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8f3db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1e.png)
政治 经济
措施
骆宾王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参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 立殿试制度
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 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 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说:“这 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宰相的过错!”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爱惜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三、女皇帝武则天
我开创的
唐玄宗像
四、开元盛世
唐玄宗的统治措施
措施 政治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裁减冗员 经济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教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以下材料体现了唐玄宗怎样的 治国方略 唐玄宗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 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 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 不合格而被撤职。 重视吏治 注重对官吏的考核……
——《旧唐书》
女皇帝武则天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统治时期国号为周, 。(地位)
姐就是女王
14岁,初入宫廷,为太宗才人 26岁,太宗驾崩,入寺为尼 28岁,再度入宫,为高宗昭仪 32岁,高宗废后立武则天为后 51岁,与高宗并称二圣,共同临朝
武则天像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的统治措施
以下材料体现了武则天怎样的 治国方略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说说
唐朝建立及“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隋的暴政
农民起义
李渊起兵反隋
浏览教材,完成以下关于唐朝建立的基本概况填写 ➢建立时间: 618年
➢建立者: 李渊
唐高祖(李渊)
➢都城: 长安(今陕西西安) 随后,李氏父子陆续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 势力,逐步统一了全国。在这期间, 李世民表现非凡……
姚崇
宋璟
归纳总结三任统治者的共同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7e10f2b52acfc788ebc9a9.png)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忆昔开元全盛日, 材料二: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
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
(1)哪位同学能简要说说材料一的意思?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小邑犹藏万家室。 朕尝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宋璟(663年—737年),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 。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 在唐朝皇帝的墓碑中,有一座“无字碑”,它是谁的呢?为什么没有文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无字碑”,探究“无字之谜”。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武则天病逝了。 宋璟(663年—737年),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 。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朝代: 唐朝 建立者: 李渊 时间: 618年 都城: 长安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生于长安 。唐朝开国皇帝、 军事统帅。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因隋文帝独孤皇后
是其姨母,得隋文帝垂爱,历千牛备身,谯、陇、岐三州刺史。大业九年 (613年),迁卫尉少卿。 隋炀帝征高句丽,督运粮草于辽东。大业十一年(615年),率兵击破毋 端儿起义军于龙门。大业十二年(616年),率兵御突厥,屡捷。大业十 三年(617年),升任太原留守。时隋朝土崩瓦解,李渊与李世民等于五 月杀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起兵晋阳。建大将军府,与李建成、李世民等 率兵3万南下。攻克霍邑,斩宋老生;又招降关中孙华起义军。十一月, 攻取长安。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bd9478580216fc700afd7a.png)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校:远东第二中学
你对唐朝的印象是什么?
女皇武则天
杨贵妃
大唐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目录
一、唐高祖:建立唐朝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贞观遗风 四、唐玄宗:开元盛世(开天盛世)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资治通鉴》
房 谋 杜 断
房玄龄
著 名 宰 相
杜如晦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
(二)完善科举制度,严格考核官员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唐太宗
科举制度
科目: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
明经:以帖经为主——考察记忆、背诵
进士:帖经、诗赋、时务策——文才、独立思考能力
贞 完善制度、减轻刑罚 政治清明 观
经济发展 之 重视生产、轻徭薄赋 社会安定 治
击败突厥、巩固西域
三、女皇帝武则天——贞观遗风
武则天(624~705), 本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 帝。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 为周,自称为大周圣神皇 帝,并自以“曌”字为名。
三、女皇帝武则天——贞观遗风
的“人”指 ( C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3. 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中,不合适的是 ( A )
A、合并州县
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役,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税负担减轻
4.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 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精品)(新课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精品)(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76ee676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3.png)
三、“开元盛世”
虢国夫人游春图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唐玄宗 李隆基
——杜甫《忆昔》
2.此诗描绘了当时什么样的情景?
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3.唐玄宗在位前期,哪些治国措施推动了“开元盛世”的出现?
