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电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浅谈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术应用需求及发展前景研究

浅谈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术应用需求及发展前景研究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术应用需求及发展前景研究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空间利用的不断深入,对空间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核反应堆电源无法适应现代的需求,因此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从应用需求和发展前景两方面来浅谈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术的研究。

一、应用需求1.用于深空探测当前,人类对深空探测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能够完成深空探测的航天器必须拥有稳定、可靠的电源,这同时也是深空探测的限制因素之一。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出现,为深空探测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式。

核反应堆电源在很长时间内可以提供稳定的、可靠的电力。

因此,空间核反应堆电源在深空探测任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2.用于长期航天航天任务需要拥有强大的动力源来支持其在太空中的运行。

常见的太阳能电池面对持续性的高能粒子撞击、暴晒和低温,易发生能量下降、脆化等问题,而核反应堆电源则无此问题。

传统的化石燃料电池电源难以在太空环境中运作,而核反应堆电源可以长期、稳定地提供动力。

因此,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术也可以适用于长期航天任务。

3.用于地球和人类的未来现在,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呼吁开展地球的清洁能源技术研究。

这不仅是对于人类社会的未来建设的贡献,也是对环境的保护。

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空间核反应堆电源将成为一种清洁、安全、可持续的能源。

二、发展前景1.应用范围广泛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术的出现,将会有助于推动未来空间探索和深空探测,从而有助于人类的文明发展。

此外,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术还可以用于长期航天任务,如行星、小行星、彗星探索,太空站的独立供电等,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2.提供更为稳定的电力为了保证太空飞船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持续、稳定的电力支持。

而核反应堆电源可以长期稳定地提供大量的电力,因此可以满足太空飞船的能源需求。

此外,核反应堆电源还可以为深空探测提供能量支持,推进人类探索与研究。

3.研究成果丰硕关于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空间系统与技术前沿发展及创新趋势展望

空间系统与技术前沿发展及创新趋势展望

空间系统与技术前沿发展及创新趋势展望许社村;侯宇葵;孙亚楠;任迪【期刊名称】《国际太空》【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5页(P29-33)【作者】许社村;侯宇葵;孙亚楠;任迪【作者单位】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航天活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航天科技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既是对我们航天人的鼓励,更是殷切期望。

本文着眼技术发展趋势,关注社会、经济、军事发展需求,立足原始创新,回应重大关切,展望空间系统与技术未来发展,推动航天事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促进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以期“塑造未来”、“创造未来”、“引领未来”,找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强国发展之路。

1 航天强国之路必然是创新之路未来20~30年将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期,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运用使信息空间渗透至物理空间和认知空间。

航天领域最有可能产生知识突破和创新超越。

传统行业仍习惯于经典物理的思维方式,深空探测、空间试验等领域则必须要考虑时空弯曲等相对论效应。

航天强国必不是跟在别人后面、照抄别人能够发展起来的,只有强化原始创新、从源头做起,才能获得具有战略意义的颠覆性技术,夺得未来竞争的先机,也只有打破长期以来跟踪研仿的思维定式,真正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创新体系,形成核心技术竞争优势,以“黑科技”铸就空间技术的“护城河”。

同时,“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这个国家原始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基础研究也决定着未来航天领域原始创新的动力与活力。

例如,围绕宇宙大爆炸这个基本物理问题,产生了“哈勃空间望远镜”、“超越爱因斯坦计划”等重大航天工程,极大地拓展了航天视野,显著提升了空间技术及应用能力。

80年前,为了改变我们国家民族落后挨打的局面,钱学森提出“只有掌握航天理论才有超越西方的可能”,毅然走上了航天报国之路,率先提出航天领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超前设想和科学预见。

空间电源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空间电源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空间电源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前景一、引言空间电源技术是指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使用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能源技术。

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无人机、卫星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电源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空间电源技术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分别从空间电池、空间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超导技术四个方面进行介绍,探讨空间电源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空间电池技术空间电池是指在航空、航天领域中使用的电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电池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目前,最常见的空间电池是氢氟酸电池。

这种电池有着高比能量、高功率密度、长寿命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卫星、深空探测器等领域。

未来,随着氢氟酸电池性能的不断提升,它将继续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中的主流电源技术。

三、空间燃料电池技术空间燃料电池是指将氢、氧等气体进行反应产生能量的电源。

与传统电池相比,它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在空间领域,空间燃料电池以其高效、清洁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最常见的空间燃料电池是燃料电池组。

未来,随着燃料电池组技术的不断创新,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四、太阳能电池技术太阳能电池是指利用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电源。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往往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地使用电源,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能电池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电池,在航空、航天领域中,通常采用太阳能电池组。

目前,太阳能电池组已经广泛用于卫星、航天飞行器等空间应用中。

未来,随着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不断提高,它的应用领域也会不断拓展。

五、超导技术超导技术是一种能够在超低温下实现电流无阻抗传输的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超导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电源的效率和稳定性。

未来,随着超导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将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六、结论本文从空间电池、空间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超导技术四个方面对空间电源技术进行了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不断发展,空间电源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更新。

空间电源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空间电源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空间电源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随着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利用不断深入,空间电源技术成为了航天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空间电源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于保证航天器的可靠性、提高航天系统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空间电源技术的意义在航天器的发射、运行和返回过程中,需要不中断的、持续的电能供应。

航天器的电力系统必须保证高效、安全、可靠、稳定,才能支持相应任务的完成。

而空间电源技术则是为提供航天器、卫星等空间系统所需能量的技术,其意义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空间电源技术的发展还可以促进航天工业的发展,带动新的科技产业和创新形态的出现,促进全球科技进步。

二、空间电源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空间电源技术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锂离子电池、核电源等。

其中,太阳能电池板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空间电源,可供应航天器持续数年或数十年的电量。

太阳能电池板的发展是在技术提升和成本降低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其使用范围,以实现更完善的空间电源系统。

锂离子电池则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航天器内部的“白银”电源,可以抵御光电效应等不可预见的损坏。

