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华》对广州起义的纪念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历史事件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历史事件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的一座纪念碑型陵园,用于纪念1927年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
这座陵园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矛盾和斗争,并且成为了革命精神的象征。
广州起义发生在1927年7月11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武装起义。
当时,国共两党仍在联合抗日的声势之中,但国共矛盾逐渐加深,特别是在东征失败后,国民党内部的右派势力对共产党展开了残酷的清洗行动。
广州的起义是共产党对国民党反动军阀的挑战,同时也是共产党为自身存在而进行的一次强硬斗争。
在起义的前夜,广州街头红旗招展,激情四溢。
大批工人、租界工人、市民、学生、国民党左翼军官等纷纷加入,形成了一支规模不小的起义部队。
起义部队的核心指挥官是共产党员陈炯明和刘伯承。
他们通过秘密联络,筹集武器和弹药,并组织起义部队,准备于7月11日晚上发动起义。
起义当晚,当部队准备夺取城市要塞时,阴差阳错地暴露了起义的计划,导致起义被迫提前开始。
起义部队在困境中发起冲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恶战,但由于起义事先没有掌握军火库,导致起义部队武器装备不足。
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但是广州起义给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经验教训,它使共产党认识到,与国民党的合作不可持久,并且培养出了后来的一大批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为了纪念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广州市政府于1950年代初开始修建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这座陵园占地面积广大,绿树环绕,景色秀美。
在陵园内,有时钟塔、烈士纪念碑等纪念性建筑,还有数个墓地,安放着烈士的遗骸。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纪念地,每到革命纪念日和相关节日,广大人民群众会前往瞻仰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这里也成为了教育和宣传青年一代的红色历史的重要场所。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存在,对于广州及整个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间的斗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昂的革命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团课培训
广大团员青年加紧生产,拥军优属,开展“共产主义 礼拜六”义务劳动。团员、少先队员每周利用一天时间帮 助红军家属生产。图为“共产主义礼拜六”义务劳动大军。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进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激起全国 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不抵抗主 义。图为南京、上海学生群集南京国民党政府门前要求对日宣战。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基本任务是:遵循和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团 结和引导同学成为热爱祖国、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的合格人才;发挥作为党 和政府联系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维护国家和 全国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表达和维护同学的具体 利益;倡导和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 努力为同学服务;增进各民族同学的团结,加强与 台湾和港澳同学的联系,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伟 大祖国的统一;发展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学生和学 生组织的友谊与合作,支持各国、各地区人民和学 生的正义事业。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全体委员合影
1937年10月,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创办中国青年 干部训练班(通称安吴训练班),为党培养了大批青 年工作干部。图为安吴训练班学员合影。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全面侵 华战争。7月15日,西北青救会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向全国青年发 出通电,号召全国青年实行救国大联合,走上抗日前线,保卫国土。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8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 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会后,青年团在党的领 导下积极带领团员和青年参加帮助国民党的改组工 作。
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1922年,青年团员彭湃最早在广 东海丰县,1923年,刘东轩等在湖南衡山的白果地区先后开展 农民运动。左上为彭湃,左下为他经常向农民进行宣传的地方。 右为岳北农工会旧址
广州起义感想
广州起义感想
广州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它发生在1927年,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内部斗争失去了信任,标志着两党矛盾加深,也预示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
对于这次起义,我有一些感想。
首先,广州起义充分展现了共产党领导者的勇气和智慧。
面对国民党内的暴力压制和迫害,共产党人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起义。
他们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能力,在广州发动了一场反对国民党的起义。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表明了共产党在艰难时刻依然能够挺身而出,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革命事业而奋斗。
其次,广州起义也揭示出中国革命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广州起义的失败意味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国民党对于共产党的迫害更加加剧。
这一事件使得中国革命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为中国共产党在未来的斗争中增加了巨大的困难。
