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米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清风Get大米出口贸易研究报告
![清风Get大米出口贸易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5ceae5de80d4d8d15a4ff6.png)
大米出口贸易研究报告大米出口贸易研究报告班系:市场营销二班组员:卢伦豪马志国齐晓玉学员:1204620227,28, 29摘要:针对我国大米出口的状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促进大米出口的建议。
关键词:大米;出口贸易;措施中国的大米贸易现状一、中国大米贸易史:水稻生产在中国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中国稻谷区分布广阔,栽培历史悠久。
20 世纪六十、七十年代中国是世界大米出口市场上非常重要的成员,是重要的大米出口国,大多数年份大米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和泰国。
1973 年和1974 年曾一度成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分别为263108 万吨和206105万吨) ,占该年度世界大米总出口量的25 %以上。
除大米出口外,中国还偶尔出口数量有限(年均不到10 万吨) 的粗粮到香港和日本。
那时出口大米为中国换取了十分稀缺的外汇,属于单边的国际商业贸易。
到了80年代,中国的大米出口总体还维持好的势头,只是波动幅度比较大。
80 年代, 年均出口大米量为74 万吨, 相对90 年代来说较少,90年代年均出口大米110 万吨, 占世界总出口量的5%~ 6%。
值得一提的是95年,突然的粮食短缺使中国大米出口骤减,只有区区5万吨,而进口数也创下了历史之最。
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中国大米的出口量有小幅增长。
从大的历史跨度看,中国大米的出口额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
表3-1 近年来中国大米贸易情况:单位:万吨年份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出口 94 374 271 295 184 197进口 33 24 17 24 27 24数据来源:《海关统计年鉴》二、中国大米贸易现状:中国曾经是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国,然而近20-30年来,已在国际市场上退居第6-7位,入世后大米将是中国粮食中唯一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受益的产品,但其出口量与国内产量相比仍十分有限,甚至未能超过入世前的水平。
仅从贸易量来看,加入WTO 以来中国仍然是一个大米出口国。
中国大米的贸易形势及贸易政策探讨
![中国大米的贸易形势及贸易政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54615f4910ef12d2af9e7ca.png)
内容摘要伴随国际大米贸易量的日益增长,大米出口国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大稻米强国都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贸易政策。
今年伴随国际大米价格的快速上涨,世界粮食贸易的形势和各国的贸易政策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国作为世界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国,大米又是占一半消费量以上的重要粮食及经济作物,中国大米的进出口有着平衡国内需求的重要作用,并对国际大米市场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当今国内外大米贸易形势和政策作一些探讨,并介绍和分析中国的大米贸易的历史及现状,近年来特别是入世后国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和面对目前粮价攀升的形势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最后进步探讨要如何更好的适应入世后经济自由化带来的挑战,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
关键词:中国大米、贸易政策、经济自由化、ABSTRACTFollows the international rice volume of trade the day-by-day growth, rice-exporting countries among the increasingly intense competition the major rice countries have developed their trade policies more effective suited to their national conditions. This year followed the international rice price the fast rise, the world grain trade situation and various countries' trade policy has the big change, China has taken the world China as a major world grain production and consumer countries, rice is the consumption of more than half of the important food and cash crops, the Chinese rice import and export has the balanced domestic demand influential role, and had the important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international rice market.This article makes some discussions to now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ice trade situation and the policy, and will introduce and analyzes China's rice trad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rade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ent grain price rise and face the situation by taking measures to deal with,Finally progress to discuss how to better adapt to the post-WTO challenges brought about by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opening up vast overseas markets.KEYWORDS:Chinese rice,Trade policy,Economical liberalization正文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一节选题背景 (1)第二节选题意义 (1)第三节研究思路 (2)第二章世界稻米贸易的现状 (3)第一节国际稻米贸易当今的趋势 (3)第二节世界主要稻米国的地位与特点 (3)第三节世界主要稻米国贸易政策 (4)第三章中国的大米贸易 (6)第一节中国大米的贸易史 (6)第二节中国稻米贸易的现状 (6)第三节中国大米的竞争优势与劣势 (7)第四章中国稻米的贸易政策 (10)第一节中国的贸易政策分析 (10)第二节中国面对全球粮价上涨的应对政策 (11)第三节中国大米贸易未来发展策略 (12)第五章总结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https://img.taocdn.com/s3/m/9251da3287c24028915fc3d8.png)
研究与探讨粮食进出口贸易是维护一国粮食安全、调节国内粮食市场的重要手段。
研究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对平衡我国粮食市场,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一)我国粮食进出口波动性较大我国粮食进出口波动较大,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
从1977年到1997年,我国粮食进口共经历了3次大的波动。
波谷为1977年、1985年、1993年,进口数量分别为734万吨、617万吨、752万吨;波峰为1982年、1989年、1995年,进口数量分别为1612万吨、1640万吨、2081万吨,粮食进口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相差较大。
这种不稳定对调控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稳定食品价格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也加大了粮食运输、储藏和管理成本。
当这种贸易涨落与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发生矛盾(例如粮食丰收了进口,减产了出口),或者反应过度(如少量增产粮食而大量出口或少量减产而大量出口)时,还放大和加剧了国内粮食供求矛盾,不正常地刺激了市场粮价的变动。
我国粮食进出口的不稳定性的原因有:首先与国内粮食生产波动有关。
国内粮食进口量的变动,受国内生产量的影响较大。
根据有关专家对粮食进出口量与生产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显示,5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变化有63%可以从其粮食生产的变动得到解释。
其次,经济体制也是影响中国粮食贸易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目前,虽然国际粮食贸易由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实行独家代理制,但在进出口数量、品种结构以及各省的进出口总量都由政府部门确定。
