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 (完整)精选全文

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点:
(a) 失真的数字信号
(b) 恢复的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波形的失真和恢复
数字通信的主要缺点:
➢ 占用带宽大 ➢ 设备复杂 ➢ 同步要求高
宽带通信、压缩编码 VLSI、SOC、ASIC 信号处理技术
应用实例:
➢ 数字传输技术:电话、电视、计算机数据等 信号的远距离传输。
➢ 模拟传输技术:有线电话环路、无线电广 播、电视广播等。
狭义信道
有线信道 无线信道
中长波地波 短波电离层反射 超短波、微波视距传输 超短波、微波对流层散射 卫星中继
编码信道 调制信道
信 源
加 密 器
编 码 器
调 制 器
发 转 换 器
信 道
收 转 换 器
解 调 器
解解 码密 器器
信 宿
发送设备
噪 声
接收设备
广义信道
广义信道
调制信道:
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所有设备和媒介。 研究调制和解调时,常用调制信道。 连续信道/模拟信道。
eo(t)
e0t htei t nt e0t kt ei t nt
n(t)
n(t): 加性干扰 k(t): 乘性干扰
k t 依赖于网络的特性,k t 反映网络特性对 ei t 的作用。
干扰
加性干扰:本地噪声
始终存在
乘性干扰:非理理想信道 与信号共存
sR t sT tht nt
乘性 加性
增量调制DM
军用、 民用电话
Hale Waihona Puke 差分脉码调制DPCM电视电话、 图像编码
其 他 语 言 编 码 方 式 中低速数字电话 ADPCM、 APC、 LPC
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通信原理是指将信息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过程。
它涉及到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解调和接收等环节。
以下是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1. 信号:通信过程中传输的信息被称为信号。
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信号,而数字信号是由一系列离散的电压或电流脉冲表示的信号。
2. 调制:为了能够将信号传输到远处,信号需要经过调制来适应传输介质的特性。
调制是指将信息信号转换为另一种具有特定频率或振幅特性的信号。
调制常用的方法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3. 传输介质:通信中用于传输信号的介质被称为传输介质,可以是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要考虑信号的传输距离、带宽要求和传输成本等因素。
4. 解调:解调是指在接收端将调制过的信号转换回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恢复原始信号的频率、振幅或相位特性。
解调过程通常与调制过程相反,可以利用专门的解调器来完成。
5. 噪声: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经过传输介质的信号可能会受到噪声的影响。
噪声是指一切干扰信号传输和接收的不相关的、随机的外部电磁干扰。
噪声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因此通信系统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抑制噪声,例如加入纠错码和使用信号调制技术等。
6. 编码:编码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一种特定的编码格式,以便于传输和解析。
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二进制编码、格雷码和差分编码等。
编码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7. 多路复用: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多个信号可以通过多路复用的方式同时传输。
多路复用是指在一条物理链路上传输多个信号的技术。
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时分多路复用(TDM)、频分多路复用(FDM)和码分多路复用(CDM)等。
总结起来,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包括信号、调制、传输介质、解调、噪声、编码和多路复用等。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为更深入的学习通信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信原理是什么

通信原理是什么
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它涉及到信息的产生、编码、调制、传输、解调、译码和接收等一系列步骤。
通信原理的基本步骤包括:
1. 信息的产生:信息可以是声音、图像、数据等形式,由发送方产生。
2. 编码:将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以便在传输过程中能够正确识别和传递。
3. 调制:将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与载波信号相结合,形成调制信号。
调制的目的是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高频信号,以减小传输损耗。
4. 传输:将调制信号通过传输介质(如光纤、导线、无线电波等)传送到接收方。
5. 解调:对传输过程中受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还原出原始信息信号。
6. 译码:将解调后的信号转换为可理解的信息,如文本、图像、声音等形式。
7. 接收:接收方接收到解码后的信息,完成信息传输的过程。
在通信原理中,还涉及信道传输特性、误差控制、信号处理等问题,以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可靠地传输和接收。
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电话、互联网、无线通信等领域。
通信原理 txt

通信原理 txt
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它涵盖了信号的产生、传输、接收和解码等方面,以及信道的特性、噪声的影响等内容。
在通信原理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信号。
信号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可以是声音、光、电等形式。
信号的产生通常通过信号源完成,比如麦克风、摄像头、传感器等。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需要经过信道。
信道是指信号传输的介质或传递路径,可以是电缆、无线信道等。
不同的信道具有不同的特性,比如带宽、传输速率、传播延迟等。
通信系统需要根据信道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调制和编码方式,以保证信号能够有效地传输。
在信号到达接收端之后,需要进行接收和解码。
接收端通常包括天线、接收器等组件,用于接收信号。
解码是指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可理解的信息,比如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图像等。
