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研究总结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与应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与应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所谓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小学学科课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学科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技术的有效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支撑,提高学与教的效率,改善学与教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朝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靠拢。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有效整合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现状及意义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新人,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石,就“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学生创新性学习”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研究与实践认识到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

(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已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在实践中,只有使教师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意义,在教学中自觉把信息技术和教学整合,才能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素质教育的需要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培养公民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2024小学语文教研工作总结

2024小学语文教研工作总结

2024小学语文教研工作总结2024年是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的关键年份。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团队积极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下面是2024年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的总结:一、教育理念创新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方法创新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项目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三、教材研究与设计我们关注教材的更新与改进,对于有争议的内容和教材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加以改进。

在教材设计方面,我们注重语文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运用能力。

四、评价制度创新我们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注重对学生的整体评价,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评价。

同时,我们也注重对教学方法和教师的绩效进行评价,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五、师资培训与教研研讨我们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学习,定期组织教研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024年的小学语文教研工作总结以上述为主要内容。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和完善语文教学,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学生和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15篇)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15篇)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15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1本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紧紧围绕“二期课改”,切实把握语文学科教改方向与重点,以作文教学研究和新课堂教研为抓手,树立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质量观,结合石景章教授的目标教学,不断优化杜郎口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同时,合理安排学生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为此,我在教研组管理方面做好了以下工作。

1、组织语文教师学习新课程方案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魏书生教学方法,部分教师参与了__县教育局组织的小学语文课堂设计远程教育的学习,积极引导教师用"二期课改"的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小学4x6年级教师都能娴熟地运用杜郎口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把石景章教授的目标教学融入其中,课堂达到高效,普遍使学生喜爱这种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真正地做到先学后教,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自主高效。

小学1x3年级的语文教学实施常规教学,教学目标明确,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同时也贯彻了新课改教学理念,学生能在课堂中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2、抓好常规,教研组按学校要求和教研组计划要求,组织集体备课,开展教研活动,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每月安排3x4个语文教师进行备课、作业批改、教师听课、上课、进行检查记录,每月20日把检查结果报教研组汇总考核,教研组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抽查,每月公布考核结果,并报小学部进行考核。

同时,每周四进行教学研讨,研讨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每周活动后都能及时把教研组活动记录公布在学校的内网和外网。

3、本学期教研重点进行了作文教学探讨,每个老师都认真准备,上了一堂作文教学亮相课,针对每堂作文教学课都能积极评价与总结,发现优点,指出不足。

完成一轮作文教学公开课探讨后,每个老师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并发表在内网上。

接着进行了__县开放日公开课的探究,进行了集体备课,探讨导学稿的编写,举行了优秀导学稿的评选比赛,、这些老师的导学稿获得比较好的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小学 马海丽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作为精心挑选的文体材料,基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性,是语文学科知识极好的载体。

我们通过研究,认为采取以下方法能让学生利用教材举一反三,达到熟练掌握并运用语文知识的目的。

一、增加类似文本即在原有文体提供的篇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阅读实际及不同特点,增加一些与所学文本类似的文章,或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和补充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目的。

我在以“亲人”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时,以同一个作者魏巍的《再见了,亲人》《我的老师》为主讲教材,结合现实生活,补充丰富的语文资料。

跨越时代,跨越国籍,跨越自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探讨对亲人的理解。

教学时,从会意字“亲”入手,想像“树木高高立,枝壮叶儿绿;父母和子女,就像叶连枝”,领会亲人之血脉相连。

然后引导学生从抗洪抢险的战士、抗战“非典”的白衣天使以及“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身上体会毕竟是同一个祖先同一个中华的亲人之爱。

接着重点引导学生跨越国界,放眼世界,学习《再见了,亲人》,体会其中爱的奔流与燃烧,人间至贵的爱的轰轰烈烈。

最后回到《我的老师》中平平淡淡的爱。

最后,我推荐几本表现各种亲情的书给学生,如《爱的教育》《马燕日记》《我们仨》《鸟奴》《红奶羊》《一只猎雕的遭遇》《独耳大鹿》《雁王》和《消失的野犬》等。

我想,这小小的课堂是不能把“亲人”的主题讨论全面而深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引发开去,让他们带着对“亲人”的体悟去感受更为博大的亲情。

我相信,在这堂课中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感动,更重要的是这份感动将会内化为他们的力量,去学会爱。

