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博物苑——大遗址与现代园林的完美结合

合集下载

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

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

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安阳殷墟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公园内,是中国著名的考古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殷代遗址之一。

作为追溯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场所,安阳殷墟博物馆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接下来,我为大家带来一份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希望能够给您带来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体验。

一、介绍安阳殷墟博物馆于1958年建立,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博物馆内有近万件精品文物,它们记录着商代、西周时期的风貌,为研究中华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馆内共分六个展厅,牛首山古墓展馆、东岳庙文物陈列室、殷墟发掘史馆、夏商周金文展馆、商代青铜器陈列室和商周陶器陈列室,每一个展厅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二、参观路线1.鼎阁厅进馆门,鼎阁厅是您的第一站。

这里展示了商代青铜鼎、盂、壶等珍品,让人深切感受到商代时期的生产和生活场景。

其中最有名的是“四方鼎”,它被誉为“中华鼎文之冠”,是商代青铜鼎中文文化艺术的顶峰之作。

2.夏商周金文展馆夏商周金文展馆陈列了大量的铜器、金器,其中,商代的》〈写法更加规范、工艺也更加精湛,代表作有鸟兽纹铜盘、玉琮、玉钺等。

夏代铜器则更为粗犷,刻画技法简单而直接,其中的“夏正”著名于世,其铜质蚀刻文陶器中,总计1200多件。

3.商周陶器陈列室商周陶器陈列室共展出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陶器近千件。

它们不仅为人们展示了古代农业和工艺生产的技术,还反映了古代瓷器的审美趋势和艺术技法。

4.殷墟发掘史馆殷墟发掘史馆向我们展示了赵洪达、周鲁根、王国维、李学林等著名考古学家对殷墟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以及殷墟对于探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

5.牛首山古墓展馆牛首山古墓展馆是博物馆的一大亮点。

它展示了殷商时期牛首山墓地出土的1300多件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

这些文物反映了殷商时期的人们的天文、医学、祭祀、音乐、工艺等各个方面的生活风貌,让人有一种亲身体验到古代生活的感觉。

殷墟博物苑布展梗概简要讲解词

殷墟博物苑布展梗概简要讲解词

殷墟博物苑布展梗概一、关于殷墟的名称殷墟有两个名称。

1殷墟博物苑2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1987年建立了殷墟博物苑,在原址复原或仿建了4座商代宫殿和妇好墓上的祭祀建筑。

2006年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原遗址上又扩大了建筑面积,同时仿照原苑门,修建了现在的第二道门。

大门当年是北京考古建筑学家杨鸿勋教授设计的。

苑门匾额“殷墟博物苑”是为原任副委员长周谷城先生题词;“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匾额是我市原市委书记靳绥东先生的题词。

殷墟博物苑犹如一座展示华夏历史瑰宝的艺术殿堂,它给人以古代文明的陶冶和启迪。

二、关于殷墟景区的分布现在殷墟景区共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简称宫殿区);二殷墟博物馆或曰珍宝馆(地下珍宝馆);三殷墟王陵遗址(简称殷墟王陵)。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景区就建在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 A级旅游景区、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首批全国旅游景区级青年文明号,属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景区占地76万平方米;四周受国务院中科院保护的面积36平方公里。

1973年以前这里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

甲组建筑基址共发现15座,是宫殿宗庙区内建设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被认为是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

乙组建筑共发现21座,多数结构繁复,面积巨大,互相连属。

这些建筑被认为是殷王室的宗庙建筑。

丙组共发现17座,被认为是商王室的祭坛建筑。

目前,在宫殿宗庙区已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

这些建筑基址形制阔大、气势恢宏、布局严整,按照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宫殿区为中心的范围内。

殷墟宫殿区驰名中外,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占有重要地位。

50余座宫殿、宗庙遗址,宏伟壮观,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石器等珍贵文物。

安阳殷墟博物苑导游词

安阳殷墟博物苑导游词

安阳殷墟博物苑导游词导语欢迎来到安阳殷墟博物苑! 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宝库之一。

殷墟是中国商朝的第一个都城,也是中国迄今发掘的最早的古都遗址。

今天,我将带您领略商朝的辉煌,感受千年文明的震撼。

一、遗址简介安阳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总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

作为商代重要的遗址之一,安阳殷墟有着2600多年的历史。

这里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之地,也是中国历史学的重要研究基地。

二、博物苑介绍安阳殷墟博物苑是全球第一个建在考古遗址上的博物馆,占地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

博物苑依托安阳殷墟的文化底蕴,展示了商朝的历史变迁、宗教信仰、社会生活以及古代手工艺技术等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博物苑的入口处,您会看到一座巍峨的殷墟城楼,迎接着每一位参观者。

