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修井机移动滑轨划痕的形成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
钻井机械设备故障成因及维修保养措施

30一、钻井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重要性钻井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包括维护与检修两大部分,作为石油企业生产中尤为重要的工作环节,对企业安全稳定生产提供必要的保障。
维修保养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保证钻井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石油开发中环境复杂,钻井机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种故障问题层出不穷,花费大量企业资金投入,所以加强维修保养工作能有效降低故障问题发生,控制设备维护资金合理性,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使石油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细化规范维修保养工作,能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并解决,使设备尽快恢复到良好使用状态,保证工作安全、正常进行。
随着当下技术革新以及施工环境,钻井机械设备越发复杂多样化,维修保养工作也随之更为重要。
各类精密化、联动式机械结构设备在使用中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导致大范围内的生产影响,对石油开发工作造成严重阻碍,所以更需要重视钻井机械维修保养工作的完善与加强。
二、钻井机械设备的常见故障及成因1.设备常见故障。
现代钻井机械技术的常见故障大致分为损坏性故障、失调性故障、功能衰退性的故障等。
在日常生产当中经常会出现损坏故障,主要是指由于设备受到极大冲击力发生物理形变,这是属于较大的故障。
失调型故障是由于设备失调导致无法进行工作。
由于设备没能进行长时间的保养,长时间工作老化,造成功能残缺不全是功能衰退故障。
这些故障都可以通过日常维护进行维修,经常维修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2.设备故障常见原因分析。
设备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由于设备本身的原因,设备质量出现问题,在采购过程中购进不良设备导致。
这些不良设备无法适用于高强度的工作现场,容易出现机械故障,或者在施工中无法发挥出原本的功能。
还可能是现场施工条件不符合设备存放需求,导致机械容易加速老化,引发机械故障。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由于施工现场的维修工人没能对设备进行良好的养护,所需要的配件不全,其备用件不符合使用规格,导致设备容易故障。
试析钻井电气设备损坏的原因及维修保养方法

试析钻井电气设备损坏的原因及维修保养方法发布时间:2021-05-07T01:22:43.545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2期作者:李佳培[导读] 本文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就钻井设备损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常用的维修保养方法进行了分析。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上海基地浙江舟山定海区 316000摘要: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所有企业均在执行开源节流的工作方式,均在追寻投入产生比例的最大化。
电气设备作为钻井队在施工当中最主要的工具,设备投入的资金比例会直接影响到钻井的生产成本,钻井设备长期运转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或损坏,这对电气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就钻井设备损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常用的维修保养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钻井施工;电气设备;故障;维修维护引言钻井过程务必要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性以及操作规范性,设备维修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避免设备运行故障钻井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电气设备损坏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若是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施工进度,导致油田生产进度变慢。
怎样能够有限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电气设备损坏概率,钻井人始终都以电气设备投入产出最大化为长期追求目标。
作者认为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重视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缺陷,对所发生的故障原因进行仔细研究与分析,学习更多有关于电子设备的维修方法,并结合工作经验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与保养,若是发生故障隐患,则应该仔细对其设备进行仔细研究,尽最大努力进行维修,最终达到有效压缩成本的目标。
一、导致钻井电气设备损坏的原因(一)设备自身质量问题①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缺陷,残次品流通到现场施工中,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损坏。
②电气操作工具质量不合格,根据电气事故统计,有一定比例的电气损坏是由于工具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比如:使用扳手的尺寸、起子的大小,使用不当都有可能造成电气器件损坏。
(二)人为操控不当通过有关资料显示,钻井出现的电气故障,约有 50% 以上是由于人员失误操控而形成的。
刮痕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共5篇)

刮痕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共5篇)第一篇:刮痕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刮痕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刮刀线痕产生的原因①无油墨的线痕。
主要是油墨中混入了坚硬的无机杂质,如沙子等,这些坚硬粒子嵌在刮刀刃口处而造成线痕。
有时这类刮刀线痕也呈虚线,这种刮刀线痕的出现很容易损伤印刷和刮刀。
②较粗的有油墨的连续刮刀线痕。
这主要是由于一些较粗的软性粒子或杂质顶起了刮墨刀,或者刮刀刃口损伤而产生。
这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刮刀线痕。
③“流星”状的刮刀线痕。
这类刮刀线痕一般在印刷版辊的网点很浅或未雕刻网点部分出现,时隐时现,对产品质量危害极大。
这类刮刀线痕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多年来不断有人从油墨、制版、印刷环境等方面作过解释,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是比较完美的。
比较好的为“活性粒子假设”。
④细丝状的连续性刮刀线痕。
这类刮刀线痕细小,像头发丝一样,在印刷过程中经常出现,而且在印刷机上很难观察得到,等到发现时已印发了大量产品,故对质量的危害极大。
这类刮刀线痕可分成两种,一种是软的可以用竹刀轻擦掉,主要是由杂质引起的;而另一种则是初时呈现头发丝状,而后慢慢地呈带状分布,无法用竹刀擦去的,其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油墨、制版、环境温度、湿度、刮刀软硬度等方面,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
总的来说,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a.版辊方面。
辊筒表面光洁度不好,辊筒表面镀铬层硬度不够,版辊过于光洁,无润滑作用也易产生。
b.油墨方面。
油墨细度不够,颜料颗粒太大,油墨使用过程中混入了颗粒性的杂质;油墨稀释不规范,产生了溶剂冲击现象;油墨抗静电性能差,油墨的润滑性能差。
高硬度的颜料使用会产生线条。
c.环境方面。
印刷车间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洁净也会影响。
d.刮刀方面。
硬的刮刀比软的刮刀产生的线痕要多。
另外,如果产生了刮刀线痕后不能及时处理,会在线痕的周围随刮刀的来回摆动产生一大束的刮刀线痕。
①装刀时必须平整、细心,装刀前要检查刮刀片是否有缺口,装刀后必须仔细研磨,在印刷过程中如有刀丝出现,须停机再仔细研磨。
机床导轨划伤、拉伤的快速修复方法