这使得粮食生产与贸易脱节,需求与贸易脱节。
最后,国内脆弱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也是造成粮食贸易不稳定的直接因素之一。
理论上粮食储备调节体系是起一种 蓄水池 的作用。
但是现行的储备调节体系,由于包括仓储设施陈旧、运行效率低下,使得储备调节体系很难有效发挥 蓄水池 作用,往往是遇到粮食丰收时,它很难多购多存;遇到粮食歉收时,它又难以向市场抛售粮食。
面对这种脆弱的储备调节体系,政府为了消除国内粮食供求矛盾,降低市场风险,不得已便借助国际市场。
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5fc63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e.png)
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质量问题我国部分农产品在外销过程中存在着质量不稳定、质量不符等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也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出口市场占有率。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加强质量监管和管理,完善质量检测制度。
二、价格问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生产成本低和竞争激烈造成的。
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必须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开展市场营销推广等方面入手,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
三、贸易保护主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呈上升趋势,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时,我国应该采取多种手段,如加强政策沟通、扩大市场多元化、加强贸易协调和加强国际合作等。
四、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通过政策手段或技术标准等手段,以限制或防止低质量或低环保的产品进口。
加强环保措施,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环保标准和认证,并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是解决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建立质量检测制度,强化对农产品生产、收储、销售和运输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优化产品结构以优势产业为主,培育新的产业优势,通过推进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和附加值,同时优化产品结构,扩大出口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拓展出口市场积极发展多元化的出口市场,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参加国际性的农产品展览和交流活动,开拓新的合作渠道,推广产品品牌,增强产品的市场形象,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引进和推广大数据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使农产品生产更加具有竞争力,提高出口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
![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86abac783e0912a3162a72.png)
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的地位日益增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之后从我国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贸易壁垒这四方面陈述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等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贸易壁垒目录1前言 12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1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 1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1农产品出口贸易区域分布 23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 3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制约农产品出口 3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 3出口农产品比较优势下滑 3农产品出口加工程度低,缺乏品牌优势 4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4农产品企业融资难 4农产品企业规模小 5贸易壁垒越来越高,农产品出口难度大 5关税壁垒和农业补贴 5绿色壁垒 6技术壁垒 6反倾销的滥用 64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 74. 1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 7 4. 2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74. 3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74. 4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 8 5结论 8参考文献 10致谢 111前言中国加入WTO以来,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农业,当然我们不容置否,由于其他国家的地方保护政策,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技术壁垒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9732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7.png)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我国稻米生产贸易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作为世界上稻米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我国稻米产量和贸易额一直保持在世界领先地位。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稻米生产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深入分析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和进出口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我国稻米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我国稻米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1. 稻米产量和贸易额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稻米产量和贸易额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稻米产量为20850万吨,稻米贸易额为21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7%和5.4%。
这表明我国稻米生产和贸易取得了较为稳定的增长。
2.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消费国,稻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
据统计,2019年我国稻米的消费量达到了2.5亿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以上。
3. 进出口贸易比重逐渐提高我国稻米的出口一直居于世界前列,而进口量相对较少。
近年来我国稻米的进口量也在逐渐增加。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稻米的出口量为667.6万吨,进口量为380.1万吨,进口量同比增长了43.6%。
二、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1. 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稻米生产贸易产生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国际市场环境变得更加不稳定。
这导致我国稻米的出口受到一定的压力,而进口量也有所增加。
2. 国内政策的影响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国内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稻米生产贸易产生着直接影响。
政府出台的粮食政策、关税政策和补贴政策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稻米的生产和贸易。
