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单元教学设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八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八课时)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小数概念,提高他们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小数乘法运算的正确性。
教学难点:1. 小数乘法运算中,小数点的处理。
2. 小数乘法运算中,进位和借位的处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小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引入小数乘法,让学生思考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5分钟)1. 讲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包括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的情况。
2. 通过示例,展示小数乘法运算的步骤和计算方法。
3. 强调小数乘法运算中,小数点的处理方法,即小数点后的位数相乘后,结果的小数点位置。
三、小数乘法运算的正确性(15分钟)1. 讲解小数乘法运算的正确性,包括进位和借位的处理方法。
2. 通过示例,展示小数乘法运算中,进位和借位的处理步骤和计算方法。
3. 强调小数乘法运算中,进位和借位的重要性,以及正确处理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四、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法运算的练习,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正确性。
2. 提供不同难度的小数乘法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正确性。
2. 强调小数乘法运算中,小数点的处理、进位和借位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正确性,让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通过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运算中,小数点的处理、进位和借位的处理方法。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能够熟练进行小数乘法运算;3.培养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教具:小数乘法练习册、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确保学生专注听讲三、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概念小数乘法是指两个小数相乘的运算,乘法的结果仍为小数。
2.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将小数点取消,分别计算乘数的整数部分与被乘数的整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整数部分与被乘数的小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小数部分与被乘数的整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小数部分与被乘数的小数部分相乘;•将以上所得结果相加,将小数点定位到右数第几位。
3. 小数乘法的应用小数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计算商品的价格,测量长度和面积等都需要用到小数乘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让学生回顾小学三年级时学过的乘法知识,引出小数乘法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详细讲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示范几个例题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
第三步: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第四步:总结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小数乘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掌握好这一技能。
五、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的小数乘法练习题作为课堂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纠正错题。
六、教学反思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小数乘法》的备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小数∣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小数∣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详细介绍我为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所制定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我们将使用人教新课标教材,涵盖第五、六、七节课。
具体内容包括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例题解析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该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黑板、粉笔以及学生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件打折商品的价格。
2. 讲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通过PPT展示计算法则,并用黑板演示例题。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步骤一起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PPT和黑板上的练习题,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例题步骤以及重点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例1:0.5 × 0.2例2:1.25 × 0.8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小数乘小数的掌握程度,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内容中,我认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和例题讲解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我将详细解析这两个方面。
一、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1. 直观演示:我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两件实际商品的价格标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小数乘小数的概念。
2. 讲解计算法则: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并通过PPT展示计算步骤。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核心素养教案

单元主备人:环节一:复习旧知是亚洲象的1.2倍。
非洲象的体重比亚洲象多多少?6.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并小组交流。
师:计算时大家发现了什么?学生先按一般方法计算,发现并引出问题: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积应该是四位小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师生共同完成以下运算过程。
(板书运算过程)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第一,要数清楚两个因数中小数的总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0;第二,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出示教科书P7例5情境图。
学生观察情境图,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如:小红和小明骑着鸵鸟在非洲大草原上游玩奔跑,忽然一只非洲野狗从后面冲上来,小红和小明吓坏了,大叫:“哎呀,它追上来了!”没想到鸵鸟镇定地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师:大家知道鸵鸟为什么这样说吗?一定是非洲野狗奔跑的速度比鸵鸟慢,所以追不上。
师:那么鸵鸟的速度究竟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这也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3)]学生活动:1.根据已学过的“倍的认识”和“小数的意义”,尝试画线段图: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鸵鸟的最高速度:2.结合线段图,说出“1.3倍”的意思是将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看作1份,鸵鸟的最高速度与它比较,除了相同的1份外,还多出一部分。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56×1.3。
3.列竖式计算4.小组讨论,说出不同的验算方法。
