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钻孔爆破冲击波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合集下载

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试验研究

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试验研究

ABS TRACT:By d i h xp rme t f nd r t r drli a tng i ha l w o ng t e e e i n s o u e wa e i ng bls i n s lo und r e t ba l e s a a nk, he t wa e o m ur e nd pr s ur a a o ho k wa e i t r we e me s r d Cha a t rs is a he 1 w f v f r c v s a e s e d t f s c v n wa e r a u e . r c e itc nd t a o is pr a a i n o ho k wa e i t r p o uc d by t x o i r na y e S mit or — e — xp r— t op g to fs c v n wa e r d e he e pl son we e a l z d. e — he y s mie e i e c d f r u a o h ho k wa e o hi o ii s gi n a d wa e ii d So or ea i e r l v nc n e o m l ft e s c v n t s c nd ton wa ve n s v rfe . me c r ltv ee a e c ncuso r umma ie . uc l a e e p re c s b e c umul t d f h ur h r r s a c . o l i ns we e s rz d M h va u bl x e in e ha e n a c a e ort e f t e e e r h
钻 孔 爆 破 水 中 冲击 波 的特 性 和 传 播 衰 减 规 律 , 给 出 了 水 中 冲击 波 的半 理 论 半 经 验 公 式 , 并 验证 并 总 结 出

水中爆炸冲击波传播与气泡脉动的实验及数值模拟

水中爆炸冲击波传播与气泡脉动的实验及数值模拟
应 用 国 际上 通 用 的有 限元程 序 MS DY AN 模 拟 在 重力 影 响 下水 中爆 炸 冲击 波 及 气 泡脉 动 的 C. TR 全 物理 过程 , 将计 算结 果 与实验 结 果进行 对 比分 析 , 并 二者 具有 较好 的一 致 性, 验证 了有 限 元模 型
正确 、 有效 , 结果 准确 。 以此 为基 础 , 分析 和 总结 了网格 密度 、 圆柱 形炸 药长 径 比、 爆炸 距 离、 爆炸 角
LI in 一,RONG i. a J j.. 1 i,YANG n — e ,Z Ro gj HANG o i Ta
( . c o l f c n e e i n t u e f c n l y B in 0 0 1 C ia 1 S h o o i c ,B in I s t t o h o g , e ig1 0 8 , hn ; S e jg i Te o j
(. 1 北京理工大学 理学院,北京 1 0 8 ;2 广西工学院 汽车工程 系。广西 柳州 5 5 0 ; 001 . 4 0 6 3 北京理工 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 程学院 ,北京 1 08 ) . 00 1
摘 要 :以实验 方 法研 究球 形 TNT炸 药及柱 形含 铝 炸 药水 中爆 炸冲 击波传 播及 气泡脉 动 规律 。
s o k wa ea d t e mo in o u b e h c v n h t fb b l .Th fe to rd d n i , ln t — ime e a i fc l d ia o e e f c fg i e st y e g h d a t r r t o yi r l o n c
针对目前近场水中爆炸数值计算中存在的不能同时考虑冲击波传播及气泡运动的问题本文采用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场水域中冲击波传播及气泡脉动进行研究首先在同一水域相同位置处分别对质量相同的球形tnt及柱形含铝炸药的冲击波超压和气泡脉动压力进行测量然后采用mscdytran有限元软件对实验工况进行模拟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水下爆炸冲击波的数值模拟研究

水下爆炸冲击波的数值模拟研究

图 @ 冲击波压力时程曲线结果的比较 $%&’ @ =05I4)%+01 02 I)*++,)* .%5* J%+.0)K /*.3**1 *LI*)%*1M* 20)5,>4 41- 789:;<
图 H 比冲量时程曲线比较 $%&’ H =05I4)%+01 02 %5I,>+* J%+.0)K /*.3**1 *LI*)%*1M* 20)5,>4 41- 789:;<
6 6 为了便于以后研究潜体结构在水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应该重点对 789:;< 程序与 =0>* 经验公式的冲击波峰值压力、 比冲量以及水质点速度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0>* 的关于冲击波峰 值压力 ! 5 和比冲量 " 的经验公式如下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图 & 水质点速度曲线结果的比较 123- & 450678295: 5; <7=>8 678=2?@> A>@5?2=B C>=<>>: >D6>82>:?> ;580E@7 7:# ’()*+,
*
[ ( !! )
&
$
%(
]
(()
($)
(*)
! ! 对比式 ($) 可得状态方程中各参数的值。取水的初始密度 !& ) (&&& @. / 0 , 初始质量比内能 )& ) >*+ ?%& @A / @.。图 ( 比较了式 (() 和式 (*) 的计算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到, 当 " B &+ $ 时, 两者吻合得很 好。即使是 " ) &+ $% 时, 两者相差也不到 %C 。由文献 [$] 可知当水的密度达到 ($%& @. / 0* 时, 冲击波

水下钻孔爆破冲击波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水下钻孔爆破冲击波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水下钻孔爆破冲击波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谢兴博;钟明寿;宋歌;刘影;郭涛
【期刊名称】《矿山工程》
【年(卷),期】2015(003)004
【摘要】本文根据工程实践,对水下深孔台阶爆破中冲击波的传播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水下爆破冲击波的传播特点。

