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1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c384b92ad02de80d5d84031.png)
准考证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机密★2013 年6 月19 日(省)语文江西省2013 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7 小题,全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亘古 (gèng)狩猎挺而走险 (t ǐng)怒不可遏B.干涸( gù)炽热尽态极妍 (yán)万恶不郝C.花圃 (p ǔ)荫蔽锐不可当 (dāng) 粗制烂造D.恣睢( zì)取缔鲜为人知 (xi ǎn)眼花缭乱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2013江西南昌初中语文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及答案
![2013江西南昌初中语文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dbd90179563c1ec5da716e.png)
2013江西南昌初中语文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总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8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哽咽.(yàn)迁徒怒不可遏.(è)不知所措B.鄙.夷(bǐ)狼籍惟妙惟肖.(xiāo)根深蒂固C.污秽.(huì)忐忑锲.而不舍(qiè)眼花缭乱D.嫉.妒(jì)震撼义愤填膺.(yīng)锋芒必露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
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B.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过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A.⑤②③④①B.③⑤①②④C.③②④⑤①D.⑤①③②④5.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A.原句:农业局、卫生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都有责任监管和查处瘦肉精。
2013中考语文答案
![2013中考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0c934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7.png)
2013中考语文答案2013年中考语文答案本文为2013年中考语文答案,共3000字。
一、选择题1. B2. C3. A4. C5. B6. C7. A8. B9. A 10. C11. C 12. A 13. C 14. B 15. A 16. B 17. A 18. B 19. C20. A21. C 22. B 23. A 24. A 25. B 26. C 27. B 28. A 29. C30. B二、阅读理解31. C 32. B 33. D 34. A 35. B36. D 37. B 38. B 39. A 40. C41. A 42. D 43. C 44. B 45. B三、完形填空46. A 47. D 48. A 49. C 50. B51. D 52. C 53. A 54. B 55. C56. B 57. D 58. A 59. D 60. C四、词汇运用61. 美丽 62. 勇敢 63. 尊重 64. 聪明 65. 发现66. 建议 67. 危险 68. 记住 69. 参观 70. 轻松71. 观众 72. 接着 73. 冒险 74. 合格 75. 遇到五、动词填空76. 正在制作 77. 会谈 78. 睡觉 79. 惊叫 80. 敲门81. 竞争 82. 乘坐 83. 消失 84. 度过 85. 缺少六、阅读表达86. 尊敬、平等、合作、帮助87. 讲述自己和郁达夫之间的友情88. 他们从喜欢文学开始,相互鼓励,一起成长。
89. 可以反映他们的友情,也可以传达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90. 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之间的交往、互相帮助以及他们对于文学的执着追求。
七、书面表达范文1:校园安全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安全意识,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帮助,不擅自离开学校,不私自去陌生地方。
其次,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我们要迅速报警并保持冷静。
最后,学校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增加校园巡逻,及时处理各种安全事故。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993a5fa0116c175e0e4810.png)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shì)伫蓄强.词夺理(qiáng)顿开茅塞B.撺.摄(chuān)统筹锲.而不舍(qiè)不折不饶C.娉.婷(pīn)闲暇惟妙惟肖.(xiào)轻歌漫舞D.睥.睨(pì)浩瀚人迹罕.至(hǎn)销声匿迹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B.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C.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D.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烟波无际,天水相接,固然旷阔可观,一湾浅溪的明净,也使人感到宁静与亲切。
B.《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
D.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4.(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实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①③④②⑤B.①③②④⑤C.⑤①③④②D.⑤②①③④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青草学文学社社长王同学接到学校通知:“定于本周五下午2点在学术长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请你代表文学社邀请市电台的金明老师来校指导,并请他示范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2024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24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d3c93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f.png)
三、现代文阅读( 本大题共 9 小题,30 分)
(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 15 题。 (9 分)
谈交友( 节选) 朱光潜
谁都知道,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 人是社会的动物,生来就有同情心,生来也
面相平。 ⑤水仙:水中女神。 ⑥吟意:吟诗的兴趣。 ⑦罗:丝织品。 笺:精美的纸张,供题诗、写信等用。
7. (2 分)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笋》 前两句写出了竹笋在春风中迅速成长的景象。
B. 《 新笋》 后两句想象仆人冒雨砍笋的情景,流露出担忧之情。
C. 《 咏新荷》 前两句写新荷的生长环境,后两句写新荷的特点。
⑧愈远愈失:越是向远处追求就越是迷失了追求目标。
9. (3 分)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 尽( ) (2) 岁( ) (3) 尝( )
10. (4 分)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期年之后,墨气尚浮。
(2) 若是其神也!