3. 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问题及对策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1c41387998fcc22bdd10d56.png)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问题及对策作者:陈恒鹏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10期本文针对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现存的问题,提出了要提高我国粮食的比较优势,建立健全粮食运输体制,粮食的国际贸易伙伴多元化,对于国内本身要减少运输中的粮食损耗,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国民也要改善饮食结构,树立正确消费观,来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国际贸易的市场竞争力。
一、引言中国作为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国家,粮食问题是民生之本。
在世界上,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在世界粮食贸易中占据着主要地位。
我国虽然从以前的粮食大量短缺迅速变为基本可以自力更生,因为生产力的提高,粮食数量和品种也都有了显著提高,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加深和人口增速变快,粮食的国际贸易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贸易形势。
粮食的国际贸易可以对我国粮食品种进行补充,更加符合比较优势,减少贸易摩擦。
二、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的问题一是我国粮食国际贸易主要是国际竞争力较低。
主要原因就是成本高、效率低,比如小麦的生产标准低,很难有国际竞争力。
二是我国粮食贸易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出口粮食数量不稳定,且结构比较单一。
三是我国粮食运输流通体制还不够完善。
四是国内外粮食价格的差异。
由于我国为了保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护农民收入,实施粮食保护价格政策,国家以较高的价格收储粮食,这就导致我国粮食有着很高的积压率和价格。
中国粮食的高价格导致了出口少,进口多,也是正常反应。
此外,还有国内用粮增加和耕地面积减少的问题和库存压力较大、库存损耗严重的问题。
三、提升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一)粮食价格合理化粮食生产时间较为集中,分布地区又较为广泛,所以粮食供给对于市场变动有着滞后性。
这就导致了粮食价格的周期性变动。
粮食价格频繁的,大幅度的波动对于国计民生有着很大的影响,粮食价格关系到社会物价的总体水平,更关系到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所以稳定粮食价格并且价格合理化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粮食价格频繁的波动,就减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粮食产量减少,影响粮食安全。
中国大米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大米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b7c4f280722192e4536f67e.png)
中国大米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是世界大米主要出口国之一,近20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大米的出口量呈下滑趋势。
本文拟对影响大米出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国际、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提升大米出口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绿色食品贸易壁垒贸易摩擦品牌价值一、引言我国是世界大米主要出口国之一,近20年来,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大米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小,出口量已由世界第三位下滑至第七位,如表1 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在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位列第七位,2008年的出口贸易量约占全世界的3.2%,2009年为2.6%,2010年为2.0%,贸易出口量呈现出递减之势。
而我国近邻越南同样在世界大米出口不稳定的情况下,出口量反而持续增长,世界市场占有率在2008—2010年分别为20.4%、15%、21.7%,增长率达39%。
可见,中国大米出口海外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从近邻泰国、越南等国到遥远的南美洲阿根廷等国都有可能吞噬中国的市场。
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力图扭转下滑趋势。
二、大米出口存在的问题中国目前出口的大米数量和地区是相当有限的,出口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以及一些非洲国家,出口大米从品质到价格也只能位居世界大米出口市场的中低阶段,同等情况下,完全不能和美国、泰国等国高品质的大米进行竞争,因而如果要进入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优质市场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我国大米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质量问题国内大米行业主要生产方式是以农户和龙头企业为主进行的,其保证稻谷的生产、加工,随后再被相关贸易公司收购并进行对外贸易。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说是分工明确,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容易造成监管不严,水稻品质不佳。
主要表现在:水稻生长期间,为避免病虫对稻谷的侵害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种植户有时会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有害化学物质残留在大米中;此外,对原料进行质量管理、品种管理、生产管理、收储管理等外部管理问题带来的执行企业标准模糊,以及某些地区水稻产区受工业污染等情况都会影响大米的品质。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2ee5b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5.png)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稻米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稻米的生产贸易现状一直备受关注,因为稻米的产量和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和粮食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进出口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我国稻米生产现状1. 产量分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稻米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稻米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特别是江苏、湖南、广西、广东、湖北和四川等省份的产量较高,长江流域地区是中国稻米的主产区。
2. 种植结构我国稻米的种植以早稻、中稻和晚稻为主,不同地区适宜种植不同类型的稻米。
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以早稻为主,华南地区以中晚稻为主,西南地区以晚稻为主。
3. 技术水平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稻米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高产、抗逆、抗病、优质、高效的新品种不断推广,新技术不断应用,以提高稻米的产量和质量。
2. 进口情况我国稻米进口量相对较大。
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稻米贸易体制较为开放,进口关税较低,国际市场上稻米价格较低,外国稻米品种和质量较多样化,因此我国经常从国外进口稻米满足国内需求。
三、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1. 内部因素中国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政策支持多,使得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相对较高,不利于出口。
因为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对进口的需求也相对较大。
2. 外部因素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且国际稻米价格较低,使得我国稻米出口面临很大挑战。
一些稻米生产技术和品种在国外更具竞争力,因此对进口需求较大。
3. 政策因素政府的贸易政策直接影响着稻米的进出口。
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和市场准入机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稻米的出口和进口。
