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课程设计 武汉理工

合集下载

离合器教案教学设计

离合器教案教学设计

离合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工程基础》第四章“汽车传动系”,详细内容为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类型及其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

2. 掌握离合器的结构类型及各部分功能。

3. 学会分析离合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离合器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离合器故障分析。

教学重点:离合器的结构类型及其各部分功能,离合器故障排除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离合器实物模型或图片。

2. 汽车传动系动画演示课件。

3. 离合器维修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离合器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类型及其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离合器故障分析方法及其排除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5. 互动讨论(10分钟)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工作原理2. 离合器结构类型3. 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4. 离合器故障分析方法及排除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辆汽车离合器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列出可能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2. 作业题目:简述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

答案: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是连接发动机与变速器,使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同时保证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分离与结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离合器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的掌握情况。

3.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拓展性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情况。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型离合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包括:1. 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离合器课程设计

离合器课程设计
2.离合器故障模拟与应急处理方法的训练;
3.离合器拆装与安装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演练;
4.离合器系统综合检测与性能评估的实际操作;
5.课程总结与反思:通过学生互动,探讨离合器在日常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
3.离合器操纵系统的联动原理与操作方法;
4.离合器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维修方法;
5.离合器拆装与保养流程。
3、教学内容
1.离合器性能检测与评估方法;
2.离合器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
3.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方法;
4.离合器故障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操作演示;
5.离合器维护与保养的注意事项及日常使用技巧。
4、教学内容
1.离合器与变速器协同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
2.离合器在不同驾驶模式下的使用技巧与节能效果;
3.现代汽车离合器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新型离合器介绍;
4.离合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综合实践案例分析;
5.离合器教学实验:通过模拟实验,加深对离合器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的理解。
5、教学内容
1.离合器在汽车运动性能中的作用与调整;
离合器课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
《汽车结构与原理》第四章:离合器原理与构造。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离合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2.离合器的构造与分类;
3.离合器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4.离合器操纵机构及其工作原理;
5.离合器故分析与排除方法。
2、教学内容
1.离合器摩擦片材质与磨损分析;
2.离合器压盘、飞轮、离合器壳体的结构与作用;

《离合器课程设计》doc

《离合器课程设计》doc

目录前言 (2)一、离合器概述 (3)1.1离合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3)1.2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 (3)1.3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点 (4)二、离合器摩擦片参数的确定 (4)2.1摩擦片参数的选择 (4)2.2摩擦片基本参数的约束条件 (8)三、膜片弹簧的设计 (10)3.1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选择 (10)3.2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 (11)3.3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约束条件 (13)3.4膜片弹簧强度计算与校核 (14)四、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15)4.1扭转减振器主要参数 (15)4.2减振弹簧的计算 (17)五、离合器其他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 (19)5.1从动盘毂的设计 (20)5.2从动片的设计 (20)5.3离合器盖结构设计 (20)5.4压盘的设计 (21)六、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22)6.1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要求 (22)6.2操纵机构型式的选择 (22)七、设计小结 (22)八、参考文献 (23)前言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总成。

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它主要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等四部分。

主、从动部分和压紧机构是保证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并能传递动力的基本结构,操纵机构是使离合器主、从动部分分离的装置。

随着我国自动档轿车的增加,我国传统离合器行业的发展前景日益担忧,不少企业都在寻求新的持续发展的途径。

DCT技术在中国良好的发展前景,将使我国摩擦片汽车离合器行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市场竞争也很激烈,长春一东是国内汽车离合器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已形成75万套的生产力,是国内规模最大,系列最宽的离合器生产厂家,行业地位较高。

公司在主机配套市场处于龙头地位,面向全国64家主机厂供货,占领了国内中重型商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轻卡离合器课程设计

轻卡离合器课程设计

轻卡离合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轻卡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轻卡离合器的拆装、检查及故障诊断方法;3. 学生能够了解轻卡离合器常见故障及维修策略。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轻卡离合器的拆装和检查;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轻卡离合器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3. 学生能够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解决轻卡离合器故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汽车维修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职业责任感;2. 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遵循操作规程,确保维修过程安全;3. 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培养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掌握轻卡离合器维修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等职业学校阶段,具备一定的汽车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强,对实践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为后续课程学习及就业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具备轻卡离合器维修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轻卡离合器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离合器结构:从课本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出发,介绍离合器压盘、飞轮、离合器片、离合器轴承等主要部件;- 工作原理:结合课本,阐述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分析离合器接合与分离的工作过程。

