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产品的平均密度温度系数
密度的测定
0.00097 0.00095 0.00093 0.00091 0.00090 0.00088 0.00086 0.00085 0.00083 0.00081 0.00080 0.00078 0.00077 0.00076 0.00074
0.8000~0.8099
0.8100~0.8199 0.8200~0.8299 0.8300~0.8399 0.8400~0.8499 0.8500~0.8599 0.8600~0.8699 0.8700~0.8799 0.8800~0.8899 0.8900~0.8999 0.9000~0.9099 0.9100~0.9199 0.9200~0.92299 0.9300~0.9399 0.9400~0.9499
4.实验步骤 . (1)试样的准备 试样的准备 充分混合试样,对饱和蒸汽压大50kPa的轻质石油 产品在原来的容器和密闭系统中混合;对含蜡原油在 混合前,要先加热到能够充分流动的温度,保证既无 蜡析出,又不致引起轻组分损失。 将调好温度的试样小心地沿管壁倾入到洁净的量筒 中,注入量为量筒容积的70% 左右。若试样表面有气 % 泡聚集时,要用清洁的滤纸除去气泡。将盛有试样的 量筒放在没有空气流动并保持平稳的实验台上。
图1-1 石油密度计及其读数方法 - (a)密度计;(b)透明液体的读数方法;(c)不透明液体的读数方法
5.数据处理 . (1) 对密度计读数修 正:由于密度计读数 是按读取液体下弯月 面作为检定标准的, 不透明试样读数时以 干管的上弯月面为准 ,因此需加以修正 (SY-1型或SY-2型石油 SYSYSY SY 密度计除外),记录到 0.1kg/m3(0.0001 g/ / mL测密度时,在接近或等于标准温度20℃时最准 ) ℃ 确,在整个试验期间,若环境温度变化大于2℃时,要使用恒温 ℃ 水浴,以免测定温度变化过大。当密度值用于散装石油计量时, 需在接近散装石油温度3℃以内测定密度,这样可以减少石油体 ℃ 积修正误差。 ( 2)对未知试样根据预先估计的密度值,选择合适的密度计 ) 进行测定。密度计要轻轻放入试样,防止密度计快速下沉到底部 时,撞坏密度计。其次要注意避免弄湿液面以上的干管。试样必 须搅拌均匀。试样内或表面上不应存在气泡,否则会影响读数。 ( 3)密度计在使用前应擦拭干净,擦拭后不要再握拿最高分 ) 度线以下部分,以免影响读数。密度计只能握拿最高分度线以上 的杆管部分,垂直取放,切勿横着拿取密度计的细管一端,以防 折断。 (4)记下密度计读数后,应立即测定试样温度。 )
石油凝固点温度系数表
石油凝固点温度系数表引言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然而,在低温环境下,石油会出现凝固现象,导致流动性下降,给使用和储存带来一定困扰。
因此,了解石油凝固点温度系数对石油相关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不同类型石油的凝固点温度系数,并列出相应的数据表格。
石油凝固点温度系数表以下是常见石油类型及其对应的凝固点温度系数:解读石油凝固点温度系数1. 原油:原油:原油是指未经过分馏和精炼的石油,其凝固点温度系数为24.4°C/每百万吨。
原油的凝固点通常较低,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在低温环境下,原油容易凝固成固态,降低了流动性。
2. 石脑油:石脑油:石脑油是一种轻质石油产品,主要用作溶剂和清洗剂。
其凝固点温度系数为17.8°C/每百万吨。
相较于原油,石脑油的凝固点较低,因此在低温环境下更容易凝固。
3. 柴油:柴油:柴油是一种常用的燃料,广泛应用于发电、交通等领域。
其凝固点温度系数为12.9°C/每百万吨。
柴油的凝固点较石脑油高,但仍可能在极寒环境下出现凝固现象。
4. 煤油:煤油:煤油是一种石化产品,用途广泛,包括航空燃料和燃气等。
其凝固点温度系数为10.4°C/每百万吨。
煤油的凝固点较柴油更低,但在低温环境中依然可能凝固。
5. 润滑油:润滑油:润滑油主要用于润滑和保护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寿命。
其凝固点温度系数为7.6°C/每百万吨。
润滑油的凝固点较低,能够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维持良好的流动性。
结论石油凝固点温度系数表提供了不同类型石油的凝固点温度系数,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石油在低温环境下的特性。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来防止石油凝固,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储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石油凝固点温度系数仅供参考,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有些许差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石油凝固点温度系数,并为相关行业的石油使用和储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原油密度换算说明
原油密度换算说明
公式
P2o=P 视+ (T-20) r
P t=P20-(t-20)d
式中:Ro—20C下的原油标准密度
P视一T温度下测得的密度,即比重计上的读数
T――实测温度C
r ——温度补正系数,查表-1 得
R――t C下的原油标准密度
d――温度系数,查表-2得
t ――所要换算的某一温度
举例,测得某原油的密度是0.7625,温度是30C ,求20C和50C 的原油标准密度.