核电源则具有连续、高功率和持久的特点,可以为一些特殊的太空任务提供稳定的电源保障,如一些高功率激光器的供电。

虽然核电源具有独特优势,但由于其本身的风险性和政治、环境因素的干扰,增加了其进一步实现和应用的难度。

三、空间电源技术的发展方向1. 高效能量转换电能的转换效率对电源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目前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已达到27%。

未来需要通过与材料科学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结合,进一步提升能量转换率,以满足航天器对高效能源供应的巨大需求。

2. 高能量密度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技术可以大大增加航天器的电源容量和使用寿命。

铁锂电池相对于传统的镍氢电池具有更高的充电效率和能量密度,但必须避免热失控等安全问题。

未来可以通过模拟、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等方式对电池充电、放电、寿命等方面进行综合和优化设计。

3. 新型能源技术随着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利用不断深入,新型的能源技术会投入到空间电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

开关电源设计毕业论文

开关电源设计毕业论文

开关电源设计毕业论文一、内容综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开关电源设计已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带你走进开关电源设计的世界,一探其奥妙和实用之处。

在这里我们不仅仅是研究技术,更是在寻找实用性和性能之间的平衡。

我们所关心的不仅是理论数据,更是其在现实应用中的表现。

首先我们要了解开关电源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电源在电子设备中的角色和功能后,我们就会知道电源不仅仅是设备运行的能源供应者,更是整个设备稳定性的关键。

开关电源设计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技术和创新来提升电源的性能和效率。

1. 开关电源的背景和意义开关电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从家庭电器的使用到工业设备的运行,再到数据中心的高效运作,开关电源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为什么我们会对开关电源的研究这么重视呢?这里面可是有深意的,听我慢慢道来。

2. 开关电源设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关电源设计在现代电子领域可是风头正劲的话题,大家都知道,开关电源是我们生活中电子产品的心脏,它不断地为我们身边的电子设备输送“能量”。

那么现在开关电源设计的研究现状是怎样的呢?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开关电源设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虽然传统的开关电源设计已经能满足一些基本需求,但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性能要求的提高,新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智能化、小型化、高效化已成为当下开关电源设计的重要方向。

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首先写这篇论文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研究和设计开关电源,解决现实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电源效率不高、稳定性不好等等。

毕竟开关电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涉及到很多领域,比如计算机、通信、家电等等。

所以研究开关电源设计,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那么我们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分析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研究其设计过程,然后设计出一个既实用又高效的开关电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研究不同材料的选用、电路设计、散热方案等等。

空间S4R电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空间S4R电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空间S4R电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李建平;徐伟;钱成喜【摘要】采用S4R功率调节技术能降低电源系统的控制难度,并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同时能降低PCU的质量和热功耗,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卫星电源技术.介绍了一套42 V母线S4R功率调节技术空间电源系统,对S4R功率调节系统的技术特点、设计方法和实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期刊名称】《电源技术》【年(卷),期】2015(039)010【总页数】4页(P2218-2221)【关键词】S4R;42V;电源实验系统【作者】李建平;徐伟;钱成喜【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30038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30038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3003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15S4R功率调节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EAS电源研究室开发成功,S4R在S3R的基础上拓展增加了太阳电池阵的直接充电功能。

S4R电源系统采用“两域”控制方式,与S3R系统[1]的“三域”控制方式相比,降低了一次电源系统控制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电源系统跨域动态响应能力;由于S4R系统具有太阳电池阵的直接充电功能,不需要配置独立的BCR充电模块,可减轻电源控制器(PCU)的质量。

S4R系统[2]中,太阳电池阵能直接为蓄电池组充电,使PCU具有更高的充电效率,同时降低PCU热功耗,降低PCU的热控难度。

S4R功率调节技术可以满足各种轨道航天器电源系统的应用需求,尤其适用于需要频繁地进行大电流充电的航天器电源系统。

如图1所示,42 V母线S4R电源系统主要包括S4R电源控制器、太阳方阵模拟器、锂离子蓄电池组、电子负载模拟器以及测试用的TM/TC、上位机等相关仪器设备。

1.1 S4R电源控制器电源控制器是S4R功率调节技术电源系统的核心,电源控制器采用两域(S4R)全调节母线体制,实现母线电压调节、太阳电池阵模拟器输出功率的分流调节、蓄电池组模拟器充电控制及放电调节,以及实现产品过压、限流保护。

《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效能优化控制及应用研究》范文

《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效能优化控制及应用研究》范文

《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效能优化控制及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临近空间浮空器作为新型的航空航天装备,其电源系统效能的优化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的效能优化控制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本文将概述浮空器电源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现状;其次,分析现有电源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概述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主要由能源获取、能量存储和能量管理三个部分组成。

能源获取通常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能量存储主要依赖于高性能的电池、超级电容等储能设备;能量管理则负责优化能源的分配和使用,确保浮空器的持续稳定运行。

三、电源系统效能优化控制方法1. 能源获取优化:针对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研究其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通过优化光伏电池板的布局和角度,以及风能捕获装置的配置,实现能源获取的最大化。

2. 能量存储优化:研究高性能的电池和超级电容等储能设备,提高其储能密度和充放电效率。

同时,通过智能充电管理技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3. 能量管理优化:采用先进的能量管理算法,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通过预测浮空器的能耗需求,优化能源的调度策略,确保浮空器的持续稳定运行。

四、应用研究1. 军事应用:临近空间浮空器在军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优化电源系统效能,提高浮空器的作战能力和持续工作时间,为军事侦察、通信中继等任务提供支持。

2. 民用应用:在民用领域,临近空间浮空器可用于气象观测、环境监测、通信中继等任务。

通过优化电源系统效能,延长浮空器的使用时间,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

3. 挑战与展望:虽然电源系统效能的优化控制对于临近空间浮空器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如能源获取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能量存储设备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的进一步优化。

