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

合集下载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摘要:在继翻译的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生态学—构建与诠释》的问世,为学界提供了研究翻译的新方法,引导着翻译发展的新方向—生态转向。

该书总结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初始发展,以及生态翻译的“三层次”:译学、译论、译本,并对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层次”;生态转向一、引言《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Eco-Translatology-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以下简称为《构与释》)是由胡庚申教授所著,并且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于2013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胡庚申教授曾作《涉外语言策略技巧》、《跨文化/国际交流语用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等十余部专著,是国内外享负盛名的学者,为中国的外语研究、教学以及翻译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构与释》作为胡教授另一本著作《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续,由方梦之与许钧两位教授为其立序。

“本书主要对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话语体系做了全景式的描述与诠释,进一步完善了理论范畴的建构,拓展了方法论,开启了生态范式的翻译研究。

”中国生态翻译学研究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方兴未艾已经走过十年时间,方梦之言说《构与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生态翻译学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又可视为一部生态翻译研究范式的宣言书。

”(胡庚申,2013: vii)。

作为中国学者“从无到有地构建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体系”,“胡庚申教授能做到这一点,表明了他具有一种‘开发本土学术资源’的定力和拓荒创新的功力。

”(胡庚申,2013:xiii)。

而《构与释》无疑是生态翻译学领域和我国译学理论研究中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内容简介《构与释》主要由八章构成,全景式地讲述了生态翻译学的产生发展、核心精髓。

对生态翻译学走过的十年之路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绪论探讨“生态翻译学的名与实”,对生态翻译学进行了综观性的描述。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读后解析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读后解析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读后解析本文以《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为依据,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起源与发展、核心理念与视角、宏观译学中观译论微观译本研究等内容,分析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应用与研究趋势。

认为,生态翻译学是译届首部自成体系、功能强大之译论。

它既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又符合逻辑法则和自然机理;拥有一整套别具特色的术语来描述其研究对象、目的、内容、方法、规律、定理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同时,生态翻译学运用“三层次”研究技术路线:宏观译学、中观译论和微观译本,使其不仅在宏观中体现了译学体系架构的一些要素,而且在微观层面上能够描述翻译现象,解释翻译行为。

标签: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体系;翻译本体理论一、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生态翻译学二、生态翻译学的背景、起源与发展1、生态翻译学的产生背景生态翻译学的发生与发展,与时代社会和学术发展的方向是相符合的。

首先,它是经济社会转型在译学研究方面的一种反映。

其次,生态思潮又是现代思想与哲学转型的必然结果。

2、生态翻译学的起源与其说生态翻译学的起源,倒不如说生态翻译学建基的三个前提。

一是人类认知路径一“关联序链”(这是生态翻译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依据)。

胡庚申教授曾图示了一条“从翻译”到“自然界”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认知视野延展的链条,“翻译←→语言←→文化←→社会/人类←→自然界”。

二是翻译生态和自然生态两个生态系统具有类似性和同构性(这是构成生态翻译学生存发展的客观基础和理据)。

首先,生态学强调生态环境与生物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翻译生态也是这样。

其次,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生态平衡。

翻译生态也是如此。

由于以译者为代表的“翻译群落”的思维方式、教育背景、翻译理念、审美标准、实践经验等不同,又由于翻译文本类型、读者需求、接受文化、沟通渠道、规范环境等的差异,这些主客观、内外部环境的不同和差异必然造成“翻译群体”主体的不同的适应与选择,他们必须动态地调整自己,以适应整体翻译生态环境,形成翻译生态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

生态翻译学研究悄然而兴_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研究悄然而兴_胡庚申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17日/第005版前沿生态翻译学研究悄然而兴胡庚申澳门理工学院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外文系翻译学以语言信息转换为“己任”,以促进人类跨文化交流为“天职”,总体上属于人文科学;生态学是以人类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整体、平衡、动态、和谐的环境为宗旨,总体上属于自然科学。

基于此,生态翻译学则可谓两者联姻的产物。

由于生态翻译学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有系统的研究内容,有配套的术语体系,又有生态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论等,因此,将其作为一个“交叉学科”。

然而,就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的一些概念来源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解和类比,同时又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生态翻译学可以说是翻译研究的“关系学”,因为它关注翻译过程中各种元素关联的重要性、各种知识交集的多样性,以及多元思维的整体性。

生态翻译学将其研究对象确定为“三者关系”——探讨“翻译群落”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考察翻译生态环境与翻译文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翻译文本与“翻译群落”之间的关系,即三者互动关系问题。

生态翻译学依据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和谐的生态学原理和机制,用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和谐的眼光看待翻译行为,探讨“三者关系”,从生态学的视角描述和解释翻译中的“人、事”关系与翻译生态环境对翻译活动、翻译文本、翻译现象的影响和制约。

生态翻译学贯通了“译学”、“译论”、“译本”三个研究层次,初步形成了宏观译学架构、中观译论体系、微观译本操作的“三层次”研究的发展格局。

在宏观的译学架构研究中,生态翻译学侧重在整体生态理性、翻译生态体系、“科际”整合研究。

在中观译论体系研究中,生态翻译学致力于认识翻译本质、描述翻译过程、厘定翻译标准、回归“译有所为”。

在微观的译本操作研究中,生态翻译学则着重于从不同的生态翻译学视角对生成文本的解读,主要是从宏观生态理念视角、整体生态体系视角、系统翻译理论视角、人际“翻译群落”视角以及整合适应/选择视角等探讨各种因素对翻译文本的影响。

生态翻译学十多年来研究发展状况总结-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生态翻译学十多年来研究发展状况总结-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生态翻译学十多年来研究发展状况总结-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它发轫于2001 年,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

作为一门新兴的翻译学理论,其发展快影响大。

由中国学者首次提出的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原创性翻译理论,理应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完善和推广。

因此,有必要对生态翻译学十多年来研究发展状况进行概要的回顾与总结,以便发现其研究的不足及需改进之处,引导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提高生态翻译学的实际价值和影响力。

一、生态翻译学发展回顾在全球性生态的影响下,由于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启发、相关领域学科发展的激励以及译学界生态取向翻译研究的促进,再加上现有译学理论研究的局限与缺失所产生的需要,生态翻译学应运而生[1] .生态翻译学的产生,不仅解决了译学理论研究的局限和缺失的问题,而且为当今踟蹰不前的翻译理论研究注入了活力。

生态翻译学起步于2001 年,全面开展于2009 年[1].据此,我们暂且按这两个阶段来分析总结。

(一)起步阶段(2001 -2008)生态翻译学的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理论的提出和构建,以及参研的聚集与扩大。

它主要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并创立,构建过程也主要是由他个人完成。

在生态翻译学产生的初期,有不少学者参与到其中的讨论中来。

具体表现如下:1. 理论的提出与建构。

2001 年12 月6 日,胡教授在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宣读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一文,是我国学者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的关于生态翻译学方面的第一篇文章。

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文对翻译活动中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对译文做出选择的探讨,为更系统构建翻译适应选择论铺平了道路,因而也为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1 -6.为更系统地构建翻译适应选择论,胡庚申教授于2004 年出版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3]1,介绍了生态翻译学是如何大胆借用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基本原理,并把这种原理引入到翻译学领域,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讲解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摘要:在继翻译的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生态学—构建与诠释》的问世,为学界提供了研究翻译的新方法,引导着翻译发展的新方向—生态转向。