结果表明:水下深孔爆破采用水介质作为炮孔填塞物能够起到填塞效果;采用中心起爆方式的水下爆破冲击波沿岩石与水介质交界面一定角度的方向上,压力峰值最大。

【总页数】9页(P207-215)
【作者】谢兴博;钟明寿;宋歌;刘影;郭涛
【作者单位】[1]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江苏南京;;[1]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江苏南京;;[1]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江苏南京;;[1]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江苏南京;;[1]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数值模拟研究分叉巷道中冲击波传播规律 [J], 覃彬;张奇;向聪;王登贵;李伟
2.水下钻孔爆破冲击波下桥墩的动态响应及防护分析 [J], LI Yuan;WU Li;PENG Yaxiong;ZHU Binbin;XIE Dajian
3.水下钻孔爆破水击波的传播规律及气泡帷幕对水击波的削减作用 [J], 刘天云; 龚书堂; 胡伟才; 仲鹰维; 吴立
4.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的数值模拟研究 [J], 高明涛;李昕;周晶
5.爆炸冲击波在建筑群中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J], 王可强;苏经宇;王志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下爆炸数值模拟研究

水下爆炸数值模拟研究

水下爆炸数值模拟研究
为提高水下爆炸数值模拟的精度,本文探讨了边界条件、网格密度对近场条件下的水下爆炸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在有限的计算条件下进行水下爆炸三维计算的可行性,为本文的水下爆炸数值计算提供依据。

本文应用LS-DYNA有限元程序中的拉格朗日算法对假设的一维柱对称计算模型进行计算,模拟了水下爆炸的冲击波及气泡脉动过程,定性的研究了冲击波传播及气泡脉动的规律以及装药深度对水下爆炸冲击波、气泡脉动所产生的影响。

应用AUTODYN动力学软件中的欧拉算法对二维轴对称计算模型进行计算,模拟了小药量炸药的水下爆炸冲击波传播过程,得到了距离爆炸中心不同距离处的压力时程曲线、冲击波峰值压力、冲击波压力冲量以及冲击波能,并与经验值进行比较,结果符合较好。

通过二维计算,研究了两种起爆方式、两种装药形状、不同材料的炸药外壳及不同厚度的壳体对水下爆炸冲击波各参数所产生的影响。

水下钻孔爆破的爆炸冲击波测试与分析

水下钻孔爆破的爆炸冲击波测试与分析

p ( t 1 =0 . 3 9 3 6 e 一
由上 述 公 式 得 出 , 直 击 波 衰 减 的 时 间 常 数 是

孔上端 直接冲 出,作为水中冲击波并在水中传播 。 上述两种传播途径 中,冲击波在岩层的传播速度要 比水 中的传播速度 快,所 以,在岩层转播的冲击波 会最快 到达 ,这种 波就是所谓的前驱波 ,需要注意 的是前驱波通过岩层面的折射,能量大大减弱。
1 . 水 下 爆 炸 冲击 波 基本 方 程
即 :K 6 0 1 . 8 5 :a - 1 . 4 29 。
根 据试 验 数据 ,可 以得 出 1 g与 2 g条 件 下 ,随 着 距 离 的 变 化 , 冲 击 波 压 力 峰 值 的规 律 ,通 过对 衰 减 规 律 的 分 析 ,得 出 :随 着 爆 心距 的增 加 , 峰 值 压
1 . 爆 破 冲 击 波 测 试 系 统 爆 破 冲 击 波 测 试 的组 成 主 要 有 三 部 分 : 传 感 部 件 ,而 是信 号 放 大 部件 三 是 数 据 采 集 及 图 形 显 示 部 件 。该 系 统 的运 行 机 理主 要 是 冲 击 波 的 信 号 通 过 传
感 器 部 件 ,将 其 转 换 成 微 弱 的 电 信 号 ,然 后 通 过 信
在 本 次 试 验 中 ,一 共 测 得 的 有 效 数 据 有 7组 ,
水深均为 1 . 5 m 。其中炸药 的位置与传感器 的距离应 该在 0 . 5 m的地方确保 药量为 1 g与 2 g各一次:1 m 处 的药 量 各 一 次 ,分 别 为 l g与 2 g ,2 . 4 m 处 的药
会越大。 同理 ,可 以得 到 1 g与 2 g的条 件 下 ,二 次 压 力 波 压 力 峰 值 变 化 规 律 在 距 离 的变 化 下 与冲 击 波 的 变

