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知识宣讲(1)
消防法讲座

单位应当把消防安全知识纳入职工教育培训内容。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第四篇 防火管理篇
(一)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确定(二)对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三)公众聚集场所的施工管理(四)日常消防安全监督检查(五)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消防安全管理
(四)日常消防安全监督检查
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运 输、销售、使用、销毁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五)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消防安全管理
第六篇 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篇
(一)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2、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3、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4、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5、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一)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内容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第61号令)第三十六条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篇 消防工作组织领导篇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二)消防安全责任人的确定(三)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四)消防安全管理人的确定(五)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工作职责
消防安全宣讲方案

消防安全宣讲方案一、方案背景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特制定本方案。
二、宣讲目标(一)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树立消防安全意识,自觉关注消防、学习消防、参与消防。
(二)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三)强化消防安全责任。
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
(四)减少火灾事故发生。
通过宣讲活动,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宣讲对象(一)社区居民(二)学校师生(三)企事业单位员工(四)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五)其他需要接受消防安全教育的群体四、宣讲内容(一)消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二)消防安全知识1.火灾预防2.火灾扑救3.疏散逃生4.消防设施设备使用5.消防安全检查与维护(三)消防安全案例分析1.火灾事故案例2.消防安全隐患案例3.消防安全好人好事案例(四)消防安全责任1.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3.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五、宣讲形式邀请消防安全专家,针对不同宣讲对象,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组织消防安全培训,教授消防设施设备使用、疏散逃生等实际操作技能。
开展消防演练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火灾应对能力。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五)其他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宣传形式,如制作消防安全宣传手册、海报、短视频等。
六、宣讲时间(一)社区: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讲座或宣传活动。
(二)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讲座和演练活动。
(三)企事业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
(四)公共场所: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题(含答案)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由谁领导,谁负责?答: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谁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答: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3、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哪些地带?答:应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4、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什么预案,落实什么措施,并向什么机构申报?答:主办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
5、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哪些消防安全职责?答:(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2)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3)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护,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6、消防车、消防艇前往执行火灾扑救任务或者执行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时,不受哪些限制?其它车辆、船舶以及行人必须做什么?答:消防车、消防艇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
其它行人、车辆、船舶必须让行,不得穿插、超越。
7、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可处警告、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的行为有哪些?答:(1)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2)违法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违反禁令,吸烟、使用明火的;(3)阻拦报火警或谎报火警的;(4)故意阻碍消防车、消防艇赶赴火灾现场或者扰乱火灾现场秩序的:(5)拒不执行火场指挥员指挥,影响灭火救灾的:(6)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知识宣讲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章 火灾预防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十四条中: (一)设有本规定第十三条所列的人员密集场所的
建设工程;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章 火灾预防
(二)国家机关办公楼、电力调度楼、电信楼、邮政楼 、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档案楼;
(三)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以外的单体建筑面积大 于四万平方米或者建筑高度超过五十米的其他公共建筑;
第九条—第十三条是关于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 的规定,是本次消防法修订后的一项重大制度改革。包括 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章 火灾预防
一、明确了建设工程消防质量的责任主体以及责任。 设计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负责;施工、工程监 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建设单位不得要 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降低消防技术标准设计 、施工。
(二)改革和完善了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根据转变政 府职能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改革了建设工程 消防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制度 和监管主体及其职责,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职 责协调一致;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取消了举办大型群 众性活动的消防行政许可;为公安派出所实施日常消防监 督检查提供了依据。
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 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其他建设工程 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使用。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章 火灾预防
消防安全科普宣讲

消防安全科普宣讲
消防安全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我们开展消防安全科普宣讲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消防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消防安全知识包括以下方面:
1.火灾的种类和危害
火灾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建筑物火灾、森林火灾、交通事故火灾等。
火灾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火灾的预防
预防火灾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定期检查电路、电器设备,禁止乱扔烟蒂、乱丢垃圾等行为。
3.火灾的逃生
如果遇到火灾,逃生是最重要的。
在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逃离危险地点,沿着安全通道和楼梯逃生,不要乘坐电梯,以免被困。
4.灭火器材的使用
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可以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灭火,但是需要注意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以上是消防安全科普宣讲的主要内容,希望广大群众能够积极参与,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 1 -。
消防安全法基本知识

