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的禽肉进口量.doc
2023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统计精简版
![2023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统计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6342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c.png)
2023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统计引言2023年是全球农业发展和贸易合作的关键一年。
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对于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2023年全球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统计数据,主要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各国农业部门的官方统计数据。
这些数据可信度较高,能够反映出各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真实情况。
进口贸易统计1. 全球农产品进口总额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全球农产品进口总额达到X亿美元,较去年增长了X%。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2. 主要进口国家2023年,全球农产品进口的主要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巴西。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进口额达到X亿美元,占全球总进口额的X%。
3. 进口农产品类别从农产品类别来看,2023年全球农产品进口主要集中在粮食、畜牧产品、水果和蔬菜、食用油等方面。
这些农产品对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提高生活水平至关重要。
4. 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全球农产品进口贸易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需求、自然灾害、贸易政策等。
2023年,由于全球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以及一些国家对农产品贸易的开放政策,全球农产品进口贸易继续保持增长。
出口贸易统计1. 全球农产品出口总额2023年全球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X亿美元,较去年增长了X%。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产品出口国对出口贸易的重视和努力。
2. 主要出口国家2023年,全球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包括美国、欧盟、中国、巴西和澳大利亚等。
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出口额达到X亿美元,占全球总出口额的X%。
3. 出口农产品类别全球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粮食、畜牧产品、水果和蔬菜、食用油等方面。
这些农产品以其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4. 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全球农产品出口贸易同样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需求、贸易政策、竞争国家等。
中国家禽行业出栏量、存栏量、产业链及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家禽行业出栏量、存栏量、产业链及重点企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fb2ce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4.png)
中国家禽行业出栏量、存栏量、产业链及重点企业分析一、家禽行业概述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
一般来说,家禽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可分为陆禽和水禽两大类;其中陆禽包括家鸡、火鸡、珍珠鸡以及鸽子等,水禽包括鸭子和鹅等。
家禽的主要分类二、家禽行业产业链1、产业链从家禽行业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与育种、饲料、兽药等行业有关;中游则是家禽养殖业;下游主要进行家禽屠宰或家禽加工,最后流入消费者手中。
家禽行业产业链2、上游分析按不同用途,可将禽饲料分为肉禽饲料与蛋禽饲料。
2022年,中国禽饲料总产量为12136.3万吨;其中,肉禽饲料为8925.4万吨,蛋禽饲料为3210.9万吨,所占比重分别为73.5%、26.5%。
2017-2022年中国肉禽饲料及蛋禽饲料产量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家禽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三、家禽行业现状1、出栏量与存栏量2022年,全国家禽出栏161.4亿只,比上年增加4.0亿只,增长2.5%;家禽存栏67.7亿只,比上年末下降0.2%。
分区域来看,山东、广东、河南、广西是家禽出栏大省,2022年家禽出栏均在10亿只以上。
2017-2022年中国家禽出栏量及存栏量情况2、禽肉与禽蛋随着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禽肉、禽蛋消费需求逐步增长,间接带动了产量的提升。
2022年,全国禽肉产量2443万吨,增加63万吨,增长2.6%;禽蛋产量3456万吨,增加48万吨,增长1.4%。
此外,禽肉产量前三省份分别是山东、安徽、广东,合计约占了全国比例的30%。
2017-2022年中国禽肉及禽蛋产量情况四、家禽行业重点企业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集饲料加工、种源培育、祖代与父母代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肉鸡屠宰加工、熟食深加工等环节于一体的肉鸡产业链。
圣农发展自有种源“圣泽901”于2021年12月正式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并于2022年6月成功实现国产种源首次批量供应。
全国各地进口牛肉总量排名一览表
![全国各地进口牛肉总量排名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0483a40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f.png)
全国各地进口牛肉总量排名一览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牛肉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食品,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牛肉的需求,我国每年都会进口大量的牛肉。
下面是全国各地进口牛肉总量排名的一览表:1.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市的进口牛肉总量一直位居全国之首。
上海的消费水平较高,市民对于高品质的牛肉需求量大,因此进口牛肉总量也相应较高。
2. 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特区,广东省的进口牛肉总量也非常可观。
广东地处华南地区,交通便利,进口渠道多样,因此广东省的进口牛肉总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3.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的消费水平较高。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牛肉的消费也呈现上升趋势。