武则天的统治措施
阅读课文P8-P9的“女皇武则天”部分, 找出下列信息: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重稻视米农 流业脂生粟政产米,白治发,展公上经私济仓等廪俱……丰实。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
打败西突厥,控制西北地区,击败吐蕃,夺取安西四镇,使唐朝影响力达到天山一带。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二 学情概况
学情分析
七 年 级
七年级学生通过一个星期的历史学习,对 于历史学习方法和理解能力有了一个初步的 基础,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七年级学生 对于历史充满大量兴趣和无限的探索欲望, 但由于部分影视作品的传播,其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易受到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学生对于历史的兴 趣,通过一系列史料和图片,启发其自主探 索的积极性,培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打败西突厥,控制西北地区,击败吐蕃,夺取安西四 军事上 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镇,使唐朝影响力达到天山一带。 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武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这些措施为当时的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二: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
读材料,说说唐太宗实施这些治国措施后的结果如何?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梳理(含习题)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梳理(含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eb7009ba76e58fafab003d1.png)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梳理】(按照平时要求,把相关内容在书上逐页做好标记)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6—8页)1.唐朝的建立:(1)背景: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
(2)建立: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唐太宗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3.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①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②用人唯贤,虚心纳谏,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③国家统一安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2)唐太宗的主要政策和措施:①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最著名的谏臣:魏征)②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③政治: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d.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④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⑤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14页第一段)4.什么是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广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二、女皇帝武则天(8-9页)1.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共掌朝政: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
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
3.周朝建立: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
4.措施:(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3)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5.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https://img.taocdn.com/s3/m/43391ef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0.png)
也羡慕进士,曾以“乡贡进士李道龙”自称。这说明
(
C
)
A. 殿试制度在唐朝成为定制
B. 科举制是唐朝唯一的选官制度
C. 进士身份在唐朝受到尊崇
D. 下层民众成为进士的主要来源
9. ( 2022 宜 昌 ) 杰 里·本 特 利 在 《 新 全 球 史 》 中 记
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影响: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
拓,为后来“⑪ 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治国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影响:唐玄宗在位的⑫ 前期 ,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
唐高宗时又加考《老子》及其他“杂文”题,形成三场
考试。唐玄宗时转为兼考诗赋,并采取了“作诗赎帖”
的通融办法,允许考生不考帖经,以作诗代替。这样一
来,更加提高了诗词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唐诗在中国
诗歌发展道路上达到了空前的成熟和繁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统治前期
出现的鼎盛局面的名称。(2分)简述出现该局面的原
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下,
同时也承认了普通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
的巨大作用,杰出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杰出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但能加速历史的进
程,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杰出
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
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开元盛世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开元盛世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552a0e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6.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开元盛世知识点整理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发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
这个时期被视为唐代最繁荣、最富庶的时期之一。
在七年级历史下册中,我们学习了关于开元盛世的一些知识点,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开元盛世是在唐玄宗贞观之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在这个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国力强盛,社会稳定,国内外交往频繁。
以下是开元盛世的几个重要方面:1. 经济繁荣:开元盛世是唐代经济高度繁荣的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发展。
农田的开垦和水利灌溉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大幅增加,而手工业的发展则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此外,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海外贸易的增加,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2. 科技进步:在文化方面,开元盛世见证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屈原、杜牧、王维等诗人的作品在这个时期得以创作,形成了唐代文学的独特风格。
同时,书法、绘画和音乐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科技方面,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的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
3. 政治体制:开元盛世的政治体制相对稳定,采取了贞观之治的模式。
唐玄宗采纳了贤臣李林甫的建议,推行了“马上法官”制度,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政府还实施了节俭政策,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4. 对外交流:开元盛世是东亚各国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
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修筑了连接长安和洛阳的大运河,方便了与外界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唐朝还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东南亚和日本等国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综上所述,开元盛世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为唐代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时期,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它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应该珍惜这段历史,学习其中的智慧和经验,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启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bb5f1ca1c7aa00b42acb92.png)
唐太宗在位23年,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 济得到恢复发展,百姓生 活有所改善。这一时期的 统治政策和治国成效史称 “贞观之治”。
(3)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 覆舟。”
——《贞观政要》
(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 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你知道出现这些景象是因为 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吗?
