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那树》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0课《那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0课《那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认识守护精神家园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感悟,即通过对“那树”命运的变迁来感悟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守护精神家园的思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与品析来体悟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说自己有一个(色彩)家园?
(6)“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端详”是“仔细地看”的意思,看的时候在想什么呢?——有些不怀好意地看这棵树。)
(四)转:“为什么不再有用”
主问题一:一棵如此有用的树,树还是那棵树,是什么让它变得“不再有用”呢?
明确:(1)“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辗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经过速成的新建筑物衬托,绿得很深沉。”(“别的东西”会是什么呢?——除了“柏油路”“高压线”“公寓楼房”“死鱼般的灰白色”等,还有“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朗读是强调“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一重又一重”等修饰词,读得非常沉重、缓慢、表现那树的痛苦遭遇,感受其可怜的情状,读出惋惜、哀叹的语气。通过这次词语我们也读出了作者强烈的感受。)——我们发现象征着当代文明的事物的出现,挤得这棵历史如此悠久的老树也无有立足之地了。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课后反思:
设计问题,应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同时也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地解决了课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了作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的感情。文出心声,只有融入到文字构筑的世界,才能与作者靠得更近。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那树》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那树》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那树》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那树》,我想借这次说课的机会说说自己对文本细读的理解,谈谈自己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下,如何进行文本细读浅薄认识“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校教?”的问题(注:将说教材、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和说教法学法融入了教学过程中)。

导入新课:观察图片激趣导入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我介绍说,“这是一棵茂盛的古树。

它生长了几百年,人们珍爱这棵古树,保护这棵古树,欣赏这棵古树。

树的下面也早已铺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它宁静而安详地站在这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里,站出了一道无比靓丽的风景,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赞歌。

这是一棵幸运的树,也是一棵幸福的树。

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读解却是另一棵树——王鼎钧的散文《那树》,那树的命运又如何呢?是一样地令人羡慕呢,还是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那树》一文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

此单元是都是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它们融进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思索。

为引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因此,我这样导入新课。

出示目标:解读文本确定目标这是一篇散文,它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那树命运的痛惜。

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对它有不同的解读,大致有以下三种:①呼唤对生命价值的尊重;②思考现代文明发展与传统文化坚守的辨证关系;③讽刺人类对精神家园的漠视。

这三种解读有着明显的层次区别。

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是:那树象征着人类的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随着那树消逝的,不仅仅是自然景物,更是一种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消亡。

写那树的一生是作者对传统文化失落的深刻焦虑与忧思,社会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感知那树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理解作者的深沉意图。

因此我把品读语言,理解树的形象与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拟为重点;把作者对传统文化失落的深刻焦虑与忧思以及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拟为教学的难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那树》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那树》课件 新人教版

稀稀落落( luò )
佝偻( gōu lóu )
倒坍 ( tān )
荫庇( yìn bì)
碾压( niǎn )
引颈受戮(jǐng )( lù) 踝骨( huái )
紊乱(wěn )
虬须( qiú )
十字镐(gǎo )
周道如砥( dǐ )
K12课件
4
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走进课文,读出自己的 一点体验,说一说!
K12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21
热 爱 崇 敬
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K12课件
22
作者写老树的命运, 想要表达些什么
告诉人们人与自然应该和谐 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 牺牲环境为代价。
借老树表达作者的一种酸楚的时代 意识 ,昭示了时代潮流对传统文化 的冲击。
K12课件
23
角色转换,真情表达
想象蚂蚁王国参加葬礼的场面,蚂蚁 和树互相倾诉了什么?
18
品读课文,理解主题
面对人类的排挤、算计、 抱怨、嫌弃,以至毁灭、 遗忘,树有着怎样的姿态?
K12课件
19
树顶仍在雨后滴翠
“绿得更深沉”
“他依然绿着”
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 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
叶子照旧绿,绿得很
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 作徒劳无用的贡献
“绿着生、绿着死 ”
K12课件
20
那树恪守的生命准则是什么 作者对那树有什么情感
K12课件
10
“柏油路一 里一里铺过 来,高压线 一千码一千 码架过来, 公寓楼房一 排一排挨过 来。”
“那树被 工头和工 务局里的 科员端详 过计算过 无数次。”
“为什么这 儿有一棵树 呢?” “而 且是这么老 这么大的树 。”