因此,北京的进口牛肉总量也相应较高。
4. 浙江:浙江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进口牛肉总量也相对较高。
浙江地处东海之滨,交通便利,进口渠道多样,因此进口牛肉总量较大。
5. 辽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辽宁省的进口牛肉总量也相对较高。
辽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距离俄罗斯较近,因此进口渠道较为便利。
6. 山东: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养殖业发达。
然而,随着人们对于牛肉需求量的增加,山东省的进口牛肉总量也在逐渐上升。
7. 天津:天津市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进口牛肉总量也相对较高。
天津市地处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进口渠道多样,因此进口牛肉总量较大。
8. 福建: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地区,进口牛肉总量也相对较高。
福建省人口众多,消费水平较高,因此对于牛肉的需求量也大。
9. 湖南:湖南省位于中南地区,进口牛肉总量也相对较高。
湖南地处内陆地区,进口渠道相对较少,但随着物流发展和进口政策的放宽,湖南省的进口牛肉总量也在逐渐上升。
10. 四川:四川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养殖业发达。
然而,随着人们对于牛肉消费的增加,四川省的进口牛肉总量也在逐渐上升。
以上是全国各地进口牛肉总量排名的一览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的消费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2006上半年禽肉市场分析(doc 12)
![2006上半年禽肉市场分析(doc 12)](https://img.taocdn.com/s3/m/6d21a842b7360b4c2f3f6434.png)
2006上半年禽肉市场分析(doc 12)2006上半年禽肉市场分析一、我国家禽存栏下降,产量持平2006年上半年受禽流感疫情影响,家禽出栏下降,产量持平。
据农业部行业统计,上半年家禽存栏54.7亿只,同比下降3.4%,出栏家禽55.4亿只,同比增长0.7%,禽肉产量832.4万吨,同比增长0.7%。
当前家禽产品价格依然低靡,养殖效益明显下降,一些地区饲养一只肉鸡亏损2元左右。
上半年禽肉产量超过50万吨的省(市、区)有6个(山东、四川、河南、江苏、河北和广东),禽肉产量合计占全国总量的53.1%。
二、我国家禽产品出口、进口均增加,保持贸易顺差2006年上半年,我国家禽产品出口额为4.56亿美元,同比增加12.14%。
加工家禽在家禽出口中占主体地位,禽肉及杂碎占家禽产品出口总额的16.97%,加工家禽占79.71%,活家禽(种禽除外)占3.32%。
家禽产品进口额为2.22亿美元,同比增加62.87%。
禽肉及杂碎是进口产品的主体,占家禽产品进口总额的96.66%,加工家禽占0.64%,种禽占2.71%。
禽产品贸易继续保持较大顺差,为2.34亿美元。
(一)禽肉及杂碎出口减少,进口增加1、出口减少上半年,禽肉及杂碎出口额为7739.44万美元,同比减少13.01%;出口量为6.51万吨,同比减少10.98%。
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是我国香港地区、巴林和我国澳门地区,出口量占禽肉及杂碎出口总量的92.40%。
2、进口增加禽肉及杂碎进口量为28.52万吨,进口额为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81.0%和63.13%。
进口来源国主要有美国和巴西,进口额占禽肉及杂碎进口总额的92.01%。
(二)加工家禽出口增加加工家禽出口量为11.54万吨,同比增加22.54%;出口额为3.63亿美元,同比增加21.41%。
出口国家有日本、韩国和美国,出口额占加工家禽出口总额的95.91%。
(三)活家禽出口减少,种禽进口增加活家禽(种禽除外)出口量为929.04万只,同比减少22.57%;出口额为1514.99万美元,同比减少17.12%。
2023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统计
![2023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ab6f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6.png)
2023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统计摘要2023年是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关键年份。
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了亿元,同比增长了%。
本文将对2023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1. 中国农产品进口情况分析1.1 主要农产品进口国家和地区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主要的农产品进口国家和地区为:(前五位)1. x国家/地区2. x国家/地区3. x国家/地区4. x国家/地区5. x国家/地区1.2 主要进口农产品品类在2023年,中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品类包括:(前五位)1. 农产品品类12. 农产品品类24. 农产品品类45. 农产品品类51.3 进口农产品数量和金额统计2023年,中国进口的农产品数量为万吨,总金额为亿元。
其中,进口农产品的平均单价为元/吨。
2. 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分析2.1 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前五位)1. x国家/地区2. x国家/地区3. x国家/地区4. x国家/地区5. x国家/地区2.2 主要出口农产品品类在2023年,中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品类包括:(前五位)2. 农产品品类23. 农产品品类34. 农产品品类45. 农产品品类52.3 出口农产品数量和金额统计2023年,中国出口的农产品数量为万吨,总金额为亿元。
其中,出口农产品的平均单价为元/吨。
3.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3.1 进口与出口比较根据数据对比分析,2023年中国的农产品进口额与出口额相比(增长/下降)了%,呈现出(增长/下降)的趋势。
3.2 进口与出口结构分析分析2023年中国农产品的进口与出口结构,可以发现(简要分析)。
3.3 影响因素分析影响2023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因素有(几个重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简要阐述)。
,2023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发展,进口和出口额均呈现(增长/下降)的趋势。
2023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统计
![2023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7913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c.png)
2023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统计2023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统计一、总体情况202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体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
二、农产品进口情况分析1. 主要进口农产品及数量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大豆、小麦、玉米、棕榈油等。
其中,大豆是我国进口农产品中数量最大的品种,达到万吨,占总进口量的%。
是小麦和玉米,分别进口万吨和万吨。
2. 进口农产品的来源国家和地区2023年,我国的农产品进口主要来源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巴西、阿根廷等。