2. 轻卡离合器的拆装与检查- 拆装方法:依据课本第三章第一节内容,详细介绍离合器的拆装步骤、注意事项及工具使用;- 检查标准:从课本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出发,讲解离合器各部件的检查标准及方法。

3. 轻卡离合器故障诊断与维修- 故障现象:结合课本第四章内容,列举轻卡离合器常见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 诊断方法:从课本第五章内容出发,介绍离合器故障诊断流程及方法;- 维修策略:依据课本第六章内容,讲解轻卡离合器故障的维修方法及技巧。

离合器课程设计书

离合器课程设计书

离合器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工作过程,能够正确安装、调试和维护离合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1)了解离合器的作用和分类;(2)掌握离合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3)熟悉离合器在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安装和调试离合器;(2)能够对离合器进行基本的故障诊断和排除;(3)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树立学生安全意识,注重操作规范;(3)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离合器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离合器的结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3.离合器的工作过程和操作方法;4.离合器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5.离合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离合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离合器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离合器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教学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离合器实验装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记录学生的表现,占总评的30%;2.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20%;3.考试: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50%。

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在汽车中的作用,能够正确安装和维护离合器,并了解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在汽车中的作用,掌握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工作,具备诊断和处理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在汽车中的作用,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方法,以及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离合器的基本原理1.1 离合器的作用1.2 离合器的类型1.3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2.第二章:离合器的结构2.1 离合器的主要组成部分2.2 离合器的间隙调整2.3 离合器的弹簧力计算3.第三章: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3.1 离合器的安装步骤3.2 离合器的维护方法3.3 离合器的检查与调整4.第四章: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4.1 离合器打滑4.2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4.3 离合器异响4.4 离合器踏板沉重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安装维护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教师学生就离合器故障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离合器故障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处理。

4.实验法: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离合器设计与维修》作为主教材。

离合器-设计任务书

离合器-设计任务书
要求:
(1)到汽车生产企业实习
(2)完成实习报告
(3)进行大量的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4)参阅相关外文资料并翻译一篇汉字不低于3000的论文
(5)每周定期与指导教师会面,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总共不低于20次
(6)学习三位制图软件、强度分析等相关的书籍
(7)完成计算、三维制图
(8)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准备答辩
[4]荣烈润.面向21世纪的反求工程技术[J].机电一体化. 006(06)
[5]韦远飞,朱啟庚.介绍几种自调式膜片弹簧离合器[J].机械工程师. 2006(10)
[6]高健,汪勇.混沌最优化算法在结构最优化设计中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6)
[7]王永辉. CATIA V5在汽车零件逆向开发中的应用[J].现代制造工程. 2006(01)
2015年月日
[8]袁锋.基于NURBS曲面重构的汽车轮毂帽逆向设计[J].机械工程师. 2005(12)
[9]杨橙.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有限元分析[J].机电技术. 2005(01)
[10]司传胜.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化设计[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4(12)
[11]韦远飞.自调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毕业设计任务书
(理工类)
题目:LB7160轿车离合器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汽车服务工程
年级:
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
毕业设计任务与要求:
主要任务:
到汽车生产企业实习,熟悉汽车离合器的开发、设计、制造流程,掌握二维、三位制图软件和相关理论,根据LB7160轿车的特点和要求,开发适宜的离合器,内容包括选型、尺寸计算、性能分析、强度校核,运用一种三维软件制图。

汽车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汽车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1、离合器概述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的总成。

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它主要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等四部分。

离合器的功用主要的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发动机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档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档齿轮之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较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以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

2、设计要求及其技术参数基本要求:1)在任何行驶条件下,既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并有适当的转矩储备,又能防止过载。

2)接合时要完全、平顺、柔和,保证起初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

3)分离时要迅速、彻底。

4)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档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档和减小同步器的磨损。

5)应有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效果,以保证工作温度不致过高,延长寿命。

6)操纵方便、准确,以减少驾驶员的疲劳。

7)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一保证其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技术参数:车型:华丽特锐2WD整车质量(kg):1050最大扭矩/转速(N·m/rpm):120/3200主减速比:5.285一档速比:滚动半径:350mm3、结构方案分析3.1从动盘数的选择:单片离合器单片离合器:对乘用车和最大质量小于6t的商用车而言,发动机的最大转矩一般不大,在布置尺寸容许条件下,离合器通常只设有一片从动盘。

单片离合器的结构简单,轴向尺寸紧凑,散热良好,维修调整方便,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在使用时能保证分离彻底,采用轴向有弹性的从动盘可保证结合平顺。

