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巧治腮腺炎
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1例

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1例
更新日期:2011-06-23 点击: 肖 斌 孔庆丽
笔者自1994-03~1999-03,用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在4~10岁间16例,11~16岁之间5例;发病1 d就诊者4例,2 d就诊者15例,3 d以上就诊者2例;曾用抗生素治疗者8例。21例患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纳差和腮腺肿痛。其中单侧腮腺肿胀者17例,双侧腮腺肿胀者4例;有16例体温超过38℃。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组成:仙人掌30 g,土大黄10 g,芒硝5 g。
2.2 先将仙人掌去刺,洗净晾干,加土大黄捣成糊状,再把芒硝放入搅匀,敷于肿胀部位并固定,1次/d。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治愈:腮腺肿痛消失,体温降至正常为治愈;肿痛2 d消失,体温正常为有效;各种症状未减轻,甚而加剧者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21例中6例敷药1~2次,各种临床症状消失,完全治愈;13例在敷药4~5次治愈;有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4%。
4 典型病型
丁某,男,9岁。因发热,纳差,右腮肿胀酸痛,于1997-03去当地医院就诊,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给予青霉素治疗,疗效不明显,随来我院治疗。查体:体温39℃,舌苔薄白,右腮肿胀发硬,如鹅卵大,触痛明显;左腮亦有触痛。即给予本制剂外敷2次,2 d后体温降至正常,腮腺肿胀明显减轻,4次即愈。
5 体会
采用自制外敷制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其理论根据是:仙人掌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清肿之功效;土者无痛苦,资源丰富,经济,给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中医如何治疗腮腺炎

[标签:标题]
腮腺炎是一种流行性疾病,也就是感染了腮腺炎病毒而引发的异常疾病,它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腮腺肿大,淋巴结肿大,那么对于这种疾病,我们该怎样有效的进行预防呢。
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小儿多发的传染性疾病。
临床应用证明,用野菊花叶为主外治痄腮,效果极佳。
现将方法介绍于下:治法:先用常规消毒法处理患部,取鲜野菊花叶一把(约50克),洗净捣烂如泥,加入赤小豆粉30克,用适量蛋清调和上述药泥,涂在纱布上并贴于患处,加以固定。
一般每日一换药,重者换两次药。
大多数患者在贴药后,局部即觉清凉,数小时后热痛显著减轻。
中医认为,痄腮系由外感风温时邪,内有胃热上乘,蕴结于少阳、阳明之络,络脉失和,气血凝滞于頣颌之间而致。
野菊花叶性味苦辛、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被誉为治痈要药;赤小豆性甘平,解毒排脓,利水消肿;另辅以有抗炎、粘附作用的鸡蛋清调和诸药,作用迅速,疗效确切。
野菊花具有强肝明目的效果,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用来泡茶,但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野菊花在治疗腮腺炎方面竟然也有着这么好的效果。
腮腺炎用药,中医有高招

17选药指南·用药之道2010.3(上)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中医称痄腮,俗称猪头疯,是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腮腺炎春季多发,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较少见。
对于本病,西医并无特效疗法,一般仅通过卧床休息、流质饮食、保持口腔清洁等进行对症治疗并防治并发症。
相比之下,中医的很多治疗方法则显得既简单又有效,不妨一试。
