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学气血双补》PPT课件ppt课件
【中药学】补益药PPT课件

Tonics for Deficiency Syndromes
凡能补益正气,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 能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1
阴阳气血 在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相互影
响。因此,气虚与阳虚,阴虚与血虚,气虚与血 虚,阴虚与阳虚等,常同时并见,故补气和补阳 药,补阴和补血药,补气和补血药,补阴和补阳 药等常相须为用。
9
人参Ginseng
大补元气,急能固脱,缓能益损, 为元气虚极欲脱及劳损内伤第一 要药。又善大补脾肺之气,生津 止渴,治脾气虚弱,肺虚久咳及 津伤口渴等证。元气旺盛,则神 志安定,故有安神益智的作用, 治心神失养引起的心悸失眠。
10
功效与临床应用
⒈大补元气
治气虚欲脱,症见面色苍白,周身冷汗,脉 微欲绝者,单用本品大剂量浓煎服,如独参 汤;或与附子同用,如参附汤。
14
西洋参
American Ginseng Root
甘寒益气养阴,苦寒清热降 火,补中有泄,故为清补之 品,适用于气阴两虚而有火 者。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15
西洋参 与
人参
西洋参与人参都有补气养阴的作用, 都可用治气阴两虚之证。然西洋参苦 寒,脾胃虚寒者禁用;人参微温,内 有实火者忌服。
16
太子参 Crown prince senate
28
功效与临床应用
白扁豆
健脾,化湿,消暑
治脾虚湿盛,食少便溏、泄泻,及脾虚湿浊 下注的白带过多,配人参、白术等,如参苓 白术散。 治暑湿吐泻,配香薷、厚朴等,如香薷散。
炮制:健脾宜炒用,消暑宜生用。
29
甘草
Liquorice
甘平而润,补气不燥,作用和 缓,是甘味诸多作用的代表药, 有补益心脾,润肺,缓急,解 毒,和药等功效,适于心脾气 虚,肺燥咳嗽,食物、药物中 毒,及咽肿疮毒等证,还可用 于缓急止痛,缓和药物的毒性 和烈性。
11.3 气血双补

第三节气血双补气血双补剂适用于气血两虚的病证。
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食少倦怠气短懒言,舌淡,脉虚无力等。
常用补气药如人参、黄芪、白术等与补血药如当归、熟地、白芍、阿胶等共同组成方剂。
代表方如八珍汤等。
八珍汤<正体类要){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一钱(各9g) 甘草炙五分(5g){用法}加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水煎服。
[功用] 益气补血。
{主治] 气血两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方解}本方治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以致气血两虚,而见上述诸症。
治宜益气与养血并补。
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
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协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补益阴血,均为臣药。
佐以川芎活血行气,使之补而不滞。
灸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上述参、术、苓;草,即四君子汤;地、芍、归、芎即四物汤。
因此,本方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
[运用}1.本方是治疗气血两虚的常用方。
以气短乏力,心悸失眠头目眩晕,舌淡,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不足者。
[附方}1.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6g}肉桂去粗皮(3g) 川芎{6g}地黄洗,酒蒸,焙(12g) 茯苓(9g) 白术焙(9g) 甘草炙(3g) 黄芪去芦(12g) 川当归洗去芦(9g)白芍药(9g)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9g),用水一盏,加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
功用:温补气血。