城楼上方悬挂着巨型的商朝青铜大鼎,有着独特的造型和工艺美学,展示了商朝的权力和力量。

三、展览内容1. 商朝历史展览首先,您将进入商朝历史展览区。

在这里,您将了解商朝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过程。

通过精美的展品、图片和模型,您可以看到商朝人民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以及冶铸、陶瓷、文字等方面的杰出成就。

2. 祭祀文化展览商朝以祭祀活动闻名于世。

在博物苑的祭祀文化展览区,您将亲身体验商朝的祭祀文化,领略商朝人民对神灵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展览中展示了大量的祭品、祭器以及相关的仪式和场景,让您感受到独特的宗教氛围。

3. 社会生活展览商朝社会生活展览区展示了商朝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

您将看到商朝人民的服饰、家居用品以及作为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的贸易市场。

通过这些展品,您可以了解商朝人民的生活水平、艺术修养以及对美的追求。

4. 古代手工艺技术展览在古代手工艺技术展览区,您将有机会欣赏到商朝的陶瓷、玉器、青铜器以及其他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商朝人民的工艺水平和创造力,也反映了他们的智慧和文化传承。

四、活动亮点1. 丝绸之路文化节除了常设展览外,安阳殷墟博物苑还经常举办丝绸之路文化节。

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全景式展现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全景式展现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全景式展现商文明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2024年第28期2024年2月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这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

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首次展示。

新馆共设有8个展厅,地上共三层。

展览主题集中于三个主展厅,一楼基本陈列“探索商文明”,以殷墟为中华文明探源的起点和基石,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重点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二楼基本陈列“伟大的商文明”,全景式展示了商代在政治、军事、农业、手工业、文字、都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成就;三楼基本陈列“世界的商文明”立足国际视野,阐释商文明的世界意义。

新馆展陈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业技术等,生动呈现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选自“中国新闻网”2024年2月26日)◆素材解读1.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河南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将古老的殷商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件件文物超越了时空的界限,融合了古今的精华,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文化的厚重与历史的深沉。

2.文化创新。

河南殷墟博物馆新馆注重多元化展示,全面展现商文明内涵。

以庄重、大气为基本遵循,馆内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等新的时代表达方式,提升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广度、深度、精度,构建文物、历史与数字虚拟空间交互场所。

◆适用话题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探索文明文物展览【高建鹏/供稿】。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观后感怎么写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观后感怎么写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是一座展示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遗迹的重要场所。

参观完这座博物馆,你可能会有很多感受和思考。

以下是一些写作方法,帮助你写出一篇生动、有趣、深入的观后感。

1. 描述你的参观过程和感受:在文章开头,可以简单描述你参观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的过程和感受。

你可以提到你看到的展品、听到的讲解、感受到的氛围等,让读者能够了解你的参观经历。

2. 分析展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描述展品的同时,可以深入分析它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你可以探讨这些展品的制作工艺、艺术风格、社会背景等,以及它们与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关系。

3. 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每个展品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

在文章中,你可以挖掘这些故事,讲述它们的起源、发展和传承。

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展品的内涵和价值。

4. 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将参观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感受与自己的生活和经历联系起来。

你可以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这些文化遗产对你的生活和思想产生的影响。

5. 提出你的思考和建议:在观后感的结尾部分,可以提出你对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思考和建议。

你可以谈谈你对博物馆的印象、展品的不足之处、改进的方向等。

这些思考和建议可以帮助博物馆更好地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最后,记住在写作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公正和尊重的态度,不要对任何展品或历史事件进行主观臆断或过度解读。

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晦涩的词汇和句子。

参观安阳殷墟博物馆的观后感

参观安阳殷墟博物馆的观后感

参观安阳殷墟博物馆的观后感前几天去了安阳殷墟博物馆,那可真是一场超酷的历史之旅啊!刚到那儿,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古代。

那博物馆的建筑风格,透着一种神秘又古老的气息,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几千年前的故事。

一进门,我就被那些甲骨文给吸引住了。

以前只在书上看到过甲骨文的图片,真看到实物的时候,那感觉完全不一样。

那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奇怪符号,歪歪扭扭的,但是你又能感觉到它们充满了力量和智慧。

我就站在那儿,盯着那些甲骨文看了半天,想象着几千年前的人是怎么一笔一划地刻下这些东西的。

他们肯定没想到,这些符号会成为我们现在了解他们生活的重要钥匙。

比如说一个简单的“日”字,就像一个圆圈中间加个点,这不就是他们眼中的太阳嘛,真的是超级形象。

我就像在破解一个超级大的谜题一样,在这些甲骨文里寻找古人的秘密。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那些青铜器。