给大家分享一个机床导轨划伤和拉伤的快速修复方法,用的到的朋友赶快收藏了~~!机床导轨大都由钢或铸铁制成,这类导轨出现划伤,应进行修复,不然会使划伤扩大,甚至影响机床使用。
机床导轨及其它摩擦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两个接触面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摩擦,使摩擦副表面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严重时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对机床和其它磨损部位的修复,通常采用金属板和高分子材料镶贴或更换等方法,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精确的加工制造,而且常需要对加工面进行人工刮研,修复工作工序多,工期长。
解决方法: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高分子2211F金属修复材料来修复龙门铣床导轨划伤,只需几个小时即可将导轨划伤的部位修复完毕,投入使用。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节省时间,修复质量好,成本低。
修复原理:高分子复合材料是以高分子聚合物、金属或陶瓷超细粉末、纤维等为基料,在固化剂、固化促进剂的作用下复合而成的材料。
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
具备极强的粘接力、机械性能、和耐化学腐蚀等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金属设备的机械磨损、划伤、凹坑、裂缝、渗漏、铸造砂眼等的修复以及各种化学储罐、反应罐、管道的化学防腐保护及修复。
采用美嘉华-福世蓝高分子2211F金属修复材料修复,利用其独特的粘着力、出色的抗压强度及耐油、耐磨性能,可为部件提供一个长久的保护层,可以有效的解决不能拆卸的大型设备因传统的维修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使设备的性能得到提高,改善了部件的配合间隙,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为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长期良好的保证。
福世蓝2211F高分子金属修复材料在龙门铣床导轨修复中的应用修复工艺:1、用氧-乙炔火焰烤划伤部位(掌握温度,避免表面退火),将常年渗金属表面的油烤出来,烤到没有火花四溅。
2、将划伤部位用角磨机表面处理,打磨深度1毫米以上,并沿导轨打磨出沟槽,最好是燕尾槽(如图)。
分析钻井机械设备故障成因及维修保养措施

分析钻井机械设备故障成因及维修保养措施在我国,石油钻井已实现了较高的机械化水平,表明钻井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将变得尤为关键。
但因使用方法不得当或维修保养不及时,导致石油钻井机械设备出现使用故障。
一般可将这些故障划分为六类:一是变形、断裂等损坏型故障;二是老化、非正常磨损等退化型故障;三是行程失调、压力异常等失调型故障;四是松动、脱落等松脱型故障;五是漏油等堵塞型和渗漏型故障;六是过热、功能丧失等衰退型故障。
针对上述故障,一旦维修保养不及时,将不利于石油钻井生产目标的实现,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标签:钻井机械设备;故障;排除与维修;保养1 石油钻井机械设备保养维修的重要性分析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都是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与寿命为目的的。
于石油钻井机械设备而言,非常有必要做好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
从某种意义而言,钻井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都属于一种常规行为。
在使用机械设备过程,故障无可避免,尤其是因为故障而直接导致的事故会给生产与作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从另一角度而言,维修与保养属于另一种潜在投资方式。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与保养,不仅可以提升机械的运转速度,有效提高了作业质量,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几率。
当然,维修与保养可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而规范使用与爱护机械设备比任一维修或保养都来得重要。
2 钻井机械设备故障的排除与维修2.1 轴承与主螺栓断裂钻井泵的轴承盖与主螺栓断裂一般表明其母螺纹受损。
在主螺栓中,母螺纹一般设在机壳上。
因此,一旦母螺纹受损,便应返厂及用大型镗床进行修复,以保证其技术参数达标,即:曲轴孔同轴度小于0.03mm、传动轴孔与曲轴孔的平行度小于0.076 mm、导板孔中心线与曲轴轴心线的垂度小于0.127 mm。
2.2 齿与齿圈变形或断裂在交变负荷载荷的作用下,齿圈一旦出现疲劳破损,齿与齿圈将发生塑性变形或直接断裂。
针对这一故障,其一般由主螺栓断裂所致,因此在修理时,应将整副齿圈换掉及按需换掉小齿轮轴。
机床导轨磨损等缺陷的几种修复方法