主治:气血不足,饮食减少,久病体虚,脚膝无力,面色萎黄,精神倦怠,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2.人参养荣汤(原名养荣汤《三因极-病证方论》) 黄芪(12g) 当归(9g) 桂心(3g) 甘草炙(3g) 橘皮、白术、人参各一两(各6g) 白芍药三两(18g) 熟地黄(9g) 五味子、茯苓各七钱半(各4g) 远志去心,炒,半两(6g) 上锉为散,每服四大钱(12g),用水一盏半,加生姜三片,大枣二个,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服。
中药学补虚药ppt优选演示

概述
1.含义: 凡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改 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 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2.性能特点:多甘温或甘平,归肺脾肾经 3.分类: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
药。
4.注意事项 (1)顾护脾胃 ( 2)适当剂型 (3)有表邪者不宜用 (4)不宜滥用。
5 . 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5 ~ 10g;用于急重证,剂 量可酌增为15~30g。宜文火另煎对服。研末 吞服,每次1.5~2g。
[使用注意]:反藜芦。畏五灵脂。不宜与莱菔 子同用,不宜同时吃白萝卜或喝茶,以免影 响补力。和利尿药同用会引起胃出血。
药理作用;主要药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和多糖, 本品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调节中枢神经 系统的 兴奋和抑制过程。
3 . 用于热伤气津,气短口渴之证。
4 . 用于气血两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10 ~ 30g。
[使用注意]:气滞、肝火盛者忌用。
[性能特点]:本品甘平,力较平和,不腻不燥,入脾肺经。 既擅补中气,又善益肺气,为治脾肺气虚证最常用之 品。气能生血,气旺津生,故又具养血、生津之效, 亦治血虚、津亏之证。
太子参
来源:为石竹科多年 生草本孩儿参的干燥 块根。主产于江苏、 安徽、山东等地。夏 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 采挖,置沸水中略烫 后晒干或直接晒干。 生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功 效]:补气生津。
[临床应用]:
1 . 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
2 . 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 热汗多。
[用法用量]:煎服,10 ~ 30g。
《中医食疗气血双补》PPT课件ppt课件

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气化作用
血的功能:
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
骨,对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
和滋润作用
气与血的关系: 气属阳,血属阴。气与血相互依
存,相互滋生,相互制约。
气与血的关系:
1.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
用量:10-30克。 麦冬----甘、微苦、微寒, 养肺、胃、心阴 天冬----甘、大苦、大寒, 养肺、肾阴。
功用:气血双补。
主治:气血不足,乏力短气,面色无华,
须发早白,神疲,脾胃不和,脘满食少 等。
3.长春酒 处方来源:《竹屿山房杂部》。
组成:当归、川芎、半夏、青皮、白芍、 黄芪、五味子、肉桂、甘草、熟地黄、白 茯苓、苡米仁、白寇仁、槟榔、白术、苍 术、人参、橘红、厚朴、沉香、木香、南 星、藿香、丁香、神曲、麦芽、枇杷叶、 砂仁、草果仁、桑白皮、杜仲、石斛各10 克,白酒适量。
乏力,头晕,心悸及虚劳久咳,遗精,
失血或妇女崩漏等。
5.千口一杯酒
处方来源:《集验良方》。 组成:人参30克,熟地20克,枸杞 子20克,沙苑蒺藜20克,仙灵脾10 克,远志10克,母丁香10克,沉香5 克,荔枝肉10个,白酒1000毫升。
功用:益气补血,养阴壮阳,益肾补肝。
主治:气血两亏、肝肾不足、年老体弱
黄芪、
太子参、
当归、熟地、白芍、川芎 胶
、制首乌、阿
、枸杞子、
补而不滞 补而不腻
气血双补-药膳
中药学 补气药幻灯片PPT

2、表虚自汗——配浮小麦、牡蛎
表虚易感风寒——玉屏风散
3、水肿,小便不利——配白术、防已
4、痈疽——气血不足—配党参、肉桂
5、气虚血滞——正气亏虚,脉络瘀阻
——半身不遂——配当归,川芎
● “气行则血行”、“治血先治气”—
—气
足则推动血行
白术