该书总结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初始发展,以及生态翻译的“三层次”:译学、译论、译本,并对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层次”;生态转向一、引言《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Eco-Translatology-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以下简称为《构与释》)是由胡庚申教授所著,并且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于2013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胡庚申教授曾作《涉外语言策略技巧》、《跨文化/国际交流语用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等十余部专著,是国内外享负盛名的学者,为中国的外语研究、教学以及翻译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构与释》作为胡教授另一本著作《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续,由方梦之与许钧两位教授为其立序。

“本书主要对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话语体系做了全景式的描述与诠释,进一步完善了理论范畴的建构,拓展了方法论,开启了生态范式的翻译研究。

”中国生态翻译学研究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方兴未艾已经走过十年时间,方梦之言说《构与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生态翻译学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又可视为一部生态翻译研究范式的宣言书。

”(胡庚申,2013: vii)。

作为中国学者“从无到有地构建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体系”,“胡庚申教授能做到这一点,表明了他具有一种‘开发本土学术资源’的定力和拓荒创新的功力。

”(胡庚申,2013:xiii)。

而《构与释》无疑是生态翻译学领域和我国译学理论研究中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内容简介《构与释》主要由八章构成,全景式地讲述了生态翻译学的产生发展、核心精髓。

对生态翻译学走过的十年之路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绪论探讨“生态翻译学的名与实”,对生态翻译学进行了综观性的描述。

生态翻译学理论探析

生态翻译学理论探析

生态翻译学理论探析文章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

阐释了生态翻译学的主要内容: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翻译,把翻译活动放到整个生态环境中去;它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译者的中心作用;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

标签:生态环境;理论背景;翻译过程一、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生教授首次提出,且自2001年以来他连续多次发表了数篇关于生态翻译学的文章。

2004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翻译适应选择论》。

“该书以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中的‘适应与选择’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极富解释力的翻译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综观翻译活动的宏观理论视角”。

[1]2005年7月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的关于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的学术研讨会上,作为大会主席的胡庚生将翻译的生态环境研究作为本次大会重要的议题,号召全体参会者学习研究翻译的生态环境。

“生态翻译学‘正在引领许多学者了解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论,领略生态视角翻译研究的强大解释力’”。

[2]“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導、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

[3]二、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以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即适者生存理论为基础,胡庚生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适应与选择理论。

生态翻译学理论倡导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过程,在这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将所有与翻译的生态环境相关的因素考虑在内进行适应和选择。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最基本的法则是适者生存”。

[4]一方面生物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接受自然环境的限制。

如果我们将自然选择基本法则应用到翻译研究中,不难发现译者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译作也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两者也都必须接受来自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限制。

综上所述,翻译的过程应该作如下理解:翻译的选择可以分为两部分:对译者的自然选择和对译本的自然选择。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读后解析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读后解析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读后解析作者:樊宁瑜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6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以《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为依据,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起源与发展、核心理念与视角、宏观译学中观译论微观译本研究等内容,分析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应用与研究趋势。

认为,生态翻译学是译届首部自成体系、功能强大之译论。

它既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又符合逻辑法则和自然机理;拥有一整套别具特色的术语来描述其研究对象、目的、内容、方法、规律、定理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同时,生态翻译学运用“三层次”研究技术路线:宏观译学、中观译论和微观译本,使其不仅在宏观中体现了译学体系架构的一些要素,而且在微观层面上能够描述翻译现象,解释翻译行为。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体系;翻译本体理论一、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一项从生态视角对翻译活动进行综观描述的跨学科研究。

胡庚申教授认为,“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立足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归依,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石,是一项系统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致力于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做出符合生态理性的综观和描述。

”(胡庚申,2013)二、生态翻译学的背景、起源与发展1、生态翻译学的产生背景生态翻译学的发生与发展,与时代社会和学术发展的方向是相符合的。

首先,它是经济社会转型在译学研究方面的一种反映。

其次,生态思潮又是现代思想与哲学转型的必然结果。

2、生态翻译学的起源与其说生态翻译学的起源,倒不如说生态翻译学建基的三个前提。

一是人类认知路径一“关联序链”(这是生态翻译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依据)。

胡庚申教授曾图示了一条“从翻译”到“自然界”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认知视野延展的链条,“翻译←→语言←→文化←→社会/人类←→自然界”。

生态翻译学若干问题探讨——与胡庚申教授就《生态翻译学:建构与

生态翻译学若干问题探讨——与胡庚申教授就《生态翻译学:建构与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5 — 0 1 ;修 回 日期 :2 0 1 6 0 6 — 2 5 作者 简介 :尹穗琼 ,女 ,讲 师 ,硕 士 ,研究 方 向:翻 译理 论与 实 践
生 态 翻 译 学 若 干 问题 探 讨
问题 以及 笔者 的解读 ,希望能 为这一崭新翻译 理论 的发展起到些许 推动作用 ,兼与胡庚 申教
申,2 0 1 3 :7 9 ) 。2 0 1 3 年 ,专著 《 生态翻译 学:
建构与诠释 》( 以下 简称 《 构与释 》 )的出版 不
仅首次全面 系统地从 生态视角 阐释 了翻译 学,
也是我 国学者在翻译研 究领域 首次提 出 自己的
理论 ,意 义非常重大 。
《 构 与释》 全面介 绍 了生态翻 译学 的起源 与 发展 、理论基础 、核 心理念 、三个层次 的理论
多年的发展和 传播 ,在 国 内外翻译研 究界都 引
生 态 学 概 念 最 早 由德 国 动 物 学 家 恩 斯
起 了广泛关注 , 国内仅 2 0 0 1 2 0 1 2年问有关 生
态翻译研 究的论文数量 已经超过 5 0 0篇 ( 胡庚
特 ・ 海 克尔 ( E n e s t Ha e c k e 1 )1 8 6 6年提 出,是 “ 一 门关于活着 的有 机物与其 外部世 界, 它们 的 栖息地 、习性 、能量和寄生 者的关系 的学科 ” 。
理 念 ,研 究方 法仍属 规约性研 究性质 。
关键词 :生 态翻译 学 ;研 究范式 ;理论基 础 ;译 者 中心
中图分类号:H 3 1 5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8 . 6 6 5 X ( 2 0 1 7 )3 - 0 0 5 6 . 0 7

生态翻译研究范式的宣言书——简评《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

生态翻译研究范式的宣言书——简评《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

生态翻译研究范式的宣言书——简评《生态翻译学:建构与
诠释》
谢丹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4(000)016
【摘要】生态翻译学最初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的,它立足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纵观翻译的研究范式,致力于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进行纵观和描述。

该文将对胡庚申教授继2004年出版《生态翻译适应选择论》之后的又一部新作《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进行简单评述,主要按篇章顺序对该书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并指出该书的特色以及该理论应该改进的地方。