九年级语文下册《那树》课文原文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那树》课文原文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那树》课文原文及赏析《那树》课文原文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

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

春去冬来,每年就如一圈年轮。

无论是岁月的风雨扑面而来,还是滚滚红尘遮蔽了翠叶青枝,它总是默默地矗立在那里等待,并接受着一切来临,既不倨傲,也不卑微。

直到有一天,一片要铲除它的伐木声滚滚而来。

是的,那是一棵老树,它的树叶已经稀疏,树枝已经干枯,树干上已经有了好几处斧凿的痕迹。

在它身上投射着的阳光也很少很淡了。

但它依然站立在那里,坦然地向周围的一切微笑着,包括那些正式宣告它死刑的斧头和锯子。

那一夜,它没有倒下。

以后也再没倒下。

它站立在那里,直到最后一刻。

它的枝叶仍然茂盛,它的树干仍然挺直。

它一直站立到那一天落叶纷纷的秋天,才轰然倒下。

它的姿势是这样优美,快速倒下时不带一丝声响,仿佛它已彻悟一切。

那一夜,一颗很大的老树缓缓倾倒。

它的叶落得到处都是,它的枝折断得七零八落。

它的树干也劈裂了,但它依然保持着它的优雅和尊严,仿佛在倾诉着它对这个世界的不舍和留恋。

我看到这一幕,心里不禁涌起一种哀伤和感慨。

这棵老树见证了太多的风雨和变迁,它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想,我们应该珍惜自然,尊重生命,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以上是一篇关于《那树》的课文原文及赏析。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棵老树的生死离别,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呼吁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那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那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那树》1、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台湾作家王鼎钧的《那树》,请大家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课文记叙了一棵老树被人类无情杀戮的悲惨命运。

2、发现树的美丽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悲剧,就是把美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

那么,作为悲剧的主角,那树的美丽何在,请大家有感情地齐读文章前5节,找出树的美丽来。

然后文章其他部分快速浏览,补充树的美丽。

归纳:经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邈远的历史感;自然灾祸前“毫发”未损——坚固稳定,古老茂盛绿化大地,荫庇人类,无私奉献——高尚的品格身遭逆境,却不放弃绿的愿望——忍辱负重、豁达宽容让蚂蚁国民安全撤离——隐忍,爱心树——美丽的生命树在作者的眼里已完全人格化,怀着对树的美丽的追忆和崇敬再次读读相关语句。

体悟情感。

这样美丽的树,上帝给他设计的命运应该是怎么样的?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3、体验树的被毁可是,树却被毁灭了,不再有死复绿的时光。

悲剧,就是把美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树是怎么被毁灭的?我们来品读那树被屠杀的场面。

于是人死。

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

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品读“于是”品读“咬、嚼、骨粉”,改为“锯、锯末”,再体会一下效果。

品读完后,指导学生朗读。

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进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

时间仍然是在夜间把树当人来写,三个残忍的动词,写出了人类对自然的迫害之深,迫害之彻底,刻画了一种刽子手的形象,同时也突出了大树命运的悲惨,表达了作者愤恨、悲哀的心情。

把上帝交付的命运一起对比读,读出悲愤与深沉四、寻找刽子手通人性讲人情默默庇护人类的老树终究悲哀无奈地远去了,那么在这场老树悲剧中,谁是刽子手?学生讨论,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那树》(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那树》(第1课时)教案

第十课那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树的形象和命运。

3.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树的形象和命运,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导入设计1:【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疑)树是大自然的强者,茂盛繁密。

树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带来浓浓的绿阴,还有心灵的安慰,但在急速奔驰的人类文明车轮的碾压下,它面临的是怎样的命运呢?今天,我们共同欣赏王鼎钧笔下一棵树的命运,看看那树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吧。

导入设计2:【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谈话型)教师:现在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树有哪些作用。

学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供木材、提供绿阴……教师:是啊,树给我们人类提供了清新的空气,阻挡了风沙,即使最后生命终结,也将自己的躯体奉献给了我们,那么我们为树做过什么呢?学生:沉思……教师:树给予甚多,所求甚少,它的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那树》,看看文章的树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导入设计3:【设计意图:了解背景,加深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20世纪60年代,台湾地区进一步工商化,经济飞速发展,工业文明血腥的征服了农业文明,环境灾害也日渐严重,作者深刻透彻的看到了人类文明的两重性,写了不少文章来表明他的观点: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而不是否定文明!《那树》即是其中的一篇。