• 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
山药
• 为薯蓣科植物 • 薯蓣的根茎。
甘草
为豆科植物甘草、 胀果甘草或光果甘 草的根及根茎。
甘草
一、效用: 1、补中益气——治脾胃虚弱,心气不足的心
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
2、清热解毒——“甘草解百药毒”—多生用
3、祛痰止咳——多入复方中—随症配用
4、缓急止痛——治腹痛挛急,四肢挛急作痛 (芍药甘草汤)
5、调和药性——“甘草和百药”—多在复方中 作辅助药 ——减低或缓解他药偏性或毒性
糖参)、参尾、参须等。 二、特点: 甘微苦,平,主归肺脾心经,能大补元气,
为补虚扶正之佳品,可用于一切气血津液不足 之证,主用于急救虚脱及久病气虚,或特殊情 况下使用。 《本经》云:人参能“补五脏”。
三、应用: 1、久病气虚或急性暴病(大汗、吐、泻、大
失血等)——气虚欲脱垂危证——症见:气息 微弱,虚汗淋漓、神昏不语、四肢厥冷,脉微 欲绝——单用(独参汤) 若气脱兼亡阳者——配附子(参附汤) 若气阴两伤者——配麦冬、五味子(生脉散
——做到用药安全。
二、用法: 清热解毒——生用;补中缓急——炙用。
● 比较:甘草与大枣
甘草
又能清热解毒,缓急止
痛,祛痰止咳,调和诸药
补中益气 脾胃气虚
又能养血安神—治血
大枣
虚证,妇女脏躁。
补气、血、阴、阳药中药课件

免疫
• 免疫系统的组成: • 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
等。 •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 其他: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
等。
特异性免疫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很复杂,抗 原和抗体的相关知识是体液免疫和细胞 免疫的基础。
• ① 细胞免疫:T细胞是参与细胞免疫的 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转化为致 敏淋巴细胞,并表现出特异性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只能通过致敏淋巴细胞传递, 故称细胞免疫。
所以,在治疗上有补阴补阳药同用(阴阳双补)
有补气补血药同用(气血双补)
补气药与补阳药补阴药与补血药而相须为 用三.注意事项:
1.需补方能补,不可滥用补益药,以免导致阴阳失 调,脏腑功能紊乱,而“误补益疾”。
2.防止“闭门留寇”
单纯实证,正气未见明显虚弱者过补,则会使邪气留 恋不去,称“闭门留寇”。又称 “误补留邪” 。
免疫、神经内分泌和中枢神经功能。 其他重要的作用还有影响机体物质代谢和能 量代谢,增强重要脏器和系统(如心血管系 统)功能,以及抗肿瘤抗衰老等。
各论
• 常用中药 • 补气药
第一节 补气药
• 一、性能功效 ◆甘,微苦,性平 ◆归脾、肺、心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定脱,补脾益肺,安神等功效。
• ◆补气: ◇补脾气 ◇补肺气 ◇补心气 ◇补元气
自由基、抗氧化☆ ; • (3)抗神经细胞衰老; • (4)增强免疫功能;
自由基
• 生物体内进行氧化时可以产生化学性质 较为活泼的基团,称之为自由基,它能 引起细胞生物膜的脂质发生过氧化作用, 使生物膜被破坏,导致细胞病变,甚至 死亡。
• 自由基是人体逐渐走向衰老甚至罹患
诸如癌症、心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中成药学 课件ppt 第14章 补益中成药

启脾丸 Qipi Wan
• 一、处方
人参100g 麸炒白术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陈皮50g 山药100g 莲子(炒)100g 六神曲(炒)80g 炒山楂50g 泽泻50g 炒麦芽50g
•• 二二、、方方解解-2-1
佐:陈皮——理气和胃而健脾
君:山人楂参————消甘积温散,瘀大,补治元肉气食积,滞补脾益胃 六白神术曲————甘消温食微和苦中,,健脾和益胃气、燥湿和中
臣:麦茯芽苓————开甘胃淡消健食脾,渗治湿面食积滞 使:甘泽山草泻药——、——莲助利子人水—参渗—、湿健白,脾术以止、治茯泄泻苓泻益气健脾养胃,兼能调和诸药
启脾丸 Qipi Wan
• 三、功效
健脾和胃;
• 四、应用
脾胃虚弱所致食滞、厌食、疳积、泄泻。
• 五、用法用量
口服。小蜜丸1次3g (15丸),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3岁以内小 儿酌减; • 六、使用注意
• 3、分类:因虚证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 等区别,故本类中成药常分为补气、补阳、补血、补阴、气血双补、 气阴双补等类别。
第十四章 补益中成药 使用注意与常用剂型