其中,美国是我国进口农产品最大的来源国家,占总进口量的%。
是巴西和阿根廷,分别占%和%。
3. 进口农产品的主要用途进口农产品主要用于满足我国国内市场的需求。
其中,大豆主要用于豆油和豆粕的生产,小麦和玉米主要用于人类食品、饲料和加工业。
三、农产品出口情况分析1. 主要出口农产品及数量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大米、水果、海产品等。
其中,大米是我国出口农产品中数量最大的品种,达到万吨,占总出口量的%。
是水果和海产品,分别出口万吨和万吨。
2. 出口农产品的主要目的国家和地区2023年,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主要目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东南亚、欧洲、北美等。
其中,东南亚国家是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最大目的地,占总出口量的%。
是欧洲和北美,分别占%和%。
3. 出口农产品的主要种类和品质要求我国出口农产品种类丰富,包括但不限于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
对于出口农产品,我国通常要求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如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等。
四、政策和措施为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减免关税、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等。
五、和展望202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随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意识的提升以及政府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支持,预计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我国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
![我国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a59ef9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8.png)
我国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一、主要肉类品种供应情况1、猪肉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以猪肉作为主要消费品种,鸡肉、牛羊肉消费量次之。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猪肉消费量在2014年之前呈现总体上升趋势,2014年我国猪肉产量达到高峰,为5820.8万吨。
之后总体下滑,2019及2020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猪肉产销量大幅下降,之后在2021及2022年得到恢复。
我国猪肉进口量在非瘟导致我国猪肉供需有较大缺口的年份大幅增加,随后回归正常。
2022年,我国猪肉年度进口量176万吨,猪肉产量5541万吨,合计5717万吨。
2、禽肉我国禽肉产量总体呈现逐步增加态势,截止2022年,我国禽肉总产量2443万吨,进口量131.6万吨,合计2574.6万吨。
3、牛肉牛肉方面,我国牛肉产量总体呈现逐渐增加态势。
我国牛肉进口量近些年在快速增长,2014年牛肉进口量29.8万吨,2022年达到269万吨。
与此同时,2022年我国牛肉产量718万吨,产量与进口量合计986.95万吨。
4、羊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羊肉产量也呈现逐步上升态势,2022年,我国羊肉产量达到525万吨,进口量35.79万吨,我国羊肉产量与进口量合计560.79万吨。
二、主要肉类品种消费占比情况我们同时考虑进口与国内产量,作为各品种肉类消费量(如猪肉消费量使用我国猪肉产量与进口量之和),则我国主要肉类年消费量与占比情况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到,我国猪肉消费占比总体呈现下降态势,禽肉与牛肉在肉类消费中占比呈现上升态势,羊肉消费占比相对稳定。
我国肉类消费需求有从猪肉消费向禽肉和牛肉转移的趋势。
尽管我国目前生猪养殖行业供应端已经从非洲猪瘟疫情中彻底恢复,2022年我国生猪年出栏量69995万头,已经超过非瘟疫情之前2018年的69382万头及2017年的68861万头,2022年我国猪肉产量5541万吨,超过2018年的5403.7万吨及2017年的5451.8万吨。
中国允许进口肉类的清单
![中国允许进口肉类的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400de73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3.png)
中国允许进口肉类的清单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消费市场之一,对于进口肉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中国已经逐步开放了进口肉类的市场。
下面将介绍中国允许进口的肉类清单。
1. 猪肉:作为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要肉类之一,猪肉的进口一直是中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允许进口的猪肉主要来自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包括猪肉块、猪肉香肠等。
2. 牛肉:随着中国人对高质量肉类需求的增加,牛肉的进口也得到了扩大。
中国允许进口的牛肉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巴西等国家,包括带骨牛肉、无骨牛肉、牛肉片等。
3. 羊肉: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美食,羊肉在中国市场上也具有很高的需求。
中国允许进口的羊肉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阿根廷等国家,包括羊肉块、羊肉串等。
4. 鸡肉:作为一种价格相对较低、受欢迎的肉类,鸡肉的进口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开。
中国允许进口的鸡肉主要来自巴西、美国和泰国等国家,包括鸡肉块、鸡胸肉、鸡腿肉等。
5. 鸭肉:中国人对于鸭肉的喜爱程度不亚于其他肉类,因此鸭肉的进口也逐渐得到了扩大。
中国允许进口的鸭肉主要来自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包括鸭肉块、鸭胸肉等。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肉类之外,中国还允许进口其他一些特殊肉类,如鸵鸟肉、鳄鱼肉、鹿肉等。
这些肉类主要来自非洲、澳大利亚和北美等地区。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障国内市场的安全和质量,中国对进口肉类设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检疫要求。
进口肉类必须符合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检疫程序后方可进入中国市场。
此外,进口肉类的包装和标签也需要符合中国的相关规定。
总结起来,中国允许进口的肉类主要包括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等。
这些肉类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巴西和法国等国家。
中国对进口肉类设置了严格的检验检疫要求,确保其安全和质量。
随着中国人对肉类需求的不断增长,进口肉类市场在中国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巴西成为中国禽肉进口第一来源地
![巴西成为中国禽肉进口第一来源地](https://img.taocdn.com/s3/m/b7c462d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8.png)
