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共同创立的一种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的理论体系。
以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经济力量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的演进是一种客观规律,经济关系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变迁。
2.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奠基于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冲突的结果。
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进化的过程中矛盾的对立推动社会的变革。
3.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提出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分析之一。
他认为,工人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们所获得的工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4.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结构中存在阶级对立。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
他认为,最终会有一个无产阶级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5.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公有制,实现经济的公平分配,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6.暴力革命: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不会自愿放弃权力,无产阶级需要通过暴力手段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这一观点体现在马克思的著作《共产党宣言》中。
7.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它的存在和形式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在社会主义阶段,国家将逐渐消亡,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态。
8.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强调国际工人阶级的团结,认为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全球性的。
他们倡导国际主义,反对民族狭隘主义和帝国主义。
这些基本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期和地区有不同的解释和应用。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也出现了多样性和变化。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什么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由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思所创立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理论体系。
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核心,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结与精髓,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要,下面我将介绍马克思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
1.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在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中,经济基础起着决定作用,上层建筑的变化是经济基础变化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是阶级斗争的结果。
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方法论,为我们分析社会矛盾和推动社会变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2.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核心原理是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
它认为事物具有矛盾性,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
马克思主义通过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劳动、价值、资本和剩余价值等经济范畴的本质,揭示了社会制度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强调全面、全局的观点,把握事物的变化与发展,以及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它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3.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中,资本家通过剥夺工人创造的剩余劳动价值来获取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矛盾。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本质和矛盾,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4.阶级斗争理论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原则,它认为社会是由阶级斗争推动前进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
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基础。
通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可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的转变。
5.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的梦想和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期产生的一种具有革命性质的社会理论。
它是以德国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代表的一群人所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阶级斗争为动力,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一种革命性社会理论。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是其理论基础之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对事物的辩证分析,不断揭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这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其理论基础之二。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历史的进步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这一原理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再次,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阶级对立推动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强调要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最终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阶级斗争为动力,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一种革命性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革命性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革命动力。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阶级斗争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基本原理。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它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具体和发展的认识,认为世界是一个永恒的运动和变化的统一体。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历史的发展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包括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主要是阶级斗争的规律。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另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条件。
生产关系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宗教、哲学等。
最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消灭阶级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制度。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内容,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坚定理想信念、指导实践工作、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的基本原理马克思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基本原理。
首先,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唯物史观强调了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只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后,马克思主义还提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总之,马克思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基本原理有几个

马克思基本原理有几个
马克思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
1.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其规律性的,是由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认为经济基础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基础。
2.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资本家从雇佣工人处获得的利润,是通过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得到的。
这种剥削关系导致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的不平等。
3. 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无产阶级的觉醒和反抗,最终引发无产阶级革命。
这场革命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4. 阶级斗争: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不同的阶级,认为阶级之间的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他指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这些都是马克思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深刻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等重要概念。
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唯物主义,它认为物质是最基本、最根本的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认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唯物主义还强调对客观真理的追求,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它认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总结。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包括辩证法,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存在和斗争推动的。
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念,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矛盾统一的发展过程。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包括革命理论,它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基础。
革命理论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主张通过革命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标。
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还包括实践哲学,实践哲学认为真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实践哲学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和相互作用性。
结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革命理论和实践哲学等内容,这些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体系。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社会,引导人类社会向着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目标迈进。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在20世纪不断发展壮大,是历史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类实践实践中概括出来的。
一、唯物史观宇宙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物质规律,它是唯一的,它决定时间和空间的运动。
唯物史观即宇宙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按照实践规律和历史规律运动的,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为视角的学说。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物质世界,而人们的意识和行为都是根植于这个物质世界之上。
唯物史观是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科学解释,是基于阶级斗争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存在的根本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的斗争,这种利益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决定的。
类别意识和阶级斗争是形成在阶级社会里的。
在马克思主义中,主要分为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两者的存在决定了社会的整体状况和人民群众的命运。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包括人力、物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是社会发展的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中的相互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一种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会受到影响,从而对各个社会比例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影响。
四、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并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盈利来获取更多的资本积累。
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掠夺,从而导致了阶级对立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和源头。