【总页数】3页(P131-133)
【作者】谢丹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生态翻译研究范式的宣言书--简评《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 [J], 谢丹
2.生态翻译学若干问题探讨——与胡庚申教授就《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中的部分观点进行商榷 [J], 尹穗琼;
3.生态翻译学若干问题探讨——与胡庚申教授就《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中的部分观点进行商榷 [J], 尹穗琼
4.翻译研究当独树一帜——读《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 [J], 覃江华;
5.《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读后解析 [J], 樊宁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诗词翻译——以许渊冲《诗经》英译本为例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诗词翻译——以许渊冲《诗经》英译本为例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诗词翻译——以许渊冲《诗经》英译本为例1.引言国内,胡庚申教授首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这一理论,他借用了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并根据翻译的实际,将翻译的全过程定义为“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即翻译的过程 = 译者的适应 + 译者的选择,明确了这一理论的核心是翻译适应选择论。

具有动态“双重身份”的译者,一方面受制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另一方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选择和操纵译文。

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谓之“多维”转换,主要落实在“三维”转换上。

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做到语言层面的转换,还要传达文化、传递交际意图。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学者对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国际翻译界开始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翻译活动的学者也很多,米歇尔·克罗尼恩在《翻译与全球化》一书中提出要关注语种“翻译的生态”问题,呼吁在不同语种的翻译之间要保持健康平衡。

安德烈·勒非费尔与苏珊·巴斯内特于 1900 年提出“文化转向问题”,多次将翻译的语境描述为“文化环境”,并使用“发现树木生存之地”、“描述植物生长之状”等生态类比翻译研究中语言学家的探索行为。

这些研究都说明从生态学视角解释翻译是可取的,这些研究都为生态翻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国内学者对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自从生态翻译学提出以来,国内许多书籍、期刊杂志上也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近年来,许多在校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都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探索生态翻译学的奥秘,下面将详细分类说明。

(1)关于生态翻译学的书籍2004 年,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出版,其核心就是翻译即适应和选择,在这部作品中,胡教授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原则、过程、方法和译评标准等作出了新的描述与解释。

2013 年 10 月,由商务印刷馆出版的胡教授的《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运用相似、类比、概念移植和系统总观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对生态翻译学做出了全景式的描述与诠释。

“生态翻译学”和“翻译生态学”之辩

“生态翻译学”和“翻译生态学”之辩
本 书把 “适 应 、选择 ”学说 的基本 思想 和原理 引入译 学研 究 ,首次从“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等理论视角 出发 ,利用作为
必然是确立以“译者为中心”的理论框架 。这一点还可从该作里 第 6O一61页 图 2a的 “翻译 活动 与生 物界关 联 的环节 ”,即“翻 译一 语言一文化一人类一生物”(后来虽改成“翻译 一语言一 文 化一 人类一 自然界 ”,但本质未变 )得到证实。另外 ,胡教授 2004 年和 2011年在 《中 国翻译》 的两篇论 文 (胡 庚 申 ,2004(3): 1O一16&2011(2):5-9)的有关 内容也可证实这一点。
好 ,以实现真 正的“天人合一 ”,也使该 研究视 角真正从人类 学 间的相互作用 的机理 与规 律。具体 地说 ,就是将生态学 的研究
过 渡 到 生 态 学 。
成果 引入翻译研究 ,将 翻译及其 生态环境相联 系 ,并 以其相互
然而 ,自从生态 翻译学于 2006年提 出(有人说提 出于 2001 关 系及其机理 为对象 进行 深入研究 ,从 生态学角度审视翻译 、
态研究 中的一个核心或重要概念 。
研究井辟 了新的视野 ,旨在建立翻译生态学这一崭新学科。”(许
既然 ,“译者 中心论”与“和谐 说”格 格不入 ,有违背 翻译 生 建 忠 ,2009)
态 研 究 原 理 之 嫌 ,那 么 在 未 来 的 翻译 生 态 研 究 中 还 是 删 去 为
“抽象地说 ,翻译生态 学是研究 翻译 与其周 围生态环境之
制 ,并不是无所作 为 ,而是有所作 为 ,即在认识 了由天地构成 的 态环境 、生 态结构 和生 态功 能 ,全面 、深 入地 揭示 出翻译 生态
客观规律后 ,可发挥 其主观能动性。这也符合辩证唯物 主义关 之 基本 原理 和规 律 ,阐述 了翻 译生 态 的演 进 、翻译行 为 生态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中国文学作品可译性探讨——以《山居秋暝》为个案—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中国文学作品可译性探讨——以《山居秋暝》为个案—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中国文学作品可译性探讨——以《山居秋暝》为个案王萍、余霞、陈忠英、罗碧萍、伍彩霞成都文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401【摘要】中国文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从神话传说到成熟的文学体系经历了5000多年。

单单历史上面就显得无与伦比,历史沉积的文学底蕴比任何说辞都实际。

其中,中国的古诗词更是我们中国文学作品的精髓,在这个世界文化交融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让这种文化精髓广为传播。

因此,我们以许渊冲先生翻译的《山居秋暝》译本为例,用生态翻译学理论从可译性的角度对《山居秋暝》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可译性,许渊冲引言生态翻译学立足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致力于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进行综观和描述.一、生态翻译学1.可译性一般来说,原语生态里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与译语生态里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之间的差异度越小,其可译性就越大,或者说其不可译性也就越小;反之,原语生态里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与译语生态里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之间的差异度越大,其可译性就越小,或者说其不可译性也就越大[1]。

1.1.维持所谓维持,就是既要保持原语生态中的各元素与源语(source language),又要保持译语生态中的各元素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用语表达和表现形式一致。

在翻译这一过程中既要忠实地再现原作的信息,包括原作的内容和风格,又要用通顺的目的语将这些内容和风格表达出来[2]。

“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是张谷若提出的翻译原则,1980年在《上海统讯》上著文。

他认为“原来是地道的语言文字,翻译时也要译成地道的语言文字”。

要想译出地道的语言文字,译者就需要从目标语言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社会等进一步了解目标语言的生态环境[3]。

因此,作为生态翻译的策略选择,采用一种高度“依归”翻译策略处理“不可译性”的文本也不失一种有效的选择。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方法论特征及其意义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方法论特征及其意义