重用贤能 厉行改革
重用姚崇、宋璟等贤臣
政治
整顿吏治,裁撤冗员
经济 文教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盛唐景象
唐玄宗的统治
①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②任人唯贤,整顿吏治
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 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开元盛世”。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 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并标注在教材中。
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唐高祖李渊
李渊(566—635年),唐朝的开国君主。 李渊世代显贵,被授予北周唐国公爵号,后被 隋文帝封为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 大权。隋朝末年,杨广昏庸无道,天下大乱, 于是李渊运筹帷幄,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公 元618年,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 随后翦灭群雄,统一全国。在位期间,以隋朝 制度为蓝本,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 颁布均田制、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 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后传位于次子李世民,自 称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高祖。
统治措施 (1)政治: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文教: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 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020_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1)
![2020_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ef845f5dd36a32d72758119.png)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也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做到校训要求的“家国天下,我其担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创设情境,利用视频、微课、图片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中。
基础部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力提升部分,出示史料、历史地图与图片,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史料和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利用史料实证学习历史的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便于加深印象。
以史为鉴,知往察来,从唐朝的强盛中提升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本课内容较多,环环相扣,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和把握,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与评价。
附:相关材料1、唐初社会情况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涨价),突厥侵扰,州县骚然。
……是时,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馑尤甚,一匹绢才得一斗米。
……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
——《贞观政要》2、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材料二: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政要·论务农》材料三: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政要·论求谏》材料四:太宗谓公卿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3、唐太宗的治国效果(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粮食丰收),流散者咸(都)归乡里。
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
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终岁断死刑二十九人。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4ccd4e225c52cc58ad6be38.png)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隋朝的特点:589-618年(短暂而繁荣或繁盛一时)一、隋朝的统一1、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2、统一南北:589年灭陈统一全国3、隋朝的统一的意义: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历史大趋势4、隋文帝时期(开皇之治)经济繁荣表现: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统治者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在位皇帝:隋炀帝开凿时间:605年二、大运河的开通中心:洛阳起止: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意义:促进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评价:(1)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2、创立:(1)萌芽: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确立: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3、意义(影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官的主要制度。
四、隋朝的灭亡1、原因:(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直接原因)隋末农民起义2、结果: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建立:时间:公元618年;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
2、传位: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3、治国措施: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
2023年《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全册考点知识梳理(精编)
![2023年《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全册考点知识梳理(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be6f3fe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f.png)
2023年《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全册考点知识梳理(精编)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大运河以洛阳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A治国的思想: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措施:○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负担。
○2注意戒奢从简○3合并州县○4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C局面的形成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政绩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拨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1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为相○2重视地方吏治○3注意节俭。
开元年间的政局,史称“开元之治”。
农业茶叶种植茶叶在江南农业中占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行。
生产工具改进辕的构造,制成了曲辕犁,出现了新的灌溉具筒车。
手工业丝织业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陶瓷业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最有名商业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是大都市。