3.2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膜片弹簧是一种由弹簧钢制成的具有特殊结构的碟形弹簧,主要由碟簧部分和分离指部分组成。

离合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离合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离合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构造与原理》第五章“传动系统”,具体内容为第3节“离合器的结构与原理”。

主要围绕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分类及在汽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其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离合器的分类及各种类型离合器的优缺点,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离合器。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分类。

难点: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各种类型离合器的优缺点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传动系统模型、离合器实物、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汽车传动系统模型,让学生了解离合器在汽车中的位置和作用。

2. 理论讲解:(1)介绍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分析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

(3)讲解离合器的分类及各种类型离合器的优缺点。

3. 实践操作:(1)分组观察离合器实物,让学生动手拆解和组装离合器,加深对离合器结构的理解。

(2)观察离合器工作原理,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离合器的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与离合器相关的典型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离合器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的基本结构2.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3. 离合器的分类及优缺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2)列举三种常见的离合器类型,并分析其优缺点。

(3)结合实际,谈谈离合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例题讲解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离合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离合器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离合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推荐-EQ1091离合器设计 精品

推荐-EQ1091离合器设计 精品

学号30612109104EQ1091离合器设计教学系:汽车工程系指导教师:梅栋专业班级:车辆1093班学生姓名:二零一三年五月()任务书()开题报告注:1. 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学院规定时间内完成;2.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至少800字,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至少400字;3.指导教师意见应从选题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出发,阐述学生利用的知识、原理、建立的模型正确与否、学生的论证充分否、学生能否完成课题,达到预期的目标。

郑重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日期:目录摘要本设计主要分析了膜片弹簧离合器,对膜片弹簧离合器进行了分类,阐述了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原理和组成,及其特性。

通过详细的推导过程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并成功的绘制出了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成品图。

叙述了离合器的发展现状,和它的工作原理,在此过程中,经过对比结合,初步确定了合适的离合器结构形式,选取了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并且带有扭转减振器,为后面的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计算中,首先确定摩擦片外径尺寸,然后根据该尺寸对其他部件总成进行了计算和设计。

通过计算校核摩擦片外径尺寸,计算选择出其他部件的外形尺寸,再对其进行校核,确定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

设计包括对从动盘总成的设计校核,对压盘的设计校核,对离合器盖的设计校核及离合器盖的设计校核和优化。

具体设计计算了摩擦片、扭转减振器、膜片弹簧、压盘、离合器盖、传动片等多个部件总成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通过计算机Pro/E软件的学习运用,对离合器总体装配图、从动盘总成、压盘、膜片弹簧、摩擦片进行了绘制,在绘制的过程中对离合器的装配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且完善了计算部分的遗漏。

这次的设计,可以对原有离合器的设计提出优化和修改的建议,对其以后的设计过程起参考作用。

离合器教案教学设计

离合器教案教学设计

离合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构造与原理》第四章第2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功能作用以及常见故障与维修。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理解其功能作用。

2. 学会分析离合器常见故障,掌握基本的维修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故障分析与维修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离合器的结构组成,功能作用,以及常见故障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离合器模型,挂图,教学视频。

2. 学具:维修工具,离合器零部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汽车驾驶过程中离合器使用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知识讲解:(1)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2)离合器的功能作用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套离合器零部件和维修工具。

(2)教师示范离合器的拆装和维修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例题讲解:分析离合器常见故障,讲解判断方法和维修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工作原理2. 离合器结构组成3. 离合器功能作用4. 离合器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2)列举并解释离合器的结构组成。

答案:1. (1)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摩擦原理,将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动力传递和切断。

(2)离合器主要由压盘、离合器片、离合器轴承、分离轴承等组成。

(3)故障原因:可能是离合器压盘弹簧老化,离合器片磨损严重,离合器轴承润滑不良等。

维修方法:更换离合器压盘、离合器片,清洗离合器轴承,加注润滑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离合器,如双离合器、自动离合器等,了解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5离合器——【武汉理工 汽车构造 精】

