。
3. 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关系。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公式可以推导出各种反应速率与浓度、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关系。
4. 化工流程图化工流程图是化工生产过程的图示表示,包括物料流程图、能量流程图和设备图等。
根据化工流程图可以设计化工生产过程,并进行操作控制。
5. 化工物性化工物性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熔点和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化学反应性、溶解度和稳定性等。
6. 化工热力学化工热力学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原理。
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推导出系统的能量平衡和热效率等问题。
7. 化工传质学化工传质学研究物质的传输和分离原理。
根据传质学理论可以设计分离设备和传质设备,提高化工生产效率。
8. 化工反应工程化工反应工程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化原理。
根据反应工程理论可以设计反应器和催化剂,优化反应条件。
9. 化工系统控制化工系统控制研究化工生产过程的控制原理。
根据系统控制理论可以设计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装置,提高化工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0. 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安全与环保研究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环保原理。
根据安全与环保理论可以设计安全设备和环保装置,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和环保。
二、化工原理的应用1. 化工生产过程化工生产过程包括化学反应、传质过程、分离过程和能量转化过程等。
根据化工原理可以设计化工生产装置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2. 化工产品制备化工产品制备包括化工原料的合成、加工和制备等。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ba308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e.png)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1. 流体力学- 流体静力学:压力的概念、流体静力学平衡、马里奥特原理、流体静压力的测量。
- 流体动力学: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守恒、流动类型(层流与湍流)、雷诺数。
- 管道流动:管道摩擦损失、达西-韦斯巴赫方程、摩擦因子的确定、管道网络分析。
2. 传热学- 热传导:傅里叶定律、导热系数、热阻、稳态与非稳态导热。
- 对流热传递:对流热流密度、牛顿冷却定律、对流给热系数。
- 辐射传热: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黑体辐射、角系数、有效辐射面积。
-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类型、效能-NTU方法、传热强化技术。
3. 物质分离- 蒸馏:基本原理、平衡曲线、麦卡布-锡尔比法、塔板理论、塔内设备。
- 萃取:液-液萃取、固-液萃取、溶剂萃取、萃取平衡、萃取过程设计。
- 过滤与沉降:沉降原理、过滤操作、离心分离、膜分离技术。
- 色谱与电泳:色谱原理、色谱柱、电泳分离、毛细管电泳。
4. 化学反应工程- 化学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活化能、催化剂。
- 反应器设计:批式反应器、半连续反应器、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管式反应器。
- 反应器分析:稳态操作、非稳态操作、反应器的稳定性分析。
- 催化反应工程:催化剂特性、催化剂制备、催化剂失活与再生。
5. 质量传递- 扩散现象:菲克定律、扩散系数、分子扩散与对流扩散。
- 质量传递原理:质量守恒、质量传递微分方程、边界条件。
- 吸收与解吸:气液平衡、吸收塔操作、解吸过程。
- 干燥过程:湿空气系统、干燥过程分析、干燥器设计。
6. 过程控制- 控制系统基础:控制系统组成、开环与闭环系统、控制器类型。
- 控制器设计:PID控制器、串级控制系统、比值控制系统。
- 过程动态分析:拉普拉斯变换、传递函数、系统稳定性分析。
- 先进控制策略: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
7. 化工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循环。
-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熵增原理、卡诺循环。
化工原理复习提纲
![化工原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9ed956fb307e87101f696f3.png)
1.5m/s。在粗细两管上连有一U形管压差计,指示液为水银,
其密度为13600kg/m3。水的密度为1000kg/m3,若忽略阻力损 失,求:U形管两侧指示液的液面之差R为多少mm。
u1 d 2 分析:用 u 2 d1 求出水在细管中的流速后,在1-1与2-2两截面间
例6 某水塔塔内水的 深度保持3 m,塔底与 一内径为100mm的钢管 连接,今欲使流量为 90 m3/h,塔底与管出 口的垂直距离应为多 少?设损失能量为 196.2J/kg。
• 解:取塔内水面为1-1’截面,钢管截面为2-2’ 面,以钢管水平面为基准面,则有: z1=(x+3)m,u1=0,p1=p2=0(表压),w=0, z2=0,u2=qv/A=90/(3600x0.12x3.14/4)=3.2m/s, ∑h损=196.2J/kg, 则有(x+3)X9.81=3.22/2+196.2 X=17.52m 答:塔底与管出口的垂直距离应为17.52m.