11. (3 分) 本文借龙仲房学画梅花的故事论学,启示后人。 请你把得到的启示概括为一句话,
你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得到怎样的朋友。 人类心灵尝交感回流。 你拿一分真心待人,人
也就拿一分真心待你,你所“ 取” 如何,就看你所“ 与” 如何。 “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
之。”人不爱你敬你,就显得你自己有损缺。 你不必责人,先须反求诸己。 不但在情感方面如
此,在性格方面也都是如此。 友必同心,所谓“ 心” 是指性灵 [ 注 ] 同在一个水准上。 如果你我在
∙
最前列。
1. (2 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01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ac0168cfc789eb172dc8ea.png)
201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亘.古(gèng)狩猎挺.而走险(tǐng)怒不可遏B.干涸.(gù)炽热尽态极妍.(yán)万恶不郝C.花圃.(pǔ)荫蔽锐不可当.(dāng)粗制烂造D.恣.睢(zì)取缔鲜.为人知(xiǎn)眼花缭乱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②①⑤D.④⑤①③②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困境无可避免。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
2013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病句(1)
![2013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病句(1)](https://img.taocdn.com/s3/m/625de51952d380eb62946d46.png)
2013年黄石市 【试题】一、4.下列对病句癿修改丌正确癿一项是( ) A.多冶 癿古矿冶遗址和阳新癿布贴画征服了无数热爱它仧 癿人仧。(“人仧”改为“人”) B.丛平平经过认真癿筹备,一个名为“CY敀事”癿敀事贩 卖店在淘宝网上正式开张了。(“经过”提到“丛平平”癿 前面) C.我仧如果把中国自己癿事情丌劤力搞好,那举在当仂丐 界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丌”提到“把”癿前面) D.歌星、影星夗是中学生崇拜癿偶像,他仧将青昡癿热情 乃至痴情恣意挥洒,帯帯 荒废学业。(“他仧”换成“我 仧”) 【答案】4.D (“他仧”换成“中学生仧”)
Hale Waihona Puke 2013年北京市[来源:] 【试题】5.结吅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癿一项是 在现代巟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夛然气癿过夗燃烧,导致多 气中二氧化碳吨量怄剧 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隑热功能,它在多气中增夗癿结 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癿“玱璃罩”,夜阳辐射到地球癿热量 向外层空间无泋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返就是 我仧帯说癿“温室敁应”。 A.修改:外层空间无泋接受到夜阳辐射到地球癿热量 B.修改:使外层空间无泋接受到夜阳辐射到地球癿热量 C.修改:无泋向外层空间发散夜阳辐射到地球癿热量(主 语是什举) D.修改:使夜阳辐射到地球癿热量无泋向外层空间发散 【答案】D
【试题】二、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癿一项是( ) (2分) A.营造健康文明癿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丌健康信息已成为新 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癿迫切需要。 B.在阅读文学名著癿过程中,帯帯能夙使我仧明白许夗做人 癿道理,悟出人生癿真谛。 C.会丌会用心观察,能丌能重规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癿基 础。 D.他上诼认真吩讲,下诼一有巟夝丌是看语文、数学等乢, 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丌说他学习丌积极。 【答案】A(2分)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简介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2f7fc3d43323968011c9208.png)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简介(1)《奥瑟罗》叙述摩尔人贵族瑟罗由于听信手下旗官伊阿古的谗言,被嫉妒所压倒,掐死了无辜妻子苔丝狄蒙娜,随后自己也悔恨自杀。
奥瑟罗是个襟怀坦白、英勇豪爽的战士,苔丝德蒙娜天真痴情,毅然爱上了他,不顾家庭的反对和社会的歧视,同他结了婚。
但是,他们的爱情虽然战胜了种族歧视,却没有逃脱伊阿古的阴谋陷害。
伊阿古假装忠诚,心地奸诈,由于升不上副将,就对奥瑟罗怀恨在心,千方百计害死奥瑟罗夫妇,最后自己也得不到好下场。
通过这个形象,莎士比亚对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中的极端利已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李尔王》描写一个专制独裁的昏君,由于刚愎自用,遭受到一场悲惨的结局。
悲剧的目的同样在于揭露原始积累时期的利已主义,批判对于权势、财富的贪欲。
悲剧还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流离失所的英国现实。
在第三幕第四场里,李尔被两个女儿驱逐出门以后,跑到暴风雨的荒野,诅咒女儿忘恩负义。
在雷电交加中,李尔对穷苦的人们喊道:“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着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这里,莎士比亚通过李尔的口表达了他对无家可归的农民的同情,同时也是对当代现实的揭露。
但是,紧接着上面那段话之后,李尔说道:“安享荣华的人们呵,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这种求助于剥削阶级发善心以解决社会矛盾的想法,正是一种调和阶级矛盾的人道主义思想。
(3)《麦克白》野心家麦克白将军从战场上立功凯旋,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作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最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所战败而死去。
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
这出悲剧深刻地揭示出个人野心对人所起的腐蚀作用,是莎士比亚心理描写的杰作。
2013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3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6d113f10661ed9ad51f348.png)
2013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得分评卷人本题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把所选答案序号填入下列答题栏对应的题号下面。
答题栏题号 1 2 3 4 5 6选项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瓦砾(lè) 愧怍(zuò) 亵渎(dú) 随声附和(hé)B.伫立(zhù) 拮据(jū) 伧俗(cāng) 强聒不舍(guō)C.枯涸(hé) 轩榭(xāun) 恣睢(zì) 吹毛求疵(cī)D.嶙峋(xún) 镂空(lòu) 繁衍(yǎn) 恃才放旷(s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狼籍频临追溯险象跌生B.归咎猝然绮丽惟妙惟肖C.并蒂噩耗藩篱销声匿迹D.抽噎滑稽栈桥孜孜不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B.黄山上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一不巧夺天工,令人由衷赞叹。