广州起义让人们认识到,中国的革命道路绝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经历重重困难和挫折,但共产党人会继续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坚定奋斗。
最后,广州起义也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起义失败了,但它激发了更多人民群众的觉醒和参与。
广州起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启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促使革命力量更加团结和壮大。
从广州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了一条具有更大影响力的道路,最终带领中国实现了解放和独立。
总而言之,广州起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无畏精神和革命意志,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坎坷和困难。
广州起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历史事件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历史事件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位于广州市的一处纪念广州起义烈士的陵园,也是广州市的重要革命纪念地之一。
陵园中安葬着参加广州起义的烈士,并设有纪念碑、纪念馆等设施,展示着广州起义的历史事件和烈士的事迹,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烈的地方。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反帝反封建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由粤港澳一带向全国范围迅速发展。
广州起义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27年12月11日,当时广州的武装工人和革命群众受到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压迫和剥削,为了反抗国民党统治,他们发动了这次起义。
起义早期,广州地方武装组织秘密接到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指示,于12月11日正午开始行动。
起义的行动目标有:占领广州市政府、建立广州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保护革命群众。
起义的组织者之一陈济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在这次起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起义开始后,参与起义的武装工人和革命群众迅速占领了广州的重要政府机构和武器库,形成了对国民党统治的有效威胁。
但是,在起义初期,广州市防备森严,起义人数不足,起义资金短缺等问题使得起义在一段时间内面临着困难。
在起义的争夺中,各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形势更加严峻。
11月,南昌起义部队刚刚在广州失利,给广州起义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2月12日,广州省城再次被国民党军队攻占,起义军队不得不转移战线。
最终,起义失败,许多起义领导人和参与起义的革命群众壮烈牺牲,成为广州革命烈士。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宛如一片庄严肃穆的圣地,这里安息着英勇的烈士们。
陵园的纪念碑上镌刻着:“英勇的烈士们!你们用鲜血破除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枷锁,使广州成为全国人民的堡垒。
”这些字句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唤起着对革命烈士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纪念馆展示着广州起义的历史事件和烈士们的事迹。
纪念馆内的丰富的历史文物、照片、文字和实物展示,生动地再现了广州起义的历史背景、起义军队的组成、起义行动的过程以及起义失败后的残酷追击。
广州红色文化故事
广州红色文化故事
广州是中国南方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广州的许多地方,都有着红色文化的印记,这些地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组织基地之一,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的母校。
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是纪念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纪念馆。
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到孙中山先生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做出的不朽贡献,感受到他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影响。
广州起义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是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的历史遗迹。
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到广州起义的背景、发展和影响,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进行的英勇斗争。
广州市政府:广州市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地区的重要领导机构之一,也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广州城市的现代化风貌,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州城市的快速发展。
广州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在广州的许多地方,都有着红色文化的印记,这些红色文化的遗迹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英勇斗争的历程,也为广州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历史的厚重感。
中央苏区时期的“八一”建军节
□邱明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在党史、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央苏区时期,苏区军民开展了各种活动纪念“八一”,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的进攻,积极扩大红军,提高战士军事技能和政治觉悟,优待红军家属,对发展和壮大革命武装力量产生积极影响。
首次设立“工农红军纪念日”我党我军历来高度重视宣传八一南昌起义,每到周年纪念日时都会发布文告广为宣传。
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1929年春夏,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就以红四军士兵委员会的名义发布《告全国士兵弟兄书》,宣传南昌起义两年来红军与反动军阀作战的成果:“两年来,我们转战湘赣闽粤各省,打倒许多土豪劣绅,消灭了许多新军阀,建立许多工农兵政府。
”1929年7月9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六届第二次中央全体会议告红军将领士兵同志书》,号召“举行八一示威反对世界大战!拥护苏联!纪念南昌暴动”。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创和发展时期,纪念“八一”的宣传活动陆续在红军内部和苏区群众中展开。