化工原理总复习
第一章 流 体 流 动
一、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密度、相对密度和比体积
(1) 密度— 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
则:
m V
单位 : kg/m3
(2)相对密度—流体密度与4℃时水的密度之比 , 习惯称为比重 。 符号: d4 20
即:
d4 20 = / 水
水在4℃时的密度为1000㎏/m3,
A、并流和逆流时的平均温度差
式中取△t 1›△t 2取。 △t 1和△t 2取为传热过程中最除、最终
的两流体之间温度差 在工程计算中,当 时,可近似采用算术平均值
当一侧流体变温而另一侧流体恒温时,并流和逆流的平均温 度差是相等的;当两侧流体都变温时,由于流动方向的不同, 两端的温度差也不相同,因此并流和逆流时的平均温度差是 不相等的。 例9:热流体的温度都是由245℃ 冷却到175℃,冷流体都是 由120℃ 加热到160℃,分别求在并流和逆流时的平均温度 差。
化工原理总复习
![化工原理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b6493b1284ac850ad0242b6.png)
《化工原理》复习提要1.各章要点1.1流体流动1.1.1基本概念连续介质模型;组成的表示(质量分率、摩尔分率、体积分率);流体的密度及影响因素;流体静压强的特征、单位、表示方式及等压面;流量、流速的各种表达方式及计算;净功、有效功率、轴功率;牛顿粘性定律、 粘度μ及其影响因素;流体的流动类型、雷诺数、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局部阻力与直管阻力、当量直径与当量长度、相对粗糙度、圆形直管内的速度分布、摩擦系数、局部阻力系数。
1.1.2仪器设备各种液柱式压差计、测速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等的结构、测试原理、安装要求。
1.1.3基本公式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gpZ g p Z ρρ2211+=+柏努利方程:fe fe fe P p u Z W p u g Z H gu g p Z H g u g p Z h u p g Z W u p g Z ∆+++=++++++=++++++=+++∑222212112222211122222111222222ρρρρρρρρ连续性方程: 22121221111u dd u u A u A W W cs s ⎪⎪⎭⎫ ⎝⎛=−−→−=−−→−==圆管ρ 阻力计算方程:);出口阻力系数进口阻力系数流区)时在阻力平方区(完全湍(湍流:层流:15.0(22)(()Re,Re64222'2====⎪⎪⎩⎪⎪⎨⎧====u d l u h d f d u d l h e f f λζελεϕλλλ1.2流体输送机械1.2.1基本概念流体输送设备的类型;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工作原理;类型;气缚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措施;离心泵的理论流量与理论扬程、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及影响扬程、流量的主要因素;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流量、扬程、轴功率、效率(容积效率、机械效率、水力效率);特性曲线的测定、换算和应用及设计点;离心泵的设计点;离心泵的工作点及其调节方法;气蚀现象(避免措施)、泵的安装高度及其计算;离心泵的主要类型及型号表示、选择原则。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973ae9ca98271fe900ef96b.png)
复习第十一章干燥1、 干燥过程是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
传热推动力:热空气与湿物料的温差(气相固相)传质推动力: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与热空气中的水汽分压之差「固相 * 气相) 2、 除湿方法:机械除湿:沉降、过滤、离心等,出去大量水分,但是除湿不彻 底。
吸附除湿:除去少量水分,只适合在实验室使用。
加热除湿:加热使水分汽化而移除,除湿彻底,但能耗高。
工业上往往将两种方法联合起来操作,先用比较经济的机械方法除去湿物料 中的大部分湿分,然后再利用干燥方法继续除湿3、 干燥分类:按操作压力:常压干燥、真空干燥(适于处理热敏性及易氧化的物料) 操作方式:连续干燥: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均匀、热效率高等优点 间歇操作:处理小批量、多品种或要求干燥时间长的物料。
传热方式: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介电加热干燥等。
4、 湿度的计算:湿度为空气中水汽质量与绝干空气的质量之比,又称湿含量或绝对湿度。
常压下湿空气可视为理想混合气体,5、相对湿度百分数^■湿空气中水汽分压p 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p s 之比P100% H 二 ~~ P s pP 总- p sp=p s ,® =1 ——饱和00气%湿空气的®越小,,吸湿能力越大 p=0,「=0,表示空气中不含水分,为绝干空气。
P s&比体积(湿容积)s V H 在湿空气中,1kg 绝干气的体积和相应Hkg 水汽体积 之和。
V H =1kg 绝干气的体积+ Hkg 水汽的体积 m 3湿空气/ kg 绝干气 温度为t ,总压为p 总得湿空气比体积为7、比热容:常压下将以1kg 绝干气为基准的湿空气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 C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计算C H F.01488H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 H --湿空气中绝干气的质量生Y290 .622 丫饱和湿度:H s =0.622 p sP 总一 P sH 22.4 ◎皿卫518 273p 总(0.772 1.244H) W2731.013 105P 总8、焓的计算:以1 kg 绝干气为基准的湿空气的焓值 I =(1.01 1.88H )t - 2490H9、 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区别:干球温度t :空气的真实温度,用普通温度计测出的湿空气温度。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完美版)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d3238eccbff121dc368325.png)
无论是层流或揣流,在管道任意截面上,流体 质点的速度均沿管径而变化,管壁处速度为零,离 开管壁以后速度渐增,到管中心处速度最大。
层流:1、呈抛物线分布;2、管中心最大速度 为平均速度的2倍。
湍流:1、层流内层;2、过渡区或缓冲区;3、 湍流主体
湍流时管壁处的速度也等于零,靠近管壁的流 体仍作层流流动,这-作层流流动的流体薄层称为 层流内层或层流底层。自层流内层往管中心推移, 速度逐渐增大,出现了既非层流流动亦非完全端流 流动的区域,这区域称为缓冲层或过渡层,再往中
出上、下游界面;
2、 截面的选取:两截面均应与流动方向垂直;
3、 基准水平面的选取:任意选取,必须与地面平
行,用于确定流体位能的大小;
4、 两截面上的压力:单位一致、表示方法一致;
5、 单位必须一致:有关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相
匹配。
三、流体流动现象:
流体流动类型及雷诺准数:
(1)层流区