15离合器——【武汉理工 汽车构造 精】
1. 保证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 2. 分离彻底,接合柔和 3. 从动部分惯量小 4. 散热性好 5. 操纵轻便
1-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 2-从动盘总成 3-飞轮 4- 飞轮壳
四、摩擦片式离合器基本工作原理 如何实现?
a.由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组成;
b.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可以暂时分离,又可以逐渐结合。
Memax---发动机最大转矩
β---后备系数 相关因素:
Z---摩擦面数
PΣ—作用在摩擦面上的总压紧力 μ---摩擦系数
Rc---摩擦片平均半径
4. 工作过程 (1)接合状态
压紧弹簧31将从动盘压在飞轮上,同速旋转。 接合柔和靠离合器打滑实现。
(2)分离状态
踏板45踩下---分离叉30向左---分离套筒28向左--分离轴承26向左---分离杠杆25---压盘16向右---从 动盘向右
周布弹簧
弹簧压紧式 中央弹簧
按压紧力
液压作用式 膜片弹簧
电磁力压紧式
离心力
单片(single-plate clutch)
按摩擦片数目 双片
多片(multi- plate clutch)
2. 液力偶合器 (hydraulic coupling)
靠液体之间的耦合作用传动。 3. 磁粉式离合器 靠电磁之间的耦合作用传动。 三、要求
踏板45踩下---分离叉30向左---分离 套筒28向左---分离轴承26向左---分 离杠杆25---压盘16向右---从动盘向 右
(1)接合
压紧 弹簧将 从动盘 压在飞 轮上, 同速旋 转。
打滑— 完全接 合
(2)分离
踏板踩 下,分离 叉将从动 盘向后拉, 主、从动 部分有间 隙,不同 速。
二、对几个问题的分析 1. 压盘的传力、导向、定心 压盘上的凸起 传动片 传力销

轿车离合器课程设计

轿车离合器课程设计

轿车离合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轿车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轿车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3. 学生能了解轿车离合器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轿车离合器的工作过程;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轿车离合器的拆装与检查方法;3. 学生能运用工具和设备,进行简单的轿车离合器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协作;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阶段汽修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汽车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离合器概述- 离合器的发展历程- 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2. 离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离合器的结构组成-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离合器各部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3. 离合器类型及性能- 常见离合器类型及其特点- 离合器性能参数及选型原则4. 离合器拆装与检查- 离合器拆装工具及设备- 离合器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离合器检查方法及标准5. 离合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离合器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 故障诊断方法及流程- 简单故障排除实例分析6. 离合器维护与保养- 离合器维护周期及内容- 离合器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与教材章节相对应。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离合器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离合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原理、类型性能等内容,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离合器课程设计》word版

《离合器课程设计》word版

目录前言 (2)一、离合器概述 (3)1.1离合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3)1.2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 (3)1.3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点 (4)二、离合器摩擦片参数的确定 (4)2.1摩擦片参数的选择 (4)2.2摩擦片基本参数的约束条件 (8)三、膜片弹簧的设计 (10)3.1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选择 (10)3.2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 (11)3.3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约束条件 (13)3.4膜片弹簧强度计算与校核 (14)四、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15)4.1扭转减振器主要参数 (15)4.2减振弹簧的计算 (17)五、离合器其他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 (19)5.1从动盘毂的设计 (20)5.2从动片的设计 (20)5.3离合器盖结构设计 (20)5.4压盘的设计 (21)六、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22)6.1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要求 (22)6.2操纵机构型式的选择 (22)七、设计小结 (22)八、参考文献 (23)前言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总成。

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它主要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等四部分。

主、从动部分和压紧机构是保证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并能传递动力的基本结构,操纵机构是使离合器主、从动部分分离的装置。

随着我国自动档轿车的增加,我国传统离合器行业的发展前景日益担忧,不少企业都在寻求新的持续发展的途径。

DCT技术在中国良好的发展前景,将使我国摩擦片汽车离合器行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市场竞争也很激烈,长春一东是国内汽车离合器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已形成75万套的生产力,是国内规模最大,系列最宽的离合器生产厂家,行业地位较高。

公司在主机配套市场处于龙头地位,面向全国64家主机厂供货,占领了国内中重型商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离合器作业设计方案》

《离合器作业设计方案》

《离合器》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离合器的应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进行离合器的拆装和维护,能够解决离合器故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离合器的应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拆装和维护离合器,解决离合器故障。

三、教学内容1. 离合器的定义和作用2. 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 离合器的应用方法4. 离合器的维护和故障排除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离合器在汽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演示教学:老师进行离合器的拆装和维护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离合器的结构和应用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离合器的拆装和维护操作,加深对离合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出离合器的定义和作用。

2. 理论讲解:老师讲解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离合器的应用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离合器在汽车中的应用途景和重要性。

4. 演示操作:老师进行离合器的拆装和维护演示。

5.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离合器的拆装和维护操作,解决离合器故障。

6. 总结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反思自己的进修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评判1. 教室表现: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实践操作: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际能力。

3. 知识掌握:学生对离合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七、课后作业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离合器的应用方法。

2. 自行查找离合器的维护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3. 撰写一篇关于离合器的维修经验分享。

