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形意与薛颠象形术的五法八象

合集下载

形意拳大家薛颠散记

形意拳大家薛颠散记

形意拳大家薛颠散记转发:郑州陈氏太极拳小架学堂此薛颠生平是结合李仲轩老人回忆和行意门人“一骑绝尘”透露出来的消息汇总而成的。

薛颠,河北省束鹿人,行意门中传奇人物,师承李洛农——刘奇兰——李存义派系,与尚云祥、唐维禄、薛颠同为李存义得意弟子,是当时支撑形意拳门庭的重要人物,继承师父李存义强调实战的作派,一生公开比武。

薛颠是李存义晚期收的弟子,天赋极高,李存义平时总是在人前捧他。

这种师父捧徒弟的事,在武林中也常见,使得徒弟很容易打开局面。

薛颠是李存义晚年的得意之徒,不料却败在了同门傅昌荣之手。

薛颠非常爱面子,早年与同门傅昌荣的比武失败,烙印终生,逆转了他的命运,当时薛颠大愧,空著手,一走十年,就不知了去向,直到李存义逝世后,薛颠才重又出现,自称一直隐居在五台山。

薛颠复出后很少提自己是李存义的徒弟,说是一个五台山老和尚教的他,叫“虚无上人灵空长老”,有120岁——对于这个神秘的人物,许多人觉得蹊跷。

难道是薛颠将自己参悟出的武功委托在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人名下?所谓的“虚无上人灵空长老”,隐含着“虚无此人,凌空出世,前后无凭,原本假有”的意思?所谓的“120岁”,古代60年为一甲子为一轮回,隐含着自己“再世为人”的意思?可能因为多年前的比武失败,令心高气傲的薛颠自己将自己逐出了师门,觉得丢了师父的面子,所以自造了一个虚无飘渺的师承——这只是想当然的猜测,其实真有这位老和尚,只不过不是这个法号,真法号我已经忘记了。

此番复出,薛颠显得很是知书达理,接人待物客客套套,可是又令人有点捉摸不透。

他在一次有许多武林人士的集会上,突然表演了一手功夫,不是打拳,只是在挪步,跟跳舞似的在大厅逛了一圈,但将所有人惊住了,因为他的身体展示出了野兽般的协调敏锐、异常旺盛的精气神,当时就有人议论薛颠的武功达到神变的程度。