可能有:(1)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2)用计算器验算;(3)用上节课所学的规律大致判断——积比56大。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小数乘整数(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创设购物情景,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2、初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重点说明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填空:2.5元=()角 3.75元=( )元( )角( )分0.72元=( )元( )角 355角=( )元103角=( )元 5.5米=( )米()分米9.38米=()米()分米()厘米二、学习新知:1、谈话引入:节假日时,有不少的小朋友们结伴到珍珠湾去放风筝,……2、出示主题图:(1)师: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
师:你能帮这个小女孩解答这个问题吗?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方法一:3.5+3.5+3.5=10.5元方法二:3.5×2=7元 7+3.5=10.5元方法三:3.5元=35角 35×3=105角=10.5元……师:说得不错,能把竖式列出吗?( 重点说明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
)(2)师: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问题并独立解答.引导学生提出买风筝计算钱数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再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师:买9个鱼形风筝要多少钱?学生讨论完成.学会使用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完成课本第4页第2题。
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3 . 5元————→ 3 5角× 3 × 3———————————————1 0 . 5元←———— 1 0 5 角小数乘整数(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例2及“做一做”。
2024年秋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案

2024年秋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竖式计算方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1.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灵活运用竖式计算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运算。
三、教学难点1.在进行小数乘法时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2.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好包含小数乘法示例的教学课件。
2.板书:准备好可以写小数乘法运算的板书内容。
3.教具:提前准备好纸和铅笔供学生练习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先通过引入一个小数乘法的简单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教师提出几个小数乘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竖式计算法来解决,引导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 练习与巩固教师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小数乘法运算方法,并解释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4. 分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小数乘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拓展应用教师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小数乘法问题,让学生进行拓展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在课下进行复习和巩固。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用小数乘法计算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达到情况较好,学生能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但在练习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小数点处理上有偏差,需要进一步强化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数乘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升,但仍需通过更多实际问题的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就是这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数乘小数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2 小数乘小数第一课时:小数乘小数(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例1和例2以及课堂活动1,练习二1、2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实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2.掌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3.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密切联系实际,体现自我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而且服务于生活,感受小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归纳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法则,并能使用法则实行计算。
【教学难点】计算法则的准确使用和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揭示课题星期天,五(1)班两位同学分别测量了自己教室里的黑板和学校操场边大黑板的长和宽。
(出示测量情景:五(1)班教室里的黑板长、宽分别是3.1m和1.2m;操场边大黑板的长、宽分别是12m和3.1m);怎样求这两块黑板的面积? (用长乘宽就得到黑板的面积,算式是3.1×1.2和3.1×12 )这两个算式中,哪个算式是我们前面学过的?能算出来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3.1×12的? (计算时,把3.1看做31,用31×12=372,再把372缩小10倍得37.2。
)把3.1×12看做31×12来计算,使用了什么方法? (使用了转化的方法。
)3.1×1.2与3.1×12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3.1×12只有一个因数是小数;而3.1×1.2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小数乘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默读。
第1单元 小数乘法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1单元小数乘法——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2.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3. 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熟练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课(1)小数乘法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发现小数乘法的意义,总结出小数乘法的概念。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师通过讲解、举例,引导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解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小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应用。
4.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小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和应用。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小数乘法1. 小数乘法的意义2.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3. 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和应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指在进行小数乘法运算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规则。
这些规则确保了运算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乘数和被乘数的小数位数:在进行小数乘法之前,首先要确定乘数和被乘数的小数位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尹翼娟一、教学内容: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积的近似值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二、教学目标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材分析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换玻璃”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重点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整数数乘法,再教学小数乘法。