内服、外用方◇ 柴胡、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各10克,大青叶、板蓝根各30克,牛蒡子12克,夏枯草20克,每日1剂,水煎2次,将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温服。
腮腺肿胀迟迟不消者,加昆布、海藻各20克;睾丸肿痛(腮腺炎可并发睾丸炎)者,加龙胆草、川楝子、荔枝核各10克。
◇ 吴茱萸9克,虎杖5克,紫花地丁6克,胆南星2克,共研为细末备用。
用时每次取6~15克,加醋适量调成糊状,外敷双足涌泉穴(足心),每日1次,一般2~3次可痊愈。
◇ 活蚯蚓20~30条,洗净泥土置玻璃杯内,加入白糖30克腌渍。
约50分钟后蚯蚓分泌出黄白色黏液。
取黏液涂于患处,每日3~4次,有消肿退热之功效,一般3~5天可治愈。
◇ 青黛粉30克,雄黄10克,以醋调匀敷患部,留中央供排毒,干后以水润湿,每日1次,一般2~3天可治愈。
◇ 仙人掌50克,明矾5克,鸡蛋1枚。
将仙人掌洗净,去除皮刺,切碎,加入明矾共捣烂成糊状,然后放入鸡蛋清搅拌均匀,装瓶备用。
用时先将药糊摊于纱布上,然后敷于患处,以胶布固定。
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
2~3天换药1次,一般用药2次即可治愈。
如何预防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
春季气候转暖,各种病菌大量繁殖,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期,它可以通过唾液等方式传播。
易于在幼儿园、小学校等儿童聚集的地方传播,应积极做好上述场所的预防工作。
首先,发现患儿后要马上隔离,直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腮腺炎用药,中医有高招□ 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师 陈文贵隔离时间一般为3周。
巧用泻火3味,清热消肿效果佳

巧用泻火3味,清热消肿效果佳
一、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广东的冬季气候多变时冷时热,所以这个时候,也正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而流行性腮腺炎就是最常见的一种。
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特征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而且会出现疼痛、发热、咽痛等,甚至有部分人会合并淋巴结炎,即淋巴结也会出现肿大。
感染了流行性腮腺炎一定要居家隔离,症状较轻可以进行居家护理,严重的话要到医院进行就诊。
二、居家护理的方法
如果腮腺比较肿胀、出现疼痛,可以选用外敷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用仙人掌或者芦荟把它们磨烂以后,加一些醋调和,调配成糊状,然后敷到肿胀的腮腺之处,可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也可以局部用一些青黛粉或膏药进行外敷。
建议勤洗手,尽量不要去触碰肿胀的部位,避免造成局部感染。
三、适合的食疗
在腮腺炎的治疗过程中同时配合食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猫爪草风栗壳煲瘦肉的制作方法
【材料(1人份)】猫爪草12克,风栗壳12克,夏枯草12克,猪瘦肉100克,蜜枣1颗。
猫爪草、板栗壳:软坚散结、消肿止痛。
夏枯草:清泻肝火。
【小贴士】
这个汤方可以达到清肝泻火、软坚散结的作用,对于腮腺炎引起的腮腺肿胀、淋巴结炎都是有较好的疗效。
除了汤方调护之外,建议平时饮食以清淡为主,食用易消化吸收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一般来说一周左右即可痊愈。
老药新用治疗腮腺炎

老药新用治疗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多见,尤其是5-9岁的小儿。
现介绍几则中成药外用治疗本病的方法。
1、冰硼散:取本品3克,用少量冷开水拌湿后,敷于腮腺肿胀处,包扎固定,2-3日换药1次。
对初起者能控制肿胀,已肿者可减轻肿胀疼痛,促使症状早日消退。
2、南通蛇药片:取本品8-10粒研细,注射用水调糊后外敷患处,每日4次。
3、中华跌打丸:取本品2粒,六神丸10粒,共研细末,用醋调为糊状,置于黑膏药上,外敷患处,每日1换,经过3-5天,便可热退肿消。
4、双黄连粉针剂:取本品适量,加适量鸡蛋清调匀涂敷患处,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2次,3天为1个疗程。
多数用药3次后,症状即可明显减轻,一周左右即可痊愈。
中医外治痄腮有疗效

中医外治痄腮有疗效*导读:痄腮,医学上称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是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和疼痛为主要特征。