1.润滑不良在导轨的相对滑动过程中,因为润滑剂供应不足或润滑油管堵塞而无法在摩擦面之间形成油膜,造成了干摩擦,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使导轨发生划伤、拉伤的现象。
2.氧化磨损机床中有些不经常使用的导轨面,由于不注意维护、保养而生锈,即由于空气中氧气的渗入,在导轨表面产生一层硬而脆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会逐渐脱落而进入到导轨的摩擦面之间,引起导轨的划伤、拉伤。
在一些龙门刨床的立柱导轨、车床尾架导轨等不常用的导轨上,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为修复机床导轨的磨损等缺陷,本文收集了几种常见的焊补解决方案,以供大家参考甄选。
缺陷导轨样品数据:材质是HT200~400,导轨缺陷处的面积小于1000mm2,缺陷深度小于8mm。
1.喷焊按喷焊工艺执行,将导轨面预热至150℃以上,完成初步焊粉的喷涂后,将喷涂面加热至900℃~1200℃以上,使焊粉熔化后形成平整面。
由于预热及加热的时间长,工件的受热面积较大,热应力较大,比电弧焊更容易产生裂纹,同时线收缩产生裂纹倾向更大。
由于裂纹倾向受喷焊时间、喷层厚度等因素影响,缺陷大小受3.杂粒磨损导轨滑动面在相对滑动的过程中,由于导轨的防尘装置不严密或润滑油不干净而造成有小硬物或小铁屑进入滑动面之间,这样这些小硬物或小铁屑就起到了研磨剂的作用,从而造成导轨面因为磨损不均匀而形成损坏或拉伤,这种情况普遍存在。
4.机床导轨自身的刚性不足机床导轨由于自身的缺陷,比如材料的硬度和韧性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工作中变载荷的作用下而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导轨的划伤、拉伤。
到一定限制,而且焊补的缺陷需清理干净,由于喷粉中含Fe量比例较高,形成的喷层较电弧焊与母材的颜色更相近。
但因具有一定量的Ni,所以无法与母材颜色更接近,焊补后可以进行机械加工。
2.电弧焊用铸铁焊条Z248按相应工艺进行焊补,焊补工艺分为2种。
第一种:焊前预热至550℃~650℃时进行焊补,焊补后保温5~8h,第二种:工件焊前不预热,焊后保温3~4h。
关于海洋模块钻机滑轨防止划痕措施的研究

关于海洋模块钻机滑轨防止划痕措施的研究巴广东(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451)摘要:海洋模块钻机是海上钻井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滑轨划伤等,亟待解决。
针对海洋钻机作业时可能出现的滑轨划伤现象,提出有效防止措施。
关键词:海洋钻机;滑轨;划痕;防止中图分类号:TE951文献标识码:B DOI:10.16621/ki.issn1001-0599.2019.05D.890引言海洋钻井工作由海洋模块中的滑轨和滑道梁合作完成。
正常运行状况下,滑轨被安置在甲板主梁上风的固定平台上,滑道梁则安置在海洋模块下部顶层,滑道梁和滑轨之间保持互相垂直的位置,然后进行来回滑动,到位于井口覆盖区则开始钻井作业。
在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作业过程会对滑轨造成一定的划痕,现在对划痕的成因进行探究,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止划痕产生或者减少划痕的技术。
1出现划痕的原因对某海洋模块钻机的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其在进行钻井作业时,滑轨出现划痕的原因主要有5个。
(1)滑轨本身的建造精度不符合要求。
进行海洋钻井作业的滑轨,在建造时是需要对结构进行精细计算的,精度的把握主要涉及单根滑轨表面的平面度、双滑轨之间的平行度、滑轨自身需要具有一定标准的直线度。
如果这些方面没有精确把握,在建造过程中不满足设计要求,必然会使滑轨在运行中产生划痕。
(2)滑靴的建造精度不符合运行需求。
滑靴是滑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滑轨底板两侧翘起的情况,然后中间部位下垂,由于建造精度不够,就会出现滑移,基于这种情况下的滑靴会接触到滑轨翼缘板局部,进而出现滑板划痕。
(3)主梁应用过程不合理。
滑轨下方的主梁应用过程不合理,会导致结构变形,进而造成滑轨下方组块结构梁成为尺寸最大的主梁,这样需要在其版面中设置很多比较密集的钢筋板,但是在焊接钢筋板的过程如果变形,就会造成主梁出现变相,进而使得滑轨平面精度不达标、精度不准,导致运行中局部力度过大,出现划痕。
海洋钻修机滑移轨道损伤分析及滑移装置优化