美国空间核动力斯特林电源系统技术发展分析

美国空间核动力斯特林电源系统技术发展分析
美国仅对 SRG - 110 和 ASRG 两代采用放射性 同位素热源的系统方案进行了实际系统整机制造 [2], 试验样机均为百瓦级,系统效率最高可达 30%,已开
44
Space International 国际太空·总第 510 期
展大量地面试验。其他技术方案均停留在概念设计和 技术论证阶段,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热源的系统方案最 高供电水平将近 500W,采用核裂变热源的系统方案 单机最高供电水平高达 40kW。
同 时,NASA GRC 资 助 SunPower 公 司 面 向 系统飞行逐步完善发电器设计。已完成了 6 代 ASC 机型设计,现有的 ASC 工程样机 3 号(ASC-E3) 技术成熟度达到 6 级(TRL 6),并已在 GRC 完成 独立验证和验证测试 。 [20] 该公司进行的 ASRG 研究 项目中的试验结果表明,其研发的斯特林发电器已经 能够满足航天器的发射力学环境要求。
此外,美国也不断开发新型发电机和系统设计, SunPower 公司在汲取 ASC 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与洛 克达因公司(Aerojet Rocketdyne)团队合作,尝试 开发一种新型 SunPower 鲁棒斯特林发电器(SRSC), 进一步提升发电器鲁棒性与可靠性。设计目标为全 功率连续运行寿命 20 年,质量 2kg,单机发电功率 63.7W,热电转换效率 29.2%[21] 。
46
Space International 国际太空·总第 510 期
钚- 238。为满足任务需求,实现钚- 238 的自主可控, NASA 与 DOE 在 2011 年启动了钚- 238 生产项目 来重建生产能力,计划在 2023 年实现年均至少 1.5kg 的二氧化钚产量。但这仍无法满足其未来航天任务燃 料需求,即便是将年产量提升到 5kg,美国航天领域 在 2025 年前后仍会出现钚- 238 供应告急的情况。 为此,美国计划从缩短生产材料停留时间、延长衰变 时间、减少裂变产物库存和放射水平、缩短生产处理 过程,以及缩小生产设施占地面积等方面入手,进一 步提升生产能力。

军用电源行业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军用电源行业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01
02
03
04
05
对军用电源行业的建议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军用电源的 技术水平和质量,以满足不断升级的市
场需求。
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推动军用电 源行业的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投入
,扩大市场份额。
加强产业链整合和协同创新,提高军用 电源的制造水平和效率,降低成本,提 升竞争力。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 经验,提升我国军用电源行业的整体水 平。
军用电源行业的发展前景预测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国防安全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军用电源市场规模 有望持续扩大。
技术创新成为竞争焦点
未来军用电源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竞争的 关键因素。
环保、高效成为发展方向
未来军用电源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高效,符合可持续发展趋势。
06
结论与建议
市场需求分析
军用电源需求持续增长
01
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武器装备的升级,军用电源需求呈
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电源成为主流
02
由于军事应用对电源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高
性能、高可靠性的电源已成为主流需求。
定制化电源需求增加
03
不同军事应用场景对电源的性能和规格要求各异,因此定制化
专业化发展阶段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战争对军用电源需求的增加,军用电源行业开始专业化发展,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高新技术应用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军用电源领域得到 广泛应用,推动军用电源行业向高效、环保、智能化方向发展。
02
军用电源行业发展现状