1932年7月26日,红一军团政治部在《纪念“八一”告全军团红色战士书》中指出:“‘八一’到了!‘八一’是国际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日,‘八一’又是南昌暴动的纪念日。
”“纪念伟大‘八一’就要加紧执行武装保护苏维埃,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进攻中国革命的任务。
”宁都、汀州等地在1932年8月1日分别组织了“八一”武装示威大会,上万名群众高呼“红军胜利万岁”口号,许多群众当场报名参加红军。
1933年3月,红军取得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胜利,中央革命根据地区域迅速扩大,进入鼎盛时期。
在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红军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在捍卫苏维埃政权中发挥了主力作用,得到党和群众的广泛赞誉,而且面临国民党军磨刀霍霍的第五次“围剿”,红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提高红军的荣誉感和尊崇度,在苏区形成拥护爱戴红军的浓厚氛围,在南昌起义六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刻,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为纪念南昌暴动与红军成立,特决定自一九三三年起每年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广州红色史迹故事
广州红色史迹故事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广州的红色史迹故事。
1. 中共早期活动地——洪门红楼洪门红楼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大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活动地之一。
1924年,中共广东省委在红楼内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制定了广东的革命斗争计划。
此后,红楼成为了广州市委的驻地,许多著名革命家曾在这里活动。
2. 广州起义——华南第一次工人农民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是1927年12月11日至13日发生在广州市的一次工人农民武装起义。
当时,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邓中夏等人指挥工人、农民、士兵等起义。
起义的胜利标志着广州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 黄花岗起义——全国第一次农民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是1911年6月發生於廣州黃花崗的一次农民武装起义,是全国第一次农民武装起义。
起义军主要由广东各地的农民组成,号召推翻清朝政府。
影响力广泛,成为辛亥革命前一次重大的群众运动,也开启了农民群众参与革命的先河。
4. 廖仲恺故居——广东省政府旧址廖仲恺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花地大道16号,是广东省政府旧址。
1925年,广州市工人运动爆发,廖仲恺因此被捕入狱。
1926年获释后,他继续从事共产主义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被誉为“南方革命先驱”。
5. 第二次国共合作——双十协定签订地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于1945年10月10日在广州市签订的协定,宣布两党重归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签订地点是广州市的西关会馆,会馆内保存着当时的历史文物和照片,成为了广州重要的红色景点之一。
广州的红色史迹故事,见证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也是广州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大家在广州游览的时候能够了解和感受这些红色历史。
广州传承红色经典演讲稿
广州传承红色经典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庄严的场合发表演讲,与大家分享我对广州传承红色经典的看法和理解。
广州作为我国革命历史的重要一环,曾经是红色革命的摇篮,孕育了众多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和革命烈士。
广州的红色经典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走向未来的强大力量。
回首历史,红军长征的重要一个节点就是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象征着中国共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广州起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却鼓舞了广大的革命志士,激发了广大劳动群众对革命的热情,使得中国共产能够在艰难险阻中继续前进。
广州起义的精神和红色经典的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红色经典的核心要素是革命理想和信仰,坚持的领导和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这些经典的思想理念与今天的社会依然紧密相连,是我们平日工作中需要坚守和传承的精神财富。
我认为,广州传承红色经典的首要任务是要深入学习和理解红色经典的精髓。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研究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广州起义的历史背景、起义的意义和影响,深刻理解红色经典的核心价值。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观广州的革命纪念馆和红色教育基地,感受那段红色岁月的艰辛与伟大,增强传承红色经典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传承红色经典还需要把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广州起义是由一群志士仁人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要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将红色精神融入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工作中,我们要牢记的领导,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无论是哪个岗位,哪个行业,我们都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此外,传承红色经典还需要注重革命精神的传递和弘扬。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讲述广州起义的故事,宣传红色经典的思想和价值。
例如,可以组织红色讲堂、红色展览、红色文艺演出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广州的革命历史,激发更多的人对红色经典的关注和学习。
赤色中国的最高政权机关
赤色中国的最高政权机关作者:曹春荣来源:《党史文苑》2020年第08期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大会闭会期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政权机关,从而保证代表大会所拥有的权力能连续不断地实施和发挥作用。
