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研究述评_张月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的管理能力是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置、知识产权 风险预警、知识产权人员培训、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监控等能 力的综合。在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方面,目前的研 究文献较丰富,研究侧重点主要是通过实际问题分析现存知识 产权管理的缺失与漏洞,对具体的管理方式给予理论指导或者 具体的政策建议。王海英(2004)[23]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 权管理的作用,并针对当前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 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王涛、顾新、杨早林、唐琳(2006)[24] 通过调查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提出应推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行,将知识产权战略 与生产经营战略一体化,纳入组织战略的核心部分;应把创造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特别是有效利用知识产权作为整体 战略考虑,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开拓市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华 荷锋、杨晨(2010)[25]指出未来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将从法 权型向财富型转变,高新区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将引领企业 转型的方向,促进其注重知识产权的运用和管理,并从政府自 身、政府对企业、政府对中介以及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知识 产权战略的实施策略。赵旭、付丽颖、唐恒(2011)[26]在对国家高 新区内三千多家企业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总结高 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高新技术 企业应从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加强知 识产权管理对策方面都要提高。杨晨、夏钰、施学哲(2012)[27]基 于服务质量理论,在产业集群视角下,以高新技术园区知识产 权管理与服务模式内涵为基础,把脉了产业集群发展的知识产 权诉求,探究了园区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模式及其机理。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8772(2013)18- 0077- 03
1.知识产权能力内涵
知识产权能力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尽管学术界还没有对该 名词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准确的界定,但普遍认为知识产权能 力与核心能力、知识资源等要素紧密相连,并最终形成竞争优 势。Prabuddha Gangul(i 2000)[1]从技术创新角度、ErikA.Borg(2001) [2] 从市场拓展角度研究了知识产权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结 论是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能力评价中非常关 键的指标。国外众多学者如 Teece(2000)[3]从企业知识资产的管 理战略角度、Rivette、Kline(2000)[4] 从专利的战略管理和有效运 用角度、Aoki、Schif(f 2008)[5]从专利联盟的角度研究都认为,知 识产权要作为参与竞争的核心资源,必须要与企业知识管理、 经营战略相匹配,具有创造、运用、保护和组织知识产权的能 力,这才能赢得创新所得、获得竞争优势。
2.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内容
目前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的研究主要散见于结
合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特点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及管 理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分别研究,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 力综合研究的文献还很缺乏。
知识产权开发或创造能力是通过技术创新形成自主知识 产权的过程。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开发或创造能力目 前研究的文献不多,内容也很狭窄。王树新(2009)[9]提出我国高 科技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撑,主要原因是企业科技 投入经费不足、企业对其拥有技术成果的管理和保护不力、技 术创新环境不完善等,提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 权的对策。顾晓燕(2012)[10]基于 1997~2010 年的省际数据,运 用面板数据对全国、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的影 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人均研发资本、行业出口导 向度、政府支持和金融支持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具有显 著的正效应,行业创新程度对知识产权创造影响不显著。由于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紧密相连,自主创新是取 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
77
【管理世界】Man agemen t Wor ld
2013 年 第 7 期(总第 429 期)上
探索。 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是对自有知识产权的维护能力、防范
能力、维权能力等的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方面,我国学者正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展开探讨。王锋 (2002)[16]提出加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 战略性任务,一项系统工程。田文英、吴峰(2003)[17]认为知识产 权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保障,而知识产权在我国高 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远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应从构建知识产 权战略和法律保障两方面对企业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胡建发 (2008)[18]、孙滢(2008)[19]分别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知识产权 保护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不同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周 汨(2011)[20]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以 1993 年和 2001 年 两次专利法的重大修改前后作为对比,检验加强专利保护是否 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结果显示更强的专利保护促进中国 的技术进步。郑亚莉、宋慧(2012)[21]对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技术产 业竞争力关系做了实证研究,得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高技术 产业竞争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董钰、孙赫(2012)[22]运用 中国五大高技术产业 1995 ~2009 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知 识产权保护对产业创新的影响,结论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 创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取决于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水 平,技术和发展水平越高的产业,其创新产出与知识产权保护 水平呈正比,技术和发展水平较低的产业,其创新与知识产权 保护水平呈反比。