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暴雨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安徽自暴雨的调查报告

现实情况:

2009,安庆、六安等市发生洪涝灾害。受灾人口38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90千公顷;倒塌房屋4591间。另有人员伤亡。

18日,安徽省全省出现明显降水,并伴有大风降温,22日夜间到23日南部地区仍有降水过程,气温也将下降。

18日夜开始安徽省出现较明显降水。18日20时~20日07时安徽省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超过15毫米,其中阜阳、大别山区和江南南部有99个乡镇超过50毫米,3个乡镇超过100毫米,最大太湖百里毫米。19日夜开始全省偏北风力开始加大,沿江江北大部分地区出现6级以上阵风,有5个乡镇超过8级。

处理方法:

灾情发生后,安徽省民政厅迅速派出工作组赴灾区查核灾情,指导救灾。同时,按照省防指要求,与省水利、国土、气象等部门建立业务处室联络机制,加强会商和信息沟通。

暴雨形成原因: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

暴雨常常是从积雨云中落下的。形成积雨云的条件是大气中要含有充足的水汽,并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把水汽迅速向上输送,云内的水滴受上升运动的影响不断增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急剧地降落到地面。积雨云体积通常相当庞大,一块块的积雨云就是暴雨区中的降水单位,虽然每块单位水平范围只有1~20千米,但它们排列起来,可形成100~200千米宽的雨带。一团团的积雨云就像一座座的高山峻岭,强烈发展时,从离地面~1千米高处一直伸展到10千米以上的高空。越往高空,温度越低,常达零下十几摄氏度,甚至更低,云上部的水滴就要结冰,人们在地面用肉眼看到云顶的丝缕状白带,正是高空的冰晶、雪花飞舞所致。地面上是大雨倾盆的夏日,高空却是白雪纷飞的严冬。

某些年份,由于热带海洋气流和西伯利亚冷气流,致使南方雨雪天气。中高纬度的环流以经向型为主,冷空气频繁。副热带系统强,南方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冷暖气流在中东部交汇。大气环流异常还与“”有关,北方和东部地区气温偏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

灾害及损失过大原因:

从可预报性上看,暴雨落区预报是全世界的难题。暴雨作为中小尺度系统,水平空间尺度为100~103km。这种尺度天气系统的可预报性是非常低的,即使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暴雨落区预报的准确率也只有22%-23%,我国接近美国水平。

大气科学界普遍认为暴雨定时定点定量预报准确率偏低的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从暴雨发生发展的原因看,它是不同时间尺度、不同空间尺度影响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我们的分析手段是空间和时间是分割的,缺乏对暴雨有关条件和资料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很难得出理想的预报结果。第二是从常规高空探测系统上看,目前它所提供的有关暴雨观测资料和信息主要是针对天气尺度的,而对直接造成暴雨的中小尺度观测很少,甚至十分缺乏。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由卫星、雷达和自动气象站以及风廓线仪等先进装备组成的气象监测站网,但是这一切在暴雨面前依然具有局限性。我国平均约200公里有一个常规高空探测站,且每日仅两次观测,而形成暴雨的云团面积都比较小,生命史短,时、空上经常成为“漏网之鱼”。现有观测资料无法反映或代替暴雨大气内部气象要素的变化,尽管我国目前已建成一万多个区域自动站,但也无法满足暴雨预报所需的精细化观测要求。

目前天气预报已经进入数值预报时代。但暴雨预报实践表明,暴雨预报仅靠数值预报尚有相当困难,尤其是对突发性暴雨的预报在时间、地点、量值上都很难达到社会和公众需求。现有的数值预报模式,由于初始场存在误差,而且对暴雨本身的物理过程,只能参数化模拟,其中的微小差别有时会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造成预报上较大的误差。

当然,特殊地形同样是暴雨预报的“拦路虎”。我国受季风影响大,受西太平洋台风影响重,加之处于欧亚大陆东岸,同时春末夏初冷空气活跃,再加上青藏高原,地形复杂,这种背景加大了暴雨预报难度。一场暴雨在地形作用下,雨量到底增幅了多少,目前尚无法对其定量。特殊的地形常常使暴雨不会按照常理出牌,突发的局地暴雨自然让人猝不及防。

人们的不正确应对灾害,事先没有及时有效做出农作物等防护

突出问题:

下水管系规划偏小,地表的水系被填埋过多,向城市外排水的泵站平时的维护力度跟设计排水量都不够。环境的污染严重,群众防灾意识不强,由于现如今生活的越来越安逸,很少有人未雨绸缪了,往往当险情发生时,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群众监督力度不足,在遇到一些生活中常见安全隐患时,未能做到主人公行为,没有及时指出,造成灾害发生时,防灾设施无法发挥其正常作用。防灾设施本身尚不完善,未能做到地区全面覆盖,险灾范围全面覆盖。安全自救知识能力匮乏,很多群众在险灾发生时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

如何防护:

——保护自然方面

(1)灾害一般并不可怕,只是由于我们对自然的破坏有关,人们无节制的污染,过度的利用浪费自然资源,造成灾害的扩大化与频繁发生。因此,防止灾害损失,我们要先预防灾害发生。我们可以定期植树造林,呼吁减少树木乱砍乱伐,出门时尽量选择公共汽车,骑自行车,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会破坏我们的臭氧层。

(2)我们外出就餐,继续坚持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筷子,饭盒……)出门购物,不使用一次性方便袋,自带购物包,并呼吁身边的人如此,我们去商店或农贸市场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作为

垃圾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随处可见塑料袋,塑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占用耕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塑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小小塑料袋的害处真够大,我们在家、外出垃圾要分类,便于回收与再利用。回收身边的废旧电池,收集包括亲戚、同学家的,然后将其投入指定地点,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果流到清洁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厉害的。不燃放烟花爆竹,燃放鞭炮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严重影响我们的大气。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节能灯具,再生商品。

——自我防护方面

(1)对暴雨等极端天气的预测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措施各级气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准确预报暴雨的落区和具体影响时间。不仅如此,有条件的气象部门应该尝试做暴雨灾害预报,即尝试预测哪些地方暴雨容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哪些地方出现暴雨可能需要人员转移或撤离等。同时,要将暴雨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百姓手中,尤其要解决偏远山区百姓接收气象预警信息难的问题,从而使百姓在极端天气到来之前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2)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尽管人们对暴雨司空见惯,但是由于每一次暴雨产生的灾害、造成的损失都不尽相同。针对不同量级的暴雨,各地气象部门都会发布不同颜色的暴雨预警,相应的,百姓采取的防范措施理应有所区别。但很多时候,公众并不重视或者根本没有注意不同级别暴雨预警,造成了防范上的疏忽。因此,在科技信息漫天飞的情况下,要真正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公众还需自觉地补充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应对防范措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自身应对灾害险情的能力,经常去图书馆等地查阅资料,了解应对灾害的知识,集体场所安全演练必不可少,如火灾演习、地震演习……少去危险的地方,少做危险的事。

暴雨预警信号小知识: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报告总结: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我们的地球已不堪重负,接连的险灾也让我们警钟长鸣,我们必须善待自然,未雨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