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
中华诵读主题班会课件
![中华诵读主题班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03ce40b9d528ea80c77909.png)
中华诵读主题班会课件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中华经典诵读》——玉带河学校三五班主题班会甲:美文如画。
乙:诵读如歌。
甲: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星河中,闪耀着无数颗璀璨的星星。
乙:有诸子百家,有四书五经,有唐诗宋词……这儿有老子庄子,有孔子孟子,有杜甫李白……这儿闪烁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这儿呢喃着先辈们的悠悠情怀。
甲: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文的世界,去感受诗人们质朴、真切的情思。
乙:今天,让我们徜徉在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
合:《中华经典诵读》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四季风景美如画,诗人笔下的每一个季节都有其迷人的魅力。
下面请欣赏古诗朗诵。
春天:(朗诵并评析)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文章语言细腻、优美,用大量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柳风姿绰约的形态,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夏天:(朗诵并评析)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诗人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把小牧童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秋天:(朗诵并评析)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歌颂了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
经典诵读班会ppt
![经典诵读班会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73f6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3.png)
03
经典诵读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注重情感体验
01
02
03
讲解经典背景
介绍经典的背景、作者、 时代背景等,帮助学生理 解经典内涵。
示范诵读
教师示范诵读经典,注重 语气、语调、表情等,让 学生感受经典的韵律和美 感。
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经典, 体验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加深对经典的理解。
与发展。
05
经典诵读的挑战与对策
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需求,个性化教学方案设计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求 ,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通过个性化教学方案的设计,激发学生对经 典诵读的兴趣和热情。
克服时间、场地等限制因素,灵活安排教学进度
《道德经》
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以“道”为核 心概念,阐述了宇宙、人生、政治等方 面的哲学思想。诵读《道德经》可以领 悟道家思想的深邃与智慧,培养辩证思 维和自然观念。
3
《庄子》
是道家学派的另一部经典著作,以寓言 故事和哲学思想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 道家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诵读《庄子》 可以领略道家哲学的独特魅力,培养超 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唐诗宋词》
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包含了众多脍 炙人口的诗篇和词作。诵读《唐诗宋词》可 以培养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感受中华文 化的博大精深。
古代哲学思想
1
《论语》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包含 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诵读《 论语》可以学习儒家思想的核心,培养 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2
经典诵读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通过诵读经典,可以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培 养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中华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课件
![《中华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2714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c.png)
的深刻思考。
学习方法和技巧
1
3
品味原著
2
多角度解读
深入阅读原著,体会其中的精妙之处,
通过多种文化角度解读经典著作,拓
思考作者的用心与深意。
宽视野,丰富思考。
对话交流
与他人深入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开拓思维。
课程实施计划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阶段一
了解经典著作,介绍作者背景与作品特点,通过导读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阶段二
深入学习著作,解读精华部分,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思辨能力。
3
阶段三
展示学习成果,进行文学作品创作和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和展望
通过学习经典著作,我们能够开阔视野,传承中华文化,提升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深入学习经典著作,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成为有情怀、有责任、有智慧的青年。
《中华经典诵读》主题班
会PPT课件
欢迎来到《中华经典诵读》主题班会!本次课程将带领大家一同探索经典著
作的魅力,了解学习经典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方法和技巧。
活动目的
1
传承中华文化
2
培养阅读兴趣
3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诵读经典著作,让学
