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在接触《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之前,说实话,我对这类哲学著作心里是有点犯怵的。
总觉得会是一堆晦涩难懂的理论,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真正读进去之后,却发现其中别有一番天地。
这部分内容对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探讨,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它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大门。
书中提到,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一个偏远的乡村游玩。
那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我们在那里遇到了一位老人,他一辈子都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
老人住的房子很破旧,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
但他每天依然早起晚睡,忙着种地、养鸡。
我们和他聊天,问他为什么不尝试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他笑着说:“娃呀,俺们这儿的人,世世代代都这么过,俺没念过啥书,出去能干啥?再说了,这地总得有人种,不然大家吃啥?”当时我只是觉得老人的想法有些局限,现在想来,这正是生活决定意识的一个典型例子。
老人所处的环境、他所接受的教育、他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的想法和选择。
他没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没有接受过新的思想和观念,所以他认为种地养鸡、守着这片土地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再想想我们自己,生活在城市里,接受着良好的教育,有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渠道。
我们的意识和观念,不也是由我们的生活环境所塑造的吗?我们追求更好的教育、更高的收入、更舒适的生活,这些想法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基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
费尔巴哈章中还强调了分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这让我联想到了现代社会的职场。
在公司里,不同的部门有着不同的分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
销售部门负责拓展市场,研发部门负责开发新产品,财务部门负责管理资金……大家各司其职,共同推动着公司的发展。
但有时候,过度的分工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就像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大公司工作,他所在的部门只负责一个很小的环节,每天重复着几乎相同的工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初读时感觉如同在迷雾中摸索,可随着深入研读,仿佛拨云见日,让我对社会、历史和人类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书中所阐述的观点,并非是那种高高在上、难以触及的理论,而是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对我们所处的世界进行了深刻剖析。
书中对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分工等方面的论述,让我联想到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却蕴含深意的现象。
就拿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工作来说吧。
在现代社会,工作分工越来越精细。
有人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处理文件,有人在工厂车间操作机器,有人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送外卖,还有人在农田里辛勤劳作。
这种分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那些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他们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仿佛是机器的一部分,很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而那些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竞争,身心疲惫。
这让我不禁思考,这种分工到底是解放了我们,还是束缚了我们?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生产力的发展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想想看,以前我们的祖辈大多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生产力水平低下。
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纷纷离开农村,走进城市,成为工人。
这一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和关系。
再说说我们的消费观念。
如今,广告无处不在,它们不断地向我们灌输着各种消费理念,让我们觉得只有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才能幸福。
于是,我们拼命工作赚钱,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甚至很多时候是为了消费而消费。
可当我们拥有了这些东西之后,真的就变得更快乐了吗?或许在短暂的满足之后,是更深的空虚和迷茫。
这是不是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呢?书中还提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阶级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斗争。
而在当今社会,虽然阶级的表现形式可能有所变化,但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依然存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大学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大学生篇一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大学生嘿,朋友们!最近读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真的是让我脑袋里像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
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那叫一个晕头转向,这书里的理论和观点复杂得让我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
也许是我水平有限,也许是它太深奥,反正我是费了好大劲才慢慢有点头绪。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书中阐述的那些关于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的东西,让我觉得好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比如说,他们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观念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难道真的只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可能不是吧,也许是受到周围环境、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读着读着,我就想,要是按照他们的观点,那我们现在追求的那些梦想和目标,是不是也受到了社会大环境的左右呢?我觉得吧,这既让人有点沮丧,又让人觉得有希望。
沮丧的是,感觉自己好像没那么自由;有希望的是,如果我们能看清这些影响,是不是就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呢?不过,话说回来,这书里的一些观点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
毕竟,时代不同了,社会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但不管怎么说,《德意志意识形态》还是给了我很多思考的素材,让我这个大学生对社会和自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这一路读下来,虽然磕磕绊绊,但真的挺好!篇二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大学生哇塞,《德意志意识形态》,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又爱又恨的书!刚开始接触它的时候,我满心期待,想着能从中获取一些超级厉害的知识,让自己瞬间变得高大上。
可谁能想到,读起来那叫一个费劲!我不停地问自己:“我能读懂吗?”也许能,也许不能,谁知道呢!书里讲的那些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内容,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迷雾重重的森林。
我努力想要看清前方的路,却总是被错综复杂的树枝挡住视线。