2017年12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6期Dec.2017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34 NO.6 doi:10.3969/j.issn.1672⁃0598.2017.06.016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方法论特征及其意义*罗迪江(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柳州545006)摘 要:生态翻译学在翻译理论研究的整体推进中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贯通融合性㊂它以生态学作为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确立了生态思维与翻译活动之间的有效契合,并通过生态取向的整体主义方法为翻译活动提供一种新思路,它所独有的生态范式和生态结构,赋予翻译活动整体的研究视野,这使它与传统翻译学形成鲜明对比,为当代翻译学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路向㊂关键词: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翻译;方法论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17)06⁃0109⁃06 引言生态翻译学的奠基之作始于生态翻译学先驱者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2004),成熟之作源于‘生态翻译学:诠释与建构“(2013)㊂作为一种相对年轻而又成熟的生态分析方法的确立,生态翻译学迎合了20世纪70年代哲学的生态整体转向趋势,其兴起和发展与20世纪以来全球性的生态思潮与生态研究取向具有密切关联㊂生态翻译学大力倡导从宏观生态理性角度来研究翻译,并基于生态翻译学的基本思想,系统地论述了翻译的生态范式㊁生态理性㊁翻译生态环境㊁译者中心㊁适应/选择㊁ 三维”转换㊁平衡和谐㊁生态移植㊁译者责任㊁适者生存等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逐步健全了生态翻译学的学科体系,充分证明了生态翻译学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就此而言,生态翻译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解读方式,并为考察翻译生态范式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思路㊂一㊁翻译生态取向的路径突破在翻译理论的研究中,生态分析(生态取向)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工具日益显示出其独有的功能和巨大的魅力㊂它作为一种翻译活动的解释方式和翻译理论的探索方法,本身就处于动态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生态思维的引入和生态翻译学的提出,无疑是翻译学发展的路径突破与方法超越㊂因此,对生态翻译学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来源的考察与探究,以及对生态翻译学形成的基本脉络和理论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充分理解生态翻译学在当代翻译研究与翻译理论分析中的重要意义,更加合理地把握其方法论体系㊂(一)生态翻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关联序链胡庚申(2004)对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关联901*[收稿日期]2017⁃04⁃07[基金项目]2017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JGY2017097) 国家文化 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科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研究”;201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5BYY002) 仫佬语话语材料的收集与语言文化研究”[作者简介]罗迪江(1974 ),男,壮族,广西忻城人;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言学与翻译研究㊂特征进行论证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于达尔文的 自然选择”基础上,并且接受了 译者(译品)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的论断㊂胡庚申(2010a)明确指出,翻译生态与自然之间的关联性㊁类似性和同构性是生态翻译学的存在性和客观性的重要理据;寻找关联㊁相似或同构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是一个寻找规律㊁逼近规律的过程㊂虽然国际翻译界曾经以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讨论,例如彼特㊃纽马克(Newmark1988:95)的翻译生态学特征㊁罗森纳㊃沃伦(Warren1989:6)的翻译认知和生存模式㊁戴维㊃卡坦(Katan1999:45)的翻译生态环境,但他们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系统地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翻译活动,更没有从理论层面上构建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模式㊂在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下, 生态”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翻译特征,成为了构造生态翻译的新的 根隐喻”,使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获得了内在关联,使适应/选择成为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关联序链的核心概念,其意义就在于 使翻译生态与翻译环境构成一个新的具有动态性㊁层次性㊁个体性等特征的和谐共存㊁生生不息㊁水乳交融㊁互相交织的范畴”(方梦之2011)㊂自此,翻译生态取向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旨在回答生态翻译学的本体论问题: 何为译” 翻译即适应与选择; 谁在译” 译者主导㊁译者中心; 怎样译” 汰弱留强/求存择优㊁选择性适应/适应性选择; 为何译” 适者生存㊁强者长存㊁译有所为(胡庚申2010b)㊂在生态翻译学领域里,以生态的方式看待与探究翻译理论,成为了胡庚申的特识㊂ 生态”具有了翻译方法论的意义,既成为胡庚申翻译思想的主导概念,又成为生态翻译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生态翻译学的思维方式与翻译活动起到重要的作用㊂由此而言,翻译活动是生态的㊂那么,它要走向何处或说它生态的趋向是什么呢?对此,胡庚申(2011)为指明了明确的方向: 生态翻译学以生态整体主义为视角,以华夏生态智慧为依归,以 自然选择’原理为基石,是一项探讨生态翻译㊁文本生态和 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作用㊁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㊂换言之,作为一个具有显著 跨学科’性质的生态学翻译研究途径,生态翻译学倚重翻译 生态’㊁取向文本 生命’㊁关注译者 生存’,是一项利用生态系统的理性特征㊁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学进行综观的整合性研究”㊂即,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要完成真正的和谐统一与互联互动,翻译生态环境要成为译者生存与文本生命的翻译存在的基础,成为对译者而言生态存在着的既关注文本生命又关注译者生存的 存在者”与 此在者”㊂(二)生态翻译学建构的基础:生物进化论21世纪初叶由胡庚申创始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被视为生态翻译学的奠基之作与经典思想㊂它以自然生态与翻译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分析对象,运用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解释翻译过程,以适应选择为机制对翻译活动的刻画作为展开过程,以适者生存与汰弱留强作为译品生存的结果,其主要工作就是对达尔文核心思想的利用与移植,以及对生物进化论思维的引入和借鉴㊂生态翻译学的思想来源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㊂与达尔文的思想相对应,生态翻译学明确肯定了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联通融性,强调了翻译的实现就存在于适应性选择与选择性适应的生态翻译活动中,源于文本生命㊁适者长存与译者生存之中的翻译活动,从而摒弃了微观层面的单一模式的传统翻译论思想㊂生态翻译学特别强调翻译的整体主义思想,并且立足于翻译活动的生态环境,由此任何翻译活动不再是单一静态的,而是整体动态的㊂由于翻译本身是一个整体的生态活动,因此,起决定作用的并非某种翻译策略而是 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胡庚申2004)㊂可见,胡庚申将生态翻译学的任务确定为 选择”与 适应”在翻译活动过程中寻找到最佳适应与优化选择的翻译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㊂胡庚申(2008a)明确指出,将 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翻译中去就是:译者(译品)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㊂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翻译学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在理论分析的基本模式和倾向性等方面都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关联性与交叉通融性㊂这种关联通融性一出场就超越了传统翻译意义上对翻译活动的理解,它将翻译活动定格于一种宏观生态理性的视域里,一种翻译本质有望企及(具有深层意义的译论基础与译学体系)的理想和憧憬,为翻译生态环境下的翻译生态㊁文本生命㊁译者存在㊁适应/选择㊁适者长存等生态翻译提供了生存的依托㊁存在的庇护所㊁生命的栖息地㊁适者的守护人与适应/选择的优先权㊂(三)生态翻译学形成与应用的理论必然性首先,翻译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内在关联以011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4卷及翻译过程的整体主义思想是生态翻译学理论建构的起点㊂生态翻译学试图在方法论与认知论层面上建立一种关于翻译的生态范式,其实质是强调翻译作为生态取向与自然生态的一致性,并将其范式看作是从生态学视角以适应与选择为核心理念对翻译进行整体性综观的生态范式㊂其次,生态翻译学为不同翻译学理论与不同翻译研究途径建立了可供沟通的桥梁与渠道㊂从方法论特征来看,生态翻译学相对于语言学视角㊁目的论视角㊁文化学视角等翻译研究途径来说具有较大的方法论包容性和理论优势㊂它的立论视角是 生态”,是从生态的视角对翻译进行整体论思想的跨学科研究㊂它强调 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性与生态和谐性特征,它蕴含着 译学” 译论”与 译本”三个研究层次的关联,是其他别的翻译研究途径难于比拟的,因此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包容性㊂就理论优势而言,我们可以在一种生态系统中将翻译活动整体化与生态化,从而体现出 学”(译学)㊁ 论”(译论)㊁本”(译本),或者使 人”(译者)㊁ 本”(译本)㊁ 境”(译境)关联互动,有机融通㊁ 三效合一”,构成一个平衡和谐的翻译研究 共同体”(胡庚申2013:21)㊂由于生态翻译学具有跨学科性与整体论性,在方法论上它力图从整体性对翻译活动进行生态介入与范式转换,并对翻译活动与翻译方法分析的整体背景下提出了适应性选择与选择性适应的双重要求㊂总而言之,生态翻译学主张基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相关性,将翻译活动置于翻译生态环境之中,从适应/选择机制出发,将翻译生态㊁文本生命与译者生存等生态概念结合起来,从而对翻译活动的表征状态及其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较好而有效的描述与解释㊂它将翻译活动的内部翻译生态㊁外部生态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整合成一个整体的生态体系,用以说明翻译生态与翻译环境之间的共生互存与和谐统一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形成自始至终是受适应/选择机制调节的,因而它在本质上脱离了那种单一平面化的翻译模式的困境,给出了一条较合理的生态化路径与整体论方法㊂21世纪初叶以后,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方兴未艾,朝向 