四、对策建议鉴于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的现状和进出口影响因素,建议政府在稻米贸易方面加强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加强国内市场监管,控制产能过剩,保障国内市场价格稳定,增加稻米出口的竞争优势。
大米现状及对策建议
![大米现状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95b5a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d.png)
大米现状及对策建议大米是中国人民的主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近年来,大米市场出现了一些现状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从大米市场供需状况、生产技术、质量安全、品牌建设等方面,列举一些现状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大米市场供需状况1. 现状问题:大米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供过于求。
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大米产量下降,而城市人口增加导致大米需求量增加,供需矛盾加剧。
对策建议: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大米产量;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大米销售。
2. 现状问题:大米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大米价格受天气、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对策建议:建立大米价格监测机制,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引导消费者合理购买;加大大米储备力度,稳定市场价格。
二、大米生产技术1. 现状问题:传统的大米生产技术存在低效、成本高等问题。
传统的大米生产方式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下,成本高昂,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策建议:推广先进的大米生产技术,如机械化种植、智能化加工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 现状问题:大米生产过程中存在浪费问题。
在种植、收割、加工等环节,存在大量浪费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对策建议: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循环农业发展。
三、大米质量安全1. 现状问题:大米质量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近年来,大米中检出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对策建议:加强大米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检测机制,加强对大米生产环节的监管和控制。
2. 现状问题:大米品牌建设滞后,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
与其他粮食品牌相比,大米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
对策建议:加强大米品牌建设,提升知名度和品牌价值;通过品牌推广活动,增强大米市场竞争力。
四、大米消费习惯1. 现状问题:大米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对大米产业带来挑战。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大米的需求也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品质和口感。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b3115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5.png)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稻米的生产、贸易及进出口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进出口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一、我国稻米生产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之一,也是稻米的主要消费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稻米总产量为20875万吨,占全球稻米总产量的近四分之一。
中国的稻米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
湖北、广东、江西、四川和湖南等省份是我国稻米主要产区。
我国稻米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种植面积在稳定的情况下,产量不断提高。
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稻米的科研水平逐渐提高,新的稻米品种不断研发出来,增加了稻米的产量和质量。
我国的稻米生产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气候变化等,这些因素都对稻米的生产和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稻米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之一,我国的稻米贸易一直备受瞩目。
据中国海关数据,2019年我国进口稻米约为200万吨,而出口稻米约为100万吨。
我国稻米的贸易总体呈现出进口大于出口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稻米的进口量一直在增加。
我国稻米的进口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而稻米的出口主要面向中东、非洲等地区。
稻米的贸易主要以粮食贸易为主,进口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出口主要是出于国内供大于求的情况。
在整个稻米贸易中,我国稻米的进口量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稻米进出口的影响因素1. 国际市场价格因素国际市场对稻米贸易有着直接的影响。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而我国稻米的价格对国际市场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依赖。
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我国稻米的进口和出口情况,进而影响我国稻米的生产和贸易。
2. 国内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国内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是我国稻米进出口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稻米的进口量。
中国粮食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粮食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65b02e0f705cc17552709ac.png)
中国粮食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刘二真吕玉花来源:《对外经贸》2015年第06期[摘要]近年来,中国粮食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出口规模有所下降,进口规模上升迅速。
进出口商品以大豆、玉米、小麦、稻米为主,出口市场以东南亚国家为主,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和澳洲。
粮食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比较优势不断下降、大量进口影响国内粮食价格等问题。
提出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确保粮食安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粮食;对外贸易;粮食安全[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6-0056-02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任何人离开了粮食都无法生存,粮食生产直接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
因此,我国必须重视粮食进出口贸易,保障国内粮食供给和价格稳定,降低粮食安全风险。
在全球粮食危机的背景下,研究我国粮食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应对世界粮食危机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粮食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一)贸易规模中国是传统的产粮大国,粮食产量从2003年的43069.53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58957.97万吨,增长率为36.9%。
同时,中国也是粮食贸易大国,2004—2013年,粮食贸易总量年均保持在4993.44万吨以上。
总体来说,十年来中国的粮食进出口量虽有所不同,但是贸易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2004—2013年,我国进口粮食商品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我国进口的主要粮食品种为大豆和小麦。