05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彩虹QC小组

05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彩虹QC小组

上 海 空 间 电 源 研 究 所提高本体式二极管太阳电池 生产合格率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彩虹QC小组彩虹QC 彩虹QC小组 QC小组单位简介 产品简介 小组概况 选题理由 设定目标 现状调查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氢镍电池上海 空间 电源 研究所电源控制器航天部电源专业研制单位 已通过GJB/Z9001-2000认证 建有四条国军标生产线太阳电池镉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总结和下步打算水激活电池银锌电池热电池彩虹QC 彩虹QC小组 QC小组单位简介 产品简介 小组概况 选题理由 设定目标 现状调查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总结和下步打算我国航天通用化空间主电源三结 砷化镓 太阳 电池更好、更稳定的性能 最具竞争力的空间主电源相邻式二极管 三结太阳电池本体式二极管 三结太阳电池彩虹QC 彩虹QC小组 QC小组单位简介 产品简介 小组概况 选题理由 设定目标 现状调查小组成员 姓 名 张闻 王艺帆 池卫英 姜德鹏 陈超奇 李慧婷 朱松 年 龄 24 27 34 26 25 26 25 性 别 男 女 女 男 男 女 男 学 历 本科 研究生 本科 研究生 大专 大专 中专 组内分工 技术负责、组织活 动 数据分析,方案设 计 QC指导 QC指导 技术指导 负责光刻试验 负责蒸发试验 参与试验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注册号 小组成员 活动时间 彩虹QC 彩虹QC小组 QC小组 提高本体式二极管太阳电池 生产合格率 课题类型 组 长 活动次数 活动参加率 小组成员 攻关型 张闻 14 100% 成立时间 注册时间 200901 2009017人 201002~201012原因分析组长要因确认组员制定对策组员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组员 组员 组员巩固措施组员总结和下步打算彩虹QC 彩虹QC小组 QC小组单位简介 产品简介 小组概况 选题理由 设定目标 现状调查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总结和下步打算目标 要求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所合格率目标70% 所合格率目标70%所合格率 目标70% 目标70%生产 现状率 格 合12月上12月下1月上1月下2月上2月下造成 危害无法按期完成后期的型号任务选择 课题提高本体式二极管太阳电池生 产合格率彩虹QC 彩虹QC小组 QC小组单位简介 产品简介 小组概况 选题理由 设定目标 现状调查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总结和下步打算彩虹QC 彩虹QC小组 QC小组单位简介 产品简介 小组概况400本体式二极管太阳电池不合格原因分析图100 80 60 200 40 100 20 0选题理由300设定目标 现状调查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总结和下步打算量 数 格 合 不比 分 百C6 C7 百分比 累积 %0二极管性能不达标 317 81.5 81.5表面断栅 28 7.2 88.7电性能不达标 21 5.4 94.1减反膜花纹 13 3.3 97.4其他 10 2.6 100.0现在制作的本体式二极管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 合格率低的主要因素在于二极管性能不达标 合格率低的主要因素在于二极管性能不达标彩虹QC 彩虹QC小组 QC小组单位简介 产品简介 小组概况350二极管不合格原因分析图100 80 60 40 20 0选题理由 设定目标 现状调查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总结和下步打算300 250数 格 合 不200 150 100 50比 分 百0 C8 C9 百分比 累积 %反向电流大 272 85.8 85.8正向开压大 27 8.5 94.3二极管击穿 15 4.7 99.1二极管脱落 2 0.6 99.7其他 1 0.3 100.0二极管性能不达标的的主要原因是反向电流 大,不合格率达到85.8% 将反向电流大的不合格率从85.8%降至24 %,则合格率可增加至70.11%彩虹QC 彩虹QC小组 QC小组单位简介 产品简介 小组概况 选题理由 设定目标 现状调查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总结和下步打算 合金时 N2 保 护 不足 二极管 正负极 连接差 合金温 度过高 合金工 艺损坏 二极管 二 极 管 电 极 接 触差 光刻工艺 不符合工 艺规范 员 工 操 作 时 划 伤表面 外延片本 体层性能 不合格 二极管外 延生长不 合格 二极管 反向电 流大 二极管平 台腐蚀不 合格 外延片本 体层厚度 不均匀 平 台 腐 蚀 未 完 全腐蚀 二极管平 台上有钻 蚀员 工 操 作 不 规 范二极管电 极欧姆接 触差光刻图形 偏离设计 位置彩虹QC 彩虹QC小组 QC小组单位简介 产品简介 小组概况序号 末端因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标准 负责人1、要因确认计划表(1)完 成 日 期 2010 年 3 月前选题理由1设定目标 现状调查2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3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4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5员工操作 员工操作情 查 看 员 工 是 否 时划伤表 况 按操作规范操 面 作,是否有表 面划伤 平台腐蚀 腐蚀后平台 连 续 4 周 抽 取 100 片圆片,观 未完全腐 表面 蚀 察腐蚀后平台 表面是否有残 留 二极管平 腐蚀后平台 连 续 4 周 抽 取 100 片圆片,观 台上有钻 边缘 蚀 察腐蚀后平台 边 缘 是 否 完 整,有无钻蚀 光刻图形 光刻后二极 随机抽取 100 片 偏离设计 管图形位置 圆 片 , 检 查 光 位置 刻后二极管图 形位置操作过程符合工 池卫英 艺操作规范,无 表面划伤 腐蚀后平台表面 陈超奇 无残留 工艺文件编号: Ru006.097 腐蚀后平台边缘 陈超奇 完整,无钻蚀 工艺文件编号: Ru006.097 二极管图形位置 李慧婷 与设计相同 光刻板工装号: gkb-63662010 年 3 月前2010 年 3 月前2010 年 3 月前总结和下步打算二极管正 二极管正负 随 机 抽 取 50 片 二极管正负极金 李慧婷 负极连接 极金属连接 圆 片 , 使 用 探 属连接电阻小于 针 测 量 二 极 管 10Ω 差 金属连接电阻2010 年 3 月前巩固措施效果检查对策实施制定对策要因确认原因分析选题理由小组概况产品简介1、要因确认计划表(2)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标准负责人完成日期6二极管电极欧姆接触差二极管电极欧姆接触取5片圆片镀满二极管电极,各使用探针测试20个点的欧姆接触二极管电极欧姆接触小于25Ω李慧婷2010年3月前7合金温度过高合金时炉管内的实际温度合金时分别在炉膛前中后使用热电偶实时测量温度合金时炉管内的实际温度符合工艺范围380~390℃朱松2010年3月前8合金时N 2保护不足合金时N 2流量对合格率的影响使用不同N 2流量合金,记录流量与合格率的关系两者相关系数大于0.7朱松2010年3月前9外延片本体层厚度不均匀外延片厚度均匀性查看外延片厚度均匀性测试结果外延片厚度不均匀性小于5%张闻2010年3月前10外延片本体层性能不合格外延片本体层PN 结性能察看外延片本体层PN 结测试结果本体层PN 结性能与设计要求相符文件编号:张闻2010年3月前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巩固措施效果检查对策实施制定对策要因确认原因分析选题理由小组概况产品简介2、末端因素1末端因素员工操作时划伤表面确认过程在监控期间,有员工操作时未按操作规范操作,镊子接触到平台,导致2个批次的平台表面光刻胶缺损,在腐蚀时破坏平台P-N 结。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发展及应用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发展及应用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发展及应用作者:闫锋哲陈章隆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第11期摘要:空间核反应堆(space reactor),是利用核反应产生的能量为航天器提供电力的一种空间电源。

根据航天器不同的任务需求,可以将空间核反应堆的用途细分为空间核电源和空间核推进。

长期载人的宇宙空间站和大型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和星表空间基地等,在运行时都需要千瓦或者千瓦以上功率的电源,而且还要求其供电系统必须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功率大、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空间电源都在大力研发建设中,空间反应堆作为一个重要的空间电源,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功率大和寿命长的优势,是未来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空间电源。

本文对空间核反应堆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介绍。

关键词:空间核反应堆航天器空间电源中图分类号:TL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4(c)-0021-03目前航天器应用最廣泛的的电源供应装置是太阳能电池。

但是由于太阳能电池过于依赖太阳光照,对太阳光的角度和与太阳的距离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角度不佳或者与太阳的距离过远,都会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

因此在研究太阳能电池之余,科研人员开始也研究利用其他能源。

利用核能为航天器提供能源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放射性同位素电池,一种是空间核反应堆。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是目前深空探测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源。

其具有体积小寿命长等特点,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为航天器供电,目前飞行最远的美国旅行者号就是依靠其携带的三个放射性同位素电池为其提供电力。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虽然具有长寿命、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等优势,但是其功率却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航天器的需求。

因此,科研人员开始将研究的重点转向可以提供大功率,长寿命的空间核反应堆。

1 空间核反应堆概述1.1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概念及原理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是一种可以将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转换为电能供航天器使用的装置,它主要由反应堆本体、辐射屏蔽装置、热电转换系统、废热排放系统和反应堆控制系统组成。