Re<2000
离心泵:电动机 流体(动能)转化 静压能
一、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离
心泵的的启动流程:
叶
轮
吸液(管泵,无自吸能力)
泵壳
液体的汇集与能量的转换
转能
泵
轴
排放
密封 填料密封 机械密封(高级)
叶轮 其作用为将原动机的能量直接传给液体,
以提高液体的静压能与动能(主要为静压能)。
泵壳 具有汇集液体和能量转化双重功能。
(2)过渡区
2000< Re<4000
(3)湍流区
Re>4000
本质区别:(质点运动及能量损失区别)层流与端
流的区分不仅在于各有不同的Re 值,更重要的是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b305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4.png)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和动量平衡等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下面是化工原理的知识点总结和复习重点的详细版:1.化学反应平衡-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达式- Le Chatelier原理和平衡移动方向-改变反应条件对平衡的影响2.物质平衡-物质守恒定律-化学工程中常见的物质平衡问题-不可压缩流体的物质平衡-反应器中的物质平衡-非理想流动下的物质平衡3.能量平衡-能量的守恒定律-热力学一、二、三定律-热力学方程与热力学性质-各种热力学过程的分析-标准生成焓与反应焓-反应器中的能量平衡4.动量平衡-动量的守恒定律-流体的运动学性质-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流体的黏度、雷诺数与运动阻力-流体的流动模式与阻力系数5.质量传递-质量传递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质量传递过程中的浓度梯度-净质量流率和摩尔质量流率-质量传递的速率方程和传质系数-各种传质装置的设计和分析6.物料的流动-流体的本构关系和流变特性-流体的流变模型和流变学方程-各种物料的流动模式和流动参数-孔板、喷嘴、管道等流体动力装置的设计和分析7.反应工程学-反应器的分类与特性-反应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决定反应速率的因素-等温、非等温反应的热力学分析-反应器的设计和分析8.分离工程学-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平衡闪蒸和分馏过程-萃取、吸附和吸附过程-结晶和干燥过程-分离设备的设计和分析9.管道和设备-化工工艺流程图的绘制-管道的基本特性和设计原则-常见流体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设备的选择、设计和运行控制以上是化工原理的知识点总结和复习重点的详细版。
在复习时,需要重点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并通过习题和实例进行巩固和应用。
同时,建议结合实际工程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化工原理复习
![化工原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b51279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9.png)
化工原理复习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涉及到化学反应动力学、质量平衡、能量平衡、传递过程以及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就几个重要的内容进行复习。
一、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反应速率、反应机理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重要的概念包括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反应活化能等。
1.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
对于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r=k[C]a[D]b其中,r表示反应速率,[C]和[D]分别表示反应物C和D的浓度,a和b分别表示C和D的反应级数。
2.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表示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反应速率常数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它与反应温度密切相关,通常遵循阿伦尼乌斯方程:k = A exp(-Ea/RT)其中,k表示反应速率常数,A表示指前因子,Ea表示反应活化能,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3.反应级数反应级数表示了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当反应速率与浓度的指数相等时,反应级数就等于指数。
反应级数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4.反应机理反应机理指的是反应过程中分子、原子的相互作用和重排。
通过研究反应机理,可以了解反应的具体过程,进而优化反应条件。
二、质量平衡质量平衡是指在化学工程过程中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以及物质在过程中的转化过程。
质量平衡方程可以分为总物质平衡和分量物质平衡两种形式。
1.总物质平衡总物质平衡是指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总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对于一个封闭的系统,总物质平衡可以表示为:输入物质总量=输出物质总量2.分量物质平衡分量物质平衡是指输入和输出物质的各组分的物质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对于一个封闭的系统,分量物质平衡可以表示为:输入组分1物质量+输入组分2物质量=输出组分1物质量+输出组分2物质量三、能量平衡能量平衡是指在化学工程过程中能量的输入、输出以及能量的转化过程。
能量平衡方程可以分为热力平衡和焓平衡两种形式。
化工原理复习总结考点
![化工原理复习总结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c431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e.png)
化工原理复习总结考点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它涵盖了化学反应工程、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工过程控制等内容。
下面是对化工原理复习的总结和重点考点的介绍。
一、化学反应工程1.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解反应速率、反应动力学方程、活化能、指前因子等概念,并能利用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计算;2.化学平衡:掌握平衡常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理解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并能应用到化学反应平衡的计算;3.反应器的设计与操作:了解不同类型的反应器,如连续流动反应器、批式反应器等,掌握反应器设计和操作的基本原理。