不过,慢慢地,我好像摸到了一点门道。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推动的。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科技发展,智能手机、互联网,这些不都是生产力进步的体现吗?但反过来想想,难道只有生产力重要吗?文化、思想这些东西难道就不重要吗?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心得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心得《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是他们对于德国社会、意识形态、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这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从而对我深入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理论阐述,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其次是分析德国哲学、政治经济学、民族问题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根源;最后是对革命和社会变革进行提倡和呼吁。
这本书说到,人类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的出发点。
确实,现在的社会如此先进,如此进步,可以说是人类物质生产和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
难道说,就像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社会就能发展起来,历史就能丰满起来?就好比,中国几千年前就有人想要登月,那么他的思想和观念就和现在航空航天员的思想几乎无二,那么为什么现在就是能够实现的,成为历史的,为什么那时候的人就没有成功,只让这样的想法成为历史,却没有让这事儿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光辉呢?虽然中国有句古话”有心者,事竟成”,并且意志在中国这个民族的心中,也确实发挥着难以言表的作用。
拥有坚定的意志也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发挥我们的潜能。
那么既然意志这么重要,为什么唯心又为什么受到这么多的抵制和不理解呢?其实,这就要归结到唯心的主张上了,他主张意识的第-位,物质第二位。
意志是重要,但是远远没有达到那种意志决定一切的地步,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想就能够做到的,历史也不是我们后人可以靠我们的意志就能够改变的。
这样想来,也难怪很多人对唯心不理解,认为他们是对社会历史的一种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正因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如此丰富的内涵,这本书毫无疑问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重要的著作,标志着马克思在哲学上彻底破除了黑格尔的体系,创立了新的世界观,实现了对历史的重构。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场思想的探险,充满了新奇和挑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书中深入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的形成以及社会结构的演变等诸多深刻的问题。
刚开始读的时候,那些复杂的理论和论述真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随着深入阅读,我仿佛逐渐揭开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看到了社会运行背后的本质逻辑。
比如说,他们提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这让我想到了身边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
我有个朋友,他家在一个小镇上开了一家小工厂。
一开始,他们厂只有几台老式的机器,工人也没几个,生产效率特别低。
这时候,他们的生产关系就很简单,朋友的爸爸既是老板,又是技术员,还得管销售。
可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他们引进了新的先进设备,生产力大幅提高。
这时候,生产关系也变得复杂了起来,得招聘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得重新划分部门和职责。
再说说分工这个点。
书中说分工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小区门口的那条商业街。
最开始,只有几家零星的小店,卖卖日用品和小吃。
后来,随着小区居民越来越多,商业需求增大,店铺也越来越多,分工就逐渐明确了。
有专门卖水果的店,有只卖衣服的店,甚至还有了专门的宠物店和花店。
这种分工的细化,一方面满足了大家各种各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让每个店铺能够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率。
还有关于意识形态的部分,这让我联想到了网络上的各种言论和观点。
有时候,一些热点事件出来,大家的看法五花八门。
有的人站在这个立场,有的人站在那个立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这其实就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在起作用,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经济状况等都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从而形成不同的意识形态。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社会现象。
比如,我们为什么会追求某种生活方式?是因为我们真的喜欢,还是受到了社会主流观念的影响?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是不是也被某种意识形态所塑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让我明白,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现有的观念和制度,而应该去思考它们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我们生活的真正影响。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大学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大学生篇一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大学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哇塞,那感觉就像是被卷入了一场思想的风暴!说实话,一开始翻开这本书,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好看吗?可看着看着,我就发现自己完全被吸引进去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大神的观点,真的是让我脑洞大开。
也许有人会说,这书太枯燥,都是些大道理。
但我觉得吧,那是因为他们没真正读进去。
对于咱们大学生来说,这本书里的好多观点就像是给我们迷茫的脑袋来了一记清醒的巴掌。
比如说,关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关系,我以前可能根本没想过那么深。
但读了这本书,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这难道不可怕吗?也许有人觉得我危言耸听,可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吗?书里还提到了意识形态的作用,这让我想到我们在大学里接受的各种观念和信息,难道都是真实和有益的吗?我觉得不一定!说不定有些就是为了某种目的而灌输给我们的呢。
不过,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有很多疑惑和纠结。
比如那些复杂的理论,我可能理解得还不够透彻。
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太笨了,还是说这书本身就太难懂?但后来又一想,不懂就不懂呗,慢慢琢磨呗,谁能一下子就全搞明白呢?总之,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让我又兴奋又苦恼,兴奋的是接触到了这么深刻的思想,苦恼的是自己还不能完全消化。
但这一路读下来,真的挺好,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思考。
你们觉得呢?篇二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大学生同学们,咱今天就来聊聊《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
说真的,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那叫一个忐忑,这能看懂吗?不过,硬着头皮读下去,我发现还挺有意思。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字,就像是一把犀利的剑,直接戳破了社会的种种假象。
我觉得吧,这本书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份宝贵的精神大餐。
它让我明白,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也许我们每天忙着上课、参加活动,觉得日子过得挺充实,但这本书提醒我们,可能我们正处在某种无形的束缚之中。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心得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 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 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 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 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 做了分工及其作用的分析。
分工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分工越发达, 说明生产力越发达。
分工起初是以家庭中的自然产生的分工和社会分裂为单独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 同时出现的还有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