《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效能优化控制及应用研究》范文

《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效能优化控制及应用研究》范文

《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效能优化控制及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临近空间浮空器作为新型飞行器,其电源系统效能的优化控制成为研究的热点。

电源系统是浮空器的“心脏”,其效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浮空器的任务执行能力与续航能力。

因此,本篇论文将深入探讨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效能优化控制及其应用研究。

二、电源系统基本结构及现状分析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主要包括电源组件、能源存储及转换设备等。

目前,传统的电源系统主要采用以蓄电池、燃料电池为主的供电模式,但其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供电稳定性较差,在不同气候和飞行状态下,电源系统的效能会受到较大影响;能源转换效率较低,导致能源浪费严重;此外,对于长时间、长距离的飞行任务,传统电源系统的续航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效能优化控制技术探讨为了提升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的效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一)能量管理技术能量管理是保证浮空器能源使用效率和系统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不同供电模块进行优化控制,动态分配各设备的能源供应,从而提升电源系统的整体效能。

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算法,实现对能量的实时监控与调整,以保障电源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最优性能。

(二)新型能源利用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浮空器上的应用逐渐增多。

通过综合利用多种新能源技术,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延长浮空器的续航时间。

此外,利用超级电容、燃料电池等高效能源存储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源系统的供电稳定性。

(三)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是实现电源系统效能优化的关键手段。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对电源系统进行智能控制与决策,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

同时,通过实时监测电源系统的运行状态,对潜在故障进行预测与处理,以保障浮空器的安全与可靠性。

四、应用研究在深入研究与验证的基础上,本论文针对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效能优化控制技术进行了应用研究。

通过将优化后的电源系统应用于实际飞行任务中,验证了其在实际环境下的效能表现。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星、箭、弹、船、(探测)器”及其它特殊设备用电源系统、控制设备的研究、设计、制
造和试验任务,以及光伏发电和储能电源的民用产业孵化工作。所内现有八个研究室,分别
从事电源系统及控制设备、载人航天电源系统等的研制、物理电源、运载火箭电源、导弹电
源、贮能电源、军用锂离子蓄电池研制和电源信息情报资料收集整理。另有三个研发中心,
电源产品,形成了电源系统及控制装置、太阳电池、镉镍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锂离子
电池、水激活电池、氢镍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化学电容器、锂亚硫酰氯电池、液流电池
等 20 多个系列 300 多个品种的产品,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电源专业技术的发展做出 了重大贡献。
民用市场领域,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抓住自身的专业优势,已先后孵化出上海市太阳能
分别是电源系统研发中心、太阳能研发中心、电化学研发中心,主要负责跟踪国际科技前沿,
研发相关产品,为该所未来发展积蓄技术储备。
所本部位于上海闵行区东川园区,现有职工近 960 人,其中技术人员 443 人,博士后 4 人,博士 38 人,研究生 197 人;国家级专家 2 人,部级专家 3 人,行业专家和学科技术带 头人 15 人,享受国家政府特贴专家 11 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现有硅、砷化镓太阳电池、 镍镉、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热电池四条国军标生产线,2003 年 9 月通过了国防武器装 备科研生产一级保密资格认证,2004 年通过了国家档案二级认证;拥有多个卫星电源系统 平台,四十多年来,已经为 30 余颗卫星(飞船)、30 余枚运载火箭、10 余种战术武器(导 弹和兵器)、以及其他一些特殊应用领域(航空、舰船等)提供了多种优质电源系统或贮能
本单位接收学校推荐的免试推荐生。 具备报名资格的应届或历届毕业生,参加全国统一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分及单科分数达 到全国研究生招生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 3、 学制:两年半 基础课代培:第一年,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流大学就读; 硕士课题及论文:一年半,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内完成。 4、 学费:学费和住宿费由培养单位负责支付,课题阶段提供研究生住宿。 5、 生活补贴 基础课代培阶段 800 元/月;课题阶段 1200 元/月;每年报销两次探亲往返车票,节假 日享有其他福利。 6、 特有优势 雄厚的师资队伍 教授级研究员,国家级专家、部级专家、学科技术带头人; 国防重点型号、863、973 等国家重点课题项目技术负责人; 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一流的学术水平,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一流的委培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流大学。 先进的科研条件:先进、完备的科研、生产、试验仪器设备条件和科研环境。 充足的经费保障:国防工业、航天集团公司重点投资,充足的科研经费投入与支持 众多的科研项目:承担了包括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应用卫星、导弹武器等多系列 多品种数十项国家重点工程型号项目;承担了 863、973、高新技术领域等多项国家重 点技术攻关课题项目; 广阔的发展空间: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开放式、生涯式、开 发型、学习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综述

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综述

2023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综述CATALOGUE 目录•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概述•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现状分析•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的发展前景及挑战01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概述1电源系统的构成及作用23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航天器提供电力。

太阳能电池板在夜间或阳光不足时,为航天器提供电力。

储能电池负责管理、调度和监控电力供应,确保航天器的正常运行。

电源管理单元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航天器提供电力。

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的分类太阳能电池板技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热能,通过温差发电技术转化为电能。

放射性同位素电源利用霍尔效应产生的电能,为航天器提供电力。

霍尔效应电源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的发展历程01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经历了从化学电池到太阳能电池板的转变。

02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使得其在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03目前,太阳能电池板已经成为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的主流方向,而放射性同位素电源和霍尔效应电源则分别在长寿命和高能电源方面具有优势。

02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现状分析03锌银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可靠等优点,适用于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的电源系统。

化学电池技术现状01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快速充电等优点,是卫星电源的主流选择。

02镍氢电池具有高功率密度、长寿命、环保等优点,适用于需要高功率输出的航天器。

具有高转换效率、长寿命、可靠性高等优点,是卫星电源的主要选择。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制造成本低、寿命长、耐空间辐射等优点,适用于大型卫星和载人航天器的电源系统。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轻便、可弯曲、制造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小型卫星和便携式设备的电源系统。