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
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乘小数(一)∣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小数乘小数(一)∣苏教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1.1 能够理解小数的特点和性质,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1.1.2 能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小数乘小数的运算问题1.2 能力目标:1.2.1 能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2.2 能够利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1.3 情感目标:1.3.1 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爱好1.3.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能力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1.2 小数乘小数的运算问题2.2 教学难点:2.2.1 小数乘小数的运算问题的解决方法2.2.2 实际问题的求解方法和思路3. 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3.1.1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3.1.2 小数乘小数的运算问题3.1.3 实际问题的求解方法和思路3.2 教学方法:3.2.1 教师讲授+学生思考+讨论3.2.2 图片示例展示3.2.3 案例演练3.2.4 简单实验4. 教学具体安排4.1 教学步骤:4.1.1 教师介绍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4.1.2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4.1.3 学生个别思考和讨论,提出问题4.1.4 教师带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演练4.1.5 教师展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解决想法4.1.6 学生进行简单实验,帮助理解求解方法4.1.7 学生个别思考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4.2 课时安排:4.2.1 第一课时:介绍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4.2.2 第二课时:案例演练,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4.2.3 第三课时:结合实际问题的求解方法和思路4.2.4 第四课时:学生的简单实验与总结5. 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对于小数乘法和实际问题求解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5.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在小组配合上还有些问题,影响了案例演练的效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八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八课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2. 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课(1)让学生观察小数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法的规律。
(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小数乘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小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2. 在巩固练习和应用拓展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小数乘法计算法则:1.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2.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 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要把它去掉。
七、课后作业1. 练习册P23页,第1-5题。
2. 课后自主设计一道小数乘法的实际问题,并解答。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学生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学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探究与讲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小数乘法的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板书内容:小数乘法的运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3.学生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小数乘法的概念。
2.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计算两个小数相乘,应该怎么做?第二步:讲解1.介绍小数乘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演示小数乘法的计算步骤,例如两位小数相乘。
3.解释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桥梁。
第三步: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在板书上写出相应的小数乘法式子,鼓励他们主动参与。
2.给学生一些小数乘法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动手计算并互相讨论。
3.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理解。
第四步:小结与作业1.总结小数乘法的基本规律和注意事项。
2.布置作业:完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相关练习。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足够清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小数乘法?2.学生在练习环节的表现如何,是否存在需要重点辅导的学生?3.下节课如何引入小数除法的教学,与小数乘法相呼应?六、延伸阅读•《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的学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小数运算的案例分析与教学方法。
以上是本次集体备课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为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小数乘法教案 (1)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简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相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实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使用这些定律实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措施: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升简单的推理水平。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教学内容: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水平。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0.34 3.5 0.201 5.02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二、引入尝试: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例如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用乘法计算:3.5×3=10.5元3.5元=35角 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单元整体案例设计

结解题思路 。 (对应学习目标
2)
3.通过单元整理,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 评价任务三:回扣起始课的单元任务,完成
技巧,迁移应用所学知识。
自主评价量表的评价。
(对应学习目标 3)
单元实践课 爱心快递
评价任务一:查阅资料,统计整理快递寄件
1.能熟练说出小数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提升应用意识和运算能力。
1、通过乘法中因数的变化规律将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研究,体验 转化思想,提高运算能力与推理意识。 2、小数乘法末位对齐的依据是积的变化规律。
二.教材分析
突破理解的核心问题
理解目标
突破理解的核心问题
突破理解目标的评价任务
1、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的本质 怎样计算小数乘法,它的本质是什么? 迁移、转化到整数乘法。 都是计数单位个数的累加。