解码的过程需要根据信号的特点和编码方式来进行,比如对于数字信号,可以使用调制解调器进行解码。
在通信过程中,噪声是不可避免的。
噪声是指干扰信号传输和解码的外部因素,比如电磁干扰、信道衰落等。
通信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抵抗噪声的影响,比如使用码间距离大的编码方式、添加纠错码等。
总的来说,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它包括信号
的产生、传输、接收和解码等方面,以及信道的特性、噪声的影响等内容。
了解通信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各种通信系统。
通信原理 知识点 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一、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信号传输可以通过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介质进行。
在信号传输中,需要考虑信道的带宽、信号的功率与频率等因素,以确保信息的传输质量。
1.1 信道带宽信道带宽是指信道所能通过的频率范围。
对于有限带宽的信道,信号的频率必须控制在信道可通过的频率范围内,以避免频率分量丢失。
通常情况下,信道带宽越宽,传输的信息量就越大。
1.2 信号功率信号功率是指信号的能量大小。
在传输过程中,信号的功率要足够大才能克服传输介质的阻力,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而过大的功率会引起干扰,影响其他信道的正常传输。
1.3 信号频率信号频率是指信号的周期性变化,它是信号传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信号的频率决定了信号的波形和频谱特性,对信号的编码、调制和解调等过程都有影响。
二、编码调制编码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在通信中,对于数字信号,需要通过编码将其转换成模拟信号,再通过调制的方式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而对于模拟信号,则可以直接进行调制。
编码调制的过程主要包括数字信号的编码、调制器的调制和解调器的解调等步骤。
2.1 数字信号的编码数字信号的编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
在编码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的时域特性、频域特性和效率等因素,以确保信号在编码后能够准确地表示原始信息。
2.2 调制器的调制调制器是将编码后的信号,通过改变其幅度、频率或相位等特性,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装置。
调制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调幅调制、调频调制和调相调制等,不同的调制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传输介质和传输要求。
2.3 解调器的解调解调器是接收端用来将调制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装置。
解调器必须能够准确地将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等特性恢复,以保证信息的传输质量。
三、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物理媒介,包括导线、光纤和空气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有着不同的特性,对信号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都有影响。
通信原理基本概念总结

通信原理基本概念总结1. 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过发射、传输和接收的方式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的一种基本规律。
2. 信号:信号是指携带信息的电、声、光、磁等形式的波动或变化。
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形式。
3. 传输媒介:传输媒介是指信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经过的媒介,包括导线、电缆、光纤等。
传输媒介的选择与传输距离、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有关。
4.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指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解调则是将传输过程中获得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
调制解调主要有模拟调制解调和数字调制解调两种方式。
5. 信道:信道是指信号在传输媒介中的传播路径。
信道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
有线信道包括电缆、光纤等,无线信道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等。
6.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信息转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形式,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原始信息。
编码和解码是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7. 噪声:噪声是指干扰信号的非期望的信号。
噪声来源包括天线、电路、器件等。
在通信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对噪声进行抑制和消除。
8. 带宽与频谱:带宽是指信号在频率上所占据的范围,是衡量信号频率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频谱则是将信号的频率特性图形化显示。
9.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是指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信道传输的技术,从而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等。
10. 错误检测与纠正:错误检测与纠正是在通信过程中对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进行检测和纠正的技术。
常用的错误检测与纠正方法有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等。
以上是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总结,了解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通信原理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组基本规律和原则。
下面介绍几个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