水下爆破破冰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数值分析

水下爆破破冰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数值分析

水下爆破破冰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数值分析曲艳东;刘万里;翟诚;李韧【摘要】利用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模拟研究水下爆破破冰过程中爆炸冲击波压力的作用特征和传播规律,对比分析在冰体覆盖的相对封闭条件和常规水下爆炸时水中压力变化的差异性.研究表明:爆炸冲击波产生的水压力以炸药为中心向四周传播,对冰面破碎起主要作用,被扰动冰体主要发生振动折裂.炸药周围近区压力初始峰值大体上相同,爆源远区相差较大,冰盖的存在减弱了爆破能量的耗散.对于相同集中药包,入水深度直接影响爆破破冰效果.和常规水下爆炸相比,在冰体覆盖的相对封闭条件下水中峰值压力较小,衰减速度较慢.%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ttenuation law of shock wave of underwater blasting are simulated by the dynamic analysis software ANSYS/LS-DYNA.A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also conducted to find the water pres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ce-covered conditions and conventional underwater blasting.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water pressure produced by explosion shock wave spread from the center of explosive charge,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ice broken.The disturbed ice is mainly fractured by the vibration.The initial peak is almost the same in the area near the explosive charge.The existence of the ice could weaken the dissipation of the blasting energy of explosive.For the same explosive charge,the different water depths directly affect the effect of ice pared with conventional underwater blasting,the peak pressure in water is smaller,which attenuates slower under the relatively closed ice-covered condition in the underwater blasting process.【期刊名称】《爆破》【年(卷),期】2017(034)002【总页数】5页(P100-104)【关键词】爆破破冰;爆炸冲击波;水压力;振动折裂【作者】曲艳东;刘万里;翟诚;李韧【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锦州 121001;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锦州 121001;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锦州 121001;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锦州 1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54+.5在我国很多区域都会出现冰凌现象。

水下钻孔爆破的数值模拟

水下钻孔爆破的数值模拟

水 下 钻 孔 爆 破 的数 值 模 拟
齐世 福 , 刘新 波 , 李裕 春
( 中国人 民解 放 军理 工大 学工程 兵 工程 学院 ,南 京 2 0 0 ) 1 0 7
摘 要 :利用 L - YNA对水下钻孔爆破岩石破碎 过程进行 了数值模拟 , SD 根据不 同厚度水层覆 盖条件
下 的爆 破 物 理 图 像 , 合 岩 石 内 3 单 元 的应 力 变 化 时 程 曲线 , 起 爆 后 1 ms内 岩 石 中 的 应 力 变 化 进 结 个 对 0 行 了分 析 ; 根 据 岩 石 中裂 隙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情况 , 爆 破 动 载作 用 下 水 下 岩 石 的 破 坏 情 况 进 行 了 相 应 的 并 对 理 论 分 析 。模 拟 结 果 可 应 用 于水 下 钻孔 爆 破 的参 数 设 计 。
是 一个相 当复杂 的过 程 , 能用 计 算 机模 拟 的方 法 只 才 能迅速 获得 模 型解n 。本 文将运 用 比较成 熟 的动
力 学软件 L — SDYN 模 拟再 现 水 下 钻 孔 爆 破 中岩 A, 石 的破碎 过程 , 而得 出水层 厚度 、 药单耗 与水 下 进 炸
关 键 词 :水下钻孔爆破 ; 岩石破碎 ; 数值模拟 中 图分 类号 : D 3 . 7 T 5 2 . T 254 ;V 4 + 5 文献标识码 : A
NU M ERI CA L M U LAT I SI ON OF N DERW A TER U DRI LLI NG BLASTI NG
模 拟是 真实 过程 或系 统在 整个 时间 内运行 的模 仿 n 。如 果构 造模 拟 的关 系很简 单 , 用数 学方 法 , 可 如 微积 分 、 概率论 、 数 方 程 等来 求解 ( 之 为分 析 代 称

爆炸冲击波在复杂坑道内传播规律的数值研究

爆炸冲击波在复杂坑道内传播规律的数值研究
[ 摘 要 ] 研究二维爆炸流场 中空气 冲击波在复杂坑道内传播 的机制 。对多物质流 采用 Edr 法和 N D格式 , L 方 e N
对爆轰产物采用 J 状态方程 ; WL 自行编制二维爆炸模拟计算程序 。试 验结果与数 值模拟基 本相符 , 映了爆炸 冲 反
击波在坑道 内传播的详细过程。结果表 明: 采用穿廊式 出入 口, 可以削弱进入 坑道 内 5 %的空气冲击波强度 ; 5 采用
q = P , t
P 0 1
e,
E = P 1t 1 , ,
P ‘ t ,
( p) e + M
P , t P
P 0 t
P l ‘
F = p’ +pt ’
P , t
( p) e+
20 年 1 08 O月
爆 炸冲击波在复杂坑道 内传播规律的数值研究
穆朝 民等
爆 炸 冲击 波在 复 杂坑 道 内传 播 规律 的数 值 研 究 ’
穆朝 民① 任辉启② 李永池① 辛 凯⑦
① 中国科 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 安徽合肥 , 0 2 ) 2 06 3
②总参工程兵科研 三所( 河南洛阳, 12 ) 4 03 7
2 1 控 制方 程 .
丝 +
at a
:0
() 2

在流体力学中, 流体的运动 由连续方程、 运动方 程和能量方程描述。对 于理想气体 , 不考虑粘性和 热传导的影响, 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 守恒形式的控 制 方程 可写 为如下矩 阵形式 :
, /的函数 , 是 / , 并设 ,= 及 a= a , 中 a n “其 为其 特 征值 , 以写 为 : 可
a = C + + n 一