哇塞,那些青铜器可真是震撼到我了。

鼎啊、尊啊之类的,个头都特别大,而且制作得超级精美。

你看那纹饰,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动物,有的张牙舞爪的,看起来特别威风。

我就在想,当时的工匠得多厉害啊,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工具,全靠手工,就能做出这么精致的东西。

这些青铜器不仅仅是漂亮的摆设,还代表着当时的权力和地位呢。

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贵族们拿着这些青铜器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那场面肯定特别壮观。

还有那些墓葬遗址,虽然有点阴森森的,但是真的很让人好奇。

看着那些墓葬的布局,陪葬的物品,就能想象出当时的丧葬习俗。

感觉古人对于死亡之后的世界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把生前喜欢的东西都带到了地下,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很好。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听到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比如说,关于某个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或者某个青铜器背后隐藏的历史事件。

这些故事就像一把把小钥匙,让我对殷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次参观殷墟博物馆,就像是上了一堂超级生动的历史课。

它让我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建立在这么悠久的历史之上的。

那些古代的文明,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它们的痕迹一直都在,并且还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

安阳殷墟博物馆之旅

安阳殷墟博物馆之旅

安阳殷墟博物馆之旅在中国的太行山脚下,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它被誉为中国考古史上的“封神之地”——安阳殷墟。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这里见证了商朝的辉煌,也见证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段悠久的历史,我参观了安阳殷墟博物馆。

安阳殷墟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它是中国现代博物馆的典范之一。

博物馆建筑宏伟壮丽,建筑风格独特。

一进入博物馆,我就被展览大厅的设计所吸引。

展厅内中央陈列着商代文物的精华,各种青铜器、玉器、陶器等逼真地再现了商代的繁荣景象。

清晰的标签和介绍文字,让人更加方便地了解每个文物的历史背景和价值。

在展览馆的一角,我看到了一个仿制的商代的宫殿。

走近宫殿,我被它的庄严和雄伟所深深吸引。

宫殿内部的石雕、木雕和壁画,都将商代文化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里,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商代社会的繁荣和庄严。

在宫殿的边缘,有一个专门展示商代青铜器的展厅。

青铜器是商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展厅内展示了丰富的青铜器,包括鼎、觚、爵等各种器型。

这些青铜器的工艺精湛,独特的纹饰和华丽的造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个青铜器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通过这些青铜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商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商代文字的研究成果。

商代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汉字形式,但长期以来一直未能被破译。

安阳殷墟的考古工作者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终于对商代文字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展览中,他们用文字和图片解释了商代文字的基本结构和用途,这使我对商代文字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观安阳殷墟博物馆,不仅让我了解了商代文化,还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商代以其独特的审美和优秀的工艺闻名于世,安阳殷墟博物馆恰如其分地展示了这段历史的辉煌。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深入了解了商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宗教等各个方面,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安阳殷墟博物馆之旅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它让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和深邃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安阳殷墟博物苑研学意义

安阳殷墟博物苑研学意义

安阳殷墟博物苑研学意义1.引言1.1 概述安阳殷墟博物苑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它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古代商朝时期的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安阳殷墟博物苑的研学意义不仅体现在其作为考古遗址的重要性和历史文化的保存,更体现在其独特的教育价值与学习体验。

通过学生们亲自参观、探索和体验,可以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商朝文明的沧桑与辉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在安阳殷墟博物苑内,学生们可以亲身参观古代商朝的都城遗址,观赏到各种古代建筑和遗存,如皇宫、宫殿、祭祀场所等。

通过观察和学习这些古代建筑物,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商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此外,安阳殷墟博物苑还拥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和考古遗存。

这些珍贵的文物展览让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商代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等,了解古代商朝人民的生活方式、工艺水平和文化特色。

通过对这些文物的观察和研究,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商朝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文化内涵,增加他们对古代历史的认知。

同时,安阳殷墟博物苑还提供了各种互动体验和教育活动,如考古实地挖掘、仿古手工制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亲自参与到考古的过程中,感受考古学家的工作方式和困难,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总之,安阳殷墟博物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研学意义。

通过参观和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辉煌与智慧,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研究精神,加深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和传承。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简要概述安阳殷墟博物苑的研学意义,引发读者兴趣,并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

其次,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叙述。

第一方面将介绍安阳殷墟的历史背景,包括殷商的兴衰及安阳殷墟的重要性。

第二方面将重点介绍安阳殷墟博物苑的建设与发展,包括其历史沿革、文物收藏和研究成果等内容。

殷墟博物馆的观后感

殷墟博物馆的观后感

殷墟博物馆的观后感殷墟博物馆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

这座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殷墟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还呈现了古代中原地区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

参观殷墟博物馆,我被展品的丰富程度深深吸引。

博物馆内展示了从商朝早期到晚期的大量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和甲骨文等。

这些展品充分展现了殷墟作为商朝首都的繁荣景象。

此外,博物馆的陈列十分清晰,通过不同主题的展厅,将展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文化演进。