这就产生了所有制。
所以, 分工和私有制其实是同义语, 分工是就活动而言的, 而私有制是活动产品而言的。
因此, 在一个民族内部, 分工的发展, 会引起民族内部成员的差别与分化, 导致所有制的出现, 最终有的人占有了生产资料, 成为统治阶级;有的人被迫依附于生产资料占有者, 成为被统治阶级。
分工的不同阶段, 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
文章阐述了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的特点, 通过分析他们特点, 马克思得出结论, 认为: 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 发生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而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是现实中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 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
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 也就是说, 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 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 这种力量压迫着人, 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是由意大利墨索里尼撰写的,书中阐述了墨索里尼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
读完这本书,我产生了许多深刻的感想。
首先,我对墨索里尼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表示担忧。
书中阐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强调民族至上。
尽管在书中墨索里尼试图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美化和辩护,但我仍然担心这种思想会引发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复苏。
历史上,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纳粹德国的兴起,并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混乱和悲剧。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慎重对待这样的思想,并更多地关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和平发展。
其次,我对墨索里尼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表示质疑。
在书中,墨索里尼试图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来解释社会经济问题,但我认为这种解释过于简单和片面。
社会经济问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由意识形态决定的。
墨索里尼将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都归结为意识形态的影响,忽视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从多角度去解析问题,而不仅仅局限在意识形态的范围内。
另外,我认为墨索里尼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书中,墨索里尼将德意志意识形态定义为一种整合了国家利益、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他试图通过这种思想体系来统一国家和民族。
然而,在实际的历史发展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并没有带来民族和谐与统一,而是导致了纷争和混乱。
墨索里尼似乎忽略了意识形态的局限性和复杂性,过于理想化和美化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对意识形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不过分追求意识形态的纯粹性和绝对性。
最后,我认为墨索里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例如,他强调了国家的重要性,强调了民族的团结与自豪,这些观点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启发性。
然而,我们必须更加全面地看待国家和民族的问题,不能提出片面的、偏激的观点。
我们应该摒弃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思想,追求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社会,推动人类共同进步和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说实话,刚开始翻开《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的时候,我着实被它的厚度和密密麻麻的文字给吓到了。
心里想着,这得是多高深的学问才能写成这样啊。
但是硬着头皮读下去,却发现其中别有一番天地。
书中对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论述,让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它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认知之门。
让我给您讲讲我在生活中的一段亲身经历,或许能更好地体现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一些感悟。
前阵子,我去了一个小乡村旅行。
那是一个相对偏远、经济不太发达的地方,但那里的人们却有着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在村子里,大家的生活节奏很慢,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白天,男人们扛着锄头去田里劳作,女人们则在家里操持家务,或者一起在溪边洗衣服,一边洗一边唠着家常。
孩子们在田间地头嬉笑玩耍,他们的笑声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
我住在村子里的一户人家里。
这家人非常热情好客,对我这个外来的陌生人没有丝毫的防备和生疏。
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围坐在院子里,一边乘凉,一边聊天。
他们跟我讲述村子里的故事,讲述他们的喜怒哀乐。
有一天,我和这家的男主人一起去田里干活。
他一边熟练地摆弄着农具,一边跟我聊天。
他说,他们世世代代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靠着种地养活一家人。
虽然日子过得不富裕,但是心里踏实。
他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也不懂什么高深的理论,但是他知道,只要勤劳肯干,就能有饭吃,就能让家人过上安稳的日子。
我看着他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庞,还有那双粗糙但有力的手,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在他们的生活中,社会存在就是那片土地,就是他们每天辛勤劳作的农田。
而他们的社会意识,就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就是对勤劳致富的坚定信念。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这里没有繁华的都市,没有先进的科技,他们只能依靠土地生存。
所以,他们对于土地的重视,对于家族的传承,对于邻里之间的互助,都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作品对于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人类的思想意识以及社会结构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初读这部著作,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论述方式和深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一种严谨且深入的方式,对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思潮进行了批判和剖析。
他们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描述上,而是深入到社会的本质层面,去揭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
在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并非仅仅取决于思想观念的变革,而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连。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方式。
例如,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从而导致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
这一过程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时,他们对于社会分工的阐述也让我深受启发。
社会分工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还塑造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思想意识。
在分工的不同阶段,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而且,分工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异化现象的产生。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被束缚在单一、重复的劳动中,失去了对劳动的热情和创造力,人的本质被异化。