不耦合系数对深水岩石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传播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不耦合系数对深水岩石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传播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不耦合系数对深水岩石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传播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秦入平;顾文彬;王振雄;廖昆;陈学平;胡亚峰;董勤星【摘要】Based on the HJC constitutive model,the variable process of shock wave in water for deep water rock-drilling blasting was simulated by the numerical program ANSYS/LS-DYNA,and the influence of decoupling on propagation of shock wave in water was analyzed in the paper.The simul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decoupling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peak pressure of shock wave in water and unit impulse.The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 of unit impulse with distance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directions.Moreover,the decoupling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value of unit impulse.%文章基于岩石材料的HJC本构模型,采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模拟了深水岩石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的传播过程,分析了不耦合系数对不同方向上冲击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耦合系数对水中冲击波峰值压力和比冲量都有重要影响;在不同的方向上,比冲量随距离的衰减规律是不同的,其大小受不耦合系数也即装药量的影响较大.【期刊名称】《爆破器材》【年(卷),期】2013(042)003【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不耦合系数;水中冲击波;深水岩石钻孔爆破;数值模拟【作者】秦入平;顾文彬;王振雄;廖昆;陈学平;胡亚峰;董勤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07;65426部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49;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07;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07;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07;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07;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07;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235.33引言爆破水中冲击波的试验与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过去主要从军事角度出发,探讨炸药在水下爆炸时的破坏效应。

水下爆炸冲击波的传播特性试验研究

水下爆炸冲击波的传播特性试验研究

水下爆炸冲击波的传播特性试验研究水下爆炸对构筑物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冲击波和气泡脉动效应。

一般而言,气泡脉动通常起附加破坏作用,而冲击波起决定性作用。

水下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规律及其动力效应是水利水电工程、航运工程和爆破工程等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水下设施的安全和容器状构筑物爆破拆除参数的合理选取,因而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文以水下爆炸冲击波效应为研究契机,在有限的钢板水箱水域内开展了水冲击波试验研究。

首先,通过现场试爆及其现象分析,得出了药包布置原则;其次,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再现了水下爆炸冲击波波阵面的动态传播过程,并得出波阵面传播速度及其传播规律;根据水冲击波波阵面传播速度,得出不同距离处的峰值压力,并对水冲击波峰值压力、传播距离及药量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小药量水下爆炸冲击波压力计算经验公式。

最后,选取水压爆破拆除工程实例,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说明了药包布置原则的合理性、实用性。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高速摄影技术来观测水下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过程及测试其峰值压力是切实可行的;(2)试验条件一定,水下爆炸冲击波波阵面传播速度从零急剧上升到某一值,随后以波动形式迅速衰减,最终趋向于某一稳定值;(3)相同试验条件下,药量越大,水冲击波波阵面传播速度上升及衰减越快,且二次波峰值压力越大:(4)根据冲击波波阵面水动力学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水下爆炸冲击波波阵面传播速度所对应的峰值压力,并对其峰值压力、传播距离及药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小药量水下爆炸冲击波峰值压力计算经验公式,即当比例半径r/r0&gt;5.649时,Pm=105.472(Q1/3/R)1.65;(5)在水压爆破工程中,对于开口式容器状构筑物,为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降低其能量损耗,则要求药包的入水深度h至少要大于容器内壁到爆心的距离R,即h&gt;R;(6)药包布置位置要尽可能使冲击波波阵面同一时刻达到容器状构筑物侧壁,使容器状构筑物受力均匀为原则;(7)为减少自由水面卸载所造成的能量损失,条件适合时可在开口式容器状构筑物中注满水并对顶部做封闭措施。

水下爆炸过程及浅水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水下爆炸过程及浅水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水下爆炸过程及浅水效应数值模拟研究本文基于AUTODYN数值模拟软件,对水下爆炸过程及浅水爆炸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首先探讨了冲击波模拟的影响因素,发现要同时获得较好精度的压力和冲量模拟结果需要设置较高的网格密度,而SHOCK状态方程在模拟中远场冲击波峰值方面优于多项式状态方程;和实验数据的对比结果证实了软件在一维冲击波模拟方面的精度;模拟了深水爆炸的气泡脉动现象,和文献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并将一维的计算结果映射至二维模型以进一步研究气泡脉动动态行为,发现由于气液边界不稳定因素(如Rayleigh-Taylor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使得气泡在收缩的过程中并不完全呈球状;利用上述模拟的结论,通过模拟浅水爆炸中自由面对冲击波的切断效应,得出了自由面对冲击波切断效应的某些规律,如规则反射稀疏波对峰值并无影响,只作用于冲击波衰减过程的后期阶段,而切断线的斜率大小代表了切断效应的大小:最后,对浅水爆炸气泡和水面的动态行为进行了模拟,初步探讨了不同药量在同一深度及同一药量在不同深度对气泡行为及水面效应形成的影响。

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的数值模拟研究

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的数值模拟研究

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的数值模拟研究
高明涛;李昕;周晶
【期刊名称】《水电能源科学》
【年(卷),期】2009(27)4
【摘要】运用ANSYS/LS-DYNA3D程序模拟了水下钻孔爆破产生的冲击波传播过程,得到了地震动水压力和冲击波的波形曲线及压力数据,分析了其特性及传播规律,并利用Cole经验公式拟合模拟了取得的数据。