长安既是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化的大都市。
标志着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拨官员;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拨;武则天:开始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说明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吸收唐朝文化。
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8a76613e45c3b3566ec8b27.png)
D.昂扬进取 泽被东西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由盛 转衰
沉重 打击
唐朝 灭亡
藩镇割据 的延续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安史之乱: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原因、概况、影响
安
史
之 乱 与
2、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沉重打击 朱温建梁,唐朝灭亡
唐
朝
衰
3、五代十国: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亡
五代十国的概况,统一是必然趋势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唐与 天竺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唐与日本:
遣唐使,学习中国隋唐时期先进文化
唐
唐玄宗时鉴真东渡,弘扬佛法。
朝
的
2、唐与新罗: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中
外
文
化
3、唐与天竺:
交
唐太宗时玄奘西行,求取佛经,口述《大唐西域记》
流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考点:鉴真东渡】 (2020•湖北咸宁)16.唐玄宗年间,一高僧深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考点:隋大运河】 (2020·四川自贡)4.长城和大运河是书写在中华大地上的一个“人”字。以下两首评
价长城和大运河的诗句,涉及的观点较为合理的是
A.辩证的观点 B.积极的观点
C.消极的观点
D.片面的观点
(2020•广东深圳)6.“张公出,丝路兴,文明传。……大业(年号)始,东都建,运
河开。”材料中的“丝路”与“运河”都促进了
【考点:安史之乱】
(2020·贵州遵义)21.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 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考点: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2020·四川德阳)14.读图1,图中内容反映的中国古代王朝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8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8](https://img.taocdn.com/s3/m/46a88793cc7931b764ce1556.png)
从 唐朝的建 贞观之治 (概念、原因)
贞 立与贞观
政治上:
观 之治 之 治
唐太宗的革 新措施
经济上:
军事上:
到 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的功绩
开
元 盛 世
开元 盛世
原因:励精图治、重用贤能、进行改革 影响: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主要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具体措施:①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 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②政治方面。整顿吏 治,裁减冗员。③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 税制。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 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 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 上称为“开元盛世“
3.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 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 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重 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 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 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 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政绩。③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 展农业生产。
虢 国 夫 人 游 春 图
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 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还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 壮志……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 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繁荣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了解这段历史。
材料二: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 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 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https://img.taocdn.com/s3/m/10163e9af524ccbff121844f.png)
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hào )是其远祖,在当时 李氏家族也是北魏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重要成员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 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
李渊见天下大乱,隋朝的灭亡不可扭转,便生出取而代之的 念头。
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李 世民的儿子)的妃子,多谋善断。她成为皇后 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 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 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 唯一的女皇帝。
K12教育资料
12
武则天的功绩有哪些?
措施:
政治: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
K12教育资料
23
唐玄宗前、后期行为对比表
前期
崇尚节俭 反对豪奢 励精图治 任用贤能 整顿吏治
后期
日益骄奢 奢华无度 不理政事 任用奸相 朝政腐败
K12教育资料
24
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在治理国家方
面都 ( C )
A.轻徭薄赋 B.善于纳谏
C.重视人才 D.减轻刑罚
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等。
K12教育资料
21
唐高祖 李渊
建立唐朝
鼎盛
唐玄宗 李隆基
开元盛世
兴起
唐太宗 李世民
贞观之治
发展
女皇帝 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继承贞观,奠基开元)
K12教育资料
22
大唐帝国在开元年间达到鼎盛。但 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逐渐混乱,爆 发了以边防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 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朝 开始由盛转衰。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d6d26822700abb68a882fbaa.png)
统治者
治国措施
唐太宗 虚心纳谏,知人善用,完善制度,制定法律,减省刑
(李世民) 法;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武则天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重用人才, 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唐玄宗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币
