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IE之工作抽样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IE基础培训共41张PPT课件

IE基础培训共41张PPT课件
*
*
IE的常用技术
4、工程经济、价值工程 5、质量管理与可靠性:TQC(全面质量控制)、 TQM(全面质量管理) 6、 工效学:在系统设计中科学地进行工作职务设计、设施与工具设计,工作场地布置,确定合理操作方法,使人获得安全、健康、舒适、可靠的作业环境,提高效率。 7、组织行为学:个人在组织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工作激励、组织管理与领导有效性。 8、管理信息系统、现代制造系统。
*
*
IE的应用
一、应用领域:工业、服务业、建筑、超级市场、军事后勤、政府部门(行业管理与规划)、航空、银行等。 二、常用技术: 1、工作研究:利用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两大技术,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各种因素,帮助企业挖潜、革新,消除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方面浪费,减轻劳动强度,合理安排作业,用新的方法代替现行的方法,并制定该项工作所需时间。
*
*
17个动素
动素:基本动作,由人完成工作的动作分解成的。
1.伸手 2.握取 3. 移物 4.装配 5.使用 6.拆卸 7.放手 8.检查 9.寻找
10.选择 11.计划 12.定位 13.预定位 14.持住 15.休息 16.迟延 17.故延
*
*
10条动作经济原则
定义:在于人在操作作业时,能以最少的劳力达到最大的工作效果的经济法则。 基本原则: 1.双手的动作应同时而对称。 2.人体的动作应尽量应用最低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结果。 3.尽可能利用物体的动能,动作尽可能有轻松的节奏。 4.工具、物料应置于固定处所及工作者前面近处,并依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
1。作业测定的定义:“作业测定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 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合格工人的定义为:“一个合格工人必须 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和教育程 度,并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使他所从事 的工作在安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能达到 令人满意的水平。”

工作抽样法培训课件(ppt 54页)

工作抽样法培训课件(ppt 54页)
工作抽样可用到 哪些领域?
人员饱和度
调查人员的工作状况,找出作业者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 改善方案和措施
设备稼动率
调查设备的开机率及停机率,分析停机的原因,采取对策,提 高设备的运转率
工时宽放率
调查标准时间的管理宽放率和作业宽放率,设法减少无效工时, 使标准时间制定的合理
工作抽样的方法
工作抽样的原理
例:观测某加工车间10人的作业状态,试观测一天,观测20次,则一天得到
了10×20=200个观测数据,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后有150次作业,50次空闲,则操作者的 作业率为P=150/200×100%=75%,当可靠度(置信度)规定为95%,相对误差为±5%时, 则求得观测次数为:
n4 ( 1 S 2pp)0 4 . ( 0 1 25 0. 0 7 .7 )55 53 次 3
不同抽样目的允许的绝对误差E值
目的
调查停工,等待时间等管理上的问题 作业改善
决定工作地布置等宽放率 制订标准时间
E值
±3.6%~4.5% ±2.4%~3.5% ±1.2%~1.4% ±1.6%~2.4%
观测参数
工作抽样的方法
原则:在满足可靠度及观测精度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抽样次数。 方法:图表法和计算法。
研究宽放率(疲劳宽放除外)或作业内容变动大的场合,最好观测期间稍长 些。
说明调查目的
工作抽样的步骤
为使工作抽样取得成功,必须将抽样的目的、意义与 方法向被观测对象讲清楚,以便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并 要求操作者按平时状态工作,避免紧张或做作。
工作抽样的步骤
正式观测
(1)决定每日的观测时刻 观测时刻必须是随机的,以免观测结果产生误差。随机决定观
工作抽样的步骤