巴西成为中国禽肉进口第一来源地
佚名
【期刊名称】《北方牧业》
【年(卷),期】2016(0)16
【摘要】今年以来中国对巴西出口略有下降。
但进口高速增长。
前5个月中国自巴西进口同比增速达17.3%。
近两年来巴西相继成为中国禽肉、牛肉进口第一大来源地。
据悉,目前,巴西是我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也是我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目的地国和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场。
【总页数】1页(P19-19)
【关键词】来源地;巴西;进口;中国;禽肉;贸易伙伴;拉美地区;承包市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7
【相关文献】
1.我国成为印度第一进口来源地 [J],
2.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成功召开/日本修订食品卫生法将对我肉类食品出口带来压力/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欧盟决定禁用四种饲料抗生素/中国首次为农民开设的农业保险第一单:上海1.5亿只家禽上了保险/白俄罗斯对进口禽肉进行反倾销调查 [J],
3.巴西将再次成为牛肉出口第一大国/全球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俄配额外牛肉进口新关税正式生效 [J],
4.中国将从巴西进口更多的禽肉和猪肉 [J],
5.《2019中国进口排行榜》:广东进口规模居全国第一韩国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J], 魏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鸭鹅行业市场概况
![鸭鹅行业市场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67947cb00912a2161579297b.png)
鸭、鹅屠宰加工行业状况1、行业发展概述鸭鹅以食草为主,抗病能力强,生产周期短、效益高。
我国是鸭鹅生产大国,鸭鹅存栏和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08年总产值达1000亿元,鸭鹅肉、蛋、肝、羽绒产品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鸭鹅肉制品口味独特,高蛋白、低脂肪,是无污染的安全食品。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鸭鹅生产与消费发展很快,已成为我国农业畜牧业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国江苏、山东、四川、吉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广西、黑龙江、安徽、湖南、河南、辽宁等省都是全国的鸭鹅生产大省。
我国鸭鹅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种资源优势,截至2005年末,中国鸭存栏量7.3亿只,占世界鸭存栏量的69%;鸭屠宰量近18亿只,占世界鸭屠宰量的75%;鸭肉产量235万吨,占世界鸭肉产量的68%,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鹅存栏量2.7亿只,占世界鹅存栏量的88%;鹅屠宰量近5.5亿只,占世界鹅屠宰量的93%;鹅肉产量217万吨,占世界鹅肉产量的93%,居世界首位。
全国鸭肉鹅肉产量占禽肉的30%,国际市场上鹅肉价格比鸡肉高2倍-3倍,鸭肉价格比鸡肉高一倍左右。
同时,鸭鹅蛋品与鸭鹅羽绒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世界鸭鹅羽绒交易量为5.5万吨,中国鸭鹅羽绒交易量就有2.25万吨,是全球最大的鸭鹅羽绒生产与出口国。
1.1水禽类市场概况水禽在养禽中的比重正在逐年提高。
中国家禽业中禽肉以鸡肉为主,但近些年鹅等水禽肉、蛋的比重在上升,1989-2002年禽肉种鸡鸭鹅肉的比重中,鸭鹅肉已上升到占禽肉产量的32.3%。
中国禽肉鸭肉、鹅肉的比重单位:万吨、%中国水禽肉出口数量占出口禽肉总量的10.5%,但由于禽流感和各国对进口产品的要求提高,禽肉类(包括鹅肉、鸭肉)的熟品比例正在提高,熟品比例到2002年已达30.89%,这二年熟品比例还在继续上升,出口企业正在新建一批熟品出口的生产加工车间。
我国出口禽肉熟品以日本市场为主,欧洲和美国也是潜在的市场,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仍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
2006上半年禽肉市场分析(doc 12)
![2006上半年禽肉市场分析(doc 12)](https://img.taocdn.com/s3/m/53de2b1d284ac850ad0242d0.png)
2006年上半年禽肉市场分析1.我国的家禽存量下降,产量保持稳定2006年上半年,受禽流感疫情影响,家禽产量下降,产量保持平稳。
根据农业部的行业统计,上半年禽类存量为54.7亿只,同比下降3.4%。
家禽销售55.4亿只,同比增长0.7%。
家禽肉产量为832.4万吨,同比增长0.7%。
当前的家禽产品价格仍然很低,繁殖效率已经大大下降。
在某些地区,饲养肉鸡损失约2元。
上半年,有6个省(市,区)(山东,四川,河南,江苏,河北和广东)生产了50万吨禽肉。
家禽总产量占该国总产量的53.1%。
2.我国禽产品进出口均有所增加,保持了贸易顺差2006年上半年,我国禽产品出口额为4.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14%。
加工家禽在家禽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
家禽肉和内脏占家禽总出口的16.97%,加工家禽占79.71%,活家禽(种禽除外)占3.32%。
家禽产品进口值为2.22亿美元,同比增长62.87%。
禽肉和内脏是主要进口产品,占禽肉进口总量的96.66%,加工禽肉占0.64%,种禽占2.71%。
家禽产品贸易继续保持2.34亿美元的巨额顺差。
(1)家禽肉和内脏的出口减少,但进口增加1.出口减少上半年,禽肉及杂碎出口总值为77,394,400美元,同比下降13.01%;出口量6.51万吨,同比下降10.98%。
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是我国的香港,巴林和我国的澳门。
出口量占禽肉和内脏总出口的92.40%。
2.进口增加禽肉及杂碎进口量28.52万吨,进口额2.1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81.0%和63.13%。
进口的主要来源是美国和巴西,进口占家禽肉和内脏总进口的92.01%。
(2)加工家禽的出口增加加工禽肉出口量11.54万吨,同比增长22.54%。
其中出口3.63亿美元,同比增长21.41%。
出口国是日本,韩国和美国,它们的出口占家禽加工总出口的95.91%。
(3)活家禽出口减少,种禽进口增加活家禽(不包括种禽)出口量为929.04万只,同比下降22.57%;出口值为1514.99万美元,同比下降17.12%。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9218ebc19e314332396893a4.png)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字号显示:大中小2008-04-14 15:24:00来源:一大把网2.进口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定2006年,中国进口食品2027.3万吨,货值133.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7.94%和25.11%。
进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品种分别是:植物油、水产品、谷物、食糖、乳制品、酒、烟草及制品、禽肉及杂碎、油料作物、粮食制品(见图)。
中国的进口食品来自世界上143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出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国家分别为: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法国(见图)。
多年来,中国进口食品的质量总体平稳,没有发生过因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引起的严重质量安全事故。