1. 信号传输:通信中的信息通过信号的传输来实现。
信号可以是一种物理量(如电流、电压),也可以是一种电磁波(如无线电波)。
信号的传输可以通过导线、光纤等媒介进行,也可以通过无线电等无线方式进行。
2. 信号调制:为了适应传输媒介和提高传输效率,信息信号通常需要进行调制。
调制是指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调制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模拟调制(如调幅、调频)和数字调制(如调制解调器中的ASK、FSK、PSK等)。
3. 信道传输:信道是指信号传输的通道或媒介,包括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在信道传输过程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噪声、干扰和衰减等影响,从而导致传输质量下降。
为此,通信系统需要采取一些手段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性能。
4. 信号解调:在接收端,接收到的调制信号需要进行解调,将其转换回原始的信息信号。
解调过程通常与调制过程相反,可以恢复出原始信号。
5. 编码与解码:在数字通信中,对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常常需要进行编码与解码处理。
编码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成一种特定的编码格式,以便在传输中进行处理和恢复。
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转换回原始的数字信号。
以上是通信原理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这些原理对理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优化有很大帮助。
什么是通信原理

什么是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号产生与调制:通信系统中的信息需要转换成电信号进行传输,信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产生,如声音可以通过麦克风转换成电压信号,图像可以通过摄像头转换成数字信号。
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常见的调制方式有频率调制、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等。
2. 信道传输:信道是指信息传输的媒体,可以是无线信道或有线信道,如光纤、电缆等。
信道本身会引入噪声和失真,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通信原理中的调制技术可以提高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效率,并且通过纠错码、调制解调器等机制可以增强信号在信道中的可靠性。
3. 接收与解调:接收端会接收到经过信道传输后的信号,需要将信号进行解调还原成原始信号。
解调过程与调制的过程相反,可以通过滤波、解码等操作提取出原始信息。
4. 恢复与处理:接收端还需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恢复。
在数字通信中,可以进行信号处理操作,如采样、编解码、压缩等,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通信原理是通过信号产生、调制、传输、接收与解调等过程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不同通信系统中的原理和方法可能有所差异,但以上的基本原理是通用的。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 通信: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通信系统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系统。
通信系统由信源、传输系统、接收系统组成。
2. 信号:携带信息的载体。
可以是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
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3. 模拟信号:信号的取值连续变化,可以对应于连续的时间或空间。
例如声音信号、光信号等。
4. 数字信号:信号的取值离散变化,用一组离散的数值表示。
例如二进制信号、数字化声音信号等。
5. 噪声: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干扰信号。
噪声会降低通信系统的性能。
二、信号基本处理1. 信号调制:将基带信号调制成为带通信号。
调制的目的是使得信号能够在传输过程中传输更远、更快、更准确。
2. 调制方法:AM调制、FM调制、PM调制、OFDM调制、QAM调制等。
3. 调制技术:基带调制、带通调制、数字调制等。
4. 信号解调:将带通信号解调成为基带信号。
解调的目的是使得接收端能够恢复原始的信息。
5. 解调方法:AM解调、FM解调、PM解调、OFDM解调、QAM解调等。
6. 解调技术:功率谱密度估计、相位估计、频率估计等。
三、调制解调原理1. AM调制原理:将音频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非线性调制。
2. AM解调原理:利用包络检波、同步检波、相干检波等方式进行解调。
3. FM调制原理: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传输信息。
4. FM解调原理:通过频率变化的方式来提取信号信息。
5. PM调制原理:通过改变相位角来传输信息。
6. PM解调原理:通过相位检测和同步解调来提取信息。
四、传输介质1.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电缆、光纤等。
2. 无线传输介质:包括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
3. 传输介质的选择主要受到传输距离、传输速率、成本和环境条件等影响。
五、通信技术1. 电信技术:通过电信设备传输信息,包括电话、传真等。
2. 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
3.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蜂窝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
通信原理 特点

通信原理特点通信原理是指将信息从发送端通过特定的传输介质传送到接收端的过程和方法。
它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具有以下特点:1. 信息的传输:通信原理的核心是通过传输介质将信息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
传输介质可以是电磁波、光纤、导线等不同的信号传输媒介。
2. 信号的编码:在通信原理中,为了实现可靠的信息传输,通常会对原始信息进行编码处理。
编码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调制与解调:通信原理中的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成能够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信号形式,解调则是将传输的信号重新转换成原始信号。
调制与解调是通信原理的基础,能够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和解析。