五、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基础是社会ized生产和国有经济,强调社会公有制和国家计划经济的建设,以制约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实现人民群众的自由解放和全民所有制的正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会进入一个社会变革的阶段——社会主义。
在这个时期,劳动人民作为主人公可以掌握生产资料,建立社会化的公有经济体系,并实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马原基本原理分几个部分

马原基本原理分几个部分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在理论上代表了无产阶级利益的哲学体系。
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核心,包括了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劳动价值论等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详细探讨细分为几个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是现实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从整体上看待世界,强调矛盾与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承认客观规律的存在和不可抗拒性。
2.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基本原理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生产力的变革,而无产阶级是社会历史上最先进和最具革命性的阶级。
马克思主义通过唯物史观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3.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是阶级斗争理论。
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的动力来自于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无论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还是各个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4.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原理是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通过出卖劳动力,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家的利润,形成了剥削关系。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几个部分从上述内容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强调整体观念,认为矛盾与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一,强调物质生产力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无产阶级是社会历史上最先进和最具革命性的阶级。
3. 阶级斗争理论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认为社会的动力来自于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科学的一种最高表现形式,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在各种具体的历史条件之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
下面,我们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内容、实践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在经过社会实践检验并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和理论基础。
它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是一种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原则的集合,是对经济社会统一发展规律的总结和归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辩证法、阶级斗争学说、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形态、剩余价值学说、共产主义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1.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认为物质是存在的本源,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史观把社会历史发展看作是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变化的结果,把社会和物质的生产力看作是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是指导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
2.辩证法辩证法是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
辩证法认为事物具有矛盾性和发展性,有内在的自我运动规律,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的,而矛盾是事物运动的动力。
辩证法是对事物发展的思考方式和认识方式,它是指导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
3.阶级斗争学说阶级斗争学说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本原理之一。
阶级斗争学说认为,在社会中,不同经济利益集团之间,由于冲突引起的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阶级斗争的方向和规律,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4.生产力生产力是劳动者及其工具、科学技术装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能力的总和。
生产力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体发展水平。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才能保障人民5.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展开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的动态变化,决定了生产力不同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不可能永久不变,每一种生产关系都有的矛盾和发展的极限,所以必须不断地提高生产力和改进生产关系。
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它的基本原理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目标的一种革命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理论等。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基本原理。
首先是历史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每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深刻理解社会现象,就必须从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
其次是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运动的世界,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必须从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出发,进行全面、具体、历史地分析。
接着是阶级斗争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
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发展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阶级斗争理论告诉我们,要改变社会,就必须依靠无产阶级领导的广大劳动群众,进行坚决的阶级斗争。
此外,剩余价值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之一。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和规律,指出了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的现象。
剩余价值理论告诉我们,要消灭剥削,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最后是社会主义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就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
这些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它们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变革的方向,对于指导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内容和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的提出,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于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是螺旋式上升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提出,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内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原理和观点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提出,为人们认识经济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于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原则的集中体现。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强调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为人们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于指导人们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18个基本原理

1)、规律的客观性原理P73
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P79
②方法论: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
1)、普遍联系原理P47
原理: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与周围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着;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
原理:事物自身包含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客观的)。
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地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P91。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世界上诸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①原理内容:①认识和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因为规律是隐藏在现象之中的本质的东西,不同的运动形式有不同的规律,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把握规律。人们要按规律办事,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或创造条件,改变条件,这都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以客观规律、客观物质条件为前提的,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客观实际,超越客观规律,可以说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掌握程度,当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也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还要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它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伟大革命者根据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辩证法、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理论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它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史观强调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历史的发展是不断前进的。
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者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推动社会的进步和革命。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它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运动的统一体,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
辩证法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具体、历史地认识,强调对事物的矛盾运动的认识。
在辩证法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者善于分析事物的矛盾和运动规律,善于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善于指导实践。
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它认为社会是由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推动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阶级斗争理论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在阶级斗争理论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者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一边,坚决地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坚决地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危机。
剩余价值理论强调无产阶级的解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来实现。
在剩余价值理论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者深入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深入揭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必然性,深入推动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成果。
它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规律,指导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社会主义理论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灭压迫、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任务是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什么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政治理论和社会学理论,其基本原理被认为是对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的深刻分析和研究。
这些基本原理为我们理解和分析社会组织、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马克思基本原理的核心概念和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是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演变而来的。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同的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益冲突。
