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篇一: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 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
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
本篇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之基本精神的界定问题乃是治中国文化史者所不能回避的基本论题,也是一个历来歧见纷呈的论题。
张岱年先生认为,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乃是相对文化的具体表现如文物、制度、习惯等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是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观点”在张先生看来,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而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与天人协调四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李宗桂先生则指出: “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特定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内在特质的基本风貌。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因而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应该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的基本精神内容。
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周易》中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论语》中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的顽强生命力,这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成为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千载、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五篇】
【导语】中国是个古⽼的国家,传统⽂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为⼤家提供《关于中国传统⽂化议论⽂【五篇】》,欢迎阅读。
关于中国传统⽂化议论⽂篇⼀ 传统⽂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量;传统⽂化是民族发展的原动⼒,给⼈们勇攀⾼峰的⽃志与毅⼒;传统⽂化仿佛是⼀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给世界温暖与⾊彩。
因此,我想说: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传统⽂化吧! 最近名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前⼗⼆名⽂化⼤国”的调查结果已经揭晓。
中国以拥有众多的优秀传统⽂化位居第⼆名,这个好消息令⼤家欢欣不已。
但当我们静下⼼来与拥有众多备受欢迎的现代⽂化的美国作⽐较时,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化。
然⽽在我们的传统⽂化被很多外国朋友欣赏的时候,我们⾃⾝是否⾜够重视它呢?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传承传统⽂化,这难道不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吗? 现实情况值得社会担忧。
如今很多国⼈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他们对外来⽂化有⾼度的认同。
于是我们不再对“哈韩”、“哈⽇”感到⼤惊⼩怪,不再对好莱坞影⽚感到陌⽣。
其实,感受、学习外国⽂化的精华并没有错。
但过分的关注与模仿必将导致对传统⽂化的漠视。
可以说,外来⽂化已经对我们的传统⽂化产⽣了冲击。
这种现状值得我们关注。
令⼈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已经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化的重要性。
例如作家冯骥才实地考察并⽤所写⽂章表达了呼吁⼈们保护传统⽂化的迫切⼼声。
他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普查与记录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种历史精神。
”是啊。
倘若我们失去了珍贵的传统⽂化,我们的内⼼会不会时常感受到⼀种不能诉说的苦衷呢?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政府的未⾬绸缪。
为了引导⼈们重视传统⽂化,国家设⽴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守护传统⽂化的决⼼不⾔⽽喻。
是的,我们不想再看到⾃⼰的传统节⽇被别的国家抢先申请注册的事情重演。
为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守护我们的传统⽂化。
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耀眼的光彩。
随着全社会对传统⽂化的关注度与⽇俱增,我们理应满怀信⼼并且坚信: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化的民族会永远屹⽴在世界的前列,拥有勃勃⽣机。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10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10篇高校应该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综合运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方式,把弘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全过程,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一【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意义】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五十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惊人而巨大的变革.不可避免的,中国文化也遭受了剧烈的撞击与动荡.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共产主义运动的冲击与洗礼,可以说,自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一直是多种文化厮杀的主战场.然而,在经历了质疑,批羊,反思之后,中国文化似乎仍然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现代年轻人普遍没有文化归属感,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种冲击,我们站在路口却不知去向.我们生活在所谓的后现代世界里,我们吃肯德基,我们过圣诞节,我们立场做有文化的人,但我们很少思考什么是我们自己的,此时的拥有的,真正的文化.面对这样的文化残局,选择逃避是于事无补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找到答案.要想找到答案,就必须要先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现代意义.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中国礼仪文化中有很多道德的因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香水偿息奋斗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历经磨难,长兴不衰,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伟力,就是因为我们民族有着一种崇高道德精神.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有的道德义务.从《尚书》中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孟子提出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再到《礼记礼运》中所讲的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都从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传统人伦关系中的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无疑应当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如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涵义,对于改善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另外,传统文化中还对我们提出诚信,仁爱,互助等等道德上的要求和希望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和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追求和谐.