小麦进口量占粮食进口总量的比重由2004年的25.69%降至2008年的0.11%,而后小麦进口量略有增加,升至2013年的7.43%。
玉米进口量呈现整体上升趋势,玉米进口量占粮食进口总量的比重从2004年0.01%增至2013年的4.39%(如图2所示)。
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
![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df9d920d5bbfd0a78567327.png)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与对策姓名学号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教师2014年4月8日摘要大米就是我国的重点出口的农产品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大米贸易处于净出口状态。
大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播种面积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主导地位。
大米相比于其他谷物和油料市场,在国际大米市场中,更加具有波动较大的价格调整。
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大米市场受政府干预以及商业垄断的特征。
因为大米具有国际市场占有量小,大米出口较为集中以及大米进口较为分散的国家,相关国家政府的干预性,生产区域的高度集中等优点,使得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米出口趋势总体呈现波动趋势:前期出口量大,后期较为削减。
虽然我国是人口大国,但相对于大米出口量而言,大米的进口量是较少的,近期主要用于引进我国没有的大米品种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
在现期大米进出口贸易仍在很多弊端,例如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完整,还有转基因大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转基因大米各国持有不同的态度,而且我国群众对于转基因农作物也持有不同的态度。
我国对于转基因农作物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因此我们应该就这些问题作出一定的规范性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体系,立法保护转基因农作物,更好的发展大米的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大米,转基因,对策,现状摘要是很重要的,你要写出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要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期待得出什么结论。
请你重写摘要。
至少你要清楚写明:大米进出口是个什么现状,存在什么问题,你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通过研究达到什么结论。
AbstractRice is one of China's key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recent years, China's net exports of rice trade in the state. Rice is China's first large-grain varieties, large acreage, yields the highest total production up to, in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has always been a dominant position. Rice grains and oilseeds compared to other markets in the international rice market, with more volatile price adjustment. At the same time, feature the international rice market intervention by government and commercial monopoly. Because the rice with a small amount of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rice exports are more concentrated and more dispersed rice imports, the relevant nation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highly concentrated production areas, etc., making China the rice ha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overall trend in rice exports fluctuated trend: early export volume, the latter is more cuts. Although China is a populous country, but with respect to rice exports in terms of volume, imports of rice is less, the recent introduction of rice varieties are mainly used not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at different levels. In the current issue of ric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s still a lot of drawbacks, such 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is not complete,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can not be ignored, because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countries 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but also our people hold different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ttitude. Our manage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for the existence of certain defects.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certain normative construction on these issue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system, legislation to protect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nd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rice export trade,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Rice,Transgenic,Countermeasure,Status quo目录引言 (5)一、我国与国际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和特点 (5)(一)国际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和特点 (5)1.国际市场占有量小 (5)2.生产区域的高度集中 (5)3.相关国家政府的干预性 (5)4.大米出口较为集中以及大米进口较为分散的国家 (5)5.不同国家大米的品种种类 (6)(二)我国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和特点 (6)1.我国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 (6)2.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 (7)(三)世界与我国的大米生产及贸易现状的对比 (8)二、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 (9)(一)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的现状 (9)(二)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具有的优势 (11)1.气候条件适宜 (11)2.劳动力资源丰富 (11)3.大米价格低廉 (11)(三)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存在的弊端 (11)1.土地滥用致使农作物产量降低 (11)2.各国对于转基因产品的不认可 (11)3.转基因农作物有国际贸易争端 (12)4.管理转基因农作物存在着缺陷 (12)三、针对于转基因问题对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的解决对策 (13)(一)大力开展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13)(二)了解各国对转基因农作物规定 (13)(三)认清国际贸易转基因问题成因 (14)(四)改善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体制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引言自古以来,大米就是我多的重点出口的农产品之一,一直以来在农产品出口方面处于主导地位。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645fe42dd3383c4ba4cd211.png)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建议作者:桑冬梅罗燕飞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第15期摘要: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粮食贸易面临的贸易逆差也在持续扩大。
