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0a792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f.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代码:020401二、专业层次:专升本三、入学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须取得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本科结业证书或以上毕业证书;参加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合格。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识素养宽厚、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了解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和运行机制,能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服务领域、金融机构和政府涉外部门从事进出口业务、国际金融业务和商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五、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掌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与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使用1门外语,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本专业培养规格应满足以下要求:(一)知识要求1.了解进出口业务流程,掌握进出口业务操作知识;2.了解电子商务基础知识,掌握B2B、B2C外贸平台操作方法;3.了解国际文化与礼仪知识,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知识和方式;4.了解相关商品知识,掌握采购跟单流程;5.了解主要国家海关的法律法规,掌握报关流程,准确进行商品归类;6.了解各国商检的法律法规,掌握报检流程及操作规范;7.了解国际货物运输航线和订舱流程,掌握租船订舱、集装箱操作和订舱单据制作的知识和方法;8.掌握外贸单证缮制要求及缮制方法,熟练正确制作外贸单证;(二)能力要求1.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尤其是excel、WORD、PPT等软件的应用;2.能独立制作、办理、审核各种外贸单据,分析和处理各种外贸单证问题;3.能够进行基本的英语口语交流,熟练撰写英文函电,能利用邮件、电话、展会等方式与客户磋商、洽谈,进行客户跟踪与维护;4.能与海关和商检机构有效沟通,合理回答海关和商检机构提出的问题;5.能够以客户订单为依据,跟踪产品运作流向并督促订单落实;6.能有效利用B2B和B2C平台、搜索引擎、企业网站、博客等进行信息搜集和发布,帮助企业实施国际市场营销活动;7.能熟练制作报关单,准确进行商品归类,完成各种贸易方式下的报关业务;8.能熟练制作报检单,独立完成进出境货物报检业务;9.能独立完成订舱、装箱、报关、提单确认、修改和发放等货代业务操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64b64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2.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
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
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适应性强,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公司和企业,外资企业及政府机关从事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2.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运用计量经济学、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
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贸易政策和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
3. 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熟悉计算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4.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5. 熟悉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即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
7. 具备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三、主干学科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
四、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国际结算、国际经济合作、外贸英语函电。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见表四六、学制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
七、学位授予经济学学士八、毕业学分要求毕业最低课内总学分要求为150.5学分,其中必修学分为106.5学分(公共基础课为44.5学分,专业基础课为62学分),选修学分为44学分(专业选修课为34学分,公共选修课为10学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d787421eb91a37f1115cc1.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文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三资企业、外向型企业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外贸英语函电、进出口业务、制作单证及报关员、外销员等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经济学、管理学、英语、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的基本能力。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在外经贸部门、三资企业、外向型企业等单位从事外经贸业务操作、管理等方面的能力;3、掌握外销员、报关员、单证员和金融交易模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4、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5、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四、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基础会计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投资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阅读外贸英语会话五、主要实践性环节单证员实习、报关员实习、外贸专业实习、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外汇期货模拟、证券模拟、毕业论文六、主要专业实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七、标准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1经济学学士九、周次分配学年周数项目理论教学入学教育、军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考试合计一16 2 1 19 二 19 1 20 三 19 1 20 四 19 1 20五 16 3 1 20 六 16 3 1 20 七 16 3 1 20 八8 10 (2) 18 121 2 17 9 10 (2) 7 157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小计十、教学进程安排周次 1 学期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符号说明:—理论教学★入学教育~军训×实习//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考试2十一、课程教学进程表实践性类质别序号代码学分学时讲授实验一课内课外 1 16 周 1 2 3 4 100104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00104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00104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10010440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上)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5 6 7 8 9 10010450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 19010070 △体育Ⅰ 19010080 △体育Ⅱ 19020XX0 △体育Ⅲ 19020XX0 △体育Ⅳ 1 1 1 1 4 4 4 4 5 6 4 2 小计 36 36 36 36 64 64 64 64 80 96 56 64 24 30 30 30 30 64 64 64 64 80 96 28 32 24 28 32 60 6 6 6 6 24 2 4 5 4 2 20 2 4 6 4 19 2 4 8 2 4 9 3 3 48 48 3 3 48 48 3 3 2 3 48 32 48 48 32 48 3 2 19 周 2 3 19 周 3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二 4 19 周 5 16 周三6 16 周7 16 周四 8 18 周课程名称 10 07070170 △英语精读11 07070180 △英语精读12 07070190 △英语精读必修课公共基础 13 07070200 △英语精读 14 09010010 △高等数学 15 09010020 △高等数学 16 03050010 △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 17 03050120 △计算机语言( VB ) 18 00000050 军事理论944 860 3 课程教学进程表实践性类质别序号代码学分学时讲授实验一课内课外 1 16 周 1 2 3 4 5 6 7 8 9 11 07070210 英语泛读 07070220 英语泛读 07070070 英语泛读 07070080 英语泛读 07070090 英语口语 07070100 英语口语07070110 英语口语07070120 英语口语(Ⅳ) 