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提出天人和一的思想.即把自然与人看作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主张道法自然,即人们要顺从自然,回归自然,把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惩罚减少到最低限度,寻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空间.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是人类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恒久价值,我们要理解它,然后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真正为构建和谐文化出力.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如果丢弃了传统文化,我们将推动的是我们自己的根和灵魂.当然,另一方面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也存在一些腐朽的毒素,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必须要剔除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清醒地来了解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继承一些老祖宗的东西,同时吸收外来的好的文化,以此来更新我们的文化,创造一种真正适合中国的文化.因此,我觉得,要想真正找到一条传统与现代兼并的属于中国的文化之路,我们首先要重视传统论,走进它,了解它.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摘要】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年的积淀,其精华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出发,主要论述了传统文化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重教师权威、师道尊严两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旨在为更好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500字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古代社会至封建社会,讲述她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简述她
的发展历程。
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对其精华,我们要传承,而对其陋习,我们则要加以改进,努力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字:历史悠久,有利有弊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她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滋润着我们的文化精神,造就了华夏民族淳朴善良的民风。
她的神秘激发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学子去探索,去求知,
用我们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去揭开她的面纱。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悠悠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史书,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足以让我们所有中华儿女引以为豪,激发着我们不断探索它的决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
族重要的凝聚力,不论是它的产生根源,还是在以后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都是我们先辈智慧的结晶。
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将
其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形态。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过着群体打猎的生活,渐渐地也就人们相互之间一种凝聚力,也形成了文化的一种基础,
人与人之间注重和谐,把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自然相结合起来就是当时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
这种基本精神也使传统文化具有兼容性,它包罗万象,以开放的姿态来面对各种文化,是
中国文化拥有了广度,让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发展的一个邹形。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国文化精神
考查课论文论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学生姓名:学院:专业班级:专业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教师:2015年1月6日论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国精神摘要:弘扬中国精神,是我们每个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如何弘扬中国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要学习的必修课之一。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和明白何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通过“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要继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特点,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使之表现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的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也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
但更多地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
关键词: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一、中国精神的内涵1.执著、奉献,传统文化之精华“中国精神”是勇敢、执著、奉献,传统文化之精华,重申仁爱、谦恭、自强、自省、和谐等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劳、善良、热爱、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顶天立地、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自觉自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载体。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的自信、自觉、自强、自豪的民族性格,继承、追求、弘扬、创造的一种精神,是我们所需要的一个精神家园。
“中国精神”博大精深,它可以涵盖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勇敢、爱国主义、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以及自由、平等、博爱;是中华民族现代的勇敢、坚强、正义、敢于担当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精神。
有关中国文化的论文三篇
有关中国文化的论文三篇有关中国文化的论文三篇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关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征文活动可以提升国民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下面是小学生篇一:有关中国文化的论文2000字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自古以来身上的优秀品质数不胜数。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人们从古至今最为重要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应当孝敬父母,做一个好孩子,不能因为自己的任性、淘气而让父母劳累,让父母操心。
孝道的楷模,不说远的,孟佩杰带着瘫痪在床的养母上大学,虽不是亲生母亲,虽没有血缘关系,孟佩杰却视养母为亲母,数年来悉心照料,用孝心撑起了一片天。
孟佩杰是当今无数人的楷模,是一个好榜样。
社会公德,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吗,应挑起的重任。
当你在干净的人行道上行走时,忽然发现有一个塑料瓶,你会弯腰将它拾起,扔进垃圾桶吗?社会是我们都身处的环境,也是我们保护的环境。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他是大家的。