4. 噪声干扰:通信原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信号的干扰和噪声。
噪声是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入的不希望的干扰信号,会使接收到的信号失真或降低信号质量。
通信原理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来抑制噪声干扰,保证信号的清晰性和准确性。
5. 传输介质的选择:通信原理中根据具体的通信需求和传输距离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
不同的传输介质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电磁波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无线通信,而光纤可以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6. 多路复用:通信原理中的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信号同时传输在同一传输介质上,提高传输效率和系统容量。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等。
7.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原理中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越来越重要。
通信系统中的加密技术和认证技术可以保护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信息泄露。
总之,通信原理是一门研究信息传输的学科,其特点包括信息的传输、信号的编码、调制与解调、噪声干扰的处理、传输介质的选择、多路复用技术以及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
通过通信原理,人们可以实现高效、可靠和安全的信息交流和传输。
通信原理是什么

通信原理是什么
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信息的发送、传输和接收的原理。
它包括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解调和接收等各个环节。
通信原理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发送方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为合适的信号形式。
这个过程称为信号的产生。
然后,发送方对信号进行调制,将其变换为能够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合适形式。
调制可以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振幅、相位等来实现。
接着,调制后的信号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传输介质可以是电磁波、光纤、铜线等。
传输的过程中,信号可能会经历衰减、失真等影响传输质量的因素。
然后,在接收端,接收方对传输的信号进行解调,将其变换为能够被接收方理解的形式。
最后,接收方将解调后的信号转化为原始的信息。
在通信原理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技术,如调制解调器、信道编码、调制方式等。
调制解调器用于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功能。
信道编码则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能。
调制方式则决定了信号在传输介质上的传输特性。
总之,通信原理是通信技术的基础,它通过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解调和接收等环节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流。
不同的通信原理和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以实现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
通信原理主要内容简单概括

通信原理:如何让信息传输变得丝滑顺畅
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规则和原理。
其主
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模拟信号的调制解调、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通道编码与信道调制、网络协议栈等。
通过了解通信原理,我们可以
更好地理解信息是如何在网络中传输的。
信号与系统是通信原理的基础,它研究的是信号的产生、传输、
处理和识别等问题。
而在通信中,我们常常采用调制来将信息信号转
换为载波信号,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模拟信号的调制解调主要是研究
调制信号的产生、调制方式的选择、解调方式的实现等问题。
数字信
号的调制解调则包括数字信号的编码、调制方式的选择、解调方式的
实现等内容。
通道编码与信道调制是通信原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研究的是在
信道中如何通过编码和调制等方式,使得信息能够在噪声干扰的环境
下顺利传输。
此外,通信原理还包括网络协议栈等内容。
要想在通信中实现信息的顺畅传输,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和调制参数;其次,通过频带分析等手段选
择合适的信道编码方式;最后,在网络协议的设计中,考虑到数据安
全性、可靠性和实时性等因素。
总之,通信原理是信息传输必须要遵循的规则和原则。
通过深入
了解通信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在实际应用中掌握通信技术,使得信
息传输更加顺畅、高效。
通信原理第二版

通信原理第二版
通信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
在通信系统中,信息通常以信号的形式传输。
通信的基本原理有两大方面,即信号传输和信号处理。
信号传输是指将信息转化为能够在传输媒介中传播的信号,并将其传输到接收端。
信号传输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进行。
无线方式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激光等;有线方式包括电磁波、光纤等。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传输媒介的限制和噪音的干扰。
信号处理是指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码,还原为原始的信息。
信号处理包括滤波、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
滤波可以去除信号中的噪音和干扰;调制解调是将原始信号调制到载波信号上进行传输,并在接收端进行解调还原;编码解码是将信息进行编码,使其更容易传输和还原。
通信系统还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协议。
协议规定了通信中信息的格式和传输方式,确保了信息的正确传递和解码。
常用的通信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通信原理是现代社会中各种通信系统的基础,包括无线通信、有线通信、互联网等。