3、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相信自己能 够学好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并欣赏数学美。初 步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习 惯。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 推理意识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数感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一.课标分析
(一)课标摘录——课程内容
评价标准
学习活动
单元探究课——今天我当家
课题 《小数乘法》单元探究课《今天我当家》
基本结构
1.能说出小数乘法的算理会计算小数乘整数。 学习目标 2.会判断积的小数位数。
3.会判断积和因数的大小关系。
学习活动 “今天我当家”少先队员争章活动
单元探究课——今天我当家
课题 《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整数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计划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乘法》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对乘法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在运算规则上存在差异,学生可能对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培养自己的运算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具体的例题和练习。
2.练习题:准备一些小数乘法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小数乘法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小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小数乘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小数教案(精选8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小数教案〔精选8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小数教案篇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第九册教科书第4页的例子。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并能正确地进展计算。
2.引导学生感觉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的才能。
3.进展保护公物、保护学校环境的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在理解小数乘和小数意义的根底上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笔算。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生活引入。
1、复习铺垫⑴0.7表示非常之〔〕0.38表示〔〕0.925表示〔〕⑵计算:1.36×123.08×253.6×21【设计意图:设计与本课题亲密联络的复习题.将本课所学内容与前面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内在联络了。
】2、生活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校门口的宣传栏上的玻璃碎了,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换玻璃,你们愿去吗?生:愿去。
师:电脑显示宣传栏的特写镜头,学校宣传栏长1.2米,宽0.8米,假如要给这宣传栏换玻璃,需要多大一块玻璃?小明想了半天也不知该换多大的一块玻璃?师:同学们,小明遇到了什么困难?生:小明不知该换多大一块的玻璃?师:你们乐意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生:乐意!二、新知探究1、自主合作探究师:同学们都很热情,请同学们先自主探究算出换多大一块玻璃。
让生合作探究、讨论、计算。
师:同学们才能很强,很快就算出结果,请小组先派一名代表。
a组代表:算法:1.2×0.8=1.2÷10×8=0.96〔平方米〕算理:我们组把1.2平均分成10份,求8份是多少?b组代表:算法1.2扩大到要的10倍12×0.8扩大到要的10倍×80.96缩小到要的96算理:我们组经过讨论,我们先把1.2×0.8看成12×8再算出积,然后把积缩小要的100,再点上小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乘法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数乘法是在学生学过小数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学习。
学习内容主要包含: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问题解决;整理与复习及综合实践这六个方面的内容。
在编排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让学生通过现实的情境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二是:将小数乘法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结合起来学习,即在学习小数乘法的笔算时穿插学习了小数乘法的口算和估算。
三是:注重了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快速而准确地实行计算。
而最易出错的地方是小数位数的确定。
所以要增强这方法的理解和练习。
而难点则是求积的近似值,而解决这类问题的重点在让学生在取值时都要考虑到是“四舍”还是“五入”的问题。
教学目标1. 学会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实行笔算,并能使用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实行计算。
2.掌握估算的方法,强化估算的意识。
3.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4.学会用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
5.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重点、难点重点 1.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准确地实行计算。
3.在笔算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口算水平和估算的意识和水平。
4.会使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5.能使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数乘法问题。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难点 1.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的理解和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2.准确地掌握和使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3.掌握一些解决实际生活中相关小数乘法的应用问题的新策略。
教学建议根据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使用旧知迁移学习新知: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新知学习架起认知的桥梁。
并剖析新旧知识的分化点,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对比和分析中掌握新知。
2.突出算理的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并不难,难就难在算理的理解上,而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仅仅参于者,在学生的理解有困难时适时的点拨和引导。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这里的应用包括两个方法,一是增强笔算的练习,这是小数乘法笔算法则的直接应用。
二是计算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适用性。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8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课时1、小数乘整数 1课时2、小数乘小数 2课时3、积的近似值 1课时4、问题解决 2课时5、整理与复习 1课时6、综合实践:家庭用电调查 1课时总计 8课时1 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材2-5页例1、例2的“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方法及其应用”,课堂活动和“练习一”的相关内容。
教材提示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的整数笔算乘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整数。
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如下几点:知识点一:小数乘法的意义。
知识点二:引导学生探索小数乘整数的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笔算方法。
知识点三:使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学习这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内容以及乘法的性质。