殷墟博物馆的氛围也非常舒适,游客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仔细观赏文物。

服务人员态度热情,为游客提供专业的讲解和咨询服务。

此外,博物馆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等,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殷墟文化。

在观后感中,我认为殷墟博物馆展示了中原地区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青铜器展厅中的各种器物,反映了商朝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甲骨文展厅则向游客展示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

举例来说,博物馆中的一件青铜器——亚丑方鼎,引起了我的关注。

这件器物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吸引了众多游客。

它代表了商朝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巅峰,也是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参观完这件展品,我深感古代文明的辉煌与伟大。

总之,殷墟博物馆观后感令人深思。

它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原文明的繁荣与辉煌,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感受历史的重要窗口。

这次参观让我对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敬仰那些为中华文明做出过贡献的先辈们。

殷墟博物馆不愧为一部鲜活的历史巨著,值得每一个热爱历史的人去探访和感受。

安阳殷墟附近的景点

安阳殷墟附近的景点

安阳殷墟附近的景点一、安阳殷墟简介安阳殷墟,又称商代遗址,是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的考古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古都之一。

安阳殷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名录的成员。

这里是探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参观。

二、安阳殷墟附近的景点1. 九龙灌木林九龙灌木林位于安阳殷墟附近的石庙村,距离殷墟约2公里。

这里的灌木林四季常青,生长着茂密的植物,景色优美宜人。

九龙灌木林是一个佛教文化景区,其中有九座不同风格的佛祖塑像,造型各异,栩栩如生。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领略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殷墟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是位于安阳殷墟遗址上的一座大型博物馆,距离安阳市中心约15公里。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与殷墟文化相呼应,展厅内陈列着大量的殷墟文物和相关文化艺术品。

游客在博物馆中可以了解到商代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知识。

馆内还有专业的讲解员和导览服务,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文化解读。

3. 明堂遗址公园明堂遗址公园位于安阳市内黄县东南部,距离安阳市中心约25公里。

这是商代时期用于举行祭祀仪式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商代遗址之一。

公园内保留了明堂遗址的石基和石洞等建筑结构,以及一些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等文物,让人感受到商代文化的庄严和神秘。

4. 中国印第安村中国印第安村位于安阳市内黄县狮子山景区内,距离安阳市中心约30公里。

这里是中国唯一的印第安风情园,以模拟美洲原住民生活、文化为主题,展示了印第安人的住房、服饰、工艺等方面的特点。

村内还有丰富多样的表演和活动,让游客感受到异域风情。

三、安阳殷墟附近景点的游览顺序及注意事项1.在游览安阳殷墟附近的景点时,建议先参观安阳殷墟博物馆,了解商代历史和文化,为后续的游览打下基础。

2.接着可以前往九龙灌木林,感受佛教文化的宁静和独特之美。

3.游览结束后,前往明堂遗址公园,领略商代文化的庄严和神秘。

参观殷墟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殷墟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殷墟博物馆观后感在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

这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之旅,使我对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殷墟博物馆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遗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系统发掘的城市遗址之一。

通过参观,我得以一窥殷墟的繁荣和文明历史。

首先,博物馆内展示的文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古老的器物和艺术品展现了殷商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水平。

我看到了 bronzes 和 jade artifacts,它们的精美工艺让我惊叹不已。

同时,馆内还展示了许多古代文字和文献,对于我来说,这是了解殷商文化和文字起源的重要窗口。

其次,参观殷墟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和独特之处。

殷墟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带给我很大的震撼。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王位继承制度的起源地,同时也是青铜文明的发源地。

这个古老的城市遗址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根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最后,我必须提及博物馆的布展和解说工作。

整个博物馆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参观者了解殷商文明的演化历程。

它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如电子导览和多媒体展示,为参观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此外,博物馆内还有专业的解说员,他们耐心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并将古代历史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殷墟博物馆提供了一扇窗口,使我更深入地认识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这个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

我相信,这次参观将对我以后的学习和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观殷墟博物院的观后感

参观殷墟博物院的观后感

参观殷墟博物院的观后感我有幸参观了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院,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如此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殷墟博物院是中国十大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它将我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庄严的古老世界。

首先,来到博物馆的前厅,我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震撼。

博物馆建筑气势宏伟,以殷墟的文化遗址为设计主题,融入了古殿宫殿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在南面的广场上,悬挂着巨大的青铜钟,钟声悠扬,令人心旷神怡。

