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改的几点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新课改的几点反思
xxx年xxxx月,作为我市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学校------我们xx学校率先实行了新课改。
历史课程当然也在其中,面对家长的担心与社会的质疑,我们-每一位战斗在第一线的老师殚精竭虑,都在努力推进新课改的进程。
时至今天,教学课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取得了喜人的结果。
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学生欣喜地说:“课前预习让我们的听课更从容了,课前展示让我们更自信了!”老师欣慰地说:“从前我们是主动的教,现在是学生主动的学了!”家长感谢地说:“我的孩子更阳光、积极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与欣慰…….但在欣喜之余,我们仍在不断反思与探索, 从形式上看,四十分钟的课堂里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历史课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
透过热烈的课堂,历史课堂教学是否仍有部分流于表面形式的不断翻新,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思想在历史课堂上是否尽显无遗?如何才能更好的使新课改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倡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但不能走“形式”
新课改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热烈的课堂讨论、激烈的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成语接力赛、等都
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教材中也设计了“学习活动”和“主题活动”课。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
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是否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
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又如讨论“战国七雄有哪些?”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迸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
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二)、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但不能轻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改中“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
教改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
学生们敢于、乐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
但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
例如,老师通常在课前把问题布置给学生,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有时学
生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有失偏颇,老师在小组总结时应该予以补充和纠正。
但有时老师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就像一个旁观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确实发生变化,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合作者转变,但是教师的作用不但不应削弱,反而应该加强。
这是因为在长期的接受式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常常是教师和书本提供的现成的结论。
而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点拨和帮助。
历史是人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
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从空间上看,涉及五湖四海;从内容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包罗万象。
这些无不为学生提供发了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
但不可否认的是,初中阶段学生们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辩证的思维能力不强,有些观点难免会出现偏差。
这个时候的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主导地位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与学生一起去寻找真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前进!”,这是新课改中每一位老师所追求的目标“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我们相信:只有不断解决现存问题,才能
推进新课改纵深发展,最终迎来新课改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