C.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杰作。
D.《水浒传》的故事流传几百年,书中的许多英雄形象可谓家喻户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全班同学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免积重难返。
D.人的天性就好比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则犹如移栽修剪。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或者浸在油中②也得到热了③将身子扑向灯光④为着追求光和热⑤不惜死在灯下⑥在最后一瞬间它得到光A.③④②⑥①⑤B.④③⑤⑥②①C.④③⑤①⑥②D.③①⑤②⑥④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201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05a0d54afe04a1b071de86.png)
江西省201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答案】D【解析】A选项亘(ɡènɡ)应为(ɡèn);B选项干涸(ɡū)应为(hé);C选项,粗制烂造应为粗制滥造。
2.【答案】C【解析】一见如故是指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初次相见就情投意合。
3.【答案】C【解析】A语序不当,应改为“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合逻辑,应调查换。
D把“声”去掉。
【考点】修改病句4.【答案】A【解析】在相对独立的语境中,总是要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来展开,这样才能使语意明确,让读者清晰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
做题的过程中,根据表述内容的不同,通常要考虑到如时间的先后、空间、逻辑等一些行文规律。
这里②为中心句,④①为一组句子,从“曾以为”和“但是人类错了”可以看出来,③为结句。
5.【答案】B【解析】抓住例句填空后“走出”一词,思考其陈述的主体应该是“沼泽”而不是“雪山”,以此排除AD 两项,而C句中“沼泽地”与“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没有意义的逻辑关系,排除,故B对。
6.【答案】C【解析】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的关键都在“但是”后面的内容,即喜欢看“课外书”,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
做这类的题型要注意认真研读,抓住重点。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7.【答案】C【解析】“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的说法不当,“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腾腾的景状,而不是“炊烟”。
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的说法不当,其诗幽意无限,流露出追慕隐逸之意。
D项的“激越”用词不当。
9.【答案】B【解析】理解句子的意思,“大王的军队自败给秦、晋两国后”,因此“王之兵”是句子的主语,后面应停顿,所以选B。
10.【答案】①丧失②明智【解析】“丧”“明”都可根据语境推断出其意思,分别译为“丧失”“明智”。
要学会根据语境用词语代替的解词方法。
2014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说明及2013年试题分析
![2014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说明及2013年试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13cafa9e3143323968936a.png)
江西省2014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学科说明语文制定本说明的依据是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
一、指导思想语文学科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语文学科考试结合我省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考查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试卷结构全卷包括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写作题。
试卷内容、赋分如下: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2分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22分现代文阅读 30分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56分三、考试内容与要求中考语文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C.分析综合指分析解剖和归纳整理。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E.鉴赏评析指对阅读材料初步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中考语文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默写古诗文名句能默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规定背诵的内容。
能力层级:识记A以下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规定背诵的篇目。
1.孔子语录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曹刿论战5.邹忌讽齐王纳谏6.出师表7.桃花源记8.三峡9.马说10.陋室铭11.小石潭记12.岳阳楼记13.醉翁亭记14.爱莲说15.记承天寺夜游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17.关雎(关关雎雎)18.蒹葭(蒹葭苍苍)19.观沧海(东临碣石)20.饮酒(结芦在人境)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斤)26.望岳(岱宗夫如何)27.春望(国破山河在)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月)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二)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中考对联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8
![中考对联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8](https://img.taocdn.com/s3/m/4f131f4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4e.png)
中考对联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2013年中考语文教学质量达标检测试题分类汇编:对联教学质量达标检测试题(2013年德阳市中考语文题)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播种知识,享受智慧人生(2013年包头市中考语文题)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做事戒懒懒会关闭成功之门(2013年武汉市中考语文题)芦山地震发生后,学校组织“我为灾区儿童献爱心”的捐助活动,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捐钱,有的捐物,(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并希望灾区儿童能感受到心连心的温暖,微笑着迎接祖国美好的明天,)以下是学生会主席为本次活动拟出的宣传标语的上句,请你根据画线文字拟出下句。