解: 查表-1 得r=0.000818
注: 查表-1 时, ”视”比重一栏是范围, 如0.7625,查0.7600 —0.7699 行
P20=0.7625+(30-20) X 0.000818=0.7707
查表-2 得d=0.00078
注:查表-2时,P20一栏是范围,如0.7707查0.7641--0.7707 行P 50= P 20- (50-20)d
=0.7707-(50-20) X 0.00078 =0.7467
表-1 石油产品比重的平均温度补正数表
石油产品“视”比重换算为实际比重的补正数表,本表包括用韦氏天平及比重瓶在实验温度下所测定的石油产品.
表-2 石油密度温度系数表。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GBT1884-200)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计测定方法(GB/T1884-200)一、测定原理使试样处于规定的温度,将其倒入温度大致相同的密度计量筒中,将合适的密度计放入已调好温度的试样中,让它静止,当温度达到平衡后,读取温度计刻度读数和试样温度,用石油计量表把观察到的密度计读数换算成标准密度。
如果需要,将密度计量筒及内装的试样一起放在恒温浴中,以避免在测定期间温度变动太大。
二、实验仪器1、密度计量筒:由透明的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其内径至少比密度计(5.2)外径大25mm。
其高度应使密度计在试样中漂浮时,密度计底部与量筒底部的间距至少有25mm。
塑料密度计量筒应不变色并抗侵蚀,不影响被测物质的特性。
此外,长期暴露在日光下,不应变得不透明2、密度计:SY-1型、SY-2型3、温度计范围,C o刻度间隔最大误差范围-1—38 0.1 1.0±-20—102 0.2 15.0±4、恒温浴其尺寸大小应能容纳密度计量筒,使试样完全侵没在恒温浴液体表面以下在试验期间,能保持试验温度在25±以内。
.05、玻璃或塑料搅拌棒:长约450mm三、试验样品混合试样是使用于试验的试样,尽可能代表整个样品所必须的步奏,但在混合操作中,应保持样品的完整性。
实验药品和仪器小结实验药品试样药品实验仪器石油密度计:SY-1型、SY-2型温度计玻璃量筒恒温浴玻璃或塑料搅拌棒四、仪器准备1、检查密度计的基准点确定密度计刻度是否处于管内的正确位置,如果刻度已移动,应废弃这支密度计。
2、使密度计量筒和密度计的温度接近试样的温度。
五、测定方法 操作流程图如下:滤纸六、实验数据记录表 试油名称 测定温度,C o 温度系数,γ 视密度,t ρ 密度,204d平行试验差数 测定结果六、计算公式对观察到的温度计读数作有关修正后,读数记录接近0.1C o ;对观察到的密度计读数作有关修正后,读数记录接近0.1Kg/cm 3。
根据测得的视密度和温度,查表找出标准密度20ρ;或直接由温度系数表查出γ,再由公式)20(20-+=t t γρρ算出标准密度20ρ。
石油产品分析
§5 油品根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一、石油产品苯胺点的测定
1. 苯胺点的概念 石油产品与等体积的苯胺混
合,加热至两者能互相溶解成为单一液相的最 低温度
2. 苯胺点测定的意义
• 大致判断烃类的多少 • 计算柴油指数和十六烷指数
3. 测定方法——GB 262-88
〔1〕测定原理
〔2〕主要仪器 试管、金属搅拌丝、U形管、油浴
B. 混合法〔稀释法〕
测定ν (50)(运动粘度)>200mm2/s的液 体石油产品的油品密度,利用油品密度具 有可加性的原理。
4. 密度测定的意义 5. 〔1〕近似评定油品化学组成和质量情况 6. 〔2〕是石油产品的质量指标之一 7. 〔3〕用于石油产品的计量 8. 〔4〕初步鉴定油科的种类 9. 〔5〕调和掺配油料 10. 〔6〕理解石油加工情况
三、粘度
定义及影响因素
黏度是流体的理化性质之一,它 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间的摩擦力,是 衡量物质黏性大小的物理量。黏度值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测定方法
〔1〕动力粘度
它是两液体层面积为lcm2,垂直 间隔 为1cm,以1cm/s的速度作相对 运动时所产生的阻力。用符号μ表示,
〔2〕运动粘度
在同一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该液体
度
三、气液比[GB/T 6534-86(91)] 定义 测定仪器及评定方法 四、光滑油、光滑脂的蒸发损失
§7 油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测定
一、浊点、结晶点、冰点
1. 有关概念 2. 浊点 3. 结晶点 4. 冰点
2. 影响因素 〔1〕油品中的固态烃 〔2〕油品中存在的微量溶解水 3. 测定方法
GB/T 6986-86(91) GB/T 2430-81(88) 4. 测定油品浊点、结晶点和冰点的意义 主要用来评定灯用煤油低温性能的指标