IE培训教材(ppt49页).pptx

IE培训教材(ppt49页).pptx

工业工程师
工业工程不是只限于某种特定工业的技能,所有希望 其资本消耗能够获得最佳生产和质量的组织,都要聘
用工业工师。”
工业工程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种以某一系统为对象 的优化设计、再设计工作,从而使输入系统的人力与 其他各种资源得到最充分有效的利用,杜绝、减少各
种浪费,实现系统的最大、佳的输出。
工业工程学与 其它学科的差异
从上面看:工业工程又分为:传统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
传统工业工程分为:
方法工程—— 作业分析、动作研究、材料运送、生产计划、 工业安全及标准化。
工作衡量—— 时间研究、预定单元时间标准。 管制方法—— 生产管制、存货管理、品质管制、预算管制。 工作评价—— 奖金制度、利润分享制度、工作评价、绩效
工业工程的起源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工业化 生产的产物,在十九世纪末起源于美国,并且是从泰勒等 人创立的科学管理发展起来的。泰勒是一位工程师和效率 专家,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没有科学方 法,工人缺乏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程序,大大影 响了生产效率。他相信通过对工作的分析,总可以找到改 进的方法,设计出效率更高的工作程序,并致力于研究。 他系统地研究了工场作业和衡量方法,创立了“时间研 究”,改进了操作方法,科学的制定劳动定额,采用标准 化,极大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例如:
1898~1901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工作期间,他研究了 铲煤和矿砂的工作,通过试验和测定发现,每铲21磅时, 装卸效率最高。泰勒采用科学方法对工人进行训练,结果 使搬运量由原来的每人每天12.5吨增加到48吨,搬运效率提 高了近4倍。经过这样的改进,减少了所需的搬运工人数, 使搬运费由每吨8美分降低到4美分。今天我们讲的“时间 研究”就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泰勒提出了一系列 的科学的管理原理和方法,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工 场管理》以及《科学管理原理》,被公认为是工业工程的开 端,所以泰勒又被称为是“工业工程之父”。吉尔布雷斯 是和泰勒差不多同一时的另一位工业工程的奠基人,他的 主要贡献是创造了与时间研究密切相关的“动作研究”, 发明了著名的“甘特图”,甘特也是工业工程的先驱者之 一。

抽样检验的培训课件(PPT 48页)

抽样检验的培训课件(PPT 48页)

a>b
选择检验水平Ⅰ
a=b
选择检验水平Ⅱ
a<b
选择检验水平Ⅲ
• 为保证AQL,使得劣于AQL的产品批尽可能少漏过去,选高检验水平;
• 产品质量不稳定,波动大时,选用高的检验水平;
• 破坏性检验或严重降低产品性能的检验,选用低的检验水平;
• 产品质量稳定,差异小时,选用低的检验水平;
• 历史资料不多或缺乏的试制品,为安全起见,检验水平必须选择高些 ;间断生产的产品,检验水平选择的要高些。
接检查不充分时;
抽样的适用范围
零部件 成品 在制品 半成品 过程 管理程序 记录 库存品 … …
4 第一部分:抽样的基本概念
5 第一部分:抽样的基本概念
抽样的注意点
即使相同质量的批,抽样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最有效的抽样不是检验,而是改进过程使其符合
顾客的要求。 抽样检验出的不合格品如何处理?确保产品质量
样本量N越小,抽样比例越大, 对应抽样严格
n=20
AC=0 N=100
n=20 AC=0
N=50 n=20
AC=0
0
P%
2
4
6
8
10
12
27第二部分:如何开展抽样
OC曲线
合格判定数AC对O C曲线的影响
Pa(p)
1.0
N=1000
Ac越小,对应抽样严格
n=20
0.8 AC=3
0.6 AC=1
0.4 AC=0
转移规则
从放宽到正常
38第二部分:如何开展抽样
当正在执行放宽检验时,如果初次检验出现下列任一情况, 应恢复正常检验。 a) 一个批未被接收; b) 生产不稳定或延迟; c) 认为恢复正常检验是正当的其他情况。

《IE工程师培训》课件

《IE工程师培训》课件

03
IE工程基础知识
工业工程基础
01
02
03
工业工程定义
工业工程是一种对人员、 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 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 计、改善和设置的学科。
工业工程作用
通过应用工程和经济知识 ,优化生产制造过程,提 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本。
工业工程方法
包括系统化、科学化、量 化的方法,如工作研究、 时间研究、动作研究等。
04
培养创新思维和持续学 习的意识,不断更新知 识和技能
培训背景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生产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IE工程师作为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重要人才,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 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IE工程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本次培训旨在系统地介绍工业工程的基本概 念、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实践操作
IE工程师的职责
01
02
03
04
负责对企业生产制造系统进行 规划、设计、改善和优化,提
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和瓶 颈进行分析和解决,提出改进
措施和方案。
制定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方案 ,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对企业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 包括人力、设备、物料、能源
等。
IE工程师的技能要求
《IE工程师培训》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IE工程师概述 • IE工程基础知识 • IE工程实践应用 • IE工程案例分析 • IE工程师职业发展
01
引言
培训目标
01
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概 念、原理和方法
02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能够运用IE技术进 行生产流程优化和改进