这使我更加明白,一个合理的社会分工体系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多么重要。
另外,书中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让我对社会现象有了新的思考角度。
意识形态并非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
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往往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这让我不禁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和观念,有多少是真正反映了客观事实,又有多少是受到特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塑造?读完《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也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并非是空洞的思辨,而是基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和分析。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社会,实现人类的解放。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在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时,我仿佛被卷入了一场思想的风暴,不断冲击着我原有的认知和思考方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章节中所展现出的深刻见解和严密论证,让我对哲学、社会以及人类的发展有了全新的理解。
这一章节开篇就指出了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的颠倒做法,强调要从人间升到天国。
这种观点的提出,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以往哲学思考的迷雾。
它提醒我们,不能仅仅从抽象的理念和思辨中去理解世界,而应该立足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和人类实践。
费尔巴哈虽然打破了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强调了感性的直观,但他却未能真正理解实践的意义和社会关系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认为人是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个体,仅仅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人的本质。
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这一观点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个人,而应该将其置于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理解。
每个人都处在各种社会关系的交织之中,这些关系塑造了我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
在论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
他们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都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例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中,人们对于公平、正义、道德等概念的理解和追求都有所不同,这并非是由于人们的主观意愿不同,而是因为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书中还探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引发社会的变革。
这种辩证关系的揭示,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它让我明白,社会的发展不是偶然的、无序的,而是有着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说实话,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可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复杂的理论,差点没把我给绕晕了。
但耐着性子读下去,还真有不少让我感触颇深的地方。
这本书里提到的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
聚会上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从工作到生活,从娱乐八卦到国际局势,那话题是变了又变。
其中有个朋友,一直大谈特谈各种名牌奢侈品,什么最新款的包包、限量版的手表,好像拥有了这些就能代表一切。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听得津津有味,可后来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后来我仔细一想,这位朋友之所以会这样,不就是他所处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事物塑造了他的这种意识嘛。
他工作在一个非常看重物质和外在形象的行业,身边的人也大多追求这些表面的东西。
所以在他的意识里,这些名牌奢侈品就成了衡量成功和价值的重要标准。
这就像《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说的,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他们的存在,而是他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他们的意识。
再说说我们的社交圈子吧。
在不同的圈子里,人们的想法和行为方式真的大不相同。
比如我参加的一个读书俱乐部,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的都是最近读了什么好书,对书中的观点有什么看法,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在这个圈子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是最重要的,大家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充实和成长。
而另一个运动爱好者的圈子,话题则更多围绕着各种运动项目、比赛成绩、健身方法等等。
每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社交圈子中,逐渐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和观念。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关于消费观念的。
我有两个亲戚,一个生活在大城市,一个在小县城。
大城市的那位亲戚,消费观念比较超前,喜欢尝试新的科技产品,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哪怕有时候需要贷款或者分期付款。
而小县城的那位亲戚呢,则更注重储蓄,消费比较保守,对于新事物的接受也相对较慢。
这难道不也是他们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所导致的吗?大城市的快节奏、丰富的商品选择和消费文化,影响了那位亲戚的消费意识;而小县城相对简单和稳定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另一位亲戚的储蓄习惯。
《德意志意识形态》心得体会
《德意志意识形态》心得体会当我第一次翻开《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心里是有点犯嘀咕的。
毕竟,这可不是那种能轻松读下来的通俗读物。
但随着深入阅读,我却发现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思考和探索的奇妙世界。
在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件看似微不足道,却让我对这些抽象的理论有了更具体感受的小事。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
聚会上,大家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
刚开始,大家都还比较拘谨,只是简单地聊聊工作、天气之类的表面话题。
可随着几杯酒下肚,气氛渐渐热络起来,话题也变得深入和丰富。
有个做销售的朋友,一直在强调人脉的重要性,他说在他的工作中,只要能积累足够多的人脉资源,业绩就不是问题。
他觉得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为他所处的工作环境和面临的压力,让他形成了这样的想法。
而另一个从事科研工作的朋友则不太认同,他认为知识和创新才是关键。
在他的世界里,不断探索新的理论和技术,才能够推动自己的事业发展。
他觉得自己的社会意识是由他所从事的科研工作这种社会存在所塑造的。
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里却思绪万千。
这不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探讨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体现吗?每个人的观点和想法,都深深受到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职业、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就像那个做销售的朋友,他每天面对的是客户的需求、市场的竞争,所以他的意识里人脉是至关重要的。
而科研朋友,整天泡在实验室和数据里,追求的是知识的突破和创新,自然就把这当成了成功的关键。
再想想我自己,我从事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按部就班的成分多一些。
这也导致我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更倾向于保守和稳妥。
我意识到,我的这种思维方式,也是由我所经历的这种特定的社会存在所塑造的。
聚会结束后,我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回味着大家的讨论。