二、进行拓展阅读即通过对某一篇目的具体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拓展阅读或写作训练,从而得到不同方面的提升,让学生由教材而生发出与之相关联的更多的内容。

新教材往往在课后安排了一些拓展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想象与思考的空间,这为教师引导学生说话、写话训练提供了好机会,因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精选8篇)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后,我们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了更多的进步,是时候在工作总结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篇1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为契机,立足校本,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贯彻教学教研工作计划,课堂教学以精讲,互动为指导,教研工作以校本为中心,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开拓创新,更新理念,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工作要点(一)认真学习,大胆实践,深化推进语文课程改革1、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精讲,互动”的原则,继续落实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实行三个“转变”。

由重视教学效果向重视教学过程转变,由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方法设计转变,由封闭型课堂价值取向相开放性价值取向转变。

通过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多评议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

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的结合起来,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和朗读作用的发挥。

2、改革评价制度。

课堂教学评价要以重教师转向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主要以多角度考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努力让家长参与评价。

3、继续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转变观念。

潜心理解研究语文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继续注意转变以下观点: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教学观,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目标观,从单一目标走向多个目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整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展开讨论。

一、了解课程整合的意义课程整合是指将多个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互相关联和互相促进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课程整合的实施方法1. 主题整合法主题整合法是指根据一个主题或话题,将不同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

比如,在教授关于环保的主题时,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课文,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环保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情景整合法情景整合法是指通过创设情景,将不同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

比如,在教授乘法运算时,可以设计游戏情景,让学生扮演商贩和顾客的角色,通过购买商品计算总价钱,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撰写购物清单,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任务整合法任务整合法是指通过设定任务,将不同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

比如,在教授古诗词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首古诗,并通过剧本形式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艺术素养;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赏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 教学目标的明确在进行课程整合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在课程整合中,教师要注意将不同学科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活动、制定学习任务等方式,促进学科内容之间的融合与交叉,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20篇)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20篇)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20篇)小学语文研修总结(精选20篇)小学语文研修总结篇1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有了一点想法,如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简便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

我们要根据不一样的课型,设计不一样的导入方式。

能够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进取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本事。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本事、理解水平有关。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

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

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一样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经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

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我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供给了广阔的舞台。

语文教研工作总结14篇

语文教研工作总结14篇

语文教研工作总结14篇语文教研工作总结篇1(约1713字)本学年继续研究有效教学,抓核心知识进行教学,深化“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点为主线”的学习型课堂研究,并结合学校“同课异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重点在:1、继续深化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主线,构建学习型课堂的教学研究及评价2. “同课异构”课型模式及评价在全体语文老师的努力下,通过家长开放日的演练,得到较好的成果,现小结如下: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教师教学技能1.通过外出学习,带来教学新理念,提高老师的教学技能。

通过观摩优秀课例光盘《作文指导》切合校本教研主题;通过走出去观摩大课堂优秀课例,大家获益良多,为提高人文素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同课异构”课例研讨本学期,围绕学校开展“同课异构”课题研究;在家长开放日课例中,有不少年级,进行“同课异构”教学课题研究;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分别开展集体备课,在教学实施中,展现自己个性教学风格。

3.积极参与天河区网络研讨本学期,各年级积极参与天河区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主线,构建学习型课堂”的研讨;同时观摩体育东小学的课题研究优秀课例。

4.青年老师勇于承担教研,积极尝试“同课异构”课题研究本学期,积极为青年老师创设展现的平台,一年级吴晶、二年级黄红梅、熊艳、三年级王嘉妮、四年级李杨萍、何国英、五年级黄芳、李玉容,六年级翁艾玲,展现自己的教学技能,秀出新理念的教学风采。

二、家长开放研讨课,促教师教学技能提升1.本学期,实行全校性家长开放日,通过展示可行研讨,促进老师对新课标进一步的认识,提高全体语文老师教学技能,并积极参与学校教学评比。

通过部分科目,互相学习,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2.落实学校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同时,在学校创设的教学评比平台里,让老师们在参照评价标准中,获得更多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成效。

期末认认真真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因此本学期各年级语文期末成绩合格率达90%以上。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语文教学中逐渐形成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整合课内外阅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更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本文将从策略层面出发,探讨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

一、整合策略1. 阅读活动的整合课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挑选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讲解,并开展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如读后感分享、语文角色扮演等。