海洋钻修机滑移轨道损伤分析及滑移装置优化赵暕;丁辉;张超;边守臣【摘要】针对大吨位的海洋钻修机滑移轨道不断出现损伤问题,开展了对滑移装置摩擦副和摩擦方式的研究与分析.从经济、可靠性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吨位的海洋钻修机应选用低摩擦系数的滑动摩擦副或滚动方式的滑移装置2种优化设计方案.通过5台海洋钻修机的应用表明,此2种优化方案能够解决现阶段海洋钻修机滑移轨道的损伤问题,并为下一步海洋钻修机的设计工程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展海洋钻修机滑移装置标准化的设计选型提供借鉴.【期刊名称】《天津科技》【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3页(P59-61)【关键词】海洋钻修机;滑移轨道;滑动摩擦副;滚动滑移装置【作者】赵暕;丁辉;张超;边守臣【作者单位】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天津300459;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天津300459;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天津3004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22随着中海油渤海油田大吨位海洋钻修机的不断投入使用,有多台海洋钻修机滑移轨道出现了表面刮伤、轻度划伤、深度刮伤及重度撕伤等问题[1],严重影响了海洋钻修机的滑移操作和运维管理工作。
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海洋钻修机滑移轨道表面损伤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对海洋钻修机滑移轨道的表面损伤情况、滑移装置的结构形式及滑移系统的摩擦力等进行分析,并从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了滑移装置摩擦副和摩擦方式优化措施,切实解决了海洋钻修机滑移系统损伤问题,提升了系统的使用寿命。
1 海洋钻修机滑移轨道损伤统计海洋钻修机平台滑移轨道主要有“工”型和“T”型2 种结构形式,滑移轨道的翼板上开设对称的步行孔,腹板和筋板焊接于平台主结构。
海洋钻修机下底座安装于滑移轨道上,通过由液压油缸、棘爪式步行器、液压控制阀件等组成的海洋钻修机滑移装置实现整机移动。
对近20年来投入使用的45 台海洋钻修机的滑移轨道进行统计发现,大吨位的海洋钻修机滑移轨道表面损伤机率较高,如表1 所示。
机床滑动导轨常见磨损问题及修复浅析

机床滑动导轨常见磨损问题及修复浅析王超【摘要】机床滑动导轨作为机床的重要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缺陷.因此,针对缺陷要进行及时修复处理,才能保证机床加工精度,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对机床滑动导轨磨损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修复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专业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期刊名称】《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2页(P177,179)【关键词】机床滑动导轨;摩擦磨损;缺陷修复【作者】王超【作者单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阳泉 045000【正文语种】中文作为机床的主要部件,机床滑动导轨主要用于支撑和导向,并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
由于滑动导轨在操作过程中会相互摩擦,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磨损。
因此,本文分析了机床导轨磨损原因,并提出了具体修复方法。
1 机床滑动导轨磨损原因分析机床滑动导轨磨损是机床在工况下运行的一种常见问题。
常见的导轨机床发生磨损额原因有润滑不良、氧化磨损、杂粒磨损以及机床导轨刚性不足等。
1.1 润滑不良边界润滑是机床导轨最常见的一种润滑方式。
在边界润滑条件下,会使摩擦表面产生一层薄薄的油膜,吸附于摩擦表面,使摩擦表面摩擦系数大大降低。
但随着导轨运行时间增加路会发生堵塞或者不能及时供给的情况,就会在局部产生干摩擦现象。
在干摩擦条件下,会使导轨表面在短时间内产生损伤问题。
1.2 氧化磨损在机床使用过程中,通常存在空闲情况,如果不注意机床养护,通常导轨面会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一层又硬又脆的氧化物。
在导轨往复运动期间,剥落的氧化物会落在导轨摩擦面之间,导致导轨产生损坏。
这类磨损通常发生在一些不常用的机床导轨面上,如车床尾架导轨上。
1.3 杂粒磨损在导轨工作中,由于润滑油中可能会有细小硬物或小铁屑,导轨防尘装置密封不严,致使在导轨表面往复滑动期间产生磨粒划伤。
这种情况在企业中较为普遍。
1.4 机床导轨刚性不足导轨本身一般也会存在韧性和硬度不足的问题,由于在导轨工作中承受并不是静载荷而是变载荷,因此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导致导轨发生损伤。
钻井机械设备故障成因及维修保养措施

钻井机械设备故障成因及维修保养措施发布时间:2021-11-08T03:43:22.762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9期作者:曹希友马文峰[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曹希友马文峰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三公司河南开封市兰考县 475300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与当今时代的背景有关,如今是信息科技发展的时代,不同以往只是依靠人力完成工作任务,技术以及先进设备的使用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钻井机械;设备故障;维护保养钻井机械设备故障问题一直都在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处于重要位置,不仅关系到企业石油开发效率与质量,而且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也会造成生产安全、投资费用增加以及其他各类风险事故,使石油企业经济效益难以得到保障。
在加强钻井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常见故障问题深入探究发生原因,通过预防监测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增进机械设备质量的有效控制。
所以,维修人员需要重视设备检测与保养工作,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结合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降低设备故障问题对企业经济建设造成的损害。
1.石油钻井机械设备保养维修的重要性分析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都是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与寿命为目的的。
于石油钻井机械设备而言,非常有必要做好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
从某种意义而言,钻井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都属于一种常规行为。
在使用机械设备过程,故障无可避免,尤其是因为故障而直接导致的事故会给生产与作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从另一角度而言,维修与保养属于另一种潜在投资方式。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与保养,不仅可以提升机械的运转速度,有效提高了作业质量,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几率。
当然,维修与保养可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而规范使用与爱护机械设备比任一维修或保养都来得重要。
某装备海水泵转子划伤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