• 1、补益中成药大多味甘滋腻,有助湿、滞邪以及妨碍脾胃运化 之弊,故内有湿邪、痰饮、火热以及外感实邪者不宜使用;
三药合用,益气 健脾,共为君药
臣使::山炙药甘—草——甘—平益,气补和脾中胃,而润益肺肺止肾咳,调和诸药
二药助人参、白术 以健脾益气,兼以
莲子——甘平而涩,既能补益牌胃,又可涩肠止泻 厚肠止泻
白扁豆——甘平微温,补脾化湿 二药助白术、茯苓以健
薏苡仁——甘淡微寒,健脾利湿 脾助运,渗湿止泻
参苓白术丸 Shenling Baizhu Wan
中成药学气血双补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气血双补丸
【成 分】黄芪、何首乌(酒炙)、白芍、白术 (麸炒)、当归、党参、川芎、甘草、熟地黄、 女贞子(酒炙)、丹参
【作用类别】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用于气虚血亏引
起的少气懒言,语言低微,面色萎黄,四 肢无力形体消瘦,经血不调。
精选ppt课件最新
甘草益气调药为使。全方补气益血,活血祛瘀,
为气血不足兼瘀血证常用方。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制法
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用炼蜜40~50g 加适
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
120~14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主治
气血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
月经不调,或腰痛腹胀,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十全大补丸
选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成分:党参、黄芪、肉桂、熟地、炒白术、 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甘草。
功能:补气养血,主治由于气血不足造成 的短气乏力、头目眩晕、肌肉消瘦、神情 倦怠,以及妇女月经不调、产后体虚等症。 用法:研细未,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 两次,温开水送下。
(4)党参膏( 《经验方》 )。成分:党参、生黄芪、
升麻、桂圆肉、生地、熟地、当归、紫河车。功能:补气
养血,兼能益肾,适用于虚劳内伤、气血两亏造成的精神
不振、气短身倦,形体消瘦,不思饮食者。用法:每服9
克,日服二次,热开水冲服。
(5)河车粉( 《古今医鉴》 )。成分:紫河车。功
能:益气养血、补肾填精,主治虚损引起的骨蒸消瘦、遗
身作寒热,及体虚无子。
精选ppt课件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十全大补丸
选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成分:党参、黄芪、肉桂、熟地、炒白术、
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甘草。 功能:补气养血,主治由于气血不足造成
的短气乏力、头目眩晕、肌肉消瘦、神情 倦怠,以及妇女月经不调、产后体虚等症。 用法:研细未,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 两次,温开水送下。
.
4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
17
身作寒热,及体虚无子。
.
7
参茸保胎丸
处方】 党参 66g 龙眼肉 20g 菟丝子(盐水制)
33g
香附(醋制)41g 茯苓 58g 山药 50g
艾叶(醋制)41g 白术(炒)50g 黄芩 66g
熟地黄 41g 白芍 41g 阿胶 41g
炙甘草 28g 当归 50g 桑寄生 41g
川芎(酒制)41g 羌活 20g 续断 41g
人参养荣丸
选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成分:人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熟 地黄、白芍、炙黄芪、肉桂、桔皮、远志、 醋蒸五味子、鲜姜、大枣。
功能:补气补血,且可养心安神,适合于 气血双亏引起的惊悸怔忡,失眠多梦,筋 惕肉(目闰),食欲不振者。
用法:研细未,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 两次,温开水送下。
不振、气短身倦,形体消瘦,不思饮食者。用法:每服9
克,日服二次,热开水冲服。
(5)河车粉( 《古今医鉴》 )。成分:紫河车。功
能:益气养血、补肾填精,主治虚损引起的骨蒸消瘦、遗
精滑精、崩漏不止、小儿先天不足所致的筋骨痿软。用法:
每服3克,日服两次,温黄酒或温开水冲服
.
