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省标)ppt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省标)分解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省标)分解
● 采用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机组向居住建筑供热 (冷),用户需支付采暖、空调费用。作为收费服务 项目,用户应能自主调节室温,因此应设置用户自主 调节室温的装置;收费与用户使用的热(冷)量多少 有关联,作为收费的一个主要依据,计量用户用热 (冷)量的相关测量装置和制定费用分摊的计算方法 是必不可少的。
3.1.3 申请评价方需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综合评 估建筑规模、建筑技术与投资之间的互相影响,以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综合考虑安全、耐久、 经济、美观等因素,比较、确定最优的技术、材料和 设备。
3.1.4 申请评价方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规划、设计 与施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关文档。
3.2.3 当本标准中某条文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
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参与评价,参评的总项 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 整确定。设表中某指标一般项数共计为a,某星级要求 的一般项数为b,则比例为p=b/a。存在不参与评价的 条文时,参评的一般项数减少,这种情况下,可按表 中规定的比例P调整,一般项数的要求调整为[参评的 一般项数×p]。例如,住宅建筑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指 标中一般项共7项,一星级要求的一般项数为3项,p= 3/7;由于没有采用集中采暖和集中空调系统,导致参 评的一般项数减少为5项,这种情况下对一星级要求的 一般项数减少为[5×(3/7)],计算结果舍尾取整为2项。
(暖通专业)
2012年7月3日
目录
●1总则 ●2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住宅建筑 ● 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4.5 室内环境质量 ● 4.6 运营管理
● 5 公共建筑 ● 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5.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5.5 室内环境质量 ● 5.6 运营管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培训材料517完善PPT课件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培训材料517完善PPT课件

2021
24
3)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 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A), 夜间不大于35 dB(A)。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 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 于70dB。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外窗 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25dB,沿街时不小于30dB。
14)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
种类型植物,乔、灌、革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
每100 m2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
2021
12
15)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 通网络。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 超过500m。
16)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 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室外透水地 面面积比不小于45%。
4)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在夏热冬暖和夏热 冬冷地区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8%,在其他地区不 小于5%。
5)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的规定。
2021
25
一般项
6)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 视线干扰。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至 少有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5)评价结论定性条款的为通过或不通过; 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均满足要求时方能评为 通过。
定量条款的要求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
构认定。
2021
8
2021
9
4 住宅建筑
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 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PT课件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PT课件

植被多样性:乔木、灌木
复层绿化效果 保护原有地貌及地下水资源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当地城镇特色风貌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节地与室外环境:
防治污染: 污染源包括: 大气 / 水土 / 视觉 / 噪声 控制措施: • 污染源控制
- 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区域,包括餐饮、锅炉房、垃圾处理 站等。 - 控制排放指标 - 有效隔离 • 施工过程控制 - 施工组织管理 建筑光污染 包括玻璃幕墙光污染,照明光污染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节能与能源利用:
设备/材料用能效率: 适合地系统选择、合理的设备容量,高效的用能效率 系统选择合理 • • • • • • • 限制“高质低用”的能源使用形式,如电锅炉直接供暖 集中供能系统 自主调节室温及水力平衡 自然通风及过渡季节新风利用
室外新 风
合理的设备容量
无冗余的设备预留裕量 照明功率密度 部分负荷控制措施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约用地: 控制人均用地:
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
既有旧建筑的利用
交通组织合理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废弃资源有效利用 建设适宜性差的土地资源 褐地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节地与室外环境:
绿化/环境保护: 绿化面积 屋顶绿化 垂直绿化 绿化植被选用 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 利用绿化带、地形及屏障等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室内环境质量:
空气环境质量控制
空气环境质量 • 室内新风量 • 空气污染物浓度,如甲醛、苯、氨、氡及TVOC等 控制措施 • 空气质量监控系统,CO2控制新风量需求 • 空气检测报告
• 建筑装修材料控制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课件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课件2
评价与等级划分
• 一星50分,二星65分,三星80分
•公 建:节地15分,节能35分,节水10分,节材20分,室内20分,创新10分,总分110分
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