我们要像呵护小花一样,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小区道路的灯不亮了,能多辛苦一下,将它换个灯泡,让道路重见光明吗?看见花园里的花坛有垃圾,你能伸手捡一下吗?当你吐痰时,能否用纸巾将痰包住扔进垃圾桶呢?这些小事情,无不彰显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你喜欢你的工作吗?你愿意为它吃苦受累吗?每个人不同的职业,决定了它位于社会的责任。
既然担任了这个职位,就应该担起这个责任来。
“最美司机”吴斌,用生命诠释职业的责任与担当,吴斌是一位客车司机,当他专心致志开车时,去飞来横祸,一个大铁片从天而降,导致他的腹部严重受伤,如果是一般人肯定捂着肚子叫疼了,可他用坚强的信念将客车稳稳地停在高速公路安全区域,而他却因伤势过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虽然不求人人都像吴斌那样,用生命诠释职业,但求人人都有吴斌那样可贵的精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依次递进、由内而外的个人品德养成过程,也是每个人实现自身价值,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4篇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4篇【篇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今天的人类文明,无一不证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血脉,这个民族也将趋向灭亡。
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更是时不我待的需要。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共建精神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抓起。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似懂非懂地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天年》了解了从夏商周一直到民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历史造就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明白了中国为什么是文明古国之一,知道中国有孔子。
孟子。
老子等圣人。
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兴趣。
二年级时开始背诵《三字经》。
《弟子规》里面讲了古代的君臣之道,孝敬父母之道,尊敬师长之道,兄弟相处之道,朋友相处之道等等君子处世之道。
以及我们坐。
立。
行待人接物的姿态。
,让我对中华文化的精髓有了初步了解,让我领略一番中华五千天年历史文化积淀的魅力。
接着我又阅读过《论语》。
《大学》和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读本,虽然阅读起来比较费劲,但从里面能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浓厚底蕴和内涵!传统文化曾一度被改革开放的浪潮冲淡,所幸的是现在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
比如我们的小学课本就增加了《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课,这样对每个孩子都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大激发了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如《汉字听写大赛》。
《成语大赛》都让参赛者和观众对传统文化有了能厚的兴趣,不自觉的翻开书籍和字典查阅。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任务!【篇二】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的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较新3篇),仅供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一1、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一切东西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应当吸收,而坏的一面则应抛弃。
但是由于每件事物,每个人,每种理论都有这种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每件事物,每个人,每种理论差不多既是好的,又是坏的。
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精华与糟粕两重性的特点,我们需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2)中国传统文化既然是一种传统,它就须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实现现代化,否则,它就不能得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根据传统文化本身固有的精神,使那些可以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能够更好地发展,并尽量吸取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来弥补传统文化中不足的一部分,使其发展得更加完善。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存在两重性,致使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既有丰富发展,又有消解异化。
所以,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既肯定又否定,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它;另一方面,马克思理论也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
只有在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才能促进自身的完善,实现马克思的创新与发展,成为适合中国的马克思。
2、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崛起。
这种崛起,也必然要求让我们中国特色的文化给多样化的世界文明注入活力。
文化的崛起,不仅仅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推进马克思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并吸收和借鉴其他一切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构建出中国特色社会文化。
从《三国演义》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论文
从《三国演义》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它以三国时期为背景,描写了一个群雄逐鹿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从《三国演义》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出发,探讨其文化内涵和价值。
一、《三国演义》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三国演义》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忠诚《三国演义》中的忠诚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
在《三国演义》中,忠诚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
例如,诸葛亮忠诚于刘备,赵云忠诚于刘备,关羽忠诚于刘备,他们都是忠诚的典范。
这种忠诚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诚精神,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内涵。
智慧《三国演义》中的智慧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
在《三国演义》中,智慧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
例如,诸葛亮的智慧,赵云的智慧,关羽的智慧,他们都是智慧的典范。
这种智慧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精神,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内涵。
勇敢《三国演义》中的勇敢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
在《三国演义》中,勇敢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
例如,诸葛亮的勇敢,赵云的勇敢,关羽的勇敢,他们都是勇敢的典范。
这种勇敢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勇敢精神,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内涵。
道义《三国演义》中的道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
在《三国演义》中,道义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
例如,诸葛亮的道义,赵云的道义,关羽的道义,他们都是道义的典范。
这种道义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义精神,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内涵。