通过学习经典著作,激发
经典著作富含深刻的思想,
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
深刻的人生智慧。
绘和人性的真实刻画。
学习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历史的见证
思想的指南
经典著作是历史的见证,记录着人类智慧
经典著作蕴含着千百年来优秀智慧的思想,
的结晶,对深入了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深远影响。
中华经典诵读主题班会共32页文档
![中华经典诵读主题班会共32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e5b67b328ea81c759f57843.png)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背诵经典诗词主题班会PPT课件
![背诵经典诗词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a922a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1.png)
诗词学习小贴士
阅读积累
多读古典诗词作品,了解词语用法、格律等。
勤加练习
通过抄写、背诵训练,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互动交流
和他人分享心得,激发灵感,增进对诗词的理解。
积极思考
深入研究诗词的创作背景和蕴含的哲理。
结束语与总结
通过学习和欣赏经典诗词,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诗词的优美韵律和丰富内涵,更能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操。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文化瑰宝,学习和传承这些精神财富,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运用和创作,让诗词成为我们追求高尚情操和美好生活的源泉。
丰富语言表达
诗词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意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使语言更加优雅动人。这样的交流会让人印象深刻。
大家一起来背诵诗词
让我们一起在这温馨的图书馆里,聚集在舒适的座位前,共同诵读中华文化瑰宝——那些代代相传的经典诗词。跟随着古老的韵律,品味文字间的意境与韵味,感受诗歌的魅力。让我们共同探寻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领略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诗经》
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记录了先秦时期的民歌和宫廷诗歌,展现了古代先民的情感世界。
《唐诗三百首》
收录了唐代著名诗人的脍炙人口的诗作,可以一窥中华诗歌的巅峰时期。
《宋词三百首》
汇集了宋代最富代表性的词作,突出了词与乐的结合,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
《古今诗词百家精选》
从先秦到明清,包括各个朝代的经典诗词,展现了中华文学的悠久历史。
学习古典诗词可以陶冶性情,增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
重拾文化遗产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经典作品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提升思维能力
诗词的语言含蕴丰富,解读它们可以拓展思维,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经典诵读PPT课件
![经典诵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3d7d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b.png)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增强 与人沟通的技巧和信心。
拓宽人际关系
通过共同的兴趣和话题,诵读活动可以成为人们 结交朋友、拓宽人际关系的平台。
提高情商
经典文学作品富含情感和人文关怀,通过诵读, 学生可以学会理解和表达情感,提高情商。
社会文化的推动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诵读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保持和发扬民 族文化特色。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觉。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可以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出版、教育、 文艺演出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戏剧
01
《窦娥冤》- 关汉卿
02
《牡丹亭》- 汤显祖
03
《西厢记》- 王实甫
04
《桃花扇》- 孔尚任
03 经典诵读的方法
朗读
朗读是一种通过声音表达文字的方式,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们更好地感受经典的韵味和内涵。
在朗读时,需要注意语音、语调和语 速,尽量做到清晰、准确和流畅。
在默读时,需要注意集中注意力, 尽量做到心无旁骛、一气呵成。
默读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经典 的内涵和意义,激发我们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
精读
精读是一种对经典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典 的背景、内涵和价值。
在精读时,需要注意把握经典的整体结构和细节内容,尽量做到全面、深入、细致。
完善教学资源
开发经典诵读的教材和课件,提 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方便教师进
行教学。
家庭阅读氛围
培养家庭阅读习惯
《中华经典诵读》主题队会课ppt
![《中华经典诵读》主题队会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fcae06fad6195f312ba620.png)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 一才女”之称。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 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我们的祖国历史 悠久,我们的文 化博大精深,在 漫漫的历史星河 中,闪耀着无数 颗璀璨的星星。 让我们走进古诗 文的世界,去感 受诗人们质朴、 真切的情思。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 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 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 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会了做人,它不仅丰 富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成绩,更重 要的是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它像丝雨一样润物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 醉不知归路。兴尽晚 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 滩鸥鹭。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 日),字润之,笔名子任。诗人,伟大的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 国最高领导人。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