4.1.1 项目选址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符合各类 —


保护区、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控制要求。

(项目选址)
4.1.2 场地安全,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 —

害威胁,无危险化学品等重大污染源、
易燃易爆危险源威胁,无电磁辐射、含
氡土壤等有害有毒物质危害。(场地安
全)
4.1.3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污染物


4.1.4 建筑规划布局满足日照标准且不降低周边建 —

筑及场地的日照标准要求。
•旧标准:控制项8项,新标准4项
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
4.2.1 容积率0.8-1.5得10分,1.5-3.5得15分, 19 ≥3.5得19分
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4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2.10 8.2.11
室内噪声级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高要求标准 隔墙、楼板、门窗的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高要求标准 70%以上的区域无视线干扰 光系数≥2%的面积比例大于75%无眩光均匀性得8分,地下采光系数 ≥0.5%占20%得4分 采用合理措施改善室内大进深区域或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 可调节遮阳60~70%得6分,70~80得8分,≥80得12分 75%采暖空调可控得4分,个性化末端得4分 90%的房间的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 避免污染空气串通,重要区域通风或空调采暖工况下的气流组织满 足要求。 污染物浓度采集分析得7分,实时报警得3分 地下一氧化碳浓度监测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PT课件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PT课件

• 集中供能系统
• 自主调节室温及水力平衡
室外新 风
• 自然通风及过渡季节新风利用
合理的设备容量
• 无冗余的设备预留裕量
• 照明功率密度
• 部分负荷控制措施
选用能效比高的设备
精品课件
12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能源多级利用 • 冷热电三联产
节能与能源利用:
能源多级利用和可再生能源:
• 余热及废热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包括:热 / 光 / 声 / 空气
达到健康、舒新风适量、高效的室内环境
相对湿度/% /(m³/h·p)
40
30
➢ 技术措施 被动式 – 建筑自身的设计(优先考虑) 主动式 - 通过机械设备调节 (系统优化)
精品课件
18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热环境控制
室内环境质量:
热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
➢ 热环境控制 冬季日照及夏季外遮阳 • 建筑朝向选择 • 可调节外遮阳设置 • 绿化遮阳 • 结合建筑构件的遮阳 室温控制 • 采用能独立开启的空调末端 • 可独立进行温度、湿度调节
室内环境质量:
精品课件
场地选址 避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节地与室外环境:
安全卫生:
无电磁、氡及其他火、爆、有害物质等危险源
建筑布局有利健康
周边人行区风速要求≤5m/s
良好的日照和通风(建筑布置)
室外环境质量控制
包括声、光、风、热等环境要素
精品课件
9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技术途径 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能力 设备材料用能效率 能源多级利用及可再生能源 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
包括传热系数、太阳辐射系数、可见光透视率

优选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修改版ppt]

优选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修改版ppt]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节地与室外环境 5 节能与能源利用 (其中的建筑专业部分) 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其中的建筑专业部分) 8 室内环境质量 (其中的建筑专业部分) 9 施工管理 10 管理运营 11 提高与创新
1总 则
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 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建筑全寿命周期: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拆 除,形成一个全寿命周期。
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 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 响最低,运营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 的活动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
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 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同时满足建筑功能。
5 增设加分项,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创新和提高。 6 明确单体多功能综合性建筑的评价方式与等级确定方法。 7 修改部分评价条文,并为所有评分项和加分项条文分配评 价分值。
吉林省住建厅文件要求:
全省地级城市、公主岭市、梅河口市、延 吉市的新建住宅项目(未通过施工图审查 的)和全省县以上城市政府投资的新建公 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未开工 的),应当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 准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
四、绿色建筑评价得分与结果汇总表 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JT137-2015第80页表B
2、施工图审查要求 在施工图设计说明中有各专业的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且各专业设计应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
施工图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的主要内容
1 设计依据 2 工程概况(面积、层数、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及示范工程(页)课件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及示范工程(页)课件