薄膜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技术现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可靠性高等优点,是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电源的主流选择。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具有高能量输出、长寿命、可靠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大型卫星和载人航天器的电源系统。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功率分布控制方法研究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功率分布控制方法研究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功率分布控制方法研究随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不断加快,空间核反应堆电源作为一种高效、持久的能源供应方式,在航天器、月球基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功率分布控制是一个关键技术难题,直接关系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功率分布控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一、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功率分布特性空间核反应堆电源通常采用热能转换方式,将核反应产生的热能转换为电能。

由于核反应堆的功率密度高,其产生的热能分布不均匀,导致热能转换效率不稳定,从而影响电源的输出功率。

因此,对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功率分布特性进行深入了解,是实现有效控制的基础。

二、功率分布控制方法针对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功率分布特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控制方法:1.热能导流控制:通过优化热能导流结构,使热能均匀分布在热能转换器上,从而提高转换效率。

具体可以采用热管技术、热超导材料等手段。

2.反应堆功率调节:通过调节反应堆的输入功率,实现对热能输出的控制。

这种方法需要精确的控制算法和执行机构,以保证调节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热能缓冲控制:在热能转换器前设置热能缓冲结构,减小热能波动对转换效率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智能控制技术: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智能控制。

通过建立模型、训练算法等方式,实现对功率分布的有效预测和控制。

三、未来研究方向未来对于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功率分布控制方法的研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研究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热能输出特性,建立更加精确的热能模型,为控制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探索新型的热能导流和控制材料,提高热能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3.结合智能控制技术,开发更加高效、智能的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控制系统。

4.加强实验验证和实际应用研究,不断优化和完善控制方法,提高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功率分布控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技术问题。

空间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空间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2 ~ +6 ℃之 间工 作 , 能胜 任 太 空 昼夜 温差 变 化 大 O O 更
Fi e l h u in b te y f rS e t rs tl t g 2 Th i i m-o at r o tn o a el e t i
空 间用 锂离 子 电池 与商 用 韵锂 离子 电 的最 大 区 池 别在 于二 者应 用 的环 境 不 同 , 于 L 用 E0 和 G 0 轨 道 E 的空 间锂 离子 电池 , 工 作 环 境 处 于 大 气层 中的 电离 其 层 , 中存 在 大量 高 能 粒 子 体 , 较 强 的穿 透 能 力 , 其 有 会 对单 体 蓄电池 和 蓄电 池组 中的有机 物分 子 结构 产 生不
着航天 活动 的深 人开 展 、 天技 术 的进 一 步 开发 利 用 , 航 对 空间 电源 的要 求也越 来越 高 , 的来 说 可 以归 结 为 : 总 高可靠 性 、 大功 率 、 比质 量 、 寿 命 和低 成本 [ 。 目 轻 长 J ]
前, 空间储 能设备 主流应用 的是镉镍 和镍 氢 电池 , 与其
态 要求 极其 严格 , 如果单 体 蓄 电池 密封不 好 。 发生 电 会
解液微 漏 或气 体逸 出 , 最终 导致 蓄 电池 失效 。
效 载荷 。因此 , 世界 各 国的研 究 机构 如美 国 NAS 法 A、 国 S T、 国 VAR AF 德 TA 等 都 在 进行 空 间用 锂 离子 电
子 电池 表 现 出 相 当 大 的 兴 趣 和 关 注 。最 早 由美 国的

收 到 稿 件 日期 :0 60 -3 2 0 -32 通讯 作者 : 克 宁 孙 作者简介 : 刘 伶 (9 O . . 18 一) 女 吉林 省 人 , 士 研 究 生 , 事锂 离 子 电池 材 料 研 究 。 博 从

空间电源技术研究

空间电源技术研究

空间电源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日益深入,空间电源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空间电源技术是指在太空环境下,通过利用太阳能、核能等能源进行能量转换的技术。

本文将深入探讨空间电源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前景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进展在空间电源技术的研究中,太阳能电池是最为常见的能量转换器件。

太阳能电池通过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使得太空车辆在不需要再携带大量油料的情况下能够持续运行。

随着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其能量转化效率的提高使得空间电源技术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此外,核能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能源。

核能通过核反应转化成热能,再由热能转化为电能,为太空航行提供足够的能量。

然而,核能在太空领域的应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核反应和核辐射会对太空环境和太空器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其次,核能在太空中的使用需要遵循严格的国际规定,需要实行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

二、应用前景空间电源技术在现代航天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地球轨道、月球探测以及深空探测等任务中,空间电源技术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例如,国际空间站的能源系统就主要采用太阳能电池来提供能量。

这些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和稳定性,能够经受住极端高温和低温的考验,实现了长期太空探测的可持续性。

三、存在问题虽然空间电源技术在现代航天运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太阳能电池在质量、稳定性以及曝露在太阳辐射下长期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太空环境下的辐射、高温和低温等极端条件,太阳能电池会面临如能量输出下降、能量浪费等问题。

同时,太阳能电池的材料质量与选用也需要不断改进。

除此之外,核反应堆的安全性也是空间电源技术应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核反应堆的不当操作或故障可能导致极大的强辐射、爆炸等意外事故发生,这会对太空探测和人类多种活动产生不可预料的影响。

四、结语总之,随着人类对太空领域的不断探索和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电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越来越重要。

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综述

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综述

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综述然而,太阳能电池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与太阳光照的强度和角度有关,光照不足时电池输出功率会降低。

此外,航天器在地球进入黑暗区时,需要依靠储存的电池能量继续工作。

因此,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储能容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研究中涌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例如,太阳能浓缩技术通过集中光能,将太阳光照射到小面积的太阳能电池上,从而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还探索了其他替代能源,如核能和燃料电池。

核能在航天器上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时间供电的特点,但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

燃料电池则可以使用氢气或氧气等燃料产生电能,相比传统电池技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可充电性。