白漫 日卷 放诗 歌书 须喜 纵欲 酒狂 ,。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经典诵读主题班会教育PPT内容课件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经典诵读主题班会教育PPT内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721a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6.png)
女孩就那么站着,仿佛一幅淡淡的水 墨画, 飘着青 草的香 。她极 目远眺 ,突然 像发现 了什么 似的一 惊,也 顿不上 方才插 在发隙 间的花 儿抖落 ,沿着 田埂飞 也似的 奔回了 那座土 坯房。 女孩就那么站着,仿佛一幅淡淡的水 墨画, 飘着青 草的香 。她极 目远眺 ,突然 像发现 了什么 似的一 惊,也 顿不上 方才插 在发隙 间的花 儿抖落 ,沿着 田埂飞 也似的 奔回了 那座土 坯房。
女孩就那么站着,仿佛一幅淡淡的水 墨画, 飘着青 草的香 。她极 目远眺 ,突然 像发现 了什么 似的一 惊,也 顿不上 方才插 在发隙 间的花 儿抖落 ,沿着 田埂飞 也似的 奔回了 那座土 坯房。 女孩就那么站着,仿佛一幅淡淡的水 墨画, 飘着青 草的香 。她极 目远眺 ,突然 像发现 了什么 似的一 惊,也 顿不上 方才插 在发隙 间的花 儿抖落 ,沿着 田埂飞 也似的 奔回了 那座土 坯房。
女孩就那么站着,仿佛一幅淡淡的水 墨画, 飘着青 草的香 。她极 目远眺 ,突然 像发现 了什么 似的一 惊,也 顿不上 方才插 在发隙 间的花 儿抖落 ,沿着 田埂飞 也似的 奔回了 那座土 坯房。 女孩就那么站着,仿佛一幅淡淡的水 墨画, 飘着青 草的香 。她极 目远眺 ,突然 像发现 了什么 似的一 惊,也 顿不上 方才插 在发隙 间的花 儿抖落 ,沿着 田埂飞 也似的 奔回了 那座土 坯房。
女孩就那么站着,仿佛一幅淡淡的水 墨画, 飘着青 草的香 。她极 目远眺 ,突然 像发现 了什么 似的一 惊,也 顿不上 方才插 在发隙 间的花 儿抖落 ,沿着 田埂飞 也似的 奔回了 那座土 坯房。 女孩就那么站着,仿佛一幅淡淡的水 墨画, 飘着青 草的香 。她极 目远眺 ,突然 像发现 了什么 似的一 惊,也 顿不上 方才插 在发隙 间的花 儿抖落 ,沿着 田埂飞 也似的 奔回了 那座土 坯房。
经典诵读班会ppt
![经典诵读班会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034fa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c.png)
202X
诵读经典,培养诗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星光熠熠。诵读中华经典,会使我们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诵读中华经典,会使我们我们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诵读中华经典,会使我们成为一个洞察世事的人。这学期,我们欢聚一堂,齐诵经典,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迷人风采。
B
第五周
沐浴经典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棰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沐浴经典
感悟美文
古诗词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成语天地
带有“之”字的成语
行之有效 花甲之年 莫逆之交 害群之马
逸群之才 趁人之危 当务之急 趋之若鹜
我爱演讲:以友善为主题
第九周
沐浴经典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第四周 沐浴经典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课件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cdc54cdd3383c4ba4cd294.png)
孔子言: “不学礼, 无以立。”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 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因此,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 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 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学校, 甚至关系到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形 象。
小故事
法国人的微笑 在法国人的眼里,笑、哭、平静是人类感 情的三种基本表达方式,是一个人整个处在 状态无言的直白。其中微笑往往是成功、自 信、健康的表露,真诚的微笑直接源于生命 最深的本源,是生命的舞蹈,是心灵的话,
、 射 、 御 、 书 、 数 ” 等 六 种 技 艺 。 古 代 儒 家
称 做 “ 六 经 ” ,
六 艺
现 代 解 释 , 包 括 “ 礼 、
“ 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 秋 ” 这 六 本 书 也
、 春 秋 ” , 在 之 前 , 还 有 一 本
《 乐 经 》 , 合
周 易 》 和 《 春 秋 》 , 简 称 为 “ 诗 、 书 、 礼 、
儒家至圣先师,礼仪万世师表 ——走近孔子
• 孔子是春秋时鲁国人,生活在“礼崩乐坏” 诸侯争霸的春秋末期。
• 孔子的政治思想中心是“仁”和“礼”, 认为“克己复礼曰仁”,这也是儒家思想 的核心。孔子反对诸侯争霸,主张恢复周 礼。
• 所以只要我们破译了孔子的思想,我们就 可以找到中华礼仪的源头和精神实质。
“说话和气”(一体育名词)
(柔道)
“夜夜看落花”(一礼貌用语)
(多谢)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弟子规》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国学经典诵读PPT课件(2024)
![国学经典诵读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ffeffb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5.png)
创新传播方式
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如网络 、电视、广播等,创新国学 经典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 接触和了解国学经典。
加强研究阐发