某装备海水泵转子划伤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作者:赵杨孙继红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第06期【摘要】本文针对海水泵磨合试验后出现的转子划伤现象,从产品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零件加工过程入手进行分析,提出可能造成转子划伤的几种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排查验证。
认为造成转子划伤的主要是由于轴承制造过程中热处理变形造成轴承两侧卷边孔局部出现高点,工作时与转子发生干涉造成。
后续采取改进冲压模具,增大卷边冲压直径的方法并对热处理加以控制,使得该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关键词】30941/15轴承转子划伤干涉1 问题的提出某产品海水泵新装磨合试验后分解时,发现连续有数套转子与泵壳部件轴承结合部位出现环状划痕,最严重的划痕宽约1.5-2mm,深约0.5mm。
且出现频率较为频繁。
因转子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生产周期较长,由于磨合试验时转子划伤造成生产成本无形提高,一度严重影响及制约着某产品海水泵组件交验合格率,以及功率试验交验配套进度要求。
解决转子划伤问题迫在眉睫。
2 故障原因机理分析根据海水泵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结合泵壳、泵盖、转子的加工工艺过程,根据分解情况出现问题的转子划伤部位大部分在泵壳装轴承处,且均为轴承刻字端卷边处。
认为海水泵在工作时通过给泵壳转子端施加一定的负载以及转速,从而带动转子转动使海水泵正常工作。
转子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应与泵壳以及泵盖端轴承滚针接触,从故障现象可以看出,在磨合工作时转子与轴承冲压外圈的包络圈非正常接触,在高速运转过程造成转子划伤。
根据故障机理分析,认为可能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1)泵壳装配轴承的φ21孔与外圆φ38不同轴,造成转子在工作过程中单边受力接触轴承;(2)转子硬度较低,工作时与轴承卷边接触干涉;(3)试验台时与转子连接不同轴,使转子额外受力;(4)压装轴承辅具设计及使用不当,将轴承冲压外圈尺寸破坏;(5)轴承制造不合格,使得海水泵工作时转子与轴承干涉。
3 故障事件排查与分析3.1轴承压装辅具设计或使用不当(x1事件)装入泵壳、泵盖的轴承为GB290-82,只有冲压外圈的滚针轴承30941/15,查阅相关标准该轴承冲压外圈厚度尺寸较薄,单边只有0.5mm厚。
机床导轨划伤、拉伤的快速修复新方法(图文详解)

机床导轨划伤拉伤的快速修复新方法【摘要】导轨在一些机器设备上的应用尤为常见,导轨在重复不间断的运动中会因为摩擦导致局部划伤等问题,但考虑成本因素企业不会因为这些局部划伤就更换整条导轨,高分子复合材料现场修复技术的应用帮助客户解决了以上的困扰。
本文重点介绍了福世蓝®技术产品针对机床导轨划伤的现场修复工艺。
【关键词】机床导轨、线性导轨、滑轨、划伤、现场修复、高分子复合材料一、设备简介及问题说明导轨是一种移动引导装置,由金属或者其他材质支撑的槽或脊,可承受、固定设备并减少其摩擦的一种装置。
导轨又称滑轨、线性导轨、线性滑轨,用于直线往复运动场合,导轨表面上的纵向槽或脊,用于导引、固定机器部件、专用设备、仪器等。
导轨在机器中是个十分重要的部件,在机床中尤为重要,机床的加工精度与导轨精度有直接的联系。
机床导轨及其它摩擦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两个接触面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摩擦,使摩擦副表面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严重时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机床导轨大都由钢或铸铁制成,这类导轨出现划伤,应及时修复,不然会使划伤扩大,甚至影响机床使用。
二、常见解决手段对机床导轨局部划伤的修复,因受设备材质的制约,通常采用的方法为镶嵌金属板或更换备件。
但考虑成本因素企业不会因为这些局部划伤就更换整条导轨,而镶嵌金属板的工艺不仅需要精确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而且还需对镶嵌的金属板进行人工刮研修磨,工作强度大,工期长。
采用先进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在现场修复导轨划伤目前是比较先进的解决工艺,其最大优势是操作简单、节省时间、修复质量好、成本低。
利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优越的粘着力,出色的抗压强度及耐油、耐磨性能,可为部件提供一个长久的修复保护层。
材料具有的可加工的性能也保证了修复后的使用要求。
高分子复合材料还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的机械磨损、裂缝、铸造缺陷等的修复,以及各种化学储罐、反应罐、管道的化学防腐保护及渗漏治理。
此类修复材料以福世蓝2211F性能较为可靠。
分析钻井机械设备故障成因及维修保养措施