进入博物馆内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大厅。

大厅中央摆放着一座巨大的模型,展示了殷墟的地理位置、规模以及历代的发展变化。

模型再现了殷墟的宫殿、城墙、祭祀场所等古代建筑,给人一种恢弘壮丽的感觉。

走进博物馆的主展厅,我看到了大量的文物陈列。

这些文物以陶器、青铜器、玉器和金器等为主要类型,分为巧作、祭祀和金文三个部分。

陈列品的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组陈列着的青铜器,其中包括铜鼎、铜鸟和铜人等。

这些青铜器造工精细,器形独特,展示了殷墟时期的生活习性和技术水平。

在陈列区域,还有一些展示殷墟考古发掘过程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这些内容详细地介绍了殷墟的发掘过程、发现的文物以及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图片和文字,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殷墟的历史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除了文物陈列,博物馆还有一些互动性质的展厅,如模拟挖掘区、制作青铜器的体验区等。

在模拟挖掘区,我可以模拟考古过程,亲手挖掘虚拟的遗址,体验考古工作的刺激和乐趣。

在制作青铜器的体验区,我还亲自参与到青铜器的制作中,亲手铸造了一个小小的青铜器,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

总的来说,参观殷墟博物院给了我一个难以忘怀的经历。

在这里,我不仅仅了解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殷墟博物院是一个宝库,是文明的根源,我深深地被其所吸引并受到启迪。

在未来,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和探索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浅谈殷墟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浅谈殷墟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浅谈殷墟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作者:李文静来源:《文化产业》2016年第06期摘要:大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自然环境演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真实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成为科学研究、政府决策以及社会发展中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其中如何把握大遗址的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的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

殷墟在200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0年被列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殷墟遗址显然已经成为安阳城市的一张名片。

但是随着我国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蓬勃发展,殷墟遗址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就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利用殷墟遗址提出几点策略性建议,以期为殷墟遗址保护和城市发展做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遗址公园建设;遗址保护;城市发展近年来,作为我国大遗址保护展示模式的一大创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集中体现了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体制的创新,根本扭转了大遗址保护的被动局面,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美化城乡环境、实现文化遗产永续传承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

殷墟自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如何处理好专家考古与公众游览、遗址保护与经营开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长期难题。

一、殷墟遗址保护利用成果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及文物部门对殷墟遗址的保护利用十分重视。

1961年,国务院将殷墟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出了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外围区的范围,并制定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1982年安阳市政府在殷墟王陵区建成了“王陵馆”,对1976年发掘的一批祭祀坑进行初步展示。

1987年在殷墟宫殿宗庙区建成了占地108亩的“殷墟博物苑”,并对游客开放。

2001--2006年殷墟申遗期间,建成了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面积430亩)、王陵遗址区(面积180亩)两个展示区,实现了科学保护与有效展示的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土质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新途径。

[安阳殷墟博物馆]殷墟博物馆

[安阳殷墟博物馆]殷墟博物馆

[安阳殷墟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殷墟博物馆一:安阳殷墟博物苑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甲骨文的故乡参观,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殷商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片甲骨惊世界”。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结束了仓颉造字的神话,也使一个普普通通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

随着对安阳殷墟的全面发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

殷墟,是商朝后朝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

它的范围是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分散在村北和村西洹河两岸的一些地方。

据史书记载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断定,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奄”(今曲阜)迁到“殷”(今安阳小屯),并在此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54年。

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来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1961年,国务院把殷墟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保护和利用殷墟,使其不再遭受人为破坏,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兴建了“殷墟博物馆”。

殷墟之所以闻名世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

首先就是甲骨文(有关甲骨文的情况稍后再介绍)。

我们先来看看进苑的这座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着名古建筑学专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而建。

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

我们再看看门框上的这些图案,浮雕着凤、虎、饕餮和蝉等花纹。

门额苑名由着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

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

门两侧墙上浮雕殷代龙形玉决,仿佛显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此苑门和仿殷殿建筑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古都安阳的象征。

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这也正是殷墟闻名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

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着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