此病常发生在冬春季节,多见于5~9岁的儿童。
通常,得过痄腮后的患者可获得终身免疫,但由于该病常合并睾丸炎和脑膜炎,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医认为,痄腮多由风温邪毒由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所致。
所以,治疗痄腮应以疏风散结、清热解毒、软坚消肿、活血止痛为主。
下面就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有关痄腮的中医外治法:*★中成药外敷★①取冰硼散3克。
将冰硼散用少量凉开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然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2~3日换药1次。
本法可减轻初起病者的腮腺肿胀和疼痛。
②取如意金黄散和大青叶适量。
将二者一起捣烂,再调入适量的米醋,然后敷于患处。
药物干结后可用少量米醋润湿。
每日换药1次,可连续敷3~5天。
③取青黛10克,冰片5克。
将上药共研细末,加适量清水,将其调为稀糊状,然后敷于患处,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可连续敷3~5天。
④取活蚯蚓3~5条,冰片3克,白糖少许。
将蚯蚓去除泥土后与白糖混匀并捣烂,再加入冰片调匀,然后用纱布蘸取浸液敷于患处,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2次,可连续敷1周。
*★敷足疗法★①取胡黄连、大黄各5克,吴茱萸10克,胆星3克,米醋适量。
将前4味药共研细末,再加入米醋,调为糊状后敷于双侧足心处,然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2次,可连续敷3天。
②取吴茱萸20克,肉桂2克,米醋适量。
将吴茱萸和肉桂共研细末,再用米醋调成糊状,于睡前敷于双侧足心处,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可连续敷3~5次。
*★仙人掌疗法★①取鲜仙人掌50克,明矾5克,鸡蛋一个,将鲜仙人掌去皮和刺后切碎捣烂,然后与蛋清和明矾混匀,敷于患处,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3天换1次药,一般敷2次即可痊愈。
②取鲜仙人掌60克,青黛2克,大黄粉20克。
将仙人掌去皮和刺后捣烂,加入青黛和大黄粉,再用适量的清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然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中药外敷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中药外敷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发病初期常有发热,头痛、咽部发干等感冒症状,主要侵犯腮腺及颌下腺,容易出现脑炎、急性胰腺炎、生殖器官等并发症。
目前,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主要是以抗病毒和对症处理为主。
采用中药外敷,既方便又经济,而且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取黄柏、大黄各20g,生南星、雄黄各10g,生川乌、生草乌、冰片各5g,共研细末入于加热融化后的凡士林200g,搅拌均匀,调成软膏备用。
每次使用前将中药膏加热融化,取适量均匀地涂于消毒纱布上,厚约2mm,范围稍超过肿胀面积,然后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
中医学认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感受风湿邪毒所致,其发病机理为:风热上攻,阻遏少阳;胆热犯胃,气血亏滞和亏损,痰瘀阻留;邪退正虚,气阴亏耗等。
因足少阳之脉起于内眦,上底头角下耳后,绕耳而行,故见耳下腮部漫肿,坚硬作痛。
方中黄柏清热泻火、解毒医疮、防腐消肿,生南星解毒消肿定痛,雄黄解毒杀虫。
诸药合用共奏解毒逐瘀、通络散热、消肿定痛之功效,使局部疼痛消除。
青黛调水外敷,常用于各种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最常用于腮腺炎

青黛调水外敷,常用于各种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最常用于腮腺炎今天我们来讲下青黛,这个小时候很多人用过,在得了腮腺炎的时候,用毛笔蘸青黛汁在患侧画一个大大的圆圈,在圈内写一个“虎字”。
当时说是腮腺炎肥头大耳的就像猪,写一个老虎养在那,把猪吃掉,肿痛就消了。