但目前燃料电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未来,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储能容量,同时探索替代能源和新型电池技术。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航天任务的多样化,研究人员需要开发更高效、更可靠的电源系统,以满足未来太空探索的需求。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价值链的完善,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的商业化发展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各国航天机构和企业将会加强合作,推动电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人类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综上所述,当前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主要以太阳能电池为主,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储能容量,同时探索替代能源和新型电池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商业化的发展,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将为人类太空探索提供更可靠、高效的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母线电压的选择 电源系统母线电压的选择,典型值有 28V、42V、100V,即低、中、高三种。母线电压 的选择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①航天器功率需求水平; ②航天器功率电缆网的重量与损耗; ③可以得到的元器件的耐压与成本水 平; ④航天器表面在空间等离子环境下不 均匀充电,引起静电击穿的危险性和太阳电 池阵等离子漏电的严重性; ⑤对二次电源(DC/DC变换器)的输入 电压、转换效率与可靠性的影响。 特别要指出采用100V以上电压,电压的 提高会使电缆损耗或电缆网的重量以平方关 系下降。但是100V以上电压会引起太阳电 池阵诸多问题,必须逐一加以防范。主要问 题有:太阳电池阵表面高绝缘盖片不均匀充 电,有时高达上万伏,会产生静电放电,激发 等离子通道,使太阳电池电路和太阳电池基 板表面短路,太阳电池阵部分或全部功率丧 失。
(5)多机组并联与单机组配置 有两种配置方式,一种是多机组方式。 每个机组由独立的太阳电池阵、电池组、充电 控制单元组成。这种方式在国际通信卫星系 统和我国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及921载人 飞船得到应用。另一种配置是单机组(统一
母线)配置。这种配置的太阳电池电路、分流 调节器、充电调节器、放电调节器、蓄电池组 都是冗余的多模块方式配置,但受统一的中 心控制器(主误差放大器)指挥。只要改变各 种模块的数量就可以实现系统输出功率的扩 展。
体装式 太阳电池阵
空间本体表面式太阳电池阵 脱裙式太阳电池阵
-太阳 电池阵
刚性折叠式(铝蜂窝式)
非聚光式卜—.H 半刚性匆叠式
平板展开式 太阳电池阵
全柔性卷式或折叠式 带平面反射镜式太阳电池阵
聚光式
菲涅尔镜 太阳电池阵
圆柱式 圆锥式
图l 航天器太阳电池阵构型分类
太阳电池阵提高比能量、降低成本的另 一途径是使用聚光太阳电池阵。聚光太阳电 池阵分为两类:一类是反射式,在太阳电池板 两边安装薄膜式反射镜,使光强增加50%到 70%;另一类是菲涅尔透镜式聚光式,后者通 常有两种:圆柱和圆锥;圆柱式要求太阳电池 阵单轴对日定向;圆锥式要求太阳电池阵对 日双轴跟踪定向菲涅尔透镜的聚光度远高 于反射式平板反射镜,聚光度可以达到几十
2.电源种类
空间电源根据不同航天装备需求,主要 有以下五种。

①一次性电源 主要有锌银电池组和锂/亚硫酰氯电池。 它们作为短期卫星(少于30天)的主电源或 应急、火工品点火的辅助电源。一次电源的 特点是一次性使用,不能反复充电。 ②核电源 不同的热源和热电转换器构成了放射性 同位素温差发电器、核反应堆温差发电器和 核反应堆热离子发电器三种核电源。核电源 适用于光强低、核辐射、空间攻防、需轨道大 机动和深空探测等特殊航天器。 ③燃料电池(FC) 空间用的燃料电池通常采用质子交换膜 的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以氢气为燃料,氧气 为氧化剂,在E催化剂存在和约80℃的条件 下产生如下的化学反应:
①电性能要求:包括功率、电压、阻抗、纹 波、瞬态特性。
②寿命要求:低轨卫星(LEO)3.5年,地 球静止卫星(GEO)8。15年。
③重量和体积:卫星太阳电池阵的尺寸 远大于卫星本体。中型以上卫星,电源重 130—500kg;微小卫星,电源占全星的20—
万方数据
43%o
④可靠性:超过0.97。 ⑤环境条件:太阳电池阵直接暴露在外 太空中,环境恶劣且多变,要承受一180至 80℃的温度变化,并承受比星上其他部件总 剂量高l。2个数量级的高能带电粒子射线 的辐射,要承受各种空闯等离子环境的高压 静电充/放电效应,对于低轨道则还有严重的 原子氧剥蚀问题。卫星太阳电池阵往往是各 种地基、空基和天基反卫星激光武器的首要 打击对象。 空间电源系统是一个非自主的分系统, 太阳电池阵发电系统依赖子光照条件,因此 又严重制约卫星的发射窗口、轨道参数、飞行 程序、卫星的结构、尺寸、姿态和轨道控制,例 如对某些采用体装式太阳电池阵白g卫星,为 了使太阳电池阵发出所需功率,其卫星平台 的尺寸不得不成倍增加;对某些大功率卫星, 耗功超过10kW,则太阳电池阵达到100平方 米,对卫星的构型、基频、姿态控制和轨道阻 力及轨道生存能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电 源分系统的水平不仅仅影响自身输出功率、 重量、寿命,而且对卫星总体设计、卫星姿态 控制和轨道控制产生联锁反应。
式,第一种是充电阵和供电阵分开;第二种是 太阳电池阵统一布片、统一母线输出,由电源 控制单元实行“三域”控制,完成光照期和地 影期对负载稳压供电与对蓄电池组自主充电 的控制。国外应用的典型航天器有阿尔卡特 大型通信卫星平台SB一3000和SB一4000,我 国的东方红四号、前哨一号卫星也采用这种 结构。统一母线设计还给太阳电池板标准 化、通用化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简化了太 阳电池阵的电缆网和太阳翼对日跟踪滑环的 结构,减轻了重量,提高了可靠性。
二、太阳电池/蓄电池空间电源 分系统的总体技术
电源分系统的太阳电池阵、蓄电池组和 电源控制器对于不同的空间飞行器(轨道、耗 功、航天器外形、电压要求等)特点选择不同 的配置方案。
11)以能量传输方式分类 有直接能量传递方式(DET)和太阳阵最 佳点跟踪方式(SPRU)两种。 2.以母线电压调节方式分类 电源系统母线电压调节方式有不调节、 半调节和全调节三种。 (3)太阳电池充电阵、供电阵分开与统一 母线全调节的电源系统 国内外卫星的太阳电池阵结构有两种方
(6)电源系统多圈能量平衡技术 随着低轨对地雷达与光学成像观测卫星 应用越来越多,在成像仪开机和数据回放时 耗功超过常值一倍以上,时间10。20分钟。 每天绕地球16圈左右,往往仅在某几圈经过 的敏感地区开机。因此,各圈耗功平均值相 差很大。为降低这类航天器电源系统的规模 与重量,其配置应当由当圈能量平衡改为多 圈能量平衡。多圈能量平衡技术是较复杂的 技术。 (7)短时超大功率电源系统技术 雷达侦察卫星(SAR)的雷达开机时耗功 超过正常值的2~3倍,虽然时间不长,但对 电源系统高倍率供电能力和供电母线的瞬态 特性要求很高。如前所述,高倍率供电时要 求: ①蓄电池组需要能提供高倍率的电流, 应具有很低的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 ②蓄电池组放电调节器应当有很大的脉 冲带载能力; ③电源系统各部件应具有良好的瞬态响 应能力和承受高达106ⅣS的浪涌电流能力, 否则供电母线电压会出现几伏到几十伏的突 跳,造成星上某些仪器低压保护或工作异常。 (8)S4R型电源系统技术 在2002年5月的第六届欧洲空间电源 会议上,由阿尔卡特公司的A·CAPEL等人提 出。S4R型电源系统技术优点在于:①结构 上适合于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设计,具有 极强的扩展能力。②适用于高、中、低(包括 太阳同步轨道)轨道空间任务,具有良好的动 态特性和超大功率短时间带载能力。③效率 高,重量轻,发热量小。