二、流体力学1.流体静力学:熟悉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流体的压力、密度、体积等,并能应用到液柱压强、浮力等问题的计算;2.流体动力学:理解流体的运动规律,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并能应用到流体流动和传动的计算;3.流态转换:了解流体流动的各种流态,如层流与紊流、临界流速等,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
三、传热传质1.热传导: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导热系数、热阻、热传导方程等概念;2.对流传热:熟悉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和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纳塞数和普朗特数的概念;3.辐射传热:了解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理解黑体辐射和灰体辐射的特性;4.传质过程:了解传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质量传递系数、浓度梯度等概念,并能应用到传质过程的计算。
四、化工过程控制1.控制系统基础: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等,并能应用到控制系统的分析;2.过程变量与控制策略:了解过程变量的基本概念,包括流量、浓度、温度等,并掌握常见的控制策略,如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等;3.控制器与控制回路:熟悉PID控制器的构造和调节方法,理解控制回路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并能应用到控制回路的设计与优化。
综上所述,化工原理的复习重点包括化学反应工程、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和化工过程控制等内容。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完美版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0631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c.png)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完美版为了更好地进行化工原理的复习和理解,以下是一份完整的知识点总结,帮助你复习和复盘学到的重要内容。
一、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3.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4.浓度和活度的关系5.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定义及计算6.动态平衡和平衡移动原理7.影响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力、浓度二、质量平衡1.质量守恒定律2.原料消耗和产物生成的计算3.原料和产物的流量计算4.反应含量和反应度的计算5.塔的进料和出料物质的计算三、能量平衡1.能量守恒定律2.热平衡方程及其计算3.基础能量平衡方程的应用4.燃料燃烧的能量平衡计算5.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容和焓变计算6.直接、间接测定燃烧热的方法及其原理7.燃料的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四、流体流动1.流体的基本性质:密度、粘度、黏度、温度、压力2.流体的流动模式:层流和湍流3.流量和速度的计算4.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5.流体在管道中的阻力和压降6.伽利略与雷诺数的关系7.流体静力学公式的应用五、气体平衡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计算2.弗拉索的原理及其应用3.气体的混合物和饱和汽4.气体的传递和扩散5.气体流动和气体固体反应的应用6.气体和液体的溶解度计算六、固体粒度和颗粒分离1.颗粒的基本性质:颗粒大小、形状和密度2.颗粒分布函数和粒度分析3.颗粒分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4.难磨性颗粒的碾磨过程5.颗粒的流动性和堆积性6.各种固体分离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七、非均相反应工程1.反应器的分类和基本概念2.反应速率方程的推导和计算3.反应的平均摩尔体积变化和速率方程的确定方法4.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的研究方法5.混合反应和连续反应的计算6.活性物质的拟合反应速率方程7.补偿反应的控制和模拟以上是化工原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进行复习和理解。
祝你取得好成绩!。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4e13f58bceb19e8b9f6ba10.png)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1)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 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
(2) 热传导的差不多定律是 傅立叶定律 。
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大、小)一侧的α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 接近于α值 大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
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 (大、小)。
(3)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小 ,其两侧的温差愈 小 。
(4)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要紧集中在 滞离层内(或热边界层内) ,减少热阻的最有效措施是 提高流体湍动程度 。
(5) 排除列管式换热器温差应力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在壳体上加 膨胀节 、 采纳浮头式 或 U 管式结构 ;翅片管换热器安装翅片的目的是 增加面积,增强流体的湍动程度以提高传热系数 。
(6) 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 1>b 2>b 3,导热系数λ1<λ2<λ3,在稳固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R 1 > R 2 > R 3,各层导热速率Q 1 = Q 2 = Q 3。
(7) 物体辐射能力的大小与 黑度 成正比,还与 温度的四次方 成正比。