我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像是生活在一个小小的社会圈子里,这个圈子里的一切,包括我们的工作、朋友、家庭,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想法和观念。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的费尔巴哈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价值。
读完这一章节,我深受启发,对诸多哲学和社会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费尔巴哈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产生了影响。
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章节中对费尔巴哈的哲学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和超越。
费尔巴哈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是感性的存在。
他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指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冲击了传统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使人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仅仅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而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属性。
人不仅仅是孤立的个体,更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存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一种直观的唯物主义,他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而没有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事物当作实践去理解。
相比之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
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观点,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费尔巴哈在考察历史时,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误区。
他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把历史看作是一些孤立的、偶然的事件的堆积。
马克思和恩格斯则指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强调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费尔巴哈的哲学忽视了社会存在对人的意识的决定作用,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中产生的,并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解释力。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马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马原)【内容提要】1,写作背景1845年春,欧洲革命形势逐渐临近,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同一些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他们的理论已经获得一些知识分子的拥护。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必须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使无产阶级相信这种理论是正确的。
正在这时,费尔巴哈根据自己的人本主义理论公开宣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
同年,鲍威尔和施蒂纳也发表文章,指责马克思和恩格斯。
于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定立即动笔,以对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进行总批判的形式来作出回答。
2,基本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
本书既是一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宏伟巨著,又是一部批判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社会主义者”的论战性著作。
正面阐述和理论批判相结合,在对唯物史观的阐述中贯穿着对唯心史观的批判,同时在对反面观点的批判中也正面发挥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第1卷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哲学观点。
其中第1章《费尔巴哈》,详尽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
【心得评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分两卷,我阅读的为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的内容,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从唯物史观,哲学批判,地位及意义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浅显粗略的总结个评论。
1,唯物史观(1)为了阐发唯物史观,书中首先论述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提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是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而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生活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著作揭示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并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规律的根本内容,并以此为据,依次分析了原始部落所有制、奴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相继更迭,把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当我翻开《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思想火花的奇妙世界。
说实话,一开始读的时候,真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
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复杂的论述,让我有点头疼。
但随着深入其中,慢慢琢磨,竟也品出了一些滋味。
书中对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探讨,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参加一个志愿者活动,去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改善学习条件。
那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
我们带着书本、文具和满满的爱心来到了那里。
当我们走进那所破旧的学校,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和好奇的眼睛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那些孩子,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用着短得不能再短的铅笔,但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却无比强烈。
我们开始给他们分发书本和文具,孩子们那种欣喜若狂的表情,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其中有个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接过一本崭新的画册,轻轻地抚摸着封面,脸上绽放出如同春天花朵般灿烂的笑容。
她对我说:“姐姐,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画册。
”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物质的匮乏并没有磨灭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知识的追求。
这让我想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有着相对的独立性。
这些孩子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这是他们的社会存在。
但他们心中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学习的热爱,这种社会意识却无比强大,支撑着他们努力前行。
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书中所阐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也在这个小山村中有了生动的体现。
村子里的人们大多以务农为生,生产方式简单而落后,生产力水平很低。
这就导致了他们的生产关系相对单一,经济发展缓慢。
我们在和村民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也渴望改变现状,希望能够引进新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生活质量。