同时,课外阅读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讨论或分享。

2. 阅读材料的整合课内教师应在教材中注重选择质量高、内容充实的阅读材料,不能过分强调教科书的普及性,要涉及多种体裁、题材、风格。

而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他们阅读各类图书、报刊等。

同时,课内教师也可以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作为课堂补充,增加课堂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3. 阅读方式的整合课内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如分组阅读、集体朗读、小组合作阅读等。

而在课外阅读方面,则可以推崇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如自主阅读、口述阅读、边听边看等。

二、教学实施方案1. 注意阅读内容的分层次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各有不同,因此在整合课内外阅读材料时,需要重视内容的分层次性和难易度的阶段差异。

教师可以将阅读材料分级,让学生逐步跨越语文阅读难关,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2.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进行课内外阅读的整合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选择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有趣的小说朗读、图画阅读、模拟情景阅读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语文阅读的乐趣。

3. 支持学生的文化探究小学生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情感生活。

在进行课内外阅读整合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和多元化,引导他们进行文化探究,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联系。

浅谈小学语文与各学科的有效整合

浅谈小学语文与各学科的有效整合

浅谈小学语文与各学科的有效整合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狭窄,学科之间缺乏联系,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就必须进行和其他学科的整合,那么怎样进行学科整合呢?一、与音乐整合,枯燥变生动音乐与语文相整合是比较常见的。

很多教师都会想到给课文配以恰当的音乐,借助音乐来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大脑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再将想象的内容转换成文字。

这样就弥补了语文课堂只是读读、写写、讲讲的不足,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例如《长征》一诗展现了毛泽东同志磅礴的革命气概、豪放的诗风。

在教学的时候,以歌曲《长征》引入,作为学习这首诗的前奏。

激情澎湃的音乐,体现了毛泽东和人民的坚强意志、英雄品格。

音乐预热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了激越、奔放的热情,形成了学习这篇课文的最佳情绪状态。

又如,学习《月光曲》,教师采用轻柔的音乐作为背景,吸引学生投入情感,与课文中的文学形象产生共鸣。

从而感受到环境的柔美。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贝多芬此时此刻的心情,他们自然能理解此时贝多芬为盲姑娘创作的欲望。

不过,在借助音乐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把提高阅读能力作为“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音乐欣赏课。

只有有机、恰当、巧妙地将音乐与课文理解整合,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与美术整合,黑白变彩色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

将小学语文和小学美术学科进行整合。

有如下三个途径。

1、将美术与语文整合在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个性化。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展开研究。

一、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课内外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

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学生可以了解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增加对世界的认知。

课内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可以拓展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表达能力。

课内外阅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自觉性。

1. 教师引导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内阅读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课内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精彩的教学案例,利用多媒体展示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课外阅读引导上,教师可以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故事书,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反馈,分享阅读心得。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如朗诵比赛、读书会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2. 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学校和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既包含课内的课文阅读,也包括课外的读物。

在课内阅读方面,学校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年级特点,合理安排阅读任务,保证学生对各类文学名著、经典课文的系统阅读。

在课外阅读方面,学校可以制定不同类型的阅读书目,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故事书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阅读挑战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阅读动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读书笔记和阅读感悟在课内阅读基础上,学校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读书笔记和阅读感悟。

对于课内课文,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重点内容和核心意思的摘抄和总结,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课外读物,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阅读喜好,记录阅读感悟、心得体会,形成个性化的读书笔记,养成系统性阅读的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策略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策略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有效整合语文课程资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小学生的学习,成为了语文教师们共同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从教材资源整合、网络资源整合和实践活动资源整合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的策略。

一、教材资源整合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发现其中的亮点和特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1. 整合教材内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繁多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可以在教学中将练习形式的课文与阅读理解与性格塑造的文章进行整合,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 整合教材形式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包括课文、诗歌、散文、小说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将不同形式的教材进行整合。

可以在教学中通过朗读诗歌、剧本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网络资源整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教师可以通过整合网络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 整合网络课件网络课件包含了大量的语文学习资料和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将其整合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PPT,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将语文知识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整合网络视频网络视频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动画片、电视剧片段、纪录片等。

教师可以通过整合网络视频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视听体验。

在课堂上使用一些优质的动画片,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和音乐配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实践活动资源整合语文学科是需要实践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1. 整合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小学语文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方栋良我校立项的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极不协调现象而造成的高耗低效后果所进行的实践性研究。

