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12章 电化学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单元B卷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圆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电极是阴极 B.a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C.电解过程中,水是氧化剂 D.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3.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2-4)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4.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精品]新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真题精编专题12电化学基本原理及答案
![[精品]新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真题精编专题12电化学基本原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a0dd4e1eb91a37f0115c00.png)
专题12 电基本原1.【2016年高考北京卷】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的是()A.、d处:2H2O+2===H2↑+2OH-B.b处:2--2-===2↑.c处发生了反应:F-2-===F2+[]D.根据实验一的原,实验二中处能析出铜【答案】B【解析】、d处试纸变蓝,说明溶液显碱性,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氢氧根离子剩余造成的,故A项正确;b处变红,局部褪色,说明是溶液中的氢氧根和氯离子同时放电,故B项错误;c处为阳极,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故项正确;实验一中c形成电解池,db形成电解池,所以实验二中也相当于形成三个电解池(一个球两面为不同的两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另一球朝的一面为阳极(的背面),故相当于电镀,即上有铜析出,故D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电解原的应用。
【名师点睛】反应主要是物质变,同时也伴随着能量变。
电是能与电能转关系的。
电解池是把电能转为能的装置,它可以使不能自发进行的借助于电流而发生。
与外接电正极连接的电极为阳极,与外接电的负极连接的电极为阴极。
阳极发生氧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若阳极是活性电极(除A、P、之外的电极),则电极本身失去电子,发生氧反应;若是惰性电极(A、P、等电极),则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放电的先后顺序是S2->I->Br->->OH->含氧酸根离子,阴极则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放电顺序是Ag+>Hg2+>F3+>2+>H+,与金属活动性顺序刚好相反。
因此掌握电解池反应原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注意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可能发生的电极反应。
2.【2016年高考海南卷】某电池以2FO4和为电极材料,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电池的负极B.正极反应式为2FO42−+ 10H++6−===F2O3+5H2O.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电池工作时OH 向负极迁移【答案】AD【解析】A.根据合价升降判断,合价只能上升,故为负极材料,2FO4为正极材料,正确;B.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正极电极方程式为2FO42− +6−+8H2O===2F(OH)3+10OH−,错误;.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错误;D.电池工作时阴离子OH−向负极迁移,正确;故选AD。
无机化学(上册):第12章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习题与答案

第12章氧化还原与电化学习题与详细答案1.计算下列化合物中右上角带“*”元素的氧化态:KCl*O3,NaCl*O,H2O*2,O*3,S*8,C*60,KO*2,Na2S*2O3,Cr*2O72-,S*4O62-,N*H4+,N*2H4,Fe*3O4,Ni*(CO)4,Na[Co*(CO)4],H[Mn*(CO)5],[Fe*(CN)6]4-,[Fe(N*CS)6]3-.解:+5 +1 -1 0 0 0 -½ +2 +6 +2.5 -3KCl*O3,NaCl*O,H2O*2,O*3,S*8,C*60,KO*2,Na2S*2O3,Cr*2O72-,S*4O62-,N*H4+,-2 +8/3 0 -1 -1 +2 -3N*2H4,Fe*3O4,Ni*(CO)4,Na[Co*(CO)4],H[Mn*(CO)5],[Fe*(CN)6]4-,[Fe(N*CS)6]3-.2.用“氧化数法”配平以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8)-(15)同时用“离子-电子法”配平:(1)AgNO3(s) → Ag(s) + NO2(g) + O2(g)(2)(NH4)2Cr2O7(s) → N2(g) + Cr2O3(s)(3)H2O2(aq) → H2O(l) + O2(g)(4)Cu(s) + HNO3(稀)→ Cu(NO3)2 + NO(g)(5)CuS(s) + HNO3(浓)→ CuSO4 + NO2(g)(6)H2S(g) + H2SO4(浓)→ S(s) + SO2(g)(7)C(s) + H2SO4(浓)→ CO2(g) + SO2(g) + H2O(8)SO2(g) + MnO4-→ Mn2+ + SO42-(9)Cr2O72- + H2O2→ Cr3+ + O2(g)(10)CrO42- + CN-→ Cr(OH)3(s) + OCN-(11)Cl2(g) + CN- + OH-→ Cl- + OCN-(12)I2(s) + OH-→ I- + IO3-(13)I- + IO3-→ I2(s) + H2O(14)I2(s) + S2O32-→ I- + S4O62-(15)NaBiO3(s) + Mn2+ + H+→ Bi3+ + MnO4-解:(1)氧化数+1 +5 -2 0 +4 -2 02 AgNO3(s) = 2 Ag(s) + 2 NO2(g) + O2(g)(2)(NH4)2Cr2O7(s) = N2(g) + Cr2O3(s) + 4 H2O(3)2 H2O2(aq) = 2 H2O(l) + O2(g)(4)3 Cu(s) + 8 HNO3(稀)= 3 Cu(NO3)2 + 2 NO(g) + 4 H2O(5)CuS(s) + 8 HNO3(浓)= CuSO4 + 8 NO2(g) + 4 H2O(6)H2S(g) + H2SO4(浓)= S(s) + SO2(g) + 2 H2O(7)C(s) + 2 H2SO4(浓)→ CO2(g) + 2 SO2(g) + 2 H2O(8)“氧化数法”:5 SO2(g) + 2 MnO4- + 2 H2O = 2 Mn2+ + 5 SO42- + 4 H+“离子-电子法”:5 SO2(g) + 