生态”而蓬勃发展㊂它在其产生和演化过程中,广泛融入了现代整体主义分析的整体性思想,并与当代翻译哲学与翻译理论对译者㊁译文㊁译品㊁译论㊁译学的反思紧密相关,因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形态㊂因而,生态翻译学对于实现生态学与翻译学的内在融合,建构不同类型的翻译理论研究途径的融通互联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现代翻译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与制高点㊂二㊁翻译生态分析方法的创新生态翻译学的生态分析方法具有自我完善和理论建构的特征,作为一种有效的翻译工具和手段,在其演变过程中不断对其理论本身进行修正和补充,它所具有的整体论思想和进化论思想为翻译分析研究方法的丰富和完善提供了启迪性的思路㊂(一)翻译的多向因果范式生态翻译学引入了进化论思想,在方法论论题上它与整体论一脉相承,力图摒弃了单一的翻译模式,舍弃了以往翻译研究视角的单一化与平面化,力求将翻译活动的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关联起来,并由此把关注的焦点投置于翻译的生态整体性上,使翻译认识论的研究域面得以拓展㊂如果我们将以前的翻译研究途径看作是一种还原论视角下的单向因果范式,那么生态翻译学就是一种整体论视角下的多向因果范式㊂事实上,无论是翻译适应选择论,抑或是生态翻译学,它们都蕴含着整体论与生态学的思想㊂如此说来,生态翻译一开始就具有生态意义上的多向因果范式,它包含着翻译生态㊁文本生命㊁译者生存与译者责任,彼此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统一体㊂从翻译生态到文本生命㊁从译者生存到译者责任,都蕴含着一种动态的互联互动与和谐共存,这种和谐共存使翻译研究从传统翻译学的窄式内容转向生态翻译的宽式内容,构成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多向因果范式㊂换言之,生态翻译学把翻译活动归结为一种多向因果范式,就必然地要引入生态学思想,而生态学思想则渗透了整体论的价值取向,与翻译学形成一种内在的整体性关联融通㊂一旦在翻译活动与整体论的价值取向之间搭取了由此及彼的桥梁,那么翻译活动的整体性及其多向因果范式就会得到实质性的贯通与强化㊂因此,当我们说生态翻译学具有宽式内容与整体论思想,其实就是表明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多向因果范式,既是源语㊁原文与译语系统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又是翻译生态环境下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动态生成的宏观生态理性与和谐共生㊂这充分说明了生态翻译学 取向于文本 生命’,关注于译者 生存’,致力于翻译 生态’”(思创㊃哈格斯2011),能够深入到翻译活动的各个层面,全面生态理性地把握翻译理论的整体111第6期 罗迪江: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方法论特征及其意义结构㊂因此,开辟宏观生态理性道路和探讨创建翻译生态分析方法,已构成了当代翻译学研究与探索的译者责任与译者使命㊂(二)翻译活动的生态回环反应式生态翻译学吸纳了进化论思想,将翻译生态分析导向了语言㊁社会㊁文化㊁认知和交际等语境研究的广阔领域,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维度㊂21世纪初,基于对以往的翻译学理论的全面反思和对达尔文 适应/选择”学说的阐释与借鉴,胡庚申意识到在翻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将 适应/选择”学说与翻译学结合起来,分析具有整体性的翻译生态表征过程㊂而胡庚申将 适应/选择”学说与翻译学进行结合分析的思路正体现了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旨趣,它 将有望打破西方翻译理论的 一统天下’并终结东西方翻译理论生态 严重失衡’的局面;同时也有利于构建东西方翻译理论平等对话的平台”(思创㊃哈格斯2013)㊂正是通过 适应/选择”学说具有翻译活动的复杂机制㊁内部准则与生态范式,翻译活动的生态性特征才能够得以形成㊂换言之,翻译活动在 适应/选择”的生态过程中形成了 关联序链”的认知路径, 类似/同构”的生态特征与 适应选择”的理论体系㊂可见,以 适应/选择”为核心思想的生态翻译学有助于理解翻译生态环境下翻译与语言㊁文化㊁人类㊁自然界之间的协调性特征与关联序链关系㊂从适应/选择的概念本质和目标来看,生态翻译学试图运用达尔文 适应/选择”学说中的核心思想,并对翻译生态的表征特征进行更加精准的理解㊂具体来说,适应与选择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下的本能,是翻译过程中凸显 译有所为”的实质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㊂那么,翻译就被描写为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适应的目的是求存㊁生效,适应的手段是优化选择;而选择的法则是 适者生存” 汰弱留强”(胡庚申2008b)㊂译者/译品为了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通过适应性选择与选择性适应的手段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在适应与选择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形成了翻译过程中的译者㊁译品㊁翻译生态环境与适应/选择之间所谋求的 适者生存/汰弱留强”的翻译生态回环反应式:译者/译品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通过)适应性选择与选择性适应(达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最终)译者/译品要生存和发展㊂总之,在翻译学研究 朝向生态而生长”的路途中,胡庚申无疑是促成翻译学与生态学紧密结合的开拓者,使翻译活动突破了单一模式的障碍而能够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得以生态化与整体化㊂生态翻译学对整体论与生物进化论思想的引入,既说明了生态翻译学理所具有的关联通融性特征,这使它能够在方法论层面上实现与其他翻译研究途径的互通和借鉴;也反映出21世纪初叶以来人们对翻译学研究的开放性态度与跨学科思维,充分展现了生态翻译学方法论的创新意义㊂三㊁生态翻译学的整体性特征与生态范式任何一种生态学视角下的翻译理论研究都具有整体性,是一种立足于宏观生态理性而对翻译的本体论问题 何为译㊁谁在译㊁怎样译与为何译 进行根本性地回答,它强调翻译就是适应与选择,其核心理念就是以译者为中心,以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作为翻译的主导方法,凸显了翻译就是要以适者生存为原始目的,建构了一个将翻译适应选择论与生态翻译学之间桥接起来的 论学一体”的同源贯通的生态范式㊂这种范式使生态翻译学超越了以往不同的翻译理论研究模式,与其他的翻译理论研究视角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翻译本体生态系统,从而极大地扩展了翻译学研究的内涵和结构㊂(一)翻译适应选择论与生态翻译学的贯通互融不可否认的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分析过程与展开思路与胡庚申后期的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与同源性㊂随着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研究由微观/中观层面上的适应/选择朝着宏观生态理性的转变,生态翻译的渗透力实际上是将翻译活动的理解确立在整体论性的生态取向基础上,逐渐将翻译研究从适应/选择的分析转变为翻译生态的研究㊁从单一的翻译研究视角转变为生态化整体的研究㊂由此,以生物进化论作为重要理论启示来源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和后续发展的生态翻译学,它们是 同源”的,是一种源委的关系和继承的关系,本质上是一致的(胡庚申2013:61)㊂早期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也涉及生物进化论,在理论内核上并没有与生态学真正结合起来,而生态翻译学则深化与扩展了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内涵,并211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4卷且对翻译适应选择论具有很大的兼容性与包容性㊂可以说,生态翻译学从理论上突破了翻译适应选择论作为翻译理论研究的 中观与微观”层面思维,彻底系统地以生态学为 根隐喻”演绎提出平衡和谐㊁多维整合与多元共生等具有生态取向的翻译原则,衍生出一系列诸如翻译生存㊁翻译生态㊁翻译生态环境㊁群落移植㊁适应性选择㊁选择性适应㊁求存择优㊁和谐共存㊁共生互动等等具有生态特征的翻译术语,扩展了翻译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视角㊂这样,生态翻译学的生态分析路径相比较于翻译适应选择论而言,既是一种继承又是一种超越,更具有哲学理性的㊁宏观生态理性的和整体论思想的方法论优势㊂翻译生态分析的意义在于对翻译生态㊁文本生命与翻译群落生存进行合理解释,而生态翻译学则通过翻译的生态性和翻译的整体性的拓展使这种解释效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拓展㊂因此,生态翻译学并没有否定以往的翻译理论研究视角的翻译效力,而是遵循宏观生态理性,以生态学为视角对翻译学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从而更加凸显了翻译生态范式的理论解释力与实践有效度㊂这种生态范式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为翻译适应选择论赋予了生态学的解释,并且有效地实现翻译适应选择论与生态翻译学的贯通互融,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空间㊂(二)翻译生态化整体方法的构建当我们从翻译生态环境中的源文与译文㊁作者与译者㊁语言与文化㊁社会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生存与存在看待翻译时,我们会发现当前的翻译研究视角所面临的问题就在于研究视角的单向因果范式与方法立论的单一平面化㊂这就从根本意义上要求获得一种解决翻译研究存在问题的正确途径,使译者的存在和译品的存在㊁作者的存在与源语的存在㊁翻译的生命真正达向和谐共生,促进翻译生存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统一㊂这种方法就是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翻译生态化整体方法 就是指生态地和整体地看待翻译生态环境与翻译的存在㊁看待译者的存在和作者的存在㊁看待源文的存在与译品的存在,并整体地和生态地去适应生存”与 汰弱留强”的思维视野㊁思想境界㊁价值取向与翻译原则㊂生态翻译学伴随着自己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越来越强调翻译过程中的整体思维和生态理性,正是这一点生态翻译学超越了单向因果范式的翻译研究视角,赋予了翻译理论全新的解读方式㊂需要指出的是,站在以译者为中心与整体性思维的立场上,译者必须在翻译活动中出于翻译生态的考量既要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又要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并通过适应性选择与选择性适应实现翻译之 译有所为”的生态化整体,这正是生态翻译学整体性特征的体现㊂翻译生态本身具有一种潜在的整体性与动态性,这就需要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充分展示自己的适应能力与选择能力,遵从自己的译有所为㊂它意味着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译者要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做出适应性选择,就必须掌握翻译生态的整体性以及翻译与语言㊁文化㊁社会㊁交际㊁认知之间的协调性,以便做出动态的㊁最优的㊁整体的选择性适应㊂翻译生态化整体方法能够遵循宏观生态理性,特别强调翻译的整体性,本质上说就是努力打破以往翻译理论研究视角的单向因果范式,除掉单向因果范式的 蔽”与 魅”,使翻译活动重新恢复对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整体和完整的思维方法与生态意识㊂因此,翻译生态化整体方法视域中的整体,既不是抽象意义上的整体,亦不是脱离翻译环境的整体,而是翻译生态意义上的整体㊂翻译的整体在于,翻译是以一种生态场的形式存在着,因而翻译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并永远是 适应生存”与 汰弱留强”的整体,最终通过译者的生态营造来实现一种翻译环境的生态完美㊁文本生命的和谐互生与翻译群落生存的和谐统一㊂概而言之,生态翻译学是一个极为有用的 思想引擎”与 翻译研究的战略意识”(罗迪江2016),为翻译理论研究及其分析方法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㊂它超越了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翻译方法,其自身在理论建构时结合了生态学的前沿成果,从翻译生态㊁翻译环境㊁翻译存在㊁翻译生存㊁文本生命㊁翻译群落生存等方面为翻译理论研究以及翻译适应选择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因而使这些术语被赋予了全新的翻译理论体系的意蕴,从而使其与生态学相容而展示出生态学的与整体论的路向,符合当代翻译学发展的跨学科性与理论交叉性趋向,受到了众多翻译学家与学者的青睐与拥护㊂四㊁结语通过21世纪生态翻译学所展现出的丰富理论视域和生态分析方法的梳理与厘定,我们清晰地看311第6期 罗迪江: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方法论特征及其意义。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解析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解析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解析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是一种涉及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本文讨论了译者对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选择、以及译名在中文语言环境的适应性情况等问题,重点论证了翻译过程实际上是译者对语言和文化进行“适应”、“选择”的过程。