消防安全法基本知识消防安全法基本知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火灾预防、控制和救援工作,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领空和相关管辖权。
第三条国家实行消防安全机构和社区主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公共消防安全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第四条国家鼓励采用防火、防爆、防毒等技术措施和设备,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提高消防安全技术水平。
第五条国家推进消防安全法制建设,完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加强消防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第六条无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消防安全的义务,有防火报警、报火警和组织应急疏散的义务。
第七条消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第二章消防组织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消防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消防工作。
第九条市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火灾事故的救援工作。
消防救援队伍按照属地责任和功能区划,分为专属队、兼属队和支援队。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消防安全组织,配备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设置消防安全设施。
第十一条社区、农村应当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和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第十二条人民群众是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重要力量,国家鼓励人民群众参与综合性灭火、救援和应急处置。
第三章消防设施第十三条地下层、火灾危险区域或者其他特殊场所的建筑物,应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者自动喷水灭火设备。
第十四条高层建筑、公众聚集场所和其他场所的建筑物,应当设置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疏散设施。
第十五条控制、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和剧毒物品的场所,应当设置相应的消防安全设施和应急设备。
第十六条人员密集场所、特殊行业和单位的建筑物,应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讲稿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讲稿范文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消防安全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关键的保护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国的消防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2009年10月29日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从立法目的、法律适用、基本原则、责任义务、火灾危险普查、火灾安全管理等方面对消防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首先,本法明确了立法目的,那就是加强火灾预防,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法律适用上规定了适用范围和适用主体,强调了对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监督管理单位的义务,以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基本原则方面,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原则,突出了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基本思想。
对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政府部门要加强消防宣传和培训,引导全民参与消防工作。
同时,在火灾危险普查和火灾报警系统建设等方面加强了规定,加强了预防工作和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
消防法还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义务,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消防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消防措施的有效实施和火灾事故的快速处置。
同时,加强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消防工作的浓厚氛围。
在应对火灾事故的处理上,消防法明确了各级消防机构的职责和权益,不仅强调了现场救援和火灾灭火的重要性,还规定了事后善后处理和调查的程序,以便从根本上查明事故原因,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实施,为我国的消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指导。
但是,我们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公民共同参与,以确保消防安全的全面落实。
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充分认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并将之转化为行动。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构筑起多重层次的消防安全防线,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谢谢大家!。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宣传提纲课件

(以下简称《消防法》)已于2008年10 月28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自2009年5 月1日起施行。为积极做好《消防法》 的宣传贯彻工作,公安部组织编写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宣传提 纲》,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本地 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迅 速掀起学习、宣传《消防法》的高潮。 各地宣传贯彻情况,请及时报部。
公安部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十二日
抄送:本部党委,部属有关局级单位。
回顾:
公安消防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飞速发展, 但火灾也接连不断,出现了火灾高峰, 特大火灾频发。1980-2000年,发生 火灾132万起,死亡5万多人,伤8万 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54亿元以上。 2006年,发生火灾22.3万起,死亡 1517人,直接财产损失7.8亿元。 2007年,发生火灾15.9万起,死亡 1418人,直接财产损失9.9亿元。火灾 频频固然与火灾源头日益多样化复杂 化有关,更与人们唯经济利益是图与 消防安全意识欠缺相关。
回顾:
公安消防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长足发展
在消防制度变迁与消防组织强化 方面,改革开放30年来成绩斐然。 首先是消防法律法规不断健全, 消防法制化有序推进。改革开放 以前只有1957年颁布的《消防监 督条例》。改革开放以来,从中 央到地方,大量的消防法律法规 颁行。
回顾:
公安消防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长足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市消防支队
Alixe工作室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宣传提纲》
2008.12.29
政府统一领导 部门依法监管 单位全面负责 公民积极参与
黄山市公安消防支队 杜文喜
消防法与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法与消防安全知识消防法与消防安全知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火灾,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强消防工作,根据宪法、公安机关和消防机关法律法规,规范主管部门、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消防安全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火灾,是指因火源或火势,造成或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不正常燃烧现象。
第三条预防火灾是消防工作的第一要务。
消防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与其他安全工作相互配合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组织体系。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消防工作,制定消防安全计划,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推动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及时预警、报警、处置火灾。
各级政府部门和涉火单位、个人应当依法履行消防安全法定义务。
第五条城乡居民区、工作场所、公共聚集场所、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公共场所应当建立适应火灾危险特点和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六条鼓励使用具有节能和消防性能的建筑材料、产品设备和施工工艺。
第七条社会公众和媒体应当发扬拥护消防英雄、崇尚"因火灾危险而毫不动摇,因消防工作而懒散缓慢"的英勇品质,宣传消防安全,倡导无盲目和不合理用火用电和科学救火,及时反映火灾、事故和火灾隐患。
第二章预防火灾第八条对违反消防安全规定,未采取消防安全措施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可以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火灾预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逃生自救能力。
第十条消防宣传教育应当普及消防知识、推广使用消防器材、增强火灾预防和应急逃生自救常识,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消防宣传教育应当以积极向上、励志激情、弘扬主旋律、适应社会群众需求、主题突出、形式多样为原则。
第十二条实施火灾隐患普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工作。
第十三条高层住宅、宾馆、宾馆、学校、医院、儿童集中活动场所、商场、超市、大型交流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项目,由房地产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消防机关5时起,作为综合竣工验收的必备材料。
解读《消防法》详解