• 68 •内燃机与配件分析钻井机械设备故障成因及维修保养措施张磊(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四公司机修站,濮阳457321)摘要:在开采石油时,钻井机械设备发挥的作用极大。
保养、维护石油钻井机械设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是保证钻井作业的顺 利进行的基础,更是提高石油企业的经营效益的关健所在。
本文首先分析了钻井机械设备故障及其成因,其次就维修保养措施进行分 析探冗。
关键词:钻井机械设备;故障成因;维修保养措施0引言钻井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因各种因素干扰形 成各种故障。
维修保养钻井机械设备的目的就是减少其使 用故障,保证机器运行正常。
同时,维修保养钻井机械设 备,还有另外一重意义,它是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的一项 重要投资行为。
1钻井机械使用中的出现故障的种类和成因分析1.1钻井机械使用中的出现故障的种类常见钻井机械故障有以下六种,第一类,损坏型故障。
损坏型故障就是钻井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机械结构变 形,以及零部件断裂、烧蚀、拉伤、龟裂、压痕等状况。
第二 类,退化型故障。
一般多见于老化磨损严重的设备中。
第三 类,松脱型故障。
钻井机械设备零部件老化、松动。
第四类,失调型故障。
一般多见于设备行程失调、预留间隙不合理 形成的结构失调机械设备中。
第五类,堵塞与渗漏型故障。
钻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堵塞、渗油、漏气、漏水等现 象。
第六类,性能衰退或功能失效型故障。
钻井设备功能失 效,或性能衰退、过热等,都较为常见。
通常情况下,上述故 障都会引起不同的后果。
具体而言,钻井机械使用中出现故障,轻则产生维修费用,重则 会增加安全风险,造成人员伤亡。
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违反 行业、地方、国家或国际的环境标准,不利于环境保护。
1.2钻井机械故障原因分析故障原因分析涉及系统分析、结构分析、测试分析,以及各种学科的知识。
因而,一般情况下,对故障分析主要通 过现场调查(收集发生故障的时间、环境、顺序等背景数据 和使用条件)、分析并确定故障原因和故障机理(检查与分 析故障件的无损检验、性能试验、断□的宏观与微观检查 等)以及分析结论等一系列流程确定故障。
钻井机械设备故障分析与养护措施