10 H2O = 5 SO42- + 20 H+ + 10 e2 MnO4- + 10 e + 16 H+ = 2 Mn2+ + 5 SO42-两式相加,得:5 SO2(g) + 2 MnO4- + 2 H2O = 2 Mn2+ + 5 SO42- + 4 H+(9)“氧化数法”:Cr2O72- + 3 H2O2 + 8 H+ = 2 Cr3+ + 3 O2(g) + 7 H2O“离子-电子法”:3 H2O2 = 3 O2(g) + 6 H+ + 6 eCr2O72- + 14 H+ + 6 e = 2 Cr3+ + 7 H2O两式相加,得:Cr2O72- + 3 H2O2 + 8 H+ = 2 Cr3+ + 3 O2(g) + 7 H2O (10)“氧化数法”:2 CrO42- + 3 CN- + 5 H2O = 2 Cr(OH)3(s) + 3 OCN- + 4 OH-“离子-电子法”:3 CN- + 6 OH- = 3 OCN- + 3 H2O + 6 e2 CrO42- + 8 H2O + 6 e = 2 Cr(OH)3(s) +10 OH-两式相加,得:2 CrO42- + 3 CN- + 5 H2O = 2 Cr(OH)3(s) + 3 OCN- + 4 OH- (11)“氧化数法”:Cl2(g) + CN- + 2 OH- = 2 Cl- + OCN- + H2O“离子-电子法”:CN- + 2 OH- = OCN- + H2O + 2 eCl2(g) + 2 e = 2 Cl- + H2O两式相加,得:Cl2(g) + CN- + 2 OH- = 2 Cl- + OCN- + H2O(12)“氧化数法”:3 I2(s) + 6 OH- = 5 I- + IO3- + 3 H2O“离子-电子法”:I2(s) + 12 OH- = 2 IO3- + 6 H2O + 10 e5 I2(s) + 10 e = 10 I-两式相加,约简系数,得:3 I2(s) + 6 OH- = 5 I- + IO3- + 3 H2O(13)“氧化数法”:5 I- + IO3- + 6 H+ = 3 I2(s) + 3 H2O“离子-电子法”:10 I- = 5 I2(s) + 10 e2 IO3- + 12 H+ + 10 e = I2(s) + 6 H2O两式相加,约简系数,得:5 I- + IO3- + 6 H+ = 3 I2(s) + 3 H2O(14)“氧化数法”:I2(s) + 2 S2O32- = 2 I- + S4O62-“离子-电子法”:2 S2O32- = S4O62- + 2 eI2(s) + 2 e = 2 I-两式相加,得:I2(s) + 2 S2O32- = 2 I- + S4O62-(15)“氧化数法”:5 NaBiO3(s) + 2 Mn2+ + 14 H+ = 5 Bi3+ + 5 Na+ + 2 MnO4- + 7 H2O “离子-电子法”:2 Mn2+ + 8 H2O= 2 MnO4- + 16 H+ + 10 e5 NaBiO3(s) + 30 H+ + 10 e = 5 Bi3+ + 5 Na+ + 15 H2O两式相加,得:5 NaBiO3(s) + 2 Mn2+ + 14 H+ = 5 Bi3+ + 5 Na+ + 2 MnO4- + 7 H2O 3.含氰(CN-)工业废水可以用漂白粉[有效成份Ca(ClO)2]或氯气或H2O2在碱性介质中进行氧化处理后排放,写出各反应方程式。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12章 电化学 第四节 电解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第四节 电解一、填空题1.不能12-18硫酸铝溶液来制取金属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如图12—18所示的装置中,a 、b 、c 、d 、均为铂电极,供选择的四组电解液如下表所示: 组 A B C D 甲烧杯 NaOH3AgNO 24H SO NaCl乙烧杯4CuSO 2CuCl3AgNO 3AgNO要求满足的条件是:A.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槽中电解液pH 上升,而乙槽中电解液的pH 下降;B.b 、c 两极放电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请填写下列空格:(1)应选用的电解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槽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6极析出7.1g 电解产物时,c 极上将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物质。
解析:(1)A 组:甲烧杯实质是电解水,氢氧化钠浓度增大,pH 上升;乙烧杯电解硫酸铜溶液,-OH 减少,溶液pH 减小。
b 电极是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24OH 4e 2H O+O -→↑;c 电极为阴极,电解反应式为:2Cu 2e Cu ++→,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b 、c 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B 组:甲烧杯是电解硝酸银,OH -减少,溶液pH 减小;乙烧杯是电解氯化铜溶液,溶液不变,b 电极是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24OH 4e 2H O+O -→↑,c 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Cu 2e Cu +→,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b 、c 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C 组:甲烧杯是电解水,pH 减小;乙烧杯是电解硝酸银溶液,溶液pH 减小。
b 电极是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24OH 4e 2H O+O -→↑,c 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4Ag++4e 4Ag →,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b 、c 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12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和优化含解析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和优化一、单选题(共15题)1.接触法制硫酸的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步骤是SO 2的催化氧化:2SO 2+O 2催化剂Δ2SO 3ΔH<0,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中既有V —O 键的断裂,又有V —O 键的形成B .该反应的中间产物是V 2O 5C .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小D .反应放热,为提高SO 2转化率,应尽可能在较低温度下反应 2.已知反应:SO 2(g)+NO 2(g)SO 3(g)+NO(g) △H =-41.8kJ•mol -1,运用该反应处理废气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B .该反应不能完全消除废气C .降低反应温度可提高去除效率D .升高反应温度可提高废气转化率3.在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2SO 2(g)+O 2(g)2SO 3(g)+Q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矿石粉碎的目的是使原料充分利用,并增大接触面使反应速率加快B .接触室中采用常压的主要原因是常压下SO 2的转化率已经很高C .沸腾炉中出来的混合气需要洗涤,目的是防止催化剂中毒D .接触室用450℃的高温,使催化剂活性最佳,更能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氮是粮食作物生长必需的元素。