现在来看,其实就是青黛的作用。
青黛出自《药性论》。
为菘蓝、马蓝、蓼蓝、草大青等植物叶中的色素。
夏秋季割取茂盛的茎叶,经加工而制成深色粉末或团块入药使用。
其实就是大青叶拿去加工。
青黛苦、咸,寒。
归肝、心、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肝火的功效。
青黛治温毒发斑、可单用,如《类证活人书》单用本品治伤寒赤斑。
若欲增强疗效,则宜与石膏、生地、升麻、黄芩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药同用,如《重订通俗伤寒论》青黛石膏汤。
青黛可用于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痄腮、痈肿疮疡等。
可内服,亦多外用,调敷于局部。
《金匮翼》锡类散,其与牛黄、冰片等药同用,吹患处,主治咽喉、唇舌肿痛或腐烂。
《岭南采药录》单用本品调涂,主治痄腮。
《普济方》青金散,其与寒水石为末外涂,主治一切热毒及脓窝疮。
与黄连、黄柏等清热解毒、燥湿药同用,则治热毒疮痈的疗效更佳青黛可用于各种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咳血、咯血等。
《端效方》青金散,单用本品治吐血不止。
《丹溪心法》咳血方,治咳血,其与栀子等凉血止血药同用,以增强其凉血止血之功。
《中藏经》圣饼子,其与杏仁同用治咯血。
治鼻衄,可用消毒棉球蘸青黛,塞入鼻腔,压迫出血处。
青黛可以清肝火,泻肺热。
可用于肝火犯肺或肺热引起的咳嗽,并多与其他化痰止咳药配伍。
需要注意的是,青黛难溶于水,且使煎液混浊,过滤困难,故不宜入汤剂,多作丸、散服。
外用适量。
现代的药理成分研究表明由菘蓝叶制成的青黛中含靛蓝、靛玉红,青黛酮、青黛素、吲哚醌、色胺酮等成分,其他来源的青黛亦含靛玉红、靛蓝。
具有抗肿瘤、保用、破坏白血病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青黛浸液在体外对炭疽杆菌、肺炎杆菌、志贺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色和白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付济华医师治痄腮秘方】痄腮膏,专治腮腺炎,立马见效!

【付济华医师治痄腮秘方】痄腮膏,专治腮腺炎,立马见效!
师传痄腮膏秘方
【痄腮膏】青黛18克、芙蓉叶30克、白芷15克、大黄12克、赤小豆24克、冰片9克,研粉,蜂蜜100克调制成膏。
取适量敷患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治腮腺炎立即见效。
本方是师父五代家传秘方,恩师年轻时凭此方名燥乡里,载誉四方(那时候痄腮发病率比较高)。
方中青黛清热解毒为君药,芙蓉叶、白芷、赤小豆消肿排脓,大黄清热泻火,四味药共为臣药,冰片清热止痛为佐药。
这是付医师的秘方。
付医师的特别声明
为了振兴中医,弘扬国粹,决定贡献出付氏家传特效秘方和本人的临床经验方。
让大家小病,慢性病不用进医院,自己按方配药即可,疗效非常的好。
都是本人一直珍藏多年秘而不宣的珍宝,望见者珍惜,并相互转告,造福众生,功德无量……。
目前网上流传的各种偏方、秘方,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
本人很负责任的承诺:本人所公开的各种秘方,千真万确,绝不夸大疗效误导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付济华 2014.04.30
献方人:付济华医师。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天花粉及连钱草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天花粉及连钱草外敷治疗流行性
腮腺炎
陈亚军,主治医师(浙江省平湖市新仓医院邮编314205)。
流行性腮腺炎。
天花粉50克,连钱草50克,均用鲜品。
将天花粉及连钱草洗净,加入少量食盐捣烂后敷于肿处用纱布固定。
一般1天敷1~2次,连续敷用3天左右。
不论一侧或两侧肿大,一般均敷两侧,如用干品,应在两药中加入少量干净水方予捣烂,其疗效与鲜品相同,外敷时间长短无副作用出现。
如病情严重或有其他并发症者应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54例,治愈352例(用药3天热退肿消341例,用药5天热退肿消11例)
出现并发症2例结合其他治疗治愈。
有效率98.5%。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了这个外治方,腮腺炎两三天即可痊愈

有了这个外治方,腮腺炎两三天即可痊愈
有了这个外治方,腮腺炎两三天即可痊愈
平常心
经验来源民间偏方、张学经验
适应症状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少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表面发热,有触痛。