八、拓展延伸1. 邀请汽车维修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探讨离合器的相关知识。

2. 组织学生参与汽车维修比赛,展示离合器维修技能。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方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离合器的相关知识,掌握离合器的应用方法和维护技巧,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汽车维修技能,培养对汽车维修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设计 离合器

课程设计 离合器

课程设计离合器课程设计:离合器1. 简介:离合器是一种机械装置,其作用是传递或断开动力输出至车辆的传动系统,以实现更顺畅的换挡和停车等操作。

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机理是汽车维修和保养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课程旨在介绍离合器的基本结构、性能、故障检测和常见维修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和维修水平。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熟悉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分类;- 掌握离合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知识;- 熟悉离合器故障的检测和排除方法;- 了解离合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3. 教学内容:第一章:离合器的概念和分类1.1 离合器的定义和作用1.2 离合器的分类及其特点1.3 离合器结构和零件名称第二章:离合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2.1 离合器的传动特性和性能指标2.2 离合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2.3 离合器的保养与维护第三章:离合器故障的排除3.1 常见离合器故障的检测与分析3.2 离合器故障的诊断与修理方法3.3 离合器故障的预防和处理第四章:离合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4.1 离合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4.2 离合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4. 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4.1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PPT展示等方式,介绍离合器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使用维护、故障排除和技术发展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积累。

4.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离合器故障的各种表现和原因,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故障检测和排除。

4.3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教学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离合器,了解离合器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并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5. 教学评估:为了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我们将在课程中采取多种评估方式,如考试、实验报告、作业评定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掌握程度。

索纳塔2.0标准型离合器设计(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

索纳塔2.0标准型离合器设计(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

学号10110207202课程设计(论文)索纳塔2.0标准型离合器设计教学系:汽车工程系指导教师:蒋芬专业班级:车辆1072班学生姓名:汪洋2010年11月23日目录摘要 (4)1 绪论 (4)1.1 离合器概论 (5)1.2 离合器的功用 (5)1.3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6)1.4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概论 (7)2 离合器结构方案选取 (8)2.1 离合器车型的选定 (8)2.2 离合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9)2.3 离合器结构设计 (9)2.3.1 摩擦片的选择 (9)2.3.2 压紧弹簧布置形式的选择 (9)2.3.3 压盘的驱动方式 (10)2.3.4 分离杠杆、分离轴承 (10)2.3.5 离合器的散热通风 (11)3 离合器基本结构参数的确定 (11)3.1 摩擦片主要参数的选择 (11)3.1.1摩擦片的校核 (12)3.2 离合器后备系数β的确定 (13)3.3 单位压力P的确定 (13)4 离合器从动盘设计 (13)4.1 从动盘结构介绍 (13)4.2 从动盘设计 (14)4.2.1 从动片的选择和设计 (15)4.2.2 从动盘毂的设计 (15)4.2.3 摩擦片的材料选取及与从动片的固紧方式 (16)5 离合器压盘设计 (17)5.1 压盘的传力方式选择 (17)5.2 压盘的几何尺寸的确定 (17)5.3 压盘传动片的材料选择 (18)5.4 离合器盖的设计 (18)6 离合器分离装置设计 (18)6.1 分离杆的设计 (18)6.2 离合器分离套筒和分离轴承的设计 (19)7 离合器膜片弹簧设计 (19)7.1 膜片弹簧的结构特点 (19)7.2 膜片弹簧的弹性变形特性 (19)7.3 膜片弹簧的参数尺寸确定 (21)7.3.1 H/h比值的选取 (21)7.3.2 R及R/r确定 (21)7.3.3 膜片弹簧起始圆锥底角α (22)7.3.4 膜片弹簧小端半径r f及分离轴承的作用半径r p (22)7.3.5 分离指数目n、切槽宽1δ、窗孔槽宽2δ、及半径r e (23)7.3.6压盘加载点半径R1和支撑环加载点半径r1的确定 (24)7.3.7膜片弹簧的强度计算 (24)8 扭转减震器设计 (26)9 离合器壳设计 (26)结论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9)摘要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的重要部件,主要功用是是切断和实现发动机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保证传动系统换挡时工作平顺以及限制传动系统所承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统过载。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1 绪论对汽车来说,它的发动机大都是采用内燃机,但内燃机在其整个工作转速范围内转矩变化小,最低稳定工作转速高,不能适应汽车可能遇到的各种行驶条件;因此,在汽车上需要有一套复杂的传动系统,现代汽车上最常用的机械式传动系统,它是由离合器以及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等组成。

