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993a5fa0116c175e0e4810.png)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shì)伫蓄强.词夺理(qiáng)顿开茅塞B.撺.摄(chuān)统筹锲.而不舍(qiè)不折不饶C.娉.婷(pīn)闲暇惟妙惟肖.(xiào)轻歌漫舞D.睥.睨(pì)浩瀚人迹罕.至(hǎn)销声匿迹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B.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C.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D.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烟波无际,天水相接,固然旷阔可观,一湾浅溪的明净,也使人感到宁静与亲切。
B.《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
D.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4.(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实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①③④②⑤B.①③②④⑤C.⑤①③④②D.⑤②①③④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青草学文学社社长王同学接到学校通知:“定于本周五下午2点在学术长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请你代表文学社邀请市电台的金明老师来校指导,并请他示范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江西初三语文试题卷子及答案
![江西初三语文试题卷子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c77db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5.png)
江西初三语文试题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迸溅(bèng)应接不暇(xiá)B. 矗立(chù)蹒跚(pán)锲而不舍(qiè)C. 踌躇(chóu)瞠目结舌(chēng)锲而不舍(qiè)D. 倔强(jué)迸溅(bèng)应接不暇(yì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B. 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能否刻苦学习,是能否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上,小麦长得绿油油的。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要触摸到蓝天。
D.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很棒。
D.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了问题。
(假:借助)B. 他孜孜不倦地学习。
(孜孜:勤勉的样子)C. 他一筹莫展,不知道该怎么办。
(筹:计划)D. 他不遗余力地帮助别人。
(遗:遗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7.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______的《己亥杂诗》。
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西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江西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5aa70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e.png)
江西省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以南昌为原点,无论朝哪个方向出发,都是好山好水。
若是有剧组要拍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意境,①直在江西地图上点一个目标前往取景,多半不会失望而归。
江西境内到处山色苍翠,水意空蒙。
乡人待客或腼腆或粗粝,皆怀善意;犬半卧于村口于街巷,恬淡看人。
我每回游乡村,都②。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shè径B.shē经C.niè径D.sè经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异想天开B.流连忘返C.花枝招展D.心不在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之一。
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裹,作为流体,大气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之中,它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被称为风()风拂过了沧海桑田,在文学作品中留下了许多踪迹,它曾把细柳装扮成碧玉,让海棠“绿肥红瘦”,也曾无情地打在雪夜回家之人的身上。
________,风既没那么自由自在,也不敢肆意妄为,而是经常被神魔们操控着。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风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B.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C.风是最常见的自然界中一种天气现象D.风是一种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4.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B.,C.!D.。
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A.不过在小说《西游记》中B.小说《西游记》也不例外C.所以在小说《西游记》中D.以小说《西游记》为例6.学校组织“孝亲敬老月”活动,邀请了一位校外专家做“中国孝文化”主题报告。
听完报告,同学们纷纷与专家交流。
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您讲得很有趣,态度也很和蔼,我们都觉得挺不错。
期待您再次光临!B.您有今天的成就,定与家父家母当年的教导分不开。
您一定要再来!C.您的讲座很精彩,让我们懂得了亲情的可贵。
江西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2d8b5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f.png)
江西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语文知识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5分)(1)他总是______(A. 孜孜不倦 B. 兢兢业业)地工作。
(2)在这次比赛中,他______(A. 脱颖而出 B. 一鸣惊人)。
(3)面对困难,我们要______(A. 迎难而上 B. 临危不惧)。
2. 阅读下面的句子,找出并改正其中的语病。
(5分)(1)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3.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写出其意思。
(5分)(1)画龙点睛(2)一箭双雕4. 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15分)(文章略)(1)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中心思想?(3)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略)(1)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简要介绍。
