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知识点元明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元代
1.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其他表演艺术
而形成的一种完善的戏剧形式。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
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它脱离了戏曲的雏形阶段,以崭新的面
貌出现在元代的戏剧舞台上。从元杂剧的直接源头来说,则主要有
两条:一是从宋到金的以调笑为主的短剧——宋杂剧、金院本,一
是从宋到金的说唱艺术——诸宫调。
2.代言体:“代言体”的叙事方式(第一人称),即由故事中人自
说自话,自叙其事,声口毕肖,活灵活现,并且让剧中人在具体的
情景中互动或发生戏剧冲突。“代言体”的出现标志着杂剧体式的
正式形成。这是杂剧超越了诸宫调等艺术形式的最明显之处。
3.元曲:是一个既包括诗歌类的散曲也包括元杂剧在内的综合概念。由于杂剧是用散曲中的套数来演唱的,所以元曲既可用作二者的统
谓或总称,也可以分别特指其中的一种。
4.南戏:南戏与北曲杂剧相对而言,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又称戏文、南词,是宋元时用南方歌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它最初流行于浙东温
州(永嘉)等地,故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南戏产生于北宋末
南宋初,盛行于南宋,元统一后衰落,元后期中兴。
5.四大南戏:南戏创作史上负有盛名的四部作品,即《荆钗记》
《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简称为“荆刘拜杀”。因南
戏当时有“传奇”之名,故后来也有“四大传奇”之称。“四大南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戏的创作水平。
6.散曲:是在元代出现的新诗体,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因
多用北方歌曲演唱,也叫北曲。散曲主要包括小令和套数。小令与
词有同源关系,体式上都是长短句,只有一段。套数又称套曲、散套,由同一宫调的数支曲子组成。
明代
1.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裁,它是在宋
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的。“讲史”讲述的是历代兴
亡和战争之事,由于年代长、人物多、事件复杂,不可能一次讲完,因此,每讲一次,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就相当于后来
章回小说的一回。每次讲说前,艺人们都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小说回目的来源。现在见到的元刊讲史话本都相当粗糙简陋,属于讲说纲要的性质。经过民间艺人和文人作家的持续努力,元末明初出现了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就是章回小说的诞生过程。明中叶以后,《西游记》、《金瓶梅》的出现,标志了章回小说的成熟。
2.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3.三言二拍:《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合称“三言”,其作者为明朝冯梦龙。《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其作者为明朝凌蒙初。由于“三言”和“二拍”编著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似,思想特征大致相同,艺术水平大致相当,故文学史一般将两书并称,成为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的代表作。
4.明传奇:明传奇是与明代杂剧并行发展的一种戏剧形式。“传奇”,最早是指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也有“传奇”一类,元末明初,传奇又往往指元杂剧,因为元杂剧好多都从唐传奇改编而来,自身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明嘉靖之后,“传奇”一般专指杂剧以外,被规范化、文雅化、声腔化、全国化,以南曲演唱为主的中长篇戏曲。明代传奇发源于宋元南戏。它在初期,不仅体制不完善,思想内容也极陈旧、保守。中叶以后,随着社会发展和四大声腔的成熟,明代传奇迅速崛起,进入全盛时期。其发展势头,远远超过当时的杂剧,成为明代戏剧的主流。这样,明传奇与元杂剧前后辉映,各领风骚,汇聚成中国戏曲文化的泱泱大关。
5.“沈汤之争”:“沈汤之争”说的是沈璟和汤显祖对戏曲创作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其焦点在于如何处理曲“律”与曲“意”的关系。沈汤之争(汤沈之争):明代戏曲史上,沈璟与汤显祖作为曲坛上的两位大家,由于对戏曲格律与文辞的关系看法不同,持论相对,发生碰撞交锋;争论的焦点是以曲律为重还是以曲意为重,并把同时的许多曲论家卷入其中参与讨论,这场影响整个剧坛的大争论就是戏曲史上著名的沈汤之争。
沈“强调音律”,甚至不惜“因律害意”;汤“推崇意趣”,甚至不惜“因意害律”。
明后期,围绕着沈璟和汤显祖,形成了两大戏剧流派:一是吴江派,一是临川派。
6.吴江派与临川派。
吴江派:因核心人物沈璟是江苏吴江人而得名。属于这派的成员有
余姚人吕天成、叶宪祖,苏州人冯梦龙、袁于令,上海人范文若,
嘉兴人卜世臣,吴江人沈自晋等昆曲作家。这些人大都是沈璟的子侄、门生或朋友,作品多宣扬传统的伦理道德,讲究格律严整,语
言本色。
临川派:是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代表的一个戏曲流派,因汤显祖
居住玉茗堂,所以又叫“玉茗堂派”。临川派戏剧创作主才情,不
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
以绮词丽语体现优美文采,属于这派的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
舜等人。
7.“临川四梦”指汤显祖的四部传奇作品《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这四部传奇均与梦有关,而汤显祖又是
江西临川人,故合称“临川四梦”。它们基本代表了汤显祖戏剧创
作的全貌。
8.台阁体:指明初永乐、弘治年间在上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诗风。
以其主要代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而得名。“台阁”指尚书台和翰林院,三杨在明初均以大学士辅政,有太平
宰相之称,其诗文多是应制、题赠、颂圣的内容,诗风乍看雍容典雅,安闲和易,实则陈陈相因,空虚浮泛,给诗歌创作带来了极为
有害的影响。
9.唐宋派:是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
一个散文复古流派。他们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提法不满,极
力推崇唐宋文风,强调自然流畅、直抒胸臆、反对艰深为文、模拟
剽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论调,对晚明“公安派”、清中叶“桐城派”都有重大启迪和影响。唐宋派总体上推崇韩、柳、欧、曾等唐宋名家散文,实际上各自趣味并不相同。王慎中和唐顺
之主要是宗宋派、道学派,他们首先推崇的是理学而不是文学。
清代
1.梅村体:是清代诗人吴伟业,号梅村的七言歌行体诗歌创作所体
现出来的一种从内容到形式的稳定的艺术个性。从内容上说,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