腮腺炎由病毒感染引起,西医缺乏特效药,抗生素治疗无效。
出身于中医世家的中医主治医师张学(网名“拈花指月”),在临床上用3味中药外敷治疗腮腺炎,见效很快,一般两三天就好了。
治疗方法中药蝉衣(蝉蜕)、青黛、蒲黄各15克。
用法:蝉衣研成细粉,与青黛、蒲黄拌匀。
每次取适量药粉,加醋调和后,外敷耳前下肿胀部位。
一日可敷2-3次。
禁忌:患病期间病儿不宜吃牛羊肉、
公鸡肉、烧烤、煎炸、海鲜,宜多喝水。
成功案例张学医案:用蝉衣治疗腮腺炎,来自于我自身的经历。
初中时得了腮腺炎,一周多了还没好,于是到家对门的老卫生院去看。
胡医生看了看,笑着说:“这个简单。
”给我开了点中药外敷,确实很快就好了。
学医以后,我回忆起来,胡医生用的是一种动物的壳,后来证实是蝉衣。
临床以后,凡见到“腮腺炎”的小病人,我皆以蝉衣碾碎,另加入青黛、蒲黄,用醋外涂,不用内服药,两三天就好了。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痄腮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痄腮目的:探讨中药辨证、并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痄腮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43例小儿痄腮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分别给予中藥内服外敷治疗。
内服:银翘散加板蓝根、夏枯草、海藻、昆布为主,以疏风、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并发睾丸炎者加龙胆草、橘核、延胡索等药,以清热泻火、疏肝散结。
外敷:青黛、仙人掌或蒲公英、苦矾等为主,捣如糊状,外敷患处,以消肿散结止痛。
以上二法配合,共收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之功。
结果: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痄腮及其并发症效果显著,总有效率100%。
结论:应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痄腮及其并发症疗效显著。
标签: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痄腮;并发症“痄腮”,中医又称“蛤蟆瘟”,即现代医学之“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见。
学龄期儿童发病率高,成年男性或较大儿童可并发睾丸炎,小儿偶可并发脑膜脑炎。
患过一次后,很少再发,预后多较良好。
临床常见症以发病急,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其特征,常伴有怕冷、发热、轻度全身不适及咀嚼不便等症状,个别病例可因温毒内陷而出现头痛、呕吐、惊厥、昏迷等脑膜脑炎症状。
目前西医治疗方面,除预防性疫苗注射外,对已发病例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笔者于2005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中药辨证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小儿痄腮及其并发症4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5岁11例,6~11岁25例,12~14岁7例;病程最长7 d,最短3 d;双侧痄腮者29例,单侧痄腮者14例。
其共同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病急、发热,怕冷、一侧或双侧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肿块边缘不清楚,触之有压痛及弹性感,张口不利,咀嚼疼痛。
1.2 治疗方法1.2.1中药内服采用以银翘散加板蓝根、夏枯草为主。
方药组成:金银花10 g、连翘10 g、蒲公英15 g、桔梗6 g、大青叶15 g、板蓝根15 g、夏枯草15 g、牛蒡子8 g、甘草3 g。
『腮腺炎』中药方:腮腺炎中医疗法大全

『腮腺炎』中药方:腮腺炎中医疗法大全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
本病亦可累及其他腺体、神经系统及心脏。
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炎、睾丸炎和卵巢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
好发于年长儿,两岁以下小儿发病者少见。
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在一次感染后,包括隐性感染在内,均可获得终身免疫,不再感染第二次。