结果表明,在与炮孔轴线夹角约45°范围内,地震动水压力与冲击波叠加使冲击波峰值压力随爆距增加单调减
小,Cole经验公式对水下钻孔爆破产生的地震动水压力和冲击波的传播规律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总页数】5页(P138-141)
【关键词】水下钻孔爆破;冲击波;地震动水压力;数值模拟;LS-DYNA
【作者】高明涛;李昕;周晶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235.4;TV542.5
【相关文献】
1.削弱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负面效应的试验研究 [J], 邵鲁中;龙源;孙远征;谢兴博
2.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有害效应对周围环境影响研究 [J], 代显华
3.不耦合系数对深水岩石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传播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秦入平;顾文彬;王振雄;廖昆;陈学平;胡亚峰;董勤星
4.水下钻孔爆破冲击波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J], 谢兴博;钟明寿;宋歌;刘影;郭涛;;;;;
5.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对船舶的有害效应研究 [J], 王紫阳; 高攀; 何亚文; 邹永胜; 龚正春; 龚书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下钻孔爆破水击波的传播规律及气泡帷幕对水击波的削减作用

水下钻孔爆破水击波的传播规律及气泡帷幕对水击波的削减作用

boreholeꎬ and that in the direction of minimum resistance line is the slowest. The conclusion is valid when the water depth
condition changes. At the same timeꎬ the reduction effect of bubble curtain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n the peak pressure of
② Chinese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Wuhan) ( Hubei Wuhanꎬ 430074)
③ Changjiang Chongqing Waterway Engineering Bureau ( Chongqingꎬ 400011)
[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reef blasting project in Liantuo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channelꎬ LS ̄DYNA soft ̄
water hammer wav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ubble curtain has a good reduction effect on the water hammer
waveꎬ and the effect is better when the bubble curtain is close to the explosion source.
水深时ꎬ结论仍成立ꎮ 同时ꎬ研究了不同位置的气泡帷幕对水击波峰值压力的削减效果ꎮ 结果表明ꎬ气泡帷幕对水

基于ANSYSLSDYNA软件的水下钻孔爆破数值模拟

基于ANSYSLSDYNA软件的水下钻孔爆破数值模拟
Keywords numerical simulation water pressure blasting charge structur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随着国家目前对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建设ꎬ 长江 航运事业得到快速发展ꎬ 水下炸礁等爆破作业在港 口码头建设、 航道疏浚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1 ꎮ 水下钻孔 爆 破 技 术 是 目 前 水 下 工 程 爆 破 的 主 要 方 法ꎮ 计算机的不断发展ꎬ 使得动力非线性有限元法 在数值模拟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ꎬ 常见的有限元 应 用 软 件 主 要 有 ANSYS、 ABAQUS、 LS ̄DYNA 等 2 ꎬ 其中 LS ̄DYNA 对于非线性动力分析具有极 其强大的功能ꎬ 已成为处理各种爆破问题不可缺 的数值分析处理辅助工具ꎬ 数值模拟分析成果可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underwater drilling blasting based on ANSYS∕LS ̄DYNA software
HU Dong ̄dong1 XIAO Xiang1 FANG Rui1 CHENG Kang2 1������ Changjiang Waterwa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040 China 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NSYS∕LS ̄DYNA we carry ou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underwater drilling

水下爆炸远场冲击波的数值模拟

水下爆炸远场冲击波的数值模拟

水下爆炸远场冲击波的数值模拟摘要:本文结合文献调研资料,分析了水下爆炸数值模拟的各个方向的研究现状。

阐明了水下爆炸数值模拟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发展的重要性,并且阐明了远场冲击波模拟的目的和应用前景。

结合论文资料和各个模拟软件的帮助手册,比较了各个数值模拟软件的特点。

展示了作者在水下爆炸的远场冲击波模拟方面做的实践,并且写出了笔者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水下爆炸;数值模拟;远场冲击波;AUTODYN;ABAQUS;1.水下爆炸数值模拟的研究背景水下爆炸是水中兵器设计技术、破坏效应和水下爆破工程的基础问题,对水下爆炸进行的相关研究对于提高水中兵器威力、提高舰船生命力和战斗力、提高工程效率等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水下爆炸属于非常复杂的流体动力学问题,因此相关的研究一直以实验研究为主。

但是实际水下爆炸以及结构相应的实验研究的成本和复杂程度非常高,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水下爆炸的数值模拟渐渐受到了大家的重视,数值模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可以较容易地改变模拟试验条件, 比较、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模拟结果, 调整参数组合进行计算。

水下爆炸的模拟主要在近场的爆炸能量输出、气泡脉动的过程、远场冲击波及其对结构的的破坏三个方向。

这篇论文主要讨论远场冲击波的数值模拟。

2.当前国内外的工作ALE法全称arbitrary Lagrange-Euler方法,是一种避免网格过大变形的数值计算方法。

它兼具Lagrange方法和Euler方法的特长,因此在水下远场冲击波的数值计算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张奇.张若京[1]的研究阐明了ALE法可以用于土质中的爆炸模拟。

A.R.Pishevar等人[2]的研究利用数值方法仿真了二维多物质可压缩流,证明了水下爆炸可以用ALE算法进行计算。

并且模拟了在刚性墙一侧不远处的爆炸,也模拟了气泡的成型过程。

Young S.Shin等人[4]利用拉格朗日-欧拉耦合算法(论文中使用ALE算法)对水下爆炸问题进行了模拟,主要考虑了水域中冲击波传播时峰值压力的变化以及一个钢壳体球在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提高水下钻孔爆破的若干理论与技术措施