在上述机械式传动系中,离合器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而存在。

它实际上是一种靠其主从动部分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机构。

离合器的基本功能有三:1.汽车起步中,通过离合器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滑磨,转速的逐渐接近,使旋转着的发动机和原来静止的传动系平稳地联接起来,以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2.当变速器换档时,通过离合器主,从动部分的迅速分离来切断动力传递,以减轻换档时轮齿间的冲击,便于换档。

3.当传给离合器的扭矩超过其所能传递的最大力矩时,其主,从动部分将产生相对磨滑。

这样离合器就起着保护传动系防止其过载的作用。

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近年来汽车的性能,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不断提高,因此离合器还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提高,以适应新的使用条件。

增加离合器的扭转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简化操作已成为离合器目前的发展趋势。

汽车离合器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扭矩;2.结合时平顺、柔和,使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3.分离时要彻底、迅速;4.离合器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汽车起步和换档时变速器齿轮轮齿间的冲击并方便换档;5.离合器的通风散热应良好;6.高速回转时要具有可靠的强度,应注意平衡问题和离心力的影响;7.应使汽车传动系避免共振,并具有吸收振动、冲击和减小噪音的能力;8.操纵轻便;9.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应保持稳定;10.应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

2 离合器的结构方案分析汽车离合器大多是盘形摩擦离合器,按其从动盘的数目可分为单片、双片和多片三类;根据压紧弹簧布置形式不同,可分为圆周布置、中央布置和斜向布置等形式;根据使用的压紧弹簧不同,可分为圆柱螺旋弹簧、圆锥螺旋弹簧和膜片弹簧离合器;根据分离时所受作用力的方向不同,又可分为拉式和推式两种形式。

课程设计参考案例-离合

课程设计参考案例-离合

课程设计参考案例-离合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了解离合器故障的原因及其诊断与维修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离合器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够熟练操作实验设备,进行离合器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离合器维修工作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介绍离合器的作用、结构及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离合器在汽车中的重要性。

2.离合器的类型:讲解不同类型的离合器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种离合器的应用场景。

3.离合器故障诊断与维修:分析离合器故障的原因,教授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离合器实验: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亲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类型及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离合器维修经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G7200型轿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说明书一.离合器概述按动力传递顺序来说,离合器应是传动系中的第一个总成。

顾名思义,离合器是“离”与“合”矛盾的统一体。

离合器的工作,就是受驾驶员操纵,或者分离,或者接合,以完成其本身的任务。

离合器是设置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其功用是能够在必要时中断动力的传递,保证汽车平稳地起步;保证传动系换档时工作平稳;限制传动系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防止传动系过载。

为使离合器起到以上几个作用,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弹簧压紧的摩擦式离合器,摩擦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扭矩取决于摩擦面间的工作压紧力和摩擦片的尺寸以及摩擦面的表面状况等。

即主要取决于离合器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

膜片弹簧离合器在技术上比较先进,经济性合理,同时其性能良好,使用可靠性高寿命长,结构简单、紧凑,操作轻便,在保证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扭矩的前提下,有以下优点:(1)结合时平顺、柔和,使汽车起步时不震动、冲击;(2)离合器分离彻底;(3)从动部分惯量小,以减轻换档时齿轮副的冲击;(4)散热性能好;(5)高速回转时只有可靠强度;(6)避免汽车传动系共振,具有吸收震动、冲击和减小噪声能力;(7)操纵轻便;(8)工作性能(最大摩擦力矩T和后备系数 保持稳定);maxe(9)使用寿命长。

1.1离合器的组成如图1-6所示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大致组成结构如下:1.2离合器的功用离合器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接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如前所述,现代车用活塞式发动机不能带负荷启动,它必须先在空负荷下启动,然后再逐渐加载。

发动机启动后,得以稳定运转的最低转速约为300~500r/min,而汽车则只能由静止开始起步,一个运转着的发动机,要带一个静止的传动系,是不能突然刚性接合的。

因为如果是突然的刚性连接,就必然造成不是汽车猛烈攒动,就是发动机熄火。

所以离合器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地柔和地接合在一起,使发动机加给传动系的扭矩逐渐变大,至足以克服行驶阻力时,汽车便由静止开始缓慢地平稳起步了。

虽然利用变速器的空档,也可以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的分离。

但变速器在空档位置时,变速器内的主动齿轮和发动机还是连接的,要转动发动机,就必须和变速器内的主动齿轮一起拖转,而变速器内的齿轮浸在黏度较大的齿轮油中,拖转它的阻力是很大的。