电影片名好比整部电影的眼睛,人们透过片名能够获得对影片的一个直观印象。

成功的片名应该是短小精悍,提纲挈领的展现影片的大致风貌,又能打动人心、唤起观众的观赏愿望。

英文电影译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影片的上座率及其商业收益,所以其中文译名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本文从翻译研究的新角度——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探索了英文电影片名的四种汉译策略。

1理论基础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在“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概念里指出“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同时,该理论运用“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提出、并论证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主导作用,以及译者“自我适应”的适应机制和“事后追惩”的制约机制。

同时,该理论还具体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本体的解释:(1)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2)翻译原则——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3)翻译方法——“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4)译评标准——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从而得出了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这个结论[1]。

2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探讨目前的西片片名翻译可以用“一名多译,良莠不齐”来概括。

西片引进,除去中国电影进出口公司的公映译名,还有各类电影报刊杂志译名,VCD译名,互联网译名,港台译名等。

[2]当不同的译者对电影片名进行翻译时,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和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多种译名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一旦译者对翻译策略做出了选择,影片的中文译名一经面世就要经历适应性方面的考验,这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ecological translation theory

ecological translation theory

ecological translation theory
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它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为主要层面展开,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相应的具体翻译建议。

在语言维方面,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要注意语言的形式和语用特点,根据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在文化维方面,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要注重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传达,避免文化误读和文化折扣。

在交际维方面,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要考虑到交际意图和受众反应,尽可能地使译文与原文在交际效果上达到一致。

生态翻译学的提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思想分析及其本体论立场

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思想分析及其本体论立场

外 语 教 育 研 究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 ResearchVol. 5 No.1Jan. 2017第5卷第1期2017年1月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思想分析及其本体论立场罗迪江1,盛 洁2(1. 广西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柳州 545006; 2. 广西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柳州 545006)摘要: 胡庚申提出的生态翻译学实现了狭隘的微观翻译研究层面向整体性的宏观翻译研究层面的转变。