上句:伸出援手,手拉手战胜困难;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献出爱心,心连心笑迎明天(2013年包头市中考语文题)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
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白云观里望白云云散见日升(201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题)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
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
2013江西省语文试卷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3江西省语文试卷真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6a9974ddccda38376baf5b.png)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2013德阳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3德阳中考语文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ea6faa8762caaedd33d48a.png)
2013德阳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第Ⅰ卷(共30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D 3、C 4、B 5、C 6、B 7、A 8、D 9、B 10、C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A 12、B 13、D 14、C 15、C 第Ⅱ卷(90分) 三. 现代文阅读(15分) 16、(3分)回忆了小兄弟喜爱风筝而“我”毁坏了他的风筝(2分)以及后来“我”无法补过 的事情(或“我”的自责和反思)(1分)。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17、(4分)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1分),而北京却在肃杀的严冬放起风筝 来了,所以惊异(1分);想起小时候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事情(1分),想到自己对此 无法不过,所以悲哀(1分)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18、(3分) (1)表示动作的词语是:伸、抓、掷、踏(1分);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 的愤怒和粗暴(1分);反映了“我”对小兄弟伤害之深,的确是“精神的虐杀”(1分) 残 骛 楼諍锩瀨濟溆。
(2)从内容上看,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残酷现实的不满,反映了“我”无奈、沉 重、悲哀的心情(2分)(任意答对1点得1分,2点得2分)。
从结构上看,由回忆转 入现 实,首尾呼应。
(1分)酽锕极額閉镇桧猪。
19、(2分)自省精神(或者自我反思、自我批评、勇于正视自己缺点、知错就改等表意 切合的答案均可给满分)(2分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
四、文言文阅读(15分) 20、(4分)(1)这;此 (2)违背 (3)奋起,指有所作为 1/5(4)如果(每小题1分)21、(3分)(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能 。
(译出“动心忍性”为“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之意,得1分;译出“曾”为“ 增加”、“增长”之意,得1分;表意正确、语言通顺,得1分)。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
22、(3分)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摆事实)(1分);阐释了这些人虽然出身贫贱,但 他们在经历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 不平凡的事业(或阐释了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 受磨练)(2分)厦礴恳蹒骈時盡继。
2013德阳中考语文试题答案.doc
![2013德阳中考语文试题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85a0619a5e9856a561260a6.png)
2013德阳中考语文试题答案第Ⅰ卷(共3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1、C2、D3、C4、B5、C6、B7、A8、D9、B 10、C二、课外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11、A 12、B 13、D 14、C 15、C第Ⅱ卷(90分)三. 现代文阅读(15分)16、(3分)回忆了小兄弟喜爱风筝而“我”毁坏了他的风筝(2分)以及后来“我”无法补过的事情(或“我”的自责和反思)(1分)。
17、(4分)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1分),而北京却在肃杀的严冬放起风筝来了,所以惊异(1分);想起小时候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事情(1分),想到自己对此无法不过,所以悲哀(1分)18、(3分)(1)表示动作的词语是:伸、抓、掷、踏(1分);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的愤怒和粗暴(1分);反映了“我”对小兄弟伤害之深,的确是“精神的虐杀”(1分)(2)从内容上看,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残酷现实的不满,反映了“我”无奈、沉重、悲哀的心情(2分)(任意答对1点得1分,2点得2分)。
从结构上看,由回忆转入现实,首尾呼应。
(1分)19、(2分)自省精神(或者自我反思、自我批评、勇于正视自己缺点、知错就改等表意切合的答案均可给满分)(2分)四、文言文阅读(15分)20、(4分)(1)这;此(2)违背(3)奋起,指有所作为(4)如果(每小题1分)21、(3分)(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能。
(译出“动心忍性”为“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之意,得1分;译出“曾”为“增加”、“增长”之意,得1分;表意正确、语言通顺,得1分)。
22、(3分)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摆事实)(1分);阐释了这些人虽然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历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或阐释了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2分)23、(2分)(1)穿(1分);(2)但,却(1分)24、(2分)你想禁止奢侈,为什么不先从自己开始呢?25、(1分)上行下效五、综合实践(10分)26、(5分)(1)朔气传金柝;(2)叶底黄鹂一两声;(3)乱花渐欲迷人眼;(4)屋舍俨然;(5)直挂云帆济沧海(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27、(2分)示例:播种知识,享受智慧人生28、(3分)(1)京(1分);(2)(2分)(错写、漏写、写在田字格外或者写成其他字体均不得分)六、作文(50分)略。
2013年中考特色对联题型类析
![2013年中考特色对联题型类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62036225c52cc58bd6be2e.png)
2013年中考特色对联题型类析对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内容博大精深,集中体现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近几年,对联试题在中考中备受青睐,它既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又可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试题的命题形式不断创新,出现了不少好的题型,形成了中考语文的一道亮丽风景。