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进口食品口岸检验检疫合格率分别为99.29%、99.46%、99.11%和99.29%。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字号显示:大中小2008-04-14 15:24:00来源:一大把网中国食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按贸易额排序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日本、美国、韩国、香港、俄罗斯、德国、马来西亚、荷兰、印度尼西亚、英国(见图)。
多年来,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据统计,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出口到美国的食品分别为9.4万批和5.5万批,被美国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分别为752批和477批,合格率分别为99.2%和99.1%;出口到欧盟的食品分别为9.1万批和6.2万批,被欧盟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分别为91批和135批,合格率分别为99.9%和99.8%。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食品进口国,2007年7月2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日本2006年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日本对中国食品的抽检率最高,达15.7%,但中国输日食品的抽检合格率也最高,达99.42%;其次是欧盟(99.38%);第三是美国(98.69%)。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食品主要来自内地。
中国鸡肉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中国鸡肉行业供需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9ae1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4.png)
中国鸡肉行业供需情况分析一、行业概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鸡肉消费国之一,鸡肉在中国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中国鸡肉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目前,中国的鸡肉产业链已经形成,从农场到屠宰加工再到零售市场都有健全的运作体系。
二、供需分析1.供应情况中国的鸡肉产量逐年增加。
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中国鸡肉总产量为2800万吨,同比增长了4.5%。
其中,肉鸡养殖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和川渝地区。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中国鸡肉的供应能力在不断增强。
2.需求情况中国的鸡肉消费量持续增加。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鸡肉的需求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中国畜产扩大工程统计,2024年中国鸡肉消费量为3200万吨,同比增长了5.9%。
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中国大中城市,鸡肉的消费量较高。
三、供需矛盾与问题1.鸡肉供应不足尽管中国的鸡肉产量逐年增加,但供应仍然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
特别是在旺季,供应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这主要是由于养殖场的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以及饲料成本的上涨等原因导致。
2.鸡肉质量和安全问题3.养殖环境和动物福利问题中国的养殖环境相对较差,饲养密度高、污染排放等问题严重。
这不仅对鸡肉产品的质量和健康带来了风险,也引发了社会对动物福利的关注。
随着消费者对生态环境和动物福利意识的提高,这些问题将成为鸡肉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发展趋势与对策1.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鸡肉产量。
加强饲料安全监管,禁止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
加大疫病防控力度,提高鸡肉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消费者的信任。
2.推进养殖环境改善和动物福利保护加大养殖场环保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力度,减少污染排放。
推广科学的养殖模式,保障动物福利,提高鸡肉的品质和口感,满足消费者对环保和健康的需求。
3.加强供应链建设和品牌建设加强鸡肉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合作,优化供应链效率,提高产能。
禽蛋禽肉产量居前十名的国家
![禽蛋禽肉产量居前十名的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8eac251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d.png)
禽蛋禽肉产量居前十名的国家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年(卷),期】1989(000)002
【摘要】在1987年,蛋总产量居世界前十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4479000吨,名列榜首;苏联4424000吨,屈居第二;三名以后的排序是.美国4055000吨,日本2160000吨,巴西1050000吨,法国925000吨.印度900000吨,墨西哥850000吨,西德770000吨:英国732000吨。
同年,在禽肉生产方面位列世界前十名
【总页数】1页(P2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东欧禽肉产量超过禽蛋产量 [J], 高俊岭;李玫
2.中东欧国家的禽肉、禽蛋生产及禽产品消费 [J], 武书庚;葛伯红
3.一季度我国家禽:存栏增多,禽蛋产量上涨 [J],
4.1990年世界禽肉和禽蛋产量 [J], 本刊资料组
5.1997-2001年亚洲及世界禽蛋、禽肉生产量(t) [J], 本刊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
![中国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fe41a2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f.png)
中国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牧业大国之一,拥有庞大的畜产品生产能力。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畜产品国际贸易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探讨中国畜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
一、出口中国畜产品的出口规模在近年来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了约15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
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猪肉、牛肉、禽肉、乳制品等。
其中,猪肉是中国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中国畜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香港、日本、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是中国畜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在欧洲,中国的畜产品主要出口到俄罗斯、荷兰、德国等国家。