生态翻译学作为胡庚申翻译思想的特识,将“何为译”“谁在译”“怎样译”与“为何译”之间动态的互联互动生成一个多元一体式的本体论体系,其本体论立场也在为“译者中心”辩护之中得到了巩固与发展,实现了翻译生态、文本生命、译者生存、译者责任等方面的共存互生与通融和谐,反映了生态翻译学分析视域的拓展与完善。

关键词: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翻译;本体论立场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维索尔伦的语言适应论思想研究”(KY2015YB175);2015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仫佬语话语材料的收集与语言文化研究”(15BYY002);2017年度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科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GY2017097)。

作者简介:罗迪江,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翻译研究。

盛洁,女,硕士研究生。

0. 引言纵观21世纪生态翻译学的发展,从关注于“适应/选择何以可能”到“翻译生态学何以可能”这一翻译基础的根本性变化,翻译学进入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翻译形态的“生态时代”,这使得整个21世纪中国翻译学的发展深深地铭刻着“生态”的烙印。

在翻译学领域里,胡庚申的翻译理论思想首创性地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概念,这是翻译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巨大进步。

从本质上说,生态翻译学就是在对传统翻译学研究的理论实践中方法论突破与进展的必然选择,其生态思维和发展路径已成为翻译学研究的新的出发点和生长点,成为翻译学体系建构的有效“利器”。

生态翻译学的奠基之作——评介《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

生态翻译学的奠基之作——评介《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

- 226 -校园英语 /生态翻译学的奠基之作——评介《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福建江夏学院公共外语部/马升慧【摘要】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从生态学视角综观翻译,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翻译学研究的生态范式,整合适应选择度,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和生态整体主义。

该书从无到有,构建了翻译学研究的崭新框架,为翻译学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生态范式 整合适应选择度 生态整体主义【Abstract 】Eco-Translatology: Construction & Interpretation by Professor Hu Gengshen comprehensively researches and studie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It embodies four characteristics: eco-paradigm of translation research ,degree of holistic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he three levels of macroscopic ,mid-scale and microscopic views ,and eco-holism.This book constructs the brand new frame of translation research ,contributing a pioneering work for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Key words 】Eco-Translatology: Construction & Interpretation; eco-paradigm; degree of holistic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eco-holism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哲学思潮也由人类中心向生态整体转向。

胡庚申的“生态翻译”理论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异同点探讨

胡庚申的“生态翻译”理论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异同点探讨

胡庚申的“生态翻译”理论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异同点探讨作者:胡琳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20年第04期【摘要】胡庚申是首位提出完整翻译论的中国翻译家,“生态翻译”理论实现了中国翻译理论的输出。

尤金·奈达是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外翻译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分别介绍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并着重对比分析两种理论的异同,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者的理论内涵,并将其有效地运用于翻译实践中。

【关键词】生态翻译;功能对等;胡庚申;尤金·奈达【作者简介】胡琳,武汉工程大学MTI中心。

尤金·奈达是西方翻译理论界核心人物,他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东西方翻译都影响深远。

胡庚申是生态翻译学的创建者和理论完善者,该理论是中国学者首次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翻译理论,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对这两位大师的翻译理论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和分析,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翻译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促进我们在翻译实践中的优化和提升。

一、“生态翻译”与“功能对等”理论的相似处1. 主张翻译的适应选择论。

生态翻译学的核心观点是“翻译的适应选择论”,主张为了让译文能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译者可以灵活地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在具体的句式、语态等微观层面适时而改变。

显然,这和奈达所说的“为使译文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而对原文做出灵活处理”之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奈达认为,翻译过程就是需要译者不断地进行调整,使得译文顺应目标语文化、语言和读者群的过程。

2. 强调文化层面上的语境。

翻译生态学的“三维转换”,除了在语言层面上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还要从文化层面上考虑翻译的语境效果,能否在接受语文化语境中得以接受。

奈达强调从源语言向目的语转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译文接受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

语言只是一种符号现象,不能脱离语言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

3. 二者的理论均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

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

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

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
胡庚申
【期刊名称】《外语研究》
【年(卷),期】2010()4
【摘要】生态翻译学在新世纪之初应运而生,既有全球因素,又有中国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人为因素;既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

本文指出,"关联序链"的认知路径、"类似同构"的生态特征、"适应/选择"的理论体系以及"论/学一体"的同源贯通,是生态翻译学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前提和条件。

【总页数】6页(P62-67)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适应选择论;背景;研究基础
【作者】胡庚申
【作者单位】澳门理工学院;清华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生态翻译学发展前景研究——以2013—2015年CNKI生态翻译学论文为例 [J], 段佳慈;范先明
2.翻译生态学视域下变译产生发展中的限定因子 [J], 许建忠
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语网络新词\"厉害体\"的产生与翻译 [J], 涂凌燕;何再三
4.翻译生态学视域下变译产生发展中的限定因子 [J], 许建忠;
5.生态翻译学的产生、发展与展望 [J], 王琴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摘要:在继翻译的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生态学—构建与诠释》的问世,为学界提供了研究翻译的新方法,引导着翻译发展的新方向—生态转向。

该书总结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初始发展,以及生态翻译的“三层次”:译学、译论、译本,并对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层次”;生态转向一、引言《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Eco-Translatology-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以下简称为《构与释》)是由胡庚申教授所著,并且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于2013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胡庚申教授曾作《涉外语言策略技巧》、《跨文化/国际交流语用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等十余部专著,是国内外享负盛名的学者,为中国的外语研究、教学以及翻译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构与释》作为胡教授另一本著作《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续,由方梦之与许钧两位教授为其立序。

“本书主要对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话语体系做了全景式的描述与诠释,进一步完善了理论范畴的建构,拓展了方法论,开启了生态范式的翻译研究。

”中国生态翻译学研究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方兴未艾已经走过十年时间,方梦之言说《构与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生态翻译学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又可视为一部生态翻译研究范式的宣言书。

”(胡庚申,2013: vii)。

作为中国学者“从无到有地构建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体系”,“胡庚申教授能做到这一点,表明了他具有一种‘开发本土学术资源’的定力和拓荒创新的功力。

”(胡庚申,2013:xiii)。

而《构与释》无疑是生态翻译学领域和我国译学理论研究中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内容简介《构与释》主要由八章构成,全景式地讲述了生态翻译学的产生发展、核心精髓。

对生态翻译学走过的十年之路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绪论探讨“生态翻译学的名与实”,对生态翻译学进行了综观性的描述。

翻译学既是一门探讨翻译理论的科学,又是研究翻译艺术的学问。

胡庚申指出,作为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借助翻译生态与自然系统的同构隐喻,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石,是一项系统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相关作用、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致力于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做出符合生态理性的综观和描述。

绪论从翻译学、生态学、生态翻译学,以及生态翻译学的术语系统和研究综观几个方面粗略地描绘了生态翻译学得概貌和基本轮廓。

第一章列述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探索的基础以及持续的发展。

生态翻译学起步探索于2001年,立论奠基于2003年,倡学整合于2006年,全面拓展于2009年。

迄今发展已逾十年时光。

胡庚申指出,生态翻译学的发生和发展,既有全球因素,又有中国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同时生态翻译学得发生和发展,也是一种社会需要,一种文化需要,一种学术需要,一种翻译学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展的需要。