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他们很难实现这些愿望。
这让我明白,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改变生产关系,推动社会进步是多么的重要。
再说说分工吧,在这个小山村里,分工也比较简单。
男人大多负责种地,女人则操持家务、照顾孩子。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由尼采所著的哲学巨著,它深刻地揭示了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
这部著作不仅对德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哲学史和文化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也对德国哲学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尼采对德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认为德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他们注重逻辑和推理,喜欢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在德国哲学和科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德国人在哲学和科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然而,尼采也指出了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他们过分注重逻辑和推理,忽视了直觉和感性的重要性。
这种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国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在艺术和文学领域相对落后。
除了对德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外,尼采还对德国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他认为德国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化,注重个性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德国文化在音乐、文学和哲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德国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尼采也指出了德国文化的局限性,他认为德国文化过分注重个性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忽视了社会现实和外部世界的重要性。
这种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国文化的发展,使德国文化相对封闭和孤立。
通过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我对德国哲学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认识到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也意识到了德国哲学和文化的重要性。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德国文化的魅力和魅力,也对德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相信通过学习和了解德国哲学和文化,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类的思维方式,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文化。
因此,我对德国哲学和文化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德国哲学和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在阅读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之后,我深感其对人类思想发展以及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费尔巴哈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探讨了意识形态的本质以及在社会中的作用。
他的观点和对人类自由的追求,不仅激发了我对思想解放的思考,同时也让我对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从思想解放的角度,分析了德国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而意识形态则是这种社会关系的特殊表达形式。
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进行批判,认为人们陷入了意识形态的迷蒙之中,无法真正认识自己的处境和真正追求自由。
费尔巴哈特别强调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统治阶级对意识形态的操控。
他指出,统治阶级利用意识形态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使被统治阶级内化了这种意识形态,并将其视为真理。
这种假意识的存在使得人们形成了一种虚假的认识结构,导致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缺失。
费尔巴哈的观点让我深思,人们在社会中所接受的知识和信仰,并非都是真实的,而是受到统治阶级的操纵和塑造。
费尔巴哈还对废除私有制和实现人类自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提出,只有在废除私有制的基础上,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和解放。
在他看来,私有制是导致社会不平等和压迫的根源,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打破统治阶级对社会权力的垄断,才能实现人类自由的发展。
这本书的阅读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同时,费尔巴哈的思想也引发了我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在当今社会中,媒体、教育和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意识形态的运作方式也越发隐蔽,人们很容易受到偏见和误导。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理性的思考,审视自己所接受的信息,保持对真理的追求,才能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自由。
通过阅读费尔巴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不仅对于意识形态的定义和运作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于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有了新的认识。
费尔巴哈的思想给予了我新的视角,让我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努力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后感说实话,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书可真是费了我一番功夫。
这可不是那种能轻轻松松就读懂、读透的书。
一开始翻开这本书,我就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迷雾的森林,到处都是复杂的概念和理论。
但我告诉自己,别退缩,得硬着头皮读下去。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真的是太深刻了。
他们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比如说,现在大家都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
有人天天晒美食,有人秀恩爱,有人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
这看似是个人的意识和选择,但其实背后是受到了整个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的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大家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而这种展示,又反过来影响着其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再说说工作吧。
我们每天为了生计奔波,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往往不是完全由我们的个人兴趣和理想决定的。
更多的时候,是社会的需求、经济的形势在左右着我们的选择。
就像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画画,梦想是成为一名自由画家。
可现实是,他找不到稳定的能支持他纯画画的工作,最后不得不去做一份跟画画毫无关系的办公室工作,只为了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你看,这就是社会存在对个人意识和选择的制约。
书中还提到了分工的问题。
这让我想到了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
他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做着极其细分的工作。
这种分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让工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的一部分,失去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面了解和掌控。
而且,长期从事单一的、枯燥的工作,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还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