所以在教学中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教学:第一:先安排讨论和探究一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算法;第二:再表现两位小数乘整数的小数乘法计算,进一步探究两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第三:通过议一议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总结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完成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学习与掌握。
在教学中,要重点注重学生对于小数的位数即小数点位置是如何确定的这个问题,要让学生明白算理,并掌握操作要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地实行小数乘整数的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使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用了对比发现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通过迁移类推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对比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及积的小数的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相同性得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使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和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的确定。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草稿本。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启发谈话: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平常生活中的购物经验,让学生使用自身经验来解决购物中价格问题。
2、启发学生想:出示第一个是单价是5角,第二个单价是0.5元,这两个单价有什么关系。
如果求6支的总价,该怎样计算。
结论:两个的单价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一个是用“角”作单位,一个是用“元”作单位。
而第一个:用5×6角来计算。
第二个:用0.5×6实行计算。
问:这两个乘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结论:相同点:这两道题都是做乘法运算。
不同点:第一个是整数乘法,另一个乘法里有小数。
引导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计算中含有小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以整数乘法的生活问题的解决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对比,初步感受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区别与联系,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出示课件出示情境图)(1)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看图找出图中的条件和问题。
出示问题:买6千克西红柿需要多少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找什么条件呢?学生看图找到条件:单价是每千克4.2元;数量是6千克。
追问: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实行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并总结出两种方法:做乘法,即4.2×6=25.2元,因为4.2×6就表示6个4.2相加,即4.2+4.2+4.2+4.2+4.2+4.2=25.2元。
把4.2元转化成用“角”做单位是42角,42×6=252角,最后再把252角转化成用“元”做单位是25.2元。
(2)分析总结出小数乘法的意义。
从第一种方法中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能够用乘法来做,这个整数乘法的意义对小数同样适用。
所以小数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小数相加的简便运算。
(3)引导学生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启发提问:第二种方法在计算中,把“元”化成“角”后,什么变了?引导学生讨论出:把“元”化成“角”后,就是把4.2扩大10倍就变成整数,而整数乘法我们会计算。
让学生在草稿本上用竖式计算。
4 2× 62 5 2质疑:252的单位是什么?它是不是4.2×6的结果?如果不是4.2×6的结果,应该把252这个结果做什么处理就能够得到4.2×6的结果了?学生讨论后回答:252是42×6的结果,它的单位是“角”,而4.2×6的单位是“元”,要想把这个结果转化为4.2×6的结果,只要把252缩小10倍就能够了。
再次追问:为什么要把乘积缩小10倍呢?学生回答:因为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乘积就扩大10倍,要想得到原来的结果,就只有把乘积缩小10倍。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4.2×6=25.2元4 . 2 →扩大10倍 4 2× 6 × 62 5 . 2 缩小10倍← 2 5 2答:买6千克西红柿需要25.2元。
2、总结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也就是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来计算出积,最后再把乘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就得到小数乘整数的乘积了。
巩固练习:我想买9千克萝卜,应该付多少元?学生用竖式计算,然后让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1.8×9=16.2元1 . 8× 91 6 . 2答:应该付16.2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探究计算总价,从而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的同一性,并在转化的过程中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
3、教学例2。
(1)出示情境图: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能够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学生看图找条件和提问题并表现问题。
提问:求“这箱糖果重多少千克?”这个问题,要做什么运算?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是求24个0.75元是多少?所以做乘法运算,列式为:0.75×24=。
(2)用什么来计算这个算式的乘积呢?引导回答:能够用竖式计算,先把0.75扩大100倍,看成整数75来乘24,得出积后再把乘积缩小100倍。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板演:0.75×24=18(千克)0 . 7 5× 2 43 0 01 5 01 8 . 0 0 注意: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的能够去掉。
答:这箱糖果重18千克。
(3)巩固练习:如果每千克糖果售价是17.5元,这箱糖果能卖多少元?学生在草稿本上练习,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17.5×18=315(元)1 7 . 5× 1 81 4 0 01 7 53 1 5 . 0(4)引导观察:从这两个算式中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你有什么发现?结论: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4、议一议:怎样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汇报交流。
(2)汇报交流:小数乘法中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能够从乘积右边向左边数出相对应的位数点上小数点。
归纳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能够先按整数乘法实行计算,再看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用这种方法来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设计意图:使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并通过对比,从而探究并总结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新知:1、出示第3页课堂活动练习。
算一算,议一议你发现了什么?①首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实行计算。
②再让学生对照结果和观察上下两个算式因数的异同,让学生明白:小数乘整数,能够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实行求积,再看因数里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出示 3.6×8= 4.5×6= 0.79×7=让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成果,最后集体汇报交流结果。
3.出示第4页练习一的第1题。
以小组的形式,开火车来完成口算练习,并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4.出示第4页练习一的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并填写在书中的空白处,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积的小数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5.出示第4页练习一的第3题。
让学生先回顾笔算小数乘法时对于小数点的位置的处理方法,再让学生完成书中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