(8) 写出三种循环型蒸发器的名称 中央循环管式 、 悬筐式 、 外加热式 。
(9) 在大容积沸腾时液体沸腾曲线包括 自然对流 、 泡核沸腾 和 膜状沸腾 三个时期。
实际操作应操纵在 泡核沸腾 。
在这一时期内,传热系数随着温度差的增加而 增加 。
(10) 传热的差不多方式有 传导 、 对流 和 辐射 三种。
热传导的差不多定律是⎽⎽⎽傅立叶定律⎽其表达式为⎽⎽⎽dQ= -ds λnt ∂∂⎽⎽⎽。
(11) 水在管内作湍流流淌,若使流速提高到原先的2倍,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先的1.74 倍;管径改为原先的1/2而流量相同,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先的 3.48 倍。
化工原理复习重点
![化工原理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a58a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1.png)
化工原理复习重点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学科中的基础课程,是学习和应用化学工程的基础。
下面是化工原理的复习重点: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1)化学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史;(2)化学工程的特点和基本任务;(3)化工反应过程的基本特点;(4)化工原理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2.物料平衡:(1)物料平衡的基本原理;(2)闭合系统和开放系统的物料平衡表达式;(3)平行反应体系的物料平衡;(4)反应器的物料平衡;(5)多组分混合物的物料平衡。
3.能量平衡:(1)热力学基础和热力学平衡;(2)封闭系统的能量平衡表达式;(3)开放系统的能量平衡表达式;(4)反应器的能量平衡。
4.流程模拟与优化:(1)流程模拟、优化和控制的基本概念;(2)传质过程的模拟与优化;(3)反应过程的模拟与优化;(4)传热过程的模拟与优化。
5.化工热力学:(1)热力学基础知识回顾;(2)理想气体热力学模型;(3)混合物的热力学性质;(4)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6.化工流体力学:(1)流体性质和流体静力学;(2)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3)流体的流动特性和流动模式;(4)流体工程中的摩擦、阻力和流量计算。
7.化工反应工程:(1)化学反应动力学基本概念;(2)反应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3)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4)反应器的理论和实际操作。
8.分离操作:(1)传递过程基本概念;(2)传递过程的质量和能量平衡;(3)分离塔的基本结构和操作原理;(4)萃取、吸附、蒸馏等分离操作的基本原理。
以上是化工原理的复习重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可以对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有全面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工原理知识点
![化工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74e69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4.png)
化工原理知识点化工原理知识点概述1. 化工过程与操作- 连续流程与间歇流程- 反应器类型:批式反应器、连续搅拌槽反应器(CSTR)、管式反应器- 分离过程:蒸馏、萃取、结晶、过滤2. 物料与能量平衡- 物料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稳态操作与非稳态操作- 能量效率与能量分析3. 流体力学- 流体静力学- 流体动力学基础- 流体流动类型:层流与湍流- 流量测量与流量控制4. 传热学- 热传导、对流与辐射- 热交换器设计:平板式、管式、螺旋板式- 热交换器网络分析与优化5. 传质学- 质量守恒定律- 扩散与迁移现象- 吸收器与脱吸器操作- 膜分离技术6. 化学反应工程- 化学反应动力学- 反应器设计与分析-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反应过程的优化与控制7. 过程控制-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传感器与执行器- 控制策略: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前馈控制- 过程自动化与仪表8. 过程设计与经济性- 工艺流程设计- 经济性分析:成本估算、投资回报率- 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安全性分析与风险评估9. 化工热力学- 相平衡与化学平衡- 热力学性质的估算- 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 热力学循环分析10. 化工实验技术-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常见化工实验设备与操作- 实验室安全与环保- 化工实验数据处理软件应用以上是化工原理的主要知识点概述,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应用。
在实际的化工教育和工程实践中,这些知识点是相互关联和相互支持的。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解决化工过程中的问题至关重要。
化工原理总复习
![化工原理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65cbc5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5.png)
萃取剂的选择
化学稳定性
(1) 溶解度:萃取剂在料液相中的溶解度要小。 (2) 密度:密度差大,有利于分层,不易产生第三相和乳化现象,两液相可采用较高的相对速度逆流。 (3) 界面张力:界面张力大,有利于液滴的聚结和两相的分离;另一方面,两相难以分散混合,需要更多外加能量。由于液滴的聚结更重要,故一般选用使界面张力较大的萃取剂。 (4) 粘度:低粘度有利于两相的混合与分层,流动与传质,对萃取有利。对大粘度萃取剂,可加入其它溶剂进行调节。
泵的有效功率:Ne=We·ms=We·Vs·ρ=246.9×20÷3600×1200=1647(w) 实际上泵所作的功并不是全部有效的,故要考虑泵的效率η,实际上泵所消耗的功率(称轴功率)N=Ne/η。泵的效率η一般在0.65左右。
9、流体阻力
Wf =λ
l
d
u2
2
直管阻力
λ
层流
64/Re
湍流
1.经验公式计算 2.查图表
2、蒸发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3、常见蒸发器
蒸发量及相关浓度的计算、传热量及蒸汽用量的计算
4、蒸发的相关计算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5、引起温差损失的原因
第九章 蒸馏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萃余相
1
Raffinate
原料液依次通过各级,新鲜溶剂则分别加入各级的混合槽中,萃取相和最后一级的萃余相分别进入溶剂回收设备,回收溶剂后的萃取相称为萃取液(用E’表示),回收溶剂后的萃余相称为萃余液(用R’表示)。 特点:萃取率比较高,但萃取剂用量较大,溶剂回收处理量大,能耗较大。