课堂实录一、预习展示【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积累字词。

】1.识记字音、字形佝偻.(lòu)倒坍.(tān)碾.进(niǎn)引颈受戮.(lù)踝.骨(huái)虬.须(qiú)紊.乱(wěn)周道如砥.(dǐ)2.积累词语,识记含义佝偻:脊背向前弯曲。

倒坍(tān):倒塌。

萌庇(yìn 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那树》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那树》PPT课件
王鼎钧的散文坚持了为人生的主张,揭露了现实的 种种流弊,从中可窥见作者对古老文明和文化传统的 深沉情感和深切忧思。他的散文文笔简炼,神情俱肖, 文理清晰,自成一体。读者能在阅读中自然进入特定 情景和氛围,产生深沉的思考。
1. 醒和梦是两个故事,我知道流年偷换了多少。一个字能负载多少谜
底?一页信笺又有负载多少字?如果有见面的一天,我得推着五车书
(5) 8.他的想象有如他的文调结构般错落有致,收放自如,时而轻灵、时而质朴、
时而华丽、时而诙谐。通过想象,他巧妙地注释了命运,升华了气质,成全 了希望,让人叫绝!
读一读写一写
佝偻(gōu lóu)倒坍(dǎo tān) 荫庇(yìn bì) 嚼碎(jiáo suì) 紊乱(wěn luàn)虬须(qiú xū) 引颈受戮(yǐn jǐng shòu lù) 星临万户(xīng lín wàn hù) 周道如砥(zhōu dào rú dǐ)
早期 庇护、造

那树 近期 福人类
物 寓

现时 惨遭杀戮
1、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 样的价值、品格,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
• 大树有奇特的容貌: • 大树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 • 大树对人类大有功德:抗台风之神树;心理的慰藉;
送阴纳凉;鸟儿栖息;给情侣温馨;扩张荫庇的面积, 绿化大地,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大树为世间珍奇之 物,是人类的守护神。 • 当大树的生存受到威胁,身处逆境时,它仍然奉献着 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表现了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品性。 • 那树无端被判刑、被杀戮、被消灭。惨不忍睹,悲壮 异常,像勇士被迫离开疆场,哀怨、无奈而又刚烈。自 己面临杀戮时,也要告诉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 离,表现一种爱心。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那树》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那树》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那树》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那树》,我想借这次说课的机会说说自己对文本细读的理解,谈谈自己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下,如何进行文本细读浅薄认识“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校教?”的问题(注:将说教材、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和说教法学法融入了教学过程中)。

导入新课:观察图片激趣导入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我介绍说,“这是一棵茂盛的古树。

它生长了几百年,人们珍爱这棵古树,保护这棵古树,欣赏这棵古树。

树的下面也早已铺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它宁静而安详地站在这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里,站出了一道无比靓丽的风景,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赞歌。

这是一棵幸运的树,也是一棵幸福的树。

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读解却是另一棵树——王鼎钧的散文《那树》,那树的命运又如何呢?是一样地令人羡慕呢,还是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那树》一文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

此单元是都是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它们融进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思索。

为引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因此,我这样导入新课。

出示目标:解读文本确定目标这是一篇散文,它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那树命运的痛惜。

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对它有不同的解读,大致有以下三种:①呼唤对生命价值的尊重;②思考现代文明发展与传统文化坚守的辨证关系;③讽刺人类对精神家园的漠视。

这三种解读有着明显的层次区别。

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是:那树象征着人类的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随着那树消逝的,不仅仅是自然景物,更是一种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消亡。

写那树的一生是作者对传统文化失落的深刻焦虑与忧思,社会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感知那树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理解作者的深沉意图。