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成含氮化合物叫做氨的固定,主要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两种方式。
在高温、高压和铁催化条件下合成氨的人工固氮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合成氨反应为:()()()223N g 3H g =2NH g +1ΔH 92.4kJ mol -=-⋅。
最近科学家研究的一种在酸性介质中利用电解原理电化学固氮的示意图如下,氨气在催化剂电极表面产生。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化学固氮的条件比原合成氨的条件更温和B .电化学固氮过程中催化剂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C .电化学固氮法所得氨气中可能含有少量24N HD .电化学固氮法生产时会有大量热量放出5.下图为工业合成氨以及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
(经典版)高考化学一轮单元卷:第12章 电化学基础 A卷(含答案解析)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铜的精炼铁上镀银防止Fe被腐蚀构成铜锌原电池4.烧杯A中盛放0.1 mol/L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 mol/L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2-4+4OH-+2H2O===2Zn(OH)。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12章电化学 第一节 原电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第一节原电池一、填空题1.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至宇宙火箭、人造卫星、空间电视转播站、飞机、轮船,小至电脑、收音机、照相机、电话、助听器、电子手表、心脏起搏器等,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电池。
以下每小题中的电池即为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实用电池,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写空格。
(1)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中所用的是钮扣式的微型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2Ag O 和Zn ,电解液为KOH 溶液。
工作时电池总反应为:222Ag O+Zn+H O 2Ag+Zn(OH)→。
①工作时电子从_________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_________极(两空均填“2Ag O ”或“Zn ”)。
②电极反应式为: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
③工作时电池正极区的p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
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2222Fe+NiO 2H O Fe(OH)Ni(OH)++放电充电。
①放电时,正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蓄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溶液。
(3) 1991年我国首创以铝一空气一海水电池为能源的新型海水标志灯已经研制成功。
这种灯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氧气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
只要把灯放人海水 中数分钟就会发出耀眼的闪光,其能量比干电池高20~50倍。
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十二章_电化学基础_a卷 有答案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4.烧杯242(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2-4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6.原电池电极的“正”与“负”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含答案):第十二章电化学基础A卷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据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地点。
2、选择题的作答: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底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署名笔挺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地区内。
写在试题卷、底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地区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Cu:64Zn:65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1、讲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研究原电池的构成。
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构成C、图中 a 极为铝条、 b 极为锌片刻,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 a 极为锌片、 b 极为铜片刻,电子由铜片经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结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以下图,对于该装置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 为碳棒, 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复原反响,Y 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响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以下有关电化学装置完整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铜的精华铁上镀银防备Fe被腐化构成铜锌原电池4、烧杯 A 中盛放 0.1 mol/L 的 H2SO4溶液,烧杯 B 中盛放 0.1 mol/L 的CuCl2溶液 ( 两种溶液均足量 ) ,构成的装置以下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A为原电池, B 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 B 为原电池C、当 A 烧杯中产生 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 B 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2-。