化工原理复习要点
![化工原理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12eeeee53a580216fcfe7a.png)
化工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 流体流动1.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1. 1流体的密度与静压强 1. 1.1流体的密度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流体质量称为密度,以ρ表示,单位为kg/m 3。
(1)流体的密度基本上不随压强变化,随温度略有改变,可视为不可压缩流体。
纯液体密度值可查教材附录或手册。
混合液的密度,以1kg 为基准,可按下式估算:nn mραραραρ+++=Λ22111(2)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和压强而变,可视为可压缩流体。
当可当作理想气体处理时,用下式估算:RTPM=ρ 或 T P PT 000ρρ=对于混合气体,可采用平均摩尔质量M m 代替上式中的M ,即n n m y M y M y M M +++=Λ22111. 1.2流体的静压强垂直作用于流体单位面积上的表面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简称压强,俗称压力,以p 表示,单位为Pa 。
压强可有不同的表示方法:(1)根据压强基准选择的不同,可用绝压、表压、真空度(负表压)表示。
表压和真空度分别用压强表和真空表度量。
表压强=绝对压强-大气压强;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2)工程上常采用液柱高度h 表示压强,其关系式为 p=ρgha kP mmHg O mH 33.10176033.102==1.2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1. 2.1基本方程的表达式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有:2211gZ p gZ p +=+ρρ或ghp p Z Z g p p ρρ+=-+=02112)(1. 2.2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条件及意义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只适用于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连续的流体。
该类式子说明在重力场作用下,静止液体内部的压强变化规律。
平衡方程的物理意义为:(1)总势能守恒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表明,在同一静止流体中不同高度的流体微元,其静压能和位能各不相同,但其两项和(称为总势能)却保持定值。
(2)等压面的概念 当液面上方压强p 0一定时,p 的大小是液体密度ρ和深度h 的函数。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完美版)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92a1d719e8b8f67c1cb955.png)
必须汽蚀余量:(NPSH)r 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
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Hg(低于此高度0.5-1m): 关离心泵先关阀门,后关电机,开离心泵先关出口阀,再启动电机。
四、工作点及流量调节:
管路特性与离心泵的工作点: 由两截面的伯努利方程所得
全程化简。
联解既得工作点。 离心泵的流量调节:
汽蚀现象:汽蚀现象是指当泵入口处压 力等于或小于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 液体发生汽化,气泡在高压作用下,迅速凝 聚或破裂产生压力极大、频率极高的冲击, 泵体强烈振动并发出噪音,液体流量、压头 (出口压力)及效率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称 为离心泵的汽蚀。 二、特性参数与特性曲线: 流量 Q:离心泵在单位时间内排送到管路系 统的液体体积。 压头(扬程)H:离心泵对单位重量(1N) 的液体所提供的有效能量。
厚度随Re 值的增加而减小。
层流时的速度分布
u
1 2 umax
湍流时的速度分布
u 0.8u max
四、流动阻力、复杂管路、流量计:
计算管道阻力的通式:(伯努利方程损失能)
范宁公式的几种形式: 圆直管道
hf
l u2 d2
非圆直管道
p f
W f
l d
u 2 2
运算时,关键是找出 值,一般题目会告诉,仅用于期末考试,考研需扩充
应用解题要点:
1、 作图与确定衡算范围:指明流体流动方向,定出上、下游界面;
2、 截面的选取:两截面均应与流动方向垂直;
3、 基准水平面的选取:任意选取,必须与地面平行,用于确定流体位能的大小;
4、 两截面上的压力:单位一致、表示方法一致;
5、 单位必须一致:有关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相匹配。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e9fa83a10661ed9ad51f3bb.png)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填空题1、流体在直管中流动时,阻碍流体流动的阻力有两种: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2、传热的基本方式为: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3、塔设备的类型根据塔内气、液接触构件的结构形式,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中根据塔盘结构特点,又可分为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喷射型塔4、液体输送机械:往复泵、旋转泵、旋涡泵;往复泵是活塞泵、柱塞泵和隔膜泵的统称。
5、气体和输送压缩机械: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真空泵。
6、三种主要膜分离方法:渗透、超滤、微滤。
7、四种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绝热饱和冷却温度、露点。
8、过滤方式:工业过滤分为两类,即饼层过滤和深床过滤9、常规过滤设备:板框压滤机、加压叶滤机、转筒真空过滤机。
选择题1、降尘室内颗粒得以沉降的条件:颗粒的停留时间大于沉降时间2、单效蒸发与多效蒸发的确定蒸发时将二次蒸汽直接冷凝,而不利用其冷凝热的操作称为单效蒸发;蒸发时将二次蒸汽引到下一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以利用其冷凝热,这种串联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3、拉乌尔定律:稀溶液中溶剂A的蒸汽压等于同一温度下纯溶剂的饱和蒸汽压与溶液中溶剂A的摩尔分数的乘积:所谓稀溶液是指摩尔分数接近1的溶液定律使用条件:稀溶液(严格的说是理想稀溶液)中的溶剂其数学表达式为:p=p*nA/(nA+nB) 其中:p :溶液的蒸气压p*:纯溶剂的蒸气压nA:溶剂的物质的量nB:溶质的物质的量拉乌尔定律(Raoult's law):物理化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是法国物理学家F.-M.拉乌尔在1887年研究含有非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的行为时发现的,可表述为:“在某一温度下,稀溶液某溶剂的蒸气压等于该溶质纯溶液的蒸气压乘以溶剂的摩尔分数”。