该文从粮食贸易规模、主要贸易产品以及粮食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中国粮食贸易面临着粮食市场结构不合理、比较优势下降等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充分发挥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对外贸易;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 F7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5-0039-03粮食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支柱。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足见粮食在农业以及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中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的产量和进出口数量都很庞大。
笔者分析了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粮食贸易发展提供参考。
1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发展现状1.1 贸易规模粮食产量能否满足国民需要体现一个国家的粮食自给能力,粮食贸易规模的大小体现一个国家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由图1可知,我国近10年来的粮食产量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仅在2015—2016年出现极小幅度的减少。
各类粮食中玉米产量增幅最为明显,2008—2017年增产超1亿t,可见我国粮食自给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强[1]。
由图2可知,在粮食对外贸易方面,我国粮食出口量大体呈现下降趋势,2015—2017年略有增加;粮食进口量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其中大豆进口量占粮食总进口量的比重近10年年均高达76.5%,可见我国大豆需求对国外市场具有一定依赖性。
综合来看,虽然我国粮食贸易规模在逐年扩大,但是粮食进口量的急速增加带来的贸易逆差扩大,使得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发处于劣势[2]。
1.2 主要贸易品种粮食贸易中主要涉及以小麦、稻米、玉米为主的谷物作物和以大豆为主的豆类作物。
稻米历年来都是我国最主要的出口粮食产品,然后依次是大豆、小麦和玉米。
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4630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6.png)
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产品出口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质量和安全问题、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壁垒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发展。
我们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安全控制。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要加强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监测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要加强农产品生产的规范化管理,推广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我们要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目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不强。
为了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我们需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培育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加强与国外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我们还要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和价格竞争压力。
我们要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推动农产品的多元化出口,降低对某一市场的依赖。
可以通过参加国际展览会、开展海外推广活动等方式,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提高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和收益。
我们要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
我们要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寻求多边贸易协议的支持和保护。
加强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外贸能力建设,提高企业的应对贸易壁垒的能力。
在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发展方面,首先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安全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其次要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培育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同时要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降低对某一市场的依赖;最后要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与对策
![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9c9bed35fbfc77da269b13e.png)
Comment [微微微微]:
中文摘要修改后,请重新翻译一
下
Key Words:Rice,Transgenic,Countermeasure,Status quo
目 录
Comment [ ]: 目录格式不对
引 言...............................................................................................................5 一、我国与国际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和特点 .............................................5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d40f1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0.png)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我国稻米生产贸易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进出口影响因素。
1. 稻米生产情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之一。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646亿吨,其中稻米产量占比43.1%,达到了2.861亿吨。
同时,我国稻米产量增速逐年放缓,2019年较上年增长仅为0.4%。
主要原因包括土壤质量下降、气候变化、劳动力短缺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稻米贸易增长势头不减。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19年我国稻米总进口量达到300万吨,总出口量为370万吨,进口额达8.36亿美元,出口额达20.42亿美元,稻米贸易顺差为12.06亿美元。
相较于2018年,稻米进口量和出口量均有所降低,但稻米贸易顺差仍然非常大。
二、进出口影响因素1. 国内需求稻米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之一,其国内市场需求较大。
因此,国内需求是主要影响稻米进口的因素。
当国内粮食生产受到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导致供应短缺时,政府可能会采取调控措施,增加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
2. 价格稻米的进出口价格是稻米贸易的主要驱动因素。
当国际稻米价格低于国内价格时,进口就会增加,因为进口货物可以以折扣价格销售给消费者。
相反,当国际稻米价格高于国内价格时,出口将增加,因为国内生产商可以以高价出售稻谷。
3. 政策政策对稻米进出口的影响也很大。
如果政策鼓励稻米生产,国内产量可能会增加,导致出口增加。
