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

摘要:在继翻译的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生态学—构建与诠释》的问世,为学界提供了研究翻译的新方法,引导着翻译发展的新方向—生态转向。该书总结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初始发展,以及生态翻译的“三层次”:译学、译论、译本,并对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层次”;生态转向

一、引言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Eco-Translatology-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以下简称为《构与释》)是由胡庚申教授所著,并且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于2013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胡庚申教授曾作《涉外语言策略技巧》、《跨文化/国际交流语用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等十余部专著,是国内外享负盛名的学者,为中国的外语研究、教学以及翻译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构与释》作为胡教授另一本著作《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续,由方梦之与许钧两位教授为其立序。“本书主要对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话语体系做了全景式的描述与诠释,进一步完善了理论范畴的建构,拓展了方法论,开启了生态范式的翻译研究。”中国生态翻译学研究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方兴未艾已经走过十年时间,方梦之言说《构与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生态翻译学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又可视为一部生态翻译研究范式的宣言书。”(胡庚申,2013: vii)。作为中国学者“从无到有地构建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体系”,“胡庚申教授能做到这一点,表明了他具有一种‘开发本土学术资源’的定力和拓荒创新的功力。”(胡庚申,2013:xiii)。而《构与释》无疑是生态翻译学领域和我国译学理论研究中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内容简介

《构与释》主要由八章构成,全景式地讲述了生态翻译学的产生发展、核心精髓。对生态翻译学走过的十年之路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绪论探讨“生态翻译学的名与实”,对生态翻译学进行了综观性的描述。翻译学既是一门探讨翻译理论的科学,又是研究翻译艺术的学问。胡庚申指出,作

为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借助翻译生态与自然系统的同构隐喻,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石,是一项系统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相关作用、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致力于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做出符合生态理性的综观和描述。绪论从翻译学、生态学、生态翻译学,以及生态翻译学的术语系统和研究综观几个方面粗略地描绘了生态翻译学得概貌和基本轮廓。

第一章列述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探索的基础以及持续的发展。生态翻译学起步探索于2001年,立论奠基于2003年,倡学整合于2006年,全面拓展于2009年。迄今发展已逾十年时光。胡庚申指出,生态翻译学的发生和发展,既有全球因素,又有中国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同时生态翻译学得发生和发展,也是一种社会需要,一种文化需要,一种学术需要,一种翻译学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展的需要。生态翻译学在新世纪之初应运而生,既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本章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研究的三个基础和前提:(1)体现人类认知路径的“关联序链”;(2)体现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两个系统特征的类似与同构;(3)体现“翻译即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从最初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到之后发展成为完整的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学已经向着“论”/“学”贯通、“学”/“论”一体的道路发展,同时其发展离不开学界的持续关注和致力研究。如今,生态翻译学在不断扎实地进步、茁壮成长。诚如译界学者指出的那样,“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态翻译学研究必将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得到更多翻译界同行的认同,必将在翻译理论与实践领域开创一片崭新天地。”(刘云红、许钧,2011:56)第二章聚焦于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与视角。生态翻译学在中国学者提出之前是“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胡庚申在该章中将生态翻译学的独到之处展现出来。前半部分集中阐释了生态翻译学的“生态范式”,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解读了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归纳出了生态翻译学的生态理性,其核心理念为翻译即生态平衡;翻译即文本移植;翻译即适应/选择,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伦理原则。对于翻译伦理问题,国内外一些学者,如Anthony Pym,Lawrence Venuti, Andrew Chesterman,孙致礼等,都已有一些研究。但是,生态翻译学的伦理研究是基于这些前人的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所提出的新视角、新

观点,为翻译伦理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天地。后半部分梳理了生态翻译学的其他研究焦点和学术视点。概述了生态翻译学已有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呼吁学者更加注重应用研究以及如“事后追惩”这样的理论视点研究。

生态翻译学针对的是“三生”主题,所研究的是“三者”关系,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宏观“译学”、中观“译论”、微观“译本”的“三层次”研究。接下来的三章重点阐述生态翻译学“三层次”的内容,功能及各层次之间如何贯通协调。

第三章是对生态翻译学的宏观译学研究,即翻译生态体系的研究。长久以来,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综合语言学、文化学、哲学等人文社科知识的综合性研究,在对有着复合系统的翻译学研究时,人们要既要进行复杂的思维研究,也要考虑到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性”。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也不论是关于译学体系结构的“图示”还是描述,或者是“纯理”/应用学科之分等的译学架构研究都尚且缺乏一个明确的、统一的理念作为“统领”,缺乏“顶层设计”,但是生态翻译学以生态学关注的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以生态视角出发,无形中对译学体系的建构就有了一致的理念和相对统一的基准,为克服译学体系建构方面“顶层设计”的某些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能,为解决长久以来译学界理论上缺乏协调标准,实践上很难避免“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的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在宏观的生态理念关注下,胡庚申构建了生态翻译学整体的翻译生态体系,阐述了翻译管理生态系统、翻译市场生态系统、翻译教育生态系统、翻译本体生态系统,以及外围生态环境依托的结构和功能;对翻译生态体系中的核心——翻译本体生态系统的相关学科研究进行了“科际”综观和整合。该章还涉及一些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鲜有涉及的领域,如“翻译管理”、“翻译市场”等,这些都是翻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

第四章转而探讨翻译“三层次”研究中的中观译论研究,即翻译本体理论研究。在生态翻译学话语体系建构的研究中,系统的翻译本体理论可谓是宏观译学体系研究之下的“中观”研究。在中观的翻译本体理论研究中,生态翻译学致力于认识翻译本质、描述翻译过程、明确翻译原则、彰显翻译主体、厘定翻译标准、回归“译有所为”。生态翻译学将翻译简约地描述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翻译行为即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解析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交替循环的翻译过程;彰显“译者中心”的翻译行为理念与“译者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