二、《三国演义》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三国演义》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首先,这些精神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诚精神、智慧精神、勇敢精神、道义精神等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心得论文800字10篇
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心得论文800字10篇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心得论文800字(篇1)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也应该弘扬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接班人。
传统文化汇聚一起,三锅沸腾的热汤,寒假培训传统文化的老师则像厨师,我们就好比汤的享受者,既体味到了汤的芳香,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大家共同传播,才会不断使之为世人所知,为大众所爱,所以我们应当做汤的享受者,文化的传播者。
我想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就像我热爱"之乎者也"的说法一样,就像我能感受到陈胜吴广起义时所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那种悲愤与不满一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古人延续至今的文化,是古人的思想结晶啊!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忘不了先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谆谆教诲;忘不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自我反省;更忘不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我愿做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是因为我想感受这芳香四溢的传统文化。
我愿做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就好比""我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样的豪情壮志,孔子之师,老聃郯子子的人也不一定比孔子圣贤,孔子依旧为人弟子。
我想要拥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坚忍品质,做任何事无论成功或失败,只要坚持到底便是最大的赢家。
我渴望拥有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恬然自适,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自然最真实的美。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实就潜藏于我们的身边,只要悉心观察,你会发现:其实连最基本的遵守纪律都是我们恪守本分的体现,我想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我想要将这充满芳香的鲜花的种子,洒向神州大地。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化体系,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和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一种文化模式。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1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着特定的内涵和主导地位,其基本精神肩负着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本文着重从文化含义、分类、功用以及中西文化差异几个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表明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吸收西方文化的文明成果,继续繁荣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差异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它肩负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社会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具有独特文化风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古今中外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在他的著作中写道:“从前,我们谁也不会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世之道更先进的民族存在;现在,因为东方中国的出现,使我们觉醒了。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在思想启蒙运动中,也高举孔子人道思想的大旗,用以反对宗教神权,反对封建王权。
他们对中国崇尚理性的道德观念甚为推崇,甚至著文主张欧洲各国政府必须以中国为范本。
现代学者余秋雨也在《千年一叹》写到:“中国就像是一个两千多岁的老人,今天他还在和众多年轻人一起跑在世界的田径赛场上。
论弘扬中国精神的思修论文2000字
论弘扬中国精神的思修论文2000字论文标题:弘扬中国精神的使命与责任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中国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中国文化深厚博大,包含了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多个方面。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它包括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诠释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智慧和文化底蕴。
弘扬中国精神,对于激励人们的爱国精神、推动文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中国精神的内涵、应用范围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出弘扬中国精神的使命与责任。
一、中国精神的内涵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所拥有的一种文化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中国精神包括了道德观念、家庭观念、人文关怀、思想智慧等多个方面。
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道德观念中国历来崇尚以德为先,注重品行,敬重道德。
这种道德观念渗透到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构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道德DNA”。
在中国古代,儒家便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的道德要素,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如在《论语》中,“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正是中国人道德观念的代表。
(二)家庭观念中国人一直注重家庭观念,把家庭视为最小的社会单位。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观念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亲情、传统等的尊重和重视。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强调“君子不言利”,贵重家庭的和睦与幸福,为家庭着想和尽孝道,这些家庭观念已成为中国人的内在本性。
(三)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代表了中国文化对人和人性的关注。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代表人文关怀的典故,比如《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就表现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又比如《庄子》中的“天地之大,大无不包”,体现出中国文化中的宏观化思维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人文关怀仍然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中国文化论文
关于中国文化论文中国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
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民的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财富。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文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文化论文范文一:中国哲学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导读:于是,有没有哲学成了中国哲学的“元问题”,促使学术界的仁人志士深入地反思中国文化中的哲学精神,哲学观念和哲学底蕴。