01
有利于保障城市的硬环 境
02
有利于打造绿色建筑和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关 键环节
03
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和 资源可循环利用
04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 力
绿色施工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建筑业开始复苏,绿色施工 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探索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建筑业开始积极探索绿色施 工的方法和途径。
生态化与环保化
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减少施工对环境 的影响,促进绿色建筑与自然环境的 和谐共生。
一体化与协同化
加强设计与施工、各专业之间的协同 合作,实现全过程的绿色化管理和控 制。
05 绿色施工技术与案例
绿色施工技术介绍
总结词
详细介绍绿色施工技术的概念、特点、应用范围和发展历程。
绿色施工技术的概念
完善法规与标准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绿色施工标准和规范, 并加强监管。
推广示范工程
通过示范工程,展示绿色施工的成果和效益, 带动更多项目采用绿色施工技术。
未来绿色施工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与信息化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施工过程的 智能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施工
安全性。 标准化与模块化 通过制定更加完善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推动绿色施工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发展。
环境保护
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 控制施工噪音、尘土、污水等 方面对环境的影响。
示范工程的效益分析
环境效益
通过绿色施工的实施,减少施工过程 中的能耗、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提 高环境质量。
经济效益
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 术,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讲义 节材及施工管理部分_图文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讲义 节材及施工管理部分_图文

7.2、评分项 7.2.1~7.2.6共6条为有关节材设 计的,7.2.7~7.2.14共8条为有关材料选用的。 11.2.5条为有关性能提高的加分条款,11.2.10与 11.2.12条为有关创新的加分条款。

9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是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 准新增加的。
9.1、控制项 9.1.1~9.1.4共4条 9.2、评分项 9.2.1~9.2.3共3条为有关环境保护 的,9.2.4~9.2.8共5条为有关资源节约的,9.2.9~ 9.2.13共5条为有关过程管理的。


1混凝土房屋、钢结构房屋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存在表3.4.3-1所列举的某项平面 不规则类型或表3.4.3-2所列举的某项竖向不规则类型以及类似的不规则类型,应属于 不规则的建筑。
7.2.1择优选用建筑形体,评价总分值为9分。根据国家标准《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的建筑形体规则性评分,建筑形 体不规则,得3分;建筑形体规则,得9分。

控制项的评价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 的评定结果为分值。 评分项共7类,每类的得分必须不小于40分。评 分项按标准第3.2.7条规定的权重计入总得分,加 分项直接计入。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 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 星级。


设计评价时: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分项计入总 得分的权重对居住建筑为0.17,对公共建筑为 0.19;9施工管理不参评。 运行评价时: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分项计入总 得分的权重对居住建筑为0.14,对公共建筑为 0.15;9施工管理评分项计入总得分的权重均为 0.10。

7.1.3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且无大量 装饰性构件。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PPT课件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PPT课件
7
1 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0.3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 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定,对 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 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9
1 总则
1.0.2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建筑应使用功能不同,其能源及其它资源消耗和对 环境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本标准2006年版编制时,考 虑到我国当时建筑业市场情况,侧重于评价总量大的住 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能源及其它资源消耗较多的办公建 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本次修订,将使用范围扩展 至覆盖民用建筑各主要类型,并兼具通用性和可操作性, 以适应现阶段绿色建筑时间及评价工作的需要。 2、作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中的第一本标准,本标 准应发挥一种基础性的作用。
1.0.3 引导设计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资 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从建筑全寿命期的视角考虑如 何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3.1.4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3.2.9
13
3 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 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建 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 总体进行评价。 3.1.2 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涉及评价和运行评价。涉及评价应在建筑工 程社工图涉及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 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3.1.3 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 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 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 3.1.4 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 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对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尚应 进行现场考察。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课件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课件