这让我联想到了社会上的贫富差距现象。
富有的人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能够为自己和子女创造更好的条件;而贫困的人则往往在为了基本的生活需求苦苦挣扎,他们的子女可能也因为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而难以改变命运。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观后感说实话,刚翻开《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犯嘀咕的。
这书名听起来就感觉充满了深奥的哲学思辨和复杂的理论架构,让我担心自己能不能啃得下来。
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我发现它带给我的冲击和思考,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书中对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探讨,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前吧,我总是对身边的一些现象感到困惑,比如说为什么大家对于同一件事情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反应。
读了这本书,我好像找到了一些答案。
它让我明白,我们的想法、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就拿我身边的一个小事儿来说吧。
我有个朋友,暂且叫他小李。
小李家里是做生意的,经济条件挺不错。
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环境中,对于消费的观念和我这个普通家庭出身的人那是完全不一样。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逛街,看到一双价格不菲的运动鞋。
我一看那价格标签,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觉得太贵了,没必要花这么多钱买一双鞋。
可小李呢,眼睛都不眨一下,直接就买了下来。
我当时就很不理解,问他为啥这么舍得。
他说,他觉得喜欢就买,钱嘛,花了再赚。
后来我仔细想想,这其实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存在不同导致的社会意识的差异。
小李从小生活富裕,对于金钱的概念和我这种从小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肯定不一样。
他没有经历过那种为了几块钱而纠结的日子,所以在消费观念上会更加大胆和随意。
而我呢,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买东西首先考虑的是性价比。
书中还提到了分工的问题,这也让我感触颇深。
想想我们现在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都像是大机器上的一个小零件,各司其职。
就说我工作的单位吧,有的人负责市场推广,有的人负责产品研发,有的人负责客户服务。
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那一小块领域,力求做到最好。
但有时候我也会想,这种过度的分工是不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呢?比如说,大家都只关注自己手头的工作,对于整个公司的运作和发展缺乏全面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源头之作,它在本体论革命的渊源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来内涵,对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具有关键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劳动分工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一、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论马克思认为,在最初的人类社会中,劳动分工的现象并不明显。
例如在原初的家庭和部落中,每个成员都分担着多重的生产生活职能,每个人都是通过共同协作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和集体的生存和发展的。
分工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渐发展成熟的。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成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多样化。
这种状况的出现使得单一的个人再也无法承担多重的生产生活职能,迫使个人必须承担某一具体的劳动分工。
这一方面利于个人的专长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利于集体总效益的增长。
由此可见,马克思认识到了劳动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当提及劳动分工给个人带来的影响时,马克思却论证到劳动分工使个人成为了劳动的奴隶、成了被异化的工具。
马克思的大致解释是这样的:在正常状态下,在个人与劳动之间,个人是主体、劳动是客体,客体的劳动应该只是主体的个人获得一定物质资料的手段。
在个人和劳动之间,劳动应该为个人所驾驭,个人应该自由的支配劳动。
但在现实社会中,正常状态下的劳动与个人的关系却发生了逆转。
即在真实的生活实景中,个人为了获得满足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料,个人必须迫使自己在绝大多数的时间内从事大量的劳动。
而在很多情形下,即使个人付出了极大地辛劳,却仍然无法获得最基本的物质资料。
在这种生存状态下,劳动成为了支配个人的强大动力,个人沦为了社会生产系统中物化的一生产工具。
本应为人支配、为人服务的劳动此时却支配着人、让人成为了它的奴隶。
由上述内容可知,马克思认为劳动分工导致了人的奴役,使人成为了异化的工具。
对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例,对其进行了分析。
马克思分析到:在劳动分工促使生产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制度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却并未随之发生变化。
具体如下:劳动分工促使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工业的逐渐分离,这极大地利于货物和资本的生产和流通,推促着生产力迅猛的向前发展。
但与此同时,生产关系中最为核心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却并未改变。
所以,在劳动分工促进生产迅猛发展的形态下,只有少部分的生产资料私有者才真正享受到了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巨大实惠,最明显的莫过于他们的物质财富有了极大的增长。
而对于被排除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唯独拥有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劳动力。
为了获得满足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他们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而恰是无产者的这部分劳动力,成为了资本家一切利润的来源。
所以,资本家自然而然的通过雇佣关系让无产者为他们生产,而他们则依照自己唯利是图的本性极力的压榨无产者身上的剩余价值。
这种劳资关系促成了资本家和无产者的对立,无产者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链条中被异化的生产工具。
归结起来就是:劳动分工促成的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推促着绝大多数的无产者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中被异化的工具。
而在这之间,蕴含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这个矛盾的激化将会造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
而消除劳动分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将随之呈现。
二、从马克思的劳动观理解其劳动分工论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一些根本看法是理解劳动分工使人异化这一观点的关键。
为此,我归纳了马克思对劳动的两点看法,并试图从这两点看法中理解劳动分工使人异化这个观点。
一、如雷蒙·阿隆在《社会学主要思潮》一书中归纳的这样,马克思认为劳动应该是使人成为全能的人、而不是专业化的人。
全能的人指个人只把劳动当做生活的一小部分,个人在自由支配劳动的状态下通过劳动获得生存所需物质资料的同时,还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身的其他特性、例如高尚的精神追求等。
专业化的个人是指在个人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劳动支配着个人而非个人支配着劳动,个人被束缚在劳动之上,无法去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其他个性。
马克思对劳动的这个看法使得他在观察以往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时,当他看到大多数人都在为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料而疲于奔命时,他自然就把这些形态下的个人看成是专业化的、被异化的个人。
由此也就得出了在阶级社会,劳动分工只会使人异化。
二、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
带着这种观点,马克思把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前一段时间内的创造出的价值用于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后一段时间内创造出的价值是剩余价值。
按照劳动创造价值论,剩余价值本应为劳动者所合法拥有,但事实上这部分价值却被资本家通过虚假的雇佣关系而无偿占有。
由此,马克思也对资本进行了分析。