提高水下钻孔爆破的若干理论与技术措施

05 提高水下钻孔爆 破效果的关键问 题与挑战
炸药爆炸能量的高效利用
炸药性能的优化
选择能量密度高、爆速适中、爆轰稳定性好的炸药, 提高炸药爆炸能量的利用率。
装药结构的合理设计
优化装药结构,如采用分段装药、控制药量分布等, 以更好地利用炸药能量。
耦合装药技术的应用
利用耦合装药技术,改善炸药和岩石的相互作用,提 高炸药能量对岩石的破碎效果。
爆破后监测
对爆破后的水域进行监测,如水质、地形等,以 确保爆破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04 水下钻孔爆破的 数值模拟与实验 研究
数值模拟方法与技术
有限元法
用于模拟水下钻孔爆破的复杂物理过程,包括水流、气体爆炸、 岩石破碎和飞溅等。
离散元法
用于模拟颗粒物质的运动、堆积和爆破,特别适合于研究水下钻孔 爆破的岩石破碎和飞溅过程。
感谢观看
02 水下钻孔爆破的 理论基础
炸药爆炸的原理与特性
01
炸药起爆与传爆机 理
炸药起爆是爆破作业的关键步骤 ,传爆则是确保爆破效果稳定的 重要环节。
02
炸药的能量特性
炸药的能量特性包括爆热、爆容 和爆速,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炸 药的爆炸威力。
03
炸药在水中与岩石 中的传播特性
炸药在水中和在岩石中的传播特 性不同,需要针对不同介质特性 选择合适的炸药。
爆破有害效应的抑制与控制
爆破振动的控制
采取控制爆破方法,如微差爆破、预裂爆破等,以减轻爆破对周 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
水冲击波的抑制
合理选择爆破参数,如炮孔布置、装药量等,以降低水冲击波的 强度。
飞石和噪声的控制
加强爆破过程中的飞石和噪声控制,采取防护措施,减少对周围 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水下爆炸冲击波数值仿真精度研究

水下爆炸冲击波数值仿真精度研究

水下爆炸冲击波数值仿真精度研究敖启源 1, 卢 熹 1*, 姜智雅 2, 康珀阁 1(1. 沈阳理工大学 装备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59; 2. 山西江阳化工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41)摘 要: 在水下爆炸数值仿真研究中, 网格尺寸和一次项人工粘性系数对冲击波峰值压力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

在预定计算精度条件下, 快速确定网格尺寸及人工粘性对数值计算意义重大。

为此, 文中基于LS-DYNA有限元软件, 建立78 g三硝基甲苯(TNT)二维水下爆炸数值计算模型, 重点分析网格尺寸和一次项粘性系数对水下爆炸冲击波峰值压力和整体计算误差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随着网格密度因子的增大, 计算峰值压力对网格的敏感性降低, 且网格密度较大时, 过小的一次项系数会导致计算峰值压力与经验公式值的相对误差增大。

在此基础上获得20%范围内误差与网格尺寸、粘性系数之间的关系, 并构建出可用于快速确定网格尺寸和一次项人工粘性系数的误差预估模型, 通过0.2 ~5 000 kg范围内的TNT柱形装药(长径比为1)和球形装药的水下爆炸计算, 验证了预估模型的普适性, 可为二维中近场范围内的水下爆炸冲击波数值仿真计算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下爆炸; 数值仿真; 网格尺寸; 人工粘性系数; 误差预估模型中图分类号: TJ630.2; U6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3920(2024)01-0158-08DOI: 10.11993/j.issn.2096-3920.2023-0098Numerical Simulation Accuracy Study of UnderwaterExplosion Shock WavesAO Qiyuan1, LU Xi1*, JIANG Zhiya2, KANG Poge1(1. School of Equipment Engineering,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59, China; 2. Shanxi Jiangyang Chemical Company, Taiyuan 030051, China)Abstract: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underwater explosion, the grid size and the artificial viscosity coefficient of the primary term have a large impact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peak pressure of the shock wav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redetermined calculation accurac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quickly determine the grid size and artificial viscosity for numerical calculation. For this reason, based on LS-DYNA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 two-dimensional underwater explosion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 of 78 g trinitrotoluene (TNT) wa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grid size and the viscosity coefficient of the primary term on the peak pressure of the underwater explosion shock wave and the overall calculation err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grid density factor, the sensitivity of calculated peak pressure to the grid decreases. When the grid density is larger, a small primary term coefficient will cause the relative error between the calculated peak pressure and the empirical formula value to increase. On this basi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error, grid size, and viscosity coefficient within 20% is obtained, and an error prediction model that can be used to quickly determine the grid size and the artificial viscosity coefficient of the primary term i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underwater explosion calculation of cylindrical TNT charge (aspect ratio of 1) and spherical TNTcharge in the range of 0.2–5 000 kg,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is verified,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underwater explosion shock wave in the two-dimensional near-field range.收稿日期: 2023-08-18; 修回日期: 2023-09-10.作者简介: 敖启源(1999-), 男, 在读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下爆炸.* 通信作者简介: 卢 熹(1983-), 男, 博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水下高效毁伤技术研究.第 32 卷第 1 期水下无人系统学报Vol.32 N o.1 2024 年 2 月JOURNAL OF UNMANNED UNDERSEA SYSTEMS Feb. 2024[引用格式] 敖启源, 卢熹, 姜智雅, 等. 水下爆炸冲击波数值仿真精度研究[J].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 32(1): 158-165.Keywords: underwater explos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grid size; artificial viscosity coefficient; error prediction model0 引言水下武器作为舰船生命力的主要威胁之一, 其爆炸冲击波及气泡载荷会对舰船造成严重的局部和总体破坏[1]。