通过对通信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通信原理通俗讲解

通信原理通俗讲解通信原理是指信息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一系列过程和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手机通话、短信、上网等都离不开通信原理的支持。
下面将通信原理进行通俗讲解。
首先,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信息的传输。
我们常用的电话通话就是通过通信信号将人的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对方的电话中,最终转换为人耳可听到的声音。
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发送端和接收端。
发送端的工作是将人声转化为电信号。
当我们说话时,声音是由声音波动引起的。
发送端的话筒会将声音波动转化为模拟电信号,即电压随时间变化的信号。
模拟信号有不同的频率和振幅,分别对应不同的声音和音量。
然后,通过模拟信号调制的过程,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由0和1组成,代表不同的信息。
接收端的工作是将电信号转化为人能理解的声音。
接收端的处理过程与发送端相反。
首先,接收端通过解调过程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然后,模拟信号经过放大处理,以恢复原始的声音波动。
最后,将放大的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或听筒转换为声音波动,使人能够听到。
在这个过程中,通信信号需要通过传输媒介进行传输。
传输媒介有多种形式,包括光纤、电缆、无线电波等。
光纤是一种特殊的传输媒介,它可以将光信号传输到很远的距离,具有高速率和大带宽的特点。
电缆是通信传输中常用的传输媒介,它可以将电信号传输到较远的距离,但速率相对较低。
无线电波是一种通过空气传输的电磁波,可以在空中传输信号,无需接触传输媒介。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会面临一些干扰和损耗。
干扰是指在传输过程中,外界的电磁干扰或其他信号干扰导致接收端接收到错误的信号。
为了减少干扰,通信系统会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比如加密、编码等。
损耗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传输媒介的衰减和噪声引起的。
为了减少损耗,通信系统会采取一些增强信号的技术手段,比如信号放大、增加传输功率等。
总结来说,通信原理是将人声转化为电信号,通过传输媒介传输到接收端,再将电信号转化为可听声音的一系列过程。
通信原理的主要内容

通信原理的主要内容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号与噪声: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往往会受到噪声的干扰,影响信息的传输质量。
因此,了解信号与噪声的特性和处理方法是通信原理的重要内容。
2. 调制与解调:为了适应传输介质的特性和提高传输效率,信号需要进行调制。
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用于传输的调制信号,而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信号。
3. 多路复用与分用: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和传输效率,通信系统常常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信号合并在同一个传输信道中。
分用则是将接收到的多路复用信号分解成各个原始信号。
4. 编码与解码:在数字通信中,信息需要经过编码处理,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编码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数据。
5. 传输介质与传输方式:通信系统需要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如光纤、电缆、无线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对信号的传输特性有所不同。
同时,通信系统也需要确定合适的传输方式,如串行传输、并行传输等。
6. 基带与带通信号:基带信号是未经调制的原始信号,其频率范围囊括整个信号频谱。
而带通信号则是经过调制后的信号,其频率范围只占据了整个信号频谱中的一部分。
7. 误码率与信道容量:误码率是指在传输过程中接收端接收到的错误比特数与总传输比特数之间的比率。
信道容量则是指信道能够传输的最高数据速率。
8. 报文与控制信息:通信系统除了传输原始数据外,还需要传输一些用于控制和管理通信过程的报文和控制信息。
以上是通信原理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设计通信系统。
通信原理是什么

通信原理是什么
通信原理是指通过某种媒介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基本原理。
在现代社会,通信原理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手机通讯、互联网传输还是无线电广播,都离不开通信原理的支持。
通信原理的核心在于信息的传输和接收。
首先,信息通过某种信号源产生,然后经过编码、调制等处理,转化为能够在传输媒介中传输的信号。
接收端则需要进行解调、解码等操作,最终将信号转化为可读的信息。
通信原理的基本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三个环节。
在通信原理中,信号的传输媒介可以是空气、电磁波、光纤等不同的载体。
不同的传输媒介对信号的传输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限制。
比如,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速度快,但受到天气、建筑等因素的影响;光纤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但需要复杂的设备和维护成本较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媒介。
通信原理的发展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通信原理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从最初的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再到如今的移动通信、互联网通信,通信原理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比如,5G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移动通信的速度和稳定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总的来说,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它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原理也将不断演变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通信原理pdf