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产生与职权1931年11月19日,“一苏大会”闭幕的前一天,大会举行全体会议,选举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选举以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对业经各代表团审议同意的63名候选人逐一表决。
63名候选人全部当选,由他们组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
11月2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在中央执行委员会之下,组织人民委员会,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行政机关,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12月1日,《中華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布告第一号》发布,公布“一苏大会”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63人的名单,以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选举结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布告第一号》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受全国代表大会的付托,当竭全力执行大会制定的政纲、宪法、劳动法、土地法等,一切法令和决议,建立巩固而广大的革命根据地,创建大规模的红军,组织大规模的革命战争,使革命在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以至于取得全国的胜利。
”1934年2月1日,“二苏大会”召开的最后一天,大会选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大会主席团根据各代表团提交的候选人名单,向大会提出了经主席团审议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人数,并经大会表决照数通过。
之后,主席团推举罗迈介绍每位候选人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党团关系及现任职务,逐个征求代表的意见。
其中有5名候选人受到代表质询,经解释说明后才通过。
只有一名候选人,因代表们对其工作历史不明而落选,大会当即进行递补。
参观公园心得体会
参观公园心得体会篇一:游莲花公园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我们一起前往教育基地——莲花山公园。
莲花上公园是国家重点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峰山顶耸立在这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铜塑。
同时层层递进的花台,随着地形步步高升,步移景异再出现了而立深圳在中国红火发展历程中的不平凡征程!我们从莲花山脚集合,郁郁奥路上留下了同志们欢快的笑声。
到了山顶广场我们一起瞻仰了邓小平雕像,为人矫健的步伐仿佛永远的带领着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前进!邓小平同志昂首阔步的英姿也深深感染了我们,我们在邓小平雕塑想为人质精兵集体合影留恋。
我们又来到广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讲所,通过对农讲所的参观学习,我更较了解了我国民业,农业,农民运动问题在中国丰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有强烈的凝聚力,共同团结寄来抵御外敌,为权力而战。
此刻我想到了,作为党员的我们都是包邮一种想要为人民服务,为国家贡献的心而入党的。
但只是淡淡的只有这种心态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投身实际去,既要了解党的知识,还要时刻关注党提出的公众路线方针的详细了解,我们所说的坚持拥护党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通过时间出来的。
这一次值得回忆的参观学习活动,感受革命年代气氛,从而使自己有更多的对党思考,是我们更加明确的知道党肩负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不是儿戏。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活动,我在生活和学习上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从农讲所出来,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所有人带着沉重,严肃的心情来到了最火一个目的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大门旁石壁上有食客,周总理提写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八个黄金大字。
走过一段距离,呈现在眼前的是直从云霄的州起义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长45米建于1987年。
三座大山上握枪的手从直云霄象征着“枪杆子了里出政权”大手酒劲如山,枪杆子直指苍穹。
背上刻着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金字闪闪发光。
纪念碑四周表现出广州起义战斗过程的浮像栩栩如生,仿佛将人们拉回了当前那惊心动魄,枪林弹雨的黑叶黎明前夜。
广州红色英雄故事
广州红色英雄故事
广州是一座充满着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的城市,这里孕育着大量的英雄事迹,其中,红色英雄故事更是让人感动不已。
那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广州红色英雄故事。
一、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是发生在广州的一次重要革命事件,这次起义是由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反抗清王朝的统治。
起义的领导者有严复、郭嵩焘、洪兆麟等人,起义发生后,还有许多广州市民参加其中。
黄花岗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成为了广州民族英雄们奋发图强、振兴民族的重要里程碑。
二、陈独秀的活动
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在广州他曾经组织过一次重要的活动——“五四运动”。
这次活动主要针对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僵化和封闭,他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
这次活动对于广州青年们的思想启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间接促进了中国的文化革命。
三、陈毅的故事
陈毅是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领导人之一,他曾经在广州打击国民党反动派。
他的事迹非常卓越,他在革命战争期间担任了军队的指挥官,并在战斗过程中屡战屡胜。
在广州的时候,陈毅将军曾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陷阵,直至敌方最终被击倒。
四、全民抗战
全民抗战是发生在广州的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在这次抗战中,广州成为了中国最后的一块抵抗战场,这个时候,广州的百姓们都迎难而上,发扬了“誓死保卫家园、誓死为民族复兴”的精神,打赢了这场胜仗。
总之,广州的红色英雄故事曾经记录了广州普通百姓们的英勇和