原油和液体产品密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1 概 要1.1 目的依据GB/T 1884-2000《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以柴油样品进行密度测定为例,评估密度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
1.2 测量步骤使样品处于规定温度,将其倒入温度大致相同的密度 计量筒中,将合适的密度计放入已调好温度的样品中,使 其静止。
当温度达到平衡后,读取密度计刻度读数和样品 温度。
用石油计量表将测得的密度换算成20℃的标准密度, 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
1.3 被测量)2020-(t t γρρ+= (1)式中:t ρ—t ℃下的视密度,kg/m 3;20ρ—20℃时的标准密度,kg/m 3;γ—石油密度温度系数,kg/m 3/℃;注:2020--=t t ρργt —实验测量温度,℃。
1.4 不确定度来源的识别图2列出了各个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
1.5 不确定分量的量化表1列出了各个不确定度分量。
由各分量计算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2 kg/m3。
使用直方图表示各不确定度分量和合成不确定度的大小关系,如图3所示。
表1 密度测量实验分析的不确定度图3 20℃的标准密度的不确定度分量直方图2 详细讨论2.1 介绍本例探讨了GB/T 1884-2000《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
测量目的是将测量实验室密度换算成20℃的标准密度。
方法认为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的密度换算方法是行业内认可并统一的换算方法,由此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可忽略不计。
2.2 步骤1:技术规定该步骤描述了密度测量的具体操作过程,包括所列出的测量步骤,被测量的数学计算公式及其所依据的参数。
2.2.1 实验步骤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实验温度下,将样品转移到密度计量筒中,并按照操作规程处理样品。
b)用适合的温度计或搅拌棒使量筒中样品的密度和温度达到均匀。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密度和相对密度的概念1.1密度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称为密度,单位g/cm³、kg/m³、g/mL,由于密度和温度有关,通常用ρ表示t温度时的密度。
国家标准规定20℃时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为标准密度,其他t温度下测得密度为视密度。
根据GB/T1885《石油密度表》,可由测得的视密度查表或换算出标准密度。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20-t=ρ+γ()20tρ-----油品在20℃时的密度,g/cm³;式中20ρ-----油品在温度t时的密度,g/cm³;tΥ-----油品密度的平均温度系数,即密度随温度的变化率,g/cm³·℃;t-----油品的温度,℃1.2相对密度油品的相对密度是某温度下液体油品密度与规定温度下纯水的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各种油品的相对密度大约是:原油0.65—1.06;汽油0.70—0.77;煤油0.75—0.83;柴油0.82—0.87;润滑油0.85以上。
2测定油品密度的意义2.1用于油品计量2.2用于指导生产2.3判断油品质量2.4判断燃料使用性能3测定油品密度的方法测定油品密度的方法通常有密度计法、比重瓶法和密度测定仪法。
生产分析中液体石油产品通产使用密度计法。
密度计法测定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是按GB/T1884《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的试验方法进行的,该方法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3675:1998。
国家标准规定了使用玻璃石油密度在试验测定通常为液体的原油、石油产品以及石油产品和非石油产品混合物的20℃密度的方法。
这些液体的雷德蒸汽压小于100kpa。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易流动透明液体上弯月面与密度计干管相切处读数。