尤其在寒冷季节,如没有离合器来分离发动机和传动系,发动机起动是很困难的。

所以离合器的第二个功用,就是暂时分开发动机和传动系的联系,以便于发动机起动。

汽车行驶中变速器要经常变换档位,即变速器内的齿轮副要经常脱开啮合和进入啮合。

如在脱档时,由于原来啮合的齿面压力的存在,可能使脱档困难,但如用离合器暂时分离传动系,即能便利脱档。

同时在挂档时,依靠驾驶员掌握,使待啮合的齿轮副圆周速度达到同步是较为困难的,待啮合齿轮副圆周速度的差异将会造成挂档冲击甚至挂不上档,此时又需要离合器暂时分开传动系,以便使与离合器主动齿轮联结的质量减小,这样即可以减少挂挡冲击以便利换档。

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扭矩是有一定限制的,在汽车紧急制动时,传动系受到很大的惯性负荷,此时由于离合器自动打滑,可避免传动系零件超载损坏,起保护作用。

1.3设计的基本要求为了保证离合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设计离合器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任何行驶条件下,都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并有适当的转矩储备,又能防止传动系过载。

2)接合时要完全、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

3)分离要迅速、彻底。

4)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挡和减小同步器的磨损。

5)具有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以保证工作温度不致过高,延长其使用寿命。

6)应能避免和衰减传动系的扭转振动,并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和降低噪声的能力。

7)操纵轻便、准确,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8)作用在从动盘上的总压力和摩擦离合器和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离合器工作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以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

9)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以保证其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10)结构应简单、紧凑,质量小,制造工艺性好,拆装、维修、调整方便。

二.结构方案分析本设计针对的车型是毕加索2.0L手自一体。

其基本参数如下:车型:奥德赛2008豪华版整车质量:1705(kg)最高车速:190 (km/h)主要尺寸: 4770×1800×1582 长/宽/高(mm)最大功率:118/5500 (kw)最大扭矩:218/4500 (N.m)2.1从动盘数选择对乘用车和最大质量小于6t的商用车而言,发动机的最大转矩一般不大,离合器通常只设一片从动盘。

2.2压机弹簧和布置形式离合器压紧装置可分为周布弹簧式、中央弹簧式、斜置弹簧式、膜片弹簧式等。

其中膜片弹簧的主要特点是用一个膜片弹簧代替螺旋弹簧和分离杠杆。

膜片弹簧与其他几类相比又有以下几个优点:(1)由于膜片弹簧有理想的非线性特征,弹簧压力在摩擦片磨损范围内能保证大致不变,从而使离合器在使用中能保持其传递转矩的能力不变。

当离合器分离时,弹簧压力不像圆柱弹簧那样升高,而是降低,从而降低踏板力;(2)膜片弹簧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使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零件数目少,质量小;(3)高速旋转时,压紧力降低很少,性能较稳定;而圆柱弹簧压紧力明显下降;(4)由于膜片弹簧大断面环形与压盘接触,故其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磨损均匀,可提高使用寿命;(5)易于实现良好的通风散热,使用寿命长;(6)平衡性好;(7)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降低制造成本。

但膜片弹簧的制造工艺较复杂,对材料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高,其非线性特性在生产中不易控制,开口处容易产生裂纹,端部容易磨损。

近年来,由于材料性能的提高,制造工艺和设计方法的逐步完善,膜片弹簧的制造已日趋成熟。

因此,我选用膜片弹簧式离合器。

2.3膜片弹簧支承形式图3-1为拉式膜片弹簧的支承形式—单支承环形式,将膜片弹簧大端支承在离合器盖杀中的支承环上。

2.4压盘的驱动形式在膜片弹簧离合器中,扭矩从离合器盖传递到压盘的方法有三种[9]:(1)凸台—窗孔式:它是将压盘的背面凸起部分嵌入在离合器盖上的窗孔内,通过二者的配合,将扭矩从离合器盖传到压盘上,此方式结构简单,应用较多;缺点:压盘上凸台在传动过程中存在滑动摩擦,因而接触部分容易产生分离不彻底。

(2)径向传动驱动式:这种方式使用弹簧刚制的径向片将离合器盖和压盘连接在一起,此传动的方式较上一种在结构上稍显复杂一些,但它没有相对滑动部分,因而不存在磨损,同时踏板力也需要的小一些,操纵方便;另外,工作时压盘和离合器盖径向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因此离合器盖等旋转物件不会失去平衡而产生异常振动和噪声。