(2)文章主要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3)文章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描写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古诗文略)(1)请解释诗中的“______”一词。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请结合诗句,分析诗的意境。
四、写作(共20分)请以“我与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答案】一、语文知识与运用1. 答案:(1)A. 孜孜不倦(2)B. 一鸣惊人(3)A. 迎难而上2. 答案:(1)去掉“使”,改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去掉“不仅”,改为:“他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3. 答案:(1)画龙点睛:比喻在文章或讲话的末尾,用一两句话点明主题,使内容更加鲜明突出。
(2)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同时达到两个目的。
4. 答案:(1)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e48f4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6.png)
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试题卷附参考答案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亘古(gèng)狩猎挺而走险(tǐng)怒不可遏B.干涸(gù)炽热尽态极妍(XXX)万恶不郝C.花圃(pǔ)荫蔽锐不可当(dāng)粗制烂造D.恣睢(zì)取缔鲜为人知(xiǎn)眼花缭乱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例。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XXX深沉的。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按次排列精确的一项是(2分)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通常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穷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②①⑤D.④⑤①③②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困境无可避免。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A.窘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窘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窘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D.窘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中考语文6.对上面语段归纳综合最得当的一项是(2分)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
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eab5f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c.png)
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百年来,虎形象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国人的民俗文化中,又从多方面滋.养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品格,逐渐形成一种虎文化,焕发出一股英雄气。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
长期以来,虎一直象征着一种力量和气①(pò),也一直为②的民俗文化故事与传说所咏叹,受到芸芸众生的敬畏。
1.文中加点字“滋”的读音正确的是(1分)()A.chīB.zhīC.cīD.zī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1分)()A.迫B.魄C.魂D.泊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A.浩如烟海B.花团锦簇C.高谈阔论D.富丽堂皇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认为虎是勇敢和活力。
B.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看,虎是勇敢和活力。
C.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的象征。
D.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意味着勇敢和活力的象征。
5.(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但包括诗词、书法、绘画在内的传统文艺,对我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
②身为一名建筑师,中国古人的造园手法及其营造的意境,的确给我带来许多启示。
③我也常常从怀素、黄庭坚的书法中领悟线条构成,感受空间实与虚、水墨浓与淡的关系,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理念。
④不论是苏东坡、辛弃疾,还是秦观、李清照,我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很大一部分来自他们笔下的诗词。
A.②④①③B.③②①④C.③①④②D.②①④③6.(2分)临近体育考试,甲同学猛增了训练强度,乙同学劝他:“小心意外!”甲同学不以为意,说:“哪来那么多意外?”下列用于乙同学应对的话语,最得体的是()A.意外是不多,遇上就麻烦,还是小心为好。
B.身体很重要,还是要保护好。
C.该说的我都说了,听不听由你。
D.好心劝你,还不当回事,你会后悔的!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一)(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
江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江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f1e6d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e.png)
江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 jiàng)B. 符合(fú hé)C.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 D. 恣意(zì yì)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安全事故。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被推迟了。
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玉上刻有“通灵宝玉”四个字,这块玉象征着他的特殊身份和命运。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故乡的云,总是那么轻盈,那么洁白。
每当我抬头仰望,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温暖。
它们在蓝天上自由地飘荡,仿佛在诉说着故乡的故事。
小时候,我常常躺在草地上,看着云朵变幻莫测,想象着它们是各种各样的动物,是神话中的神灵,是远方的亲人。
云,成了我童年记忆中最温柔的部分。
1. 文章中“故乡的云”象征着什么?(5分)答案:文章中“故乡的云”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童年记忆的温柔部分。
2. 作者为什么说云“仿佛在诉说着故乡的故事”?(5分)答案:作者通过将云比作故乡的故事,表达了云朵在他心中所承载的情感和记忆,以及它们在故乡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四、作文(共4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答案示例: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