努力,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铭记。
广州的红色文化也成为了广州文明精神的体现,也是我们广州人自豪的部分。
我党党报文艺副刊的“第一朵红花”——略论《红色中华》副刊《赤焰》
2019年第6期第32卷 (总第丨92期)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No. 6 2019General No. 192Vol. 32我党党报文艺副刊的“第一朵红花”—略论《红色中华》副刊《赤焰》孙新(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31)摘要:《赤焰》是20世纪30年代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的文艺副刊,作为我党党报文 艺副刊开出的“第一朵红花”,在引领苏区文艺创作方向、开拓苏区文艺空间和反映当时苏区文艺整体风貌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革命性”和“大众化”两种气质的结合也使《赤焰》散发出20世纪30年代苏区文艺副刊的独特 光彩,在我国革命文艺副刊发展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
关键词:党报;《红色中华》;《赤焰》;文艺副刊中图分类号:120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10(2019)06 -0014-07报纸的发展和繁荣往往催生出相应的文艺副 刊,作为现代传媒与文学艺术结合的产物,文艺副 刊不仅为写作者提供了发表文艺作品的空间,而且 以大众传媒的方式影响着一定区域内文艺作品的 生产和传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文艺发展的方向 和文学风格的形成,并深刻参与文艺生态格局和时 代文学精神的构建。
1929年至1934年是中国共产 党创建早期中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 中央苏区文艺生态格局与文艺风貌的形成与《红色 中华》报及其副刊《赤焰》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当 时苏区发行量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报纸一一《红 色中华》报的文艺副刊,《赤焰》不仅成为当时苏区 文艺工作者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而且具有苏区文 艺创作风向标的作用。
尽管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赤焰》副刊发行的历史短暂,但作为我党党报的第 一个纯文艺副刊,它为苏区文艺创作的思想、内容 及形式提供了范本,所刊载的作品也在很大程度上 体现出苏区文艺特具的审美特征,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是了解当时苏区文艺风貌的珍贵史料,具 有历史性的意义与价值。
广州红色旅游景点介绍(组图)--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农讲所、广州起义纪念馆和烈士陵园、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广州红色旅游景点介绍(组图)2011-06-15 10:07:52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作者:旅游卫视汽车派谢利英浏览次数:11204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1923年6月12―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房子(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这里原是一幢两层砖木结构金字瓦顶的普通房子,坐西向东,门临大街。
在广州,是迄今中国共产党唯一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三大”主要历史功绩是确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以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广州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中共三大会址原址“三大”会址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机炸毁,仅存遗址,1979年12月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初,广州市政府拟斥资5000万复建中共三大会址。
复建工程包括了4大部分,分别是——原址复建中共“三大”主会场旧址;修缮“三大”期间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党的重要领导人活动的主要场所“春园”、“逵园”及“简园”(统称为“三园”);新建用于文物和历史资料展览的“三大”陈列馆;新建一大型停车场。
整片建筑面积达到4200平方米。
由于中共“三大”是唯一一次在广州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因此复建后的“三大”建筑群落,将被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的羊城旅游景点区。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场景复原蜡像群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农讲所旧址——番禺学宫广州农讲所课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前身为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的番禺学宫,是明清两代的番禺县学和祭祀孔子及先贤名儒的文庙,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这座古老建筑成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地。
1926年5~9月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这里举办,毛泽东担任所长,萧楚女、彭湃、周恩来等担任教员。
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327名学生,在这里学习革命理论,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广州红色史迹故事
广州红色史迹故事
广州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城市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
在这座城市里,有许多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也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自觉地走上革命道路的标志性事件。
1927年12月11日,广州工人武装起义爆发,共产党人领导的工人红军和广州市民群众,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尽管起义最终失败,但是它震撼了全国,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
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是陈独秀,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陈独秀在广州起义中表现出色,他指挥了一支由工人和市民组成的红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尽管起义失败,但是陈独秀的英勇表现,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广州起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广州的组织受到了严重打击。