他把资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不变成本指机器、厂房等物质化的固定化的成本,可变成本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不变成本并不创造价值,资本家资本的增长来源于对可变成本的利用。
所以,按照劳动创造价值论,马克思认为本应归劳动者所有的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无偿窃取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赤裸裸的剥削关系。
而资本家出于他们唯利是图的本性,他们极力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使劳动者成为了被异化的工具。
三、对马克思劳动观和劳动分工论的反思通过对上述可知,马克思关于劳动分工造成人的异化、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与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以上两点看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而在我看来,马克思上述关于劳动的两点看法其实也是存在缺陷的。
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绝大多数人的无产者确实是成为了资本家剥削的工具,这些无产者也的确是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
他们就是被异化了的工具,无法成为马克思眼中的全能的人。
承认这个事实,也就意味着马克思用专业化的人和全能化的人来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是十分准确的。
但马克思的缺陷在于,他认为可以用改造社会的方式来消解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之间的差别,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能化的个人。
例如,他论述到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人都能成为全面自由的人,劳动变成了个人的一种享受。
但事实却是,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不可避免的承担者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双重倾向。
如贡斯当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生活进行比较而得出的分析这样,现代人十分注重世俗生活。
也如托克维尔论证到的,在一个日渐民主的历史潮流中,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现代人生活的强大动力。
所以在现代社会,个人为了获得适度的优良生活,必须在劳动分工中承担某项特殊的生产职能,亦即成为一个带有专业化倾向的个人。
而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没有任何人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物质财富的生产中去。
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书中论述的这样,现代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兼备消费性和娱乐性的社会。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当个人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他就会利用一定的物质财富去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
由此也就可知,现代人也带有成为全能化个人的倾向。
所以,我认为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个人兼备者专业化个人和全能化个人的两种倾向。
在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时,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强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弱些;也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弱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强些。
具体出现哪种可能性的状态,这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政治体制、社会风俗等多种因素相关。
但可以断定的是,不可能消除个人专业化倾向和全能化个人的倾向,更不能绝对的判定某一低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只能是专业化的个人、而某一高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将成为单一的全能化的人。
所以不管在何种形态下的社会,专业化个人倾向和全能化个人倾向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
由此,二者是不可能被绝对化的,二者之间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单独存在。
由此也就可知,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带有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他们的确成为了异化的工具。
但这种状况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应该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劳动者身上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会慢慢变弱;而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却会逐渐增强。
事实上也证明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政治系统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工作的负担减轻了、有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时间去发展全面的自己。
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错误的把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状况当成了自始自终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可能会遭遇的生存状态。
他由此也就绝对化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者的异化状况,绝对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绝对化了共产主义给予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马克思分析问题视角的短视导致了他得出的一系列结论都发生了偏差。
二、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论是他政治经济学建立的根基。
为了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不妨假设在原始状态下有一块未开垦的沃土,如果个人依靠自己单纯的体力在这块土地上播种粮食、收获粮食,那么毫无疑问这些粮食是他个人劳动创造出的价值。
需要强调的,个人单纯的依靠体力是指个人不借助任何其他形式的劳动工具,仅凭四肢劳作。
所以劳动创造出价值论在以上这种特定状态下是说得通的。
但在依靠科技进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否还行得通呢?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熊彼特论述了马克思这种价值观的破产。
他解释到: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的形成实际上遵循的是边际递增或递减的规律。
例如生产某项价值需要A、B、C三种要素,在其中任何两种因素给定的情况下,另外一个元素的增减都会对价值产生变化。
所以在现代生产中,多种要素都可能成为价值的来源,劳动只是价值的某一来源,而非马克思所认为的唯一。
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有缺陷的,他据此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
例如,马克思曾分析过,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比率将会提高,而这也意味着资本家的利润率会降低、将有更多的人会失业。
但事实上证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革新,资本家的利润率得到了提高,工人在劳动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反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都充分的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本家并不是全靠剥削无产者的剩余价值而致富的。
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对立说歪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景。
以上一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为何会认为劳动分工会造成人的异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一方面阐明了我本人对马克思这些观点的反思。
现在还需一个问题需要回答。
即劳动分工真的能像马克思说的那样予以消除吗?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
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分化组成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在大的社会实体中,都被分化成细小的部分;它们在共同的集体意识的组合下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