通信原理pdf通信原理是指在通信系统中,传输信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它涉及到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接收和解调等方面的知识,是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文将从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传输介质、数字通信系统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
通信原理是指在通信系统中,信息是如何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信系统由发送端、传输介质和接收端组成。
发送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经过传输介质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再将信号转换成原始信息。
通信原理研究的是如何高效地进行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以及如何克服传输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和失真。
其次,我们要了解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调制是指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调制信号,解调是指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转换成原始的信息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调频和调相等。
调制技术的选择取决于传输介质的特性和传输距离等因素。
在传输介质有限带宽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合适的调制方式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一下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指信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介质,可以是导线、光纤、空气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对信号的传输有不同的特性和限制。
例如,在长距离通信中,光纤的传输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适合高速数据传输;而在短距离通信中,导线的成本低,安装方便,适合家庭网络的应用。
最后,我们要了解数字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的通信系统。
与模拟通信系统相比,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稳定、信息安全性高等优点。
数字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互联网、卫星通信等领域。
综上所述,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涉及到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传输介质、数字通信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通信原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为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通信原理知识

通信原理知识
通信原理是指在传输信息时,通过信号的生成、编码、调制、调整及解码等过程,从发送端将信息通过信道传输到接收端,并从接收端恢复原始信息的技术原理和方法。
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信息的可靠传输和高效传送。
在通信原理中,常见的技术原理包括:
1. 模拟通信原理:模拟通信是指将原始信息转换成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通过调制、放大、传输等步骤进行传输的通信方式。
常见的模拟调制技术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2. 数字通信原理:数字通信是指将原始信息转换为离散的数字符号,通过编码、传输和解码等步骤进行传输的通信方式。
常见的数字调制技术有振幅调制(ASK)、频移键控(FSK)、
相移键控(P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等。
3. 噪声及信道模型:通信过程会受到噪声和信道影响,因此了解噪声与信道的特性对通信原理至关重要。
噪声主要包括加性白噪声和信道噪声,信道模型则用于描述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特性。
4. 调制解调技术:调制解调技术是实现信号调制和解调的关键环节。
调制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解调则将接收到的信号恢复为原始信号。
常见的调制解调技术有振幅调制解调、频移键控解调、相移键控解调和正交幅度调制解调等。
5. 误码控制:为了保证信息的可靠传输,通信系统常常采用纠错编码、交织技术和反馈控制等方法来进行误码控制。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错性,减小信道传输中出现的错误率。
综上所述,通信原理涉及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噪声与信道模型、误码控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深入理解通信原理对于设计和改进通信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信原理(全套1162页PPT课件)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09/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0/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1/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2/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3/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4/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201/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2/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3/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4/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5/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6/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7/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8/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9/128