基础工业工程-工作抽样简介PPT课件

基础工业工程-工作抽样简介PPT课件

22
1)利用系统抽样原理确定观测时刻 书上例子的说明:
✓ 常用的随机数有二位随机数表,也有三位随机数表,表 8-9为一个三位随机数表。它是从0:00到7:59的8个 小时里,一天随机的选择25次的观测时刻。具体应用如 下:
例:观测天数5天,每天观测20次,观测期间是:每天8: 00--17:30,其中12:00--12:45 为中午休息时间。
✓ 以上说明了使用表8-9的观测时刻随机数表来决定一天 20次观测时刻的方法,剩下4天应以同样的方法确定。
03.03.2021
24
1 (19)0:05
0:20 0:55 (22)1:10 (20)1:20 (24)1:35 2:30 3:05 (16)3:10 (25)3:15 3:25 (21)3:45 4:00 4:10 (18)4:35 4:55 5:00 (15)5:05 (17)5:35 5:55 (23)6:20 6:45 6:50 7:10 7:25
注意:P为观测事件发生率
03.03.2021
18
练习:对某机器作业率进行观测,估计该机 器停机率为25.6%,需要观测精度的绝对精度为 0.01,可靠度为95%,求需观测的次数。
若再经过300次观测,连同原来观测的100 次,共400次中,机器停机状态90次,则重新调 整观测次数为多少?
03.03.2021
03.03.2021
9
调查目的不同,则项目分类、范围、观测 次数与方法均不相同。
以机器开动率为调查目的,则调查项目、范围? 以查明机器发生空闲的原因为调查目的,则调查项目、范 围?
03.03.2021
10
大分类 工作



停工

IE七大手法之工作抽查法

IE七大手法之工作抽查法

PPT文档演模板
IE七大手法之工作抽查法
l 2. 用工作抽样法来分析
把1小时分成60个整数,随机地抽出其中的10 个 作为观测的时分,设取出的时分(min)分别为19、 23、31、17、11、7、41、53、58、3,把这些时分 按大小顺序排列,即表示在60分钟内,在3分钟时观 测一次、7分钟观测一次……如此观测十次。在十次观 测中有8次运转,2次停车,则:
IE七大手法之工作抽查 法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
IE七大手法之工作抽查法
工作抽样
• 工作抽样概述
l 一 工作抽样的原理 工作抽样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用随机抽样方
法研究生产率的一种技术。
工作抽样又称为瞬时观测法,是在一段较长的时 间内,以随机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间断地观测, 并按预定的目的整理、分析所调查的资料得出需要 的结果,与工时研究用秒表作连续观测方法有很大 的差别。
PPT文档演模板
IE七大手法之工作抽查法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IE七大手法之工作抽查法
l 1. 用连续测时法(秒表时间研究)来分析 一段连续的时间,在起始点与终点的一段
时间内,可用秒、分、时、天、周、月、年等 时间单位来度量,为了表示连续测时法与随机 抽样测时法的差别,暂以在1小时中,以分为 单位的直接测时为例来加以说明。
把1小时分成60个空格,每一个代表1分钟。 空白格——机器运转时间 斜条格——停车时间 见下图所示:
工作抽样又称为瞬时观测法, 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以随机 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间断地观 测,并按预定的目的整理、分σ–2σ-1σ σ 2σ 3σ
PPT文档演模板
IE七大手法之工作抽查法

IE七大手法工作抽查法课件

IE七大手法工作抽查法课件
二﹑工作抽樣的特點
1﹑節省時間及費用。這種方法的費用只有秒錶時間研究的5%~50%。2﹑不受時間的限制,可以在任意時間內進行觀測,也可以在任何時候中斷,任何時候再繼續,而不會影響其結果。3﹑不需對觀測者進行專門培訓。由於是間斷抽樣,因此還能減少觀測者的疲勞。4﹑有時由於調查物件分佈較廣,觀測者需要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路上,不太經濟合理因此必須很好地選擇觀測路線。5﹑由於工作抽樣無法將作業細分,因此不能取代其他作業測定方法。
第二節 工作抽樣的原理
一﹑工作抽樣的觀測精度
-3σ –2σ -1σ 1σ 2σ 3σ
工作抽樣一般取2σ的範圍,即確定95.45%的可靠度,就是說實現預定的抽樣資料中有95.45%以上落入2 σ的範圍,僅有4.55%的誤差,所允許的誤差用精確度來衡量。精確度有分為絕對精確度E和相對精確度S,根據統計學中二項分佈標準σ ,在一定條件下為:
根據變化後的P計算絕對精度和相對精度,如果計算精度已達到預定的精度要求,觀測次數也已達到或超過預定的觀測次數,則說明該觀測事件的平均工作率是可靠的,否則還須繼續觀測。
在工作抽樣時使用控制圖
通過控制圖得到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異常,從而分析其原因,並對工作進行持續改進。因此,有必要經常性地對工作抽樣進行控制圖分析。
3﹑決定觀測方法 觀測前,需繪製機器或操作者的分佈平面圖和巡迴觀測路線圖,注明觀測位置。
調查表格的內容和形式取決於調查的目的和要求。 象表一那樣僅能瞭解機器的開動率和操作者的作業率,不能更進一步的分析空閒的原因。如果象表二那樣設置調查表格,能比較清楚的瞭解空閒的原因。
二﹑工作抽樣的觀測次數
工作抽樣時觀測次數的多少直接影響抽樣的成本與所得結果的精確度。如果精確度要求高,抽樣次數就多,所費的人力、時間及金錢就多。因此,不能將觀測次數無限增加,否則將失去工作抽樣的意義,觀測次數的多少可由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公式來確定。