司毋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

试论殷墟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

试论殷墟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
关键词 : 考 古遗 址 公 园 ; 殷墟 ; 保 护; 展示 ; 传 承 创 新
中图 分 类 号 : K 8 7 8 Nhomakorabea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3 — 2 9 2 8 ( 2 0 1 3 ) 0 1 — 0 0 3 7 — 0 4
考古 遗 址公 园建 设 是加 强 遗 址保 护 、深化 遗 址 展 示 与利 用 的 有效 途径 ,符 合 我 国现 阶段 大遗 址 保 护 的实 际需 要 。2 0 0 9年 , 国家 文物 局 颁 布《 国 家考 古 遗址 公 园 管理 办 法 ( 试行) 》 , 大遗 址 保护 由 部 门行 为上 升 为一 种 国家 战略 进 行尝 试 。殷 墟 申 遗成 功 后 , 为科 学 保 护 、 有效利用殷墟遗址 , 安 阳 市委 、市 政府 适 时提 出建设 殷 墟 考古 遗 址 公 园构 想, 旨在逐 步 落实 遗址 保 护 措施 , 充分 发 挥 殷墟 在 文 物 展 示 、文化 休 闲 、环 境 保 护 等方 面 的 功 能 。 2 0 1 0年 1 0月 9日殷 墟 被 国家 文 物 局 列 入 我 国第 批 1 2个 国家考 古遗址 公 园名单 。 党 的 十七 届 六 中全 会 对 当前 和 今 后一 个 时期 我 国 文化 改革 发 展 做 出了 战 略部 署 ,国务 院 出台 《 关 于 支 持河 南 省 加 快 建 设 中原 经 济 区 的指 导 意 见》 , 明确 把建 设 华夏 历 史 文 明传 承 创 新 区作 为 中 原 经济 区五 大战 略定 位 之 一 ,是 我 国 主体 功 能 区 划 中 唯一 具有 传 承创 新 文 化使 命 和 功 能 的经 济 区 域 。殷 墟是 世 界文化 遗产 , 承 载着 中华 民族 的文化 渊源 , 彰显 着 古 城安 阳深厚 的历史 底 蕴 , 是 安 阳市 最靓 丽 的城 市 名 片 , 也将 是 未 来安 阳社 会 、 经 济 发 展 的重 要 支撑 。作 为安 阳市建 设 华 夏历 史 文 明传 承创 新 示 范市 的重要 内容 ,殷 墟 大 遗址 应 该 有所 担当、 有 所作 为 , 率 先发 展 , 走 在前 列 。

殷墟博物馆详细介绍

殷墟博物馆详细介绍

殷墟博物馆详细介绍
殷墟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殷墟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全面反映商代都城遗址的综合性专题博物馆。

全馆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500
平方米。

2001年7月6日正式开馆,2002年9月被评为全国
一级博物馆。

殷墟博物馆占地面积20余亩,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

馆舍是仿商代宫殿建筑群设计的,整体布局分为两层,共十个展区。

一层主要是介绍商代历史,二层主要是介绍殷墟的考古发现和保护状况。

其中以“古代中国”、“殷墟之谜”、“考古现场”、“大司空村遗址”和“甲骨文馆”五个展区最为知名。

“古代中国”展区介绍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过程。

内容包括陶器、玉器、青铜器、陶器与瓷器等各个方面的展览。

在参观完殷墟博物馆之后,我不禁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肃然起敬。

—— 1 —1 —。

殷墟博物苑景点介绍

殷墟博物苑景点介绍

殷墟博物苑景点介绍
殷墟博物苑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又称为“大邑商”,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区而得名,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和甲骨文的发祥地。

殷墟博物苑属于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余座宫殿、宗庙遗址,宏伟壮观,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石器等珍贵文物,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约有15万片甲骨文和4500多个单字,内容丰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殷墟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大方鼎。

殷墟博物苑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还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手段。

通过殷墟博物馆的亚长牛尊,体现出彼时工匠对水牛特征的精准把握。

通体遍饰龙、鸟、虎、象等神性动物纹样的牛尊,不仅是一件祭礼的酒器,更是殷商时期人神沟通的媒介,担负着沟通天地的神圣职责。

殷墟博物苑以其独具风格、规模巨大、规划严饬的宫殿建筑和商王陵墓体现出恢弘的都城气派而卓绝一时;以制作精美、纹饰细腻、应用广泛的青铜器而闻名中外。

殷墟博物苑景区介绍

殷墟博物苑景区介绍

殷墟博物苑景区介绍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安阳殷墟博物院,我是今天为你们服务的讲解员何宽。

殷墟博物苑位于安阳市西北郊小屯,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区”而命名。

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的发祥地和首批全国旅游景区全国青年文明号,属于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殷墟博物院坐北朝南,建于洹水之滨,仿商代的古建大门,以红、黑两色为主色调,三门并峙,设计简约,洋溢着3000年前王室的气息。

大门内的广场中央伫立着一尊大鼎,这就是出土于安阳、堪称商代青铜器登峰造极之作的司母戊大方鼎。

后面是刻着“甲骨文发现地”几个大字的石碑。

从清末到现在,人们都是为此而来,使殷墟故地充满着神秘的气息。

殷墟博物院主要分为七个展区,即青铜厅、甲骨文厅、玉器厅、乙七基址、YH127甲骨窖穴、车马坑和宫殿区。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殷墟青铜器展区。

中国青铜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

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形成了以青铜礼器和兵器为主的青铜文明,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青铜器,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繁缛神秘。

层层叠叠的线条把动物形象加以抽象变化,采用极精细的几何纹和深浅凸凹的浮雕,构成形形色色的图案,布局严谨,庄严凝重。

其夸张而神秘的风格,蕴含着深厚粗犷的原始张力和艺术的魅力,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