薛颠表演完了,便宣布向傅昌荣挑战。

至于与傅昌荣二次比武,惊动了尚云祥,尚师说:“咱们师兄弟,比不上亲兄弟,总是比叔伯兄弟要亲吧,怎么能斗命呢!”这场比武就给劝开了。

薛颠五行拳十二形以及练功论述

薛颠五行拳十二形以及练功论述

薛颠五行拳十二形以及练功论述当初我刚随高老先生习拳时,所传各拳均以慢炼为宗。

当时高老已年过七旬,我以为他是年纪过大,身体不支,所以示范时才如此缓慢。

也因为年龄相差过大,老先生说:“咱爷俩是只传艺,没传承;以师徒相授,无师徒名份。

”因为我父亲说:“你高大爷得到孙存周,韩慕侠不少好东西。

孙,韩二人是后起之秀,老辈都承认。

要珍惜!”而且高老传的慢炼并非轻松,很吃功夫的,虽然炼慢,但出功极快,我也就照此炼下去了。

后来有孙式和张占魁的后系朋友问我,我就说是炼这两支的。

等教到葆真八卦的四身和龙摆尾时,老先生的演示确如行云流水,极尽游龙飞升,飘忽不定之能。

我这才知道原来高老的身法是如此变幻莫测,也验证了家父的话。

但当问到炼形意为何不象别人一样刚猛发力,慢炼能否打人时,高先生只是笑而不语。

跟老辈学拳,这份苦得忍。

幸遇薛颠武学传人张恩师是我的福分。

至此才知道世面上的形意拳都是以打法当炼法,用演法当打法。

结果非但在比武中无法取胜,更是到晚年百病皆出,徒劳一生,终无所获,悔之晚矣!形意是炼好了养人,终生收益;练不好伤人,后患无穷。

薛颠受过异人相传,在灵空师处得到升华,五行十二形都与李存义,李振邦大异。

但无论如何变,都离不开九要(二十四法)。

很多人拳架不正,就是八要没有齐备,如此就不会长功。

又因为形意细活小手特多,一个劈拳,张师就给我教了一年,也整整校了一年。

高老首先教我的是孙氏劈拳,也是将近一年时间。

我当时还小,心性未定,以为是不教东西就跟父亲说了。

过两天我炼完拳,老先生说:“忠民,劈拳是基础,把他炼好了,一式对式式对。

有你父亲,大爷不会亏待你。

”薛颠形意有五行桩法,是配备五行拳的。

一行一个桩,劈拳不是“三体式”,是另有一套。

据传郭云深关门弟子,深县西马庄李振山因赡养郭晚年至送终,得此五行桩,并传给其亲属。

形意拳的气法是门内密传,与桩法一样都是躲在门后炼的东西。

李仲轩老先生炼至内气腾然即是得益于此。

劲法是炼形意必炼的东西,没他不能比武,李老在文中曾披露一二。

(精品)《解析薛颠象形术》校正版(整理)

(精品)《解析薛颠象形术》校正版(整理)

(精品)《解析薛颠象形术》校正版(整理)解析薛颠象形术曹英峰一、拳学渊源录象形拳法,形意拳支派,为薛颠所创。

随着岁月的流逝,薛颠卓越的武学修为连同他自创的独特武学艺术,渐渐走进了历史的深处,沉寂在岁月的长河中。

据我的老师唐凤华先生讲:薛颠最早跟一位周姓武师学习形意拳,后为谋生去关东设场授拳。

当时许多门派的拳师在关东以教武为生,这其中就有形意拳高手傅剑秋先生。

作为同门,据说当时因为傅剑秋指出薛颠拳艺不精之处,于是二人当场试手。

结果薛颠输了拳,随后离开关东,访艺于山西,投师五台山灵空长老,得到这位隐世高人的指授。

于拳、功、易、道,禅均有所得。

后下山赴河北深县,又得到李振邦、薛振刚的传授,功臻化境,武学修为达到了神变的境界。

当时形意拳门承认象形拳法为支派,究其原因,一是它们之间历史渊源上的一脉相承和技术特点上的高度吻合,二是象形拳法的简约、神变能使形意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尤其象形拳法中融入了中国道家最纯正的内功体系(依个人之见,这才是象形拳法真正的亮点),由博返约,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道艺拳法。

由于历史原因,象形拳法的流传远远不及形意拳那么广泛。

加上象形拳法是以五行为体,五法为用,没有深厚的形意拳根基,很难将象形拳法之微妙发挥出来,而在我们这一拳系中,少有人尽得这两门拳学的奥义,因此日趋势微!一直以来我对象形拳法情有独钟,在学习形意五行拳一年之后。

终于得到唐凤华老师的倾心相授。

挟技归来,每日醉心专研,虽时日不多,但与同道试手,仅以飞云二法便可轻取对方,深感斯技之神妙灵动,又精简圆融,实为上乘武学之奇葩!结合原书现将象形拳法之拳功理法,扼要披露如下。

二、大道至简之内功阐徽提到内功,据我所知,原传心意六合拳、八卦掌等内家诸拳在创拳之初都有佛道两家内修的内容,因而神乎其技,而致日后大行其道!但是发展到今天,内外两家似乎已无分别,概因内功传承慎密,每代也仅有一二人得全诀而矣。

所以,见到一些内家拳谱虽然大讲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但究其实质,不过是名词附会,徒费笔墨之谈。