但是,广州的革命精神并没有消失,反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在抗日战争期间,广州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在南方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许多革命先烈在这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州红色史迹故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
它记录了广州人
民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进行的不懈斗争,也记录了广州人民在革命中所表现出的英勇和坚韧。
这些故事,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广州起义纪念馆红色故事
第三部分
由广州起义红色故事得到 的启示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路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平时除了要追求个人的上进,更要关心国家、民族前途,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 领导,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担当紧密结合。大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我认为能够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是非常重 要的,只有热爱才能够坚持,只有热爱才能够做得好。如果没有特别热爱的事情,那我觉得可以多尝试, 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就像陈铁军一样,她一开始就是非常上进的一个女孩子,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她转 变为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积极参加进步活动的革命者,我相信当时的她一定也是热爱革命的。
广州起义红色故事
教导团官兵在工人赤卫队、农民武装的配合下, 只进行了不到两个小时 的战斗, 就占领了大半个广州。11 日黎明, 身穿灰色军装的张太雷, 容光焕 发地来到广州苏维埃政府临时所在地, 庄严宣告: “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 了! ”第二天, 张太雷亲自主持了广东工农兵热烈庆祝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 大会。会后, 张太雷刚刚返回起义总指挥部, 就听到敌军反扑的消息, 他赶紧 乘车去战事最激烈的地方指挥战斗, 途中遭到敌人伏击, 不幸壮烈牺牲, 年仅 29 岁。
广州起义红色故事
周文雍和陈铁军的坚贞不渝革命爱情感动了很多人,感动了我。他们面 对敌人的枪,没有丝毫害怕,而是从容不迫、宁死不屈,为人民能过上幸 福的生活把革命进行到底。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虽然同周文雍、陈铁军同志所处的时代不同,承担 的迎接挑战,克服困难。
广州起义红色故事
1927 年12 月11 日凌晨两点, 起义的时间到了。张太雷来到誓师会场宣 布: “现在,我们要在广州举行暴动, 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完全解除敌人在 广州的武装, 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教导团是暴动的主力, 你们要勇敢战斗, 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最后, 他慷慨激昂地说: “革命士兵兄弟们! 在国民党 反动派残暴统治下, 你们除了和工人、农民一道, 高举革命红旗, 拿起武器, 和反动派挨个死活外, 第二条出路是没有的。起来吧, 广州苏维埃万岁! 无 产阶级革命成功万岁! ”张太雷话音刚落, 大家就高呼起革命口号, 声震夜 空。
瞿秋白
即使早已离开政坛,在教育领域做贡献,他依然成为被批斗的对象。 在瞿秋白到瑞金的四个月前,红军已经开始了第五次的反围剿。而第五次反围剿前夕,左倾 思潮已经达到了狂热的境地,这也直接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之后的长征。 左倾领导人,对于因左倾路线行不通而表示怀疑和反对的人,一律扣上“右倾机会主 义”“富农路线”给予无情打击。这也反映了左倾领导人压制不同意见,排除异己的宗派主 义。 瞿秋白被强加了很多罪名,被迫写下了悔过书。
1916年,17岁的瞿秋白带着这人生的绝大问题,告别了故 乡,告别了逝去的少年,开始了他冲破万重疑网的人生新 旅程。
从武汉到北京:苦闷与彷徨,思想复杂而无方向
进入俄文专修馆。五四运动给了他一个契机,在大量翻译俄文书 籍时,他也受到一些俄国思想家的影响,他的思想开始了转变。 在这是在与劳动者的广泛接触中,他感受到中国迫切需要社会的 变革。 他在《晨报》上写道:可怜,农业的中国,几千万农民受到军阀, 财阀,学阀直接的强暴侵略。有什么利器——抵制方法呢! 当然,只有社会变革,紧接着,他提出:创造新社会,必须实行 激烈的改革运动——革命——根本改造!——《伯伯尔之广泛劳 动主义观》
瞿秋白的母亲金衡玉在文学上很有修养,瞿秋白从小就受到母亲 的影响,父亲瞿世玮专于山水画。瞿秋白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 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的文学的深厚积淀打下了基础。
13岁前后,写过一首咏菊诗。 今岁花开盛, 宜栽白玉盆。 只缘秋色淡, 无处觅霜痕。
并且把名字“瞿双”改为“瞿霜”
10岁的时候,瞿秋白进入常州中学,读书广泛,学习勤奋。可是由于 家道中落,他没有读完就辍学了。
此时米夫提出中国应该像苏联一样,消灭土地私有制,消灭富农。瞿秋白反对,两人辩论。(最后在张 国焘的调和下,唯心的同意了米夫的观点)。但是米夫派借机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扣在了瞿秋白头 上。 后来批评了李立三的左倾冒进路线后,又被冠以“调和主义”“投降主义”的罪名,不断遭受排挤和打 击。最终在1931年的四中全会之后,离开了他的政治舞台。
《红色中华》对广州起义的纪念
作者: 杜明达[1];尹明晶[1]
作者机构: [1]江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04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89-90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22期
主题词:�红色中华》;广州起义;纪念
摘要:由于广州起义的历史地位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政工作及机关报《红色中华》的办报宗旨高度契合,《红色中华》对广州起义高度重视,积极纪念和宣传广州起义,追忆起义的历史过程,歌颂起义的历史意义,总结起义的经验教训.纪念的主题随时局的发展而变化,立足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为当时革命斗争服务,形式体裁多种多样.。
帝国主义奴役中国民众
2020年第8期污》的署名文章,严厉谴责浪费和贪污是“罪恶”“反革命行为”,是“苏维埃政府的羞耻”。
毛泽东在“二苏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贪污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从1932年春起,中央苏区即开启了节省运动,是年冬又开启了检举运动,进行广泛深入的反腐倡廉斗争,直至中央红军长征前夕。