从小,我就对医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每当看到医生救治病人,我就感到无比的敬佩和向往。
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用我的知识和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带去健康和希望。
江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江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2b40e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32.png)
江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 请解释文中“阡陌交通”的意思。
答案:阡陌交通指的是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2. 文中“黄发垂髫”指的是什么?答案:黄发垂髫指的是老人和小孩。
3. 根据文中描述,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答案: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地方。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4. 文中“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答案:作者描绘了春天山朗润、水涨、太阳脸红、小草嫩绿、园子和田野里生机勃勃的景象。
6.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之情。
三、作文7. 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语言流畅,表达真情实感。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个人实际经历和感受,撰写作文内容)。
注: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以官方发布的试题为准。
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7e829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4.png)
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10小题)【选A、B、C、D四个选项中最佳答案】短文一假期我来到一个富饶的村庄,见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小明。
小明的家里十分贫困,但是他却很勤奋。
每天,他都早早起床,去村子的花坛浇花。
他的母亲说:“为了让花儿开得更美,小明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花儿浇水。
”因此成了他的惯,也形成了他的毅力。
后来,小明参加了县里的一场摄影比赛。
他带着自己那部很破旧的相机,呆呆地站在摄影点上。
虽然他的相机不如别人的现代化,但他却全力以赴,用心拍照。
经过评委的认真评判,小明的照片入选了。
小伙伴们感到很惊讶,问他的秘诀。
小明说:“我信任自己,坚持自己的风格。
”这句话让大家深受启发。
苦练舞蹈,无数次的失败。
遇见关卡,小明并没有选择放弃。
他告诉自己:相信自己,保持坚持。
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他不仅在舞蹈比赛中表现出色,还参演了一部时尚广告,成了一个小模特儿。
天赋和努力同是成功的关键。
课堂研究中的困难不要怕,遇到问题也不要怕。
应该坚信:只要用心,就一定可以做好。
希望每个人都能有坚持的勇气,课堂进步的冲劲,追求卓越的勇气!1. 小明的家庭情况如何?- A.富裕- B.贫困- C.普通- D.不确定2. 每天早上小明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A.喂鸟- B.照相- C.浇花- D.写日记3. 为什么小明的照片入选了?- A.因为他的相机现代化- B.因为他用心拍照- C.因为他是比赛评委的亲戚- D.因为他有很多照片4. 小明参演了一部什么广告?- A.时尚广告- B.家电广告- C.旅游广告- D.食品广告5. 文中最后一段意思是什么?- A.只要坚持用心做,就一定能成功- B.只要有好的天赋才能成功- C.课堂研究困难就怕了- D.追求卓越没有什么用短文二九月里的某一天,地方政府在村子北面山上举行了插秧比赛。
江西中考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中考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a8c50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6.png)
江西中考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之一?A. 题量大B. 考察内容全面C. 难度较高D. 以上都对2.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值大约是?A. 10分B. 20分C. 30分D. 40分3. 以下哪个不是江西中考语文试卷的组成部分?A. 古诗文默写B. 现代文阅读C. 作文D. 英语阅读4.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一般要求字数在多少字左右?A. 300字B. 500字C. 800字D. 1000字5. 以下哪个不是江西中考语文试卷的题型?A. 选择题B. 填空题C. 判断题D. 计算题二、判断题1.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的阅读理解题通常难度较低。
江西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3cbc8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1e.png)
江西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共1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每空1分,共4分)(1)“pú” 通()(2)“qí” 祷()(3)“mù” 然()(4)“yì” 立()答案:(1)普(2)祈(3)蓦(4)屹2.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填空。
(每空1分,共4分)(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3)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答案:(1)焉得虎子(2)后人乘凉(3)谬以千里(4)始于足下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填写下一句。
(每空1分,共2分)(1)会当凌绝顶,()。
(2)海内存知己,()。
答案:(1)一览众山小(2)天涯若比邻二、阅读理解(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共10分)《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每题1分,共2分)(1)政通人和:()(2)百废具兴:()答案:(1)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2)百废具兴:各种废弃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5. 翻译下列句子。
(每题2分,共4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1)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2)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
6. 选文第一段中,作者写重修岳阳楼的盛况,其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作者写重修岳阳楼的盛况,是为了引出岳阳楼的壮丽景象,为下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做铺垫。