高三化学一轮单元训练卷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AB卷含答案)

一轮单元训练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4.烧杯A中盛放0.1 mol/L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 mol/L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备战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化学 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 A卷 含答案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 )第十二单元 电化学基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 .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 .图中a 极为铝条、b 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 .图中a 极为锌片、b 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 .电解熔融Al 2O 3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炸药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 .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3.原电池电极的“正”与“负”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Fe 、Cu 和FeCl 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 -2e −=Cu 2+B .由Al 、Cu 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 -2e −=Cu 2+C .由Al 、Mg 和NaOH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 +4OH −-3e −=AlO −2+2H 2OD .由Al 、Cu 和浓HNO 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 -3e −=Al 3+ 4.a 、b 、c 、d 、e 五种金属,将a 与b 用导线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a 金属溶解;将a 、d 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 比a 反应强烈;将铜浸入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把铜浸入c 的盐溶液里,有c 析出;将a 与e 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电子沿导线流向a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12章 电化学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电化学”一、选择题1.图12-24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 )涂覆在2TiO 。
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个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制成。
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hv *22TiO /S TiO /S −−→(激发态)*+22TiO /S TiO /S e →+--3I 2e 3I +→+-2232TiO /S 3I 2TiO /S+I -+→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电池工作时,I -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C.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3I -的浓度不会减少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
选项A 正确,这是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后可知,化学物质并没有减少,选项B 错误。
从示意图可看出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3I 2e 3I +→;选项C 正确,见选项B 解析;选项D 正确。
此太阳能电池中总反应的一部分实质:一是-33I -还原氧化I 的转化(还有-23I I I -+ ),二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
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2.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225105MnO 2Ag+2NaCl Na Mn O 2AgCl +→+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Cl e AgCl Ag +-→B.每生成25101 mol Na Mn O 转移2mol 电子C.+Na 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 是还原产物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原电池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正极反应得电子,因此选项A 错误;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应该向正极移动,选项C 错误; Ag 是反应的还原剂,因此AgCl 是氧化产物,选项D 错误。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单元B卷

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圆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电极是阴极 B.a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C.电解过程中,水是氧化剂 D.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3.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2-4)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4.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单元B卷