但我要说的是,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名正言顺的神学世界观,但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乏有“上帝造人说”,“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劈地”等神话传说和《神创论》,“神化自然”等神学的影子。
但这并不是说“中国没有哲学”,只是可以谦虚地说:中国虽无西方式哲学体系和哲学论著,但中国不乏有哲学思维和哲学精神。
关键词::哲学,文化,哲学精神,传统文化一、中国哲学的〝元问题〞中国很长时期里文史哲不分,以学科专门形态出现的哲学家及著作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样态。
表面上看,中国好像没有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也没有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著作。
于是,有没有哲学成了中国哲学的“元问题”,促使学术界的仁人志士深入地反思中国文化中的哲学精神,哲学观念和哲学底蕴。
首先,我们来探究中西方文化中的哲学底蕴。
西方哲学大师常讲:“我们所说的哲学,无非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
”科学设计的是一切可以被认识的理性的东西,神学则超越于理性的知识之上,是超验的,非理性的,哲学则见于二者之间,回答二者所不能回答的问题。
可见,西方哲学起源于神学,以科学为原动力。
这里的“科学”非同中国文化中的“科学”概念。
中国文化中,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将日本之“学科”一词变形使用。
科学和技术不分家,经常放在一起使用。
西方文化则不同,科学是科学,技术是技术。
在西方文化中,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科学有三种主要功能:技术功能,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
科学的技术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科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效手段,使人类摆脱了对物质世界的被动地位(这是中西方都认同的)。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4篇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4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以下是四篇关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议论文。
1. 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维护民族的认同感,并且能够让世代相传的智慧和价值观继续发扬光大。
而如果我们失去了传统文化,我们将失去自己的灵魂。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捍卫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确保我们民族的独特性和繁荣。
2.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创造合适的途径和方法。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熟悉传统文化,并鼓励他们参与相关的活动,如书法、绘画和舞蹈。
此外,社会机构和媒体也应该承担起责任,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宣传推广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3.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意味着与现代社会的隔离,而是应该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之道。
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智慧和启示,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
比如,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孝道、忍让和道德观念在当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使其成为现代社会的有益补充。
4. 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交流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独特财富,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影响力。
通过国际交流,我们可以向他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同时,与其他文化互鉴也能丰富中国传统文化,使其更加开放和包容。
因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进程。
以上是关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四篇议论文,探讨了传承的重要性、途径方法、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以及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这些议论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旨在唤起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关注。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论文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论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需要人们的继承和发展,传承这一伟大的文化。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欢迎阅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一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更多的去继承下去,传承这一伟大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还有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良好的传承。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历史,是世界上传承时间较长的一种文化。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
三、文化的要素①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
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
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动力。
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
这个标准存在于人的内心,并通过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
议论文作文800字传承中华礼文化,弘扬民族文明精神
议论文作文800字传承中华礼文化,弘扬民族文明精神议论文作文800字:传承中华礼文化,弘扬民族文明精神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有知礼、习礼、守礼、重礼的传统,被称为“礼仪之邦”。
古中国的文化传承,对人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崇尚“礼、乐、射、御、书、数”全面发展,其中尤以“礼”为先。
孔子云:“不知礼,无以立也。
”可见古人将“礼”看作个人修养的基础。
在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智慧中,将“礼”看做整个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石。
“礼”在古代规范着人的行为,深含着古人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对己的期望和宽容。
《左传》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又有言:“礼以顺天,天之道也。
”古人将“礼”看作天地最基本规律的体现。
现代人所认知的“社会文明礼貌犯罪行为”只是“礼”最显然态度的表层诠释。
“礼仪”在传统文化中涵盖并远远打破了“礼节”这个表层的内容,蕴藏了上古先辈们对自然、对人文深刻的认知和课堂教学。
培根曾说过:“读史以明智”;牛顿也曾言:“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社会进步,首先是文化的进步,文化的进步,首先是优秀的传承。
中国文化辉煌灿烂,“礼”文化巨匠层出不穷,各流派传承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经典巨著浩如烟海。
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有责任、有使命认真学习、积极传承“礼”文化精髓。
使我们轻轻翻阅历史沈重的书页,轻轻拂去她表面腐化的浮尘,走上贯穿文明的文字阶梯,步入圣贤的智慧殿堂。
当东方封印的巨人正在苏醒,我们在欢呼,急需民族灵魂的苏醒。