必须看到,我国学者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 权保护能力研究还比较狭窄,大部分成果重在讨论知识产权保 护的重要性,对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特征设计维护、防范、维权的 具体过程和策略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收稿日期:2013- 06- 28 基金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SF1231- 2),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1JK0134) 作者简介:张月花(1971-),女,宁夏吴忠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法律问题。薛平智(1960-),男,陕西户县人,副 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法理论与实来自百度文库。雒媛(1989-)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学者对知识产权能力内涵的研究更为具体:郭秋海 (2007)[6]提出,知识产权能力是指组织对界定为知识产权范畴 的智力成果,有效控制、保护、运用并加以整合的能力,为组织 所拥有,能为组织带来利益;姜楠、朱国华(2011)[7]进一步对该 概念做了拓展,认为知识产权能力是组织内部对知识、技能、资 本的集合,是以知识产品的创造、知识产权的确权为核心,围绕 知识产权转移、运用过程而形成的,在组织控制下的创造、管 理、保护和运用等综合能力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李伟、谢雪凯 (2010)[8]首次系统的讨论了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和外延,认为 对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应界定为依据内外部环境形成的 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并将知识产权资源与其他资 源相整合的一种累积性知识,外延上应重视知识产权能力在企 业能力构成中的作用。由此可见,对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研究 国内外学者正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四维 度出发,由纵横两方面为其全面、科学的界定做深入的探索,这 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内涵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管理世界】Man agemen t Wor ld
2013 年 第 7 期(总第 429 期)上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研究述评
张月花,薛平智,雒 媛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054)
摘 要: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将是推动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动力。结合知识 产权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理论研究成果,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内涵、内容、评价模型与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并做评述,指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研究趋势。
虽然说目前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理论研究非常 有限,但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等的推 进,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将会 成为又一个研究热点,而且研究的重点将落在以下几方面:第 一,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进行完整的、系统的理论研 究。我国学者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能力问题的研究现在已 经相当的重视,并已探索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思路和观点, 但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专门的、系统的、全面的 研究。知识产权能力如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竞争力,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如何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高新技术产 业知识产权能力如何构建、有哪些措施和策略等等,这都需要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是能够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资源加以 利用,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能力。目前对知识产权运用研 究的文献很多,但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用研究的文献还 较少,侧重点主要是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对知识产权战略的运 用。胡开忠(2007)[11]、黄越(2010)[12]从高新技术企业的角度指出 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设计构建高新技术企业 的知识产权战略并提出经营若干方法和策略。房红琳、杨玲莉 (2004)[13]、任春玲、李雪梅(2010)[14]从高新技术产业的角度提出 知识产权战略构建的框架并就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推动我 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开始 运用一定方法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做了拓展性研 究。陈伟、康鑫、冯志军(2011)[15]建立评价模型对我国 30 个省区 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我国高技术 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整体效率偏低,区域知识产权运营效率与地 区经济情况不呈绝对正比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尽 管如此,在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研究方面还需 结合知识产权运用的研究成果和高新技术产业特征做进一步
4.研究评价及发展趋势
尽管知识产权能力的研究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 研究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但现有文献表明,我国对高新技 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的研究还在起步和探索中,表现在:第一, 研究角度散,大部分研究选择开发、保护、运用或管理一个角度 单独展开,涉入层面分割,还远形成完整系统的高新技术产业 知识产权能力研究体系。第二,研究主要集中高新技术企业层 面,较少从高新技术产业层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剖析。第三,研 究文献少,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内涵、内容构建、能力 评价、高新技术产业与知识产权能力互动机理、发展对策等系 统研究较少,也缺少在知识产权能力对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竞争 力方面的研究。
78
3.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评价与方法