7.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选文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江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ce185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c.png)
江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江西中考语文试题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勾当(ɡu) 恻隐忍俊不禁(jn) 妇儒皆知B.归省(xǐnɡ) 愧作戛然而止(ɡ) 销声匿迹C.藩篱(fān) 瑟索锲而不舍(qi) 月明风清D.枯涸(h) 技俩顶礼膜拜(m) 无可质疑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B.④⑤③①②C.⑤③②①④D.⑤④②①③5.下面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语文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A.房子能盖得高吗?B.房子能盖不高吗?C.房子应该盖不高。
D.房子是否盖得高?6.下面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北京晨报讯(记者王歧丰)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市已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
北京市文物局日前通报,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68处抗战文物的保养维护及环境整治。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抗战类文物共162处,近年来,对焦庄户抗战遗址等一批抗战文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
江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江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f2e6a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9.png)
江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筵席(yán)恣意(zì)蹒跚(pán)B. 翩跹(xiān)恣意(zì)蹒跚(pán)C. 筵席(yán)恣意(zì)蹒跚(pán)D. 翩跹(xiān)恣意(zì)蹒跚(pán)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B.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C.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D.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3.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4. 请根据提示填写下列成语。
(1)形容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成语是“______”。
(2)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故意把话说得含蓄或委婉的成语是“______”。
(3)形容事情发展到极点,不能再进一步的成语是“______”。
答案:(1)一丝不苟(2)旁敲侧击(3)登峰造极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1)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简要描述其特点。
(2)文章中描述了哪些自然景观?请列举并说明它们的象征意义。
(3)文章的结尾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他”是文章中的主要人物,特点是勤奋好学、乐于助人。
(2)文章中描述了山川、河流、森林等自然景观,它们象征着生命力、坚韧和希望。
(3)文章的结尾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作文(30分)6. 请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30a3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b.png)
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
30分)
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1)这篇短文主要是讲什么的?
(2)文中提到了哪些技能?
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任务。
任务:从文中找到三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词语。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3.根据句子意思,选用能填入空白处的词语。
4.写出下列句子中作宾语补足语的词。
第三部分综合运用(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5.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1)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2)主人公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3)主人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6.仿照课文结构,写一篇以“关爱他人,关注社会”为主题的短文,要求不少于60个词。
第四部分作文(30分)
7.请以“我的未来计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个词的作文。
以上为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试题范围及部分内容,考生可以提前了解相关知识进行备考。
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8138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1.png)
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1)植树节植树,雨滋湿了衣的一角,雨雾弥漫开比落实地。
这个结局不是我唬弄你,也不是出一个谜语给你当谜底,而是我给你一个忠告。
(2)当雨笠针线被岁月炭灰一般渐渐看不清,当一只只松软好用的笔被抻得忒高或抻得太长有点不好把握的时候,当它们依旧转动着,驯服着所有写字的凡俗,我却希望:当你想吸一口顺畅的空气却只能吸进溺水时,看看你有没有郁闷,当你想呼喊时只能付出无可奈何的喃喃时,看看你有没有痛恨,没有痛苦,没有沉默,我看最好的方式就是看看你有没有不屈的脊椎骨。
(3)除了能够空仓暗度是非之地,还有什么是最好的方式呢?战胜所有的眼泪,不再忧伤抑或是不再有忧伤,我看,最好的方式是你坦然告别。
告别最好的家乡,告别最好的朋友,告别最好的生活。
不再有哭泣,哪怕只有一丝,你能够坦然吗?你能够忍受我来告诉你真理。
问题:1.这篇短文的主题是什么?2.作者希望读者能够具备什么样的特质?3.作者提到了什么是最好的方式?4.你对这篇短文的理解和感受是什么?解析:1.这篇短文的主题是告别和不屈。
短文通过描述雨滋湿了衣角、针线和笔的状态,并呼唤读者要坦然告别过去的一切,并展示出不屈的精神。
2.作者希望读者能够具备坦然告别和不屈的特质。
他希望读者在面对艰难和挑战时能保持乐观和坚强,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3.作者提到了最好的方式是坦然告别。
他认为面对离别和失去应该以坦然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不再执着于过去的痛苦和哀伤。
4.对于这篇短文,我理解到其中的哲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遭遇到各种离别和困境,但我们需要学会坦然面对并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短文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和思考。