加强对国学经典的研究和阐 发,挖掘其深层内涵和时代 价值,为国学经典的传承与 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024/1/29
21
国学经典中的养生之道与现代健康观念
天人合一
国学经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 处,遵循自然规律进行养生,这 与现代健康观念中的生态平衡、
自然疗法等理念相契合。
饮食有节
国学经典提倡饮食有节、起居有 序,这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与现代健康观念中的合理饮食、
规律作息等建议相符合。
动静结合
05
国学经典与现代生活
19
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与现代社会
仁爱之心
国学经典强调仁爱、宽容和互助 ,这些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 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社会和
谐与人际关系的改善。
礼制规范
国学经典提倡礼仪、尊重和谦让, 这些行为准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 提高个人修养具有积极作用。
中庸之道
国学经典中的中庸思想强调平衡、 调和,对于现代社会中处理复杂问 题、缓解社会矛盾具有启示作用。
通过书籍、文献等文本形式,将国学经典 保存并流传下来。
教育传承
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途径,将国学 经典融入教育体系,实现对后代的传承。
2024/1/29
24
国学经典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
2024/1/29
思想道德建设
01
国学经典中的思想道德观念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价值,可用于
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
国学经典诵读PPT
![国学经典诵读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34737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9.png)
经典诵读
莫
言 经 典 空 寂 寞
众 口 朗 朗 世 间
传
万
点 滴 皆 为 天 作
般 儒 雅 自 得 来
物
xiaoyuan
经典融入 润物无声 气质丰盈 形神兼备 多彩经典 多元活动
传 统 亘经 古天 天纬 地地 间一
点 通
学 博若 览烟 群海 书化 是入 为囊 智
shuxiang
图片·Picture
changyang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润泽人生
日
时 时
日与
与经
圣典
贤 为
同 行
友
Guoxue songdu
传承中华美德 润泽你我人生书 声 犹行 似遍 天天 籁涯 曲知
音 见
国学经典源远流长,通过诵读,我们以培养 “惜生命、贵宽容、尚勇敢、别善恶。”的未 来南湖儿女为目标,铸造“和谐包容、智慧诚 信、务实创新”的人文精神,让经典的内涵融 入学生的生活,使其在平日的做人处事中自觉 践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 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 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 阙。
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诵千古美文,当世纪新人
谢谢大家!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 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秋天: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
、
《三字经》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玉带河学校三五班主题班会
我们的祖国历史 悠久,我们的文 化博大精深,在 漫漫的历史星河 中,闪耀着无数 颗璀璨的星星。 让我们走进古诗 文的世界,去感 受诗人们质朴、 真切的情思。
春天: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文章语言细腻、优美,用大量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柳风姿绰约的形态,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赞美柳 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夏天: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诗人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把小牧童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 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冬天: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描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用精雕细琢和极度 的夸张概括手法,表达了作者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 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 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
满江红
(南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切。
(诗人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歌颂了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巧妙地通过兄弟重阳佳节佩茱萸囊登高这一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使兄弟思己之 情具体化、形象化,用兄弟对登高独缺一人的遗憾来反射出诗人思亲的心情。)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泛爱众 而亲仁
首孝悌
有余力
次谨信
则学文
“黄香温席”的故事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 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刚刚九岁,就 知道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 的时候,就给父母的帐子扇扇子,让枕头 和席子更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 让父母睡得更好;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 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 母睡得更好。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 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