249/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0/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1/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2/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3/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4/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62/104
2.1 確知信號
63/104
2.1 確知信號
64/104
2.1 確知信號
65/104
2.1 確知信號
66/104
2.1 確知信號
67/104
2.1 確知信號
68/104
2.1 確知信號
69/104
2.1 確知信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19
FCC(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 美国对通信技术的管理的官方机构是联邦通信 委员会(FCC),主要职责是通过对无线电、 电视和有线通信的管理来保护公众利益。也 对包括标准化在内的通信产品技术特性进行 审查和监督。 • 在与通信有关的美国和国际商务领域具有权 威性。任何一项通信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前 必须获得FCC批准(发放FCC认证标志)。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8
ISO
• SC6为数据通信分委会,制定了HDLC(高级数据 链路规程) • SC16致力于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后被改组为SC21负责解决“开放系统互联的信 息检索、传输与管理”等问题 • TC97 与 国 际 电 工 委 员 会 ( 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s ) 的 TC83 于 1987年成立了一个新的JTC(联合技术委员会) 来替代TC97,该机构名称是ISO/IEC JTC1, 下 属各SC仍沿用TC97中的序号。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13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 国际标准化工作还有美国的一个重要组织IEEE 的参与,它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学术团体,开发 通信和网络标准也是该组织的主要工作 • 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ISO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 层。例如,IEEE的802委员会制定的系列标准 已成为当今主流的局域网标准 • 除开发标准标准外,IEEE每年还召开各种会议, 出版许多刊物,因此它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知 名度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14
EIA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s)
• 另一个与制定电气标准有关的组织是美国 的EIA • 该协会主要制定过许多电子传输标准,包 括ISO的物理层标准 • 它颁布的RS-232和ES-449已经成为全球广 泛采用的DTE和DCE之间串行接口标准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12
ITU
• 1993年3月起,ITU下属的IFBR改称无线通 信部(RS),BDT改称电信发展部(TDS) • CCITT与CCIR合并为电信标准化部(TSS), 简称ITU-T • ITU-T由一个常设职能部门TSB(电信标准 局)和许多SG(研究小组)构成 • ITU-T目前正与ISO合作,共同制定数据通 信标准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11
ITU
CCITT的建议标准系列 CCITT的建议标准系列
• F系列:有关电报、数据传输和远程信息通信业务 系列 (传真、可视图文等)的定义、操作和服 务质量标准的建议; • I系列 系列:有关数字网的建议,包括ISDN的若干建议; • T系列 系列:有关终端设备的若干建议; • V系列 系列:有关在电话网上进行数据通信的若干建议; • X系列 系列:有关数据通信网的若干建议。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15
ANS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
•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虽然只是一个非官方非 赢利的民间组织,但实际上却是全美技术 情报交换中心,并负责协调美国的标准化 工作 • 其研究范围与ISO相对应,它是ISO中美国 指定的代表 • IEEE和EIA都是ANSI的成员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6
课程参考网站 武汉科技大学通信原理网站: 武汉科技大学通信原理网站:ttp:///ec/Root/default.asp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网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网站:/txgc/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网站: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网站:/ 东南大学通信原理网站: 东南大学通信原理网站: /jpkc/declare/2006txyl/old/1.htm 北京交通大学通信原理网站: 北京交通大学通信原理网站: /course/xnjp/dzxy/txxtyl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网站: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网站: http://202.119.236.185/tongxin/index.aspx 无线资讯网: 无线资讯网:/ 研学论坛: 研学论坛:/ 杨百翰大学的Analog and Digital Communications : 杨百翰大学的 /ee/class/ee444/ 哥伦比亚大学的Communication Theory: 哥伦比亚大学的 : /Courses/Summer2004/ELENE4702.html 麻省理工学院的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麻省理工学院的 : /6.441/www/
• 亚洲与泛太平洋电信标准化协会1998年由日 本与韩国发起成立的标准化组织。旨在加强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各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及 其相互连接的标准化工作的协作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18