中医学以其突然发生耳下腮部漫肿疼痛,故名“痄腮”,又称“搭腮肿”。
适宜技术1.针刺疗法(1)体针:主穴:翳风、颊车、合谷、外关、关冲。
随证加减:温毒郁表加风池、少商;热毒壅盛加商阳、曲池、大椎;睾丸肿痛加太冲、曲泉;惊厥神昏加人中、十宣;脘腹疼痛加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用泻法,强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点刺放血。
(2)体针加敷贴:取穴:主穴:合谷、翳风、角孙。
配穴:颊车、曲池。
治法:一般只取主穴,配穴据症情酌加。
先刺患侧(或严重一侧)穴,再刺对侧;先刺手部穴位,再刺头面部。
快速进针,迅速捻转结合小提插运针十余下,强刺激不留针。
针后,于患部贴敷捣烂成泥状的鲜蛇莓(全草)或仙人掌,上复衬以油纸或塑料薄膜之敷料,并用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1次,连敷1~4次。
2.电针疗法取穴:主穴:阿是穴、合谷、角孙、少商。
配穴:曲池、内关。
阿是穴位置:患侧耳垂后下方,即肿大的腮腺上缘。
治法:仅取主穴,高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先针阿是穴:由肿大腮腺上缘,针呈45度角向中心斜刺,深约1~1.5寸;继针合谷(患侧),得气后,两穴接通克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100~120次/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留针10~15分钟。
取针后,双侧少商用三棱针刺血,每穴3~5滴。
角孙强刺激不留针,曲池、内关与之同。
每日一次,重者两次。
3.皮肤针取穴:主穴:手三里、温溜。
配穴:颈椎1~5、阿是穴。
治法:主穴指手阳明经线手三里至温溜段,用七星针由上而下以中刺激手法循经叩刺3~5遍。
腮腺炎的土方治疗方法

腮腺炎的土方治疗方法腮腺炎,又称“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这种疾病通常在春季和夏季流行,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腮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腮腺肿胀和疼痛,以及咽喉炎和咽部淋巴结肿大。
虽然腮腺炎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在治疗方面,传统的中医土方也有一定的疗效。
土方治疗腮腺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熏洗、中药煎剂和中药外敷等。
中药熏洗是指将草药熬制成药水,然后用纱布蘸取药水,轻轻擦拭患处,有助于缓解腮腺炎引起的肿痛。
中药煎剂是将中药材煎煮后饮用,有助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中药外敷则是将草药煎汤敷于患处,有助于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
在中医土方治疗腮腺炎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选用不同的草药和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腮腺炎初期以发热和腮腺肿痛为主要表现,可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煎剂进行治疗。
常用的草药包括金银花、连翘、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炎的作用。
对于症状较重,伴有咽喉炎和咽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可选用中药熏洗和中药外敷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以加速炎症的吸收和缓解疼痛。
除了中医土方治疗方法外,腮腺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等。
此外,对于腮腺炎患者来说,避免接触他人的唾液和鼻涕,注意个人卫生,也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
总的来说,中医土方治疗腮腺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症状,加速炎症的吸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土方治疗腮腺炎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药物过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对于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西医治疗。