(李隆基) 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效果
贞观之治
河 示 意
洛阳
通 济渠
邗
图
淮河
沟 江
南
长江
余杭 河 钱塘江
思维导图 时序坐标 课标解读 图说历史 不同时代的诗人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
史料说史
真题演练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盏
皮日休的诗充分肯定了茶 大运河的作用
汴河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
繁
开放
民族政策
荣
与 开
中外交往
放
的
时
代
科举制 和亲、册封等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思维导图 时序坐标 课标解读 图说历史 史料说史 真题演练
隋朝
唐朝
581
589
618 627
649
713
741
755
907
隋
隋
朝
朝
建
统
立
一
全
国
唐
朝
贞观之治
建
立
安
唐
开元盛世
史
朝
之
灭
乱
亡
思维导图 时序坐标 课标解读 图说历史 知道隋朝的统一及隋朝灭亡的原因。
中考总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40ef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5.png)
——《旧唐书·魏征传》
中书省(决策)
吏部
皇帝(皇权至上) 尚书省(执行)
户部
礼部
门下省(审议)
兵部
刑部
工部
政治上 法律上 经济上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 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 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 舟,亦能覆舟。”
政治 文化 经济
政治 经济 文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节选自杜甫《忆昔二首(其二)》
玄宗针对时弊,进行改革。他下诏有司销毁金银器玩,禁 止厚葬,并亲自在苑中种麦;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 严格地控制官吏的铨选,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严格考核;全国 共建56个农田水利工程,还在各地大兴屯田;在州县乡里置学, 择师教授。唐王朝的鼎盛时期由此来到,史称“开元盛世”。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
合作探究
(2)材料二中,639—754年,唐朝的户数呈现出怎样的 变化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 势的主要原因。
持续增长❸。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为后世的经济 发展奠定了基础;武则天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 重视发展生产,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 “开元盛世”的全盛局面。
2020春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第1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2020春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第1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https://img.taocdn.com/s3/m/47ca0673b90d6c85ed3ac61b.png)
慨陈词。
有一年,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征兵。有人建议,不满 18 岁的男 子,只要个头大,也可以应征,唐太宗同意了。但魏征将诏书扣 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训 斥魏征为何扣发他的诏书,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 水弄干捉鱼,虽能捉到鱼,但到明年就无鱼可捉了;把树林烧光 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 体强壮,但不满 18 岁的男子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
由于魏征处处为国家的利益着想,对皇帝的批评毫不客气, 唐太宗对他既尊敬又害怕。一天,唐太宗正在逗弄一只小鹞子, 看见魏征走来,怕魏征责怪,急忙将鹞藏在怀中。魏征装作没看 见,向唐太宗奏事,故意拖延时间,等他离开时鹞已死在太宗怀 中了。
唐太宗对魏征是既赏识又敬畏的。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悲伤 地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 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 自己做得对与不对。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最珍贵的一面镜子。”
谢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2019·镇江) 唐玄宗统治前期“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
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C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2019·恩施)盘点中国古代繁荣强盛的时代,唐朝当位列其中。 唐朝之盛始于贞观年间,开元时达极盛。下列关于“开元盛
世”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A )
抓住重点,把握全局
★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夯实基础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部分。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朝的建立:618 年, 李李渊渊 称帝,建立了唐朝,以 长长安安
为都城。626 年,李李世世民民 继位,次年改年号为“ 贞贞观观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修建水利
A
2、育秧移植栽培水稻
.
农
3、蔬菜新品种多
业
4、茶叶在江南占重要地位
方
面
5、改进农耕技术
曲辕犁
筒车
1) 兴 修 水 利
位于安徽省境内的渔梁古坝, 始建于唐 朝, 素有“江南都江堰”之称, 至今已有千年 历史, 2001年被列入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1) 育 秧 移 植 栽 培 水 稻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复习提问:
• 1、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建立 的时间是?
• 2、唐太宗统治时期采取了什 么措施?出现了什么局面?
• 3、“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的皇帝是?
小结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女皇武则天
618年, 建立唐朝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
吸取隋亡的教训, 主要 采取以下三大措施:
唐三彩
手工业兴盛
白瓷
绢 锦
锦 青瓷
唐代花鸟纹锦
花鸟纹锦
唐画中身着丝绸 服装的妇女形象
花
邢 窑 瓶釉 瓷 壶白 瓷 莲 瓣 座 灯
越 窑 八 棱 瓶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唐朝的瓷器品种很多, 闻名于世的唐三彩, 就是在这时创制的, 其造型美观大方, 是艺 术的珍品。唐三彩的制作是在白地的陶胎上, 刷上一层无色釉, 再用黄、绿、青三色加以 装饰, 烧成色彩鲜艳的三彩陶器。唐三彩有 日常生活用品, 更多的是各种人物、动物俑。
善于用人 重视吏治 发展农业 戒奢从简
都出现了著名的盛世局面
““开贞元观之治之”风与,“贞一观时之治复”振对”比表
贞观之治 (唐太宗)
开元之治 (唐玄宗)
重视农业生产
重视农业生产
戒奢从俭
勤俭节约
改革吏治
重视地方吏治
善于纳谏, 任用贤臣
善用贤臣
(魏征、“房谋杜断”) (姚崇、宋璟)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三彩云纹盘
三 彩 武 三彩士马 俑 三彩碗
三 彩 女 立 俑
三彩钱三柜彩骆驼载三乐彩俑房屋
大邑烧瓷轻且坚, 入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 急送茅斋也可
怜。 ——杜甫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 来。 ——陆龟蒙
“若邢瓷类银, 则越瓷类玉”, “若邢瓷类雪, 则越瓷类冰”。
丝织业 制瓷业
花色品种很多
农耕技术的进步
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
江南经济的发展
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茶叶生产的发展 出现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被称为“茶神”
农作物品种的增加
蔬菜有许多品种,大都从西域传入
农具的改进
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
花色品种多
B
1、丝织业
.