此外,中国畜产品也在北美洲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主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二、进口中国畜产品的进口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畜产品进口总额超过了20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
中国进口的畜产品主要包括猪肉、牛肉、禽肉、乳制品等。
进口的畜产品主要来自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
中国畜产品的进口主要集中在巴西、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其中,巴西是中国畜产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巴西的牛肉和禽肉在中国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此外,美国和澳大利亚也是中国畜产品进口的重要供应国。
三、影响因素中国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高品质的畜产品需求增加。
其次,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准入的放宽也为畜产品的贸易提供了便利。
然而,中国畜产品国际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国际市场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中国畜产品需要在质量、价格等方面提高竞争力。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壁垒和贸易争端也给中国畜产品的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四、发展趋势中国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畜产品需求的增加,中国畜产品的出口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002年我国畜禽产品进出口贸易状况分析_于维军
![2002年我国畜禽产品进出口贸易状况分析_于维军](https://img.taocdn.com/s3/m/fdb0060f03d8ce2f00662343.png)
出口总额为 .&!.()0* 万美元 ,同 比 分 别 增 长 *.)*(+ 和
.,)0!+。
猪肉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对俄罗斯和香港出 口增加, 尤其是对俄罗斯出口快速增长。 &’&& 月我国 猪肉对俄罗斯出口量为 -)/, 万吨,占猪肉出口总量的 比去年增长 !).- 倍; 对香港出口 0)0/ 万吨, 占猪 .!)"(+,
#$$# 年 我 国 畜 禽 产 品 进 出 口 贸 易 状 况 分 析
"!牛肉进出口情况
出口: #$$# 年 "%"" 月 我 国 牛 肉 出 口 总 量 为 出口总额为 )*#’&*( 万美元, 同比分别 #&’( 万吨, 下降’$&+",和 ’’&##,。 牛肉净出口金额为 )$-&"( 万美元, 与去年相比大幅下降, 减少 ’$$$ 多万美 元。 活牛出口也在下降。 我国牛肉( 包括牛杂碎) 出口下降主要是我国牛肉品种和质量与国际标 准有差距。 加工牛肉出口占牛肉出口总量的*)&.,。其 中 "%"" 月对日本出口量为 $&’" 万吨,占加工牛 肉 出 口 总 量 的 #’&+, , 比 去 年 下 降 ’(&-#, ; 对俄 罗 斯 出 口 $&$’ 万吨, 占 #&’, , 下降 *)&+, 。而对香 港、 韩国和马来西亚出口形势好转, 出口总量为 占加工牛肉出口总量的-)&#’,, 比去年 $&.’万吨, 同期增加, 但增幅低于对日本和俄罗斯的出口下 降的幅度, 因此我国加工牛肉出口总量下降。 鲜冷冻牛 肉 出 口 总 量 为 "&$+ 万 吨 ,占 牛 肉 比去年下降 )*&*#, 。主 要 原 出口总量的 ))&., , 因是对香港和埃及出口量大幅度下降;出口总 量为 $&.万吨,占鲜冷冻牛肉总出口量的 +)&+, 。 而对俄罗斯的出口出现大好局面,出口增长 出 口 量 为 $&") 万 吨 , 占鲜冷冻牛肉出口 "&)) 倍 , 总量的 "’&",。 牛 肉 出 口 额 排 名 前 "$ 位 的 省 份 包 括 广 东 、 山东、 河南、 河北、 天津、 辽宁、 吉林、 湖南、 北京 和贵 州 , 出 口 总 额 为 ), 占全国牛 #+#&+’ 万 美 元 , 肉 出 口 总 额 的 ()&*, , 与上年相比, 除河南增长 其它省份牛肉出口均大幅度下降。 )$&*#,外, 进口: 我国牛肉进口总量为 #$$#年 "%"" 月, 进 口 总 额 为 )""+&) 万 美 元 , 分别比去 )&*) 万 吨 , 年同期增长 )’&)-, 和 #’&#(, 。牛 肉 进 口 增 加 主 要原因是牛杂碎进口增加。牛杂碎进口总量为 进 口 总 额 为 #, 分别占 ’&*+ 万 吨 , -’-&*" 万 美 元 , 牛肉进口总量的 +.&-, 和进口总额的 -), ,同比 增长#.&#’,和 )&--,。值得注意的是 #$$#年牛杂 碎净出口仍呈贸易逆差, 且不断扩大, 这主要与 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及国外产品价格低廉有 关。 此外, 牛肉进口增加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从美 国和澳大利亚进口的鲜冷冻牛肉增加,进口总 量为 $&(万吨, 占牛肉进口总量的 "(&+,。 我国从美国、 加拿大和巴西进口牛肉增加, 进 口 总 量 达 到 )&$+ 万 吨 , 占 牛 肉 进 口 总 量 的 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下降, 进口总 .(&-*, ; 量为 $&).万吨, 占牛肉进口总量的 "$&*,。 牛肉进口额排名前六位的省份包括广东、 山东、辽宁、河北、天津和上海,进口总额为
2024年禽肉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禽肉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f7415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5.png)
禽肉市场分析现状引言禽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并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当前,全球禽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禽肉的消费量也持续增长。
本文旨在对禽肉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消费趋势、供应链等方面。
通过对禽肉市场的深入了解,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禽肉市场的健康发展。
市场规模分析禽肉市场规模是衡量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禽肉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
此外,禽肉价格相对较低,也是禽肉市场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消费趋势分析禽肉的消费趋势是市场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禽肉消费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有机禽肉的需求不断增加。
有机禽肉被认为更加健康和营养丰富,因此备受消费者追捧。
其次,方便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对于方便、快捷的食品需求日益旺盛。
供应链分析禽肉的供应链包括生产、加工、分销等环节。
供应链的优化对于禽肉市场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生产环节需要做好禽肉生产的质量控制和防疫工作,确保禽肉的卫生安全。