水下爆炸冲击波在含吸收层结构中的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

水下爆炸冲击波在含吸收层结构中的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

水下爆炸冲击波在含吸收层结构中的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李顺波;东兆星;齐燕军;孙舒【摘要】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水下爆炸冲击波在含有吸收层的多层结构中的传播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冲击波在吸收层中的衰减是由泡沫材料自身的本构引起的;在含泡沫材料吸收层的结构中峰值压力仅为不含吸收层的14%,冲击波传播波形发生改变;在含有泡沫混凝土的多层结构中应力波峰值的下降幅度比含泡沫铝的大,但冲击波传播波形的变化不是很明显;泡沫混凝土中的总能量大于泡沫铝中的总能量,因此泡沫混凝土作为防护吸收层要优于泡沫铝.【期刊名称】《高压物理学报》【年(卷),期】2009(023)005【总页数】7页(P360-366)【关键词】冲击波;吸收层;数值模拟;泡沫混凝土;泡沫铝【作者】李顺波;东兆星;齐燕军;孙舒【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83.1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研制出各种新型武器,其破坏威力也越来越大,这对地下工程的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地下工程的抗冲击防护结构的选型方面,为了充分发挥结构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并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使结构体系在瞬时爆炸荷载下能够吸收更多的冲击能量,往往在两层结构中间夹一层刚度很小的弹塑性材料,即采用带软回填层的复合结构体系[1]。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硬层能抗击近距离的爆炸波作用,发挥其强度和刚度效应;软层一般由多孔泡沫材料组成,波阻抗低,强度与刚度低,变形大,在吸收爆炸波能量的同时起到削波、改变波形及增加波的脉宽的作用[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words
Shock Wave, Underwater Explosive, Numerical Simulation, Fluid-Solid Coupling
水下钻孔爆破冲击波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谢兴博,钟明寿*,宋 歌,刘 影,郭 涛
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 Email: znbxie@, zhongms7@ 收稿日期:2015年10月11日;录用日期:2015年10月27日;发布日期:2015年10月30日
th th th
Abstract
According to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propagation law of underwater deep hole blasting shock wave was made to study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 of underwater blasting shock wav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water medium as blasting hole stemming could play a certain role, and the shock wave pressure peak of underwater blasting with center detonation was maximum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rock and water interface at a certain angle.
2. LS-DYNA 程序简介
LS-DYNA 程序是一个通用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程序, 可以求解各种二维、 三维非线性结构的高速碰 撞、爆炸和金属成型等接触非线性、冲击荷载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问题。DYNA 程序系列最初是 1976 年在美国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 由 J.O. Hallquist 主持开发完成的。 LS-DYNA 具有几何非线性、 材料非线性、 摩擦和接触分离状态非线性等程序, 以 Lagrange 算法为主, 兼有 ALE、 Euler 和 SPH 算法, 主要进行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同时可以进行热分析、静力分析。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有限元显示非 线性动力分析软件[5]。
关键词
冲击波,水下爆破,数值模拟,流固耦合
1. 引言
海洋关系着中华民族崛起的安全和发展利益, 我国的核电工程建设、 航道疏通、 水坝拆除、 桥梁施工、 港口码头建设、水下炸礁、油气田勘探等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考虑到水下钻孔爆破具有爆炸能量利用率 好、岩石破碎均匀、工效高等优点,因此上述工程的前期基础开挖时大多采用水下钻孔爆破的方法进行施 工。但水下钻孔爆破作业伴随产生的安全问题也较为突出,如水中爆破冲击波、爆破振动、涌浪、飞石、 噪声等次生危害容易给爆破区域周边的生态环境及水生物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胁。 尤其是水中爆破冲 击波具有冲击作用特性且幅值大、传播远,是影响水下爆破安全的主要危害效应。水中大量渔业生物在受 到水中爆破冲击波作用时不仅导致形态学改变、器官损伤,甚至可能导致大面积的死亡。因此,进行水下 爆破工程下水中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研究,对指导水下爆破施工设计及安全防护有重要意义。 在水下爆破理论研究领域,S. Temkin [1]通过对小药包水中爆炸冲击波衰减特性的研究。P. Cole [2] 深入研究了水中爆炸的物理现象与基本规律,推导了水中爆破冲击波压力峰值、比冲量等基本参数的计 算公式。在水下爆破数值模拟研究领域,M. Kamegai 等[3]采用 CARE 程序对水下爆破冲击波产生的水面 非规则稀疏反射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M.B. Liu 等[4]采用率先采用 SPH 方法对炸药爆轰、产物与水 介质的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 本文以水下深孔爆破工程为例, 利用 ANSYS/LS-DYNA 有限元程序对水下不耦合深孔装药台阶爆破 的冲击波传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水下深孔爆破工况下,冲击波在岩石介质与水介质中的传 播规律,为爆破设计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
通讯作者。
文章引用: 谢兴博, 钟明寿, 宋歌, 刘影, 郭涛. 水下钻孔爆破冲击波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 矿山工程, 2015, 3(4): 207-215. /10.12677/me.2015.34028
谢兴博 等