从2006年2月开始,至今历时四年半,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方法、内容及过程2006年2月——8月,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制定并论证了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行动研究,跟踪指导;个案研究,辐射验证‛的研究策略,通过专题讲座、批注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点评等形式,帮助实验教师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起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思想。

2006年5月19日,我们借我校第二届教育科研工作会之机举行了课题开题会议,开始了课题研究的攻坚战。

1、对低年级、中高年级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形式、方法、操作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语文整体教学的重要基础(2006年9月——2007年8月)。

我们在对各年级的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深化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定位单元主题,形成整体教学主线‛,‚沟通内在联系,设计对应的整体教学策略‛,‚放眼单元整体,统筹安排综各项语文实践活动‛,‚瞄准目的任务,确定具体、可操作的三维目标‛,‚总结回归主题,构建纲要信号图表‛,‚进行横向备写,平面展示,确保教学、训练的序列性、有效性‛的单元整体备课操作策略,完成了‚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的研究论文和1——5年级单元整体备课案例集锦。

2、阅读教学课堂操作策略研究,即对各个年级、各类课文、各种课型、各个课时教学基本要求做了系统研究——为阅读教学课堂操作提供基本的遵循(2007年9月——2008年8月)。

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壮观局面,但对于最基层的广大老师们来说,他们还是极希望有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遵循。

所以,我们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以让学生享受童年母语阳光绿洲幸福,夯实母语双基为目标,形成了‚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操作要求‛。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导言】语文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中,课内外阅读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和分离现象,导致学生对课内外阅读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强。

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特点,探讨有效整合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课内外阅读特点】1. 课内阅读的特点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课内阅读主要是指教材中的课文阅读,这些课文具有专门编写、筛选、组织的特点,内容涵盖了国学经典、现代文学、人文历史等多个领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感受语言的美感。

这些课文具有一定的难度和体裁,适合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进行阅读。

2. 课外阅读的特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更广泛,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经典名著,也有童话、科普、文学作品等。

课外阅读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主动进行阅读。

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效整合的策略】1. 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学校应该对课内外阅读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体系。

通过教师筛选、编辑,把一些课内外阅读资源进行归类整合,形成给学生阅读的名著书单和选段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阅读材料。

2. 良好的阅读引导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对课内外阅读进行良好的引导,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内教材的内容,还应该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

3. 阅读内容的衔接在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阅读内容进行适当的衔接。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合理分配不同类型的书籍,使得学生在整合的课内外阅读中得到更加系统、全面的提高。

4. 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比如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阅读笔记等。

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教案课文整合与拓展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教案课文整合与拓展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教案课文整合与拓展策略研究教学备课教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进行的一种细致而系统的准备工作。

教案的编写需要严谨的思考和周密的安排,其中,课文整合与拓展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教案中课文整合与拓展策略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课文整合策略课文整合是指将不同的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的教学内容,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通过课文整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课文整合策略的探讨:1. 主题整合:将不同课文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整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例如,可以选择课文《草地上的夜晚》、《千里送母》和《盗梦空间》等课文,以“亲情”为主题进行整合。

通过比较不同课文中的亲情描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亲情的重要性。

2. 内容整合:将课文中的相似内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小兔子乖乖》这篇课文时,可以将其中描述兔子品质的句子和《百变小樱》中描述主人公品质的句子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品质的理解和认识。

3. 情感整合:将课文中的情感体验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月亮的情感体验,并与课文中描写主人公对月亮的情感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情感的力量。

二、课文拓展策略课文拓展是指在教学备课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而进行的一种扩展教学。

课文拓展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拓展能力。

以下是一些课文拓展策略的研究:1. 联想拓展: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联想题目,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可以提出问题:“你有没有见过其他动物也会钓鱼?请你联想一下,写出你心中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全部整合的最有效策略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其发展中都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滋养。

小学阶段,该如何比较有效整合语文教学与其余学科,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籍此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一、构建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础1. 基于“整体性”的课程理念: 语文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而其他学科则是特定的领域知识体系的展现。

将语文与其他学科整合,能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知识体系的整体性,使学生明白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迁移。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过程应是积极探寻和不断建构的过程。

学科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和思维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程内容的逻辑关联: 各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着丝丝相扣的逻辑联系,语文教学可以借用其他学科内容,确立语境,阐释文字背后的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策略1. 以主题为中心,整合学科内容: 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学科内容整合在一起,最终形成跨学科的学习单元。