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标志着它已进入了成熟阶段。

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中国古代甲骨占卜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墟时期则是占卜最盛行的时期,商王和贵族几乎每事必卜,占卜成为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甲骨的纳贡、收贮、整治、钻凿及占卜方法、程序和卜辞的语法、辞例等形成一套严格而有系统的制度。

据甲骨文记载,殷代已有专门掌管占卜和纪录的贞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殷墟博物苑大遗址与现代园林的完美结合
作者: 日期:
殷墟博物苑一一大遗址与现代园林的完美结合-旅游管理
殷墟博物苑一一大遗址与现代园林的完美结合
张红樱范杨
殷墟,即殷代废墟之意,它位于文化名城安阳市郊小屯村,是商都后期都城所在地。

从公元前一三七八年殷王盘庚西渡黄河,迁都于此,到帝辛(纣王)止,传八代12王,建都历时273年,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商都,又称为殷朝或者殷商。

这一座古代东方可与埃及、巴比伦相媲美的文明都市,在地下掩埋了3000 余年的古代帝都,在上世纪80年代,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中终于得以复建,我们党和国家政府为了再现古代帝都的恢弘壮观的气势,把古代遗址和现代园林结合起来,建成中国第一座园林化的遗址保护区,并定名为殷墟博物苑。

博物苑以古代遗址为主体,辅之以园林艺术、人文景观等特色,既保护了殷墟遗址,又开辟为游览胜地,这在我国是首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赞许,接待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一、重放异彩、造福后代
殷墟园林遗址保护区的出现,受到来到这里参观、考察的历史、考古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遗址保护区建造是成功的,保护措施可行也是值得推广的创举,不仅能使殷墟重放异彩,而且让历史文化遗产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务,造福后代。

殷墟博物苑剪裁首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在参加完活动后,兴致勃勃地乘坐仿殷宫廷马车,观赏博物苑全貌,认为这是为保护殷墟作了件好事。

著名甲骨学家、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胡厚宜,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经参加殷墟的科学发掘和整理,并在搜集著录甲骨文方面做出贡献。

他说殷墟的
保护利用是成功的,我多少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这里可以作为学术活动场所和旅游胜地,上世纪90年代他主持召开的中国殷商文化国际讨论会会场就设在殷墟博物苑的大殿内,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120参加,他们看到“茅茨土阶”建成的仿殷殿比预料的要壮观,都很钦佩。

长期从事殷商文化研究的日本大东方文化大学前校长池田末利教授对记者说,看到殷墟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很高兴。

仿建十分成功,让我们看到3000多年前的古代建筑模式。

我的助手已拍摄了许多照片和幻灯片,我再次去(中国)台湾,如见到老相认石璋如先生,一定让他看看这里所发生的变化。

石璋如时为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参加过殷墟的发掘研究工作。

二、改革开放、遗址复建
殷墟的发现充满了传奇色彩,19世纪末,一个偶然的机会,著名的古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一味中药“龙骨”中,发现了人类最早的文字一一甲骨文,因而举世瞩目,二十世纪20年代,中国专家学者寻根,导致殷墟的发掘,使这座沦为废墟被历史遗忘的古帝都重见天日,再次震惊了中外学术界。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科学发掘和研究工作,现已探明,以小屯村为中心的殷墟遗址,横跨洹河两岸,范围约24平方公里,小屯村一带是殷王居住的宫殿所在地,称宫殿区,发掘有宫殿基址53座,还有甲骨文档案室。

王宫各座基址相互呼应,排列成行,东西对称,形成了成组的建筑群。

宫殿周围集中的各种手工业作坊,贵族和贫民百姓的墓葬区,殷代监狱一一姜里城等。

大量考古资料表明,殷墟曾经是一座奴隶制时代的都市,是商王朝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郑州商城遗址是商朝前期国都,殷墟是商朝后期在盘庚迁都后王朝的国都。

也是
殷墟以青铜器、甲骨文、都市三大光彩夺目的创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成为东方古代文明的象征。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外许多学者都把殷墟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点、考察的场所,其中甲骨文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中外研究学者达500多人,发表专著论文达3000多种。

三、保护第一、开拓创新
专家们不约而同地推荐,把规划设计殷墟博物苑的重任,交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建筑考古专家杨鸿勋教授。

这位古建筑专家是梁思成和考古学家夏鼎的得意门生,十几年来在前辈学者开创事业的基础上,把建筑史学与考古研究相结合,进行古建筑科学复原的研究,发展了建筑考古偃师二里头宫廷遗址和湖北黄陂盘龙遗址。