基础IE之工作抽样培训

基础IE之工作抽样培训

基础IE之工作抽样培训一、培训背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有效的工作抽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通过工作抽样,我们可以了解工作过程中的问题、优化流程,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基础IE工作抽样培训旨在帮助员工掌握基本的工作抽样技巧和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培训内容1. 什么是工作抽样?工作抽样,顾名思义,就是从工作过程中选择一部分工作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了解工作流程、工作时间和工作质量等方面的信息。

2. 工作抽样的目的•确定工作标准:通过观察和分析,确定工作的操作步骤、所需时间和质量要求,从而制定工作标准。

•发现问题:工作抽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工作环节繁琐、工作时间过长等。

•优化流程:通过工作抽样,我们可以发现工作过程中的不必要环节,进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工作抽样的方法•时间抽样:选择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工作时间分配和工作过程中的问题。

•事件抽样:选择特定事件或工作环节进行抽样,了解该事件或环节的工作流程、时间和质量要求。

•随机抽样:随机选择工作样本进行抽样,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4. 工作抽样的步骤•选择抽样对象:确定抽样的工作对象,即需要观察和分析的工作。

•制定抽样计划:确定抽样方法、抽样时间和样本数量等。

•进行抽样观察:在抽样时间内,进行工作观察和记录。

•分析抽样数据: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点。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工作改进措施。