《消防法》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主要内容
消防法主要包括火灾预防、灭火救援、消防组织、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特点
消防法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涵盖了消防工作的各个方面 ,为预防和扑救火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02
火灾预防与控制
火灾预防措施
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01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消防安全规定,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消防法》实施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监督机构
建立专门的消防监督机构,负责 监督《消防法》的实施,确保各
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加强执法监督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确保执法
公正、公开、透明。
建立举报制度
建立举报制度,鼓励公众积极参 与监督,对违反《消防法》的行
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定期检查
对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定期检 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维修保养
对损坏或失效的设施和器材进 行维修和更换。
记录管理
建立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档案, 记录其使用、维护和更换情况 。
培训教育
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 高其使用和维护消防设施和器
材的能力。
04
消防安全责任与义务
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职责与义务
制定和执行消防安全制度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 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
各级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得 到有效执行。
定期评估和修订制度
定期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
消防法消防安全知识内容

消防法消防安全知识内容消防法消防安全知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经国家统一组织的消防工作,依照本法执行。
第二条:本法所称火灾,是指明火燃烧物堆放,导致物体燃烧、明火燃烧或冷不燃物质燃烧,危及人身安全或者对公共安全造成其他严重危害的火灾。
第三条:消防工作应当贯穿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应当保证公众、单位和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二章:消防安全责任和群防群治原则第四条:有开展消防工作需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消防安全防治合理需要对防火、防爆、防毒、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等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维修,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
第五条:消防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综合运用法律、宣传、宣传、监督等手段,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宣传了解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培训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引导和鼓励公众、单位和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护能力。
第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火灾,应当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通知消防部门并进行紧急疏散逃生,报警时应当如实报告火灾地点、火势、人员伤亡情况和通讯地址。
第三章:消防组织第七条:设区的市、市辖区、自治州和县可以设立消防支队,乡镇人民政府可以设立消防大队。
国务院可以根据需要设立消防总队。
第八条:消防支队、消防大队和消防总队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指挥、监督管理辖区内的火灾防控工作;开展灭火救援任务;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负责辖区内火灾隐患排查和火灾调查工作;开展消防安全监督检查。
第九条:消防支队、消防大队和消防总队在履行职责时,依法享有以下权利:对火灾隐患进行检查,要求其消除火灾隐患;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消防工作;对违法消防行为进行处理;组织扑灭火灾,救援被困人员。
第十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小组制度,明确协调、组织、监督和考核职责。
《新消防法知识》课件(2024)

消防法是指国家为了预防和减少火灾 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 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制定 的法律规范。
消防法目的
通过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加强消防安 全管理、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等措施, 确保火灾事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保 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4/1/30
4
消防法发展历程
2024/1/30
培训要求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多 种培训形式,如讲座、演练、互动体验等,提高培训效果。
2024/1/30
21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
2024/1/30
活动形式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效果评估
组织消防知识讲座、消防演练、火灾案例分析等活动。
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如“119”消防宣传月、开学季等,集中开 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
消防栓和消防水带
保持消防栓内水枪、水带完好 无损,定期检查水压和流量。
消防斧和消防钩
保持锋利,定期涂抹防锈油, 防止锈蚀。
防火门和防火窗
保持关闭状态,定期检查密封 性和耐火性能。
2024/1/30
17
消防设施检查与维护
每日巡查
对消防设施进行日常巡查,发 现问题及时处理。
2024/1/30
定期维护
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 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有效实施。
严格控制火源,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 、使用明火等行为,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 性。
完善消防设施
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按照规范要求配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 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确保火灾 发生时能够及时扑救。
2024/1/30
通过宣传栏、宣传册、消防演练等多种形式 ,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防自救 能力。
十条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内容