• 我国从事标准化工作的官方机构是国家 标准局 • 国家标准代号为GBxxxx-xx,前四位数 字是标准编号,后两位数字为标准颁布 年份(目前已采用四位数字表示年份)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7
通信标准及制定机构
ISO(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 世界上从事国际标准化的最大的综合性非 官方机构,由各参与国的国家标准化组织 选派代表组成,成立于1947年 • ISO的标准制定过程要经过四个阶段,即 工作草案、建议草案、国际标准草案和国 际标准 • ISO下设近200个TC(技术委员会),其中 TC97负责IT技术有关标准的制定。TC97又 下辖16个 SC(分委会)和一个直属组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17
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Institute)
欧洲电信标准学会由欧洲共同体各国政府资助, 是一个由电信行业的厂商与研究机构参加并从 事研究开发到标准制定的组织。
ASTAP(Asia-Pacific Telecommunity Standardization Program )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10
ITU
• ITU曾下辖总秘书处、国际频率注册委员会(IFRB)、 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国际电报电话咨 询委员会(CCITT)和电信发展局(BDT)五个常设 机构 • CCITT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的法文名称Comit Consulatif International Telegraphigueet Telephonique的缩写,它主要由联合国各成员国的 邮政、电报和电话管理机构的代表组成,是一个开 发全球电信技术标准的国际组织 • 该机构已经为国际通信使用的各种通信设备及规程 的标准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9
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 成立于1932年,后成为联合国下属机构。其 前身为始建于1865年的国际电报联合会(UTI) • ITU的宗旨
–维护与发展成员国之间的国际合作以改进和共享 各种电信技术 –帮助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电信事业;通过各种手 段促进电信技术设施和电信网的改进与服务 –管理无线电频带的分配与注册,避免各国电台的 相互干扰。
2011-3-21
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CP 第一章 绪论 占有重要的教学地位。 占有重要的教学地位。
3
• 课程目标
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基本技术和系统性能分析方法; 基本技术和系统性能分析方法; 掌握基本的分析、设计思想和方法; 掌握基本的分析、设计思想和方法; 了解仿真工具的应用 (SystemView,Matlab(Simulink),Candence( SPW)等等); 等等); 等等 了解通信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了解通信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使学生具备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具备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动手实践、团结协作的能力; 动手实践、团结协作的能力;
通信原理
第一章 绪论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2
为什么要学? 为什么要学? “why” 学什么? 学什么? 如何学? 如何学? 哪里可学? 哪里可学? “what” “how” “where”
电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是必修课、核心主干课 是必修课、 是一门专业的标志性课程 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入学考试 信息与通信工程” 课 程之一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4
• 课程学习
课堂教学: 学时 课堂教学:54学时 实验教学: 学时 实验教学:18学时 课程设计: 学时 课程设计:34学时
• 课程考核方式
最终总成绩包括: 最终总成绩包括: 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10% 实验成绩: 实验成绩:10% 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20% 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60%
2011-3-21 CP 第一章 绪论 5
• 课程参考教材
樊昌信, 《通信原理》(第5版),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通信原理》 版),樊昌信 国防工业出版社, 通信原理》 周炯槃等,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通信原理》(上,下), 周炯槃等,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 通信原理教程》 徐家恺等,科学出版社, 《通信原理教程》, 徐家恺等,科学出版社 2003. 通信系统原理》 沈振元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通信系统原理》,沈振元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张辉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张辉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现代通信原理》 曹志刚,清华大学出版社, 《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通信原理学习指导与题解》 王福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通信原理学习指导与题解》,王福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通信原理学习指导》 张辉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通信原理学习指导》,张辉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通信原理学习与考研指导》 沙济彰,科学出版社, 《通信原理学习与考研指导》,沙济彰,科学出版社 2004. 数字通信系统的SystemView仿真与分析》,青松等,北京航空航天 仿真与分析》 青松等, 《数字通信系统的 仿真与分析 大学出版社, 大学出版社,2001. 动态系统分析及通信系统仿真设计》 罗卫兵, 《SystemView动态系统分析及通信系统仿真设计》,罗卫兵,西安电 动态系统分析及通信系统仿真设计 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数字通信》 第三版 第三版), 美 张力军等译, 《数字通信》(第三版 ,(美)John G.Proakis ,张力军等译,电子工业 出版社, 出版社,2001. 数字通信基础》 美 等著, 《数字通信基础》,(美) Rodger E. Ziemer等著,尹长川译,机械工 等著 尹长川译, 业出版社, 业出版社,2005.