例如,以“水”为主题,语文课可以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古诗词,了解水文化的演变;科学课可以学习水的性质和循环;美术课可以学习水景绘画等。

2. 利用语文工具,提升学科学习效率: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学生可以利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语文能力提升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和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学习了《寓言故事》后,可以泛读科学领域的科普文章,提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了说明文后,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数学定理的说明文,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 跨学科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语文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备课、协同教学,相互借鉴教学经验和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与历史教师合作,带领学生参与历史人物故事的阅读和表演,将语文学习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14篇)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14篇)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14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篇1本学期,我们科组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全体语文教师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兢兢业业,踏踏实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学校布置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化语文素质教育研究,开展了一系列语文教研活动。

现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一、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1.我们注重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学期初就要求教师继续开展“书香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

鼓励并督促教师注重理论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教学杂志、名家的教育专著以及古今中外的文学书籍,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交流学习心得,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信息与动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正确、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2.充分利用每周四下午的业务学习时间认真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新特点、新要求,领会其精神实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校、街道、区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如参加教科培中心组织的“宝安区小学语文主题训练导学课活动”和书法教学研讨活动,参加新安街道组织的“习作教学”和“课外阅读研讨”等教研活动培训,掌握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本学期,科组开展了6节“同课异构”课和4节常态课,并进行了集体评课,校领导亲自参加听课、评课,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力争做到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评课水平。

5.本学期我科组继续开展“一对一,师徒结对”帮扶活动,使年轻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指导下,尽快掌握先进的教学经验,提升了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6.本学期我们科组举行了教师优质教学设计、教学优质课件和读书笔记三项评比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水平,提高了我校语文教师的素养,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7.本学期,科组继续要求全组教师加大教学教研力度,深入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以探究和解决课堂教学行为为基点,主动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自我反思。

五年级语文教研工作总结(精选5篇)

五年级语文教研工作总结(精选5篇)

五年级语文教研工作总结(精选5篇)五年级语文教研工作总结(篇1)一学期来,我们五年级语文教研组的六位老师,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兢兢业业,以全面提高本组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一、以学校的教研工作为依托,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期初,根据教研处的工作安排,本教研组经过组员的讨论,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用以指导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在作家进校园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阅读了马克吐温的小说,并延伸到他的系列小说。

学期初,在教导处的协调下,我们更换了学校大门口宣传栏的学生作品展示;组织每班学生在学校阅览室进行了大阅读,各班老师精心挑选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书籍,学生感受阅读的氛围,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还组织了月检测,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成绩不满80分的后进生,我们会再次让他们做一遍,再一次的巩固复习,进一步加强了后进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效果还是不错的。

本学期,我们充分的利用学校的校本写字教材,周一下午的写字课,我们统一写字内容,统一指导内容,注重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书写质量,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月份,我们组织学生举行了作文比赛,老师们轮换监场,最后并根据成绩找到自己班的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

二、抓好组内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知识水平。

学期初,我们组织学生提前购买了《小学语文知识大全》,利用早晨、中午的时间引导学生朗读、背诵,提前为升入六年级做好铺垫。

面对我们五年级学生普遍阅读水平不高,作文水平不够高的现状,学期初,我们在教研计划里就把阅读和习作作为本学期教学的重难点。

在阅读上,我们根据《阅读考级手册》上的推荐的阅读书目,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指导学生摘抄,写读书笔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我们又有效的把课内外结合起来,学了《冬阳童年骆驼队》,我们让学生读《城南旧事》,学了《祖父的园子》,读《呼兰河传》,学了《半截蜡烛》,我们又找出课文让学生阅读;学了《刷子李》,我们找到《俗世奇人》的*,读给学生听;学了《金钱的魔力》,让学生读《百万英镑》。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有效性的研究报告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有效性的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一)背景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表达能力弱似乎成了小学生的“语文通病”。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研究人员。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环节。

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而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靠语文学习、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中熏陶、浸染习得的。

因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总量和各学段的阅读要求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其中,第一学段就要求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由此可见,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从目前老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看,出现课外阅读不被重视的现象,某杂志社对50个城市所作的调查结果为:赞成学生应当阅读部分优秀课外书的老师为30.9%,认为课外阅读于学生无益的占7.9%,认为课外阅读本身无碍,但学生不宜在学习阶段为此分心的老师占61.2%。