这场斗争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很多经验,为我们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报告工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对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负责,应向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做工作报告。
按照这个规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报告时间是1934年1月24日下午与25日上午。
在做这个报告前,毛泽东不仅充分听取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汇报,而且深入江西兴国长冈乡和福建上杭才溪乡作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刻思考,写出4万多字的文稿。
毛泽东做的报告分五个部分:(一)目前形势与苏维埃运动的胜利;(二)帝国主义的进攻与苏维埃政府对于反帝运动的领导;(三)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围剿”与苏维埃政府反对“围剿”的斗争;(四)两年来苏维埃各项基本政策的设施;(五)苏维埃在彻底粉碎五次“围剿”争取全国革命胜利面前的具体战斗任务。
报告以大量事实说明:只有苏维埃与红军才能救中国,苏维埃的民主制度表现出最宽泛的民主主义,苏维埃是空前廉洁的政府,苏区是自由光明的新天地。
全场与会代表及旁听人士对毛泽东的报告给予一阵阵的、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大家的信任与拥护。
代表分组对毛泽东的报告进行热烈讨论。
1月27日,毛泽东根据讨论情况作了《关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的结论》。
结论分两个部分:一是针对讨论中出现的不正确或模糊的认识,进行纠正与澄清;二是针对大家讨论中没有着重注意的问题——关于群众生活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的问题及工作方法问题,展开详细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中华》对广州起义的纪念作者:杜明达尹明晶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2期摘; ; 要:由于廣州起义的历史地位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政工作及机关报《红色中华》的办报宗旨高度契合,《红色中华》对广州起义高度重视,积极纪念和宣传广州起义,追忆起义的历史过程,歌颂起义的历史意义,总结起义的经验教训。
纪念的主题随时局的发展而变化,立足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为当时革命斗争服务,形式体裁多种多样。
关键词:《红色中华》; ; 广州起义; ; 纪念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2月11日在广州发动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革命暴动。
开启了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历史,对国内国际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红色中华》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为贯彻自身办报宗旨,对广州起义进行了积极的纪念报道。
一、纪念的原因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低潮。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三大起义。
南昌起义依然以国民党左派的名义号召革命,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沿用国民党的主义、政策、纲领、旗帜和军队番号,以便联合国民党中愿意继续革命的人士,完成反对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的革命任务。
秋收起义时,毛泽东认为“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以与蒋、唐、冯、阎等军阀所打的国民党旗子相对。
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①,要以共产党自己的名义号召革命。
为此,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秋收起义发生的当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左派国民党”及苏维埃口号问题决议案》。
决议案认为“中央以前复兴左派国民党的估计不能实现”,“资产阶级军阀的反动已经很快的把国民党变成政治的尸首”“以后关于组织群众的革命斗争,当然无论如何说不上再在国民党的旗帜下进行”“现在的任务不仅宣传苏维埃的思想,并且在革命斗争新的高潮中应成立苏维埃”②。
该决议案是中共政策的重大政策转变,此后近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都是在苏维埃的旗帜下进行的。
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爆发,公开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帜,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即广州公社,宣布一切权利归苏维埃,并发布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政策。
广州起义将中共建立苏维埃的口号付诸实践,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因此,当时的共产国际和中共高度肯定广州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历史意义,长期将广州起义视为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将广州公社的历史意义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巴黎公社并列。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将广州起义爆发日12月11日定为“广州暴动日”,号召全党和工农兵群众在每年此日予以纪念。
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并在此基础上于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这是中共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苏维埃政权(工农民主政权),开启了中共在局部地区执政的历史。
当时中共认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是延续和遵循广州起义开辟的苏维埃革命道路大踏步前进取得的胜利。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仅3天后,中共中央就发布了《中央关于广州暴动纪念日的工作决议》,要求在苏区公开纪念广州起义,宣传历史意义,总结经验教训。
《红色中华》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该报的办刊宗旨就是“发挥中央政府对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积极领导作用,达到建立巩固而广大的苏维埃根据地,创造大规模的红军,组织大规模的革命战争,以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使革命在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以达到全国的胜利”③。
由于广州起义在当时的历史地位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政工作及机关报《红色中华》的办报宗旨高度契合,《红色中华》对广州起义高度重视,积极纪念和宣传广州起义,希望以此推动各苏区的巩固和苏维埃政权的建设。