绿色建筑的意义和目的
绿色建筑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室 内环境质量,创造更健康、舒适和可持续的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性在于评估建筑的环境性能、可持续性和运营效率,为 建筑行业提供指导和标准,鼓励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的优势和挑战
绿色建筑的优势包括节约能源和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和增加建筑价值。然而,挑战包括高 成本、技术难题和认知误区。
材料和资源使用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注重建筑的材料和资源使用,包括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废 弃物、促进可循环利用等方面,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土地使用和生态系统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关注建筑的土地使用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合理规划 建筑用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增加绿色空间等方面,以实现生态平衡和可 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的分类
绿色建筑评价可分为不同的认证体系,包括LEED认证、BREEAM认证、 WELL认证和Green Globes认证等,它们各有侧重并适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 区。
LEED认证
LEED认证是一种全球认可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它基于能源和环境设计的原 则,通过评估建筑的能效、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创新等方面来认证建 筑的可持续性。
能源效率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关注建筑的能源效率,包括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高效设备 和系统、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以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碳足迹。
水资源管理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注重建筑的水资源管理,包括节约用水、雨水收集和再利用、污水处理和灌溉系统等方面, 以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关注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包括室内空气质量、采光、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噪声和振动控 制等方面,以提供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7
3
运营 管理 (共 7 项)
4 5
优选项数 (共 17 项)
8
10
3.2.4 本标准中控制项条款的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 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时方能评为通 过。
11
4 住宅建筑
4.2节能与能源利用 Ⅰ 控制项
4.2.1 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现行河北省标 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63中相关的规定。
采用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机组向居住建筑供热 (冷),用户需支付采暖、空调费用。作为收费服务 项目,用户应能自主调节室温,因此应设置用户自主 调节室温的装置;收费与用户使用的热(冷)量多少 有关联,作为收费的一个主要依据,计量用户用热 (冷)量的相关测量装置和制定费用分摊的计算方法 是必不可少的。
15
河北省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中 规定了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COP)限值 和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比(EER)限值。对于采用 集中空调系统的居民小区,或者设计阶段设计有户式 中央空调系统的住宅,其冷源能效的要求应该等同于 公共建筑的规定。
未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此项不参评。 设计阶段评审方式:1、暖通施工图纸、设计说明;2、
7
3.2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3.2.1 进行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时,应先审查
是否满足第4章住宅建筑或第5章公共建筑中所有控制 项的要求,参评的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则通过初审。 3.2.2初审通过后,对一般项、优选项进行项数达标判 定,按项数统计结果,确定一、二星绿色建筑等级的 划分。等级划分按表3.2.2-1、表3.2.2-2确定,不同等级 在表中所对应的项数必须满足。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 推荐申报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
4 5
优选项数 (共 15 项)
5
表 3.2.3-2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一般项数(共 43 项)
等级
节地与 室外环境(共 6
项)
节能与 能源利用 (共 10 项)
节水与水资源利 用
(共 6 项)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用 (共 9 项)
室内环 境质量 (共 5 项)