4密度计法的原理使试样处于规定温度,将其倒入温度大致相同的密度计量筒中,将合适的密度计放入已调好温度的试样中,让它静止。
当温度达到平衡后,读取密度计刻度读书和试样温度。
用石油计量表把观察到的密度计读数换算成标准密度。
油品密度的测定方法密度计法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
2、影响油品黏度的因素
(1)化学组成 正构烷烃<异构烷烃<芳香烃<环烷烃 (2)温度 黏度随温度变化关系: lg(vt+0.65)=A-BlgT
vt——油品在温度t时的运动粘度,mm2/s A,B——随油品性质而定的经验常数 0.65——适用于我国石油产品的经验常数 T——油品的热力学温度,K
油品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称为油品的黏 温特性(或黏温性质) ① 油品在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黏度之比,称为 黏度比。 ② 黏度指数(VI)是衡量油品黏度温度变化 的一个相对比较值。
3、分析油品黏度的意义 (1)划分润滑油牌号 (2)黏度是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 (3)黏度是工艺计算的重要参数 (4)根据润滑油黏度指导工业生产 (5)黏度是润滑油、燃料油贮运输的重要参 数 (6)黏度是喷气燃料的重要质量指标 (7)黏度是柴油的重要质量指标
二、油品黏度的测定方法概述 1、运动黏度
2、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 GB/T 133771992 ) 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测定石油产品 密度是按照GB/T 13377-1992 《原油和液体 或固体石油产品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 (毛细管塞比重瓶和带刻度双毛细管比重 瓶发)》标准试验方法进行的,该标准参 照并采用了国际标准ISO3838-1983。
3、恩氏黏度 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恩氏黏度计 中流出200mL所需要的时间与该黏度计水值之比。 其水值是指20‘C时从同一黏度计流出200mL蒸馏水 所需的时间。恩氏黏度的单位为条件度,用符号 °E表示。 Et=0.315 γt Et —油品在温度t时的恩氏黏度,°E γt —油品在温度t时的运动黏度,mm2/s
3、测定油品密度的意义 (1)计算油品性质 (2)判断油品的质量 (3)影响燃料的使用性能
油品密度与温度系数表
视密度与标准密度的换算:视密度换算成标准密度的方法很多,可查“石油密度计量换算表”,可用“石油产品密度及计量换算器”换算,还可用公式近似计算:ρ20=ρt+ γ(t-20)推导公式:ρt =ρ20 -γ(t-20)式中:ρ20——标准密度;γ——石油密度温度系数,可查表得知;t ——测定油品密度时的温度℃,ρt——t℃时测得的密度。
石油密度温度系数表石油密度温度系数表(γ值表)注:本表适用于石油及石油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换算。
引自GB1885 - 83“石油计量换算表”的表8。
注:GB1885-83与GB1885-98是对石油产品的计量,但是两者方法不同。
目前应以后者方法为准。
油品密度与计量工作2009-08-11 13:49:39 阅读214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油品标准体积、质量的换算一、计算油品20℃温度下的标准体积(V20)计算油品20℃温度下的标准体积(V20)可用公式(1):V20=KVt (1)式中: K——石油体积系数.可在GB 1885-83表2《石油体积系数表》中查得;Vt——t℃时的油品体积.计算油品20℃温度下的标准体积(V20)也可用式(2)计算:V20=Vt〔1-f(t-20)〕(2)式中,f为石油体积温度系数(1/℃).可在GB 1885-83表3《石油体积温度系数表》中查得.K,f两值均应取到小数点后第五位.对两种计算结果有争议时,以公式(1)值计算的结果为准.二、油品质量计算GB1885-83标准给出了两个计算公式,即用空气浮力系数进行商业质量换算的公式m=ρ20 . V20 . F(3)和用空气浮力修正值进行换算的公式m=(ρ20-0.0011)×V20 (4)式中m——石油在空气中的质量,g;ρ20——石油20℃时的密度,g/cm3;V20——石油20℃时的体积,L;F——真空中质量换算到空气中质量的换算系数。
F为空气浮力修正系数.可根据油品的标准密度查GB 1885-83表5 《石油真空中质量换算成空气中质量的换算关系表》取得;0.0011——石油密度(0.650 0~1.010 0 g/cm3)的空气浮力修正值(g/cm3).公式(3)与公式(4)计算结果有争议时,以公式(3)为准油品质量计算:m=v20*(p20-1.1)步骤和说明:1)、在非标准温度下使用石油密度计测得油品视密度后,用《石油计量表》中的标准密度表查取该油品的标准密度P20.2)、计算油品体积时,油品在计量温度下的体积通常要通过《石油计量表》中的体积修正系数表查取油品体积修正系数VCF后,应用VCF将其换算成标准体积:3)、计算油品在空气中的质量时,应进行空气浮力修正,将标准密度减去空气浮力修正值,再乘以标准体积,得到油品质量。