它让我明白了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不断努力,不屈不挠地向前走。
同时,也教育我们要学会告别过去的不愉快和痛苦,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二、作文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题为“我眼中的江西”的作文。
江西省2024年中考语文参考答案
![江西省2024年中考语文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81f78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8.png)
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㊁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1.(1)呈㊀㊀(2)zī2.㊁3.B4.A5.C6.B二㊁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一)7.B8.示例一:两首诗都是写新生事物,所写景物清新而充满生机,富有情趣㊂示例二:两首诗写物都发挥想象,运用了虚写的手法㊂(二)9.(1)完,没有了㊀㊀(2)年㊀㊀(3)曾,曾经10.(1)满一年之后,墨的味道还在㊂(2)像这样太神奇了!11.示例一:实践出真知㊂示例二:观察㊁反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㊂示例三:求人不如求己㊂(三)12.(1)不畏浮云遮望眼㊀㊀自缘身在最高层(2)忽如一夜春风来㊀㊀千树万树梨花开(3)天时不如地利㊀㊀地利不如人和三㊁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30分)(一)13.A14.D15.示例:你的这一观点是片面的㊂因为朋友是会互相影响的,喜好有好与不好㊁高雅与低俗之分,交友应谨慎;同时交友不能以喜好为唯一标准,交友要交益友,择善而从,这才有助于在道德学问上取得成就㊂(二)16.D17.示例: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树立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多了解科学知识;要积极参加科普活动,增强科学体验;要运用科学思想去理解和判断事物,并解决实际问题㊂(三)18.①苍绿或苍苍② 八面风来山镇定 或 这是一部大书,不是一首小诗 ㊂③斑驳㊁逶迤向上19.示例:①中学时代读‘梅岭三章“,作者对梅岭一往情深㊂②梅岭是英雄的象征,作者对梅岭无限崇敬和爱恋㊂20.C21.示例一: 整容 一词运用拟人手法点出很多景点都有人工痕迹㊂示例二:把古道与翻修过的景点对比,突出古道的古迹古风㊂四㊁名著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9分)22.A23.示例一:我觉得长妈妈对鲁迅影响最深㊂长妈妈照顾幼年鲁迅的生活,教给他基本的做人道理;为鲁迅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经“,使他获得人生中最心爱的宝书,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㊂示例二:我觉得寿镜吾对鲁迅影响最深㊂寿镜吾先生知识渊博,表面严厉实则和蔼,他的关爱使少年鲁迅产生了学习兴趣,且对鲁迅日后的读书㊁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㊂24.示例一:祥子的理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㊂他为了理想努力奋斗,但以惨败告终㊂我认为祥子为了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是可取的;祥子的失败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值得深思㊂示例二:简㊃爱的理想是寻求人格独立㊁爱情和尊严㊂为了理想,她挣扎奋斗,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㊂我认为简㊃爱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简㊃爱的反抗精神是值得学习的㊂示例三:保尔㊃柯察金的理想是解放全人类㊂他为了理想英勇斗争,最后成为钢铁战士㊂我认为他的理想是伟大的,他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㊁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是值得学习的㊂五㊁写作(50分)25.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ài)哺育孜.孜不倦(ī)头晕目炫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答案:D解析:A、感慨ǎi 头晕目眩B、荒谬龙吟凤哕huìC、荣膺yīng 锋芒毕露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
答案:C解析:首当其冲:当:承当;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指冲锋陷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答案:C解析:A、搭配不当,视野可以拓展,但是感受不能拓展,只能是增强。
B、成分残缺,婆娑多姿为形容词,属于定语,后半句成分是谓语+定语,缺少宾语,后面加“的身影”。
D、句式糅杂,从结构上看,“由”的出现导致主语的残缺,把“由”删掉。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B、③②①⑤④⑥C、②①⑤④⑥③D、②③①④⑥⑤答案:B解析:排列组合先看选项确定首句范围。
本句首句为②或③其中一个。
按照总括性句子放在前面的原则,可判断③的总括性更强,是对园林艺术当中的窗子的一个总的概括,即窗子很重要。
那么,窗子为什么重要以及哪里重要呢按照逻辑选项可知,原窗子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了交流,接下再具体围绕有了窗子之后的内外交流的具体例子阐述,这就是行文逻辑。
5、下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C、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答案:A解析:B暗喻,本体:头上高高耸起的部分(或头顶盘着的大辫子和上面的制帽);喻体:富士山。
当然,本句也有夸张成分。
C、比拟(拟物),把“失败”比拟为“尼龙绳子”可以接起,比拟为“金属梯子”可以焊上去。
D、排比,三个相同句式: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山行[唐]项斯青枥①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释】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答案:D解析:D颔联描写了茅舍飘出的烘茶蒸茗的气味和隔着竹篱传的缫丝声,并未直接描写烘茶的过程。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起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
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答案:C解析:C诗人描写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选取了“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事物,以及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与缫丝开拓诗歌的意境。
因此,C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是不准确的。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清官周忱[明]焦竑周文襄公①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
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