对于不同的溶液,虽然定律适用的浓度范围不同,但在xA→1的条件下任何溶液都能严格遵从上式。
拉乌尔定律最初是在研究不挥发性非电解质的稀薄溶液时总结出来的,后来发现,对于其他稀薄溶液中的溶剂也是正确的。
化工原理知识点复习
![化工原理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4c4dfd3bceb19e8b8f6ba6d.png)
第一章 知识点一、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或注意:1、应用条件: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种连续的流体。
2、压强的表示方法:绝压—大气压=表压 表压常由压强表来测量;大气压—绝压=真空度 真空度常由真空表来测量。
3、压强单位的换算:1atm=760mmHg=10.33mH 2O=101.33kPa=1.033kgf/cm2=1.033at4、应用:水平管路上两点间压强差与U 型管压差计读数R 的关系: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液体,维持等压面的条件必须时静止、连续和同一种液体二、定态流动系统的连续性方程式––––物料衡算式)(2112z z g p p -+=ρgh p p ρ+=0gRp p A )(21ρρ-=-三、定态流动的柏努利方程式––––能量衡算式1kg 流体:讨论点:1、流体的流动满足连续性假设。
2、理想流体,无外功输入时,机械能守恒式:3、可压缩流体,当Δp/p 1<20%,仍可用上式,且ρ=ρm 。
4、注意运用柏努利方程式解题时的一般步骤,截面与基准面选取的原则。
5、流体密度ρ的计算:理想气体ρ=P M /R T 混合气体常数常数=====≠ρρρρuA A u A u w s A 222111,常数常数======uA A u A u V s A 2211,ρ21221221///,d d A A u u A ===圆形管中流动常数ρf h u P gZ We u P gZ ∑+++=+++22222111ρρ2222222111u P gZ u P gZ ++=++ρρvn n v v m x x xρρρρ+++= 2211nwn w m w m x x x ρρρρ+++= 2211混合液体上式中:x wi ––––体积分率;x wi ––––质量分率。
6、gz,u 2/2,p/ρ三项表示流体本身具有的能量,即位能、动能和静压能。
∑hf 为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
We 为流体在两截面间所获得的有效功,是决定流体输送设备重要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
A. 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B. 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C. 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D.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2. 已知SO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1、t2、t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1=0.0035atm、E2=0.011atm、E3=0.00625atm,则()。
A. t1<t2B. t3>t2C. t1>t2D. t3<t13. 对于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气体吸收过程,要提高吸收系数,应从减小()的阻力入手。
A. 气膜B. 气膜和液膜C. 液膜D. 相界面上4. 全回流时,回流比R=( )A. 0B. 最小回流比C. 适宜回流比D. 无穷大5. 精馏操作中,饱和蒸汽进料时,进料热状况参数q( )A. =0B. 0<q<1C. =1D. >16. 填料塔适宜的空塔气速是( )A. 低于载点气速B. 等于载点气速C. 高于泛点气速D. 介于载点气速与泛点气速之间7. 饱和状态下,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与湿球温度tw之间的关系( )A. t<twB. t>twC. t=twD. 不确定8. 在板式塔中,不属于汽液接触状态的是( )A. 泡沫状态B. 鼓泡状态C. 喷射状态D. 液泛状态9. 不可以干燥颗粒物料的干燥器是( )A. 气流干燥器B. 喷雾干燥器C. 转筒干燥器D. 沸腾床干燥器10. 以下关于湿物料的含水量,说法正确的是( )A. 临界含水量是划分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的分界线B. 自由水分都属于非结合水分C. 平衡含水量的大小与湿空气性质有关D. 结合水分就是平衡水分1. 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平衡关系y=0.5x,气相传质分系数ky=2kmol/m2•h,气相传质总系数Ky=1.5kmol/m2•h,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i应为()。
A. 0.02B. 0.01C. 0.015D. 0.0052. 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
A. 回收率趋向最高B. 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C. 操作最为经济D. 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3. 在表达总传质速率方程时,推动力()与吸收系数()相对应。
A. kLB. KGC. kGD. KL4. 联系上下层塔板液体的通道是( )A. 降液管B. 泡罩C. 浮阀D. 溢流堰5. 精馏操作中若为冷液体进料,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 ( )A. =0B. 0<q<1C. >1D. =16. 塔板压降最小的塔板是( )A. 泡罩塔板B. 筛孔塔板C. 浮阀塔板D. 导向筛板7. 吸收操作线在平衡线的( )A. 上方B. 下方C. 重合D. 无法确定8. 不饱和状态下,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与湿球温度tw之间的关系( )A. t<twB. t>twC. t=twD. 不确定9.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Φ=( )A. 纯水的饱和蒸气压psB. 湿空气中水气分压pC. ps/pD. p/ps10. 干燥大批量浆状物料时应选择的干燥器是( )A. 沸腾床干燥器B. 喷雾干燥器C. 厢式干燥器D. 转筒干燥器1. 在吸收操作中,以液相组成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
A. X*—XB. X—X*C. Xi—XD. X—Xi2. 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当吸收因数A<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达到平衡。