(3)径向传动片驱动方式:它用弹簧钢制的传动片将压盘与离合器盖连接在一起,除传动片的布置方向是沿压盘的弦向布置外,其他的结构特征都与径向传动驱动方式相同。

经比较,我选择径向传动驱动方式。

三.离合器主要参数选择3.1后备系数β后备系数保证了离合器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扭矩,同时它有助于减少汽车起步时的滑磨,提高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但为了离合器的尺寸不致过大,减少传递系的过载,使操纵轻便等,后备系数又不宜过大。

由于所设计的离合器为膜片弹簧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其摩擦片的磨损工作压力几乎不会变小(开始时还有些增加),再加上小轿车的后备功率比较大,使用条件较好,宜取较小值,由《汽车设计》书表2-1,初取β=1.3。

3.2单位压力p单位压力p 0 决定了摩擦表面的耐磨性,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选取时应考虑离合器的工作条件、发动机后备功率的大小、摩擦片尺寸、材料及其质量和后备系数等因素。

p 0 取值范围见表表摩擦片单位压力p 0的取值范围p 0选择:0.10 MPa ≤ p 0 ≤ 1.50 MPa ,本次设计取 p 0 = 0.3MPa 选用的是石棉基,编织3.3摩擦片外径D 内径d 和厚度b摩擦片外径D (mm )可以根据发动机最大转矩max e T (N.m )按如下经验公式选用max e D T K D =14.6×218=215.57mmD K 为直径系数由《汽车设计》书表2-3选取为14.6max e T 为发动机最大转矩离合器摩擦片尺寸系列和参数表1摩擦片标准系列尺寸,取D=225,d=150,b=3.5 ,c=d/D=0.6673.4摩擦因数f ,摩擦面数Z 和离合器间隙△t摩擦片的摩擦因数f 取决于摩擦片所用的材料及工作温度及单位压力和滑磨速度等因素。

由《汽车设计》书表2-4该设计选用石棉基材料,取摩擦因数f=0.3 摩擦面数Z 为离合器从动盘数的两倍,故Z=2 离合器间隙一般为3-4mm.取△t =3.4四.离合器总成膜片弹簧,压盘,离合器盖,传动片4.1膜片弹簧的设计:参数选择4.1.1截锥高度H 与板厚h 比值hH和板厚h 的选择 为了保证离合器压紧力变化不大和操纵轻便,汽车离合器用膜片弹簧的hH 一般为1.5~2.0,板厚h 为2~4mm取h = 2 mm ,H/h =1.7 ,即 H = 1.7h =3.4 mm 。

4.1.2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大端R 、小端r 的选择和rR比值当6.0≥D d 时,摩擦片平均半径Rc=)(9441502254mm d D =+=+, 对于拉式膜片弹簧的R 值,应满足关系100≥R ≥Rc=94mm 故取R=95mm,再结合实际情况取R/r=1.25,则r=76mm 。

4.1.3膜片弹簧起始圆锥底角α的选择α=arc tan(H/(R-r))=arctan3.4/(95-76)≈10.15°,满足9°~15°的范围。

4.1.4分离指数目n 的选取分离指数目n 常取18,大尺寸膜片弹簧可取24,小尺寸膜片弹簧可取12 。

取分离之数目n =18 。

4.1.5 切槽宽度δ1、δ2及半径r e 的确定δ1= 3.2~3.5 mm ,δ2= 9~10 mm ,re的取值应满足r - r e ≥ δ2。

本次设计取δ1 = 3.5 mm ,δ2= 10 mm ,re≤ r -δ2= 62 mm 。

所以取re=60mm 。

4.1.6压盘加载点半径R1和支承环加载点半径r1的确定R1和r1需满足下列条件:711≤-≤R R610≤-≤r r故选择R1=90mm , r1=72mm. 强度计算材料弹性特性曲线假设膜片弹簧在承载过程中,其子午线刚性地绕上地某中性点转动。

设通过支承环和压盘加载膜片弹簧上地载荷P1(N)集中在支承点处,加载点间的相对轴向变形为x1(mm),则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如下式表示:⎥⎦⎤⎢⎣⎡+-------⎥⎦⎤⎢⎣⎡-==222)1121)(111()11()/ln()1(61)1(1h r R r R x H r R r R x H r R r R b Ehx x f P π 式中,E ――弹性模量,钢材料取E=2.06×510Mpa ; b ――泊松比,钢材料取b=0.3;R ――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大端半径,95mm ; r ――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小端半径,76mm ; R1――压盘加载点半径,90mm ; r1――支承环加载点半径,72mm ;H ――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内截锥高度,3.4mm ; h ――膜片弹簧钢板厚度,2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