07070130 △英语听力 07070150 △英语听力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3 3 3 3 3 3 3 3 3 3 3 3 小计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24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24 48 48 32 48 48 48 48 48 16 2 2 2 6 2 19 周2 2 2 2 83 19 周 2 2 2 2 33 14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二 4 19 周 2 2 2 3 3 3 15 5 16 周 3 3 3 3 12 三 6 16 周3 3 6 7 16 周 3 3 四 8 18 周课程名称 10 07070140 △英语听力 12 07070160 △英语听力 (Ⅳ) 13 09010100 线性代数 14 09010310 概率论专业必基修础课或专业15 06020XX0 △微观经济学16 06020XX0 △宏观经济学 17 06030020 统计学 18 06030010 △基础会计 19 06010010 管理学 20 10030440 经济法 21 06020XX0 △国际金融22 06020XX0 △国际贸易23 06020XX0 计量经济学24 06020XX0 △国际投资25 06040260 市场营销学 26 06010040 管理信息系统48 32 16 48 48 48 48 48 48 32 16 1016 9684课程教学进程表实践性类质别序号代码学分学时讲授实验一课内课外 1 16 周 1 2 3 国限际贸选易课方向 4 5 6 7 8 1 2 3 4 5 6 专任业选拓课展类7 8 9 11 最低学分 1 2 06020XX0 △国际贸易实务 06040120 国际市场营销学 06020XX0 △外贸英语阅读06020XX0 △外贸英语函电07020XX0 外贸英语会话06020270 △国际商务谈判08040380 △国际商法06020XX0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小计 4 3 4 3 3 3 33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二 2 19 周15 10 3 19 周4 19 周 2 25 16 周 4 37 3 3 6三 6 16 周 4 3 3 10 2 3 3 3 11 7 周 33 3 9 3 3 24 12 四 8 周课程名称 16 18 64 64 48 64 48 48 48 48 48 48 48 64 48 48 48 48 26 416 368 48 2 3 2 3 2 3 3 3 3 3 4 32 48 32 48 32 48 48 48 48 48 64496 06020200 对外贸易概论06040250 △电子商务概论 06020210 服务贸易 06020220 外销员综合知识 06020230 △技术贸易 06020XX0 证券投资 06020240 财政学 06020250 货币银行学 06020XX0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060XX0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专业拓展类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小计小计 32 34 32 48 32 48 48 48 48 48 64 482 14 14 10 06020XX0 △保险学 31 任选课 255十二、集中实践性环节教学进程表各学期周学时分配性类质别序号代码学分周数一 1 16 周 1 2 3 实践实习 4 5 6 7 实践性环节课程设计 1 其他00000010 军训06020280 外贸专业实习 06020290 单证员实习 06020300 报关员实习 06020310 商业银行业务模拟 06020320 外汇期货模拟 06020330 证券模拟小计小计小计 2 8 2 2 3 1 1 19 10 10 2 8 2 2 3 1 1 19 10 10 2-3 2 2 19 周 3 19 周二 4 19 周 5 16 周18-203三 6 16 周19-20 18 3 7 16 周 19-20 18 3 四 8 18 周 1-8 8 9-18 10 课程名称 06020340 毕业论文十三、毕业生应获得的最低学分数任选课专业方向必修课限选课专业拓展类国际贸易118 26 15 公共选修课 10 实践性环节 31 形势与政策 2 小计 2006十四、课程学时分配表专业方向课程性质必修课限选课专业拓展类任选课国际贸易公共选修课小计实践环节总周数=29 实践教学总学时=1050 必修、限选课理论教学总学时=2196 必修、限选课理论教学总学时∶实践教学总学时=:1 必修课限选课专业拓展类任选课公共选修课小计实践环节总周数= 实践教学总学时= 必修、限选课理论教学总学时= 必修、限选课理论教学总学时∶实践教学总学时= 必修课限选课专业拓展类任选课公共选修课小计实践环节总周数= 实践教学总学时= 必修、限选课理论教学总学时= 必修、限选课理论教学总学时∶实践教学总学时=7课内总学时 920 1016 416 240 160 2752 占课内总学时百分比100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十五、辅修专业课程群实践性质类别序号代码学分学时讲授实验一课内课外 1 16 周 1 2 专业必修课基础或专业课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06020XX0 06020XX0 06020XX0 06020XX0 06020XX0 06040120 06020XX0 06020XX0 小计小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法外贸英语阅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 3 3 3 3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2 19 周 3 19 周 3 3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二 4 19 周 3 3 5 16 周 3 3 4 4 三 6 16 周 3 3 4 3 7 7 16 周 3 3 四 8 18 周8课程名称 12 192 192 4 3 3 4 64 48 48 64 64 48 48 64 国际限贸选易课方向 14 224 224 十六、素质及能力拓展训练计划活动名称读书活动小论文写作社会调查专家讲座参加有关资格考试安排学期 1 √√安排假期 7 √√√√ 2 √√ 3 √√ 4 √√5 √√√ 6 √√√√ 8 √√√ 1 2 3 √ 4 5 6 √ 7 备注十七、有关说明1. 形势与政策课程按专题进行,共2学分,不列入课程教学进程表。
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03846cd5bbfd0a78567371.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经济学二级类:应用经济学专业代码:020401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能、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经济学原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论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经贸法规惯例,熟练运用外语和信息化工具,具有从事传统进出口业务以及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操作技能,英语口语沟通谈判与写作技能,运用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技能,并具有敬业精神、创新诉求、实践能力和全球视野,能胜任商务、海关等政府部门,专业外贸公司或自营进出口企业,跨国公司和外企的商务管理职位,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国际业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的理论和方法;2.能运用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3.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4.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5.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6.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三、学制四年四、学位经济学学士五、主干学科经济学六、主要核心课程及特色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计量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投资学、网络基础与电子商务等。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认识实习、主要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
八、毕业合格标准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三方面完成培养要求,按本教学计划的要求,学完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取得193.0学分,其中必修课163.0学分,通识选修课15学分,专业选修课15学分;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术讲座等创新活动,取得创新素质学分6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一、通识教育平台二、学科基础平台三、专业教育平台四、素质拓展模块五、实践教学模块说明:1、成绩记录方式:指采用百分制还是等级制记载考试课程成绩。
国际经济与及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及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c0f4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9.png)
国际经济与及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国际经济学和贸易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国际贸易政策和经济法规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技能,熟悉国际贸易的流程和规则,能够独立从事国际贸易的相关工作。
3.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贸易交流和商务谈判。