杨鸿勋认为,复原仿建应把保护古代遗址放在首位,但要利用,才能显示它的价值。

从这一目的出发,描绘殷墟博物苑建设蓝图,是按照考古发掘,参照古文献、甲骨文记载,把殷墟遗址与园林艺术结合,融为一体,进行保护性的规划建设的。

按总体规划保护遗址面积600亩,主体工程为复原、仿建殷商殷殿堂建筑3座。

其中仿殷建筑两层楼1座,建筑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

地面没有建筑的十五处主要遗址,铺上隔离层后,种上花草或铺上卵石、石米,点缀成1万芳草坪或花坛。

苑内绿化面积60多亩,广场和大道面积7000平方米,以铺砖盖板进行保护。

博物苑东临的古老洹河,昔日曾经是殷墟的天然屏障。

长期的河水冲刷,破坏较严重,这次填土 4.5万千立方米,加固了河床,筑起坚固的防护大堤。

另三面砌成长达1.4千百米的围墙,把整个遗址保护起来。

妇好是为鲜为人知的古代巾帼英雄,她驰杀疆场,屡建战功,并主持宫室宗祭
祀。

她是殷王武丁的妃嫔,帮助武丁治国安邦,为殷商的昌盛,立下大功。

妇好墓于1976年发掘,难得的是这座古墓从未被盗掘破坏。

除保存大批精美的随葬品外,古建筑专家还惊喜地看到,陵墓上保存有柱、础等建筑的遗址,进一步证实了殷人纪念、奉祀祖先的场所即建在墓土,为享堂的复原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在已发掘的甲骨文中,记载有在“毋辛宗”举行的奉祀、占卜活动。

“辛”为妇好朝号,“毋辛宗”应当是纪念、奉祀妇好的宗朝建筑。

根据考古发掘和甲骨文记载,设计者断定“毋辛宗”就是建在妇好墓上房基的遗址上,呈长方形,宽七米、长九米、占地63平方米,建筑的一柱、一础都准确无误地复原在原来的位置上,采取茅草盖顶、木质梁柱的殷代建筑特色。

享堂四面空敞无墙,有20根檐柱掌檐柱,柱间悬挂着帷幔、玉坠和寿带,摆放着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司毋辛鼎的复制品和作为祭祀品的石牛,周围遍植松柏、花草,点得古朴典雅,状严肃穆。

四、继承发扬、帝都再现
三千年岁月的流逝,在现古帝都当年繁华似锦的景象,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而且又无先例可循,但它却奇迹般地出现在古老的洹河之滨。

一座座壮观的古老宫殿,一方方用花草、卵石点缀的古遗迹,一对对造型拙朴生动的石人、石像的仿殷雕塑品,错落有致,交相辉映。

既古朴典雅,又雄宏壮观。

再现了中华第一古都的风貌。

这座博物苑内殿堂等建筑群,采用殷代建筑的特色。

(考工记)记载“殷人一一四阿重属”。

并载,殷代宫廷建筑是“茅茨土阶”考古发掘也证实了商代还没有出现砖和瓦。

因此,仿殷建筑的殿堂,采用茅草铺顶,木质梁柱,四阿重属,外有围廊、掌檐柱。

这批古建筑群虽然没有琉璃瓦铺顶宫殿那样金碧辉煌,但那富
丽堂皇壮观的气势,却毫不逊色,令游览者惊叹不已
这座园林化的遗址保护区,既有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成果为依据,也融进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特色。

人们来到苑内,首先为那别具一格的苑门所吸引。

由几根木杠子、板、条,竖插横穿,构成了
苑大门,恰好是甲骨文所书的門字,大门有殷时图案的雕梁画栋和仿殷文物浮雕盘龙。

这苑门看起来
简单,却气势浩大,回味无穷。

这种没有屋顶的牌坊门,像车衡,又称“衡门”,是中国最古老的大
门式样。

宫廷大道两旁,摆放着仿殷出土文物石人、石像、石鸟等雕塑品,还有殷商青铜文化的标志——司毋戎大方鼎复制品。

根据甲骨文中有殷王好相马、善狩猎的记载,苑内频临的洹河畔,还保留部分杂
草丛生的农田,呈现出绿草茵茵,野花斗拼的天然牧场风光,可见设计者的别具匠心。

根据规划设计,这座博苑第二、三期工期,由宫殿区遗址所在地河南、向北扩
展与殷商殷铜作坊,祭祀坑等遗址相连,形成以宫殿区为中心的遗址保护网络。

1997年7月,殷墟被定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6年7月13 日,在立陶宛召开
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0届会议上,殷墟以符合世界遗产的第(ii)、(iii)、(iv)、(vi)条遴
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1年3月19 日,殷墟通过国家级评审验收,跻身国家5A级旅
游景区。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许多文人墨客来参观殷墟留下赞美诗
句。

如今殷墟,这多东方艺术博物馆,正向世界展示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

(作者单位: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