油品密度与温度系数表
油品密度与温度系数表视密度与标准密度的换算视密度换算成标准密度的方法很多可查“石油密度计量换算表”可用“石油产品密度及计量换算器”换算还可用公式近似计算ρ20ρt γt-20 推导公式ρt ρ20 -γt-20 式中ρ20 ——标准密度γ ——石油密度温度系数可查表得知t ——测定油品密度时的温度? ρt ——t?时测得的密度。
石油密度温度系数表石油密度温度系数表γ值表密度ρ20 γ 密度ρ20 γ 0.6955-0.70130.7014-0.70720.7073-0.7132 0.7133-0.7193 0.7194-0.7255 0.7256-0.7314 0.7318-0.7380 0.7381-0.7443 0.7444-0.7509 0.7510-0.7574 0.7575-0.7640 0.7641-0.7709 0.7710-0.7772 0.00089 0.00088 0.00087 0.00086 0.00085 0.00084 0.00083 0.00082 0.00081 0.00080 0.00079 0.00078 0.00077 0.8214-0.8291 0.8292-0.8370 0.8371-0.8450 0.8451-0.8533 0.8534-0.8618 0.8619-0.8704 0.8705-0.8792 0.8793-0.8884 0.8885-0.8977 0.8978-0.9073 0.9074-0.9172 0.9173-0.9276 0.9277-0.9382 0.00070 0.00069 0.00068 0.00067 0.000660.00065 0.00064 0.00063 0.00062 0.00061 0.00060 0.00059 0.00058 0.7773-0.7847 0.7848-0.7917 0.7918-0.7990 0.7991-0.8063 0.8064-0.8137 0.8138-0.8213 0.00076 0.00075 0.00074 0.00073 0.00072 0.00071 0.9383-0.9492 0.9493-0.9609 0.9610-0.9729 0.9730-0.9855 0.9856-0.9951 0.9952-1.0131 0.00057 0.00056 0.00055 0.00054 0.00053 0.00052 注本表适用于石油及石油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换算。
货油计量的基本术语
货油计量术语为保证货油的计量的准确性以及计算,各国均制定有油量计算换算表(简称石油计量表)。
在石油计量表中常用的基本术语有: 1. 石油密度某一温度t 时,单位体积石油的质量用p 1 表示。
其单位为g/ml 或kg/l 。
关于石油密度还包括:⑴ 石油标准密度。
指标准温度时的石油密度。
我国国标的石油标准密度取标准温度20℃,用符号p 20 表示。
⑵ 石油相对密度(或比重)。
在温度t 1时的石油密度与t 2 时的纯水密度之比值,以符号S.G t 1 / t 2 (或R.D t 1 / t 2 )表示.石油相对密度与比重含义是相同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R91石油计算表规定采用相对密度。
但目前还有不少国家仍使用比重。
作为标准的石油比重,日本等国以S.G15/4℃表示,英美等国以S.G60/60℉表示。
⑶ 石油视密度(或称观察密度)。
指在石油密度计上观测得的石油密度,我国用p ’t 表示。
视密度中包含了许多需要修正的误差,不能直接用于油量计量。
在油量计量中,可以根据视密度和测定油温在石油计量表的视密度(比重)换算中查取石油的标准密度(比重)。
表11-1为我国视密度换算表的格式和部分内容。
视密度换算表表11-12.石油密度(比重)温度系数又称石油密度(比重)修正系数,指温度变化1℃石油密度(比重)的变化值。
设温度t 1 时石油的密度为p 1 ,温度t 2 时的石油密度为p 2 ,则石油的密度温度系数Υ可以下式表示:Υ=(p 1 - p 2 )/(t 2 - t 1 )(g/cm 3/℃) (11-1) 计量时,其值可根据石油的标准密度(比重),在石油计量表中查得,(见表11-2)。
石油密度温度系数(Υ值)表表11-2又称石油膨胀系数,指温度变化一度时石油体积的变化率。
若设温度t1时石油的体积为V1,温度t2时石油的体积为V2,则其体积温度系数f可以下式表示:f=V2 - V1(1/℃) (11-2) V1 (t2- t1)计量时常用下式求得:f=Υ(1/℃) (11-3) P204.石油体积系数K又称石油体积换算系数,指石油在标准温度时的体积与某一温度时的体积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