4.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中的问题和挑战。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培养:包括国际经济学、贸易学、经济学原理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培养: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政策、国际经济法、国际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具备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3.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课程设计、实践考察等,提供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4.专业选修课程: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包括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谈判等,拓宽学生的专业广度和深度。
三、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贸易公司等实习,提供实际操作经验和实践锻炼机会。
2.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商务谈判等活动,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沟通能力。
3.实践考察:组织学生到国内外企业、国际交易展览等实践考察,了解国际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培养方法1.授课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2.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学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五、评价方式1.考试评价:通过定期的考试来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程设计评价: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考察来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论文评价:鼓励学生撰写相关专题论文,评价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六、培养成果与特色1.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实践基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5459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8.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专业课程:包括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政策、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3.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和课程设计。
学生将有机会在相关企业或机构实习,亲身体验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并通过课程设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实践能力培养1.语言能力: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能够进行国际贸易的商务沟通和文件处理。
2.跨文化交流能力: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能够适应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工作和交流。
3.分析与决策能力:学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4.团队合作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三、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学生将在相关企业或机构进行为期一定时间的实习,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学生能够了解国际贸易中的问题和挑战,并能够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3.模拟演练:通过模拟国际贸易的流程和环节,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并熟悉国际贸易的操作。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1.学生交流:学校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2.教师交流:学校将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3.合作项目:学校将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五、就业指导与服务1.就业指导:学校将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行业的就业形势和要求。
2.实习就业:学校将积极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c5e4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0.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国际视野:培养学生拥有全球化的思维意识和国际化的视野,了解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2.专业知识:提供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国际市场分析、国际商务法律等在内的专业知识。
3.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市场调研、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拓展等实践能力,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各种挑战。
4.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在国际商务领域中具有竞争力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提供包括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等基础课程,建立起丰富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国际贸易政策与法规、国际市场分析、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法等专业课程,使学生深入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实践。
3.实践环节:设置实践环节,包括实习、企业合作项目、实地考察等,提供学生跟实际的国际贸易业务接触的机会,提高实践能力。
4.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包括国际贸易模拟、国际商务案例分析等,在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方式1.理论教学:采用传授基础知识、讲解理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
2.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引入实习、企业合作项目等实践活动,提供学生与实际工作接触的机会,加强实践能力。
3.导师制:为学生安排导师,进行个别指导与辅导。
导师负责学生学业规划、实践指导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支持。
四、培养评价1.考试评价:进行理论知识的考试,测试学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践评价: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实习情况、实际项目报告等。
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五、就业前景六、结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f01f54941ea76e58fa04b0.png)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04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规范使用文字的意识和应用能力,具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素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的适应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够在政府机关、各类经济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经济分析和涉外经济等实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2.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方面的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法规及工作流程;3.具有较深厚的人文、社会和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合理的知识结构;4.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5.具备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国际沟通能力;7.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专业应用软件,能够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8.积极进行科研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9.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10.具有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三、培养特色1.注重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培养。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涵盖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2.强调知识结构的广度、深度和合理性。
