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包裹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石内含物
宝石中的内含物是在宝石生长的环境中形成的,可以反映宝石的成因,在宝石的鉴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区分天然与合成、优化处理宝石的重要特征。
第一节内含物的定义
内含物是指宝石在形成过程中,由于自身和外部因素所造成的、形成于宝石内部的特征,也可称为内部特征。宝石内含物和矿物包裹体的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
1、矿物包裹体指矿物中的异相物,主要是被包裹在寄主矿物中的成矿溶液、成矿融熔体和其他矿物,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的界限的那一部分物质,地质学上也称包裹体。
2、内含物除包括上述的包裹体外,还包括影响宝石透明度的晶体生长结构,如色带、双晶纹、流纹、解理、裂隙和生长蚀象等。
3、根据内含物的物理性质,宝石中各种宝石内含物种类有:
(1)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相当于矿物学中的包裹体。
(2)生长带、色带,主要是微小的杂质、或者化学成分的变化引起的,不属于矿物学的包裹体范围,但在宝石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
(3)双晶、双晶面、双晶纹或线,与晶体的晶格缺陷有关,不属于矿物学的包裹体范围,但在宝石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
(4)解理、裂隙和裂理属于晶体机械性的破裂,不属于矿物学的包裹体范围,但在宝石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内含物的分类
宝石中的内含物,可以根据它们形成的成因、时间、相态形态以及与寄宿宿主宝石矿物的不同而进行分类。
1、定义:包裹体在寄主宝石的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被包裹到后来形成的宝石
晶体中。
2、原生包裹体特征:固体包体,通常是各种造岩矿物,如阳起石、透闪石、云母、磷灰石、钻石、铬铁矿、锆石、金红石、透辉石、橄榄石、石榴石等。如钻石包裹橄榄石、祖母绿包裹透闪石等。
3、宝石学意义:
(1)重要的产地特征:反映宝石矿床母岩的特征,例如,斯里兰卡的蓝宝石中的白云母、缅甸莫谷蓝宝石中的方解石、桂榴石中磷灰石原生包裹体,都是反映母岩特征的原生包体。
1(2)指示宝石成因:可以作为天然宝石的鉴定特征,例如,钻石中的橄榄石包裹体、祖母绿中的透闪石包裹体。
二、
体。
2、特征:有气、液、固态的内含物,以及生长带、色带等生长结构。例如,海蓝宝石的管状包体、尖晶石的八面体负晶、水晶中的六方双锥状气液两相包裹体、刚玉中的六方生长色带、孔雀石环带构造等均为同生包裹体或者内含物。
3、宝石学意义
(1)产地特征:反映宝石矿床的成矿作用的特征,可以作为天然宝石的鉴定特征和宝石的产地特征。例如哥伦比亚祖母绿含有典型的三相包裹体。
(2)指示宝石天然或者人工成因:例如合成红宝石中的气泡,以及玻璃中的气泡和流纹。
(3)可以形成独特的宝石品种,例如发晶。
1、定义:形成的时间晚于寄主矿物,可因固溶体出溶作用、应力释放、机械破裂、交代作用、充填作用等形成。
2、特征:有各种出熔体、各种裂隙,具有熔融、溶蚀特征的固体包体,具有特殊图案或者现象的充填裂隙。
3、宝石学意义:
(1)指示优化处理: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指示优化处理,例如热处理的红蓝宝石;
(2)鉴别宝石种:形成宝石的特征包体,具有鉴别宝石种的作用,如紫晶的虎皮纹状愈合裂隙。
(3)形成特殊光学效应:可以形成特殊的宝石品种,如星光红宝石和蓝宝石。
同生包裹体
1、定义:形成时间与寄主矿物同时,在寄主宝石晶体生长的过程中形成的包裹第三节内含物的形成机制
一、原生包裹体的成因
1、母岩的残余矿物
变质作用过程中新生的宝石晶体交代了原先的矿物,如果交代作用不完全,则留下母岩矿物的残余,形成包裹在宝石晶体中的原生包裹体。
2、熔体或者溶液中结晶的顺序
在生长介质中较早结晶的晶体被体系中后结晶的晶体所包裹形成原生包裹体。例如拉长石中的暗色的普通辉石包裹体。
3、围岩矿物掉落作用
晶体生长过程中,围岩的组成矿物掉下,落到正在生长的晶体上,由于晶体
2的继续生长,把掉落的围岩矿物包裹到晶体中。如宝塔水晶中形成水晶晶形展布的白云母、绿泥石等。尚未充分熔融的合成宝石的粉料被包裹到生长的晶体中,成为熔体中合成宝石的鉴定证据。
二、同生包裹体的成因
1、附着生长作用
外来的纤维状晶体附着在寄主晶体的表面与宿主矿物同时生长,形成晶体中的针状、线状或者纤维状包体,例如翠榴石中的阳起石纤维状包裹体、津巴布韦祖母绿的纤维状透闪石包裹体、水晶的金红石针状包裹体。
2、晶体的生长习性
属于中级晶族宝石通常有沿C轴生长的习性,容易形成管状的负晶,形成平行C轴的管状同生包裹体。
3、快速生长
水热法合成宝石选择能够快速生长的面网作为种晶的生长面,这种生长通常导致多方向的生长台阶,在晶体中造成特殊的生长纹理,例如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箭头状纹理、Tiaruss水热法合成红宝石的波纹状纹理。
4、晶体生长间断
晶体在生长阶段,由于溶液组分的供给不足,会出现暂时生长停顿状况,并溶蚀已经形成的晶体,使得晶体表面形成凹坑。当生长体系中溶液再次达到饱和,晶体继续生长,溶液容易被包裹在生长阶梯的凹坑中形成同生包裹体。
5、生长溶液过饱和度的变化
当溶液过饱和度适中时,晶体缓慢生长结晶,形成透明度高、缺陷少的晶体;当溶液过饱和度太高时,晶核的成核作用增强,生长速度加快,晶格缺陷增加,易形成同生包裹体。
6、生长过程中的温压变化
晶体生长过程中,温度压力的变化可以导致已经形成的晶体发生机械破裂,形成开放性裂隙,然后又被生长愈合,形成愈合裂隙。
三、后生包裹体的成因
1、出溶作用
在较高温度下结晶的宝石,可以含有(或者溶解)浓度较高的杂质成分。温度降低后,晶体容纳的杂质的能力变小,要排出这些多余的成分。如果温度下降的速度比较慢,这些杂质就可以聚集成定向排列的小晶体,成为宝石中的包裹体。
例如蓝宝石、石榴石中的金红石针。假如温度下降很快,晶体中的杂质来不及聚集成晶体,就不会形成包裹体。
2、应力裂隙
寄主晶体中的包裹体往往和寄住宝石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如果包裹体的热
3膨胀系数小,在温度降低后,由于寄主宝石的体积收缩大,包裹体的体积收缩小,在包裹体周围就形成内应力场,并引起破裂,形圆盘状的裂隙。例如橄榄石中荷叶状的裂隙。锆石包裹体也容易引起应力裂隙,并被称为锆石晕。这是由于锆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破坏锆石晶格,使之蜕晶化,造成体积增大,造成内应力。
3、裂隙的充填愈合作用
晶体形成后的裂隙,由后期的与寄主晶体生长无关的充填作用形成各种次生充填物,如铁的氧化物等,典型例子是玛瑙中的苔藓状的包裹体。
4、熔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