因此,在治疗腮腺炎的过程中,中医土方治疗方法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但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还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草药偏方治百病-内科部分-流行性腮腺炎

草药偏方治百病-内科部分-流行性腮腺炎方 1〔组成〕鲜地丁 15g,鲜泽漆 15g,金银花 15g,冰片 15g。
〔用法〕共捣烂,敷患处。
方 2〔组成〕鲜八角莲根茎 30g。
〔用法〕酒、水各半煎服。
另取鲜八角莲根茎、叶适量外敷。
〔附注〕此方用于腮腺炎初起,亦用于蛇伤。
方 3〔组成〕鲜仙人掌适量,青黛少许。
〔用法〕仙人掌捣烂绞汁,加青黛少许,涂患处。
方 4〔组成〕链荚豆 15~30g。
〔用法〕水煎服。
方 5〔组成〕翻白草根适量。
〔用法〕用烧酒磨汁涂患处。
方 6〔组成〕海金沙全草 30g。
〔用法〕水煎服。
外用木鳖子研未,浓茶调涂。
方 7〔组成〕积雪草 30g,大青叶 15g。
〔用法〕水煎服。
外用鲜积雪草适量,捣烂绞汁调青黛少许涂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急性腮腺炎。
方 8〔组成〕乌蔹荡 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预防。
方 9〔组成〕肺筋草鲜根 15~30g。
〔用法〕水煎,分 2 次服。
〔附注〕小儿用根煮鸡蛋,吃蛋即可。
方 10〔组成〕地苦胆适量。
〔用法〕晒干研粉,每次吞服 6~9g,每日 3 次,外用适量,敷患处。
方 11〔组成〕独脚莲(蚤休)根茎适量。
〔用法〕磨醋,搽患处,1 日 3~6 次。
方 12〔组成〕紫花地丁 15g,蒲公英 15g,金银花藤 6g,乌蔹莓 6g,薄荷6g。
〔用法〕水煎服,1 日 3 次。
方 13〔组成〕羊蹄草、血三七、马蹄香、崩大碗、冬苋菜各等量。
〔用法〕捣烂,和食醋调敷患处,每天换药 1 次。
方 14〔组成〕醉鱼草根 6g,犁头草 9g,金银花藤 30g,木芙蓉杆 9g,狮子草6g。
〔用法〕水煎 1 日内分 2 次服。
方 15〔组成〕鲜车前草 30~60g。
〔用法〕加水 300ml,煎成 150ml 药液,滤出,再加水 200ml,煎至 100ml,将两次药液混合,分两次服。
每次加白酒 5ml 同服。
每日 1 剂,一般连服 3~5 天。
〔附注〕病情重的可酌加药量。
腮腺炎的治疗偏方

腮腺炎的治疗偏方又到了腮腺炎高发的季节,得了腮腺炎不仅肿痛难耐,甚至会引起脑膜炎、乳腺炎等疾病。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腮腺炎的治疗偏方,一起来看看吧!腮腺炎的治疗偏方腮腺炎,俗称肿痄腮。
小时候得了这种病,双腮肿得很大,很是难受。
当时一位大夫想手术治疗,母亲坚持不同意娘从村里老人们那儿打听到一种偏方。
用力了四五天就好了,很神奇。
材料是:一块仙人掌,一点石膏。
做法:把一块仙人掌的刺去掉,再加上一点石膏,捣烂成糊状,用白纱布包扎就好了。
一天换一次。
注意:仙人掌上的刺一定仔细摘除干净,否则会感到扎刺感,不舒服。
纯属个人经验,请根据自己情况试用。
如有不适,不能继续使用。
中医治疗腮腺炎的8大偏方1、如意金黄散适量,用醋或浓茶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
2、六神丸适量,用醋少许浸泡成糊状后,调匀涂搽患部,一日数次。
3、青黛粉适量,用醋调成糊状,涂搽患部,一日数次。
4、生姜汁、米醋各50毫升,猪胆汁3克,将上药和匀,外敷患处。
5、去皮大蒜头、醋等量,捣烂如泥,敷患处。
每日2~4次。
现捣现敷。
病之初起时疗效更好。
若出现发热、头疼等全身症状者,可加内服药治疗。
6、葱白2根、生大黄30克,葱白捣烂,生大黄研末,调膏状,涂于患处,每日1次。
本方有较强解毒散结的作用,同时又可清热泻火。
7、大葱3根,切碎捣烂,敷患处。
本方主治腮腺炎。
有散肿消结之功。
8、姜汁、大黄末适量。
上药和匀,遍擦腮部,只露一头,不日即愈。
本法对腮腺炎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可引起到清热散结的作用。
治疗腮腺炎的偏方有哪些呢?腮腺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治疗腮腺炎的偏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以上的偏方,那么会让你早日康复的。
腮腺炎食疗方法【组成】马齿苋300克,红糖适量。
【用法】马齿苋洗净切段,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入红糖,煮至糖融,去渣取汁。