《红色中华》特意选在了1931年12月11日广州暴动纪念日(广暴节)这一天创刊,并在头版刊发了该报主编周以粟的纪念文章《纪念广州暴动》。
二、纪念的内容(一)追忆广州起义的历史过程。
《红色中华》通过多种形式和体裁记述广州起义的来龙去脉。
包括广州起义之前的革命形势,中共领导广州工人、士兵和近郊农民布置起义的计划,起义发起的时机,起义三天英勇顽强的战斗过程,广州苏维埃政府颁布的政纲,起义将士的壮烈牺牲,失败后的残酷屠杀等。
《红色中华》充分挖掘广州起义的一些历史细节,比如记述教导团第三连用一连人打垮敌人一旅并夺取广州城北观音山的故事。
此外,《红色中华》还报道了苏区各地纪念广州起义的活动,包括纪念大会、赠旗授勋仪式、演说、游艺、新剧表演、提灯游行、示威游行、扩大红军、归队动员、红军家属联欢会等。
(二)歌颂广州起义的历史意义。
《红色中华》高度肯定广州起义的伟大意义,认为广州起义虽然只坚持了三天便很快失败了,但不能因为起义失败和起义过程中的不足而抹杀光辉业绩。
广州起义绝对不是盲动主义的表现,而是纠正了过去党内机会主义妥协路线的错误,由共产党独立和唯一领导的,在革命低潮和退却过程中退兵的一战和后卫的一战。
广州起义“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东方被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里,高举了苏维埃的旗帜,开辟了中国民权革命的苏维埃道路”④“建立起新的中国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在城市中第一个产生的苏维埃政府,也就是东方被压迫民族在半殖民地中第一次建立了自己的政府”⑤。
广州起义极大地震撼和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鼓舞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而且在世界革命史上,是有非常伟大的意义”⑥。
广州起义后,“中国革命走上了新的发展过程,苏维埃已经成为全国工农解放的唯一的旗帜”⑦。
正是在广州起义首先打出的锤头镰刀红旗的指引下,中国的苏维埃运动不断蓬勃发展,各地苏维埃区域和政权日益扩大和巩固,成立了组织领导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央政府和中央苏区,得到了全国工农劳动群众的热烈拥护。
正是在广州起义首举“工农红军”旗帜的指引下,苏维埃运动的主力——中国工农红军的规模和质量不断发展壮大,踏着广州起义先烈的鲜血,粉碎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对其的“围剿”和进攻,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此外,广州起义的先烈面对实力、人数和装备都远胜于自己的敌人,面对起义的种种困难,不害怕、不动摇、不迟疑、毅然决然地发动起义并坚持斗争。
他们展现出来的坚定的决心、勇敢的精神、果断的态度,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影响着后人。
(三)总结广州起义的經验教训。
《红色中华》强调纪念广州起义要学习广州起义的宝贵经验与失败教训。
《红色中华》认为当时世界资本主义还处于局部的暂时稳定时期,国内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国民大革命遭到失败。
世界革命和国内革命均处于低潮,反动势力过于强大是广州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
鉴于起义本身存在许多不足,《红色中华》指出:“武装暴动是一种艺术,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⑧在以后的武装暴动中,应该有成熟的直接的革命形势,党应该加强对起义的领导,加强政治动员和组织工作,严肃组织纪律;做好充足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加强工农联合,争取黄色工会下层群众,使广大工人、农民和城市贫民参与暴动,壮大革命力量和群众基础;工人暴动、农民暴动和士兵暴动应有机配合;及时宣传和贯彻实施苏维埃的各项法规政策,争取群众对苏维埃的拥护;健全军事指挥机关,集中指挥,统一行动,完善军队组织编制,加强军事训练,熟悉军事技术;要鼓励士气和采取坚决的行动,毫不犹豫地采取攻势,集中力量消灭敌人主力;及时肃清内部反革命势力,特别是反动领袖,没收反革命财政来源;开展兵运工作,策动白军士兵起义等。
“只有根据马克思、列宁指示的暴动艺术的法则,正确地估计客观的革命形势,周密地分析阶级力量的对比,以最大的决心组织进行暴动,才能推翻旧统治阶级权利,获得并巩固暴动者的胜利”⑨。
三、纪念的特点(一)每年纪念的主题随时局的发展而变化。
1931年的纪念主题将广州起义和《红色中华》的创刊宗旨和意义相结合。
1932年是广州起义5周年,同时是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发动宁都起义加入红军一周年的日子,为此《红色中华》于第44期特意出版“本报一周年; ; 广暴五周年; ; 宁暴一周年纪念特刊”,将广州起义和宁都起义相结合。
1933年将广州起义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结合起来,动员一切革命力量以实际的武装战斗击溃国民党对苏区进攻,实现革命在江西省首先胜利的目标。
1934年由于红军长征,《红色中华》被迫停刊,因此没有对广州起义进行纪念。
1935年由于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加之国民党对陕甘苏区的进攻,这一年纪念广州起义的纪念主题是反日反蒋。
1936年,日本对中国侵略进一步扩大,中共公开放弃了反蒋的口号,改为“逼蒋抗日”,这一年纪念广州起义的纪念主题是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卫绥远,保卫华北,保卫中国。
西安事变后,根据当时的国内局势,1937年1月,《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
(二)纪念立足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为当时革命斗争服务。
《红色中华》对广州起义不是为纪念而纪念,也不仅仅是回顾广州起义的历史过程,宣扬广州起义的伟大历史意义和成就,更重要的是通过广州起义的纪念,深入研究广州起义,总结宝贵经验和失败的历史教训,充分发挥广州起义的现实作用和影响,完成未尽的革命任务和事业。
《红色中华》将纪念工作与巩固与发展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联系起来,以此鼓舞和号召一切工人、农民、士兵与劳苦群众拥护苏维埃政权,实行更深入的阶级斗争和土地革命,扩大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创建新的苏区,加强和改进苏区政权建设,粉碎敌人对苏区的“围剿”,武装暴力推翻地主豪绅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权——国民党政府,开展反帝反日运动,经济斗争运动,灾民运动和武装拥护苏联运动,最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赢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三)形式体裁多种多样。
《红色中华》对广州起义的纪念采用了多种形式体裁,包括消息,如《广暴节举行反日反蒋示威大会》;电讯,如《红色前线电讯; ; 黎川纪念广暴宁暴》;政府命令,如《中央人民委员会命令第三十六号命令——为纪念广州暴动同时纪念宁都暴动周年纪念》;社论,如《今年纪念广州暴动与宁都兵暴的任务》;评论,如《纪念广州暴动学习广州暴动的经验和教训》。
通电,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黎川县三都区革委会广暴宁暴纪念会通电》;理论文章,如《马克思列宁论武装暴动》;演讲稿,如《广州公社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科普类文章,如《十二月十一是广州暴动纪念日》;回忆录,如《夺取观音山》;副刊散文,如《广暴纪念在定边》等。
四、结语《红色中华》对广州起义的纪念是全面、广泛、多样、持久和深入的,推动了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