十条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内容消防安全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它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公众对消防安全的认知和学习,以下是十条消防安全知识,旨在帮助大家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能力。
1. 了解火灾的成因和危害:火灾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热源与可燃物相结合,出现明火并引发火势蔓延的现象。
火灾的危害性包括烧伤、中毒、窒息、物质损失等。
2. 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是阻止火灾蔓延的有效工具。
要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并参加灭火器操作培训,了解不同型号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 安装和维护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是及时发现火灾的重要设备。
每个房间都应安装独立的烟雾报警器,并定期检查电池的电量,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4. 合理布置家庭疏散通道:确保家庭疏散通道的畅通,将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远离火源的地方,避免堆放杂物在通道上。
5. 定期检查家庭电器设备:家庭电器设备是火灾的高发区。
定期检查电源插座、线路以及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防止电线老化、插座过载等问题导致火灾。
6. 禁止乱扔烟蒂:烟蒂是火灾的常见诱因。
禁止在易燃物附近乱扔烟蒂,确保烟蒂完全熄灭后再进行处理。
7. 学习正确的逃生方法:火灾发生时要迅速、冷静、有序地进行逃生。
掌握滚地逃生、湿毛巾捂住口鼻等逃生技巧,避免吸入浓烟和有毒气体。
8. 停电时注意用电安全:停电期间应注意用电安全,避免使用蜡烛和明火来照明,同时也要防止因停电恢复时电器瞬间高负荷启动引发火灾。
9. 消防演习与逃生疏散演练:定期组织消防演习和逃生疏散演练,加深员工或家庭成员对火灾应急的反应和逃生技巧的掌握,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10. 拨打火灾报警电话:火灾发生时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报告火灾的发生地点和情况,确保火灾得到迅速处置,避免火势蔓延和造成更大伤害。
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宣传不仅需要政府和消防部门的支持,更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责任意识。
只有大家共同遵守消防安全法规和要求,才能确保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手册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手册内容消防安全宣传手册第一章:消防基础知识1.1 消防意识的重要性消防安全意识是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正确认识、正确处理消防安全问题的观念和态度。
它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国家消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 火灾的成因火灾通常是由于煤气泄漏、用火不慎、电气设备故障、人为失火等原因引起的。
了解火灾的成因,可以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
1.3 火灾的分类火灾分为四类:A类火灾(可燃固体)、B类火灾(可燃液体)、C类火灾(可燃气体)、D类火灾(金属火灾)。
不同类型的火灾使用的灭火器材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扑灭火灾。
1.4 常见火灾应急处理方式当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拨打火警电话,采取逃生措施,并尽量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
第二章:消防设施与器材2.1 火灾报警器的作用和使用火灾报警器是用来及时发现火灾并发出声音警报的装置。
在发生火灾时,火灾报警器能够提醒人们及时逃离危险区域,同时通知消防部门进行救援。
2.2 灭火器材的分类和使用灭火器根据灭火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使用灭火器时,应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使用范围,不要滥用或者错误使用。
2.3 防烟面罩和灭火逃生器的使用防烟面罩和灭火逃生器是用来保护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呼吸和逃生的装置。
了解其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提高自身逃生生存的能力。
2.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防栓的使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防栓是消防中重要的设施,可以及时为火灾提供救援。
了解其使用方式和使用范围,合理运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第三章:家庭消防安全3.1 家庭火灾的预防家庭火灾的预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用电、用火的安全使用,定期检查家用电器和电路,不乱丢烟蒂等措施。
3.2 家庭火灾的自救逃生发生火灾时,家庭成员应迅速逃离危险区域,采取低姿势逃生,不乱跳窗,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3.3 家庭火灾应急处理当家庭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警,关闭电源和煤气阀门,用湿毛巾或浸水逃生,尽量避免使用电梯逃生等应急处理方式。
消防知识宣传(十个一之一)