薛颠形意拳——十二形

薛颠形意拳——十二形

薛颠形意拳——十二形蛇形是肩打,鸡形是头打,燕形是足打,不是李存义传的,是薛颠从山西学来的。

其中的蛇形歌诀是“后手只在胯下藏”,后手要兜到臀后胯下,开始时,只有这样才能练出肩打的劲。

武林里讲薛颠“能把自己练没了”,指的是他的猴形。

他身法快、比武时照面一晃,就看不住他了,眼里有他,但确定不了他的角度。

“龙形搜骨”不是龙形,就是劈拳里前脚外撇的大跨步,说这个步子开天辟地。

打通三盘,调理百骸,是成就身子的关键。

有了步子有功夫,没步子没功夫。

这个步子就是内功。

只撇脚不展腿,撇脚的打法,是别住敌人的脚,但也是在擒拿时较从容的情况下使用,情况紧急一拳见生死时,就用不上了。

撇前脚的大跨步,主要是练法。

前脚外撇的大跨步是形意的大步子,还有个小步子,就是崩拳步。

崩拳步很微妙,步子只是向前,两膝盖是挤着的。

但腿根里夹着活的动势,稍稍一调,就能随时随意地转向、转劲。

所以崩拳微妙。

对于蛇形,薛颠说:“一动手,就是这事,没旁的事。

”说形意拳难看也主要是有这个猴蹲身,练拳时,处处都有只猴子蹲着,可想这一式的重要。

猴蹲身之后,有张狂的招数。

蹲身先练了膝盖,所以猴蹲身一变,就是扬身膝击,名猴挂印。

这一蹲一扬,正如劈拳的一起一伏,也如崩拳的一紧一弛,只不过是猴形放肆,劈崩含蓄。

展开剩余53%猴挂印的下一变是猴摘桃,就是抓敌人脸,泼妇打架一般,这是为膝击做掩护。

不抬腿是立于不败之地。

抬了腿是兵行险道,得有收场、后撤的伎俩。

这连抓带点,练着滑稽、打起来狼狈,但这一番乱七八糟,兴许就乱中取了胜。

比武时要懂得挑事端,找头绪,无理取闹一下,也许就乱了对方的方寸。

炮拳两手有前后,马形足两只手的炮拳,两手齐出,好像呆板,但只要转起来,呆板的也就变化无穷了。

这个左右翻身的打法,不是翻胳膊,而是要把整个身子的重量从这边翻到那边,所以马形对整劲有好处,马形有践踏之意,动了手就不停,这个打法能先发制人。

动手想快,光抡胳膊不行,脚下得踏上劲,手上才能快。

薛颠先生形意拳经解释

薛颠先生形意拳经解释

薛颠先生形意拳经解释盖夫形意拳术之道理,内有七拳、八要、二总、三毒、五恶、六方、六猛、八要、十目、十一格、十四打法、十六练法、九十一拳、一百零三枪之秘诀。

次序述之以标明其意,使学者知其真意焉。

七拳法:头肩肘手胯膝足共七拳。

八字诀:斩,劈拳。

截,钻拳。

裹,横拳。

胯,崩拳。

挑,践拳,燕形。

顶,炮拳。

云,鼍形。

领,蛇形拳。

二总法:三拳、三棍为二总。

三拳是天地人,生法无穷。

三棍是天地人,生生不已。

三毒法:三拳,三棍精熟悉即为三毒。

五恶法:得其五精,即为五恶。

六猛法:六合练成,即为六猛。

六方法:内外合一,即为六方。

八要法: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净。

清净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觉明,觉明则神气相通,万象归根矣。

十目法:即十目所视之意。

十一格法:自七拳格起,至士、农、工、商为十一格。

十四打法:手、肘、肩、胯、膝、足、上下、左右、前后,共十二拳,头为一拳、臀为一拳、共为十四拳。

名为七拳,故有十四处打法,此十四处打法,变之则有万法,合之则为五行,两仪而仍归一炁也。

十六处练法:一寸、二践、三钻、四就、五夹、六合、七疾、八正、九胫、十警、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

寸,足步也。

践,腿也。

钻,身也。

就,束身也。

夹,如夹剪之疾也。

合,是内外六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为内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为外三合。

疾,疾毒内外合一。

正直,看正却是斜,看斜却是正。

胫,手摩内五行也。

警,警起四梢也,火机―发物必落,磨胫磨胫,意气响连声。

起落,起是去也,落是打也,起亦打,落亦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才成起落。

进是打也,起亦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才成起落。

进退,进是步低,退是步高,进退不是枉学艺。

阴阳,看阴而却有阳,看阳而却有阴,天地阴阳相合能下雨,拳有阴阳相合能成一气,气成始能打人成其一块,皆为阴阳之气也。

五行,内五行要动,外五行要随。

动静,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漏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动静正发而未发之间,谓之动静也。

象形拳法真诠----薛颠

象形拳法真诠----薛颠

象形拳法真诠----薛颠第一章第一节.武艺道艺分论盖武术一途,分内外两家,有武艺道艺之称,练武艺者,注意于姿势重劲力,习道艺者,注意于养气而存神,以意动,以神发也,兹分述如下:(甲)练武艺是双重之姿势也,两足用力中心在于两腿之间,全身用力,用後天之意,一呼一吸,积养气于丹田之内,而吸收有益之成分,久之则身体坚如铁石,站立姿势稳如泰山,一旦与人相较,起如钢锉,落如钩竿,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起无象,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束身而起,长身而落,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日不放松,拳经云,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稍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此谓之浊源,所以为敌将之武艺,固灵根而动心是也,若练到登峰造极至善处,亦可以战胜攻取无敌于天下也。