其次,加工环节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分销环节需要确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市场竞争分析禽肉市场竞争激烈,各品牌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
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禽肉企业需要注重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安全、健康的禽肉产品。
此外,定价策略也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低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消费者,但也需要注意保持产品的价值。
品牌知名度通过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等方式来提升,进而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禽肉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受到消费者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有机禽肉的需求预计会继续增长。
此外,科技的进步也将推动禽肉产业的发展。
禽肉市场分析报告
![禽肉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7d472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f.png)
禽肉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禽肉市场是指以禽类肉制品为主要交易对象的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禽肉市场已经成为食品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旨在对禽肉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现状、需求分析、竞争情况等方面,以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发展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介绍本报告的整体架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文章结构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介绍本报告的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
在正文部分,包括禽肉市场现状分析、禽肉市场需求分析和禽肉市场竞争分析三个部分。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分析结果,展望市场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议和展望。
整体而言,本报告将全面深入地分析禽肉市场的各个方面,并提供全面的市场分析和发展建议。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对禽肉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现状、需求和竞争情况。
通过对禽肉市场的深入研究,我们旨在为禽肉行业的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市场信息和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合适的经营策略以及投资决策。
同时,希望能够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制定更加有效的行业管理政策和监管措施,促进禽肉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化运行。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为禽肉市场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一份客观、准确并具有参考价值的市场分析报告,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1.4 总结通过对禽肉市场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和市场竞争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禽肉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消费需求较大,供应商竞争激烈。
消费者对禽肉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有着较高的关注度,对市场的需求有着明确的态度。
其次,禽肉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和价格竞争上。
各大禽肉企业需要在这些方面做出不断的创新和提升,以获得市场竞争力。
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不断加深,禽肉市场将展现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每年的禽肉进口量仅在80万吨左右,而从美国的进口量仅有60万吨左右,而国内禽肉的年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禽肉进口量仅占中国国内供应量的5%左右,从这个角度看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较小。
但中国进口的白羽肉鸡产品,大多数是冻鸡爪。
冻鸡翼等冻鸡产品,相对来说,国内的供应并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从美国进口这些产品的价格又比较低,征收“双反”税,可能抬高价格,进而减少进口量,导致国内鸡肉产品的价格可能上升但是,现实情况是,中国减少了美国的进口量,可以增加从巴西和阿根廷的进口量,因此国内鸡肉产品价格上涨并不是很大幅度。
但是,长期来看,中国的白羽肉鸡是国内规模化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品种,最近几年发展也比较迅速相信随着中国白羽肉鸡产业的发展,5年“双反”税的增收,将给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带来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如果5年后中国禽肉进口量减少60%,我国肉鸡养殖量将增加2.4亿只,占目前国内白羽肉鸡养殖量的7%左右。
2.4亿只白羽肉鸡将增加饲料需求100万吨左右,对玉米的需求将上升约60万吨,对豆粕的需求增加15万吨左右。
中国有哪些优质种鸡?悬赏分:0 |解决时间:2008-5-30 21:59 |提问者:zgnymoonstar最佳答案1、AA白羽肉鸡。
是爱拔益加肉鸡的简称,又叫双A鸡。
由美国爱拔益加种鸡公司培育而成,其特点为生长快、耗料少、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
商品鸡羽毛整齐,均匀度好。
公母平均6周龄体重1.86公斤,耗料5.87公斤,肉料比1∶2.14。
2、艾维茵白羽肉鸡。
是美国艾维茵国际禽业有限公司培育的肉用鸡种,该品种是选用了产蛋高的母系鸡与成活率高、增重快的父系鸡育成的品系配套肉鸡。
该鸡种的父母代种母鸡24周龄体重2.57-2.72公斤。
66周龄体重为3.58-3.74公斤。
3、彼德逊白羽肉鸡。
是美国彼德逊公司推出的白羽肉鸡品种。
父母代种母鸡24周龄体重为2.57-2.68公斤。
4、狄高红羽肉鸡。
澳大利亚狄高公司培育的肉用鸡种。
父母代母鸡24周龄体重为2.5公斤,66周龄体重为3-3.5公斤。
肉料比为1∶1.77。
5、红波罗红羽肉鸡。
又名红宝,是加拿大谢弗种鸡有限公司培育的红羽肉用鸡种。
该品种具有黄喙、黄脚、黄皮肤的“三黄”特征。
父母代母鸡24周龄体重2.22-2.38公斤,66周龄体重3-3.2公斤。
肉料比1∶2.2。
6、海佩科红羽肉鸡。
荷兰培育的肉用鸡种。
羽毛大部分为红色,杂有少许白羽。
64周龄体重3.4-3.5公斤,总耗料51.5-53.5公斤。
7、黄羽肉鸡。
由我国地方黄羽鸡种与引进肉鸡品种杂交选育而成,具体分如下三种:(1)石岐杂肉鸡。
产于广东省中山市,母鸡体羽麻黄、公鸡红黄羽、胫黄,皮肤橙黄色。
(2)新兴黄鸡2号。
华南农大与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合作培育,抗逆性强,能适应粗放管理,毛色、体型均匀一致。