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国际化视野的经贸人才为目标,兼顾专业能力的辐射范围,强化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学生在读期间可以到国际合作学校参加学期、学年、假期交流及双学位项目,实现学分互换;第三学年该专业将接收国际交换学生插班学习,专业课程均为英文授课,部分课程为外教授课。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6883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2.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适应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各高校纷纷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政策。
2. 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和运用经济学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3. 具备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包括国际贸易的谈判、合同签订、支付结算等。
4. 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国际贸易环境中的多元文化。
5. 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应对变化的能力,能够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中不断适应和发展。
二、课程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
具体课程包括但不限于:1. 微观经济学:介绍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与市场的关系,分析市场供求、价格形成等基本原理。
2. 宏观经济学:讲授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控。
3. 国际经济学:探讨国际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等。
4. 国际贸易实务: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和操作,包括国际贸易的谈判技巧、合同签订、支付结算等。
5. 国际金融:讲述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机制,包括国际汇率、国际支付等。
6. 国际商务管理:介绍国际商务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技巧,包括海外市场开拓、国际营销策略等。
三、实践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习:要求学生在专业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实训:组织学生参与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模拟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国贸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国贸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9c41a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8.png)
国贸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指尖轻轻敲击,思绪如潮水般涌动。
国贸本科人才培养,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话题。
让我来尝试用意识流的方式,为你描绘一幅国贸人才的成长蓝图。
一、培养目标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强化英语能力。
英语是国际贸易的通用语言,我们要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无障碍地进行国际交流。
3.拓宽国际视野。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实习实践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国际环境,拓宽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实务等。
2.专业课程:跨国公司管理、国际投资、国际税收、国际物流、国际经济合作等。
3.选修课程:外语提高、跨文化交际、国际礼仪、国际贸易案例分析等。
4.实践课程:国际贸易模拟、国际市场营销模拟、企业实习等。
三、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能力。
3.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与业界精英交流,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
4.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选修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四、培养成果1.知识与能力: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国际视野:毕业生应具备国际视野,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形象,为我国国际贸易事业做出贡献。
4.持续发展:毕业生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国贸人才肩负着推动我国国际贸易事业发展的重任。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国贸人才而奋斗!注意事项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解决办法:这个问题挺常见的,有时候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一上手实践就蒙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38626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0.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具备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形势的宏观分析能力,了解国际贸易政策与法规;2.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知识,熟悉国际贸易程序、与国际贸易相关的金融服务;3.具备国际市场开拓和市场营销策划能力,能够进行国际市场调研和市场营销方案制定;4.熟练掌握国际贸易与国际商法的重要规则、条款、合同等,具备国际商事纠纷处理能力;5.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能够适应国际化的工作环境。
二、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
1.必修课程:-国际经济学:介绍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讲解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培养学生对国际经济的宏观把握能力;-国际贸易实务: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流程、文件以及国际贸易法规体系,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操作能力;-国际商法:介绍国际商事合同、仲裁以及相关法律,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国际商事纠纷处理能力;-国际金融与支付方式:讲解跨国贸易的金融支持和支付方式,提升学生的国际金融服务能力;-国际市场营销: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和市场营销策划能力,了解国际市场开拓的方法和策略。
2.选修课程:-海关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学习海关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出入境检验检疫程序和要求;-国际物流管理:讲解国际物流的流程和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商务礼仪:介绍跨文化交流的理论和实践,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技巧和国际商务礼仪素养;-国际贸易实践:提供实践机会,参与企业国际贸易项目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践教学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将开设实践教学课程或项目,包括国际贸易实训、企业实习和海外交流等。
1.国际贸易实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际贸易项目模拟操作,让学生理解国际贸易实务,掌握操作技能;2.企业实习: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国际贸易活动,提升实践能力;3.海外交流:为学生提供海外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拓宽国际视野。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5b9d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12.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通晓国际惯例、国际商法,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胜任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经贸业务、管理、调研和策划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原则,以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总体目标,力求使学生接受全方位的专业技能训练,从而使其成为理论水平较高、实务操作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等基本技能;
3.熟悉WTO的有关协议、国际商法、国际惯例等;
4.熟悉计算机操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5.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6.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涉外商务谈判能力及应变能力;
7.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五、核心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贸易英语、国际商务谈判、海关通关实务