(乙)练道艺者,是单重之姿势也,一足用力,前虚後实,重心在于後足,前足可虚亦可实,心中不用力,先要虚其心实其腹,使其意思与丹道相合,进退而返,毫无阻滞,进则如弩箭在弦,发出直前而行,退则如飞鸟归巢,飘然而返,勇往迅速绝无反顾迟疑之状态,而且练习之时,心中空空洞洞,无念无想,其姿势虽千变万化,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所谓从容中道者是也,偈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心无心,心空也,身无身,身空也,释迦所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谓真空,其殆道艺之学不二法门欤!盖静者动之基,空者实之本,心中空虚则灵不昩,有大智慧,大明悟发生,如有人来击,心中并非有意防范,然随彼意而应之,自然有坚决之抗力,静为本体,动为作用,正是此意也,盖拳发三节,无有象,如有象影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致饮食之间,皆是用,所以无人而不自得,无往固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此是养灵根而静心者之用也。

第二节.初学规矩练拳术,应循规蹈矩,不可固执己见,致有偏枯之弊,若专从力之方面发展,则为力所拘,专从气力之方面发展,则为气所蔽,专求沈重则为沈重所捆,专求轻浮,则为轻浮所散,总之气血并重,性命双修,循序渐进,自强不息,久之则神意归于丹田,灵气贯于脑海,其身体自然能轻,能重,轻则身轻体健,行走如飞,重则屹立如山,确乎不拔,盖炼神还虚则身轻如羽,气贯涌泉则重如泰山也。

薛颠象形术——晃法

薛颠象形术——晃法

薛颠象形术——晃法晃法不是摇晃的晃(huang),而是虚晃一枪的晃(huang)。

薛颠的象形术公开时,并没有引起非议,因为形意门承认它。

作为形意拳的旁支,与形意拳的渊源,在拳架上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晃法。

薛颠形意拳看似单纯,其实精细,有许多小动作,比如炮拳的落式兩臂一磕,不是砸胳膊,而是一手的拳尖磕在另一手小臂的大筋上,劈拳的起式也要用指尖搓着这根大筋。

对此,董秀升为李存义整理的《岳氏形意拳五行精义》上画得很清楚,虽然有的地方画清楚了却没写,写清楚了却没画,但讀者要懂得以文索图、以图索文,就知道这本书将功架交了底。

形意拳是属蛇的,蛇就一块肉,爬树游水,什么都干了,形意拳一个五行功架,什么都練到了,桩法、内功从裡出,打法、演法从裡出,唐维祿、傅昌荣、孙祿堂練形意拳甚至練出轻功來了。

五行拳是拳母,一辈子離不开,上手就受益。

将五行拳的小动作都学到,方能出形意的功夫。

十二形就是从五行拳裡变出來的,而練象形术的人能变回五行拳,一練起來,就知道兩者是一个脉。

以上說的是練武練通了以后的情况,但在練武的过程中,象形术作为一个可以标新立異的拳学,有其特殊的教法。

老辈人觉得薛颠法眼高,认为象形术将形意拳升华了一些,我揣摩不是指象形术比形意拳出的功夫大,而是指这个教法能提拔人。

尚云祥的教法是经验感染,点滴之间就给出个整东西,唐维祿把同门师兄弟的好东西都摘进了自家门,要什么有什么,作徒弟的玩成什么样,他都能把你推上道。

薛颠的教法是立了一个新的功架,但我的个人体会是,練象形术的功架反而对形意拳体会更深,这立新架的教法很卓越,让人自己摸出來。

比如我年轻时在象形术上得了領悟,以后練武却只是集中在形意的崩拳、蛇形上,与人交手也就是崩拳和蛇形便够了。

但我的崩拳一动,裡面就有象形术的飞云摇晃旋含着,如果非要我用象形术打人,飞法一挑,形意拳的劈崩钻炮横都动了。

只用崩拳和蛇形,是我多年練武比武自然形成的。

我的崩拳、蛇形都只是看似崩拳、蛇形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顺手就行了。

形意门撑门面的人物——薛颠道出的由武及道的“神奇呼吸方法”

形意门撑门面的人物——薛颠道出的由武及道的“神奇呼吸方法”