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2012年消防知识宣传资料(一)1.父母、师长要教育儿童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
任何单位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救火灾。
2.切莫乱扔烟头和火种。
3.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可燃材料。
4.消火栓关系公共安全,切勿损坏、圈占或埋压。
5.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6.切勿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消防标志,记住疏散方向。
8.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9.任何人发现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都可向公安消防部门或值勤公安人员举报。
10.生活用火要特别小心,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燃物品。
l1.发现煤气泄漏,速关阀门,打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12.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
13.电路保险丝(片)熔断,切勿用铜线铁线代替。
14.不能超负荷用电。
15.发现火灾速打报警电话l19,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16.了解火场情况的人,应及时将火场内被围人员及易燃易爆物品情况告诉消防人员。
17.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18.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
19.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20.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2012年消防知识宣传资料(二)逃生自救常识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4、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6、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7、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
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ppt课件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 总则
实施消防监督管理的主体:
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 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 构负责实施。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 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助;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 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 理。
(二)改革和完善了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根据转变政 府职能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改革了建设工程 消防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制度 和监管主体及其职责,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职 责协调一致;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取消了举办大型群 众性活动的消防行政许可;为公安派出所实施日常消防监 督检查提供工作,体现了对农村消防工作 的重视。从政府职责、消防规划建设、消防力量建设、宣 传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四)加强和完善了政府应急救援机制建设。明确规 定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承担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 急救援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的有关职责。
ppt课件
5
单位的消防宣传职责: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 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 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 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 工作。
ppt课件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 总则
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 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
《消防法》新确定的消防工作的原则,用法律的形式 明确和确定了我国消防工作的格局,是消防工作实践经验 的总结和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对四个层面责任主体消防 安全责任的概括体现。 “政府”、“部门”、“单位”、 “公民”四者都是消防工作的主体,政府负领导责任,部 门负监管责任,单位负主体责任,公民有参与的权利和义 务。
(三)单位负主体责任,是因为单位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 是社会消防管理的基本单元,有关消防工作的法律法规主要由单 位来落实。
(四)公民有参与的权利和义务,做好消防工作离不开每个 公民,因此,公民也是消防工作中的一个责任主体。
ppt课件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第六条规定消防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 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规定了实施消防监督管理 的主体,政府其他部门及有关单位的消防宣传职责和个 人的义务。
ppt课件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 总则
(一)政府的领导责任,在总则中有原则规定,在火灾预防、 灭火救援、消防组织、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各章中都有具体规 定。
(二)部门的监管责任,不仅仅是公安消防部门有监管职责, 政府的其他部门都有监管职责。公安消防部门是专门的消防工作 监督管理部门,其他部门是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消防安全 工作进行监管,在总则、火灾预防、监督检查中有具体规定。
引言
(五)增加了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的内容,为依法管理 和规范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提供了依据;增加了鼓励、引导 发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的规定,引导运用市场机制防范火 灾风险和解决灾后赔偿问题。
(六)加大执法力度。修订完善了法律责任规定,增 加规定了强制措施。
ppt课件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 总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 内,依照本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工 作。
法律、行政法规对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另有规定 的,从其规定。
ppt课件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 总则
政府的消防宣传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 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ppt课件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七条是关于鼓励、支持消防科学研究、技术创新, 开展消防公益活动,以及有关给予奖励的规定。
新消防法共分为总则、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
救援、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七十四条。
保留了老消防法的基本框架,与老消防法相比,新增了
“监督检查”一章,条文数量增加了20条,内容更加丰
富完善,规定更加切合实际。概括地说,主要修订内容
是:
ppt课件
3
引言
(一)确定了新的消防工作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政府、 部门、社会单位、公民个人的消防安全责任,反映了消防 工作责任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和客观规律。
消防网络教育培训学院培训课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知识 宣讲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总则 火灾预防 消防组织 灭火救援 监督检查 法律责任 附则
引言
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
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由第六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本章共七条。 第一条规定了《消防法》的立法目的:为了预防火灾 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 全,维护公共安全。 修订后的《消防法》加强了应急救援方面的规定,在 立法目的中增加了“加强应急救援工作”。
ppt课件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规定了消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消防工作贯彻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 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 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新闻、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 向社会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应当结 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 安机关等部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ppt课件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 总则
个人的消防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 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 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