六、学时与学分
学时学分构成表
七、教学进程计划表
表一:通识教育平台(公共必修课)
46397。
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
![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aa59546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d.png)
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以下是一份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详细规划。
一、专业介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培养具备全球化视野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专业。
通过系统学习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务法律等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具备运用国际经济和贸易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特别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具备扎实的国际经济和贸易基础知识,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2.具备良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3.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思维,了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5.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培养体系1.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等课程,深入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3.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实训、实习实践、海外交流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5.论文写作:毕业时要求学生撰写论文,对其中一具体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学术研究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本专业还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活动。
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实证研究,并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
通过参与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就业方向1.政府机关:学生可以进入商务部门、外交部门等政府机关从事国际经济和贸易相关工作。
2.企事业单位:学生可以进入外贸公司、跨国公司、金融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b48a6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7.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本文将探讨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以期为提升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指导性文件。
它明确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培养方案还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人才培养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贸易规则、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具体而言,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知识;2、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了解国际贸易发展动态;3、具备独立分析国际经济和贸易问题的能力;4、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5、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设置以下课程:1、经济学基础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2、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世界贸易组织等;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金融等;4、语言类课程:英语、商务英语、第二外语等;5、综合素质类课程:领导力、团队合作、创新创业等。
四、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以下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校内实践:建立模拟贸易平台,让学生模拟国际贸易流程,提高实践能力;2、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实习,了解实际工作流程;3、国际交流:安排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国际视野;4、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高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五、结论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基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代码:020401
二、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法制意识,有扎实的管理、经济基础知识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贸易政策,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掌握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具有经济分析、沟通、协调能力和合作、创新意识,能从事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运用和文献检索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知识,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实务、外贸函电、国际结算等。
2、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具有一定的信息资料检索能力、社交能力和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表达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通过专业实践,具有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单证处理等实际工作的能力,能进行经济分析预测并掌握基本的投资能力。
创新能力:具有能够探索、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管理方法和业务途径来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力,有创新和创业意识,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独立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正确地开展社会交往、解决现实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契约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经济管理素质和创业素质。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
经济学、管理学
五、核心课程
世界经济概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实务、外贸函电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特色描述
1. 外贸实训,以软件平台为依托,学生扮演各个角色,熟练掌握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进出口银行、运输方、保险方等角色的业务处理。
2. 外贸单证实践,以软件平台为依托,掌握外贸中单据、票据制作。
3. 证券、外汇交易模拟实践,利用网络资源模拟投资,掌握基本技术分析。
七、学分分配
普通教育52学分、专业教育108学分、综合教育10学分,其中实践教学环节36周,总学分170,学生修满170学分方准予毕业。
八、学制:四年
九、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执笔人:章胜晖
教学院长(主任):刘冰峰
2017年9月
十、教学计划表
十一、学分学时统计表
十二、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表
十三、分学期课程一览表
第一学期课程一览表
第二学期课程一览表
第三学期课程一览表
第四学期课程一览表
第五学期课程一览表
第六学期课程一览表
第七学期课程一览表
第八学期课程一览表
注:总学分:170,总学时:2212,实践周数36周,理论教育135学分(含第二课堂6学分);课程名称后括弧内数字为课内学时数,括弧外数字为学分数。
51
十五、课程关系图
53
十六、国际经济与贸易辅修、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能从事外贸业务基础工作的人才。
二、基本要求
(1)掌握经济学、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和进出口业务处理能力。
(2)具有一定的证券投资基础。
(3)掌握对外贸易业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三、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谈判、证券投资学、外贸函电。
四、修读对象
非本专业在校二、三年级本科学生。
五、学时学分
640学时,55学分。
六、培养方案
执笔人:章胜晖
教学院长/系主任:刘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