同时,政策也可能调整关税、订单等进口限制措施,影响稻米进口。
4. 外部需求外部需求是影响稻米出口的重要因素。
当亚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需求增加时,我国稻米出口也会相应增加。
反之,当出口需求减少时,稻米出口量也会受到影响。
5. 贸易摩擦贸易摩擦是影响稻米进出口的另一个因素。
贸易战、贸易限制等政策变化可能导致贸易壁垒加大,造成贸易减少。
例如,2019年美国对中国实施的关税政策和加拿大禁止进口中国部分稻米,都对中国稻米贸易造成了负面影响。
我国大米产品出口问题研究
![我国大米产品出口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a6c92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6.png)
23粮食科技与经济Gr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VOL.45,No.12 December.2020我国大米产品出口问题研究杨 明(济南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山东 济南 250021)[摘要]我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问题,中央一号文件中反复提到促进农业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同时,在政策上不断向农业发展问题倾斜,从供给端着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机遇。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多年来水稻产业不断发展,大米及水稻副产品产量逐年提升,在大米产品出口贸易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然而由于国际市场大米产品竞争激烈,导致稻米出口规模的提升不明显。
因此,研究大米出口贸易问题,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源并给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能够有效提升大米出口贸易能力。
[关键词]水稻产业;产量;大米出口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431252ts.202012021 我国大米出口贸易现状1.1 出口规模根据竞争优势理论,我国主要以出口粳米为主,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粳米的主产地,近年来出口量在不断提升。
从出口情况来看,2015年我国出口大米28.7万t,之后逐年增加,到2019年出口大米274.0万t。
随着科学技术在稻米种植中的不断应用,大米产量也在不断提高[1]。
1.2 出口市场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进,我国大米在俄罗斯等市场的出口增长率明显提升,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量日益增加,但在东南亚和其他地区的出口量不高。
总体而言,我国稻米出口国数量有所增加,但稻米出口市场的集中度有所下降。
1.3 出口商品结构稻米产品的加工能力决定了大米产品的出口商品结构,近年来我国虽然不断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但是优质龙头型稻米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远远满足不了不断提升的稻米产量。
我国出口大米的类别构成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3f37ce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7.png)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令人担忧。
现在农产品的出口量增长速度
越来越慢,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这与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有关。
此外,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因素大,给贸易带来额外的不确定性,同
时也加剧了贸易风险,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另外,我国农产品
贸易面临着海关手续繁琐、质量控制不完善、地理性突出以及贸易规范性
化不够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要加强农产品的
质量检测和检验,以提高质量保障能力。
其次,要完善农产品贸易机制,
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要对海关手续进行便利
化改革,提供充分优惠,从而降低贸易成本。
最后,要加强地理标志和商
标保护,以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使我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大米现状及对策建议
![大米现状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b65a7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f.png)
大米现状及对策建议大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主食。
然而,近年来,大米的现状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大米现状及对策建议。
1. 大米产量下降:由于气候变化、土地资源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大米产量逐渐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培育高产优质的大米品种,提高大米的产量和质量。
2. 大米质量不稳定:部分地区的大米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比如容易糊锅、口感差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农田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用药,提高大米的品质稳定性。
3. 大米加工技术落后:我国大米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加工效率低下,加工损失大。
我们可以加强大米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提高大米加工的效率和品质。
4. 大米贮存和运输不当:由于贮存和运输条件不当,大米容易受潮、发霉等,影响品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大米的贮存和运输管理,提高贮存设施的防潮防霉能力,确保大米的品质和安全。
5. 大米安全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了大米质量安全问题,比如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
为了保障大米的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大米的质量监管,严格把关农药使用和重金属排放,确保大米的安全可靠。
6. 大米价格波动:大米价格的波动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也对农民的收入产生影响。
为了稳定大米价格,我们可以建立大米市场信息系统,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大米价格的稳定和合理。
7. 大米的营养不均衡:大米是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但是缺乏其他营养成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鼓励大米的深加工,加入一些其他谷物、豆类等,提高大米的营养价值。
8. 大米消费结构不合理:一些地区的居民过度依赖大米,膳食结构不均衡。
我们可以加强食品营养宣传,倡导多样化的膳食结构,减少对大米的过度依赖。
9. 大米出口存在隐患:我国是大米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出口市场存在一定的隐患。
为了拓宽大米的出口市场,我们可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大米的品质和知名度,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米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是世界大米主要出口国之一,近20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大米的出口量呈下滑趋势。
本文拟对影响大米出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国际、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提升大米出口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绿色食品贸易壁垒贸易摩擦品牌价值
一、引言
我国是世界大米主要出口国之一,近20年来,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大米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小,出口量已由世界第三位下滑至第七位,如表1 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在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位列第七位,2008年的出口贸易量约占全世界的3.2%,2009年为2.6%,2010年为2.0%,贸易出口量呈现出递减之势。