钻井机械设备故障分析与养护措施摘要:钻井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故障,与之相关的故障分析以及维护保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深入分析故障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维修工作的质量,避免后续更大问题的发生。
本文对钻井机械设备故障分析与养护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钻井设备;运行故障;设备养护一、钻井机械设备常见故障大量工程经验表明,钻井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部分较多,其中又以钻机设备最为常见,因此将钻机作为重点分析对象。
在重型矿业机械群中,钻机不可缺少的设备,钻机内部涉及多种机组,彼此之间具有高度联动关系,见图1。
在所有故障类型中,隐蔽性故障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是一种典型的灾难性故障。
即便如此,工程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依然不足。
安全性后果指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事故,往往会伴有人员伤亡。
环境性后果对环境的破坏较大,通常与不遵循相关行业标准有关。
使用性后果建立在设备故障基础上,对正常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图1 钻机设备系统组成二、钻机设备故障分析1、设备因素总结各类钻井机械设备故障案例可知,当设备自身存在缺陷往往会引发故障问题,可以总结为两方面原因。
其一,设备质量不达标,可能在前期的采购环节便出现了问题,设备质量没有得到全面保障,在后续运行中必然会受到影响;此外,所在工程的周边环境也会对其造成影响。
其二,设备设置不完善,问题集中在设备备件上,备件缺乏会对日常维修造成影响,致使相关的维护工作无法顺利展开,伴随着投入使用时间的增加,设备性能出现大幅下降,甚至造成报废,不仅浪费工程成本,还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2、人为因素多数情况下,人为因素也会引发钻井设备故障。
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①设备操作人员综合素质低,实际设备操作过程中未依据指定规则,对设备性能等方面的内容均未给予高度重视,设备经长时间非常规使用后对设备性能造成影响;②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工作中存在明显的疏忽现象;③企业为落实管理制度,在缺乏约束的背景下,员工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偏差,其在工作中积极性较差,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现场经验文章编号:1007-6034(2010)05-0043-02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徐新玉(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5137)摘要:本文结合某市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异常磨损现象,在对轮轨的材质,硬度和外形等进行测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出轮轨的异常磨耗主要是由于制动作用过度,轮轨接触不均以及车辆通过曲线时前导车轮的轮缘力对钢轨的冲击等共同作用产生的,并对此提出针对性预防建议和改进措施关键词:轮轨磨耗;轮缘;闸瓦;改进措施中图分类号:U211.5文献标识码:B1故障现象某市城市轨道交通自试运营以来,轮轨异常磨耗现象严重,主要包括车辆轮对踏面剥离,踏面擦伤,踏面磨耗以及轮缘垂直磨耗等(见图1).(a)踏面剥离(b)踏面擦伤图1轮轨异常磨耗现象更为严重的是该市轨道交通车辆拖车车轮踏面上出现有规律的沟状磨耗,道岔岔心上出现沟状磨损,轮缘和曲线钢轨侧磨等(见图2).踏面上的沟状磨耗如图2(a)所示,踏面上较深色的部位是沟状磨耗区域,可见其中一条位于滚动圆附近,另一条位于踏面外侧.据测量,带有沟状磨耗的踏面轮廓线, 深度可达2~3mm(沟状磨耗深度标准为小于5 mm).道岔岔心沟状磨耗如图2(b)所示,位于左侧钢轨顶上,长度约70~80mm.如何有效减少轮轨异常磨耗,提高轮对的使用寿命,保证车辆运行安全,已成为该市地铁运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2原因分析与造成危害2.1原因分析收稿日期:2010—05—31作者简介:徐新玉(1970一),男,讲师,本科.(a)踏面上的沟状磨耗(b)道岔叉心沟状磨耗图2沟状磨耗现象为弄清磨耗的成因,分析非正常磨耗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对踏面与钢轨的外形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等工作.通过测试和分析,可认为轮轨的异常磨耗主要是由制动过度作用,轮轨接触不均以及车辆通过曲线时前导车轮的轮缘力对钢轨的冲击等原因共同造成的.(1)轮对与转向架无横向位移,加剧轮缘根部的磨损.该市地铁车辆轮对与转向架采用固定轴箱联接,通过车体与转向架之间抗侧滚扭杆横动进行车厢在弯道时的复位.而轮对与转向架采用轴箱拉杆联接,两者之间无横向移动位置,当车辆通过曲线和道岔时,轮对踏面自动调正轮对的能力降低,主要依靠钢轨外侧面挤压轮缘侧面进行,过多的刚性摩擦导致轮缘磨损加剧.(2)踏面剥离及沟状磨耗加快轮缘的磨损.由于车辆制动力过大,使闸瓦完全抱死轮对以及较强制动力施加产生的瞬问高温来不及散发,容易造成制动剥离现象.踏面沟状磨耗主要表现为轮对踏面表面磨有一道或多道凹槽,主要与闸瓦有金属镶嵌, 局部有硬点或本身材质与轮对踏面不匹配有关.空气制动频繁或制动力过大也易造成踏面严重磨损. 4现场经验机车车辆32.艺第5期2010年10月当踏面发生剥离或沟状磨损后,车辆在运行中产生很大的振动加速度,易引起齿轮箱裂损,联轴节断裂,齿轮啮合不良等故障,同时影响着车辆运行的平稳性.(3)地铁线路曲线多,半径小,加速轮轨的异常磨耗.曲线半径越小,转向架与轨道的冲角(即轮缘与钢轨接触点处曲线的切线与车轮平面的夹角)越大,车轮对钢轨的冲击越大,因而轮缘磨损越剧烈.随着车辆运行速度提高,势必加大蛇行运动的频率,恶化车辆运行品质,进一步加重了轮缘对钢轨的打击作用.而该市地铁线路较多的小半径曲线和车辆结构局限性是该市地铁轮缘垂直磨损较多的重要原因.2.2危害性(1)曲线进行时,轮轨异常磨耗会使车轮爬上钢轨,从而导致车辆脱机,危及行车安全.地铁车辆通过曲线一般是依靠轮缘引导,由于车辆通过曲线时,轮轨问将产生很大的横向作用力,不但使地铁车辆通过曲线困难,而且将引起钢轨极大的应力,使轨距碾宽,加速轮缘和钢轨磨耗,严重时还可能使车辆脱轨.(2)当轮缘磨损变薄后,强度下降,轮对通过曲线或作蛇形运动时,轮缘在来自钢轨水平力冲击或挤压的作用下,会产生裂纹缺损,易发生行车事故. (3)轮对的一侧车轮踏面磨耗严重时,使『占j一轮对的轮径差过大,造成小轮径侧车轮轮缘靠向钢轨,大轮径侧车轮轮缘远离钢轨,因而车轮在前进过程中始终处于偏斜位置,使小轮径侧轮缘磨耗严重,最终导致部分车轮踏面磨耗严重.同时轮辋也发生了不均匀碾宽现象.(4)当轮缘异常磨耗并逐渐锋利后,在轮对通过道岔时,会挤开尖轨而造成脱轨事故.(5)当垂直磨耗超过限度时,其轮缘根部与钢轨内侧面形成平面接触,当车轮通过道岔,由于轮缘与钢轨没有弧形,会使车轮碰击尖轨或爬上撤岔心,同样会造成脱轨事故.(6)踏面剥离及沟状磨耗现象,会导致轮对与标准轨配合不良而发出较大异常噪声.3预防建议和改进措施(1)抓好质量源头,确保合理匹配.闸瓦性能不良,制造质量不稳定是车轮踏面磨耗严重的重要原因,闸瓦生产单位应对材料配方与生产制造技术条件进行研究和改进,消除运用中产生金属镶嵌的因素,降低车轮踏面磨耗.同时还应进行闸瓦与车轮摩擦副的匹配试验研究,确保制动闸瓦,轨面,轮对踏面及轮缘三者间的合理性能匹配,减少【夭j材质匹配不良而造成的异常磨耗.(2)做好车辆日常检查与保养,防止车轮带病运行致使磨损程度扩大车辆维修人员要加强日常轮对状态的检查,做好轮对状态的跟踪和记录,对剥离和磨损超限或接近超限的轮对要及时施修或更换.同时合理配置周转备品轮对,以便故障轮对镟修后的配对使用,并采用等级法镟修,避免整节车辆轮缘镟修,延长轮对使用寿命.(3)对踏面磨损的轮对要及时修复踏面型线.踏面磨损后,其踏面型线发生改变,与钢轨配合位置发生移动,更易加剧踏面及轮缘的异常磨损.因此,对踏面磨损轮对要及时进行镟修,恢复良好的轮轨配合关系,保证轮缘,踏面形状,线型,恢复踏面及轮缘的运用标准,保证车辆运行安全.(4)强化司机操作技能训练,合理使用制动机进行列车调速,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车轮空转会产生剧烈的踏面磨耗,故司机应竭力避免车轮空转,减少空气制动的使用频率,适当调整制动力与制动响应时间等,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制动给轮对带来的磨耗.(5)采用轮缘润滑装置,对轨面适当涂油,减少轮缘的异常磨损.(6)若条件允许的话,采用径向转向架或车辆前后转向架采用横向弹性连接,以减小2个转向架的导向轮对的轮缘力和冲角,从而减少轮缘磨耗.参考文献:[1]宗清泉,吴井冰,沈钢驾驶模式对轮对异常磨耗的影响[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7.[2]刘新明.LMA系列轮缘踏面外形简介[J].铁道车辆,2008,6.一(编辑:唐源)。
浅谈我国海上石油平台机械设备损坏维修手段