万方数据
三、太阳电池阵及 太阳电池技术
1.太阳电池阵技术
太阳电池阵构型分类如图l所示。 体装式的太阳电池阵适合于功率较小的 卫星。体装式太阳电池阵的共同弱点是太阳 电池的利用率很低,一般为30%左右。 平板展开式太阳电池阵必须和展开、释 放、对日跟踪驱动机构(sADA)等部件配合使 用。西方各国,根据不同的航天任务要求,在
发展刚性太阳电池阵的同时,对于大功率的 卫星更多地采用半刚性或全柔性太阳电池 阵。
柔性太阳电池阵和刚性太阳电池阵相比 有很多优点:重量轻30—40%;太阳电池板 光照时平衡工作温度低15。20℃,输出功率 可提高7一lO%;可利用地球约30%反照光, 实现太阳电池正面和背面双面发电,使太阳 电池阵平均功率提高10%以上;和机构相配 合,太阳电池阵功率可高达上百千瓦;和相应 的展开机构配合,可以实现多次收拢与展开, 这对轨道需要大机动的航天器有重要意义。
⑤太阳电池阵,蓄电池供电系统 它由太阳电池阵、蓄电池组、电源控制单 元三个子系统组成。在航天器处于轨道光照 区,太阳电池阵通过光伏效应把太阳光能转 换成直流电,并由电源控制单元分流、稳压调 节、充电控制,向空间各种载荷供电,并对蓄 电池组充电。在星蚀期,蓄电池组经过电源 放电调节器控制、调节,向载荷供电。这种供 电系统的工作寿命在高轨道超过lO年,低轨 道超过5年。输出功率达到75kW(国际空间 站),结构相对简单,没有复杂活动部件,可靠 性高。因此,全世界95%以上的空间采用这 种系统。本文重点论述这种电源系统的现状 和发展趋势。
空间电源分系统是空间装备所有仪器工 作的惟一电源,其基本功能是通过物理和化 学过程,将太阳的光能、核能或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并对电能进行储存、调节、变换和管理, 然后向空间装备其它各分系统不问断供电。
1.对空间电源系统的要求
空间电源系统的水平极大地影响空间平 台的性能和寿命。空间平台总体设计对电源 系统的要求主要有以下5方面。
2 万方数据
际空间站(IsS)上采用SD系统。实际在1996 年被取消。有些报道指出,虽然SSF的SD已 做了大量工作,但它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许多技术难度大,有些问题没有把握,没有通 过空间飞行试验就在空间站上作为主电源有 极大风险;另一种说法是经费太高。国际空 间站最终仍然采用了太阳电池阵/蓄电池供 电系统。
国外20世纪90年代以后空间太阳电池 片研究的最大成就是采用MOCVD外延技术 开发并在空间上应用的锗衬底多结砷化镓太 阳电池。
2.蓄电池放电调节(BDR)
地影期蓄电池放电调节器有升压式和降 压式两种,都属于脉宽调制(PWM)的开关稳 压电源。我国卫星大都采用升压式放电调节 器,其中东方红四号蓄电池升压式放电调节 器把60.90V的蓄电池组放电电压提升到 100±0.3V的供电母线电压,单星由8个升 压式放电调节模块组成,每个模块输出能力 达到1500W,整星总输出能力达到12lcW,转 换效率为95%。
2H2+02—2H20+电能 电池系统配备液氢、液氧储存罐、供水和 排水、氢氧气体流量、压力、增湿、温度调节、 输出电压电流调节变换等辅助系统,是一种 活动部件多,系统复杂的发电装置。 质子交换膜氢氧燃料电池(PEMFC)可作 为大功率短期飞行任务航天器的主电源。美 国的航天飞机采用了这种电源。它的优点是 独立性强、功率大、适合于低轨道及机动飞 行,副产品水可供宇航员使用。其缺点是辅 助系统复杂,系统总的重量比能量不高,液氢 与液氧低温储存难,安全性和可靠性较突出。 由于液氢和液氧携带量有限,不适合半年以 上空间任务的使用。 ④太阳能热动力系统(SD) 该系统是采用热能一机械能一电能的转 化方式。整个系统由大口径抛物面聚焦式太 阳光反射器、吸热/蓄热器、透平机、压缩机、 发电机、散热器、冷却器、辐射器、电子控制盒 等组成。其转化效率不高于18%,基本和单 结砷化镓太阳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供电系统 相当。此外,太阳能热动力系统重量比功率 很低。 美国曾计划在自由号空间站(SSF)和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