这种冲突和对抗会推动社会的演进和变革。
马克思认为,这个冲突演化的过程会导致社会的革命,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形态。
剩余价值是另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所得到的报酬。
这种差距被称为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通过资本家占据劳动者剩余劳动时间的成果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剩余价值的不公正分配,并呼吁通过彻底改变生产关系来实现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之一。
这一原理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相应的生产关系的变化所驱动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上所有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这种矛盾的解决通常需要社会的革命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包括剥削论和阶级斗争成为历史的动力等观点。
剥削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剥削是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
通过剥夺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积累财富,而劳动者则被剥夺了他们创造的价值。
阶级斗争成为历史的动力强调了社会变革的重要性,并将其归结为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社会科学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些原理为我们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社会经济现象的产生和变化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例如,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帮助我们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剥削和不公正分配问题,为改革和完善资本主义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基本原理

5.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高理想: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高理想,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它是一种无阶级社会,人人平等共享财富的社会制。
6.斗争是历史的驱动力:马克思认为,社会变革的进程是由类斗争驱动的,阶级斗争是历史的驱动力。
7.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私有制的资本经济体系,生产关系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奴隶关系,并且资本主义会导致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危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还会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不公。
8.关于对社会主义的描述: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中,生产资料是公有的,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目的,并且社会关系是平等的。
马克思的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劳动是物质生产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是由劳动进行的,劳动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
2.历史发展是自然的: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3.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认为,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变革是由矛盾的升级和解决进行的。
这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们提供了一个关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并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和原则。
它包括了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它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统一体,事物的发展是以矛盾的斗争为动力的。
历史唯物主义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应用,强调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则随之变化。
2. 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的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对抗和斗争。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3. 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文化上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4. 国际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团结。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利益是国际的,无产阶级的解放需要国际范围内的团结和斗争。
马克思主义主张各国无产阶级同胞要紧密团结起来,互相支持,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
以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
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无始无终的运动和变化的整体。
物质决定意识,历史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因果联系的过程,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基础。
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
3.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发展的。
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
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包括技术、劳动力等)的发展和进步,会不可避免地引起与现存社会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冲突与矛盾。
5. 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是一个无阶级社会,人们按需分配资源,劳动不再受剥削,人与人之间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自由。
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和验证。
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指导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创立的一种关于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其核心是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动力,而生产关系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
因此,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强调了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其次,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和斗争的统一。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通过辩证法的方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再次,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价值与其实际工资之间的差额。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剥削劳动者,通过剩余价值的形式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马克思主义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
最后,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通过阶级斗争理论揭示了社会的本质,揭示了社会的矛盾,揭示了社会的发展趋势。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
这些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社会的矛盾,揭示了社会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分析,是对社会变革的科学指导,是对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
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
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
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
马哲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正确地、彻底地解决了哲学地基本问题,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四、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批判性是马哲的基本精神。
批判,是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
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
马哲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以保持和发展自己学说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和其他的错误观点和理论,进行毫不含糊的批判与斗争,指导现实以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并在同各种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中丰富和发展自己。
马哲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
马哲的理论活力来自实践。
是对以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的批判继承,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理论形式。
马哲是不断发展的,把马哲看作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说,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和僵化的倾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一、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马哲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
1、反思功能。
反思既是对思维对象的反复思考,又是对思维本身的反身思考。
反思首先是反复思考,是对思维对象的再思、三思、多思。
反思具有反复思维和反身思维的双重含义,是思维之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
2、概括功能。
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在概括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哲学意义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
3、批判功能。
马哲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世界现实关系作出评价。
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对现存世界持批判的态度,在对现实的批判中确立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理想,再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变为新的现实。
辩证法意义上的批判不是消极的否定。
4、预测功能。
哲学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引导着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
它可以从大体上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趋势。
哲学的预测不同于具体科学的预测,它更带有宏观整体性、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
二、人生的根本指南
科学的人生观是马哲即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
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对人生观起根本指导作用的是他所信奉的世界观。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就是在马哲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
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把自己的一切智慧和力量贡献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核心。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是正确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观不可或缺的内容。
要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自觉性,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马哲既是认识世界又是据以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中共的思想路线。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防止、打破思想的滞后或僵化,使主观思想不断与新的实际相符合,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保证,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目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哲的根本方法。
我们只要坚持和按照马哲所固有的科学本性和逻辑来理解它,对待它,就能在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真正地和充分地发挥它的巨大社会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
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
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
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
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
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革命本性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实践观内含着对于理论的渴求,因而是自觉的,以一定社会目标为方向的;内含着现实普遍利益即人民大众利益的价值导向,因而是革命的,批判的;内含着把个人有限生命溶入伟大的人类解放事业并从中获得生命意义的人生导向,因而是积极的、向上的。
从趋势上、从当今时代发展的高度上看,自觉的、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实践活动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用马克思的话说,即“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可以不再听凭个人利益的盲目争斗而自发地形成一些规范、规则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可以依靠社会的自觉力量,通盘协调各种利益,努力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做到人民较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