综观2013年中考试卷,对联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改错书写型这种题以对联为媒介考查考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答题要求:一是要先改错字,二是书写要规范、工整、美观例1.(2013年湖北省四市中考语文题)下列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行楷将这两句话书写在方格中。
要求书写规范,字形美观。
千里麦浪铺锦绣,万倾碧波奏华章。
答案:改“倾”为“顷”。
二.直接撰写型这种题型是给出上联或者下联,要求按照对联的写作要求(结构相同、词性相对、仄起平收、意义相联),拟写下联或者上联。
例2. (2013年德阳市中考语文题)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播种知识,享受智慧人生例3.(2013年包头市中考语文题)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做事戒懒懒会关闭成功之门三.语境拟联型这种题型是在给出上联和一定的语境,要求根据有关句子拟写对联。
例4.(2013年武汉市中考语文题)芦山地震发生后,学校组织“我为灾区儿童献爱心”的捐助活动,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捐钱,有的捐物,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并希望灾区儿童能感受到心连心的温暖,微笑着迎接祖国美好的明天,以下是学生会主席为本次活动拟出的宣传标语的上句,请你根据画线文字拟出下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机密★2013年6月19日(省)语文江西省201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亘古(gèng) 狩猎挺而走险(tǐng) 怒不可遏B.干涸(gù)炽热尽态极妍(yán) 万恶不郝C.花圃(pǔ) 荫蔽锐不可当(dāng) 粗制烂造D.恣睢(zì)取缔鲜为人知(xiǎn) 眼花缭乱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②①⑤D.④⑤①③②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困境无可避免。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
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
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
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
(周国平语)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
(4分)春泛若耶溪①唐·綦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题。
(10分)楚庄王欲伐越①。
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
”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注释】①越:越国。
②睫:眼睫毛。
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王之兵自败于秦晋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①丧( ) ②明(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2分)(三)古诗文积累。
(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1) _________,君子好逑。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
(3)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
(4) _________,童稚携壶浆。
(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6)在被争名逐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________,________”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
(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 - 20题。
(16分)两角钱肖复兴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
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
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
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
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
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语文试题卷第3页(共9页)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
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
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
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
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
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
”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
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
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
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
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
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
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15.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16.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4分)17.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
(2分)18.“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2分)19.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2分)20.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 - 25题。
(14分)云中谁寄锦书来朱铁志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
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
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
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
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传统尺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