13
.
14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成分:乌鸡(去毛、爪、肠)、鹿角 胶、鳖甲(制)、牡蛎(煅)、桑螵蛸、 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香附(醋制)、 天冬、甘草、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 胡、丹参、山药、芡实(炒)、鹿角霜。
.
11
功能与主治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 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 下.又用于妇女经期腹痛,肢体浮肿,产后 体弱,虚汗低热等,还可用于男子气血两 虚诸症。
.
5
八珍益母草
本方由9味药组成,即八珍汤加益母草。
本方用于妇女气血不足,血脉阻滞之月经不调,
经行不畅,小腹胀痛,经闭,产后瘀阻腹痛,恶
露不尽等证。方以党参补脾益气,熟地大补阴血,
益母草活血祛瘀为君药。白术、茯苓助人参补脾
益气且祛湿;当归、白芍助熟地补血养心肝;共
为臣药。川芎行气活血,使补而不滞,为佐药。
.
2
泰山磐石散
【出处】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五。
【组成】 人参(3克) 黄芪(6克) 白术(6克) 炙 甘草(2克) 当归(3克) 川芎(2克) 白芍药 (3克) 熟地黄(3克) 川续断(3克) 糯米(6 克) 黄芩(3克) 砂仁(1.5克)
【功用】 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主治】 气血虚弱所致的堕胎、滑胎。胎动不安, 或屡有堕胎宿疾,面色淡白,倦怠乏力,不思饮 食,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
12
黄精丸( 《清宫密方》 )。成分:当归、黄精。功能: 养血补气,兼能润肺滋阴,尤适用于气血两亏引起的腰酸
腿软、舌燥咽痛、头晕目眩者。用法:蜜丸每服3~6克, 日服两次,温开水送下。
(4)党参膏( 《经验方》 )。成分:党参、生黄芪、
升麻、桂圆肉、生地、熟地、当归、紫河车。功能:补气
养血,兼能益肾,适用于虚劳内伤、气血两亏造成的精神
气 血 双 补
.
1
气血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黄帝内经》也强调:“血气不和,百病 乃变化而生。”“气血足,百病除。”也 就是说,气血不调既是疾病的起因,又是 恶化的根本。而养足气血,畅通气血,便 会让身体得到充足的养分,进而提高抵御 病邪的能力。
甘草益气调药为使。全方补气益血,活血祛瘀,
为气血不足兼瘀血证常用方。
.
6
制法
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或加炼蜜
120~14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主治
气血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
月经不调,或腰痛腹胀,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
鹿茸 20g 杜仲 58g 川贝母 20g
砂仁 33g 化橘红 41g
.
8
【功能与主治】 滋养肝肾,补血安胎。用 于肝肾不足,营血亏虚,身体虚弱,腰膝 酸痛,少腹坠胀,妊娠下血,胎动不安。
本品为气血双补·固肾安胎之要药,多用 于胎动不安,胎漏,妊娠腰痛,腹痛及不 孕等症。临床应用以腰膝酸痛,头晕耳鸣, 面色恍白,神疲乏力,小腹坠胀,舌质淡, 苔薄白,脉细弱为辩证要点。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15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16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
9
气血双补丸
【成 分】黄芪、何首乌(酒炙)、白芍、白术 (麸炒)、当归、党参、川芎、甘草、熟地黄、 女贞子(酒炙)、丹参
【作用类别】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用于气虚血亏引
起的少气懒言,语言低微,面色萎黄,四 肢无力形体消瘦,经血不调。
.
10
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被誉为妇科三大圣药之一, 目前已有百年历史。是古书《济阴纲目》 中大小乌鸡丸的加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