从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看,出现阅读兴趣不高的现象,“以本为本”,死啃书本,不愿涉足到课外阅读;出现阅读肓目性倾向,没有目的,单凭兴趣,内容单一;出现阅读无思想倾向,读而不思,不懂阅读方法,囫囵吞枣,高耗低效。

从教材的客观局限看,虽然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是研究人员实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凭借,但其局限性也是显现的。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小学语文教学法》(1955版)就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的话。

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研究250200摘要:运用大单元综合教学法对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运用大单元整合教学建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突破教学困境,突出教材优势,建立课内外教学资源的联系。

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过程进行了优化,将大单元整合作为单元教学的根本思想,从目标、内涵、架构和过程等因素入手,对大单元整合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大单元综合教学就是以“以人为本”作为阶段性的研究主线进行的一项教学活动。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因素的深刻认识,对其进行分类和整合,构建出一种崭新的单元教育架构,从而使其在语文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上发生变化。

它的整合特性可以很好地打破教学投入高效率低的教学困局,并通过显性设计的特有教学思想来推动学生的学习理念的改变。

为此,教师要注重对单元整合的教学战略进行研究,将大单元整合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为学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一、以人文精神为线索,开展课外阅读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情绪的感受。

在人文精神的大背景下,指导学生的阅读,通过主题式阅读让学生的读书立足于个人、背景和文化的知识系统。

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共鸣。

现代很多教师在开展语文教育时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没有认识到人文精神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在某种意义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1]。

首先,要扩大学生的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强学生对知识吸收的准确性。

其次,要拓宽渠道,从各个角度进行学习;如今,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媒体的运作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学生获取资讯的渠道已经从单纯的教科书、报刊和采访,转向了更加便捷的网上快阅读的时代。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学生带来了更为丰富和方便的学习方式。

另外,要开展各种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参与课本剧、组织朗读、参加演讲比赛等学习活动中,在包饺子、写春联等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的教学中,课文讲述了,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之间的故事,小动物都获得了老屋的帮助,实现了各自的愿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研究总结
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这种“整合”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实施,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爱学”、“乐学”,使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

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

利用多媒体识字,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解决识字教学中最基础,最难突破,最重要的部分——看图识字。

为了使学生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制作课件是要充分展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很好体现形声字的特征。

如教“青、请、情、清、晴、蜻、睛”一组字时,第一幅画面先出示基本字“青(青草、青蛙)”,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青”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图上小河流水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清水的“清”在“青”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很快答出加三点水旁,教师在“青”字上用鼠标一点,一个活灵活现的三点水旁与“青”字组成了“清”字。

以同样的方法教学“请、情、晴、蜻、睛”字。

为了能更好的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改变颜色。

教学完毕,课件上再出示这些字的整体内容:青(青草)清(清水)晴(晴天)蜻(蜻蜓)请(请客)情(心情)睛(眼睛)。

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观察这些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怎样又快有好的记住这些字。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能找出这些字的
异同,自己总结出记字的方法。

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这些字,而且记得深刻,在以后也不会混淆了。

学生已逐渐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的越来越有兴趣了。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阅历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直观的内容感兴趣,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方便。

《黄山奇石》一文中,作者虽然详细地描写了黄山的部分奇石,但我班的学生都没有游览过黄山,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无法和作者产生共鸣。

于是,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先通过观赏黄山奇石录像,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

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再加上配乐朗读,学生能入景、入情的感知课文内容,对黄山奇石有个总体的印象,为自主学习课文内容铺路架桥,大大培养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情感,开阔视野。

“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世界性口号。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缺乏活力。

教出来的学生就好比碗里的鱼头,拨一拨,动一动,原本聪灵的个性必被扼杀。

这样的学生怎能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怎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小学语文第三册《活化石》的教学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
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感兴趣的化石和活化石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让学生对化石和活化石的一些其它知识了解了很多。

又如上《北京》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说清楚天安门广场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建筑物,这对于大多数从未去过北京,方位概念又模糊的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天安门广场四周的景物,学生一句句:“啊!真美!”、“真漂亮!”,“真雄伟,我真想去看看……”。

学生有了真切感受,增强了对祖国首都北京的向往,抒发了对首都的热爱之情。

这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望尘莫及的。

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信息技术和学科有效课程整合的网络信息领域,这种教学将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

总之,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学科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