分1~2次服。
大葱浮萍汤【组成】浮萍150克,大葱3根。
【用法】分别洗净,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渣取汁,分2次服。
花白散外敷治腮腺炎

3 % 的 双氧 水清洗 耳道
,
味子 煎 )
3 0克
;
、
半夏 竹茹
、
陈皮
积 实各
6
克
,
人参 ( 先 丹参
、
耳 内脓 液 及结痴 随泡 沫浮到 耳道 口 上 蘸除
,
便于
、
、
黄连 各
。
克
、
,
8 克 获荃 1
耳 道 清洗 干 净 后 便 于 滴耳 油 的吸 收 提高 治疗 效果
, 。 :
,
炙甘草 3 克
、 、
短 心 悸等 临床症状 减轻 有效
96%
,
,
影响 听 力
。
( 贾 宪平 ) ⑨
5 例 共1
;
服药 两 月 后 诸 症 仍未 减轻
,
心 电 图 无 变化为无 效
。
共
2
例
总有 效 率为
黑豆 惹 仁饮治 疗慢 性 肾 炎
蛋 白尿
有 一 部 分慢性 肾小球 肾 炎患者 症状 缓解后 愈
。 , ,
( 张
锋 ) L
花 白散外 敷治 腮 腺 炎
在 其他 久治不
,
药 物组 成 适量 未
,
。
花粉 5 0 克
白芷 2 0 克
、
食醋
蛋 白尿 却长 期存 在
, ,
,
我 在长 期临床 实践 中
。
不断 摸索
发现
使 用 方法
先将 天花 粉
。
白 芷 研成 细
在辨 证施 治 的 基 础 上 到 较好 的效 果
辅 以黑 豆 慧 仁 饮 能 收
部 常 规 消毒 后 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中药外敷巧治腮腺炎
作者:吴大真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3年第08期
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少数发病的。
腮腺炎分为化脓性腮腺炎和病毒性腮腺炎两种,最常见的腮腺炎是病毒性的,为流行性腮腺炎,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痄腮”。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5-10岁的儿童中,主要通过飞
沫及和患者有过接触后传染。
所以很容易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传播,如幼儿园和学校。
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是单侧或两侧的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几乎鼓成半球形,表面会发热疼痛,张口或吃东西时局部疼痛会更明显。
发病开始的三五天之内还会伴有发热、乏力和不愿吃东西的情况。
在发病的1~3天内,腮腺肿胀最明显,之后会慢慢消退,一般2周左右肿胀退尽。
如果孩子患了腮腺炎,吃喝难咽,疼痛难忍,家长会十分揪心。
然而更让人担心的是它还会带来一些并发症。
比如儿童患病容易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而成人患病,可能引起睾丸炎、胰腺炎、肾炎等。
腮腺炎发病较急,如果一旦患上腮腺炎,该从哪方面入手治疗呢?在中医治疗方法上,不论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腮腺炎,还是受传染而发的流行性腮腺炎,治疗的关键都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木芙蓉叶解毒消肿的功效自古就被医家认可。
如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在他的《玉楸药解》中就介绍:“木芙蓉,清利消散,善败肿毒,一切疮疡,大有捷效,涂饮俱善。
”
治疗肿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外敷。
取适量的木芙蓉叶和夏枯草,研成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敷在肿胀的腮腺处,每日2~4次。
如果是鲜品的话,将二者一起捣烂,再用鸡蛋清调匀外敷。
其中的夏枯草可清热、散结、去火,常被用来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等各种肿痛症状,再与木芙蓉叶一起配伍,二者可以发挥更大的功效。
用鸡蛋清,是为了将研末的干品收拢在一起,还可以避免捣烂鲜品后汁液流洒。
不过相对于干品,鲜品的效果会更好。
此外,再给大家介绍一种散结消肿的良药,就是我们常见的仙人掌。
仙人掌汁有散瘀解毒、消肿止痛、清热透表的功效,也是治疗腮腺炎的常用药,可以用仙人掌和木芙蓉叶配伍。
将仙人掌去刺后洗净,再去皮,与木芙蓉叶一同捣烂,均匀摊在纱布上,然后敷于腮腺炎患处,每日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