技术高
手
工
业 方
2、陶瓷业
青瓷 白瓷
面
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
唐太宗 贞观之治
武则天
唐玄宗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唐玄宗
(685~762 年)
唐玄宗名李隆基, 又称 唐明皇, 712 ~ 756年在 位。他统治前期年号: 开元,后期年号:天宝
一、“开元之治 ”
什么是“开元之治”? 唐玄宗前期为什么能 出现“开元之治”的 局面?
治宏贞观”
①重视发展生产,
减轻赋税徭役
②戒奢从简, 合并州县
③重视人才, 虚心纳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 往昔初平京师, 宫中美女珍玩, 无院不满。炀帝意 犹未足, 征求无已, 亦东西征讨, 穷兵黩武, 百姓 不堪, 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 故夙夜孜孜, 惟欲 清静, 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为人主, 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 朕终日孜孜, 非但忧怜百姓, 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开元是唐朝哪个皇帝的年号?
唐玄宗统治前期
开元有“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之 意, 意思是想有所作为, 励精图 治。
一、“开元之治”
1.唐玄宗即位时的局势: 2.采取的治国措施:
3.取得的的后果
“开元之治” 吏治清明, 政局稳定, 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教育文化的繁荣, 成为唐王朝的鼎盛时期。
归纳总结
轻徭薄赋 任用贤才 虚心纳谏
发展农业 选拔贤才
重用贤能 重视吏治 注重节俭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 开元盛世年间,粮食丰收,国家富足的景
杜甫的诗反映了哪一个行业的 繁荣发展?
唐玄宗即位时的局势:
唐朝部分皇帝更替表: 唐高祖(李渊)618年建唐唐太宗(李世民)唐高 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武 则天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唐玄宗 (李隆基)唐肃宗(李亨)……
• 治国措施
⑴任用贤臣
唐玄宗刚即走位时, 需要一个精明能干的宰相 做助手, 他了马任解到姚崇的才华, 决定任命他当宰 相。在任命姚崇姚时, 唐玄宗正率领官员打猎, 他 当众宣布任姚崇为宰相。没想到姚崇并不谢恩, 玄宗感到很意外。打猎休息时, 姚崇才上奏说:陛 下如果依从我十项治国的建议, 我当即上任。假 如不依, 我就很难接受兴, 山呼 万岁之后, 接受了宰相的任命。
丝织技术高超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唐三彩
敦煌壁画《农耕图》
菠菜
茭白
莴苣
4)茶叶在江南占重要地位 “累日不食犹得, 不得一日无茶。”
陆羽与《茶经》
曲辕犁及各部名称图
5)改进农耕技术
直犁与曲辕犁有什么 不同?曲辕犁进步在什
么地方?
筒车的先进 性体现在什 么地方?
汉初
筒车模型
翻车
1.农业:
景象
水利工程的修建
具体表现
共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
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的用人有何共同点?
唐玄宗统治前期, 选
贤任能, 重视地方吏治, 亲考县令政绩, 烧毁一批 珠玉锦绣, 使开元年间的
政局为之一新。
除重用人才, 唐玄宗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 治国措施
⑴任用贤臣 ⑵重视地方吏治 ⑶崇尚节俭
贞观之风, 一时复振
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 唐太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 系?理由何在?
有关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 励精图治, 从而 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 意图何在?
意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意在注意调整统治 ③政根策据,材料以三缓指和出阶唐级太宗矛的盾根。本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