0引言利用海上设施勘探和开发海上石油资源始于19世纪后期,“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设备”这一术语在过去三年的安全事故中逐渐受到关注。
2011年4月,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探平台爆炸并沉没,这是自1989年Essenker伐耳迪兹漏油事件以来最严重的环境灾难。
次年6月,中国渤海湾蓬莱19-3油田发生漏油事故。
同年,事故调查组调查结果显示,原油泄漏造成的重大污染事故造成的污染面积达到6200平方公里。
当原油中含有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泄漏到海洋中时,这些有毒化合物将迅速进入食物链,并被食物链中的先进消费者所丰富,如海鸟,鲸鱼,海豹和其他哺乳动物。
因此,确保海上石油钻井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及时维护是避免这些严重环境灾害的必要措施。
通过建立更科学的石油钻井设备管理系统,风险维护可以有效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1海上石油开采的开采历程1.1全球的发展近海石油钻探的初步发展被设置在海滩上,在岸边深入深海的方式来开采石油。
但很快,这种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对石油的大量需要,因为开采时间太慢,海洋石油,从沿海到大海的起点开始高度依赖。
通过深海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后,并从沿海到浅水到深体,再到浅水水库的浅水区,从简单的地质层的发展到复杂的地质历史,本来限制了的固定的离岸生产技术开始打开,它逐渐不再属于深水石油和天然气的复杂和艰难的探索。
因此,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相关技术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钻井驳船,移动钻机等设备,主要是为了满足需要。
七十年代时引入外壳浮置渗油船进行生产,存储和卸载的油容器的概念。
1.2我国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对石油波动对国民经济的需求,我国近年来开始海上石油勘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的开发,打破了石油生产技术的仅有权。
内置的第一个钻井平台固定在了六十年代,还有一系列钻探油井的投产在2011年5月23日,中国船舶工业建设《海洋石油981"三千M超深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先进的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世界,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高强度建设证明了我们自己的有力的实力。
海洋钻修机滑靴优化设计

海洋钻修机滑靴优化设计王晓雷【摘要】In recent years, the offshore 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 boots often occur serious scratches and eccentric wear.The traditional sliding boots structure has shortcomings such as poor lubrication performance and hard to maintain.The new type of sliding boots is designed by optimizing the original structure, increasing the self-lubricating plate and forced lubrication system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lubrication effect and maintenance difficult.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new type sliding boots im-proves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offshore 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 greatly.%针对近年来海洋钻修机滑靴经常发生严重划痕、偏磨等问题,分析认为传统的滑靴结构存在润滑性能差,维护难度大等缺点,设计开发新型滑靴,对原滑靴结构进行优化,增加了自润滑垫板以及强制润滑机构,解决了滑靴润滑效果差,无法维护的难题. 实际应用表明,该新型滑靴大大提高了海洋钻修机的使用性能.【期刊名称】《船海工程》【年(卷),期】2015(044)005【总页数】3页(P62-64)【关键词】海洋钻修机;滑靴;优化设计;自润滑;可维护【作者】王晓雷【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机械设备技术服务中心,天津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62;P756.5修回日期:2015-09-01研究方向:海洋钻修机技术E-mail:**************海洋钻修机是海洋钻采平台上的关键设备,是实现钻采作业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