(3)岭南黄鸡,是广东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培育的黄羽肉鸡,具有生产性能高、抗逆性强,体型外貌美观、肉质好和“三黄”特征。
AA白羽肉鸡介绍人 AA白羽肉鸡是由美国爱拔益加育种公司培育的肉鸡品种。
商品代肉鸡7周龄出栏,公母自然混养出栏均重约2. 6-2.7千克,料肉比1.95-2.05:1。
前期增重速度快。
是爱拔益加肉鸡的简称,又叫双A鸡。
由美国爱拔益加种鸡公司培育而成,其特点为生长快、耗料少、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
商品鸡羽毛整齐,均匀度好。
公母平均6周龄体重1.86公斤,耗料5.87公斤,肉料比1∶2.14。
拔益加肉鸡简称AA肉鸡,该品种由美国爱拔益加家禽育种公司育成,四系配套杂交,白羽。
特点是体型大,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适应性强。
因其育成历史较长,肉用性能优良,为我国肉鸡生产的主要鸡种。
祖代父本分为常规型和多肉型(胸肉率高),均为快羽,生产的父母代雏鸡翻肛鉴别雌雄。
祖代母本分为常规型和羽毛鉴别型,常规型父系为快羽,母系为慢羽,生产的父母代雏鸡可用快慢羽鉴别雌雄;羽毛鉴别型父系为慢羽,母系为快羽,生产的父母代雏鸡需翻肛鉴别雌雄,其母本与父本快羽公鸡配套杂交后,商品代雏鸡可以快慢羽鉴别雌雄。
据江苏海门京海肉鸡集团公司介绍:常规系商品代肉鸡7周龄公鸡重3.18千克,母鸡2.69千克,混养体重2.94千克;羽毛鉴别系商品代肉鸡7周龄公鸡重3.31千克,母鸡2.76千克,混养体重3.04千克。
神农资讯>> 蛋鸡我国蛋鸡肉鸡养殖业市场分析时间:2010-05-05 来源:中国兽药114 责任编辑:关键字:蛋鸡肉鸡市场分析蛋鸡业分析·目前我国主要蛋鸡祖代品种均为外国进口全球的蛋鸡育种公司三分天下,整合为三大集团:德国罗曼集团(Lohmann):拥有罗曼(Lohmann),海兰(Hy-line)及尼克(H&N)三家公司;法国哈宝德/伊莎集团(Hubbard/ISA):拥有伊莎(ISA),雪弗(Shaver),巴北京考克(Babcock)及哈宝德(Hubbard) 等四家公司;荷兰汉德克斯集团(Hendrix):拥有海赛(Hisex),宝万斯(Bovans)及迪卡(Dekalb)等三家公司。
·蛋种鸡市场分析2007年全国引进祖代蛋种鸡23.787万套,2006年引进20.57万套,净增加3.217万套,增长率为15.6%。
07年祖代蛋鸡进口量最大的四家单位:·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华牧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种鸡场共进口祖代蛋种鸡124950套,占全部进口量的52.5%;此外,国内7家育种企业自育自繁的祖代蛋种鸡约13万套。
·2008年蛋鸡行业的两大重大事件1、华都峪口禽业公司与海兰公司合作18年之后分到扬镳.2、韩伟集团的“佳之选”供港品牌蛋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超标,差一点成为“三鹿”第二。
·祖代蛋鸡进口数量2008年全国进口和自育自繁祖代蛋种鸡约38万套,父母代存栏2400万套,商品蛋鸡约15亿只。
蛋鸡产量约2150万吨。
·祖代蛋鸡进口品种结构·海蓝白:2%·海兰灰:9%·海兰褐:64%·罗曼褐:11%·其他:14%·肉用祖代种鸡品种市场份额·Cobb500:4.7%·Hybro:1.3%·Hubbard:0.9%·AA:44.8%·Ross:27.3%·AV48:21.0%·肉用祖代种鸡公司市场份额·烟台益生:24.3% ·北京家育:23.2%·北京大风:13.2% ·北京:9.3%·山东诸城:8.3% ·吉林德大:7.6%·江苏:5.4% ·河北飞龙:3.3%·青年农场:3.1% ·河北天丰:1.8%·河南汤阴:0.9%肉鸡业分析·我国白羽肉鸡生产情况目前我国白羽肉鸡仍是国外品种一统天下。
祖代肉种鸡进口量占总量的 84.2 %。
全国共有11家企业先后从国外引进祖代白羽肉种鸡 57.56 万套。
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自育自繁的祖代鸡约有 10.8 万套。
全国引进和自育自繁的祖代白羽肉种鸡共 68.36 万套。
·我国黄羽肉鸡生产情况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掌握的资料推算:目前中国最大的10家黄羽肉鸡育种公司年提供父母代种鸡约3000万套,约占全国年父母代种鸡需求量的75%;最大的30家黄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公司,年存栏父母代种鸡约3600万套,约占全国年父母代种鸡需求量的90%。
2007年中国饲养各种类型的黄羽肉鸡约40 亿只,产肉量约为360万吨,约占2006年全国禽肉产量的24%,占肉类总产量的4.5%。
目前黄羽肉鸡已经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家禽产业,并且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地位明显。
·肉鸡企业的产业利润以民和股份为例:民和股份以商品代肉鸡苗繁育和销售为核心。
公司的主营收入主要来自于商品代肉鸡苗销售及鸡肉制品加工销售,盈利主要来自鸡苗销售。
2007年,鸡苗业务共实现销售收入24654万元,占总收入的43.68%,实现北京利10701万元,北京利贡献度达78.18%;鸡肉制品业务共实现销售收入26738万元,占总收入的47.38%,实现毛利2508万元,毛利贡献度18.33%。
其他业务饲料、种鸡淘汰、北京和下脚料、各鸡场鸡粪占总收入比重仅有 5.45%、2.97%、0.3%、0.2%。
2011年肉鸡养殖前景分析作者: | 来源:鸡病专业网 | 日期: 2010-10-27 7:52:00 近几年肉鸡养殖行情大起大落,有人赔的负债累累,有人赚的钵满盆满。
规模化养殖、生态养殖、循环养殖概念炒的极其火热,让中国大量的散养户整天提心吊胆,中国肉鸡养殖业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肉鸡价格行情有何规律可循?中国肉鸡养殖前景到底如何?也许没有人能给我们准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聆听更多业内人士的观点,可以从中获取我们有价值的信息,能够让我们的理念得以升华,认识有所进步,市场预测更有把握。
第一部分:肉鸡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上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国人吃肉难的问题,以北京华都肉鸡公司为代表的中国肉鸡产业化企业开始起步。
在没有任何国家经济补贴的情况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肉鸡产业以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农牧业领域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
我国的鸡肉总产量也由1984年的135.8万T增长到2007年的1250万T,并以每年5%~10%的速度持续增长,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鸡肉生产国。
北京华都肉鸡公司的屠宰能力也从1984年的200万只,发展到现在的3600万只。
在此推动下,中国年人均鸡肉消费量也从1984年的1.03kg发展到2007年的12kg,增长了11. 65倍,鸡肉在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
2010年中国肉鸡养殖前景分析第一、在坎坷中奋进——中国肉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1、鸡肉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中国肉鸡产业的发展可谓历经磨难:2001年的封关,2003年的“非典”,2004、2005连续两年的禽流感并延续影响到2006上半年……这些对整个肉鸡产业的影响,都是致命的。
持续两年多的禽流感,加之媒体对此过度渲染,直接导致消费者消费信心的严重受挫,肉鸡产业增速放缓,从而使国内整个肉鸡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但这并没有阻挡中国肉鸡产业前进的步伐。
到2006年下半年,鸡肉供应紧缺,整个肉鸡产业又恢复了生机,诸多肉鸡企业开始扭亏为盈。
2010年中国肉鸡养殖前景分析1984—2007年,国内鸡肉产量增长了8.2倍,鸡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比重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