3
4
3
6
2
★★
4
6
系统运行记录及分析文件;3、现场核实。
19
关注点 1。集中采暖(空调)系统是否设置用户自主调节室温
的装置。散热器系统应设置恒温控制阀。地板采暖系 统入口处应设置恒温控制阀。 2。用户用热(冷)量的相关计量装置和制定费用分摊 的办法。 3。楼栋入口处应设置热量表,分户入口处设置热量表 进行计量。
20
Ⅱ 一般项
4.2.5 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 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集中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 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河北省标准《公共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DB13(J)81的规定。
需要对所有用能系统和设备进行节能设计和选择。
本条款的评价内容分解如下:
1、如果采用集中采暖和(或)空调系统,而冷、热水(风) 是靠水泵和风机输送到用户,其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 耗电输热比,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空调冷热水系统输送 能效比必须符合河北省现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3(J)81中的相关规定。
6
3.1.3 申请评价方需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综合评 估建筑规模、建筑技术与投资之间的互相影响,以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综合考虑安全、耐久、 经济、美观等因素,比较、确定最优的技术、材料和 设备。
3.1.4 申请评价方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规划、设计 与施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关文档。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7、《单 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6等 三个产品的强制性国家能效标准,根据能源效率将产品划 分为5个等级,目的是配合我国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能效 等级的含义:1等级是企业努力的目标,2等级代表节能型 产品的门槛(按最小寿命周期成本确定),3、4等级代表 我国的平均水平,5等级产品是未来淘汰的产品。
14
4.2.2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 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符合现行河北省标准《公共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中的有关规定值。
对于用电驱动的集中空调系统,冷源(主要指冷水机组和 单元式空调机)的能耗是空调系统能耗的主体,因此,冷 源的能源效率对节省能源至关重要。性能系数、能效比是 反映冷源能源效率的主要指标之一,为此,将冷源的性能 系数、能效比作为必须达标的项目。
设备列表及性能参数计算说明书。 运行阶段评审方式:1、同设计阶段审查资料;2、现
场核实。
16
关注点 1。活塞/涡旋式冷水机组采用第5级;水冷离心式机组
采用第3级;螺杆式冷水机组采用第4级。户式中央空 调采用第4级。 2。申报材料中关于冷水机组和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 参数说明,应在各文件中保持一致。
18
1、采用集中供暖系统的居住建筑,应该具备分户热计 量设施。非集中采暖或空调的系统,也应设置有室温 调节设施。
2、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用户应该具备按照用冷和 (或)用热量进行空调费用收取的设施。
3、对户式集中空调机组(户式中央空调机组)的公共 设备部分的计费可以按照面积分摊的方式进行。
不设集中采暖和(或)空调系统的项目,此项不参评。 设计阶段评审方式:暖通施工图纸、设计说明。 运行阶段评审方式:1、暖通竣工资料、设计说明;2、
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 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建筑。 2.0.3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 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5
3 基本规定
3.1基本要求 3.1.1 绿色建筑的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评价
2、目前各地的施工图纸审查都包含有节能的内容,如 果设计通过施工图纸审查,而且该建筑确实按施工图 纸施工,经现场或实验室检测,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即可认定本条款得到满足。
设计阶段评审方式:1、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施工 图纸和相关设计计算书;2、暖通施工图纸、设计说明; 3、节能计算书。
运行阶段评审方式:1、同设计阶段审查资料;4、节 能验收报告;5、现场核实。
压力,高区采用减压分区时,不得多于一区,每区供水压 力不大于0.45MPa。 (2)设有集中热水供应的居住小区,系统设计合理并采取 有效的保温措施减少热水输送和循环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要求水加热站供水温度与最不利用水点处出水温度差小于 10℃。 本条款参评内容依据建筑设置的设备系统而定,若参评建 筑未设置以上某种设备系统,则对应内容不作参评。 设计阶段评审方式:1、暖通设计施工图纸、文件;2、设 备列表及性能参数计算说明书。 运行阶段评审方式:1、同设计阶段审查资料;2、现场核 实。
2
总则
1.0.2 适用于河北省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 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的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指导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 建造及运行管理。其中住宅建筑是指供家庭居住使用 的建筑(含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中的住宅部 分)。其它类型的公共建筑,可参照本标准进行评价, 但应根据建筑物功能的特点,结合绿色建筑的理念进 行综合评价。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按照国家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执行。
9
表 3.2.3-1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一般项数(共 42 项)
等级
节地与 室外环境(共 8
项)
节能与 能源利用 (共 7 项)
节水与水资源利 用
(共 6 项)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用 (共 9 项)
室内环 境质量 (共 5 项)

4
3
3
4
2

3
运营 管理 (共 7 项)
单栋建筑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建筑所 处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 3.1.2 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阶段的评价和运行阶段的 评价。绿色建筑设计评价应在方案设计阶段向河北省 绿色建筑评价委员会提交申请,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备 案。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设计 阶段的评价,应在其施工图纸设计完成后进行。对新 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建成后的评价, 应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的优劣对建筑能耗的影
响很大,同时节能是绿色建筑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本条 款为控制项,是必须达标的项目。
1、河北省已于2007年颁布居住建筑节能65%的标准,因此 河北省居住建筑必须满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 (J)63所要求的居住建筑热工设计与暖通空调设计的规定。
3
1.0.3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住宅建筑评价指标体 系和公共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每个体系又由节地与室 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 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 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
4
2术语
2.0.1 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
2、如果在设计阶段已在图纸上选用分散式采暖空调设备时, 分户空调机应选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 效率等级》的节能型产品(即第1、2级);空气源热泵机 组冬季COP不小于1.8;户式壁挂燃气炉的额定热效率不低 于89%,部分负荷下的热效率不低于85%。
21
3、给水系统节能要求: (1)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分区合理,低区充分利用市政供水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是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最主要 内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主要是指外墙、屋顶、地面的传
热系数,外窗的传热系数和(或)遮阳系数,窗墙面积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