生态翻译学在新世纪之初应运而生,既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

本章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研究的三个基础和前提:(1)体现人类认知路径的“关联序链”;(2)体现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两个系统特征的类似与同构;(3)体现“翻译即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的翻译适应选择论。

从最初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到之后发展成为完整的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学已经向着“论”/“学”贯通、“学”/“论”一体的道路发展,同时其发展离不开学界的持续关注和致力研究。

如今,生态翻译学在不断扎实地进步、茁壮成长。

诚如译界学者指出的那样,“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态翻译学研究必将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得到更多翻译界同行的认同,必将在翻译理论与实践领域开创一片崭新天地。

”(刘云红、许钧,2011:56)第二章聚焦于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与视角。

生态翻译学在中国学者提出之前是“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胡庚申在该章中将生态翻译学的独到之处展现出来。

前半部分集中阐释了生态翻译学的“生态范式”,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解读了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归纳出了生态翻译学的生态理性,其核心理念为翻译即生态平衡;翻译即文本移植;翻译即适应/选择,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伦理原则。

对于翻译伦理问题,国内外一些学者,如Anthony Pym,Lawrence Venuti, Andrew Chesterman,孙致礼等,都已有一些研究。

但是,生态翻译学的伦理研究是基于这些前人的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所提出的新视角、新观点,为翻译伦理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天地。

后半部分梳理了生态翻译学的其他研究焦点和学术视点。

概述了生态翻译学已有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呼吁学者更加注重应用研究以及如“事后追惩”这样的理论视点研究。

生态翻译学针对的是“三生”主题,所研究的是“三者”关系,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宏观“译学”、中观“译论”、微观“译本”的“三层次”研究。

接下来的三章重点阐述生态翻译学“三层次”的内容,功能及各层次之间如何贯通协调。

第三章是对生态翻译学的宏观译学研究,即翻译生态体系的研究。

长久以来,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综合语言学、文化学、哲学等人文社科知识的综合性研究,在对有着复合系统的翻译学研究时,人们要既要进行复杂的思维研究,也要考虑到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性”。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也不论是关于译学体系结构的“图示”还是描述,或者是“纯理”/应用学科之分等的译学架构研究都尚且缺乏一个明确的、统一的理念作为“统领”,缺乏“顶层设计”,但是生态翻译学以生态学关注的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以生态视角出发,无形中对译学体系的建构就有了一致的理念和相对统一的基准,为克服译学体系建构方面“顶层设计”的某些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能,为解决长久以来译学界理论上缺乏协调标准,实践上很难避免“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的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因此,在宏观的生态理念关注下,胡庚申构建了生态翻译学整体的翻译生态体系,阐述了翻译管理生态系统、翻译市场生态系统、翻译教育生态系统、翻译本体生态系统,以及外围生态环境依托的结构和功能;对翻译生态体系中的核心——翻译本体生态系统的相关学科研究进行了“科际”综观和整合。

该章还涉及一些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鲜有涉及的领域,如“翻译管理”、“翻译市场”等,这些都是翻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

第四章转而探讨翻译“三层次”研究中的中观译论研究,即翻译本体理论研究。

在生态翻译学话语体系建构的研究中,系统的翻译本体理论可谓是宏观译学体系研究之下的“中观”研究。

在中观的翻译本体理论研究中,生态翻译学致力于认识翻译本质、描述翻译过程、明确翻译原则、彰显翻译主体、厘定翻译标准、回归“译有所为”。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简约地描述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翻译行为即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解析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交替循环的翻译过程;彰显“译者中心”的翻译行为理念与“译者责任”的翻译伦理原则;回归到“译者生存”/“强者长存”、特别是“译有所为”的原始动机。

阐释与解读了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何为译”、“为何译”、“译为何”、“如何译”,以及“谁在译”的翻译本体理论问题。

第五章是翻译“三层次”研究中的微观译本研究,即生态翻译例释研究。

翻译学就是一门及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学科。

正如Peter Newmark所言:“提供这些实例的用意,一是解释、证明和支持我的‘理论’;二是引起讨论,征求相同的或不同的意见,并期望达成某种和解—如果不是共识的话。

”(Newmark,1991:5),生态翻译学的理论系统是可以描述翻译现象,解释翻译行为,指导翻译实践的,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该章通过译例的应用,还原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系统功能,研究了生态翻译学中的“多维”转换,“掏空”再现,环境“补建”,原生态“依归”,自然化“仿生”以及生态翻译理念的文本“干涉”。

第六章将研究重点转向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应用与研究。

正所谓理论的源泉在于实践,理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体现出来。

因此,随着生态翻译学不断深入发展,各类理论应用的研究逐年增多,不少应用研究已不满足于简单地搬用生态学的某一原理、再加上一两个翻译例子来进行研究了;众多学者已经开始探讨生态翻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理念深化研究等问题,如在文学翻译、哲学社科翻译、应用翻译、翻译教学、口译,再到进一步的翻译史/译论史、翻译批评、译学方法论、翻译伦理等的不用翻译领域的理论应用研究。

本章第二部分针对生态翻译学能揭示或解释翻译研究中的哪些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和解析。

胡庚申在该章中对翻译界长期热议的几个问题如可译性、复译、翻译策略选择、风格翻译及翻译翻译研究“转向”等问题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进行解读。

第七章为本书终章,在以下三个方面对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做出概括论述:一是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方向,如“三层次”的研究格局、“三大”学术追求等等;二是讲述生态翻译研究和发展对当代单翻译研究提供的启示,如从哲学理据角度看,译论的哲学基础由局部适用向普遍适用过渡,由单一取向向整体取向演变。

从研究重点角度看,翻译研究由长期强调文本到彰显译者、重视翻译生态环境的整体转变,从“原文中心”和“译文中心”向与“译者中心”的“共生共进”平衡发展过渡等多个新兴研究视角。

总结来说,生态翻译学研究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代翻译理论的研究,开始出现了向学理的普遍性、学科的整合性、视野的全景性等方向转变;三是正视生态翻译学存在的不足,随着学科的发展,人的观念的不断更新,要不断地完善生态翻译学,使其不论从外在还是本质上都更加的丰满。

三、简评翻译学是一门跨学科性的人文学科综合性研究学科,从语言学、文化学、交际学、哲学等学科层面对翻译的研究使翻译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但是,在九十年代后期,国际译学界出现了相对冷清的迹象。

译学研究者们困惑:在“文化转向”后的翻译研究触礁搁浅时,翻译研究应“转向”何处?翻译理论研究的新的“兴奋点”、“生长点”、“拓展点”又在哪里?翻译生态学立足于翻译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无疑为翻译理论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可谓将翻译研究推向新兴的“生态转向”,成为翻译理论研究的新的“兴奋点”、“生长点”。

其次,长久以来,东方人、亚洲人,大都是西方翻译理论的“追随者”、“译介者”、“求证着”和“实践者”。

“亚洲的翻译研究总是在西方规范的操纵之下发展的”(孔慧怡、杨承淑,2000:5)。

面对如此状况,东方的翻译研究理论如何在国际上立足,在原有基础上突破,是中国学者一直为之努力的。

胡庚申创立的生态翻译学,是肇始于中国的,是中国“原生态”的翻译理论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