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②,英宗既北狩③,挞虏④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⑤。
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烧仓,恐.敌之因粮于我⑥也。
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⑦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
于是肩负者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州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⑧。
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
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
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注解】①周文襄公:指周,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
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
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
④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
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
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解决供应。
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
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欲活之/无路B、举朝/仓皇失措C、时/周文襄公适在京D、说/田间事甚悉答案:D解析:“说田间事”动宾结构作主语,“悉”为谓语,“甚”为状语。
因此,应该是“说田间事/甚悉”,主谓划分。
9、解释文中划线句子。
(3分)(1)案()(2)恐()(3)谢()答案:(1)案卷(2)担忧、担心(3)道歉(古今异义字)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1)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2)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答案:(1)听到一处,文襄公突然点头开心地说:“幸亏有这点能够使他活下。
”(2)文襄公笑着安抚宽慰他没关系的,并且听他把事情说完才离开。
11、选文通过哪三件事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
答案:为了救活一个囚犯,而让官吏读大量的案卷给他听;文襄公的建议巧妙合理地处理了通州粮仓的粮食;文襄公关心民生与百姓一起闲聊并且清楚农事。
(三)古诗文积累。
(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分)(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雁门太守行》李贺(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杜甫(3)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十五从军行》乐府诗集(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5)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6)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7)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逍遥游》庄子(8)不义而富贵,与我如浮云。
《论语七则》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
(17分)秋夜巴金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问了几下。
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
我抬起头,就好像看到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
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爽朗的笑声……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
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
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
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
不管院子里暴雨下个不停,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
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
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
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一股一股的热气。
我觉得屋子里越越温暖了。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
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眩目的光。
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
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
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
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①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
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走到窗前,②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跟着他到了窗前。
我记起了,多少年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
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
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
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听惯了的声音。
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雨住了,风也消逝了。
天空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
夜很静。
③连他那颗心“哗哗剥剥”地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
④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动,我听见他激动地、带感情地说:“忘记我。
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的“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畏怯在暴力面前低头“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敢叫“我所预言的‘将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叫,敢说,敢做,敢追求!“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
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
从四面八方送过响应的声音。
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