A. 塔顶B. 塔底C. 塔中部D. 不确定3. 蒸馏操作中,决定组分挥发程度的物性是( )A. 表面张力B. 粘度C. 导热系数D. 饱和蒸气压4. 精馏操作中,饱和液体进料时,进料热状况参数q( )A. = 0B. 0<q<1C. = 1D. >15. 填料塔适宜的操作气速是( )A. 低于载点气速B. 等于载点气速C. 高于泛点气速D. 介于载点气速与泛点气速之间6. 饱和状态下,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与湿球温度tw之间的关系( )A. t<twB. t>twC. t=twD. 不确定7. 物料停留时间最短的干燥器是( )A. 厢式干燥器B. 气流干燥器C. 转筒干燥器D. 沸腾床干燥器8. 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是( )A. 蒸发B. 吸收C. 蒸馏D. 干燥9. 保持塔板上液层厚度的构件是( )A. 降液管B. 液体分布器C. 支承板D. 溢流堰10. 解吸操作线在平衡线的( )A. 上方B. 下方C. 重合D. 不确定1. 精馏操作中,回流的目的只是为了控制塔内操作温度。
()2. 厢式干燥器属间歇操作设备,其干燥速率随干燥过程的进行不断提高。
()3. 板式塔操作中,漏液的发生使气液两相的有效接触时间缩短,从而导致塔板效率下降。
()4. 填料的流体力学特性本质上取决于填料的几何形状及其润湿性能。
()5. 在干燥操作前,应首先通过机械去湿方法除去湿物料中的大部分湿分。
()1. 简单的蒸馏只能起到部分的分离,而精馏操作通常可达到几乎完全的分离。
2. 吸收塔原则上既可采用并流,亦可采用逆流操作,但通常采用并流操作。
3. 回流是保证精馏塔稳定的必要条件之一,且操作回流比必须大于最小回流比。
4. 湿物料的临界含水量Xc值越小,在相同干燥条件下,则所需的干燥时间越长。
5. 厢式干燥器内的间歇操作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干燥速率不断下降。
1. 鲍尔环填料是一种规整填料。
( )2.吸收操作时,增大吸收剂用量可降低传质推动力。
( )3.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可降低传质推动力。
( )4.物料的临界含水量Xc值越小,在相同干燥条件下,则所需的干燥时间越长。
( ) 5.在最小回流比时,分离所需的理论塔板数为无穷大。
( )1. 精馏塔内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_____________。
2. 塔板上液面落差的存在使分离效率_____________。
3. 空气温度下降时,其相对湿度_____________。
4. 吸收剂用量增大时,传质推动力_____________。
5. 菲克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吸收操作进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吸收因数A的定义式为______________,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
8. 在气体吸收计算中,表示分离任务难易程度的一个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依据在吸收过程中有没有显著的温度变化,吸收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E将_____________,相平衡常数m将_____________。
1. 依据在吸收过程中溶质与溶剂是否发生显著化学反应,吸收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蒸馏分离的依据是两组分的________________。
3. 塔板上的部分液体不经过降液管而直接进入下层塔板的现象称为________。
4. 精馏操作中,增大回流比时,操作费用________。
5. 若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增大,则分离的难易程度________。
6. 空气温度升高时,其相对湿度________。
7. 菲克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吸收操作进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在气体吸收塔的计算中,表示设备(填料)性能高低的一个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其他条件不变,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E 将________,相平衡常数m将________。
1. 精馏塔内加料板以下的塔段称为____________。
2. 精馏操作中,减小回流比时,操作费用____________。
3. 塔板上液面落差的存在使分离效率____________。
4. 空气温度下降时,其相对湿度____________。
5. 菲克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吸收操作进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分子扩散系数是物质的物性常数之一,与气体的扩散系数相比,液体的扩散系数一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在气体吸收计算中,表示设备(填料)性能高低的一个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依据在吸收过程中溶质与溶剂是否发生显著化学反应,吸收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E将____________,相平衡常数m将____________。
1.强化吸收过程的措施有哪些?2.评价塔设备性能的指标有哪些?1.说明解吸与吸收在操作条件上的差别。
2.精馏操作中,为什么要确定适宜回流比?1.试分析吸收剂用量对吸收操作的影响。
2.简述双膜理论的基本内容。
1.在填料塔内用稀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氨。
当溶液中存在游离酸时,氨的平衡分压为零。
下列三种情况下的操作条件基本相同,试求所需填料塔高度的比例:(1)混合气含氨1%(体积分数,下同),要求吸收率为90%;(2)混合气含氨1%,要求吸收率为99%;(3)混合气含氨5%,要求吸收率为99%;2.已知湿空气的温度℃,湿度。
试计算其相对湿度及在同温度下能容纳水分的最大量(即饱和湿度):(1)总压为101.3kPa;(2)总压为26.7kPa。
已知5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12.33kPa。
3. 某连续精馏塔在常压下分离甲醇-水溶液,处理料液量为100kmol•h-1,组成xF=0.4,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63x+0.361;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1.805x-0.00966.试求:(1)此塔的操作回流比;(2)塔顶馏出液量;(3)q值。
1.气体混合物中溶质的摩尔分率为0.02,要求在填料塔中吸收其99%。
平衡关系为,求下列情况下所需的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1)入塔液体,液气比(2)入塔液体,液气比2.将20℃、的新鲜空气和50℃、的干燥废气混合,混合比为2:5(以干空气为基准),废气和新鲜空气的湿比热容可视为相同,试求混合气体的湿度、温度。
已知20℃、5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2.338kPa、12.33kPa。
3.一常压精馏塔用于分离甲醇-水物系,若馏出液组成(摩尔分率),回流比,相平衡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可按直线处理,试计算离开第二层塔板的汽液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