在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方面,目前还缺乏统一 权威的指标体系,大多学者从知识产权能力表现或知识产权资 源整合角度出发来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的指标各具特点,选择 的方法也各异。施学哲、杨展 (2010)[28] 运用耦合层次分析法 (AHP)和专家评分法,从知识产权竞争基础、竞争潜力、竞争实 力三个层次出发设置了“3 层面 - 17 主因素 - 47 子因素”的区 域知识产权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对江苏省 13 个省辖市知识产 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名。李伟、陈青蓝(2011)[29]依据企业 知识产权能力理论,确立了影响企业专利能力的专利创造、运 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四个主要因素,运用 Delphi 法和层次分析 法,提出一套基于知识产权能力的“4 要素 - 9 层面 - 29 指标” 企业专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常林朝、户海(2011)[30]运用层次 分析法,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及落实、知识产权培训及信息利 用、知识产权存量和增量、知识产权运营与效益四层次出发,设 计构建了“4 准则层 - 23 主指标 - 42 子指标”的企业知识产权 优势评价指标体系。雒园园,田树军,于小丹(2011)[31]从区域知 识产权数量、区域知识产权质量、区域知识产权开发、区域知识 产权运营和区域知识产权保护 5 个组成要素出发,构建了“5 要 素 - 25 指标层”的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杨卫华 (2012)[32]从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 由“4 要素 - 8 层面 - 13 指标”的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 系,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法对我国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进 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这些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方 法的选择运用,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拓展了研究 思路。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8772(2013)18- 0077- 03
1.知识产权能力内涵
知识产权能力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尽管学术界还没有对该 名词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准确的界定,但普遍认为知识产权能 力与核心能力、知识资源等要素紧密相连,并最终形成竞争优 势。Prabuddha Gangul(i 2000)[1]从技术创新角度、ErikA.Borg(2001) [2] 从市场拓展角度研究了知识产权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结 论是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能力评价中非常关 键的指标。国外众多学者如 Teece(2000)[3]从企业知识资产的管 理战略角度、Rivette、Kline(2000)[4] 从专利的战略管理和有效运 用角度、Aoki、Schif(f 2008)[5]从专利联盟的角度研究都认为,知 识产权要作为参与竞争的核心资源,必须要与企业知识管理、 经营战略相匹配,具有创造、运用、保护和组织知识产权的能 力,这才能赢得创新所得、获得竞争优势。
2.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内容
目前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的研究主要散见于结
合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特点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及管 理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分别研究,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 力综合研究的文献还很缺乏。
知识产权开发或创造能力是通过技术创新形成自主知识 产权的过程。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开发或创造能力目 前研究的文献不多,内容也很狭窄。王树新(2009)[9]提出我国高 科技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撑,主要原因是企业科技 投入经费不足、企业对其拥有技术成果的管理和保护不力、技 术创新环境不完善等,提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 权的对策。顾晓燕(2012)[10]基于 1997~2010 年的省际数据,运 用面板数据对全国、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的影 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人均研发资本、行业出口导 向度、政府支持和金融支持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具有显 著的正效应,行业创新程度对知识产权创造影响不显著。由于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紧密相连,自主创新是取 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
77
【管理世界】Man agemen t Wor ld
2013 年 第 7 期(总第 429 期)上
探索。 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是对自有知识产权的维护能力、防范
能力、维权能力等的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方面,我国学者正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展开探讨。王锋 (2002)[16]提出加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 战略性任务,一项系统工程。田文英、吴峰(2003)[17]认为知识产 权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保障,而知识产权在我国高 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远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应从构建知识产 权战略和法律保障两方面对企业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胡建发 (2008)[18]、孙滢(2008)[19]分别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知识产权 保护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不同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周 汨(2011)[20]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以 1993 年和 2001 年 两次专利法的重大修改前后作为对比,检验加强专利保护是否 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结果显示更强的专利保护促进中国 的技术进步。郑亚莉、宋慧(2012)[21]对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技术产 业竞争力关系做了实证研究,得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高技术 产业竞争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董钰、孙赫(2012)[22]运用 中国五大高技术产业 1995 ~2009 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知 识产权保护对产业创新的影响,结论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 创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取决于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水 平,技术和发展水平越高的产业,其创新产出与知识产权保护 水平呈正比,技术和发展水平较低的产业,其创新与知识产权 保护水平呈反比。必须看到,我国学者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 权保护能力研究还比较狭窄,大部分成果重在讨论知识产权保 护的重要性,对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特征设计维护、防范、维权的 具体过程和策略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收稿日期:2013- 06- 28 基金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SF1231- 2),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1JK0134) 作者简介:张月花(1971-),女,宁夏吴忠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法律问题。薛平智(1960-),男,陕西户县人,副 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法理论与实来自百度文库。雒媛(1989-)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学者对知识产权能力内涵的研究更为具体:郭秋海 (2007)[6]提出,知识产权能力是指组织对界定为知识产权范畴 的智力成果,有效控制、保护、运用并加以整合的能力,为组织 所拥有,能为组织带来利益;姜楠、朱国华(2011)[7]进一步对该 概念做了拓展,认为知识产权能力是组织内部对知识、技能、资 本的集合,是以知识产品的创造、知识产权的确权为核心,围绕 知识产权转移、运用过程而形成的,在组织控制下的创造、管 理、保护和运用等综合能力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李伟、谢雪凯 (2010)[8]首次系统的讨论了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和外延,认为 对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应界定为依据内外部环境形成的 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并将知识产权资源与其他资 源相整合的一种累积性知识,外延上应重视知识产权能力在企 业能力构成中的作用。由此可见,对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研究 国内外学者正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四维 度出发,由纵横两方面为其全面、科学的界定做深入的探索,这 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内涵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管理世界】Man agemen t Wor ld