因此我把品读语言,理解树的形象与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拟为重点;把作者对传统文化失落的深刻焦虑与忧思以及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拟为教学的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 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的叙述得越简略, 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详细。 写大树的早期、近期和现时的情况,都有较为明显的语言标志 。如第6自然段开头有一“但是”转折,表明将要讲述另一种相反 的情况,由早期的大树自然过渡到近期的大树。如第9自然段开头 说“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表明将要讲述某一具体事件, 由写近期的大树自然地过渡到写现时的大树。梳理文章思路时,要 充分借助这些语言标志(路标),方可快速理清全文思路,整体把握 文章。
前面,我们主要就课文的内容方面进行了研讨,下面我们就 写作方面再进行分析。同学们可展开讨论,看看本文在写作方面会 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1.文章有哪几处引用故事发生地的人的传说,在文章中起什么 作用?
本文主要由作者以第三人称作全知全能式的叙述,但有几处 是引用他人的话叙述,那就是:“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 掉下来”,“据说,当这一带还没建造新公寓之前……”还有两处 借妇人之口说出一些事,也相当于“据说”,一处是“与树为邻 的一位老太太偏说她听见老树叹息”,另一处是清道妇“用作证 的语气说,她从没有见过那么多蚂蚁,那一定是一个蚂蚁国”。 总起来看这几处引用的话的内容,它们都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 事情不确定,也许确是作者道听途说的;二是事情奇特,直述怕 读者难以相信,如“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怎么可能?三 是利用引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可以自由地写来,尽情地抒发感想 ,如对清道妇的传言,作者就抒发了许多很深刻的感想。这些引 用的传说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
“绿着生”:那树古老、神奇、多情、忠诚,作者对树怀有满腔的 热爱和崇敬之情。树的生存受到威胁,但它“绿得更深沉”“依然绿 着”“照旧绿”“绿得很”“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 平淡的言词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
“绿着死”:“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 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树遭杀戮,惨不忍睹,作 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1.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容貌特征、个性、经历,每个事物也会有 它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先来看看文中那树有哪些特点。
很久很久——破败荒凉,远离现代文明。坚固稳定——虽老但 生命力旺盛,甚至被奉为神灵,人们敬畏老树。
2.那确是一棵老树,它又为人类做了些什么呢?(功用 给行人纳凉、给鸟栖身之所、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又给情侣以
温馨的感觉。用一个词概括——荫庇。
3.这株世世代代造福于人类的老树后来又遭遇了什么样的命运? 被伐。用电锯、利斧及美制十字镐等现代化的工具,还将断根
闷死在层层石子、柏油之下。
4.文中的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那是一棵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树。它给人类带来浓荫,驱走烦 躁,把生命之绿铺满大地。即使在高楼大厦、交通拥挤的今天也默 默地贡献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2.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 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2.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 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 的表达效果。
那是一棵坚固顽强的树。你看,“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 ,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 ”
那是一棵能预知未来、富有爱心的树。它在预知自己将被砍伐 时,先告知体内的蚂蚁,让它们尽快搬走。
那是一棵非常可怜的大树,它为人类默默奉献了那么多,到头 来却惨遭砍伐。
5.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请揣摩在“绿着生 ”“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难点 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 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多媒体课件、与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图片资料。 2课时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 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它们在疾 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这不, 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
2.如何理解“蚂蚁国”里的事情?
这也是作者引用当地人的传说,很难料定事情的真假。这是文章 中最为奇特的事情,给文章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作者细致地描写“ 蚂蚁国”里的事情,其用意似在于:
(1)动植物有预知的能力,比人类还更有灵感; (2)创造一种悲壮气氛,表明动植物世界有友爱,而人类有时极其 缺乏友爱,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怀着敬意来写这件事,字里行间带 着深情,如“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 内的寄生虫”,让人看到老树的悲哀和富有同情心;“于是弱小而 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把蚂蚁国民认 作一个民族,是像人类一样的民族,显然是怀着敬意的。
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山东临沂人,1927年生。王鼎钧的 创作文体很广,有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小品、电视剧本、影 评、小说批评等等。著有散文集《开放的人生》《海水天涯中国人》 《左心房漩涡》,回忆录《昨天的云》。
20世纪60年代,台湾经济飞速发展,工业文明无情地征服了农 业文明,人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环境遭受的破坏也日渐严重。 作者深刻、透彻地看到了人类文明的两重性,写了不少文章,呼吁 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那树》即其中的一篇。
1.学生默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
2.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 分寸,应深沉,不宜强烈奔放。
3.学生大声读课文。
4.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 颈受戮的过程,歌颂了他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发展让路的 主旨。 生2:本文写了一棵老树生为人类、生为大地而最终绿着死的悲剧 生涯,揭示了人类文明造成的灾害,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质 疑。 生3:本文写了一棵老树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 命运的痛惜和思考——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教师总结:以上几位同学的看法各不相同,到底孰是孰非,让我 们探究一番再作决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