形意门撑门面的人物——薛颠道出的由武及道的“神奇呼吸方法”薛颠人生最切要者曰呼吸,呼吸是人之生命,故圣人视息为命,可知生命与呼吸是非有二,一吸二呼,即吾人之生命也,欲要生命之安全,必须寻本求源,借呼吸而延寿,且吾人肉体中最重要之物质为血液,夫血液之营养分,非借呼吸不能变化成纯良鲜红质,因空中气体内有一种养料名为酸素,此质吸入腹内则能使全体成酸化作用,且酸素与肉体中细胞组织部老废物化合而成碳酸素,借呼吸作用以吐出之,将空中新酸素而吸入腹内,则能使身体中黑暗色之旧血液化成深红色纯良质新血液辗转交流循环全身而身体健康,即是呼吸收效果目的之法门也。

呼吸与精神之关系呼吸者,则谓之调息也,息调则心静,息外无心,心外无息。

欲得心外无息之妙,必须真调息,息调则心定,心定则神宁,神宁则心安,心安则清静,清静则无物,无物则气行,气行则绝象,绝象则觉明,觉明则性灵,性灵则神充,神充则精凝,精凝而大道成,万象归根矣。

正身法最切要者身体相当之姿势及态度,无论行止坐卧,务要使脊椎正直无曲,首勿倾于前后;耳与肩对,鼻与脐对,道经曰:“尾闾中正神贯顶,炁透三关入泥丸。

”(精满,名神存之法)此姿势宜常保守,不但练时为然,无论何时何地,勿忘却此法,《中庸》云:“道不可须臾离”者,是也。

正身用意,动作皆守法规,不可随意倾跌,学者最宜慎之。

注意法欲实行修养法时,最注意要正身法之势。

如练时,须择天朗气清之处,先用粗略之呼吸以开通气道,以意力吸至小腹(丹田也),待腹中气满,然后呼出(此谓后天呼吸),如此数至十或少次不等,后须换为细呼吸,此细呼吸与前粗呼吸稍异,呼吸之法,呼出也,小腹反鼓大,吸入气也,小腹反微缩(谓之先天呼吸,又名丹田呼吸),如练此法时先将气沉至丹田,微停,随时用吸机将腹内之气提升,使气提至平心,再将气从鼻中呼出时,以意力使气向下沉,小腹鼓出(常人不知此法)。

但初行功时,总苦气不及于小腹。

其法最要者,即闭口齿,以鼻向外徐徐出气,气出至力不能出时,下腹自然定出向外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传形意与薛颠象形术的五法八象
唐凤华口述唐胜军整理
我的曾祖父唐维禄唐传形意拳法与薛颠形意拳法渊源都是河北形意拳。

我的曾祖父师承形意拳师申万林,李存义;薛颠师承形意拳师李振邦,薛振刚所练的五行,五法理论都是金木水火土。

十二形,八象都是象形取意,观其形,思其意。

曾祖父弟子褚广发,李仲轩投到薛颠门下学习五法八象。

下面就谈一下五法八象。

五法的练与用:飞法属金,练筋力,技击法猴捅马蜂窝,大枪的抖劲,扎劲。

云法属水,练柔力。

技击法练缠裹,拔其根节。

摇法属木,练神力。

技击法蛇形肩打,肘打。

晃法属火,练定力。

技击法托桃献果顾法,打法,猛虎扑食,胯打虎摆尾。

旋法属土,练圆力。

技击法圈手变化其它四法,步法,连环,小走八字,大走九宫步。

然后五法连珠变化无穷。

八象按八卦的理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震为龙,兑为虎,离为牛,坎为马,乾为象,艮为狮,巽为熊,坤为猿。

八卦自然现象,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象练法相生相克。

八卦八法象形,即先天,后天,内卦,外卦;后天能为先天之用,先天能为后天之体。

总之,后天补先天,性命双修。

练八象之形,强八卦之体。

象形术,八象练与用:龙象震卦,雷象练精意。

用法:1神龙探掌
2神龙缩骨3五龙盘身变化身形。

虎象:兑卦泽象,练精气。

用法:猛虎三绝手,虎扑,猛虎扒心,胯打,虎摆尾。

马象:坎卦水象练气。

用法:野牛分蹄,野马撞槽。

牛象:离卦,火象,练勇力。

用法:有野牛摆角之威,练头打。

象象:乾卦,天象练筋骼。

用法:手法有屈伸卷掷之功。

狮象:艮卦山象,练神气。

用法:狮子滚球,狮子张嘴,狮吞手。

熊象巽卦,风象练静力。

踏泥,抖泥,有斗虎之勇。

猿象:坤卦地象练灵力。

用法:白猿献果,修桃献果上树登枝之能。

八象练形,五法练意,思其形,观其意,五法八象合一,也就是五行十二形合一。

结合桩功单操撑扣开合,拳术才能达到动心者武艺也,静心者修道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