本文根据工程实践,对水下深孔台阶爆破中冲击波的传播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孔填塞物能够起到填塞效果;采用中心起爆方 式的水下爆破冲击波沿岩石与水介质交界面一定角度的方向上,压力峰值最大。
3. 水下深孔爆破的数值计算模型
3.1. 材料模型
LS-DYNA 材料库中提供了多种材料模型可对炸药、金属、土壤、流体、岩石、混凝土等材料进行描
208
谢兴博 等
述。炸药及爆轰产物的材料模型采用关键字为 MAT_HIGH_EXPLOSIVE_BURN 的高能燃烧模型,状态 方程采用 JWL 方程[6],其形式为: ω P = A 1 − R 1V
P =
ρ0 C 2 µ 1 + 1 −



γ0
a µ − µ2 2 2
2
µ2 µ2 − S3 1 − ( S1 − 1) µ − S2 2 µ +1 ( µ + 1)
+ (γ 0 + aµ ) E
(3)
式中:p 为压力,C 为剪切—压缩波速曲线截距,S1、S2、S3 为剪切—压缩波速曲线斜率系数,γ0 为 GRUNEISEN 常数,E0 为初始化内能,ρ、ρ0 为材料密度和材料初始密度。
*N * ) σ *= A (1 − D ) + Bp (1 + C ln ε
(2)
式中: σ * = σ f c 为特征化等效应力( σ * ≤ Smax , Smax 为材料所能达到的最大特征化等效应力),σ 为实际等 效应力,fc 为准静态单轴抗压强度;D 为损伤变量。 p* = p f c 为特征化压力,其中 p 为单元内的静水压
Ρ (g/cm3) 2.66 K1 (GPa) 12 fc (MPa) 154 K2 (GPa) 25 G (GPa) 28.7 K3 (GPa) 42 T (MPa) 12.2 pl (GPa) 1.2 pc (MPa) 51 Ul 0.012 Uc 0.00162 A 0.3 Smax 15 B 2.5 N 0.79
Figure 2. Calculation model 图 2. 计算模型
210
谢兴博 等
石介质与水介质交界面,爆炸能量开始传入水介质中,形成水中冲击波,并在岩石介质中形成反射波。 图 3 为水下深孔爆破数值模拟不同时刻的应力云图。
4.2. 水中冲击波传播规律分析
装药起爆后,冲击波在岩石介质中呈近椭圆面传播,冲击波波震面依次达到岩石与水交界面,并由
3.2. 计算模型
为了考察水下深孔爆破的炸药冲击波在岩石介质与水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拟建立二维模型参数如下: 装药为不耦合装药, 炮孔直径 14 cm, 装药直径 12 cm, 孔深 1200 cm, 填塞长度 200 cm, 台阶高度 1000 cm,
Table 1. Parameters for 2# rock explosive 表 1. 2 号岩石炸药的材料参数
4. 水下深孔爆破的数值模拟结果
4.1. 数值模拟结果
装药起爆方式为中心起爆,起爆时刻为 800 us。随着装药的起爆与爆轰波的传播,爆炸能量传入岩 石介质,岩石中冲击波也呈近似椭圆形状从中心向两端传播。在起爆点水平方向上,冲击波率先抵达岩
Figure 1. The strength mode 图 1. 强度模型
− R1V ω + B 1 − e R 2V − R2V ω E0 + e V
(1)
式中,A、B、R1、R2 和 ω 为材料参数,p 为压力,V 为爆轰产物的相对体积,E0 为爆轰产物的初始化内 能。本文选取 2 号岩石炸药,其参数如表 1。 岩 石 介 质 采 用 Holmquist-Johnson-Cook (HJC) 本 构 模 型 , 在 LS-DYNA 中 的 关 键 字 为 MAT_ JOHNSON_HOLMQUIST_CONCRETE。HJC 模型是 Holmquist、Johnson 和 Cook 提出的可以描述工程和 地质材料在大应变、高变率下的非线性变形及断裂特性的损伤本构模型。其强度模型以特征化等效应力 描述,如图 1,表达式为[7]:
* = ε ε 0 为特征化应变率, ε 0 = 1.0 s −1 为参考应变率。C 为应变率影响参数,A 、 为实际应变率, ε 力, ε
B、N 和 Smax 统称为极限面参数,其中 A 为特征化黏性强度系数,B 为特征化压力硬化系数,N 为压力硬 化系数。本文选取岩石参数如表 2。 水是流体介质,关键字为 MAT_NULL 的材料模型,状态方程采用 GRUNEISEN 状态方程,其形式 如下[8]:
Mine Engineering 矿山工程, 2015, 3(4), 207-215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5 in Hans. /journal/me /10.12677/me.2015.34028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arch on Shock Wave Propagation of Underwater Drilling Blasting
Xingbo Xie, Mingshou Zhong*, Ge Song, Ying Liu, Tao Guo
College of Field Engineering,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 Email: znbxie@, zhongms7@ Received: Oct. 11 , 2015; accepted: Oct. 27 , 2015; published: Oct. 30 ,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