2013 年 第 7 期(总第 429 期)上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研究述评
张月花,薛平智,雒 媛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054)
摘 要: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将是推动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动力。结合知识 产权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理论研究成果,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内涵、内容、评价模型与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并做评述,指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研究趋势。
虽然说目前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理论研究非常 有限,但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等的推 进,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将会 成为又一个研究热点,而且研究的重点将落在以下几方面:第 一,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进行完整的、系统的理论研 究。我国学者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能力问题的研究现在已 经相当的重视,并已探索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思路和观点, 但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专门的、系统的、全面的 研究。知识产权能力如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竞争力,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如何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高新技术产 业知识产权能力如何构建、有哪些措施和策略等等,这都需要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是能够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资源加以 利用,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能力。目前对知识产权运用研 究的文献很多,但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用研究的文献还 较少,侧重点主要是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对知识产权战略的运 用。胡开忠(2007)[11]、黄越(2010)[12]从高新技术企业的角度指出 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设计构建高新技术企业 的知识产权战略并提出经营若干方法和策略。房红琳、杨玲莉 (2004)[13]、任春玲、李雪梅(2010)[14]从高新技术产业的角度提出 知识产权战略构建的框架并就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推动我 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开始 运用一定方法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做了拓展性研 究。陈伟、康鑫、冯志军(2011)[15]建立评价模型对我国 30 个省区 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我国高技术 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整体效率偏低,区域知识产权运营效率与地 区经济情况不呈绝对正比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尽 管如此,在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研究方面还需 结合知识产权运用的研究成果和高新技术产业特征做进一步
4.研究评价及发展趋势
尽管知识产权能力的研究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 研究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但现有文献表明,我国对高新技 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的研究还在起步和探索中,表现在:第一, 研究角度散,大部分研究选择开发、保护、运用或管理一个角度 单独展开,涉入层面分割,还远形成完整系统的高新技术产业 知识产权能力研究体系。第二,研究主要集中高新技术企业层 面,较少从高新技术产业层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剖析。第三,研 究文献少,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内涵、内容构建、能力 评价、高新技术产业与知识产权能力互动机理、发展对策等系 统研究较少,也缺少在知识产权能力对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竞争 力方面的研究。
78
3.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评价与方法
在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方面,目前还缺乏统一 权威的指标体系,大多学者从知识产权能力表现或知识产权资 源整合角度出发来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的指标各具特点,选择 的方法也各异。施学哲、杨展 (2010)[28] 运用耦合层次分析法 (AHP)和专家评分法,从知识产权竞争基础、竞争潜力、竞争实 力三个层次出发设置了“3 层面 - 17 主因素 - 47 子因素”的区 域知识产权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对江苏省 13 个省辖市知识产 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名。李伟、陈青蓝(2011)[29]依据企业 知识产权能力理论,确立了影响企业专利能力的专利创造、运 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四个主要因素,运用 Delphi 法和层次分析 法,提出一套基于知识产权能力的“4 要素 - 9 层面 - 29 指标” 企业专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常林朝、户海(2011)[30]运用层次 分析法,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及落实、知识产权培训及信息利 用、知识产权存量和增量、知识产权运营与效益四层次出发,设 计构建了“4 准则层 - 23 主指标 - 42 子指标”的企业知识产权 优势评价指标体系。雒园园,田树军,于小丹(2011)[31]从区域知 识产权数量、区域知识产权质量、区域知识产权开发、区域知识 产权运营和区域知识产权保护 5 个组成要素出发,构建了“5 要 素 - 25 指标层”的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杨卫华 (2012)[32]从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 由“4 要素 - 8 层面 - 13 指标”的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 系,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法对我国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进 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这些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方 法的选择运用,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拓展了研究 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