三、培训目标通过基础IE工作抽样培训,学员将达到以下目标:•理解工作抽样的概念、目的和方法;•掌握工作抽样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能够通过工作抽样发现问题和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培训方式基础IE工作抽样培训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工作抽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的工作抽样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动率 90 100% 75% 120
停止率 30 100% 25% 120
ü 若对该车间的4名作业者(A、B、C、D)进行秒表测 时,其工作状态如图8-1所示,可以推算出阴影部分的 面积占63.75%。若采用工作抽样法,可以选择任意时 刻对被观测对象进行观测。图8-1右侧箭头表示观测次 数是10次,同时观测了4名操作者,所以总观测次数为 10次×4=40次。将统计结果列成表格,如表8-1所示。
基础工业工程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图8-1 4名作业者工作状况
工作状态 非工作状态
基础工业工程
表8-1 统计表
工作状态
非工作状态
1
3
1
2
3
1
3
2
2
4
4
0
5
1
3
6
3
1
7
2
2
8
3
1
9
2
2
10
2
2
25
15
工作状态
非工作状态
工作抽样法
62.5 %
37.5 %
秒表测时法 误差
63.75 % 1.25 %
基础工业工程
基础工业工程
内容提要
b 第一章 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b 第二章 工业工程概述
b第四章 程序分析 b第五章 作业分析
b 第三章 工作研究
b第六章 动作分析
b第七章 秒表时间研究
b第八章 工作抽样
b第九章 预定时间标准法
b第十章 标准资料法
基础工业工程
第八章 工作抽样
☆教学目的与要求
q 1.理解工作抽样的定义; q 2.领会工作抽样的用途及其主要优缺点; q 3.掌握工作抽样的步骤与方法; q 4.领会工作抽样的应用。
基础工业工程
五、工作抽样与秒表测时比较
项目
工作抽样
秒表测时
测定方法
测定工具 观测者的 疲劳程度
对观测对象的状态进 行瞬时观测 目视
不太疲劳
对观测对象的状态进行连续测 定
秒表或计时器
相当疲劳,观测者必须专心
一名观测者可以观测 观测对象 多名对象;可以同时
观测作业者和设备
观测时间
根据观测目的可自由 决定
概念:工作抽样(Work Sampling)是指对作业 者和机器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瞬时观测,调查各种 作业活动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进行工时研究, 并用统计方法推断各观测项目的时间构成及变化情 况。 工作抽样的概念例证。
基础工业工程
工作抽样的概念例证
✓ 例如,欲调查某车间设备的开动情况,经过数日随机 抽样观察120次,发现有90次处于工作状态,30次处 于停止,则可推断该车间设备开动率、停止率为:
表 8-2 工作抽样法的特点
项目
测定方法 测定工具 观测者的 疲劳程度 观测对象
观测时间 观测结果
工作抽样
对观测对象的状态进行瞬时观测 目视
不太疲劳
1名观测者可以观测多名对象; 可以同时观测作业者和设备 根据观测目的可自由决定 得到的是工作率
秒表时间研究
对观测对象的状态进行连续测定 秒表或计时器
相当疲劳,观测者必须专心
观测数据失真小,准 确性高
时间的随机性很强
只能得到平均结果,得不到详尽细致的反应个 别差异(如同类作业的时间差异)的资料。
若操作者发现观测者时,有可能改变其工作态 势,会使观测结果失真。
方法简便、适用
对生产周期短或重复性高的作业,不如使用秒 表测时。
观测结果精度易保证
工作抽样由于无法将作业分细,所以只适用 第三、四阶次的作业。
1名观测者只能观测1名对象; 同时观测作业者和设备有困难 实际上难以在很长时间观测
直接得到时间值
基础工业工程
三、工作抽样的用途
工作抽样法是对作业直接进行观测的时间研究方法,最 适合于对周期长、重复性较低的作业进行测定。
作业改善。测定操作者或机器的空闲时间占总时间的比 率,以及工作时间占总时间的比率。求出空闲比率后,再 对其空闲部分的时间构成细分成项目,加以观测记录,利 用各种分析技巧查找原因,谋求作业改善,使作业负荷合 理化。
工作比率
工作次数 总观测次数
100%
空闲比率
空闲次数 总观测次数
100%
基础工业工程
设备管理改善。研究机器(设备)的开动情况,查找 机器开动率低的原因,对每一台机器可能出现的原因进 行抽样调查,通过分析了解哪类机器会出现哪类原因, 停止多长时间,对重要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有计划的对 机器进行保护,改进其生产能力。
36.25 % 1.25 %
ü从表中可见,操作者作 业次数为25次,非作业 状态为15次,因此操作 者的作业率=(25/40) ×100%=62.5%,但前述 秒表测时得到的作业率 为63.75%,两者仅相差 1.25%,该差值就是工 作抽样的误差值。实践 证明,误差值随观测次 数增多而减少,观测次 数越多,误差值越小, 与秒表测时越接近。
为制定标准时间,确定宽放率。利用工作抽样可以很 容易的制定除疲劳宽放以外的宽放时间标准,这样和秒 表测时法、预定时间标准化(PTS法)等结合来制定标 准时间。
每件产品标准时间
观测总时间 生产总数量
作业率
评比率
(1
宽放率)
基础工业工程
四、工作抽样的优缺点
工作抽样的优点
工作抽样的缺点
测定效率高且经济 有时往返走路时间多,应合理安排观测路线。
主要用途
分析工时利用,确定各 类宽放时间的标准资料
观测结果 得到的是工作率
一名观测者只能观测一名对象; 同时观测作业者和设备有困难
实际上难以在很长时间观测 直接得到时间值
基础工业工程
项目
工作抽样
秒表测时
研究对象 工作班制度工时
研究重点
测定制度工时的利用情 况及各类工时消耗比例
工序作业时间
测定工序及其组成要素的作业 时间,研究工序结构与操作方 法合理性
基础工业工程
☆教学内容
q第一节 工作抽样的原理 q第二节 工作抽样的步骤和方法 q 第三节 工作抽样应用举例 复习与思考
基础工业工程
第一节 工作抽样的原理
q一、工作抽样的概念 q二、工作抽样的特征 q三、工作抽样的用途 q四、工作抽样的优缺点 q五、工作抽样与秒表测时比较
基础工业工程
一、工作抽样的概念
基础工业工程
例:要了解1操作者在1h内工作时间和空闲各占 的比率。
1、秒表时间研究
2、工作抽样
工作比率
工作时间 总观测时间
42 60
70%Leabharlann 空闲率空闲时间 总观测时间
18 60
30%
工作比率 7 70% 10
空闲率 3 30% 10
基础工业工程
二、工作抽样的特征
p与秒表时间研究相比,工作抽样具有测定效率高、经济 性好、方法简便、易于掌握、测量精度高等特点,能满足 使用要求,并能适用于多种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