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圆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电极是阴极 B.a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C.电解过程中,水是氧化剂 D.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3.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2-4)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4.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学”一、选择题1.图12-24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 )涂覆在2TiO 。
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个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制成。
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hv *22TiO /S TiO /S −−→(激发态)*+22TiO /S TiO /S e →+--3I 2e 3I +→+-2232TiO /S 3I 2TiO /S+I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I -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3I -的浓度不会减少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
选项A 正确,这是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后可知,化学物质并没有减少,选项B 错误。
从示意图可看出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3I 2e 3I +→;选项C 正确,见选项B 解析;选项D 正确。
此太阳能电池中总反应的一部分实质:一是-33I -还原氧化I 的转化(还有-23I I I -+),二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
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本题答案为选项B 。
2.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225105MnO 2Ag+2NaCl Na Mn O 2AgCl +→+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Cl e AgCl Ag +-→B.每生成25101 mol Na Mn O 转移2mol 电子C.+Na 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 是还原产物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原电池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正极反应得电子,因此选项A 错误;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应该向正极移动,选项C 错误; Ag 是反应的还原剂,因此AgCl 是氧化产物,选项D 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3.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3222Fe+Ni O O 3H O Fe(OH)2Ni(OH)++→+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23Ni O ,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Fe+2OH 2e Fe(OH)-→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2322Ni(OH)2OH 2e Ni O 3H O +-→+解析:由放电时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铁被氧化失去电子,为负极,23Ni O 被还原得到电子,为正极,故选项A 正确。
根据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负极是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2Fe +,在碱性溶液中最终生成()2Fe OH ,所以负极反应式为:-2Fe+2OH 2e Fe(OH)-→,选项B 正确。
充电可以看作是放电的逆过程,阴极为原来的负极,所以充电过程阴椴反应式为-2Fe(OH)2e Fe+2OH +→,因此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会升高,选项C 错误。
充电时,阳极为:-2322Ni(OH)2+2OH 2e Ni O 3H O -→+,故选项D 正确。
本题答案为选项C 。
4.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22442Pb+PbO 2H SO 2PbSO 2H O +→+,研读图12-25,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K 闭合时,d 电极反应式:+2-4224PbSO 2H O-2e PbO 4H SO +→++B.当电路中转移0.2mol 电子时,I 中消耗的24H SO 为0.2 molC.K 闭合时,Ⅱ中2-4SO 向c 电极迁移D.K 闭合一段时间后,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 电极为正极解析:根据图示,I 为原电池,a 为正极,b 为负极,Ⅱ为电解池,c 为阴极d 为阳极。
电键K 闭合时,d 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4224PbSO 2H O-2e PbO 4H SO +→++,选项A 正确;根据铅蓄电池的总反应知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2e ,则电路中转移0.2mol 电子时,工中消耗0.2 m ol 24H SO ,选项B 正确;K 闭合时,Ⅱ中2-4SO 向阳极(d 极)迁移,选项C 错误K 闭合一段时间后,c 电极析出Pb ,d 电极析出2PbO ,电解质溶液为24H SO ,此时可以形成铅蓄电池,d 电极作正极,选项D 正确。
本题答案为选项C 。
5.图12-26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 装置Y 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2O +2H O+4e 4OH →C.装置X 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装置X 、Y 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电化学知识。