而“礼”文化,就是我中华民族魂的显然。
我们急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人我为一”的理想理念的浇灌,也急需“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民族自信。
当我们心中拥有文化的信仰,人和人之间会充满理解和关怀,不再有公交让座的纠结,也不再有见义勇为的尴尬,温良敦厚、谦恭有礼、孝义为先自然而然会成为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礼节”的社会表象自然而然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观。
文化观论文六篇
文化观论文六篇文化观论文范文1(一)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和”精神。
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和”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之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由庄子提出,是中国人对天地最初的基本的思维,该思想认为人与天不是处于在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是一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思想后经董仲舒进一步继承后进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成为了儒家、道家和佛教的的重要观点。
(二)以“仁”“礼”为内核的伦理精神。
孔子创建了以“礼”“仁”、“中庸”为内核的伦理思想体系,为儒家伦理道德的进展供应了一个基础。
其中,“仁”的思想的提出是孔子对中国伦理学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
仁”以爱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为根基,“仁者爱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思想根源渐渐演化为社会的伦理原理与道德情感。
同时,孔子对“礼”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观点,后来时期的荀子也很重视“礼”的观点,认为礼是节制人的欲望的最好方法。
后来的儒家思想继承进展了先贤的观点,主见用礼来调整人的,成为了儒家核心思想之一。
(三)以“修身”为根本的道德精神。
儒家思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所在。
从儒学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来看,儒学的精华在做人这方面体现的尤为重要。
《论语》在学做人方面蕴含着很精髓的思想,其中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的根本是在修身,而且从天子到庶人,全部人都要以修身为本,这就是儒学的根本精神。
要成为一个君子,就必需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儒学把盼望寄予于人的价值的提升,而人的提升要靠自身修养的提升来实行,而不是靠一套规章的束缚来实现。
(四)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中,推人及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不少思想家对推人及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述,其中《论语》中就记录着许多关于孔子推人及己的观点,“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该观点的体现。
中国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论文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论文文化的概念从本源上讲久远,据专家考证,文化是中国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进而又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
是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这时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
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属精神领域之范畴。
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文化的定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文化三个方面。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所谓“精神”辞海意为“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和内容实质。
”以此而论,在中国的土地上,无论是中国文化的何种表象,其内容的实质应该是一致的,进而回望中国的文化史,本文以为中国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天人和一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贵和尚中的价值观,刚健有为的人生观四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
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也不是一个超越的异己的本体,不是宰制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的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所谓“精神”辞海意为“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和内容实质。”以此而论,在中国的土地上,无论是中国文化的何种表象,其内容的实质应该是一致的,进而回望中国的文化史,本文以为中国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天人和一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贵和尚中的价值观,刚健有为的人生观四个方面。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文化的定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文化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给我们以无比的自豪、自信和自尊。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质,对其中积极健康的要素进行吸收和改造,并积极将之古为今用。
文化的概念从本源上讲久远,据专家考证,文化是中国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进而又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是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全民族的共同精神成果,在其演进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文化的大传统。天人合一、人本思想、贵和尚中、刚健有为成为全社会广泛认同的文化观念,它超越了地域和阶层,成为牢固的民族文化心理,代代传承,不为外来的力量所打破、所改变。
中国文化的认同力和适应力都很强大。“认同”使中国文化具有内聚力,保持自身传统;“适应”使中国文化顺应时势变迁,不断调节发展轨迹,并吸纳异质文化的精华,使中华文化洋溢着生生不已的活力,充满着自强不息的精神。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道德人文主义的思想传统,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对于人的精神开发,对于个体道德自我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由于过分过分强调道德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忽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消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思想,由于有明显的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的倾向,只强调个人的义务和道德人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因此与西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还有质的差别,不能混为一谈。但是它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用道德自觉抵制宗教强制,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贵和尚中思想,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构成部分,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还是主导方面。由于全民族在贵和尚中观念上认同,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是中国人普遍的行为准则。这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无疑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