而我国近邻越南同样在世界大米出口不稳定的情况下,出口量反而持续增长,世界市场占有率在2008—2010年分别为20.4%、15%、21.7%,增长率达39%。
可见,中国大米出口海外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从近邻泰国、越南等国到遥远的南美洲阿根廷等国都有可能吞噬中国的市场。
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力图扭转下滑趋势。
二、大米出口存在的问题
中国目前出口的大米数量和地区是相当有限的,出口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以及一些非洲国家,出口大米从品质到价格也只能位居世界大米出口市场的中低阶段,同等情况下,完全不能和美国、泰国等国高品质的大米进行竞争,因而如果要进入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优质市场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我国大米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质量问题
国内大米行业主要生产方式是以农户和龙头企业为主进行的,其保证稻谷的生产、加工,随后再被相关贸易公司收购并进行对外贸易。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说是分工明确,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容易造成监管不严,水稻品质不佳。
主要表现在:水稻生长期间,为避免病虫对稻谷的侵害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种植户有时会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有害化学物质残留在大米中;此外,对原料进行质量管理、品种管理、生产管理、收储管理等外部管理问题带来的执行企业标准模糊,以及某些地区水稻产区受工业污染等情况都会影响大米的品质。
2、出口价格的影响
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优势主要在于比较价格优势。
与其他农产品相比,我国大米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在许多年份已超出汇率对价格的影响。
大米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大米的贸易量或贸易额的变动也会对我国的农业、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说,稳定了水稻生产就稳定了我国的粮食供给。
1988年以前,我国大米出口一直比较活跃,但受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大米价格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2006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涨幅达到35%之多),我国大米出口一直呈下滑的趋势。
3、贸易摩擦
在国际贸易中,农产品始终是各国贸易保护政策中备受关注的重点,经常引起贸易摩擦。
当地政府会通过关税、税收、技术壁垒等策略限制进口产品的进入。
毫无疑问,中国的产品出口品质远远高于国内同类销售产品的质量,但是这些高品质的产品在国际销售中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公认,无法达到某些国家定制的标准。
以中国大米出口到日本为例,针对产品本身的性能、质量、安全,到生产、包装、标签标志、加工运输等全过程,技术要求日趋复杂、严苛,检测项目竟然达到了579项。
这种极具苛刻的技术标准不利于我国大米对日出口,削弱了我国大米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
三、加大大米出口的对策与建议
1、坚持环保理念,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
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水稻产品的质量,以提高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要坚持环保理念,生产绿色无污染产品。
从优良种子的选育到水稻种植及相关环节的监管不能放松,拒绝不合格肥料、农药以及实验产品种子等进入市场。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上的主导作用,从源头上减少化学合成物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始终坚持高环保、高效能、低碳及低毒性的原则,在科研成果转换中,在水稻种植户中落到实处,增加水稻产出量,提高经济收益,多生产绿色产品,同时解决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减少生态系统的压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2、拓宽国际市场,实现产品多样化
和越南、泰国等大米超级出口大国相比,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我国的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低。
面对当今国际大米市场贸易激烈竞争的情况,我们应充分发挥水稻大国的优势,迎接挑战。
除了基础的大米出口外,还可按一定工艺加工成满足工业和食用要求的各种大米深加工制品,如制作糕点、酿酒、米线
等。
走向利润更为丰富的欧美国家市场,不仅可以带动大米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实现大米产品价值的提升,收获更为丰厚的利润,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就需要加大国内农企合作,共同开辟新的市场。
3、加大品牌投入,实现品牌价值
好的品牌,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要加大品牌投入,首先就要加大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加大科研的投入,研发出属于自己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来。
其次是加大宣传力度,使自己的品牌被市场和广大消费者认可。
大米市场要塑造自己的品牌不能仅依赖于做广告,还要多加利用其他的品牌传播途径,将现有资源充分利用达到最大化。
首先,在宣传过程中,要做到以消费者为导向,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定位,确立消费者的需求、媒体使用形态、信息使用接触时机等,使目标市场能够识别出企业的产品和形象,和自己的顾客建立长久互惠的关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打出自己品牌的名称。
其次,应打破传统的宣传模式,广泛应用平面杂志、网络、电视媒体广告标语,举办具有官方认可性质的展销会,吸引国内外买家,传递出品牌信息,将自身品牌信息传递到目标顾客群中,得到消费者的回应和认可。
4、积极应对贸易摩擦,规避贸易壁垒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变化大,导致国际大米贸易市场起浮也很大。
为保护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在不少国家重新抬头。
面对这种形势,各国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便是制定绿色壁垒政策,即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环境保护措施和高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以限制一些发展中国家大米的进口。
加入WTO后,中国享有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权利,获得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参政议政”的权利,可利用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国际贸易摩擦问题。
在国际环境保护和贸易交流的立法过程中,我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表达自己的合理要求和重大关切,反对某些国家为了维护一己私利而滥用权利的行为,维护贸易市场环境的公平公正;针对发达国家对我国设立的不合理贸易壁垒,我国完全能够选择世贸组织特设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和程序诉诸这种合法手段,获得较为公正的裁决保护自身的利益。
同时,更要加强国家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联合抵制这种带有强烈歧视色彩的贸易壁垒,保障全世界贸易环境的改善、实现贸易的公平与正义。
随着世界贸易环境的改善,相信我国大米出口问题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大米出口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大米出口的前景会更可观。
【参考文献】
[1] 李巧玲、黎重晋:越南大米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5).
[2] 白建军、徐立军:我国大米的外贸竞争力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2(9).
[3] 武丽娟、顾颖:我国大米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 茅飞虎、张昌礼:实施大米品牌化战略提升行业组织懈——射阳县大米协会持续推动“射阳大米”品牌升级的调查[J].社团管理研究,2012(7).
[5] 朱辉、肖蒙:如何制订合理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浅析[J].市场研究,2012(5).
[6] 武云英:越南大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对策[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