在该装置系统中,有四种能量转化的关系,即太阳能、电能、化学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装置Y 为氢氧燃料电池,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2H 2OH -2e 2H O +→;相当于用光能电解水,产生2H 和2O ,实现燃料(2H )和氧化剂(2O )的再生;在反应过程中,有能量的损耗和热效应的产生,不可能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完全转化。
本题答案为选项C 。
6.能够实现反应222Cu+2H O Cu(OH)H →↓+↑的是( )。
A.铜银合金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B.用铜片作阴极,石墨作阳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C.用铜片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D.铜片作原电池的负极,石墨作原电池的正极,氯化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解析:C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 的后面,因此题设中的反应只能在电解池中发生。
由于Cu 被氧化,因此Cu 片作阳极,产物中有()2Cu OH ,则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或碱性溶液,如用铜作电解池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本题答案为选项C 。
7.某学生按图12-27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A 、B 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
当K 闭合时,2-4SO 从右向左通过交换膜移向A 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溶液中2A c +()减小 B.B 极的电极反应式:2+B-2e B → C.Y 电极上有2H 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初期,X 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解析:根据24SO -从右向左通过交换膜移向A 极,可判断A 极为负极。
A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A 2e A -→,溶液中2A c +()增大,选项A 错误;B 极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选项B 错误;Y 电极为阳极,Cl -在Y 电极放电,发生氧化反应:-22Cl 2e Cl -→↑,有2Cl 产生,选项C 错误;右边U 形管中最初为电解3AICl 溶液,X 电极为H +放电,()+H c 减小,OH c -()增大,且3+Al 移向X 极,因此会产生()3Al OH 白色胶状沉淀,因此选项D 正确。
本题答案为选项D 。
8.如图12-28所示,电解池中装有硫酸铜溶液,选用不同材料的电极进行电解。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序号电极材料通电后的变化阴极阳极 A 石墨 石墨 阴极质量增加,溶液的pH 增大 B 铜 铜 阳极质量减小,阴极质量增加 C 铁 铁 量级的质量不发生变化D铂铁阴极质量增加,溶液的pH 恒定不变解析:阳极反应式为-224OH 4e O 2H O -→↑+,溶液中有24H SO 生成,pH 减小,阴极反应式为2+Cu 2e Cu +→,阴极质量增加;构成电镀池,阳极反应式为2+Cu-2e Cu →,阴极反应式为2+Cu 2e Cu +→,阳极质量减小,阴极质量增加;阳极反应式为2+Fe-2e Fe →,阴极反应式为2Cu 2e Cu ++→,阳极质量减小,阴极质量增加;阳极反应式为2+Fe 2e Fe -→,阴极反应式为2Cu 2e Cu ++→,阴极质量增加,由于2+Fe 和2Cu +水解能力有差异,因此溶液pH 变化无法确定。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B.常温下,反应()()()2C s CO g 2CO g +→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O H ∆>C. 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相同条件下,溶液中3Fe +、2Cu +、2Zn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的反应原理。
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反应式为2-44pb+SO 2e PbSO -→↓,其质量增加;该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一定增大,同时它不能改变转化率;3+2+2+Cu+2Fe Cu 2Fe →+,可知3Fe +的氧化性大于2Cu +。
本题答案为选项A 、C 。
10.全钒液流储能电池(VRB )广泛应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储能系统。
其电池反应式为:+2++2+3+22VO V2H VO V H O ++++放电充电,装置如图12-29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属于一次电池B.电池工作时,H+由正极经质子膜流向负极C.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22VO 2H e VOH O +++→+D.电池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2+V V e +→解析: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可充、放电,因此属于二次电池,选项A 错误。
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由负极经质子膜流向正极,因此选项B 错误。
由+2++2+3+22VO V2H VO V H O ++++放电充电可知,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2+22VO 2H e VOH O ++→+,因此选项C 正确。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2+3+V e V +→,因此选项D 正确。
本题答案为选项C 、D 。
二、填空题11.22Ag O 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在KOH 中加入适量3AgNO 溶液,生成2Ag O 沉淀,保持反应温度为80℃,边搅拌边将一定量228K S O 溶液缓慢加到上述混合物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固体样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82232422AgNO 4KOH+K S O Ag O 2KNO K SO 2H O +−−→↓+++△答下列问题:(1)上述制备过程中,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的22Ag O 转化为Ag ,负极的Zn 转化为2K Zn(O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